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理财技巧是怎么回事

你们去银行存钱,被保险公司理财的给忽悠了吗?我上当了,该怎么办?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你们去银行存钱,被保险公司理财的给忽悠了吗?我上当了,该怎么办?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一般保险公司的理财有十天的犹豫期,就是说这十天之内你可以反悔的,而且不会有任何损失。现在的保险公司为了业绩无所不用其极呀。
最佳回答者:
只要还没有缴纳,就不要去了,如果已经交了,有的公司还是有个退款期的,可以先咨询一下别人,感觉收益率不高就早点退出来吧,我买了三年保险,当时说有分红,三年返利,三年后我赔进去好几千,还是不要太相信他们了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的,钱存上就取不出来了,如果真是要取的话,会扣掉百分之多少的本金,很不划算的,我觉得你还是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人,或者律师什么的,不然钱就要多少年以后才能取出来了。
一般理财保险都有十天的后悔期,这个期间你可以自动退保的,但是要交十块钱的办理费,如果超过十天只有自认倒霉了,退保时要扣钱的。
宝妈一般的银行的理财公司是不会做的很过分的哦,毕竟他们那是和银行有关联的么,宝妈就当自己给宝宝存了一份保险就可以的呢,因为我当时也差点被他们忽悠呢
要是在银行大厅内的话,是可以找银行的,因为这视为银行业务,银行是有责任的
可以要求退么?????
银行那个好像是有七天考虑时间,赶紧去退了。
没办法,只能说下次不要听信他们说的呗
宝妈,我也有过这种情况,我刚是也是觉得他说的很好就信了,时候发现后悔也没用了,你最好看看你的单子有没有可以退保险的条例,要是有看看怎么能退掉!
怎么欺骗你买什么了吗》不可以退订吗?银行人士:为什么说余额宝不仅仅是理财产品
近两年来,金融领域最知名的产品,非“余额宝”莫属。据天弘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日,余额宝规模为5789亿元。余额宝让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让超过1亿的屌丝客户开始了”高大上”而遥不可及的理财,将占据行业老大长达10年之久的华夏基金拉下马,让四大国有银行首次联合起来,让互联网企业、传统银行不约而通的推出宝宝产品…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余额宝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近期,余额宝从”爆发”向”平稳”发展,各方开始质疑余额宝的前景。尤其是2014年第3季度,余额宝规模同比下滑时,出现了“余额宝没有价值,甚至会消失”的观点。质疑的主要理由是:余额宝的收益率下滑到接近4%,低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不再有吸引力。证据就是规模同比下滑,至少没有快速增长。
余额宝的前景到底如何?
余额宝的作用:不仅仅是理财产品…
对余额宝的质疑,基于一个假设前提:余额宝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类似。既然同样是一种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同样很安全,若收益率更高,余额宝就没有竞争力,因此,没有前景。
虽然余额宝确实是一个投资渠道,也是以“屌丝理财”的面目出现的,最高达到了7%的收益率。由于其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高收益率,屌丝、非屌丝前赴后继的涌入余额宝,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有了1.5亿的投资者,超过5000亿的规模。可是,余额宝仅仅是一款理财产品么?或者说高收益率是余额宝的追求么?我并不这么认为。这就涉及到余额宝到底起什么作用,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地判断余额宝的未来。
余额宝不仅是一种理财产品,并且是基础的资金账户,即余额宝有理财的属性,也有基础账户的属性,具体特征如下:
一,余额宝属于“类存款”的理财产品,其对标是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主要有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三个指标。从安全性来说,余额宝的安全性高,风险略高于银行存款,但远低于其它理财产品;从流动性来说,余额宝一般是T+1交易(小额是T+0.2小时内),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但低于银行活期存款。因此,作为一种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安全性、流动性均近似于银行存款,是一种“类存款”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5%,因此,在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中,正常情况下,余额宝的收益率应该是介于3.0%与4.0%之间。余额宝的收益率一直高于4%,是目前中国没有利率市场化的“例外”情况,最终将回归到其应有的收益率。因此,余额宝收益率从7%的高位回落,是回归正常,7%的收益率才是不正常现象。
二,余额宝是一种基础资金账户(在非银行机构的地位),类似于银行账户(在银行的地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存款储蓄账户,才能支付给客户利息。因此,资金只有“沉淀“到银行账户,才能获得利率。而随着业务创新不断加强,传统银行并不能满足创新的要求,存款利率也是受到严格限定,个人客户资金以“非储蓄”方式存在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追求更高收益率的需求也很强烈,余额宝作为一种“类存款”理财产品,正好担当承载客户的闲余资金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说,余额宝的收益率只要高于活期存款,就有存在的空间。
因此,安全性、流动性才是余额宝的主要目标,收益率是三者之中最次要的指标。从这个定位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余额宝将一直会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存款利率管制时,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刚性差,将促使余额宝迅速发展。利率市场化前,货币市场利率与储蓄利率会一直存在一个近似无风险的利率差,余额宝可以将这个利率差让渡给投资者,让许多因最低交易额门槛无法进入货币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享受到货币市场更高的利率,这就是余额宝的机会。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基金的诞生,就是这个背景。1971年,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主管的鲁斯·本特和搭档亨利·布朗,提出了在保持高流动性条件下“让小额投资者享有大企业才能获得的回报率”的理念,于当年年底成立了美国储蓄基金公司,并于1972年初,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同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因此,诞生了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基金。
最后,利率市场化之后,余额宝也有结构化的机会:一是,大额资金与小额资金之间的利率差,类似于“团购”的作用;二是,货币基金账户,将继续发挥非银行机构的基础账户功能,成为非银行机构“沉淀”客户资金的载体。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用余额宝沉淀支付资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用余额宝当做客户的现金管理工具;电商平台、P2P平台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余额宝实现资金闭环,从而增加客户粘性及忠诚度。
总之,余额宝不仅具有理财属性,还具有基础资金账户功能,将一直会是金融行业不可忽略的一只重要力量。评价宝宝类产品,安全性、流动性是更重要的指标,而收益率成为相对次要指标。甚至可以认为,若某个宝宝类产品设计,让投资者“徘徊”于不同收益率的货币基金,就应该检讨下,这个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题。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既然钱都在银行里,银行拿去投资了,储户根本不知道,为何银行还要推出理财产品?银行直接拿去投资,赚的钱都是银行自己的。  分担风险?对于每个单独的个体来讲,不可能说取钱的时候由于银行拿去投资了无法取出。而你的资金在账户上就是数字而已,银行拿去投资了,储户不知道,也不可能发生挤兑的问题。  还望高人解疑答惑。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我去还有字数限制!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个问题需要高人解答吗!?看来你太无知了  
  马云为什么自己不卖货,只开卖货场  
  银行投资亏了自己买单,  忽悠你投资盈亏他都赚,亏了你买单
  这还要问么,收益高是因为你承担了风险。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存款,要给央行交准备金的,20%多吧。而理财 产品不属于存款,变相的增加自己的资金。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不亏损的,亏损了谁还买。  
  银行好多理财都不是自己的借款。他把别人的良莠不齐的,短时期的借债打包后,美其名曰资产证券话。本来都知道是质量不高的借款一打包后谁也不知道,然后在风险爆发前卖给老百姓。这样他就毫无风险的净挣大量佣金手续费。本人学习金融的,也只能说略知一二,但是金融本身就是一个大骗局。其实金融本来的用意是融通资金来提高经济效率,服务社会。从事金融的自然应当是对社会了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现实中吃香的金融人士多是具有工科背景,他们在不了解经济运行方式,或是不以提高社会福利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复杂的算法,掩盖,转移风险。然则风险再怎么掩盖和转移都是风险。只是堆积的更大和向弱势群体转移罢了。  
  @九沐涯涯
00:17:00  这个问题需要高人解答吗!?看来你太无知了   —————————————————  这位兄台看来是泉下有知的类型,呵呵。还请兄台指点一二。  
  @老鼠爱上喵喵忌
00:21:00  马云为什么自己不卖货,只开卖货场   —————————————————  两者不是一码事。因为你的钱本来就在银行。  
  办理财,银行只是中介代理。挣点儿手续费,不担赔偿责任。  
  @广州海客
00:28:00  银行投资亏了自己买单,   忽悠你投资盈亏他都赚,亏了你买单  —————————————————  基本上出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亏的。亏了谁还继续来?甚至连储蓄都可以换别家银行。我现在的疑惑是,钱都在银行里面,银行投资收益其实很高,就算偶尔投资失败亏了,在其他项目又可以补回来。银行投资肯定不会随便砸钱的。既然银行可以后台操作,为什么还要出理财让储户来分利益呢?  @tukiyo  
  什么时候理财你会认为稳赚不赔?郎咸平说他学生在美国银行搞出的理财条款,他们自己都看不懂,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就是让你掏钱出来钱还没得心甘情愿  
  @天下西湖
00:49:00  那是风险转移,银行投机亏就是他一个人的事!理财产品亏了,就是大家的事!   —————————————————  银行的风险比之于分给理财客户的红利,我认为是很小的。实际上也是,银行理财基本上没有亏的。反正钱都在银行,他拿储户的钱去投资,会对投资对象做调研,亏损的项目肯定不多,亏的由盈利的补,自己玩不更好,为何还分红给储户?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为师被猪啃过 13楼
01:47  @广州海客
00:28:00  银行投资亏了自己买单,   忽悠你投资盈亏他都赚,亏了你买单  —————————————————  基本上出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亏的。亏了谁还继续来?甚至连储蓄都可以换别家银行。我现在的疑惑是,钱都在银行里面,银行投资收益其实很高,就算偶尔投资失败亏了,在其他项目又可以补回来。银行投资肯定不会随便砸钱的。既然银行可以后台操作,为什么还要出理财让储户来分利益呢?  @tukiyo  -----------------------------  你的理解是错的,实际理财是一些亏的,工行理财产品巨亏超4成,光大30%亏损之类,只不过没股市亏损那么多和普遍而已,再说股市那么亏还那么多人进去  
  @明伦街85号2014
00:37:00  存款,要给央行交准备金的,20%多吧。而理财 产品不属于存款,变相的增加自己的资金。   —————————————————  你的意思是说其实储户的钱有一部分是被冻结的(对于银行来说),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将储户的存款全部变成可投资的?  但是这样又有个疑惑,理财产品应该是少数人在购买,当然我不清楚资金占比多少,这对于银行有很大作用吗?这些资金的作用甚于分红给客户的红利?  
  @mclegendary
00:47:00  银行好多理财都不是自己的借款。他把别人的良莠不齐的,短时期的借债打包后,美其名曰资产证券话。本来都知道是质量不高的借款一打包后谁也不知道,然后在风险爆发前卖给老百姓。这样他就毫无风险的净挣大量佣金手续费。本人学习金融的,也只能说略知一二,但是金融本身就是一个大骗局。其实金融本来的用意是融通资金来提高经济效率,服务社会。从事金融的自然应当是对社会了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现实中吃香的金融人士  —————————————————  哥们儿,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理财产品貌似亏的还是很少的吧。反正银行来说几乎是无本万利(用的储户的钱,亏损项目可以由盈利的补),那银行就左右互搏就好了,没必要分红啊?  
  和资本充足率有关吧  
  @老鼠爱上喵喵忌
01:59:00  基本上出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亏的。亏了谁还继续来?甚至连储蓄都可以换别家银行。我现在的疑惑是,钱都在银行里面,银行投资收益其实很高,就算偶尔投资失败亏了,在其他项目又可以补回来。银行投资肯定不会随便砸钱的。既然银行可以后台操作,为什么还要出理财让储户来分利益呢?   @tukiyo   -----------------------------   你的理解是错的,实际理财是一些亏的,工行理  —————————————————  理财产品其实很多亏的?看来我一直意淫的认为既然理财产品如火如荼,应该是大赚特赚。不过这些亏损率真有这么高么?网上可不可以查到?  
  @胜哥2012
01:42:00  办理财,银行只是中介代理。挣点儿手续费,不担赔偿责任。   —————————————————  理财产品算不算风投啊?银行应该会对投资对象调研的吧?难道…银行的人都是随便砸钱的?  
  回复第16楼,@为师被猪啃过  @sharkyang1986 5楼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这么多回复的,也只有他回复的是正确的,也解答了你的疑问,但是悲剧的是,你尽然看不懂……楼主,你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去吧。很多银行,金融常识性的你还不了解。补补功课再来吧!  
  @老鼠爱上喵喵忌
01:59:00  基本上出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亏的。亏了谁还继续来?甚至连储蓄都可以换别家银行。我现在的疑惑是,钱都在银行里面,银行投资收益其实很高,就算偶尔投资失败亏了,在其他项目又可以补回来。银行投资肯定不会随便砸钱的。既然银行可以后台操作,为什么还要出理财让储户来分利益呢?   @tukiyo   -----------------------------   你的理解是错的,实际理财是一些亏的,工行理  —————————————————  还有个问题,你所说的亏损是指的储户的投资亏损,和银行没有关系?还是指的银行亏损?  
  银行的钱如果做投资就是投行,显然银行的盈利方式不可能是投资,而是放高利贷。  我们可以假设:开发商用土地抵押在银行贷款10个亿,利息非常高,开发商如果还不起,银行就有巨大风险,那么这个风险怎么办?  银行可以把开发商的这个项目做成信托、基金、等融资产品推销给百姓,这样就等于银行用百姓的钱放高利贷,再让百姓承担风险  
  楼主,从2011年起,国家偷偷的退出房地产,对地产商减少贷款,这样,银行空出的部分就由民间资本以理财的形式进入,也就是说,未来去做炮灰。网上喊的房地产完蛋银行完蛋就是屁话,因为从2011年起,国家对开发商风险控制就开始了,2013年银行逐步退出完毕后,就对个人房贷控制了,也就是说银行安全了。基本这几年就这过程。对百姓来说,从2011年起跟随国家,现金为王才是上策,因为钱开始贵了,房子开始有风险了。  银行的钱不能买理财,不能进入股市,这不是商业银行说了算的,银行要执行国家规定。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银行就是进入房地产也以其他的方式绕开规定,从影子银行进入房地产,现在也开始规范,风险基本释放完毕。
  很多回答都是不懂装懂,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还有阴谋论者
  @两江一丁 29楼
03:51  很多回答都是不懂装懂,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还有阴谋论者  ------------------------------  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合作分散风险的套路前几天已经被曝光了,现在理财产品是高风险产品
  我会告诉你以前银行代卖保险,金额55%归银行 分几头走账吗
  @为师被猪啃过 16楼
01:53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你要努力,这几个都是大路货词汇,  
  1:存款的监管很严,不是什么投资都能做的。还要交纳准备金。对于那些不符合放贷要求又有资金需求的,就交给理财产品了  2:过去这些年投资很少有亏损不等于以后也低风险,转折点在哪里没人能确定,银行必须控制风险。  3:其实及近期已经很多理财产品亏损了,但是为了所谓的维稳,被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接盘了。地方政府什么时候不愿(或者没能力或者不被中央允许)接盘了也没人知道。这都是风险。  4:国内媒体近期基本上禁止了负面财经消息的报道。不然你会看到不少去银行门口拉横幅抗议理财产品不能按约定兑付的报道的  
  最重要的就是银行作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必须提前预示风险并避免或化解风险。不能以前如何现在如何以后就一定如何的走一步说一步,必须提前做好各种风险防范。  理财产品就是风险防范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群傻叉,银行能投资吗,银行的业务受限制的,不能乱投资的  
  @为师被猪啃过 16楼
01:53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正解,也就是说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直接赚手续费,纯收入。
  楼主蛮可爱的。俺凑个热闹吧:  你觉得银行是靠什么赚钱的?如果你是银行,你会用储户的钱去投资项目吗?(大量的)。如果你这个银行都是拿了储户的钱去大量投资项目--你不成了基金了么?谁还会问你借钱?(因为你的钱都投资掉了)没人问你借钱,你的利息差额从哪里来?  利差--是最稳定的收入。而且有乘数和复利效应,不可小觑。  希望你能满意
  @山间一飞鸟
02:20:00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这么多回复的,也只有他回复的是正确的,也解答了你的疑问,但是悲剧的是,你尽然看不懂……楼主,你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去吧。很多银行,金融常识性的你还不了解。补补功课再来吧!   —————————————————  我经济小白啊我承认。您就把我当作是一扫大街的没事关心国际政治那种,我也是突然头脑一热想到这个问题。经济板块也不都是阳春白雪孤芳自赏吧,我这下里巴人就问问,不要打击我了……  
  利差--是最稳定的收入。而且有乘数和复利效应,不可小觑。
  理财产品(大多数是投向房地产)风险太大,银行不愿干。
  @足球政治
07:01:00  1:存款的监管很严,不是什么投资都能做的。还要交纳准备金。对于那些不符合放贷要求又有资金需求的,就交给理财产品了   2:过去这些年投资很少有亏损不等于以后也低风险,转折点在哪里没人能确定,银行必须控制风险。   3:其实及近期已经很多理财产品亏损了,但是为了所谓的维稳,被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接盘了。地方政府什么时候不愿(或者没能力或者不被中央允许)接盘了也没人知道。这都是风险。   4:国  —————————————————  基本懂了,也就是理财产品其实是高风险,只不过负面影响暂时没有大面积的爆发。所以银行用储户的钱分担高风险。  那银行除了这些理财产品,它的低风险的赚钱手段是怎么样的?  
  @九沐涯涯 1楼
00:17  这个问题需要高人解答吗!?看来你太无知了  我最讨厌这样的人了。人家不知道的虚心求教,你知道就说,不想说也行,何必热嘲冷  讽的。  -----------------------------  
  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诺贝尔基金的累计收益很高,因为它从来不做高风险的项目,避过了从成立至今的几乎所有风险。  我同学还跟我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有赌场和玩家赌博,后来基本上改为赔率模式,就是说无论谁赢,我都不亏,只是在中间抽头。有赌就有输赢,只有在赌桌外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一句话,银监不准银行买  
  @为师被猪啃过 11楼
01:41:07  @老鼠爱上喵喵忌
00:21:00  马云为什么自己不卖货,只开卖货场  —————————————————  两者不是一码事。因为你的钱本来就在银行。  -----------------------------  楼主幼稚,比如我存了5万,银行能确定我一年时间不闻不问,那他也许可以想办法拿去用一年,但他能确定吗?我随时可查看我的账户!  如果你说账户里数字不变,那财务对账就无法弄平,而且是严重的犯罪,谁敢这样做!
  楼主幼稚,比如我存了5万,银行能确定我一年时间不闻不问,那他也许可以想办法拿去用一年,但他能确定吗?我随时可查看我的账户!  如果你说账户里数字不变,那财务对账就无法弄平,而且是严重的犯罪,谁敢这样做!
  存款是银行表内资产,受监管,理财是表外的,属于影子银行范畴  
08:59:00  两者不是一码事。因为你的钱本来就在银行。   -----------------------------   楼主幼稚,比如我存了5万,银行能确定我一年时间不闻不问,那他也许可以想办法拿去用一年,但他能确定吗?我随时可查看我的账户!   如果你说账户里数字不变,那财务对账就无法弄平,而且是严重的犯罪,谁敢这样做!   —————————————————  这个和幼稚好像没有关系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我确实对银行的监管和财务等不太了解,所以来问问。你所说的财务对账无法弄平的意思是银行投资资金的问题?也即如果挪用储户储蓄,投资资金是超过银行本身能拿出的资金上限而暴露问题?  
  @weiwei2000wei
09:03:00  存款是银行表内资产,受监管,理财是表外的,属于影子银行范畴   —————————————————  这个监管力度有多大?大到足以让银行不敢越雷池半步吗?  
  @为师被猪啃过 建议楼主多看写文章和基本理论,有些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晰了,知道赢得永远是庄家这个道理吧?!
  理财的实质是不是将资金以高利贷方式借给贷款者然后自己和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同盈利但风险由客户承担呢?投资项目也算是借钱出去吧?那么,假如银行把储户的存款以贷款方式借贷给企业,收取利息,那不是可以和黑社,会似的?银行钱多,人傻的速来贷款。反正贷款人还需要信用抵押,银行也不容易亏吧……  我自己都糊涂了  
  @湿泥碑
上面是回复,还请指点,我回错地方了……  
  理财产品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投资方向可以避开央行监管。而且银行挣的是利差,不要考虑成本。百分五拿来,放百分十出去,和百分三拿来放百分七八出去,一样的。但是百分三拿来的大概要把本金的百分二十交给央行,而理财产品不需要。懂了?  
  @为师被猪啃过
01:59  @明伦街85号2014 6楼
00:37:00   存款,要给央行交准备金的,20%多吧。而理财 产品不属于存款,变相的增加自己的资金。   ———————...  -----------------------------  根据最新的数据,理财产品的数额已经超过存款g。  
  @老百姓12138
07:52:00  理财产品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投资方向可以避开央行监管。而且银行挣的是利差,不要考虑成本。百分五拿来,放百分十出去,和百分三拿来放百分七八出去,一样的。但是百分三拿来的大概要把本金的百分二十交给央行,而理财产品不需要。懂了?   —————————————————  受教了。理财就是银行集资的手段,而且坐享其成……  
  楼上的板油们实在是太机智了
  @两江一丁
03:51  很多回答都是不懂装懂,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还有阴谋论者  ------------------------------  @不懂经济我瞎说 29楼
06:04:30  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合作分散风险的套路前几天已经被曝光了,现在理财产品是高风险产品  -----------------------------  就是说银行的理财是放贷房地产风险大,余额宝是货币基金,风险小,是这样的吗?等马云拿这钱也做房地产,余额宝也危险了,是吗?
  上海黄金交易所免费开户,QQ:  金条全国邮购,规格AU9999
  @为师被猪啃过
01:53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dave9009 31楼
06:14:50  你要努力,这几个都是大路货词汇,  -----------------------------  楼上正解,我来科普吧,对于银行来讲存款是负债,贷款是资产。  简单说,存款越多,负债率越高,资本充足率越低。贷款越多,存贷比越高。  把存款做成理财是为了规避监管,做大业务。
  @为师被猪啃过 48楼
01:00:43  @weiwei2000wei
09:03:00  存款是银行表内资产,受监管,理财是表外的,属于影子银行范畴  —————————————————  这个监管力度有多大?大到足以让银行不敢越雷池半步吗?  -----------------------------  监管力度不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金融创新=回避监管,堵死一个就再换一种玩法。  银监会8号文限制了非标,127号文限制了同业业务。  政策越来越复杂,产品的交易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一种叫商业银行,一种叫投资银行,高盛,大摩这样的是投资赚钱的  
  @为师被猪啃过 40楼
08:38:39  @足球政治
07:01:00  1:存款的监管很严,不是什么投资都能做的。还要交纳准备金。对于那些不符合放贷要求又有资金需求的,就交给理财产品了  2:过去这些年投资很少有亏损不等于以后也低风险,转折点在哪里没人能确定,银行必须控制风险。  3:其实及近期已经很多理财产品亏损了,但是为了所谓的维稳,被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接盘了。地方政府什么时候不愿(或者没能力或者不被中央允许)接盘了也没......  -----------------------------  低风险=低利率。低风险的贷款就是有抵押,有担保,负债率低,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好的企业。  但是这种优质企业基本不需要借钱,优质客户竞争很激烈。  房贷有抵押,现金流也不错,但没有担保。市政项目有担保有抵押,但一般盈利和现金流都不咋地。这两种算是比较不错的。  其他的。。。呵呵
  .................
  投资公司就是这样做的呀
  所谓的理财,如果你自己不深入理解,那就是人家拿来忽悠你的高级黑。
  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国家是限制银行业涉足的,例如说股票基金等。国内的银行不是你理解的所谓的投资银行,和所谓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是两个概念的东西,可以投资的标的也完全的不同,对于银行可以投资的一些项目,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广,银行首先是要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去经营,其靠负债去经营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去投资高风险的产品。其理财产品主要还是投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以及同业拆解市场等
  @老鼠爱上喵喵忌
01:59:20  你的理解是错的,实际理财是一些亏的,工行理财产品巨亏超4成,光大30%亏损之类,只不过没股市亏损那么多和普遍而已,再说股市那么亏还那么多人进去  —————————————————  工行小桂圆一枚,可以负责任的讲,从09年开始工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没有一只是亏损的,甚至只有今年年初两只与黄金挂钩的理财没有达到最高收益,其余全部是按预期收益率兑付。至于光大,我所了解的,只有在12年底13年初的时候有两只出现亏损,大概百分之十吧。为啥卖理财?现在的银行利润要求转型,以前靠利差,现在要求靠中间业务收入包括手续费、融资费等,正好理财产品大概百分之景点二左右的返点属于中收,还有一点,抢存款呗。  
  理论上理财有亏损的风险,实际上不是。银行不做理财,你这家银行的存款就会大搬家。
  狗日的银行,绝对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经济下行,货币基金有没有也不能赎回不能提现的风险????
  我也有许多经济小白问题  可是找不到地方问呢。。
  回复第16楼,
@为师被猪啃过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山间一飞鸟 23楼
02:20:29  这么多回复的,也只有他回复的是正确的,也解答了你的疑问,但是悲剧的是,你尽然看不懂……楼主,你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去吧。很多银行,金融常识性的你还不了解。补补功课再来吧!  -----------------------------  就是不懂才问啊  你把这些专业的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说出来不行啊?
  @为师被猪啃过 16楼
01:53  @sharkyang1986
00:36:00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  哥们儿你回答的专业术语太多了,晦涩难懂,能通俗点解释下么?  ------------------------------  人家回答得够简单了!
  一句话,就是变相的高息吸存,起码是某些银行的做法。听一个银行内部的人说的;不知对否?请知道的高人说说。
  【其次,要降息。融资难、融资贵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两大困难。对一个应该倡导实体经济、倡导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把大量储蓄资源用于投资国外获取低收益,国内一方面资金成本大大高于对外投资,两者相差1倍以上,另一方面又大量以5倍于对外投资收益(4%:22%)的成本吸收外资,这是极不合理的融资格局。】  -----  分析:  大量储蓄投资国外获取低收益的目的是,避免更大的损失。  大量以5倍于对外投资收益的成本吸收外资,是因为,风险溢价不给够,外资才不会那么傻,进来做慈善。  结论:持有人民币风险很大。
  @为师被猪啃过 19楼
02:04:21  @mclegendary
00:47:00  银行好多理财都不是自己的借款。他把别人的良莠不齐的,短时期的借债打包后,美其名曰资产证券话。本来都知道是质量不高的借款一打包后谁也不知道,然后在风险爆发前卖给老百姓。这样他就毫无风险的净挣大量佣金手续费。本人学习金融的,也只能说略知一二,但是金融本身就是一个大骗局。其实金融本来的用意是融通资金来提高经济效率,服务社会。从事金融的自然应当是对社会了......  -----------------------------  晕过去,谁告诉你理财产品没有风险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一个理财产品预计收益10%,结果如果收益到了20%的话,他一般只会给你10%,但是如果最后亏的话,你将承担100%的损失,并且亏起来血本无归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懂经济我瞎说
02:32:23  银行的钱如果做投资就是投行,显然银行的盈利方式不可能是投资,而是放高利贷。   我们可以假设:开发商用土地抵押在银行贷款10个亿,利息非常高,开发商如果还不起,银行就有巨大风险,那么这个风险怎么办?   银行可以把  -----------------------------  !  
  表内转表外。 表内的有严格监管不出事,表外出事了赖客户,不保本。  银行之间竞争,存贷比管理指标,1银行想从2银行抽钱出来,靠理财产品吸金。
  hh  
  这是当央行是傻子啊!都是有帐的,银行都造假的话那戏台子上的都下来吧  
  @为师被猪啃过 22楼
02:14  @胜哥2012
01:42:00  办理财,银行只是中介代理。挣点儿手续费,不担赔偿责任。   —————————————————  理财产品算不算风投啊?银行应该会对投资对象调研的吧?难道…银行的人都是随便砸钱的?  -----------------------------  不是风投啦,风投比这风险大多了去了,收益也大多了多了多了去了  
  @不懂经济我瞎说 29楼
06:04  @两江一丁 29楼
03:51  很多回答都是不懂装懂,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还有阴谋论者  ------------------------------  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合作分散风险的套路前几天已经被曝光了,现在理财产品是高风险产品  -----------------------------  理财产品买买保本型玩玩就算了,那些收益率高的很的看看就行了,不要眼热,更不要去买  
  领导可以多腐败一点吧  
  快来看啊,别让这帖沉了,这儿有个以为理财保赚不亏的傻子,赶紧把理财产品都卖给他,别让他跑了,这年头傻子越来越少了  
  我跟楼主想法相同,所以我从不买理财产品只存钱  
  马克  
  @sharkyang1986 5楼
00:36   理财产品很多是表(资产负债表)外产品,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正因为是表外产品,所以风险转移出去了,也不会占用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 -----------------------------我是非专业人员,我的理解:1、规避央行。2、降低风险。  
  说简单、通俗、易懂点哈!银行拿屁民存款放货,相当于银行(赌棍)自己借钱去赌场下注,输赢自负,还要支付利息给屁民。且假如屁民(借款人)存了100万在银行(赌棍),赌场老板(ZF)只允许银行下80万的注。  投资理财,投资者自己当赌棍,银行开赌场,输赢投资者自负,银行抽水(佣金),没ZF啥事。你的明白?  
  竞争嘛,一家银行推了,其他的银行也只能跟进啦
  @广州海客 3楼
00:28  银行投资亏了自己买单,  忽悠你投资盈亏他都赚,亏了你买单  -----------------------------  我看到预计年收益这几个字就晓得是啥回事了,全文没有谈亏损后谁来承担  
  再回一个,记得有个财金节目说到有一个金融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私人投资银行做事,然后他结识一位富家小姐并与之结婚,脱离了这个行业,某日有位私人银行的经理向他的老岳父推销一个理财项目,这位女婿碰见后立马要银行经理滚,不然马上报警。现在懂了是啥回事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存款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