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彪:吃饭行情将再添筹码 中国人为什么莫谈国事又谈国改

请输入用户名或密码
第三方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或密码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每日推送经济学家最新、最全、最精彩的经济观点和言论,让你跟着大咖看热点、观经济。大咖观点首席经济学家观点集锦平商资本整理
经济学家 &/ 许小年
许小年 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
来源上海证券报,许小年文章《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主要观点&&
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其实,L型的形成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指,从改革开放初期依靠民间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和市场力量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过去十几年间政府的干预愈加走向前台――经济的内部动力缺乏,只能依靠从外部采用一系列如财政、货币和信贷等方面的政策,采用外部输血的方法来维持经济的增长率。
对于何时出现了这一转变,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这个转折大概出现在2000年初。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年,这个转折已经出现。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们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也使得在过去十几年间的,以政府投资、银行发贷来推动投资,继而投资拉动内需,以保持经济增长的模式更为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但是,不治经济体系内部的病,只依靠一次次的外部输血,靠兴奋剂维持,如果哪一天经济又突然掉下来,该何以应对?
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要清理这个模式在过去十几年中造成的后果,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是清理过剩产能、过多库存和银行坏账“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不清理,就无法轻装前进。清理了“三座大山”,才能谈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 查看文章全文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财经评论员&/ 郭施亮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者,权威学术性刊物特约撰稿人。
来源中财网,郭施亮文章《深港通会是A股的兴奋剂吗?》。
|&主要观点&&
深港通推出的长远战略性意义更大
在牛市行情下,容易产生放大利好,缩小利空的效应,而当时股市正处于牛市初段,期间沪港通“通车”的消息无疑被市场大肆炒作,而牛市放大利好的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但是,与之相比,熊市行情下,却属于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过程。与此同时,经历了前期股灾风波的冲击影响,市场的心理阴影犹存,而市场信心的修复仍需一个过程。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这是时下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但是,在股市不能够形成持续赚钱效应之前,大量场外资金也并不敢轻易进入A股市场。由此一来,在深港通推出之际,市场可否形成持续赚钱效应,将会直接影响到深港通对股市的刺激影响。退一步来说,假如在深港通推出之际,股市赚钱效应仍得不到本质上的激活,那么深港通对市场的影响也将会趋于弱化,而其落地对市场带来的影响也会相对有限。 或许,对于深港通的推出,其长远战略性意义仍大于实际影响意义。
* 查看文章全文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安信首席分析师&/ 徐彪
徐彪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来源意见领袖,徐彪文章《吃饭行情将因国企改革再添筹码》。
|&主要观点&&
吃饭行情将因国企改革再添筹码
事实上过去一年,一个被大家广为接受的观点是,“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没有问题的倒逼,就没有改革的动力,这就好比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推进是去年股灾、今年互联网金融等风险暴露所倒逼而来的。
所以国企改革会不会在下半年有所推进,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倒逼的力量。
一是经济环境的倒逼,如果国企不能很快通过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式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很难想象在杜绝“大放水”的情况下,经济能够只依靠私营部门走出健康的L型。即经济环境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开始推进了。
二是政策环境的倒逼,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配套政策,如果去产能、去杠杆进入深水区后,国有企业不能通过改革来提效,那么这些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将大概率要经历比90年代末期更长的寒冬。相反,如果去产能、去杠杆与国企改革能够相互配合齐头并进,即便总需求仍然低迷,国有企业也很快会看到类似1999年开始的盈利复苏。这是第二个“倒逼”――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配合同步推进。
未来几个月风险偏好的修复是主旋律。一方面,上半年对“大放水、推经济”重蹈覆辙的担忧逐渐消散,会带来风险偏好的修复。另一方面,政策从左右摇摆向“供给侧+创新”的主线过渡而带来的确定性,会使风险偏好得到修复。
如果按照其逻辑,国企改革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倒逼下,开始有所推进,那么受益的就不单单是国企改革板块那么简单。整个“供给侧+创新”的主线会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抬升。
* 查看文章全文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安信首席经济学家 &/ 高善文
高善文 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高善文在安信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上的演讲。
|&主要观点&&
钱荒股灾之后,还可能有债灾
能够看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一方面经济下行、企业盈利恶化、企业实际的违约发生事件在明显的增加,另一方面在信用债风险市场在大幅的下降,一方面企业在违约,这两种现象表面上来看存在着彼此之间的矛盾,自身去吸收了信用违约的风险,但是至少在短期之内维持相对比较高的收益率,但是现在的挑战和问题在于信用违约的风险在上升,小范围的信用违约风险还可以通过它的违约金和收益来吸收。
但是一旦违约风险比较大,以至于超过了某个临界点,以至于理财产品无法及时足额给客户兑付,有可能引起恐慌,这样催化了流动性风险,其他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互作用会造成一定的危机。
我承认我们现在离这个风险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从企业盈利、违约事件发生,在这个节点上我们越来越远近这个节点,而不是离这个转折点越来越远。未来存在一个小概率的风险是由于违约超预期的扩散,引发警情,形成一次比较大的类似股灾一样的金融冲击,2013年我们经历了钱荒,2015年我们经历了股灾,未来两年会不会经历债灾呢?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废旧头条网址:www.feijiu.net/toutiao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LCHtzzc吃饭行情再添筹码 现在开始关注国企改革板块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遥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企改革被列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的时候,大家对于改革的憧憬才刚刚开始,而2014年先后公布的二十几个省份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以及央企的第一批试点名单,更是让股票市场为之振奋。但自从进入2015年,虽然先后等来了去年三季度的“1+N”顶层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规划和今年年初的国企改革十项试点,但政策落地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不管是在市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似乎已经淡出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就在周末,预期已久的武钢和终于双双停牌宣布筹划战略重组,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可能正在过去,从现在开始,又到了该谈谈国企改革的时候。  为什么是从现在开始?  去年年中以来,伴随着市场的连续下跌,A股参与者狂热的情绪逐渐降温,很多人转而开始反思。由于政策出台后迟迟不能落地,在一系列的改革方向中,国企改革成为被质疑最多的地方。虽然事情还没到被完全证伪的地步,但是相信的人确实越来越少。  如果这种情况下和大家讲,我们之所以认为从现在开始国企改革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理由是“两会期间国资委发布了十项试点,所以下半年要开始推进了”,或者理由是“国企改革对于我们国家政治、经济领域是如何如何的重要”。你很难看到市场上还有谁能再轻易相信类似的说辞,因为大家都变得比股灾前更冷静、更谨慎了。  事实上,过去一年,不管是去基层调研,还是去机构路演,交流下来,一个被大家广为接受的观点是,“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没有问题的倒逼,就没有改革的动力,这就好比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推进是去年股灾、今年互联网金融等风险暴露所倒逼而来的。  所以国企改革会不会在下半年有所推进,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倒逼的力量。  关于“倒逼”的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经济环境的倒逼。  虽然今年一季度“加杠杆推经济”的做法被权威人士的讲话彻底否定,但也并不意味之未来就可以放任经济失速下滑,相反,确保经济形势稳定仍然是政策的诉求。用权威人士的话来说,就是经济L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言外之意两个信号,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既不会V型反转,也不会失速下滑。  “不V型反转”很容易理解,潜在经济下行,只要不再放大水强加杠杆,这种风险可以轻松避免。  “不失速下滑”倒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可能实现。如果把企业部门拆开来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是对经济产生重要贡献的两个部门。但是近年来,两个部门景气程度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刺激消退以后,4、5月份的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和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再次出现了大幅的背离,国有工业增加值连续负增长,而私营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则继续回升。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国有企业高杠杆、抵消了,确实拖了经济的后退。在私人部门投资意愿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稳经济发力的方向还要集中在政策导向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效率很关键,直接决定了这条稳经济的道路,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复苏几乎完全依靠了一季度的大放水,随着阀门拧紧,后面的日子已经开始不好过了,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经营的“弹性”在下降,到了必须瘦身来提升效率的时候。  所以,如果国企不能很快通过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式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很难想象在杜绝“大放水”的情况下,经济能够只依靠私营部门走出健康的L型。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倒逼”――经济环境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开始推进了。  二是政策环境的倒逼。  之前的思考系列报告中,我们将目前的情况和90年代末期的情况作了详细的对比,1997年开始供给侧改革,1998年纺织行业去产能拉开帷幕并进入深水区。以“三年脱困”为攻坚目标的国企改革高潮同样于1998年开始。  国有企业集中在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1996年上半年亏损的国有企业达到43.3%,1998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全国性的亏损。去产能本身就是削减资产负债表的痛苦过程,如果不是决策层在产能去化的同时,坚决执行依靠“兼并重组、分流下岗”来使国有企业“瘦身提效”的方针,我们很难看到1999年在总需求尚未复苏之前就开始的企业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的迅速改善,相反经济可能会承受更大压力。  回到2016年,近期有两件事情需要格外关注:一是,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人民日报》刊文称,违规新建钢铁领导一律免职;二是,河北省制定出台宣钢整体退出方案,连同、承钢部分产能一并重组、减量搬迁。种种迹象表明供给侧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  不单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也有望重回98。2016年与1998年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前面提到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化。另外,单是资质相对不错的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在1季度各项经济数据都有所复苏的情况下,亏损率还是从去年4季度的17%,上升到了25%。国有企业出现了类似98年的高杠杆、低效率,并且和民营企业的差距越拉越远,这使得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政策的配合不得不像98年那样,去产能、去杠杆与国企改革齐头并进,这也是瘦身、减负与增效的齐头并进。  所以,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配套政策,如果去产能、去杠杆进入深水区后,国有企业不能通过改革来提效,那么这些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将大概率要经历比90年代末期更长的寒冬。相反,如果去产能、去杠杆与国企改革能够相互配合齐头并进,即便总需求仍然低迷,国有企业也很快会看到类似1999年开始的盈利复苏。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倒逼”――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配合同步推进。  下半年国企改革板块的投资逻辑会起什么变化?  最近一次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政策动向出现在今年两会附近,国资委宣布2016年国企改革将深入推进十项试点,并进行诚通集团、国新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工作,但相关个股和板块在当时的表现都只能用“浅尝辄止”来形容。  问题出在哪里?按照道理来说,一旦国资委层面公布了涉及具体上市公司的改革试点名单,这些个股很容易形成上涨的板块效应。就好比2014年7月国资委宣布第一批国企改革试点名单以后,所涉及的个股在市场还没有进入疯狂牛市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连续的上涨。  市场是聪明的,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自然有其中的道理。  第一,从市场的层面来说,14年7月的央企第一批名单涉及六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20余家,形成了非常好的板块效应。反观今年三月公布的两个试点集团,相关的上市公司不超过5家,很难容纳足够多的资金参与进来。当然这只是部分原因,解释力还不够。  第二,从试点的内容来说,央企第一批名单包含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董事会制度三个方向的试点,其中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涉及资产的注入或是重组,显然是资本市场更关注的东西,第一批名单中不同试点方向下,上市公司股价的分化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年三月试点名单中的诚通集团和国新集团都属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这又不同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用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的原话来说,“投资公司承担产业使命,要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运营公司主要进行国有资本调整和优化”。翻译过来的白话就是,投资公司是养亲儿子,目的是扶持、整合国有资产,做大做强;运营公司是养猪娃子,目的是把国有资本流动起来,保值增值。显而易见,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养亲儿子的故事要比养猪娃子的故事有吸引力的多。  第三,从预期的角度来说,政策的预期决定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也是导致两次名单公布后,市场中相关板块和个股形成巨大差异的关键因素。2014年是以国企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预期最强烈的阶段,年初上海出台国企改革文件,年中第一批名单落地,下半年20几个省份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政策方面可谓是突飞猛进,催生了市场对于改革的乐观预期,于是风险偏好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2016年上半年,大家看到的是过去一年改革步伐的放缓,和迟迟不能落地的改革政策,而等来的是一季度的加杠杆推经济,于是风险偏好在政策的摇摆中是一个不断回落的过程。尤其对于国企改革,2014年7月是充满期待,2016年3月是将信将疑,相关板块的市场表现自然大相径庭。  对于这三方面影响国企改革板块走势的因素来说,下半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一、对于市场层面,如果下半年能够如期公布两会期间提到的3-5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名单,那么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就足以形成板块效应,而不必担心像今年两会期间公布名单后,仅涉及几家上市公司,无法形成板块效应。  第二、对于试点内容,这一次是更能吸引市场目光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前面已经分析了哪类改革方向最能吸引二级市场的关注,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对于政策预期,2014年到2016年是从过度乐观转向过度悲观,市场目前对于国企改革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预期和奢望了,这种情况下,一旦有政策切实推进,将很大程度吸引市场的关注,并且使过度悲观的政策预期向中性甚至乐观转变。  国企改革板块的主题投资并不是最重要的  端午节的战斗檄文中,我们强调,未来几个月风险偏好的修复是主旋律。  一方面,上半年对“大放水、推经济”重蹈覆辙的担忧逐渐消散,会带来风险偏好的修复。  另一方面,政策从左右摇摆向“供给侧+创新”的主线过渡而带来的确定性,会使风险偏好得到修复。  如果按照我们的逻辑,国企改革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倒逼下,开始有所推进,那么受益的就不单单是国企改革板块那么简单。整个“供给侧+创新”的主线会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抬升。  果真如此,吃饭行情将再添筹码。  作者:徐彪来源安信证券)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最高层就国企改革作重要指示 投资主线浮水面
08:21:37 | 来源: | 阅读数:801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习近平: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尽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面对新常态、新形势,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新经济,依托&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提高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按照突出重点、规范有序、量力而行、防范风险的要求,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各地区、各部门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监管制度,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环境。(上.证)
  习近平对六次重要发声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做指示,李克强做批示。这暗示一个信号,N个方案中剩下的9个,在短时间内不会全部出台,因为很多问题还需要讨论。
  不过,解局君想聊的是习近平对的六次重要发声。
  日,经习总批准,中央领导小组在国务院设立,马凯任组长,王勇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国资委,张毅任主任。习近平给的指示是&领导班子要把国企做强做大,挡住私有化逆流,请不要辜负人民的殷殷期望!&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日,国资委党组书记张毅传达学习习近平对的指示,会议提出了八项措施:一是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二是集中力量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和有关专项改革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三是全力攻关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快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工作。五是全面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六是抓紧开展对各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意见或方案的审核把关提醒工作。七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八是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正面宣传力度。
  日,国资委党组再次学习习近平对的指示,这次会议披露习近平的批示大致内容:高度重视国资发展重大问题,高度肯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加强国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并表示,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表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个有利于&的出现,成了判断成败的标准。
  时隔一年,习近平4日再次对作出重要指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从这六次发声中,解局君看到三个共同点:
  1、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2、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不断国企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3、全面加强国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不过,这一次的批示出现了两个新提法:一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各类人才指的是哪些人,值得关注;二是首次将与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解.局.北.京.)
  最高层就作重要指示 投资主线浮出水面(附股票池)
  高层就作重要指示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面对新常态、新形势,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区、各部门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监管制度,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即将再迎政策密集期
  2016年是政策的落实年。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从各种迹象来看,步伐有望加速推进。
  2016十项试点内容和主要看点
  5 月9 日,&权威人士&讲话,否定了通过继续加杠杆刺激经济高增长的可能性,标志着国内政策重心转移,从&稳增长&向&促改革&转变;
  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5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是&权威人士&定调&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最核心工作任务后的首次深改组会议,本次深改组会议核心为继续强调供给侧改革,明确&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位于当前供给侧改革七大配套基础性改革之首。
  5月下旬,国务院调研组分六路赴东北调研,主要就国有资本布局、剥离企业办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其他问题进行调研;
  6月1日,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向国资委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指出国资委推进国资进度较缓,改革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中纪委介入,进展约束性增强,可以解决目前国资委层面推动激励不够的问题,有望加速;
  6月2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宣布新组建的中国五矿已纳入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并指出,中国五矿要通过改革试点出成效。知情人士表示,中国五矿将开展的改革试点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6月26日晚间,宝钢和武钢双双停牌,或启动重组。
  7月1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专家认为,《办法》的发布也成为一个重要信号,即国资改革在低调推进数月后,即将再迎政策密集期。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介绍国资改革情况时表示,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投资机会悄然来临
  政策对主题指数有明显的正效应
  作为中长期的重要主题投资机会,被市场一直看好,而二级市场上概念股也在反复走强。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主题受到中长期资金关注,经过前期长时间调整后资金有再次布局的迹象。而地方作为资本市场的热点,相关概念股仍值得投资者关注。
  安信证券徐彪表示,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倒逼下,开始有所推进,那么受益的就不单单是板块那么简单。整个&供给侧+创新&的主线会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抬升。果真如此的话,吃饭行情将再添筹码。
  认为,当前重点有四件大事:化解过剩产能、压缩管理层级、做强做优主业、降本增效。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线,而又是供侧给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军工、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带来的投资机会。
  认为,总体来说看,重点推荐四类标的:1、基本面变化大的、、、;2、确定性高的壳资源:、、;3、资产注入概率大的、;4、资本运作平台:.
  认为主题投资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前两轮主题表现较好的龙头央企(上市平台),包括中粮系、(中国轻工集团);第二,2016年试点重点内容,包括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从这个角度梳理相关概念股;第三,在激励和监管(考核)方面,商业类国企关系更容易理顺,部分企业存在&卖壳&或资产注入预期。具体到个股,推荐改革推进难度更小的商业类国企,包括:、、深深宝A、深深房A、、、和等。
  此外,地方也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对此建议关注地方国企资产注入平台的潜力公司。
  地方国企受益股一览
理想财富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点访谈国有林场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