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政务网新春乡长镇自建房一幢面积253.35平米成交价8万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江油市乡镇简介(三)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江油市乡镇简介(三)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江油市政府网站
  贯山乡
  【概况】贯山乡位于江油市东部,自东向北与江油市义新乡、新安镇、三合镇、大堰乡、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接壤,距江油城区12公里。境内有武都弓冰工程总干渠等省、市水利工程,l08国道线横穿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贯山乡幅员面积37.3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总人口则由14144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28%。2001年全社会总产值实现8649万元,农业总产值414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26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贯山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桑树、水果为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是政府制定奖励优惠政策,采取贴息的方式,鼓励农民主动调整结构,三年之内,政府约贴息3多万元。二是信用社建立了小额农户贷款余额制度,把种养和加工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对象,2001年投放以460万元,解决了农民资金短缺的难题。三是抓好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服务。政府召开大型技术服务现场会2次,小型技术现场会3次,为农民群众搞好了技术服务,2001年全乡新栽桑1500亩,水果500亩,农民栽桑养蚕积极性空前提高。四是利用已建商品仔猪生产基地的优势服抓了母猪、仔猪的养殖工程的发展,2001年出栏肉猪14500头,“三元”杂交母猪678头,“二元”杂交母猪饲养达到1127头,产仔猪20286头。五是利用贯山乡11口小型水库,912口塘堰的优势,搞好鱼业养殖,2001年鱼业生产产量达430吨。六是小家禽的饲养规模进一步壮大,2001年达40万只。七是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全年外出务工1025人,创收310万元。
  【乡用企业稳步发展】贯山乡乡镇企业以生产红砖、粮油加工为主。红砖产量达到2550万块,产值为255万元。粮油加工、硫磺加工、个体运输业创产值730万元,货客运车辆达169辆。
  【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坚持利用农闲时间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整治病险塘堰。2001年政府集中精力治理了全乡11座小二型水库白蚁危害,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设施,新建变电站(35KV)一座,改善了全乡工农业用电。全乡新建扩建村组公路24公里。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狠抓财源建设,下大力气培植新的地方税源,加大依法治税管理力度,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落实增收节支工作,抓好农业税收入库工作,在全乡干部的努力下,2001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238万元(预算内外总收入)。
  【抓好了抗灾救灾工作】2001年全乡遭受“9?19”,“9.20”对特大洪灾,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乡机关干部、乡级各单位捐款捐物支援受灾户,乡政府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拿出3.5万元,帮助7户重灾户重建房屋,重建被洪水冲垮的人、车通行桥一座,同时新建便民桥3座,确保了受灾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全年救济特困户240户,支付救济款2万余元。
  【国土、林业资源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干部、群众的国土、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封山育林活动,实施“天保”工程,坚决制止乱砍乱伐行为。
  【计生、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贯山乡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九年被江油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计划生育率99%。贯山乡有卫生院1所、门诊部5个,村卫生站18个,群众就医方便。2001年乡卫生院按质按量地完成医疗临床,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初中1所、基点小学2所,教职工80人。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教师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业务素质的学习。2001年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成立了乡“扶助贫困生基金会”,共捐款12000余元,扶助学生70余名。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加强了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学习,提高了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继续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2001年乡机关被市委、市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2001年5月贯山乡举行了第四届农民运动会,7月进行了庆祝建党80周年文艺汇演。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了依法治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五”普法工作正式启动。
  【依法开展换届选举】按照《宪法》、《地方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依法进行了乡、村、社的换届选举。
  (李德蓉)
  义新乡
  【概况】义新乡位于江油市东南部,距江油市中坝镇26公里,属丘陵农业乡。东与江油市战旗镇、样渲县黎雅镇,南与绵阳市游仙区太平乡和凤凰乡,西与江油市贯山乡,北与江油市新安镇接壤。幅员面积4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35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场镇居委会,95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149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3人,台湾回乡定居1人。农业总产值3015万元,比2000年增长3.4%。粮食总产量达11107吨,油料总产量599吨。企业总产值468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110万元。实现社会总产值7697万元,比2000年增长6.7%。国内生产总值4562万元,比2000年增长9.2%。财政总收入191万元,比2000年增长40.4%。外出劳务收入1101万元,比2000年增长3.8%。森林覆盖率为2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一2.18We‰。计划生育率达到96.34%。武都引水工程总干渠横穿境内,乡境内有两条溪河,有10座水库,1216口山塘堰。
  【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在保粮食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粮经比例达到6:4。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年内春秋两季新栽桑440余万株,使全乡桑园面积达到近4000余亩。水稻制种面积达3000余亩,地膜、大棚蔬菜、瓜果、经济作物人均达到0.8亩以上。
  【农业稳步发展】义新乡粮食作物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红茹豆类等。2001年水稻制种面积达3000余亩,产值达到320余万元,经济作物主产油菜、花生、甘蔗、瓜果、蔬菜等。生猪出栏17060头,人均1.2头,年末生猪存栏7380头;小家禽(鸡、鸭、鹅、兔等)饲养达42.5万只,人均28.4只,年内出栏20.15万只。养蚕(春、夏、秋三季)发种3150张,产茧11万公斤产值达148万元,蚕业发展名列江油市第二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新乡十分注重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使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步。教育方面,义新乡有各类学校里所,其中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村小10所,成人中专校1所,幼教11所,有教职员工1120名,在校学生2011名,人学率达100%,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成效显著,2001年7月干部中专班42名学员通过各科考试全部毕业,使义新村干部均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医疗卫生方面,义新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推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体化管理。医德、医风、医疗器械、医术得到不断改观、更新、提高。义新乡有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乡卫生院1个,村合作医疗站12个,医务人员51名。义新卫生院在管理、医术和设施建设上名列江油市乡镇卫生院前茅,2001年1月江油市、绵阳市医疗行业达标升级领导小组验收已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交通、通讯、电力方面,义新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东至战旗、梓潼,南至太平、绵阳,西至贯山、江油,北至新安,形成了乡村公路网络,乡、村、社公路164公里,2001年度复修公路110公里。客、货运输畅通,义新至绵阳行程1小时,每天有4次客运途经义新;义新至中坝行程0.8小时,每天有10次往返义新。货运农用汽车、面包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已达到168辆,其中2001年度新增36辆,给义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已达400余部,其中哪年度新增电话100余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农电改造,增投变压器21台、870千伏安,促进了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
  【加快集镇建设】义新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招商引资,鼓励农民和客商到义新集镇购房、建房落户,2001年到集镇购房、建房12户。村、社农户改建、新建达113户,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乡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乡村企业稳步发展】义新乡、村企业各级干部坚持发展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完善机制,鼓励支持发展私营企业。到2001年末有乡村各类企业284个,其中工业38个,建筑业2个,交通运输业70个,商贸业84个,饮食服务业90个。年末企业从业人员1020人,实现现价总产值4682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义新乡党委、政府于日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对党内创先争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还举行了大型文艺节目汇演。乡党委、政府还在全乡广泛开展了崇尚科学、树新风,创建五好家庭、双文明户等健康有益的活动。6月10日至20日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周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乡人民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全乡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业全面进步。
  (李昌吉)
  新春乡
  【概况】新春乡位于江油市西北部,距市中心38公里,东北与小溪坝镇、重华镇、铜兴乡连界,东南与双河镇接壤,西南与永胜镇毗邻,西北与北城乡、文胜乡、平武县平泽乡相连。幅员面积只92.4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北至东南呈狭长走向,地势差异较大,西北为高寒山区和深丘,幅员面积占全乡60%,东南为浅丘。全乡辖12个行政村(其中山区村1个),1个居委会,1个林区管委会,93个村民小组。全乡共4706户,15781人。实有耕地面积20230)亩(其中田16640亩,地3590亩),人均耕地1.2亩。乡人民政府驻柳家沟,场镇占地0.8平方公里,场镇居民150户、450人。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020万元,比对2000年增加374万元,增长8%。全年粮食总产量0.8万吨,比2000年减少0.3万吨。生猪出栏18500头,产值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3对元,比四m年增加110元,增长4.7%。财政收入103万元,财政支出137万元。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2001年实现产值135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05万元,全年实现利润80万元,上交税金60万元。
  【大力发展交通事业】2001年全乡共移动石方3万方、投资21万元对新春至小溪坝长6.3公里的道路进行了铺石碾压,对水系、桥涵、堡坎进行了修复,使其达到了宽10米的三级泥结碎石路面,并对佛牛村至景台村的旅游路进行了规划。2001年末乡境内公路里程达到35公里,除景台村外其余村全部通公路。
  【通讯广电事业发展迅速】2001年末固定电话装机二担部,比2000年增加切部。有线电视使用户达到了1500户,比2000年增加500户。新春乡党委、政府与江油市广播电视局联手建设新春多宽带综合信息网,并将网络的终端联到每个村民委员会,为整个新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以生姜、渔业、蚕桑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2001年创建了生姜、水产、畜禽三大产业协会。协会组织销售生姜4000吨、西瓜8000吨、大规格鱼苗800万尾、水产品120吨、仔猪25000头,切实解决了农民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末,全乡有学校12所,其中初级中学二所,共有教职工的94人,学生1848人。学校的教学设施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中心小学投资15万元修建了一幢面积326平方米,拥有4间教室的教学楼,使该校的教学设施总面积达到了268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109万元。乡初中投资近10万元维修了教学楼,安装了电教设备,改造了食堂设施。2001年新春初中被江油市人民政府、江油市绿委授予“绿化示范校”。新春乡卫生院有医生10人,病床6张。12月2日至8日举办了“新春乡第十届冬季物资交易会”和“新春乡农民文化艺术节”。
  【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机构改革】一是搞好了党政机构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实行了政企分开。理顺了关系,改进和完善了行政运行机制。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权力。精简了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乡政府中层机构由6个精减到4个,行政编制由24名精减到19名,领导职数由7名精减到5名。二是搞好了事业单位改革。接交了农机站、卫生院、兽医站等市级部门的管理权限。设立了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精简了事业人员编制,乡上原事业站所的18名事业编制精减为农业服务中心的15名编制。
  (宋悦宽、陈道金)
  新兴乡
  【概况】2001年新兴乡总人口14848人,其中:农业人口14459人。粮食总产量9899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145万元(90年不变价)。外出务工人员2774人次,劳务收入1011.93万元。完成农业招商81l万元,招商项目2001年实现产值163万元。全年实现财政税收68.64万元。农网改造投资25万元,完成1.5公里改造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2422元,比2000年增收104元。
  【集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兴乡场镇原有花地街、市场街、老街。随着经济的发展,场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不断完善场镇基础设施。2001年投资20万元继续改造了乡自来水厂,并打了2口深水井,彻底解决了场镇饮用水质差的问题。投资10万元修建了污水净化池,使场镇绝大部分污水能集中处理,改善了集镇环境卫生。投资25万元对场镇部分公共用电设施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包括新投变压器1台,更换变压器1台,新建了高压线路,全部改造了低压线路,场镇的所有街道安装了路灯。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吸引农民到场镇建房经商,不断壮大场镇规模。2001年场镇已达275户,常住人口2756人,集镇占地面积已达0.22平方公里。
  【通讯广电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在新兴建基站各1座,乡境内移动电话信号无盲区,2001年全乡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50户、固定电话用户500户。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人全面实施阶段,乡政府投资7万元,改造了乡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部分设备,使电视播出节目达到30套,全乡已发展有线电视场镇用户230户,农村用户1400户,6000余人可收看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按照上级乡镇机构改革的精神,乡机关5名老同志自愿提前退休,乡机关中层机构由6个撤并到4个,中层干部全部竟争上岗。乡政府脱离了与乡自来水厂、乡土石方工程队的行政隶属关系,乡畜牧站、乡卫生院、乡计生服务站划归乡政府管理。
  【农业产业结构调进稳步推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新兴乡狠抓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种养结构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继续推广旱地改制,不断改进种植模式,逐步扩大面积。2001年旱地改制已发展到“粮--菜”、“粮――经’、“经--经”等多种模式,面积已达1180亩。油料多经作物种植面积达836亩,蔬菜种植总面积已达2052亩;二是继续把蚕桑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加以发展。2001年在巩固亭子村、桅杆村、佛岩村基地建设的同时,将石塘村、单碑村、新红村亦列为基地林加以发展,全年新栽桑150.13万株,全乡桑园总面积已达2100亩,全年收茧35934.5公斤,比2000年增收茧量14747.4公斤,实现产值52万元,比2000年增收25万元。一个公司十基地、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种养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加快发展畜牧业,注重调整畜牧业结构。一是在江油市畜牧局、江油市妇联支持下,分期分批进了“太湖母猪”,采用滚动发展的方法,提高“三元”杂交良种猪的比例。2001年全乡母猪饲养已达1700头,形成了年产仔猪1.8万头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以“新兴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桑树地间隙种养兔,建立“新兴兔业生态园”,“新兴兔业生态园”的建设项目已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立项。2001年全乡养兔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已达到300户,全乡年出栏商品兔已达10万只,创产值120万元。三是持续发展生猪、小家禽、鱼业养殖。2001l年出栏生猪12781头产值590万元。小家禽出栏38.2万只,产值560万元。鱼产量136吨,产值65万元。由于新兴乡农业产业化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和优化,粮经比例已达5.7:4.3,种养产值比已达5:5。
  【大力做好抗灾救济工作】日新兴乡遭受特大暴雨,造成119户共计214间房屋垮揭,严重危房34户7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14亩,垮塌塘堰67口,冲毁道路2.5公里,损毁水渠7.4公里。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5.5万元。灾情发生后,上级有关领导和乡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灾区了解灾情,指导灾民抗灾自救。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全乡发放救灾救济款4.7万元,申请减免农业税9.6万元,对缺粮户借粮3万公斤。年终对全乡“五保户”、贫困党员、群众发放慰问金3600元。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2001年新兴乡计划生育工作荣获江油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具体有关指标如下:全乡出生人口总数为105人,其中:计划内一孩96人,计划内二孩8人,计划外二孩1人,人口出生率7‰,比上级下达的低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比上级下达的低9.9%,计划生育率99.05%,比上级下达的高3.05%,落实避孕措施及时率96.23%,比上级下达的高11.23%,综合节育率为94.92%,比上级下达的高1.92%,2001年全乡死亡133人,已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高洪强)
  铜星乡
  【概况】铜星乡位于江油市酉北部,幅员面积47.25平方公里。2001年末,有耕地面积17695亩,其中田14154亩,旱地3541亩。人均耕地1.399亩。辖9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人口12794人。其中:农业人口126444人,非农业人口150人。森林覆盖率30.5%。实现农业总产值5334万元(现价),比2000年增长8.87%。实现粮食总产量8236吨,其中水稻5957吨,小麦1457吨,油料作物1034吨(其中油莱籽911吨)。出栏生猪1.18万头。财政收入140.83万元,财政支出159.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0万元。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解放干部群众思想人手,以为农民增收办理实事为目标,认真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工作。请进技术人才35人次,以会代训干部群众560多人次,组织外出参观蚕桑100人次。新发展桑树883亩、甘蔗197亩,发展优质西瓜1149亩、生姜670亩,水稻5000亩,母猪改良从200多头增加到2315头。旱地改制面积增加到3500多亩。粮经比例实现6.7:3.3。乡镇企业长足发展,乡辖区的酱料厂、砖厂、矿石厂等企业产销两旺,利税产值均增长。招商引资113万元。劳务输出人员比2000年增加220人,增加到2622人。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年内投放贷款1356万元,用于农业经济发展,其中种养业120万元,安居工程贷款600万元,企业37万元,其它586万元。
  【政府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四大基本国策,依法行政,以《国家计划生育条例》为指针,加大宣传,强化目标管理,努力提高“三为主”水平,推行“三结合”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13‰以内,计划生育率98.85%,计生工作获市政府先进单位称号。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做好“天保”工程。有效制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管护责任明确,钱粮按期兑现百姓。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年内无火灾事故。“天保”工程获市政府先进单位。依法管理土地,实现占补平衡,全乡土地利用率达87%,开发耕地30多亩,整理15亩多,查处违法建房3户,国土管理工作获市政府“三无”乡镇先进称号。民主与法制、武装、综合治理等工作均得到加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铜星乡经济全面发展,乡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补助,修复了水毁河堤5000多米,拦河堰4道、漫水要道1处;在绵阳市人事局的帮助下,修五佛桥楼子1座投资10万元;宝藏村女儿坟桥1座投资4.5万元,铜星二桥投资近50万元,两桥竣工正常通车;新街道铺筑碎石完毕;卫生院大楼投资90万元,竣工投入使用;精修塘堰20口;积极向上级争取请示,争取到整治上游水库病害工程项目预算投资34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0万元,乡自筹117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事业长足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师资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热烈,隆重举办了农民运动会。闭路电视通了7个村,新发展用户320户。民政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依法选举产生第十届乡党代表55名,党委成员、纪委成员。何纯全为党委书记,吴大平、欧强二同志为党委副书记,杨天斌、文明洪、李伦国、刘宗顺为党委成员,欧强同志为纪委书记,刘兴国、何万松为成员。进行了第五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十四届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换届选举,选举出了村主任9名,村民委员会委员45名,公推公选党支部书记9名,村支委委员27名,乡人代表48名,村干部25人。
  【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在中共江油市委的领导下,乡党委认真组织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为目标,乡政府为群众办实事5件,村累计为群众办实事41件多次,动用资金近20万元。在“三个代表”的学教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和事迹。宝藏村支部书记刘世洪同志和广福村党支部就是其中的代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文明洪同志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共产党员。(刘兴国)
  文胜乡
  【概况】文胜多位于江油市西北边缘,距江油市区56公里。与平武县、江油市六合乡接壤,东南是丘陵,与江油市厚坝镇、重华镇连界。全乡幅员面积l20.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8%,耕地面积9525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文胜乡辖8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核工业部八五七厂地处境内江村。全乡总户数2789户,总人口9697人(不含八五七厂)。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36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31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054万元。2001年粮食总产量达4095吨,其中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小麦总产量达3449吨。全年生猪出栏8726头。乡财政总收入达67.75万元,可动用财力93.74万元,支出17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4元。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坚持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结合旱地改制、退耕还林工作,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抓了平坝、丘陵村的蔬菜、生姜、西瓜、莲藕等销售对路的经济作物发展。规划出山区村经济林和食用竹笋种植。狠抓“订单”农业,规模种植生姜、西瓜、莲藕等经济作物。2001年,全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到5496亩,粮经比例调整到62,6:37.4,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发展以生猪为龙头、草食性畜牧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畜牧业结构,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小家禽。同时,充分利用山区牧草资源优势,以黄羊基地为依托,重点抓草食性畜牧肉羊和肉牛发展,推行种草养畜工作。2001,全乡生猪出栏8726头,肉羊出栏1324只,小家禽出栏33516只,出售黄羊种羊52只,引进良种母猪82头,优良种羊4头,畜牧业总产值实现744万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水利、道路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早规划、早安排、早落实。重点抓好梓潼堰、仁和堰、胜利堰等水利设施维修整治工程;道路建设以改善江安路、花石路、苏村路为首要任务。2001年,江安路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人民政府与江村、白阳、安顺3个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于日前,完成了江安公路7.8公里的水泥路面浇注工程;花石村道路通过花石村群众的投劳、投资,利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完成了4公里混结石路面。对全乡高、低压农电线路进行了较大规模改造,新增设变压器16台,900千伏,改造高压线路2.5万米,低压线路86.916万米,修修新配电室4个,完成总投资336万元。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对改制后的企业,切实搞好服务,完善管理制度,努力降低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035万元,税金人库48万元,从业人员达796人,年工资收入273万元。
  【民营经济增长较快】支持和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全乡个体工商户285户,从业人员521人,实现营业收入679万元;民营企业5户,从业人员275人,销售收入375万元。同时,利用北京劳务输出基地,扩大劳务输出队伍。2001年,外出务工人员1535人,劳务收入419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养马峡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得到了省、市旅游专家,绵阳市委市人大沛政府和江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高度重视。文胜乡党委政府把旅游开发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2001年新建到项、江村两座移动电话无线基站,改造了安顺河堤,新建了转迂沟环形便道。组织江村、白洋、安顺3个村群众投劳改造路基。至2001年5月,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景区道路江安公路7.8公里水泥路面浇注工程。改造了厚棉高压线路,景区内增设了2台310千伏安(KVA)变压器。架通了蒲家沟7.5公里的高压线路,同时,制定了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全乡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共识。
  【教育文卫事业稳步发展】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治乱减负,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乡广播、电视站坚持“质量提高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了配套设施,规范自办点播节目,提高农村有线电视人户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全面完成,丰富和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2001年底,全乡已安装有线电视1280户,占全乡农户46.3%。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严格卫生执法,提高医疗卫生质量,加强了医药市场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全乡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周仕华)
  东安乡
  【概况】东安乡位于江油市东北部,东邻江油市河口镇,南接梓H县金龙乡,西与江油市新兴乡接壤,北靠江油市小溪坝镇。地理坐标东经105°01′,北纬31°51’。幅员面积4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9.2%。2001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8335亩。东安乡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年降雨量90l.3毫米,无霜期271天。东安乡水域占地面积为幅员面积的13.2%,主要有小小(一)型水库2座,红豆嘴水库、搽耳岩水库;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1240口,灌溉渠道50余公里,总蓄水量750万立方米。属典型的农业乡,辖马鞍村、构树村、斩石村、银匠沟村、金宝村、印石村、泥村、乌龙观村、福严村、凉亭村、安福村共11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1个场镇居委会。乡村户数4059户,人口135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4人。全乡通邮11个村、江梓公路贯穿7个村,乡村均有道路相通,6个村已通电话。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470万元,比切2000年增长0.7%,粮食总产量达9403吨。全乡实现企业总产值1300万元,入库税金60万元,利润50万元。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2662人,创劳务收入119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410元,比2000年人均纯收入2303元增加107元。实现财政收入121万元,财政支出121万元。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01年,东安乡党委、政府根据年初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先后到成都、乐山、苍溪等地考察论证。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800余人次到成都、乐山、苍溪、方水白玉村、新安、战旗等地参观考察。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承包、租赁土地进行投资开发。先后在构树村、斩石村发展脆红李500亩,银沟村、福严村发展黄金梨、丰水梨500亩,并聘请了省农科院两位水果专家邓家林、房超为乡水果生产技术顾问,长期进行技术指导。稳定蚕桑发展,在金宝村、乌龙观村、安福村新栽桑1000亩,使全乡的桑园面积达到1140亩。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发展水稻制种180亩、优质稻“巴香--5”500亩,无籽西瓜50亩。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村社果园、水库等有利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广泛调动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放活土地使用权,鼓励各界人士承包、租赁荒山、荒坡、村社果园、水库投资农业。承包、租赁荒山、荒坡、老果园470亩,承包水库、山坪塘堰45亩,实现引资110.5万元。
  【贯彻落实三大基本国策】认真贯彻《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利用广播、有线电视、计生专栏广泛宣传。2001年对育龄妇女进行三次普查,普查率达98%,综合节育率91.2%。完成了银匠沟村、印石村、凉亭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并在银匠沟村建立“三结大”基地。依法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贯彻实现《土地法》,一是坚持先审批后修建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二是集中时间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坚决查处违法乱建;三是长期开展国上宣传活动。切2001年,批准建房124户,用地14.3亩,其中:占用耕地1.81亩,非耕地6.34亩,开发复垦耕地12亩。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加强林业管理和造林绿化,严格审批林木采伐手续,加强森林防火及木材加工场点的管理。实施“天保林”工程8375万亩,并落实管护人员3名,加强“天保林”管护。集中时间结合国上清查对全乡林木砍伐情况进行了清理,对乱砍、滥伐进行了处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病险水库、灌溉渠系以及山坪塘埝、么河堰的维修整治。2001年11月,耗资692万元的红豆嘴水库顺利通过四川省水利厅验收。交通建设以江梓公路收尾工程为重点,加大对村、社道路的改造、维修、新建。投资8万余元完成了场镇下街口至双板乡300多米水泥路面改造,改造、维修、新建村、社道路12公里,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邮政、通讯、广电事业发展迅速】邮政所位于场镇中街政府临街门面,从业人员1人,办理信件收发、报刊征订、款项汇兑、邮政储蓄多项业务。2001年新增电话用户60户,装机量达350部,中国移动公司在东安建立了基站,彻底改变了移动电话难打的问题。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实现广播通播率95%,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27户,有线电视用户达945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710户,解决了斩石村、金宝村、乌龙观村收视盲区。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2001年,场镇占1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江(油)梓(潼公路穿镇而过,距宝成铁路小溪坝站5公里,距绵广高速公路5公里。江油市供电局在场镇投入变压器1台50万千瓦,改造用电线路1000米。场镇现有集市两处,场镇上街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668平方米,下街生畜交易市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年内对农贸市场进行改扩建,新增摊位100个,规范了农贸市场管理。改造绿化新街人行道1千米,新装路灯25盏。审批建房12户,共3200平方米,老街改造14户4500平方米。改善场镇用水质量,启动自来水厂的全面改造。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01年,有初中1所,教学班9个,学生480人,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教学班35个,学生1021人,中心幼儿园1所,全乡共有教职工79人,其中大专以上32人,中专47人。全乡小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初中人学率98.6%。2001年小学毕业会考占片区第二名,初中毕业会考各科及格率和平均分均名列前茅。加强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举办多种多样的培训,参训人员达1550人次,非文盲率达99.4%,劳动者受教育年限达7.8年。乡中心卫生院位于场镇中街,现有医护人员13人,病床12张,并添置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利用“三八”节、“九九”重阳节,开展经常性的义诊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娱活动日成功举办建党八十周年大型文娱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认真做好民政工作】加强民政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实施,认真做好救灾、救济、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2001年,共发放旱灾和“9?19”洪灾救灾资金14000余元,临时救济46户,4190元,帮助灾民、特困户抗灾自救、搞好生产;落实借用省专储粮食290户,55100公斤,发放赈灾衣物32户,落实五保户13户,救助“9.19”房屋倒塌户49户,7000元。严格婚姻登记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做好婚姻登记工作,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05对,离婚3对,处理无证婚姻1起。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提高群众殡葬意识,严格殡葬管理工作,全乡尸体火化度达95%。积极争取资金维修敬老院住宅,争取资金2300余元更换敬老院场镇农贸市场处房屋屋面,由石棉瓦更换为小青瓦,并修复堡坎。
  (吴诗云、左刚)
  重兴乡
  【概况】重兴乡位于江油市东北部,东与剑阁县东宝镇接壤,南连江油市河口镇和梓潼县仙锋乡,西靠江油市厚坝镇和二郎庙镇,北邻江油市云集乡。全乡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地形为深丘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2001年末全乡耕地面积14880亩,其中水田9442亩,旱地5438亩,人均占有耕地1.47亩,下设12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辖区共有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6809人,非农业人口18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8‰,共有林地面积16374亩,森林覆盖率25.9%。200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845亩,其中粮食21223亩,油料作物694亩。2001年粮食总产量6222吨,油料总产量631吨。全年养蚕220张,产茧17吨。2001年出栏生猪,6788头,肉羊1471只,小家禽58301只。切2001年财政收入64万元,支出140万元,赤字7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64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6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69万元,社会商品拿售总额213万元,其中集贸市场成交额73万元。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2001年末集镇规模0.3平方公里,有常住户138户,609人,主要街道d4条总长度1280米,是重兴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1年招商引资112800元,建成停车场1处1300平方米,规范了机动车停放秩序。2001年,场镇新建房屋12户18980平方米,改造集镇排污沟500米,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卫生状况。
  【在通状况进一步改善】11年对4条37公里出乡公路进行了路基清理和碎石铺设,均建成一级泥结碎石路面,基本可雨晴无阻;村社道路55公里12个村70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2001年公路总里程92公里。
  【信息产业有较大发展】现有邮电营业所1个,可直接办理信件收发、报刊征订、款项汇兑、邮政储蓄等多项业务。电讯业发展迅猛,2001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新装有线电话543部,移动电话用户达97户。建有文化广播电视中心1个,可覆盖全乡12个村70个组,到户覆盖率86%,有线电视用户283户。
  【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以蚕桑和畜牧业为发展龙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001年新栽桑660亩,全乡桑园总面积1190亩,全年养蚕220张产茧,17吨产值,产值22.10万元。畜牧业稳定发展,年出栏肥猪6788头,年产仔猪24923头(其中外销14806头)。为进一步提高仔猪品质,2001年投资别5000元,引进太湖母猪10头;用南江黄羊种公羊10只,年繁殖杂交羊678只,较大地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小家禽年出栏58301只,禽蛋产量达到61吨,比切2000年分别增长93.3%和117.9%。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200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969万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万元,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69.8万元,共有职工15人,骨干企业有面粉厂和秸秆气厂。年加工用粮867吨,处理秸秆120吨,产气24万立方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双基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2001年在职教职工74人,在校学生1337人,其中初中生464人,小学生873人,另有学前班62人。2001年末有农、林、畜牧、水利等科技推广站4个,科技推广人员22人,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物资供应、经营管理等科技服务。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2001年实现财政收入64万元,农业税35万元,工商税收6万元,预算外收入15.3万元。重兴信用社是乡境内的唯―金融机构,2001年末存款余额701万元,贷款余额444万元,从业人员4人。2001年加大支农力度,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73万元,累计收回82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2001年末,建有乡镇卫生院1所,在职职工12人,总资产25万元,医疗设备总值7万元,床位5张,乡村医生14人,年门诊16800人次,计划生育指导站1个,从业人员2人,床位3张,医疗设备总值2.5万元、年普查育龄妇女4000余人次,提供技术服务269人次。
  【水电农机】2001年末有小(二)型水库6座,总库容473万立方米,山坪塘1238口,有效灌面共5760亩。出2001年投资力2000元,群众投劳370个,完成李家河水库夏季加固治漏工程,新增蓄水2万立方米,新增灌面100亩。2001年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50万元,改造低压线路5.9万元,增设350千伏安变压器6台,减少线路损耗,减轻了农电户的负担。2001年农村用电普及率99.8%,总用电量达94万度。
  【劳务输出创新高】2001年劳务输出2213人,其中转移出省劳动力1749人,实现劳务收入643万元。
  【救济救灾】2001年重兴乡先后遭遇旱、涝灾害,全乡有7305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乡党委政府积极开展救济救灾工作,落实旱涝救济金396户23000元,危房改造救济金5户1800元,农业税减免959户88400元。2001年农机推广取得新进展,推广微型耕种机10台,机播面积2100亩,机收面积7650亩,农业排灌机械12台套,总动力368千瓦,农用运输机械59台。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人均肉食品消费量达46公斤,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96%,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36%,电视机普及率99%,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年。(强永辉)
  云集乡
  【概况】云集乡地处江油市东北部,全乡地势呈东高西低状,属深丘区。辖10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9145人。全乡总面积12.2万亩,耕地面积为1.2万亩,其中,水田8342亩,旱地4050亩。森林覆盖率74%,林木蓄材量居全市首位。2001年云集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262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7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5元,上缴国家税金5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境内有公路41.5公里,其中青云公路(青林口―云集)11.5公里;云观路(云集―关田坝)14公里;云重路(云集―重兴)12公里;云东路(云集―东宝)4公里。2001年,云集乡对境内80%以上的公路进行了清理,排除交通隐患,并新修村级公路12.5公里,使境内的村级公路达到132.5公里。全乡电话总数达到700部,比2000年增加了20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继续完善和深化农网改造、农网延伸工程项目,提高供电质量,收费合理合法,减轻老百姓负担。
  【农业走特色化经济道路】云集乡下大功夫调整产业结构,走特色化经济道路。2001年农作物总的种植面积为24266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943亩,总产量为3766吨;油料作物面积5493亩,总产量为712.9吨;种植海椒面积325亩,总产量为30.7吨;种植生姜面积539亩,总产量为650.8吨;种植蘑芋面积353亩,总产量为268吨。以官将、石台两个老旱区为试点,以优惠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引导农民旱地改制,推广节水农业。在洗脚、五妇、石门、高桥4个村建立白果、板栗等干果药材基地,购回白果800斤、板栗种1000斤、白果树苗23万株,无偿发放给农户栽种。以品种改良为前提,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小家禽业。云集乡政府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二元、三元杂交种猪50余头,生猪出栏5500只。母猪现已达1050头,年产仔猪13000余头,逐步形成母猪优良品种基地。以购买的38只南江黄羊为契机,加快本地山羊品种改良,截止2001年底,已出栏9000余头。继续深化云集乡本地土鸡、土鸭等小家禽的发展,逐步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的肉牛、肉羊、肉兔,提高优质牛、羊以及獭兔、肉兔等养殖,以点带面,推动畜牧养殖。
  【切实搞好安全生产】树立“隐患胜于明光,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道路安全管理,组织召开有时组干部和车主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并请来市安办和公安局领导到会指导培训。主动联系交警3次上门服务,既方便和优惠车主,又现场讲法培训,共审证照400余人车次,同时加强对农用车、货车等载客处理、查处无证黑车。使云集乡内7辆大小客车有序运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整顿烟花爆竹,加强对建筑市场、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行业部门的安全监管。专门召开安全专题会议6次,取缔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加油站点、液化气换气站点。整顿建筑市场,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管理,实行上岗资格证书,拆除安全隐患的建筑。加强对中小学住校生的安全管理,严禁火种人学生宿舍。加强对水库、塘堰的白蚂蚁防治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
  【文教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云集乡把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放在首位。树立“科技兴国,兴国科技”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把基础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大中心小学大楼堡坎以及云丰、官将、洗脚、尹家寺村小的改水设厕和排危建设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拆并两所村小,完善村校和基点校的教育设施配套。通过公开招标等将中心小学后勤全社会化,中小学教育取得可喜成绩,中考、高考人数急剧增加,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01年中心小学被市委、市府评为“安全文明校园”称号,中小学均获市教育局、马角片区教研室以及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好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加大对卫生院、计生服务站硬件设施的投入,乡卫生院成功升级B超、化验、X光和外科手术系。积极规划落实卫生院新门诊的修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医药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打击游医,取缔无证行医。加强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管,成立爱卫领导小组场镇消毒队,搞好爱卫工作。加强卫生防疫,预防人畜传染病发生。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实干,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全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真正取信于民。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村干部头脑,为乡上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旅游景点及地方特产】天然洞穴以五妇村老龙洞为主,五妇村与老龙洞相距2公里。老龙洞洞高2米、长80米、宽3米,洞内有溶崖奇观,市旅游局曾到洞中考察。在五台村四组与剑阁县秀钟乡接境处有一盘龙洞,洞口在剑阁县境内,洞形如盘龙静卧,洞口较宽敞,越到洞尾越窄,其洞内有石龙栩栩如生。另有洗脚台小寨子游山、渡师观、五指山、香炉石、小降染暗愣季哂锌⒓壑怠T萍缡⒉径⑾愎健⒑颂摇⒍胖佟⒛⒂蟆⑸龋氖芄愦罄捶每腿说幕队
  (胡桂)
  敬元乡
  【概况】敬元乡位于江油市北部,乡境东与青川县七佛乡接壤,南抵雁门镇,西与六合乡、枫顺乡相邻,北与青川县苏河乡连界。全境由西南向东北呈锥形,幅员面积111.8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8604亩,乡境最高位置胡家岩,海拔1654米;最低位置茅坝子,海拔630米,气温相差大,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5℃。2001年末,全乡总人口78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人,占1.55%;农业人口7756人,占98.4%)。全乡辖7个村,52个村民小组。2001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938万元积民人均纯收入1827元。实现财政收入31.3万元。粮食总产量3167吨,劳务总收入480万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1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938万元,比出2000年同期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27元,比切2000年同期增加94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5万亩,粮食总产量3167吨(其中:谷物2538吨;豆类127吨;薯类502吨),油料作物152吨(其中:花生38吨,油菜籽144吨),药材类16吨,蔬菜、瓜果类445吨。敬元乡抓住退耕还林(草)机遇,实现退耕还林2807.7亩,共植树90.87万株,其中:南抗杨1830株,杉木38.17万株,柏木43.04万株,板栗200株,核桃3080株,白果91520株,荒山造林1817亩,共植树53.68万株,其中:杉木46.12万株,柏木7.56万株。畜牧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乡小家禽出栏3.6万只,出栏牛600头,生猪出栏5538头,羊出栏1000只。实现财政收入31.3万元,其中:工商税收6万元,农业税收3.3万元,提留统筹收入22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1年,敬元乡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力度。在市级包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沐水村4、5、6、7、8组4公里组道建设,新房村4组1.5公里组道建设,松潘村3.5公里村道及水面大桥建设。敬院村四组完成了600米的堰渠改造;潮阳村完成了1000米的堰渠改造,解决了该组人畜饮水及灌溉难的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粮经比例。以乡农技站为龙头,大力宣传科学技术,优种优插,确保丰产丰收。2001年,旱地改制完成2500亩,肥团玉米完成3000亩。建立了“三大”干果基地,白果、核桃、板栗等基地已初具成效,成为老百姓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黄花年产达到130吨,创收141余万元。核桃版保、黄花、天麻等土特产品已远近闻名,远销各地。
  【劳务输出卓有成绩】2001年,敬元乡劳务输出成为群众创收的主要来源之―,群众外出务工,不仅带回来丰厚的收入,而且学回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外出劳务输出协会,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项服务。2001年,全乡外出务工1191人,分布在广州、上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山西、河南、河北等10余个省市和地区。创收480万元,成为全乡经济收入的一大支柱。
  【文教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认真贯例《教育法》,依法治教,治乱减负,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2001年,中心完小1所,在校学生总数1022人,其中:初中219人,小学803人;在校教师总数49人,其中:初中10人,小学39人。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严格卫生执法,提高医疗卫生质量,加强医生医德教育,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乡卫生院1个,医生6人,床位4张,实现年收入11万元。乡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站1个,从业人员1个,床位2张,年普查育龄妇女3250人次。
  【计划生育工作有新进展】面对严峻的计生形势,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加强了对计生工作的领导。全乡进行了“三查”,共普查2200人次,摸清了家底,针对出现的计划外怀孕作了及时处理,全年共安扎125例,用药64例,计划生育率达98.2%市育及时率达55%,综合节育率达92.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廉洁高效,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是完成政府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全体工作人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从真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学习“七?一”讲话精神。通过政务公开,充分接受群众监督,使全体干部职工职责明确,工作作风深入,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良好的政府新形象,为完成政府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何天均、陈刚)
  六合乡
  【概况】六合乡位于江油市西北部,东接敬元乡、雁门镇,西南与马角镇、文胜乡相邻,北接平武县南坝镇、江油市枫顺乡。全乡辖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一个场镇集聚区。幅员面积102.8平方公里,人口4529人,其中农业人口4428人。2001年全乡实现退耕还林还草2000亩,
  枫顺乡
  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1991年增加1332元,全乡财政收入23万元,财政支109万元,是全额补贴乡。由于受特殊环境的制约,乡镇企业仅有一些个体企业,主要从事商业、餐饮业、运输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乡企业总产值为250万元,工业总产值30万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为40万元。总投资近300万元的锰矿焙烧粉厂已正式动工新建。枫顺乡是江油最大的林业乡,森林面积为8311.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6%,有着极其丰富的、种类繁多的木材资源和林产品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01年5月乡政府和市电信局多渠道筹集资金架通了光缆线,安装电话70余部,彻底解决了过去打电话难的问题。2001年初,青(川)江(油)公路7.8公里建成全线通车,同时完成各村道建设,实行了村村通公路。枫顺场镇也有两班班车通往马角、中坝,结束了枫顺通往外界无班车的历史。
  【集镇面貌大有改观】由于枫顺乡原有场镇狭窄、散乱,长度仅200米左右,最窄处3米,且枫顺处于三县(市)交汇处,特别是临近的青川县几个乡无集镇,赶集往来都在枫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山本药材,农副土特产品发展较快,数量较大,有发展项目的已呈规模趋势,所以加快集镇建设,增加市场容量,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乡党委政府在现场镇上场头的老铺子平地处先期建成了乡完小。并征用老铺子退耕还林坪地土地,垒石河堤平整出168米长,6000平方米的新场镇地基,规划出84个门面,规划了整个市场布局。2001年初房屋建设分批修建,已有20余户在新场镇落户。
  【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万亩杜仲林后,随着市场的需求,枫顺乡实施了养殖1万只长毛兔工程。继长江防护林工程后,随着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具体实施,通过江油市恒源药业公司和康利来饮料公司实行“公司十农户”的方式发展银杏1500余亩和优质核桃1000亩。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木耳、香菌、黄花、茶叶等纯天然农副产品。
  (李晓燕)
  石元乡
  【概况】石元乡地处江油东北隅,扼守宝成铁路和即将竣工的绵广高速公路出口江油的北部门户,东与青川、剑阁相邻,南与二郎庙镇接壤,北靠雁门,西连马角,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50米,有松、柏、杉等森林面积2000多公顷,草场1000多公顷,植被覆盖率85%。石元的土特产品有黄花、茶叶、木耳和香菌,有江油著名的杜仲、黄柏基地,还有蕴藏丰富的石英砂、煤碳等矿产资源。辖8个行政村,39个社和1个场镇,总人口4346人,其中农业人口3986人,耕地面积3334亩。
  【经济健康发展】2001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1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79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3元,其中农民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1745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9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08万元,农业总产值76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436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550吨。完成畜牧业产值331万元。全年造林2701亩,其中退耕还林1500亩,荒山造林1201亩。
  【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截止2001年底,全乡公路里程共计57公里,其中乡道3公里,村道54公里,内连乡场镇和7个村,外接雁门、马角、二郎庙和青川县竹园镇。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近50户,移动电话发展到80余户。
  【用电条件明显改善】在2000年高压线路延至村的基础上,进行了全乡范围的低压线路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全乡的用电条件,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煤矿停产整顿】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和指示精神,对全乡13家煤矿企业从5月底起进行了停产整顿和关闭工作,同时对煤矿业主、务工群众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油市黑社会出名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