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何时承认中国日本不承认市场经济济地位

欧盟将于下半年决定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新社布鲁塞尔1月13日电(记者
沈晨)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1月13日在此间表示,欧盟将于今年下半年决定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蒂默曼斯当天参加了欧盟委员会就此话题的磋商讨论。蒂默曼斯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该议题事关重大,对国际贸易和欧洲经济都有重要影响,必须全方位认真审视。
蒂默曼斯透露,基于以上原因,欧盟将就该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晚些时候做出应对。他还表示,相关问题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摆上桌面讨论。
资料显示,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曾签署4项附加条款,其中包括《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定》,期限为15年。这意味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国需在2016年12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在放弃针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做法上仍犹豫不决。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必须得到欧洲议会和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同意。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欧洲各国围绕这一问题存在分歧。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至今仍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完)
[责任编辑:您的位置: &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下一个国家会是谁?
优质期刊推荐中国“入世”即满15年 “市场经济地位”缘何不受承认
  中金网03月02日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15年了。自2001年中国准备加入WTO(世贸组织)大家庭时,每个中国人都显得骄傲和自豪。  那时根据WTO协定,就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作了相应的规定。而该约定今年年底就要到期,中国认为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无可厚非,可是欧盟却一反常态,始终不承认中国这一“合法”地位。  北京一位中欧经济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争议的背后,是中欧贸易上的反倾销博弈。”  争议的背后是双方经贸关系的博弈  他表示:“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时,就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作了15年的约定,此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而在WTO框架下,"非市场经济地位"也逐渐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之一。”  “市场经济地位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程度,也是WTO框架下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重要依据,”他说:“由于中国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以不以中国商品的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具备市场经济地位第三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作为依据,即"替代国"做法。”  “这意味着,在确定中国企业的公允生产成本方面,欧盟等拥有很大自由度,选择替代国往往”就高不就低“,可以用其他国家的成本很轻松地发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他强调说:“因此,"非市场经济地位"让中国在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中处于不利地位。”  据了解,按照约定,该条款在反倾销方面的适用期是15年,即将于日自动失效,中国将在今年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然而,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日前表示,欧盟议会可能更倾向于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近日,欧盟决定就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发起为期10周的网络公众咨询。  中欧反倾销博弈  据悉,前不久举行的欧委会全体会议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列入议程,欧委会表示正就这一问题进行评估,并在今年下半年给出正式意见供成员国讨论通过。  早在1998年,欧盟已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名单中删除,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是纳入了特殊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中国自2003年起向欧盟提出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但均遭拒绝。  “欧盟有三方面意见,欧委会认为有义务承认中国这一地位;欧盟的成员国对该意见有分歧;而欧盟议会,我的判断是他们并不想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伍德克称,中国能否得到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最终需要看议会的决定。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姚铃表示,如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国际条约的规定,也是包括欧盟在内的世贸组织成员应承担的义务。  目前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15条规定,这条规定对此后15年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作出了约定,但未明确之后该怎么办。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全球已经有包括新西兰、、瑞士、、等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美日等尚未承认。  关于中国在哪些具体标准上未达到市场经济国家要求,伍德克并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作出明确回答。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很多产业和欧洲重合,产业冲突面更广,所以遭到的阻力也更大。  入世以来,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着近20%的高速发展,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而在中欧双边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欧盟对华实际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整体减少,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不过欧盟仍希望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保留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便利,其中不乏对中国过剩产能的担忧。欧盟商会发布报告称,月中国的钢铁出口量达到了1.1亿吨,其中对欧盟的出口量增至700万吨,比2014年同期增长41%。  “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欧盟只花了10天的时间就向中国发起了三个关于钢铁的反倾销调查。这是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欧盟的政客认为保留这种自卫能力是必要的,否则我们将无法保护自己的就业。”伍德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姚铃认为,如果取消替代国的计算方法,欧方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将减少27%,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19%、市场份额将增加17%至27%。更广大的消费者,以及下游行业的厂商能从中国的商品中受益,而欧盟对华出口涉及300万人的就业。  欧洲国家不应把自身原因嫁祸给中国  加入世贸让中国的对外贸易步入了快车道。与此相伴的是,从1996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9年成为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欧盟频频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中国企业需要明确证明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才不会被采用第三国替代进行认定。而一旦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更多地由欧盟来承担举证责任。  实际上,除了反倾销,欧盟仍然可以通过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国营贸易限制等措施实施贸易保护,但反补贴等手段的举证负担要大得多。  中国入世以后,中欧之间的贸易失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对欧贸易顺差为190亿美元。而到 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对欧贸易顺差高达1601亿美元。  从周期上看,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和欧盟自身经济形势也存在关联性。2008金融危机爆发,欧洲经济衰退,欧盟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反倾销调查力度。随着近两年欧债危机的加剧,欧洲国家内部失业问题凸显,欧洲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抬头倾向。  伍德克介绍,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成员国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反对最激烈的主要是等南欧诸国,而、北欧诸国则普遍持支持态度。  而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欧洲国家近年来经济不景气,但不应把自身问题嫁祸给中国。
(责任编辑: HN666)
03/01 11:0403/01 06:5302/27 15:2702/26 15:2602/23 14:3102/23 08:0902/22 23:2902/22 13:58
黄金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所在的位置: &
& 地方站-北京 & 正文
澳大利亚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日02:40  
  据新华社电 中国和澳大利亚18日在京签署了中澳双方关于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正式启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成为北极科考“联合国”成员
  据新华社电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主席普利斯科(Prisco)昨天在2005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上宣布,“中国已经成为北极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接纳中国成为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
  证券法修订将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据新华社电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证券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历经近两年的起草,证券法修订草案将首次提请24日至27日在京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此举意味着,实施6个年头、广受社会瞩目的证券法,其修订工作将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让儿童远离战场
农民拍电视剧自述婚外情
性开放的十大动物
盛唐美女生活写实
美女老板5000元租男友续
奇特建筑"色情小黄瓜"
华语影坛“情色女王”
抓拍体坛极度爆笑瞬间
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被判
6对农民夫妇拍裸体日历
网上传颂中国最美女教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澳大利亚何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际--人民网
澳大利亚何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澳贸易部长:要到“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结束之后
本报记者&石洪涛
】【】【】【】【】
  在新西兰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后,4月2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同澳大利亚贸易部长马克?维尔会谈时,要求澳大利亚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正在北京访问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维尔,在与薄熙来共同主持“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第十次会议”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方要求澳方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他告诉薄熙来部长,要等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结束之后,澳大利亚才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目前双方正在努力加快这一研究进程。  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澳经济贸易框架。框架包括两国政府对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协议的可行性开展联合研究,研究将于明年10月结束。维尔表示,中澳双方已决定加快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的进程。  在记者的追问下,维尔表示,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将提前完成,具体时间虽没有确定,但是大概会在明年上半年或者第一季度内结束。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委员周世俭对记者表示,“非市场经济”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瓶颈”。它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贸易法中处理诸如基本贸易待遇和反倾销问题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做法。作为法律技术用语,“非市场经济”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相应原始数据。  “非市场经济”问题有几大危害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我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企业在“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官司中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了某些WTO成员的国内相关产业对我国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诉讼,同时打击了我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非市场经济”地位否认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成果和现状,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贸易专家向本报表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更大意义在于,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成就,获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承认。  今年以来,中国在各种场合多次要求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4月14日,新西兰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发达国家中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副总统切尼时,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4月16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表示:“欧盟正在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研究,今年6月将会有初步判断。”  4月27日,商务部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中国希望其他WTO成员能够公平、平等地对待中国。许多国家已在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做出了积极表态。中方对中澳两国早日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持乐观态度。  维尔向媒体表示,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障碍,如市场准入、透明性以及竞争性问题等。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要列举双方存在的问题,一下午也说不完。”维尔说:“这个问题需要双方高层在相互信任的条件下共同拍板决定。”(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责任编辑:张莉)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承认中国经济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