儿同表情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的发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05:43: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3~5岁儿童面部表情命名能力的发展特点
2009年第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4篇
  [摘要]面部表情识别是情绪理解的重要方面,是儿童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面部表情图片识别方法测试了3~5岁儿童对高兴、伤心、生气、害怕四种基本表情的命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3~5岁儿童的面部表情命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他们对积极表情的命名能力显著优于对消极表情的命名能力,对害怕表情的识别在3~5岁这个年龄段中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因此,对3~5岁儿童进行必要的情绪理解教育将有助于其个体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9/view-946795.htm  [关键词]情绪理解;情绪识别;面部表情命名;3~5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9)06-0039-05      一、问题的提出      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表情是情绪这一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模式。人类表情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姿态表情。其中面部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是情绪表达的主要通道,它与语言互相配合,使人容易理解。因而使用频率比手势等其他表情高得多。美国心理学家Nannis和Cowan(1987)提出情绪理解(emotion understanding)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情绪理解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及情绪如何起作用的认知。在这之后,情绪理解也被定义为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徐琴美等(2006)提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包括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对情绪过程的理解涉及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愿望与信念对情绪的作用、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等。情绪理解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有助于儿童个体情绪的发展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个体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在婴幼儿时期就有所表现。Pamela(1991)在对10个月大的婴儿进行高兴和惊讶表情识别测验时发现,这一阶段的婴儿已可以分辨出高兴表情。在语言尚未发展完善时期,儿童的表情识别能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儿童最早对他人情绪状态与外部事件对应关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交往的增多,儿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境和事件,经历着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他们需要判断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并且预测他人的情绪状态,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这促进了儿童表情识别能力的不断发展。王玲(2007)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年龄差异显著。Marco等(2004)在一项针对6~7岁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实验中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面部表情的识别正确率达到了72%,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种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反映出儿童能通过表情推测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   最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特别是表情识别的研究很多,基本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儿童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能力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但是在对不同种类表情的识别上,各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Denham(1986)在2~4岁儿童识别高兴、伤心、生气和害怕四种表情的实验中发现,儿童指认表情的能力优于命名表情的能力,在消极情绪中,害怕是最难识别的表情,甚至于对成人来说也一样。姚端维等(2004)的一项研究发现,3岁是儿童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关键期,4岁儿童已经基本获得了该能力,而中国儿童识别生气表情的能力强于识别伤心表情的能力。刁洁(2008)在儿童情绪类型发展趋势的研究中指出,儿童识别四类情绪的能力是不平衡的,其中对高兴情绪的识别发展得最早,对生气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较好,对伤心情绪的识别较差,对害怕情绪的识别最差。徐琴美等(2006)在测验儿童对表情照片的识别后发现,儿童对高兴、伤心、好奇的识别较好,对害怕、讨厌、生气的识别较差。而这一结果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儿童对高兴、伤心、生气和害怕四种表情命名能力的发展特点,从而分析3~5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趋势,为帮助处在这一重要时期的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证数据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从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望京分园随机抽取3岁、4岁和5岁儿童共112名,每个年龄组的男孩和女孩人数相 当。所有被试都完成了研究者设计的测验任务。被试的具体年龄分布见表1。      2 测验程序   情绪表情测验任务采用的是个别施测的方式。担任主试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测验选择在幼儿园里儿童熟悉的一个明亮的小教室里进行。主试首先自我介绍并且组织简单的游戏与儿童进行一定的互动,然后开始进行测验。主试向儿童呈现四种情绪类型的图片(分别是高兴、伤心、生气和害怕),然后随机指向一张图片对被试说:“小朋友,这里有四张图片,你看这张图片是什么表情啊?是高兴、伤心、生气还是害怕?”被试口头报告答案。四种表情随机提问,每种表情提问两次。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每种表情的得分范围是0~2分,总得分范围是0~8分。      三、研究结果      3~5岁儿童完成四种表情命名测验任务的成绩见表2。      以表情种类和年龄为自变量,以被试对四种表情的命名成绩为因变量,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情种类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表情种类的主效应及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针对交互作用作简单效应分析。以年龄为自变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的数据显示,在高兴、伤心和生气表情的命名上,三个年龄组被试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高兴表情命名成绩的事后检验(scheffe)表明,3岁组与4岁组、4岁组与5岁组、3岁组与5岁组儿童的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对伤心表情命名成绩的事后检验(scheffe)表明:5岁组儿童的成绩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3岁组与4岁组、4岁组与5岁组儿童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对生气表情命名成绩的事后检验(scheffe)表明,4岁组儿童的成绩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4岁组与5岁组、3岁组与5岁组儿童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害怕表情的命名中,三个年龄组儿童的成绩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以表情种类为自变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4的数据显示:3岁组、4岁组和5岁组儿童对不同种类表情命名的成绩均存在显著差异。3岁组儿童成绩的事后检验(Bonferroni)表明,他们对高兴表情命名的成绩显著高于对伤心、生气、害怕三种表情命名的成绩,对伤心、生气和害怕三种表情的命名成绩两两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岁组儿童成绩的事后检验(Bonferroni)间表明,他们对高兴表情命名的成绩显著高于对伤心、生气、害怕三种表情命名的成绩,对伤心表情命名
的成绩显著高于对害怕表情的命名成绩,对伤心与生气以及生气与害怕表情的命名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5岁组儿童成绩的事后检验(Bonferroni)表明,他们对高兴表情命名的成绩显著高于生气和害怕表情,对伤心与高兴、伤心与生气、伤心与害怕以及生气与害怕表情的命名成绩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若被试答对了测验任务中的所有问题,即总得分为8分,则称这名被试通过了表情命名任务。3岁组、4岁组和5岁组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在表情命名任务上的通过率分别为21.1%、42.1%和47.2%。   对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分别在四种表情命名测验中的通过率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3岁组儿童高兴表情命名通过率显著高于伤心和生气两种表情,而高兴与害怕、伤心与生气、伤心与害怕、生气与害怕表情的通过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岁组儿童高兴表情命名的通过率显著高于害怕表情,而高兴与伤心、高兴与生气、伤心与生气、伤心与害怕、生气与害怕表情的通过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5岁组儿童高兴表情命名通过率显著高于生气表情,而高兴与伤心、高兴与害怕、伤心与生气、伤心与害怕、生气与害怕表情的通过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3~5岁儿童的表情命名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3岁儿童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表情命名能力,4岁组和5岁组儿童的表情命名能力较3岁组儿童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高兴、伤心、生气、害怕四种表情中,3~5岁儿童对高兴表情命名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表情;对伤心表情命名的成绩5岁组儿童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对生气表情命名的成绩4岁组儿童显著高于3岁组;在害怕表情的命名中,三个年龄组的儿童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4岁组与5岁组儿童对四种表情的命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4岁是儿童面部表情命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将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对高兴与其他负性表情命名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只有5岁组儿童对高兴与伤心表情的命名无显著差异,其他情况下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对高兴表情的命名成绩均显著高于其他负性表情。这一结论与前人研究的结论相吻合,即高兴的表情作为积极情绪最容易辨认。孟昭兰等(1985)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他们对婴儿高兴表情照片的辨认准确率达100%,王垒(1986)也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他们对成人高兴表情照片的辨认准确率达90%,这说明成人与婴儿的高兴表情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表明高兴表情在社会交往中的外显形式稳定,与伤心、生气、害怕这些消极情绪相比,高兴在社会化修饰、掩盖或夸大的过程中没有显著的变化,从而对于发展中的儿童来说更容易被识别。此外,高兴表情表现为额头平展、眼睛微眯、面颊上提、嘴角上翘如新月,而伤心、生气和害怕等消极表情都有额头和眉心皱起、嘴角向下后方拉以及眼睑紧张等类似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对儿童识别消极情绪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本研究还发现。在伤心、生气和害怕三种消极表情的识别中,3岁组、4岁组和5岁组儿童对伤心表情的命名均高于对生气表情的命名,这与徐琴美等(2006)的研究以及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而与姚端维等(2004)和刁洁(2008)的研究结果(儿童对生气表情的识别强于对伤心表情的识别)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后两者在实验方法上使用的都是Denham(1994)所修订的实验程序,即被试对不同表情的命名如果不完全正确,只要能够区分出是积极表情还是消极表情,就可以得到一半的分;而本实验在计分时仅判定命名的对错。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对高兴表情命名成绩的方差分析中发现。3岁组与4岁组儿童成绩的差异边缘显著(p=0.060),而3岁组与5岁组儿童、4岁组与5岁组儿童的成绩却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刁洁(2008)在研究中得出的3~6岁儿童对高兴表情识别的年龄主效应不显著的结果基本一致。从测验任务的通过率上可以看出。3岁组儿童在高兴表情命名任务中的通过率已高达78.9%,因此高兴表情命名能力在儿童3岁前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在3~5岁这一年龄段中的发展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在对三种不同的消极表情命名的任务上,3~5岁儿童之间的表现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在生气表情命名成绩上,4岁组儿童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而4岁组儿童和5岁组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伤心表情命名成绩上,5岁组儿童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而3岁组与4岁组、4岁组与5岁组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与对生气表情的认识相比。儿童对伤心表情认识的发展可能需要持续更长的时间。孟昭兰在其《情绪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或者说两者是同一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其表情因较少显露而不易被识别;婴幼儿的悲伤痛苦常常伴随着哭泣,从而使哭泣成为此种情绪鲜明的外显形式,而成人的悲伤痛苦则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受到文化和情境的制约而被掩饰,因此3~5岁儿童所见过的悲伤表情可能数量少且差异大,从而导致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获得识别伤心表情的能力。在对害怕表情命名成绩的方差分析中发现,三个年龄组儿童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可见在3~5岁这一年龄段中儿童对害怕情绪的理解并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少会将儿童置于令他感到害怕的情境中,当成人意识到某事物或情境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或让人受到惊吓时,他们会避免儿童与之接触。因此儿童很少能体验恐惧以及接触恐惧的表情。   在社会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够帮助我们察觉并且理解他人的反应和情感状态,并为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反应和行为提供线索。在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面部表情的识别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如果能够识别出他人积极的面部表情。儿童很有可能将这一信号理解为赞成和鼓励的信息,从而得到一种正向强化,于是儿童在未来更有可能表现出类似有益的行为。对伤心表情的良好识别,不仅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伤心的心理状态,更有助于儿童在悲伤痛苦方面共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对生气和害怕表情的识别,有助于儿童获得类似于“请回避你的这种行为”的信息,从而减少儿童的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或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儿童在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一些简单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能够为他们的情绪交流和社会关系提供基础,因此对3~5岁儿童进行一定的情绪理解特别是消极情绪识别的教育,比如开设以故事或视频短片为材料的情绪课堂。在集体游戏中创造情境让儿童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等,都将有助于学前儿童情绪理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上传于||文档简介
&&学前心理学 西北大出版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早期教育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 社会培养论文 - 第一幼儿教育网
-& 文章内容
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早期教育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情绪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形式和主要内容,而且儿童情绪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制约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未来的道德发展。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如何加强对情绪社会化和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方式促进儿童的情绪社会化及其道德发展。以及如何培养有助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良好情绪特征和道德品质,是教育者亟待重视的问题。&   一、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   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实现与社会要求或预期相一致的过程。其与道德发展虽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统一性。从形式上看,不论是情绪社会化,还是道德发展,都是指个体作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都体现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社会关系的客观状况,都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不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尽管遗传为人的情绪社会化和道德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前提,但是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并通过个体的主动实践,人的情绪社会化和道德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而且,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不同,情绪社会化的程度与道德发展的水平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从内容上看,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交叠、兼容,道德发展是情绪社会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核心体现,因而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其次,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体情绪社会化是在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其间,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生活方式、交往技能等社会经验体系,不断建构和完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系统,并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应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等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必备的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在个体情绪社会化的每一阶段,社会对个体都有相应的道德发展要求。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例,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由此可见,个体情绪社会化与个体道德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快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习得&   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处于感性体验水平,因而他们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等信息的接收和习得,都以情绪互动为初始线索,并在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在此阶段,当儿童处于不熟悉或不确定的行为情境中时,他们就会通过表情动作积极地与照料者进行情绪互动,一方面“陈述”自己的状况和需求,另一方面获取确定性的或支持性的信息。如果照料者对该行为情境以及儿童应付该情境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支持性和鼓励性的情绪反应,儿童就能从积极的意义上确定该情境与自身的关系,并获取什么是可做、什么是可行的信息;反之,如果照料者对此表现出反对性和惩罚性的情绪反应,儿童就会从消极的意义上认识该情境与自身的关系,并获取什么是不可做、什么是不可行的信息。例如,当儿童看到其他儿童因摔跤而哭泣时,最初可能会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觉得好玩,但是妈妈对此表现出明显的否定性表情。并过去亲切安慰那个哭泣的孩子,那么儿童会重新认识该情境与自己的关系,并了解到同情别人是该情境中受赞赏的情绪反应,尽管儿童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   与儿童接收道德信息的无意性相比,照料者在情绪互动中传授给儿童的道德信息常常是有预定目的的。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他们会在照料过程中,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一系列对待事物的态度、评价行为的标准、约束行为的纪律,并根据儿童的情绪活动与之匹配程度予以及时奖惩强化。其结果,儿童在努力使自己的情绪活动不断符合照料者要求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和习得一系列有关对错、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信息和道德行为方式。&   谈到儿童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的关系,不能不提到以“母婴依恋”为代表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母婴依恋”就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表现为婴儿努力寻求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接触或不愿与母亲分离的情绪。良好的“母婴依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起主动作用的母亲一方。在婴儿饥渴时能及时满足。为婴儿提供充满爱心的照顾;当婴儿遇到危险时及时出现在婴儿面前给予妥善处理,善于理解婴儿的各种要求,使婴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则使婴儿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这种早期的情绪依恋为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信任感,是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能够恰当有效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基础。有充足的研究资料证明,缺乏母婴依恋感的儿童,不仅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且常常表现出胆小、自卑和孤独,做事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愿主动探索新事物,难与他人建立友谊或友好相处。而母婴依恋正常的儿童,具有安全感,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信任感,易于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各种新事物。另外,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也表明,那些童年时期缺乏母婴依恋的母猴,自己做了母亲后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即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1]&&&
上一篇:  
本类热门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