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金大科学装置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金何时有结果

当前位置:&&& &
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培养合作精神比给钱更重要
10:59:35 点击 221 次
  2009年,一项联合基金的诞生,让许多之前根本没有机会触碰那些动辄数亿元投资建设的大科学装置的科研人员,有了依靠其开展研究的机会。
  “钱不能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每年各为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投入2000万元。我们希望联合基金除了能给科研人员提供经费支持,还能让大科学装置真正成为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绝佳平台,并在此过程中,使我国科技工作者相对薄弱的合作研究精神得到培养,从而更加有效地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发挥科学基金配置科研资源的战略引导作用。”近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管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的副主任,沈文庆院士粗略地为记者勾勒了联合基金的资助情况。
  他说,第一期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共三年(2009年度―2011年度)。联合基金依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北京同步辐射、上海光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与冷却储存环、合肥同步辐射四个大科学装置,前两年共资助了131个项目。
  效果已经显现:尽管这些装置的承建和运行方都是中科院所属的研究所,但获得资助的60个单位中,有37个是非中科院系统的,实现了大科学装置的共享;在获得资助的项目中,95%以上涉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化学领域的交叉问题,促进了交叉领域的研究;还有,60后、70后、80后的年轻科学家成了联合基金项目的研究主力,达到了培育年轻人的目的。
  今年是第一期联合基金的最后一年。据悉,续签的协议内容正在商议中,“钱肯定会比第一期多。” 沈文庆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沈文庆的关注点并没有局限在联合基金本身。
  仪器不共享,不仅是钱的浪费
  “我们在仪器共享和合作研究方面是有欠缺的。”沈文庆说,仪器不能共享的例子俯拾皆是,但大家对其危害的认识恐怕还不全面。“仪器没有共享,不仅是钱的浪费,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精神的薄弱。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仪器搞研究,思维会被局限,难出创新成果。”
  他指出,现在已经不是牛顿时代,个体的科学家不再可能靠一支笔、一张纸获得成功,必须与本学科、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深入合作,取长补短。而合作研究正是现代科学创新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沈文庆说,搞这个联合基金,就是希望能够藉此促进仪器的共享,促进科学家的合作。
  “所依托的大科学装置其实倒不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沈文庆说,联合基金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在全国范围而不仅是中科院系统,选择更具创新性的项目进行支持。他介绍,联合基金是研究经费而非使用费,大科学装置的运行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四个装置的依托单位既没有经济上的利益,也不能干预评审。“中科院能拿出钱来做这件事情,值得称道。”
  仪器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沈文庆看来,新的科学问题,需要在相应的新设施上加以研究,没有自己创新出来的仪器设备,要获得世界一流的突破性、变革性的成果,是有难度的。他曾经参与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历年来的诺贝尔奖中有三分之一是仪器的创新或与此有关的研究。
  他说,遗憾的是,我国对仪器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力量也不够。我们大部分科学仪器是从国外买来的。国际上很大一批仪器公司靠我们养活着,而不少我国自己做仪器的厂家,前几年却都没法生存了。
  究其原因,沈文庆认为,问题出在评价体系上――大家都重视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搞仪器创新,很难发表文章,即使发表了影响因子也不会很高,愿意做的人当然不会很多。
  “自主创新,转型发展,不仅是对国家、对地方如此,对科学研究也一样。我国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真正要有质的变化,必须高度重视仪器创新,一流的科学家,一定要关注自己领域的仪器。”他呼吁。
  他介绍,提升大科学装置研究能力的实验技术、方法及小型专用仪器发展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是联合基金主要资助方向之一。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要求,对改进现有装置的性能大有好处。
  对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还需提高认识
  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沈文庆告诉记者,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部分,自设立以来,着重推动了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吸引高水平研究人员参与申请及年轻研究人员的培养,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程序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 80%以上的该联合基金项目负责人是三四十岁的年轻科学家。
  与此相关的话题是,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还有待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沈文庆回忆说,10年前,他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当院长时,曾规定,留下来的博士生单位可以给20万的购房补助。“现在20万能买几个平方米?”目前,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以及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都跳到了效益较好的非科技行业求发展,影响了科技人才的成长。
  “我们要自主创新,要转型发展,到底缺什么?”沈文庆自问自答:“缺很多东西,但很重要的是缺基础性的创新,缺原始创新。”他引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的统计数据, 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为270.3亿元,绝对值比2005年翻了一番,但其在R&D总经费所占比例却比“十五”末的5.4%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都超过了15%,法、意等国家的比例更是达到了20%以上。“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而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不能不重视啊。”他呼吁。
  大科学装置当成为天然的促进学科交叉平台
  沈文庆认为,现代科学新的增长点,很可能是出现在交叉学科。
  他介绍,过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每个学部都有自己的主体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到底应该找哪个学部支持,不好判断。而大科学装置是一个天然的促进学科交叉的平台。做大科学装置的人很多是粒子物理、核物理专家、加速器专家,而使用者却来自不同的学科,做实验时,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小组在同时工作,涉及生命、地学、材料等等领域。在一起交流是必然的。“别人做的事情可能是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对开拓你的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水平肯定会有促进。”他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决定从今年起连续三年,额外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开展与使用大科学装置相关的培训,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又多了一个交流的渠道,眼界会进一步开阔。
  “开始可能只是把人聚集到一起,把仪器装置融合在一起,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内在科学的问题可能就会碰在一起。除了交叉,还会产生融合,产生一些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创新性成果。”沈文庆说。
欲即时了解仪器资讯,请安装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仪器信息网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来源:科技日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热评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
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848家企业参展,其中有200余家企业为首次亮相。
“当时听到自己的名字,我也吃了一惊。当时脑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奖被中国人拿到
包括3个省(市)15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经检验,全部合格。
.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京ICP证030950号新闻源 财富源
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再加力
&&来源:&&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设立的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三期)与天文联合基金(四期)协议续签仪式日前举行。在新一期的合作协议中,中科院和基金委一致同意增加两个联合基金的资助经费,扩大支持范围。
  根据基金委公布的项目指南数据显示,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2015年度资助经费为800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000万元,资助期限为3—4年。依托的大科学装置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与冷却储存环装置、上海光源装置(包括蛋白质设施五线六站)、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天文联合基金2015年度资助经费为4000万元,资助期限为3—4年,将主要资助中科院天文台系统以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人员利用中科院天文台系统所属天文观测设备及所获得数据资料开展的研究。
  基金委负责人表示,联合基金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利用大科学设施平台,积极开展前沿问题探索,促进了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希望在新一轮的协议框架下,进一步推进装置的开放共享,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中科院负责人表示,希望进一步结合基金委的管理平台优势和中科院的设备、人才优势,扩大两个联合基金的影响力,努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更好地实现协同创新,推进我国科学前沿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  |  | 
 |  |  |  | 
 |  |  |  |  |  |  | 
 |  |  |  | 
& 【政经】中国设大科学装置科研联合基金
【政经】中国设大科学装置科研联合基金
&[日 16:36]
  据新华社2月17日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17日在京共同签署“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协议书。这意味着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均可以通过申请这一基金,依托中科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多项大科学装置开展研究。  据介绍,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首批投入经费4000万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各出资二分之一,执行期为2009年至2011年。该联合基金按照突出大科学装置共用性、弱化专用性、促进开放性、提升创新性的思路,主要依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和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与冷却储存环装置、上海光源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来实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表示,设立这一基金的目的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和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大科学装置领域已建成的国家研究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有效地利用这些设施开展研究。  这一基金主要支持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基于平台装置的研究工作,如同步辐射线站、重离子源等,重点支持多学科及交叉研究;二是基于专用装置的研究工作,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的高能物理研究、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与冷却储存环的核物理研究等;三是提升大科学装置研究能力的实验技术、方法及小型专用仪器发展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如探测技术、加速器技术、同步辐射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表示,基金的设立将促进大型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共享,切实打破条块分割、有效避免资源分散和重复建设、提高大科学装置的利用效率,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基金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运行,成立由双方主要领导参加的管委会,负责该项联合基金的统筹实施,具体管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管理办法执行。2009年3月初将单独发布指南,受理申请。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编辑推荐热点文章最新点评
  |  |  |  |  |  |  |  |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您的位置: &
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二期协议在北京签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