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低估买入,人民币高估还是低估卖出

数据正在加载,请稍后...> 问题详情
如果市场不是有效市场,基金管理人()。A.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卖出价值高估的股票B.买入价值低估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如果市场不是有效市场,基金管理人()。A.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卖出价值高估的股票B.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和价值高估的股票C.卖出价值低估的股票和价值高估的股票D.卖出价值低估的股票,买入价值高估的股票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下列关于有效市场的论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弱势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上一系列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中所隐含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分析获得超额收益B.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证券当前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因此即便内幕信息持有者也无法获得超额回报C.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D.在强势有效市场上,内幕信息的持有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2积极型组合管理策略的目的是(  )。A.超越市场B.获得市场平均收益C.减少交易成本D.降低投资风险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转过路角忽然发现,3岁的儿子已在路口等着自己回来。
在0℃的江苏无锡街头,环卫工用双手疏通下水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文从公司,市场,股价三个维度讲了股票的估值方法。可见低估和高估任何一个结论都能从多个维度而来。但在实际情况中,这并非是一个非你即他的问题。有可能从某个维度判断,股价是被高估了,但从另一个维度,确是被低估的。这时到底是该卖出还是买入呢?
  在难以抉择的问题面前,确定自己的执行标准是有必要的。从每一个角度去评价一个股票,都带有不同的风险系数。例如上述三种评估角度,风险依次是: 市场认可价&市盈率&分红回报率。每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这和你的性格,资金量,判断力都有联系。你承受风险的能力有多大,就选择在哪一个风险层面中选择买入股票。
  具体来说,对于谨慎的大资金来说,他们可能更愿意通过估值,分红率来确定一个公司是否被高估。而这样的判断标准也成为了他们选择标的,买入和卖出的依据。此时的低估买入,高估卖出,是通过股价与估值的比价来完成的。
  对于激进的资金来说,愿意承受更大的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他们可能依据市场,而忽略市盈率,分红等指标。此时的低估买入,高出卖出,是通过对市场的横向比较来完成的。
  总之,低估与高估是分析判断,有不一样的观察角度。买入与卖出是交易动作,有不一样的执行标准。前者与后者的相之对应,才是正确的低估买入高估卖出,否则是牛头不对马嘴。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投资顺利!
  @小熊投资@卿若相曦@我是腾腾爸@今日话题@天道骑牛@丽春院@李永胜@海阳之星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浦发银行(SH600000)$ $兴业银行(SH601166)$ $深证成指(SZ399001)$ $国投电力(SH600886)$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雪球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股票投资社区,致力于为渴望财务自由的...
831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卢员外:持有、增持和买入是三码事--阶段不同——湖广总督牧牛之路-卢员外80139_ 股票博文世界
卢员外:持有、增持和买入是三码事--阶段不同——湖广总督牧牛之路-卢员外80139_ 股票博文世界
卢员外:持有、增持和买入是三码事--阶段不同——湖广总督牧牛之路-卢员外80139_ 股票博文世界
卢员外的:
积分:--分
访问:--次
排名:--名
卢员外:持有、增持和买入是三码事--阶段不同
股票市场上只有5%的人做价值投资,95%的人做投机,价值投资是通往财富的“捷径”,表面看距离很短,很简单,但荆棘、痛苦、孤独和质疑永远伴随你的征程,价值投资是买企业、买公司、买成长、买偏差。
总有人问卢员外XX股票还持有吗?我总是斩钉截铁的说持有。然后马上会问,那我现在买入是一样的咯,我总说这是两码事情,不要混为一谈,早不买,现在涨了才说买,成本不同,假如遇到调整,我仍可盈利欣赏,你却在亏损中煎熬,心态不同,投资的结果可想而知。看看下面:什么是持有:价值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甚至高估的阶段。什么是增持:重新估值时,发现不高估,目标价还可以更高。什么是买入:价值低估的阶段,安全边际巨大。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这是个非常普遍但又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相信几乎所有投资的人都被这个问题或长或短地困扰过,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投资生涯里大概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其实在每个时点都是对的,时间越短对的概率越大。这也正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1、对于成熟的价值投资者,持有是否等于买入:从科学的角度看,持有肯定等于买入。换个角度说就是,如果你的账户不小心被清仓了,你是否会按原样买回来(如果你“被清仓”后,做出了与之前不同的选择,说明你自己的逻辑是矛盾的)2、合理到高估部分的钱,要不要赚:如果要赚,就必须面对问题1带来的严肃挑战。举个例子,某股票,价值10元,5元买入,15元卖出(这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正常的盈利路径)。这时的问题在于,如果15元卖出,那么14元是否应该买入(持有=买入哦)?就算你不赚高估的钱,也要面对相同的问题,如果10元卖出,9.5元是否应该买入?注:如果你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说明你的投资体系还不完善。自评:可以持有不等于可以买入,买入 要按便宜的的价格,但是达到合理价格或略微高估说明已经不便宜,当然不能买入,但为何要持有? 因为合理到高估也是赚钱的过程,利用市场波动的过程,但利用波动时有不同阶段: 可以买入的阶段和不可以买入的阶段.
以上例子中 股价到了10元为何也可以拿着也可以卖出?
卖出是因为 有更好的低估的便宜的股票, 换股, 没有就拿着,买入只有一个理由:低估,便宜. 反之不便宜(不贵)就不要买入.即不能满足你的最低回报的话不能买入,
往往附带一个现象:低估买入后持有 到原来认为高估 的价位时 在重新估值时 发现现在不高估了?尤其是买入时主要是看到未来成长性的,基本看好未来几年乃至10年, 那么市场在几年内给与股价达到。当初的内在价值 或超过时 因为公司的发展, 能确认到内在价值变化了,所以不容易卖了,又有足够理由持有了(评级为增持).转新浪博主:为了自由。。的观点。.cn/s/articlelist__0_1.html“价格低估买进,长期持有,明显高估时卖出,中间的波动不去理会”。这个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践行的做法。这个指导思想,看上去挺对的。我也没太怀疑过。 后来,陆陆续续有朋友开始让我打理他们的帐户了。2010年的11月17日,又有一个好朋友让我帮她打理帐户,此时的股价,并没有明显的低估。那么,我该不该买股票呢?
按我上述践行的理念--“价格低估才买进”那么,不该买股票的,应该等到价格低估的时候,才开始买。但如果不买的话,那么,她的帐户的业绩就会和我的旗舰帐户江边垂钓成长基金的帐户的业绩不一样。那么,如果我的江边垂钓成长基金赚钱了,她的帐户因为空仓,没有赚到钱,那么,我该如何向她解释,好像不好解释哟。反向考虑一下,她的帐户不买,我的江边垂钓成长基金帐户清出所有股票。这样,她的帐户的成绩和我的帐户成绩可以一样。但这又不符合“股价明显高估时卖出”的理念。
这是代客理财引出的烦恼,本来我的在管理自己的帐户时,思路一直很顺畅的,前后逻辑一致的。新增加的帐户,对我的思维搅了一下局。
2011年夏天,价值投资交友群的几个朋友在大梅沙游泳聚会,聊到了代客理财,于是,我就将我的上述问题提了出来。问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群友天高云淡给了一个解决方式:“买入的标准和持有的标准可以不一样”。
买入的标准和持有的标准不一样,初听起来,挺有道理。因为,它符合实践经验。具体操作时是这么做的。再回到我开头提出的指导思想:“价格低估买进,长期持有,明显高估时卖出,中间的波动不去理会”,这个思想里面隐含着是,当价格不便宜不贵的时候,既不买进,也不卖出。如果以前是持有,就继续持有,如果是空仓,就继续空仓。
但在多想几下,总隐约觉得“买入的标准和持有的标准可以不一样”总有哪里逻辑上的不一致,会导致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晓得是情绪上的冲突还是理智上的冲突。但可以肯定,“双重标准”无法解决代客理财时,在股价不贵也不便宜时,新加盟的帐户和老帐户业绩的一致性问题。
(记得价值投资交友群笔架山公园的那次聚会,和群友黑马聊到一只股票,黑马说:“这个价格,让我去买,我不想买,让我卖,我也不想卖”,^_^,这种语言,就是双重标准的反应)
先不去想“双重标准”对不对,先琢磨一下,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执行的是“双重标准”。原因我想应该在人类心理中去寻找:
1、惯性:我们通常会维持原状。惯性显然不仅在物理运动中有,在心理的认知过程也是个基本的存在事实。
2、情感:买入一个股票后,我们通常会更多地收集正面的信息,忽略或懒于收集负面的信息,持有久了,会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
3、心理帐户:这个也是心理认知的一个普遍事实。自己从工资里掏出来投资的钱“是自己钱”,从股票市场上赚来的钱“是别人的钱”。
“自己的钱,亏了,心疼。所以,买入标准要严格些,买入时要有充足的“安全边际”。在低价买入,股价攀升到不便宜不贵的时候,账面上已经有了赢利,心理上比较“不怕下跌”,下跌了,亏的不是“自己的钱”,是赚来的钱,是别人的钱。(其实,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心理上,将同样的钱划入了不同的心理帐户)
“双重标准”说,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那个著名的心理学上的“杯子买卖”实验,也就是那个经典的“禀赋效应”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GOOGLE一下“禀赋效应”。
理解完为什么实际操作中是按“双重标准”来进行的,再来琢磨下一个问题:应该按双重标准来进行吗?
答案有点显而易见,第一,实际操作中按“双重标准”进行的行为模式背后的理由都是情感的,而非理性的。第二:持有股票,在逻辑上,相当于买入股票。(假设交易成本忽略不计)。所以,理性人,不应该按“双重标准”行事。
证券投资,更是一个驾驭自身心理的游戏,所以,在思维上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要掌控和驾驭住导致“禀赋效应”背后的那些情感和行为动机。
如何驾驭和掌控呢?
第一:重新辨别和审视“买入时要有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和思想。
在2011年的7、8、9、10、11、12月份,论坛(例如凌通价值投资论坛)、价值投资群里,很多坛友群友都大谈“安全边际”,套牢的也在感慨买入时,没有考虑足够的安全边际。还有的博客拿林彪做比喻,说林彪打战的其中一个绝活总是留有预备队,在最后关键的时候手上有兵可以使用。(那个博友应该不认识林彪吧)。
在股价跌得很惨的时候,“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冒出的频率就比较高。
同样,在牛市疯狂的时候,“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股”“给好股适当高估的价格也可以”的说法,出现的频率也会很高。
所以,股价持续下跌时才想起安全边际,只是自然“反应”而非提升内在功力的“反思”。
对“安全边际”的记起,不仅应该在股价跌惨时,也应该在股价不便宜不贵时,在牛市高歌时。也就是,对安全边际,要“全程”理解。
整理一下偶目前的理解:
1、“安全边际”具有两面性:是个双刃剑,既可以保护你的本金安全,也会让你失去投资机会。例子:腾讯、张裕、茅台。总希望等便宜的时候再投资,结果,一直等,一直眼睁睁地看着它涨上去。
2、“安全边际”要结合“资本性质”:“安全边际”是为了强调“本金不损失”,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将本金的大小分类,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本金很少,比如,才十万。和日常工资收入相比并不是非常多,那么,保护本金不受损失意义不如后面要说到的第二种情况大。因为损失后,还可以靠工资积累达到这个数。第二种情况,本金已经有了一定的数量,本金如果年收益达到10%,已经可以让自己(或家庭)达到基本生活上的财务自由。假设这个本金是300万左右。那么,保护本金的不受损失,意义大。在300万的基础上,亏损100万和赚100万,心理价值是不一样的。亏损100万,意味失去了财务自由的感觉,赚100万,也就多了些钱而已。将例子假设得更极端一点,会更方便理解“相同的金额,在赢或亏的不同方向上,带来的心理感受并不等值”,即,损300万和再赚300万,心理价值不一样。第二个300万并不如第一个300万那么重要。第三种情况,你的“本金”已经远远超过了300万,那么,保护本金不受损失,意义就更小了。对生活而言,对本金的安全的强调的意义(对“安全边际”的强调),第二种情况大于第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又大于第三种情况。
3、“安全边际”要结合“时间压力”:强调“安全边际”,和两类活动很类似:阻击手对决(见电影《兵临城下》)和间谍偷情报。这类活动都要周密计划、等待最佳时间。但是,阻击手对决,基本没有时间压力,间谍偷情报,有时间压力,有的时候被迫在危险的情况下出手。投资,也有时间压力,因为,投资绩效,是投资收益除以所用的时间。
如果将自己视为职业投资人,或者从事资产管理职业,那么,投资绩效就是个要考虑的因素,而不仅仅考虑“本金”安全,还要考虑不要放过一些投资机会。所以,在思维过程中,不能只谈“安全边际”还要谈“机会错过”。更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在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为目标的行为中,“安全边际”的概念(或思想),是个很好的指导行为的思维工具。但是,在以“获取15~20%的长期收益”为目标的行为中,“安全边际”的概念(或思想),并不是个唯一的指导行为的思维工具。不亚于它的思维工具还有:“价值演变”、“跟踪手段”、“识别信号”。
第二:修改原有的指导思想
原有的指导思想是:“价格低估买进,长期持有,明显高估时卖出”。
如果在思维上,清晰地确立了“持有=买入”的概念。那么,面对股价不便宜不贵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有四种改法:
1、“价格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不便宜不贵时,看趋势”
2、“价格低估时买入,安全边际消失时就卖出”
3、“价格不贵时买进,长期持有,明显高估时卖出”
4、“价格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不便宜不贵时,根据贵贱评定标准,相应调整现金和股票的比例”
这四种改法中,该选择哪一种呢?辨析和审视一下:
第一种做法,是最牛B的 “价值 趋势”的思想和做法,提到这个做法,想起了一个幽默评论,不妨贴上来让大家一乐:“我不否认可以做到“价值 趋势”,但首先你的寿命应该是格雷厄姆和索罗斯之和”。这策略因为太牛B,听上去很完美,也最具诱惑力。执行起来,貌似最简单,其实最难。这里暂时搁置一边。
后三种做法,依然属于“买入-持有”的范畴里。只是在买(持有)标准和卖出标准上有所不同。
将后三种种改法和文中开头提到的策略四者放在一起辨析一下,具体如下: 策略原先的策略策略一策略二策略三解释(在制定买卖点标准时对价格的要求)买点:明显便宜卖点:明显贵。买点:明显便宜卖点:价格中性或偏贵买点:价格合理或偏便宜卖点:明显贵根据股价贵贱评价,调整对应的现金和股票比例指导思想,或者常见说法“要等大象出现,才扣动扳机” “第一,不要亏损,第二,记住第一条,在不亏损的情况下才考虑盈利”“要等大象出现才扣扳机” “和好公司一起成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芒格说法)、“好公司很少有卖出机会”(费雪语)分批买入分批卖出思维盲点对不便宜不贵的情况,并没有事先想好如何应对,而是顺着当时的心理状态做。有很大可能出现禀赋效应。.. .对耐心的要求:很高超乎寻常的等待的耐心。毕竟要等两种极端的情况出现。十年里,出现这样情况的机会也就一两次。其余时间,都要在波动中耐心等待――等待买入的机会――等待卖出的机会。一头高只要求耐心等待极端的低价格一头高只要求等待极端的高价格低反正经常有得卖有得买痛苦:1、来回做电梯,比较痛苦。2、大牛过后无大熊,一直等不到买点,很痛苦。1、卖出后,踏空,尤其遇到大牛,很痛苦2、等不来买点,很痛苦1、买入后套牢,尤其遇到大熊的时候。2、不存在等不到卖点的痛苦,因为,本来就打算长期持有公司。享受不到大牛市也享受不到大熊市的快感,在成绩上,波动起伏比较小。在心理上可以比较阿Q:涨了,我手中有股,跌了,我手中有现金。反正都舒服。享受遇到大牛和大熊时候很享受遇到大熊很享受遇到大牛很享受同上对选股要求高,要求要找到很优质的公司低高,要求要找到很优质的公司中等 哪种策略好呢?从短期(五年)的眼光看,有可能遇到震荡波动市、有可能遇到大牛市、也有可能遇到大熊市,所以,很难预先判断哪个策略好。如果选定了一个策略,在五年内成绩特别好,那也只能归因为运气。因为,市道刚好匹配了这个策略。 从最长期的时段看(十年以上):如果:1、我们对买入的选股标准很严格,坚持买入内在价值很大确定程度是以15%的速度增长的公司。(如果你期望的长期回报率为10%,那么,标准就改为10%,如果是20%,那么标准就改为20%)2、对所买的公司很了解,能够在向坏的拐点出现时,做出反应。能够区分行情的下跌是市场情绪所致,还是公司基本面恶化。那么长期看,股价总的趋势是上涨的,所以,采取“价格明显高估时卖出策略”应该是优于其他策略的。如果:我们对所投资的公司没有做到很有把握的了解那么:“股价明显便宜时持有(买入),不明显便宜时卖出策略”是更优的。因为“不了解”,所以要价格补偿,所以,买入价格要明显的便宜。(因为不了解,明显便宜可能实际上只是偏便宜),价格只要偏贵就卖出。(因为不了解,偏贵,有可能实际上是很贵)所以,将“对股票的质地的判断”、“对股票(公司)的了解程度”和策略三要素相结合,构成这样的策略:对持有组合中的股票分为三类:核心持股(好公司了解深)、重点持股(好公司了解程度中上)、非重点持股(一般公司或了解程度浅)针对核心持股,股价不贵时,就可以考虑买进(持有),明显高估时卖出。针对重点持股,股价按策略三操作针对非重点持股,强调买入(持有)时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消失后,就卖出。根据投资组合中不同的股票采取不同的策略,自动地合成了策略三:“根据股价贵贱评价,调整对应的现金和股票比例。”
第三:定期自己询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手头全是现金,那么,我会按我目前持有的投资组合买入股票吗?”
最初,这个问题,是因为新加盟的代客理财帐户引发的。现在,即使没有新加盟的代客理财帐户,也应该定期询问。例如,每个季度询问一次。迫使自己强化“持有=买入”的观点。让自己摆脱“惯性、情感、心理帐户”等等潜在心理动机的控制。
第四:识别自己的行为模式,针对性地进行认知疗法:
股价不便宜不贵时卖出股票,这个策略,会导致账面上经常留有现金。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潜藏的行为模式。我发现我的行为模式里面存在有这样的特点:在股价持续上涨没有到明显高估阶段,很舍不得卖股票。总担心卖出后,还会上涨,在性格特征的“进取-安全”维度上,属于偏“进取”的一端。所以,为了让自己微调行为,需要对自己重复提示以下认知元素:留有现金的好处:1、应付赎回2、现金可以获取利息,还是有点收益3、在市价不贵(或偏贵)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可能找到价格便宜的公司的。也就是,投资机会并没有完全堵死。还有可能投资一些“困境反转型”的公司。4、可以熨平整体成绩的波动5、应付生活中意外的对现金的需求6、如果出现极端的价格高估市道,那么,我可以动用这笔现金对指数进行放空。(不用杠杆地放空)7、甚至可以撤出资金,进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8、心理上舒适感,少赚钱的痛苦比亏钱的痛苦小9、将视野放大,超出投资的范围考虑生活,如果股价上涨,可以用剩余的股票享受PE泡沫,而这笔现金用于消费享受。如果股价下跌,这笔资金回补卖出的股票,就自动实现“高卖低买”,赚取了市场波动的价差。 ********************************************************************* 相关的思考:1、在考虑选择哪个策略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股价极端高估的时候多还是低估的时候多?”
从1992年我入市以来到现在,低估的时候大约有四次:1992年冬的386点、1994年秋的325点、2005年秋、2008年秋。高估的时候大约三次:1993年春、2001年春夏之交、2007年秋。
所以,从这点看,“价格明显低估时买入,安全边际消失时卖出”的策略比“价格不便宜不贵时买入(持有),价格明显高估时卖出”的策略要好一点。买入机会比卖出机会多。2、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股票价格评估从便宜往昂贵的方向迁移吗?
不一定,如果公司的内在价值上升幅度比股价大,那么,股价上升,股价反而更便宜。(通常情况是,股价上升,股价评估由便宜往贵的方向移动。)3、要明确意识到,我无法赚两头,我只能赚一头。我必须做个选择要赚哪一头。
清晰完这两个策略之后,明白如下一点:
投资除了赚企业内在价值增长的钱,面对市场情绪乐观和悲观,股价在高估和低估间,无法赚两头:
要么赚“低估”的钱(利用市场悲观情绪,捡便宜货),要么赚“高估”的钱(利用市场乐观情绪,将股票高价卖给疯狂的人)。
如果非要赚两头,也就是将买入标准划定在有“安全边际”的价格,将卖出标准划定在“价格明显高估”,那么,就意味着必须是“格雷厄姆 索罗斯”。也就是必须“价值投资 趋势投资”
当股价合理时(不高估也不低估的时候),要进行趋势判断,判断会跌,就等“安全边际”的出现,判断会涨,就买入(或持有)
我能这么牛吗?集“格雷厄姆和索罗斯”于一体?
如果没有信心这么牛,那么,为了保证多次买卖交易的一致性、可描述性、稳定性、甚至是可传承性,在思想准备上,我要明确意识到,我无法赚两头,我只能赚一头。我必须选择要赚哪一头。4、不同帐户业绩一致性问题
如果事先向客户说明,自己经营的帐户(产品)是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那么,不同帐户的业绩不一致,就比较好解释。
但如果是采用相同的投资策略(同类产品),不同帐户的业绩在同一时段,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采取“买入标准和持有标准不一样“的指导思想,就会导致即使采取同样的投资策略,同类理财产品不同帐户的业绩在同一时段不一样。**************************************************************************后记:
写完这博文,浏览了一下以前的投资日记,才晓得这篇博文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并非新问题。在我的投资思想发育、演变、形成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很早就存在了,只是不够清晰明显,导致的思维冲突和情绪焦虑也是隐隐发作的。这个问题,不时地会骚扰一下我。随着我能力圈的扩大和商业洞察力的提升,说不定有将来的某一天,我对我组合中的九只股票,都能自信地评定为“优质公司,很了解”,那么,我的策略在“安全-进取”的维度上,要偏向哪一端?“格雷厄姆端”还是“费雪端”?
尽管过去20年,股价极端低估的次数多过极端高估的次数(多一次),我想,我偏向“费雪端”的可能性大一些。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同时经营两个理财产品,一个产品是格雷厄姆式的,强调安全,另一个产品是费雪式的,强调进取
价值投资者: 定义:投资的依据是企业内在价值而不是市场, 投机的依据是市场别人 而不是企业价值.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低估买入,在高估或发现更好的标的时卖出或换股.
投机者:在感觉别人看好时买入, 在感到别人看不好时卖出或换股,
价值投机:试图按价值投资的立场选股,然后再这个标的上波段炒作
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021-
当前字数: 0/1000字
&& 请阅读我们的《服务条款》
发言用户同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发言内容负责。任何用户在此发表的内容,均表明该用户主动将该发言信息的著作财产权无偿独家转让给东方财富网所有,并授权东方财富网自行维护权利。
查看对话×
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欢迎留言&退出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面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估合理高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