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冲击实体经济冲击实体经济了吗

互联网还能拯救实体经济吗
新闻爆料:finance@ 电话:(010)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时表示,免费不同于免费思维,有些视频网站免费就可以观看,但它里面有一种免费思维,就是先把大家吸引过来,之后在我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发出很多新鲜的收费的东西,这种免费思维就比单纯的免费要好得多。 胡乃军认为,在免费模式下,客户。
到2025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本意见实施。
互联网企业另一个特点是风控架构不够清晰。”华文伟强调,“调研后,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
“金融监管是个互动的、持续的、动态的与业界交流的过程。如果金融监管层面与市场分离,没有信息沟通互动的渠道,不善于倾听市场的声音,那么,其出台的监管措施要么使得市场一潭死水,要么会乱象丛生。”许多奇说。
互联网前景虽精彩,但赚到实实在在的钱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正如大家所周知的,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了,同样,欧洲和日本的互联网企业也顿时失去了风光。此前还借着风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猪”们因风的停息而纷纷坠地,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倒闭,甚至从倒闭互联网企业流出的职员也因“不靠谱”而找不到好的工作。
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与美国相比差距仍很大。数据显示,目前,美国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00亿美元,而中国仅有约35亿元,提升空间巨大。 当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在发力消费互联网,互联网巨头早已将重点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企业级市场。据悉,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就看到了企业级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创立了阿里云。阿里云的服务群体中,活跃着微博、知乎、魅族、锤子科技、小咖秀等一批互联网企业。
这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两大国家战略无缝对接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步骤。 中国是超级制造业大国,也是超级互联网大国。去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4万亿美元,囊括了全球制造业19.8%的产出占比。
点击查看更多
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而解决方案是全球基础设施投资。
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有利于灵活应对离岸市场汇率波动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生态保护红线不但要划在图上、落在地上,更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有规矩。
中科招商联席总裁敖勇冰表示,新三板估值偏低,未来存较大投资套利空间。
程晓明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优先股并不适合新三板的挂牌公司。”
撮合中介这个看似生疏的名词,却摆着无比娴熟的姿势,隐秘又堂皇地站在新三板交投的舞台。
券商推荐挂牌或者做市业务不活跃的原因各有不同,实力强弱是核心原因。
24小时点击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热门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茜大姐大(sisy-world),虎嗅获授权发表。
  大头圆桌会,大头帮成员以「圆桌」的形式交流与探讨。嘉宾:吴晓波 (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与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秦朔 (独立财经观察家)、陈文茜 (作家、主持人)。 主持人:袁岳 (零点咨询研究董事长、飞马旅联合创始人)。
  话题背景:最近,宗庆后、董明珠、曹德旺等实业家站出来,为实体经济说话。
  话题一:实体经济是老生常谈还是新趋势的曙光?
  ? 宗庆后说:「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它所谓的新制造都是胡说八道, (马云)本身就不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他能制造什么东西?」
  ◇ 文茜:我支持实体经济,道理很简单。美国是全世界虚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当刚被特朗普任命为全国贸易委员会主席的彼得&纳瓦罗胡说八道,说 iPhone 手机在中国创造了 70 万个工作机会,却只在美国创造了两万五六千个工作机会时,苹果 CEO 蒂姆&库克直接告诉特朗普,iPhone 上的 APP,在美国创造了 200 万个工作机会。
  马云认为高科技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在美国都已经实现了。但是 在走向高科技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人跟不上节奏。那么传统制造业一旦垮掉,就将只有少数人掌握了财富,贫富差距会很严重,有非常多人失业。
  再看法国,全世界还有哪里的文创产业、旅游产业、奢侈品牌比法国更发达?可是法国的经济也是一塌糊涂。一个国家没有制造业,是会出大问题的。
  ▲ 法国很美,但它的经济很混乱
  ◆ 吴晓波:我完全不同意,我认为互联网在今天中国已经变成血液一样的东西了,那些把互联网或者新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说 BAT 干扰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人,都已经过时了。
  他们看电影还要秘书去买票,不会用软件买票,也不会用财付通或者支付宝;平时了解财经还在看《第一财经》,也不看《大头频道》。陈老师刚才讲的跟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关系,她在讲就业率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
  ◇ 文茜:我的意思是,不要把宗庆后的话当做是对互联网的对立,而是要把这些话当作一个提醒。
  ◆ 秦朔:宗庆后的焦虑,代表了整个投资环境的成本。我在前年跟他聊过一次,他在广告投放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过去投广告很简单:锁定 CCTV,锁定一个区域里面最好的都市报,如果当地卫视的本地市场很大,再投。
  现在大家都说要在社交媒体上投广告,宗庆后说他也在社交媒体上投了很多广告,却没什么效果,而且社交媒体的很多数据,都是他们自己提供的,之后只好又回到了地推的形式。
  ▲ 投放广告都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简单
  ◆ 冯仑:其实包括商业变化在内的所有变化,不光是对实体经济,对服务业、对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挑战,我们没法叫停。
  ◆ 袁岳: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有的时候你想多了,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代表那波人的利益集团太大了。老实说,阿里不仅仅拥有互联网平台、阿里研究院,它还形成了强势游说政策的能力,以及非常强的媒体影响力,包括它本身作为一个媒体的影响力。
  ◇ 文茜:美国也一样,马克&扎克伯格做的 Facebook 在全世界制造了非常多的动乱。社交媒体跟传统媒体不一样,今天的报纸媒体不会因为钱,就把所有的假新闻都置顶,可是 Facebook 却会。
  我很佩服美国所有的传统媒体,这些传统媒体知识分子,在被社交媒体使用者嘲笑落后时,马上回击: 「不是我落后,而是你毁了一个社会里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因为你都是在说谎,成就了一个后真相时代。」
  我支持实体经济,并不是因为要支持宗庆后,只是如果马云的话语权很高,宗庆后的话语权就一定会降低。而宗庆后提到的一部分内容不无道理――中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意识到,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制造业,是会垮掉的。
  ▲ 社交网络影响力大,却经常以道德标准相悖
  话题二: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实体经济工作
  ? 董明珠:我们现在 90 后、甚至 80 后末的年轻人,不愿到实体经济去工作,这一代人将会对我们国家的发展造成隐患。
  ◆ 袁岳:无论是宗先生也好、董女士还是曹先生,他们都不年轻了,今天他们还致力于为实体经济发声,很多老外都觉得很佩服,他们认为中国人很有意思:除了穷人爱干活,富人也爱干活。
  但是可能到了下一代,不要说其它人,就是这些富人的二代三代,都不见得愿意这样干活。现在一个 18 岁的孩子创业,还能做出工厂来吗?
  ◆ 吴晓波:现在 90 后做工厂的好多,方法不一样而已。
  ◆ 冯仑:我举个例子,非常有意思。过去一个人如果敢做自行车,他一定是厂长或者车间主任出身。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设计完,把后面的工作全都交给供应链,那你说这是是实体还是虚拟经济?
  ◆ 吴晓波:像今年最热的摩拜和 ofo 单车,其实是个实体经济,但是他们自己生产,找人代工,一辆车最早造的时候 1200 块钱,现在是 370 块。
  我到海尔去做调研,有很多跨国公司的冰箱请海尔代工。海尔公司有个团队做笔记本电脑,就请福建的工厂帮它代工。代工在现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创业非得自己办工厂?
  ▲ 实体和虚拟经济之间,难有明确的划分
  ◇ 文茜:我们以为科技进步一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的确是这样,但是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开始失业,贫富差距大幅拉大。
  ◆ 吴晓波:我觉得失业挺好,有些小孩子就是不要工作,或者他的工作只跟兴趣有关。我认为我女儿以后失业的概率就很高,但是她一定是主动选择失业。上海这个城市,90 后的毕业生,一年之内的主动失业率是 30%。
  ◆ 冯仑:这是两回事,过去失业就是没收入,现在很多人不上班但是有收入,社会还是稳定的。很多小孩做直播,什么长相都可以做,什么直播都做,甚至有直播睡觉的。
  ◆ 吴晓波: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他觉得很好,所以不用担心小孩会失业,现在失业等于自由。
  ▲ 现在的毕业生,认为失业不是贫穷而是自由
  ◆ 秦朔:我觉得文茜刚才提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社会再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很难切换自己的身份。而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对技术工人和职业技能都非常不重视。
  今天很多企业家非常苦恼:我们提供宿舍,有网络、热水和空调,而且今天生产线的便捷程度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卓别林时代那样,为什么你们还不愿意当制造者 (maker)?
  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关心他们的教育,整个体系消失了,那跟德国的差别就很大了。
  ◇ 文茜:秦朔讲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包括台湾在内,整个中国的师范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它封闭、不肯改变、排挤新的东西。因此教授只在意自己的既得利益,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孩子们毕业后,是否能适应社会的竞争力。我自己就在大学教课,说得都是实话,这个问题会影响整个未来的发展。
  ▲ 很多年轻人的观念都是受到教育系统的影响|《铁证悬案》
  对实体经济的期待
  ◆ 秦朔:我觉得实体经济的困难只会加重,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很难,做游戏动画真正成功的人不多,我们做自媒体也很辛苦,所以你得自己去超越这份「难」。但是「困」的这一面,宗庆后他们的提醒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的确有很多非常不平等的政策,需要社会政府正视。
  ◆ 冯仑:站在这些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创业者角度,其实他们和年轻的创业者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创新是永远的挑战。如果你不改变自己,别人就会抛弃你;你改变了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能跟上未来,有时候年轻人的当下,对我们来说就是未来。创新,是我们永远必须做的功课。
  ◆ 吴晓波:我觉得所有的制造公司,实际上都面临着四层挑战,最外面一层叫做消费者交互,接下来一层是商业模式,第三层是组织架构,最后是技术创新。如果不进行一一突破的话,传统制造业会被永远消灭,这是未来四五年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
  ◆ 袁岳:我认为传统的实体经济和我们说的新经济一定在并行发展,但是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这些电商平台上没有足够多的好东西,线下制造出的很多好东西也没法有效地走到市场上去。
  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说,实体要调整得更加服务化,服务要跟实体之间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链接,我们可以在服务流中间做一个主导者、积极推动者、开放创新者。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迎来中国新实体经济的今天、明天和未来。
  ◇ 文茜:我觉得没有绝对的虚拟未来,也没有绝对的实体,实体经济会遇到困难,虚拟经济会抛出问题,它们会越来越融合。如果让我发表一个最简单的观点,那就是:请重视高等教育。
  文茜大姐大:时事、世事、事实,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文茜大姐大(sisy-world)获得授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
12934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拥抱互联网,别忘了实体经济是根本
作者:宋晓华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制造业是赚钱慢的行业,是快速致富的地方。然而,拥抱互联网,可别弃了实体经济。”近日在南京召开的弘毅全球投资年会上,专家和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向互联网经济“泼冷水”。  当下,实体经济持续低迷、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长江最新发布的《中国产业经济报告》称,高达53%的中国被调查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这一比例为过去五季度最高,需求不足、投资疲软、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困扰着中国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说,“以前我们只需面对产品市场,现在要面对产品和资本两个市场;以前是单一的传统的产品制造,现在要对接互联网和资本,变身生产服务型组织。”然而,在他看来,光有互联网和资本并不一定成功,一部分企业可能会顺风顺水,一部分企业可能会死得更快。  (,)董事长语出惊人,“互联网不等于噱头,不等于烧钱,不等于颠覆。提出制造业回归,推出.0计划,都表明实体经济是根本。”他说,现在很多人把O2O模式等同于线上为线下引流,或者所谓“到家服务”,事实上那只是一种流程上的打通,它发生的只是物理反应,创造不了多少新价值。  最近也曾在厦门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说,互联网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在市场环境中,互联网企业并不拥有一番独立的净土,而是和传统行业唇亡齿寒。”  互联网+实体经济,才等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我们要守住根本,不忘初心才能顺利转型。”詹纯新说,“+互联网,更要加自身能力。如果企业的根本能力没有,就无法在风口中起飞,即使飞起来了也会中途掉下来。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互联网,就是要实现产品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即产品在网上,服务在掌上,数据在云上。”  弘毅投资董事长说,作为投资者,投的是创新,“不光创新、互联网创新叫创新,存量的创新、模式的创新、传统企业与新技术的结合,甚至包括政府职能的创新、简政放权,都让整个经济体活力增强。例如,我们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就是看中了环保这个产业,上海城投未来将成立专门、专业的固体垃圾焚烧处理公司,而且准备在全国300多个城市铺开,垃圾处理从填埋改为焚烧,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  上海城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红军说,“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模式,谁都阻挡不了,但是事情不能颠倒过来,“互联网+”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发展好实体经济。只有好的实体企业,“互联网+”才有意义,才会如虎添翼。  本报记者 宋晓华
(责任编辑:HN666)
09/15 16:4909/14 14:4709/14 14:3409/14 11:3409/14 10:2009/14 09:5009/14 08:3509/11 23:49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实体经济不行了 互联网也不行了 该何去何从?
来源:品途网
原标题:实体经济不行了,互联网也不行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全世界都变了。关店潮愈演愈烈,百货、超市、便利店、餐饮、购物中心全都涉及!铁打的地段,流水的店。关店,或意味着悲情退出,或意味着断臂自救,或意味着重心转移,或意味着斡旋调整。
  不管是刻骨铭心的教训还是以退为进的战略,关店潮涌现的怵目惊心甚至比开店的宏伟计划更值得关注。中国许多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互联网时代,很多人认为,压垮实体的“真凶”是电商。
  但真是这样的吗?实际上,电商里的厮杀早已经是惨不忍睹――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成功的永远是少数。现在你也会常常听到一句话:电商越来越不好做了。
  难题撂在我们面前:实体不行了,互联网也不行了,我们何去何从?
  1实体经济到底有多艰难?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实体经济有多惨?网上流传的一个比方很贴切: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很悲情?
  2016年3月,光谷客一篇《武钢减员5万,一个普通钢铁家庭的沉浮》的调查报道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其描述的武钢现状让人触目惊心:
  总经理落马,裁员5万人,武钢成为一座温水煮青蛙式的封闭城堡。连擦皮鞋的都知道,“武钢不行了”。武钢在2015年第三季度进入全面亏损,每月亏损额达到5亿。“在去产能这个大背景下,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这8万人不可能都炼铁、炼钢,那么只能有3万人炼铁、炼钢,裁员5万人,这就是武钢现在在做的事情。”
  武钢大规模裁员只是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的一个缩影。
  传统制造业哀鸿遍野。农业,三大主粮价格全线下跌。工业,PPI连续49个月下降。餐饮,中高端的都卖自助餐了。酒类销量下滑,红酒烂市了。钢铁水泥煤炭,回到90年代的价格了。
  制造业的萎靡直接导致的是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很多开实体店做生意赚钱的越来越难以维持下去,有的直接关门倒闭。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式发展,未来几年,实体店倒闭潮会越来越猛烈。
  年初,一份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实体店阵亡名单》揭露了实体经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百货、超市、奢侈品品牌、服装行业和餐饮等7大领域,其中包括梅西百货、万达百货、香奈儿、沃尔玛、家乐福、7-11、麦当劳、咖啡陪你、美特斯邦威、李宁等等知名品牌。
  实体店的倒闭,让很多人把矛头指向电商。甚至很多实体店在清仓处理时打出了这样的标语:“网购打击生意难做”“微商疯狂,网购疯狂,生意不景气,马云我恨你”,甚至极端的有“淘宝不死,中国不富”。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不是淘宝压垮了实体,压死实体店的竟是这些&&
  2寻找压垮实体经济的“元凶”
  第一种死法:高租金压垮实体店
  早在14年年底,就有媒体报道称,上海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已是20年前的5倍和10倍,但商品销售毛利几乎没有增加,引得大批内外资企业陆续关闭门店。另有媒体统计,目前二三线城市商业街上的专卖店,一年房租200万―300万元,很多专卖店年销售额也就只能做到几百万元,刨去人工、税收、水电等费用,利润所剩无几。
  开个小店,养活一家人这样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线下生意做得好的,可能就剩下那些非常注重体验的行业了,比如饮食、沐足、体育运动等。昂贵的租金成本,加入发展狂热的互联网,确实是越来越多的生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第二种死法:高税费之殇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第三种死法:林林总总的成本节节攀升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第四种死法:融资难,难于何处?
  没当过老板,很难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
  第五种死法:劳动力的缺失
  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
  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
  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
  3互联网泡沫
  问题是,实体店哀鸿遍野,难道电商就是风生水起了?
  其实,电商也未必见得乐观。电商早已不是一片“蓝海”了,拼得热火朝天,成为死尸一大堆的“红海”。
  从1994年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这22年,历经门户为王、网游兴起、户外媒体崛起、搜索胜出、网络文学问世、电商混战、千团大战、网络视频争雄、社交热潮、P2P爆发、O2O潮涌等诸多创业风口。
  这中间,一败涂地者有之,功成身退者有之,倾家荡产者有之,一夜暴富者有之,“一将成名万骨枯”适用于每一段互联网发展历程,千千万万的创业者在互联网大潮中向死而生,e租宝、顺丰嘿客、拍拍网、雅虎中国、e洗车的惨案还历历在目,成为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风口下逝去的公司。
  过去,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互联网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
  然而,一时被资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考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O2O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O2O创业项目中止、倒闭。
  每年央视的3.15晚会都会让很多企业颤抖。去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出“刷单”内幕,又引起了一阵骚动,但这早就是老生常谈的行业潜规则了。做电商的人都说:“刷是作死,不刷是等死,刷的就是存在感!”实体店有租金成本,网店也有流量成本,网店不断增多导致竞争的白热化,流量成本也水涨船高。
  而今年315晚会上一批互联网公司被啪啪打脸: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是“黑心外卖”;车易拍被曝利用信息不对称,截留利益;淘宝、大众点评、美丽说等刷单求好评;海淘儿童用品抽检超1/3不合格;智能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比如无人机,智能摄像头;手机APP扣费软件;免费WIFI可瞬间盗取一切隐私&&
  可以这么说吧,10家互联网公司7家是要被淘汰的,2家是在惨淡经营的,而只有1家还是可以赚到钱。互联网竞争更为惨烈,那是华丽丽的车轮战,是通过价格碾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的。
  现在的各种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不要多少年,90%都会倒闭。大浪淘沙,有数据显示,国内互联网公司一年消失了约480万家,只不过,互联网公司的死不像实体店死得那么直观。
  此起彼伏的互联网公司,“失败基因”在时时发酵,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概念,给自己冠以P2P、众筹或互联网+等新鲜名词的新兴企业家们,谁能告诉我们,究竟要过多久,他们中的多少人以及他们的企业也将会出现在失败者的名单中呢?
  4我们的未来在何方?
  实体店与电商竞争确实极不对称,实体店面临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还有卫生、消防、工商等费用,最后还有逐年攀高的房租,这些支出可不是小数目,而电商恰恰可以规避掉。也就是说,实体店将这些支出转嫁给了消费者,而对于电商而方,恰恰相当于让利给了消费者。于是,线上线下已然出现了两种价格机制。众所周知,消费者是有选择权,他们当然想规避被杀猪的可能。
  因此,现在最现实的,还是探讨一下商业竞争不公平产生的原因。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市场定价机制未建立健全起来;二是线上线下税费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二相综合,导致市场彻底搞乱,就陷入了目前的乱局。
  看看邻居日本,互联网化程度其实领先中国,但实体店依然是民众的首选,电商是作为在体验之后的便利性辅助。为什么会出现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局面?原因自然是日本交的是消费税,线上线下都一个样,价格都是透明的,而实体店的服务又做到了贴心到家程度,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一来,电商就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了,至于能够维持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答案似乎非常明确,一方面亟需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则是在强调工匠精神的今天,把产品做到极致,打造自己的品牌,或许是一条出路。第三是学会跨界打劫。
  这是一个跨界打劫的时代,你不跨界,别人就会跨过界来打你。卖手机的做汽车、做聊天的开银行、玩游戏的卖脑白金,如果有一天你输了,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这就是时代,这就是命运。
  当然,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汰旧换新是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强化的痛苦过程。我们希望中国的这一代90后能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商业文明,不断的创新和创业,改良中国私企的基因,从而创造更加公平的商业氛围。
(责任编辑:唐绮 UF033)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冲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