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离开国企煤矿电视制造行业,感觉是夕阳产业怎么办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百度百家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要我们把品质做得更精,质量做得更好,就仍然会有竞争力。德国早已是发达国家,但是德国制造仍然雄视天下。
费歇尔讲,凡是能够带来收入的都是资产。人口是不是资产?一般来说,是资产。不过此资产非彼资产。人口和森林、河流、矿藏等其它资产不一样,这些东西一万年后仍然会带来收入,仍然是资产。但是人口不一样,人是不能等到一万年后还能带来收入的。不仅如此,人还要穿衣吃饭,是要消费的。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社会就不稳定,人口不但不是资产,反而会是“负资产”。没有衣穿,没有饭吃,人口不但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反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阻力。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即使其它资产丰富,经济也不会高增长的。所以归根结底,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是要依赖于就业的。对于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不要只是看到“世界制造工厂”负的一面。不是“世界制造工厂”没有负的一面,而是正面和负面的有机整体才构成一个完整的铜钱。中国的经济成功和“世界制造工厂”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的经济成功是“世界制造工厂”的成功,是就业的成功。
并非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毕竟,就业才是中国经济的第一要务,这是由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基本约束决定了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几亿农民兄弟,他们知识不足、技能贫乏,需要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来吸纳他们就业和改善他们的生计。
不要看别人产业高级,能挣更多的钱,我们就想着要让产业高级化。适合别人的,未必就是适合我们的。正如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世界上也没有最好的产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业——适合自己的产业就是最好的产业。重要的不是什么高级不高级,而是适合不适合。重要的不是在边际上我们挣了更多钱,而是我们的总收入最大化。
其实,高新技术产业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赚钱。从经验来看,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投入大,而且风险也高。国际上大跨国公司每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然而只有5%左右的项目可以成功申请专利。在这些专利项目中,又只有十之一二最终投入商业生产,给公司带来回报。可见,如果把包括失败了的和不能给公司带来回报的所有研发全部算进去的话,最新技术的研发不仅投入巨大,风险高,回报率其实并不是很高。
今天美国不是在和我们竞争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在和我们竞争能够吸纳就业的制造业。金融危机后,美、法等国都纷纷宣称要重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好,问题是发达如美国,也不能所有的人都去做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不能人人都去做白领,蓝领工人怎么办?
其实,低端的制造业的存在是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给定高端产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是一定要自我转型升级的。挣钱的事,是不需要外力去强调和推动的。能赚到的钱,能赚到更多的钱,怎么可能不赚呢?没有赚到,一定是因为本来就赚不到的。
就产业问题来说,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广大农民工赖以改善生计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生存的制造业。它们处在盈利边际上,经不起雨打风吹。各种不利的经济冲击首先会对它们造成伤害。这些年,由于经济发展,我们的劳动成本大幅上升,已经高于好些周边国家,这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劳动密集的产业优势。这本不是坏事。我们发展经济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劳动成本不上升,老百姓的收入怎么提高,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如果真是因为劳动成本上升使我们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倒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问题在于,劳动成本上升之外的因素也在导致我们的制造业遭遇困难。这就不是好现象了。
千万不要说什么中国制造是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吃穿住行用是人的基本需求,只要人还穿衣吃饭,一万年后还有这些产业。有关人的基本需求的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未来十多年仍然存在。制造业不只现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强项,未来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强项。如果我们丢掉了制造业,那么就是自废武功。即使劳动成本上升,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丧失了制造业竞争优势。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要我们把品质做得更精,质量做得更好,就仍然会有竞争力。德国早已是发达国家,但是德国制造仍然雄视天下。金融危机后各国都陷入困境,唯有德国经济一枝独秀。这充分显示了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功能。
我们讲转型升级,实际上升级比转型更重要。过去企业生产衣服,你让它转型生产飞机去?没有基础,是不可能的。升级则不一样,还是做衣服,但是生产的技术进步了,工艺改进了,产品品质改善了,附加值提高了。东石的制伞者们就自发地进行着这样的产业升级,从生产一般伞品,到生产降温伞、不沾水伞、超强防风伞、自开收伞等专利功能性伞品。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气液联动执行器控制阀,密封达到零泄漏,可用于多种苛刻的控制环境,占领了整个亚洲市场,即使经济下滑,也未受冲击,也是产业升级的结果。
转型升级是企业自我选择的结果,是市场自发发展的过程,政府不要人为地去推动。政府扶持一个产业,其实间接在打压另一个产业。试问:扶持的钱从哪里来?只能来自于其它企业和行业的税收。而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扶持不了产业的。今天,国家扶持的新兴产业无不陷入了严重危机。太阳能、风能、LED、镭电池等等产业,在疯狂的投资和划分财政蛋糕的过程中迅速过剩,很多企业不是被市场搞死,而是被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撑死的。所以,政府提供严格的产权保护和公平的法治环境,确保有一个弹性的市场,其它还是不要管的好。(作者:谢作诗,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欢迎光临我的百度百家:)
阅读:490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77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function epaper()
murl1="/epaper";
mur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
if (murl==0)
if (murl==100) {window.open(murl1+"/zgsy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0) {window.open(murl1+"/sys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1) {window.open(murl1+"/huabao/",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700) {window.open(murl1+"/yunshu/",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800) {window.open("/zjw",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810) {window.open(".cn",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石油行业已进入夕阳产业了吗
  持续两年的低油价让油气行业发展遭受了冲击和挑战,也引发了关于未来油气产业命运的广泛讨论,其中,石油进入夕阳产业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支持这个说法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在2015年蓬勃发展起来了。新能源一旦壮大发展起来,必然对化石能源形成替代之势。据2016《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213太瓦时,为有史以来最大增量,出现了增长&拐点&。要知道,在过去&油气为王&时代,新能源往往是以配角身份出现的。当油价高位运行的时候,新能源开始发力;当油价低位运行时,新能源则开始乏力。如今情况不同了,新能源在低油价下的发展突破了传统逻辑,进入了快车道。
  新能源发展虽然迅猛,但尚不足以在短期内担当大任以大面积替代化石能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化石能源相对于新能源的规模优势。目前,石油、天然气、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分别达到33%、24%和30%,而新能源仅在10%左右,更何况当下的天然气还处于大发展阶段的初期。即使新能源在接下来的时间发力替代油气,那也需要周期和时间。关于未来能源转型,不少机构做出了预测。笔者最近查阅了IEA、BP、伍德麦肯兹、埃克森美孚等机构和业内企业对未来能源发展的预测分析报告发现,各家虽在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具体数据分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关于中长期内化石能源依然保持主体地位的结论基本一致。上述几个机构的预测结论是到2035年,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仍将保持在60%至80%。伍德麦肯兹还以全球温度控制增幅2摄氏度以内为情景假设,预测到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的比例是65%,其中油气占主要部分,只不过油的比重趋于下降,天然气比重上升。油气与煤炭下降幅度相比,煤炭的占比下降幅度要大出许多。可以说,未来几十年新能源发展的显著效应是去煤化,而不是去油气。鉴于此,说石油行业当下进入夕阳产业似乎有些夸张,应该是正当年才是。
  虽然石油天然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将保持能源主体地位,但是对于新能源的来势汹汹决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有忧患意识。某种程度上讲,新能源和油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竞争关系。
  当前,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以及温室其他的排放控制重视程度在空前提高,新能源为此获得了政策扶持优势,这一点不可小觑。很多时候政策的力量是巨大的。EIA曾对美国的清洁电力发展计划做过评估,发现该计划实施和不实施两种情境下,美国清洁电力生产规模的差距在1倍左右,可见政策功效之强大。油气行业若不能认清这一形势,及时做出变化和调整,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换句话说,油气产业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产业是否被&夕阳化&,一方面要看其竞争对手新能源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看油气产业自身发展模式的变迁是否能补齐短板以提升竞争力,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成本和环境效应。在成本方面,目前全球油气生产因为被开发的资源领域日益向深海、极地和非常规领域延伸导致成本日益增长,需要依靠创新降本,这是油气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环境效应方面,油气相对煤炭有低碳优势,相对新能源则不然。新能源发展水平虽然参差不齐,在成本、技术成熟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发展面临不少障碍,但是就目前发展的大环境看,这些障碍的克服或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新能源未来发展进程不以油气产业的意志为转移,油气产业要保持强大竞争力唯有从我做起、不等不靠、居安思危。油气产业今后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积极克服低油价与高成本的矛盾;二是尽可能补齐相对于新能源的碳排放短板。
  油价波动是本轮油气产业发展模式调整的重要诱因。就需求层面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没有走出低迷状态,油气需求的增速估计会比较平稳,寄希望于需求短期大增拉动油价的可能性很小;就供应层面看,欧佩克的不减产和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的相对稳定巩固了供应的稳定及充分;就供需基本面之外的影响因素看,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不再像过去那样跌宕起伏,油价泡沫形成机制在破灭。虽然油价的波动有成本底线在支撑,但新能源的崛起正在压缩油价进一步上浮的空间。
  种种迹象显示,油价重回高位时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化解低油价与高成本的矛盾对于油气行业而言是当务之急。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本轮油价下跌至今的两年时间里,与低油价抗争的过程中,石油从业者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的亮点还是有不少。以北美非常规油气生产为例,面对低油价的长期肆虐,油气公司与油服企业通力合作,通过生产要素潜力挖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故事在伊格尔福特、海恩斯维尔等页岩气区还是上演了不少。海恩斯维尔本为干气区,在长期的低气价面前,油气商与服务商通过延长分支井长度与加大注水量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最终将生产成本降了下来,不少油企还因此实现了扭亏为盈,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低碳化实践方面,石油公司的实施力度也不小,除了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之外,重视传统油气业务的低碳化行为显著增强。比如在油气的生产过程中,石油公司重视对整个生产环节的管理,重视对排放甲烷气的回收,普遍加大CCS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等。从2015年国际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看,石油公司低碳化运作和管理的力度显著加大。
  事物的发展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具体到油气产业也不例外。油气产业在今后的地位,以及石油是否进入夕阳产业固然受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一系列外在因素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最终仍掌握在自己手里,取决于自身的&救赎&和调整。
  (作者罗佐县为经济学博士,能源经济学者)
document.writeln("
 │ 作者:
 │ 编辑:
微信公众号:zgsybw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不该离开上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