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补贴最新消息退休无房户人员能申请租房补贴吗?

30浏览次数
父母名下无房产,退休多年,能否申请公租房;要什么条件的吗?
条件:①购房人本身的户籍在上海;②如果为已婚人士,配偶中一人在上海户口就视为整个家庭为上海户籍),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涉及到跟父母共有是否算入名下房产,跟父母共有超过两套后是否还可以以自己的小家庭为单位再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特殊:1、(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共有不超过两套,自己名下无房产,可再购买两套。(前提:跟父母共有的是日之前共有的);2、(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共有不超过两套,自己名下有一套,可再购买一套。(前提:跟父母共有的是日之前共有的);3、(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无房产,自己名下无房产,可再购买两套。4、夫妻双方加小孩、父母(五口人),若申请房产税减免(人均60平米),需父母名下无房产、需证明父母跟自己的户口在一起,办理房产税认定时还需父母到交易中心。
其他回答(共3条)
天津公租房申请资格认定&未取得“三种补贴”资格的家庭如何进行资格认定?&对申请家庭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情况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审核认定:&申请家庭户籍的认定。申请家庭户籍以户口簿记载为准,按具有天津市市内六区、环城四区的非农业家庭户籍(含因就业在天津落户的单位城镇户籍集体户口)认定。&申请家庭人口的认定。申请家庭人口按申请人、配偶及未婚子女认定。申请人同户籍父母也可作为家庭人口认定。申请家庭人口数量以日前户口簿记载为准。&因结婚新增人员、新出生人员、支援外地建设退休(职)回津定居人员、退现役人员、在外地上学毕业人员、离婚人员、知青及其子女、刑满释放人员迁入申请人户籍的,或按政策在津新落户的不受落户时间限制。&申请家庭收入的认定。申请家庭收入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民政部门按照《天津市申请住房保障家庭收入核对暂行办法》(津政办发〔2008〕47号)及有关规定认定。&申请家庭住房面积的认定。申请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的,视为无房;家庭成员名下有住房的,按该处住房面积认定;家庭成员有两套(处)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认定。&申请家庭有私产住房的按房屋权属证明记载面积认定;承租公有住房的,现住房面积按《天津市公有住房租赁合同》记载的使用面积(即计租面积加面积)乘以相应系数计算。高层和多层成套住房系数为1.3;平房和非成套住房系数为1.15。&申请家庭原住房出售或置换,且家庭成员名下没有住房的,现住房面积按已出售或置换住房面积核定计算;住房出售或置换三年以上的,已出售或置换住房不认定面积。&申请家庭原住房拆迁实行货币安置,且家庭成员名下没有其他住房的,现住房面积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记载的面积核定计算;住房拆迁三年以上的,被拆迁住房不认定面积。&离婚人员住房以法院判决或离婚协议及履行结果为依据认定。离婚须在一年以上(以判决书或调解书日期为准)方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你好,保山申请公租房的条件:&1、有单位工作工资证明。2、个人无房产。&3、在隆阳区城建局办理。
条件:①购房人本身的户籍在上海;②如果为已婚人士,配偶中一人在上海户口就视为整个家庭为上海户籍),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涉及到跟父母共有是否算入名下房产,跟父母共有超过两套后是否还可以以自己的小家庭为单位再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特殊:1、(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共有不超过两套,自己名下无房产,可再购买两套。(前提:跟父母共有的是日之前共有的);2、(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共有不超过两套,自己名下有一套,可再购买一套。(前提:跟父母共有的是日之前共有的);3、(上海人,以家庭为单位)跟父母无房产,自己名下无房产,可再购买两套。4、夫妻双方加小孩、父母(五口人),若申请房产税减免(人均60平米),需父母名下无房产、需证明父母跟自己的户口在一起,办理房产税认定时还需父母到交易中心。
经适保障房热门问题
相关套图推荐
家居精彩推荐当前位置:
无房补助申请
无房补助申请
导读: 无房补助申请(共4篇)无房职工补贴申请表无房职工补贴申请表姓名:
在职 离退休
填表日期:
日注:1、工龄算虚年,日前离退休的,工龄算至离退休年;2、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3、对应职务补贴面积:填申请人的应...
篇一:《无房职工补贴申请表》
无房职工补贴申请表
在职/离退休
填表日期:
注:1、工龄算虚年,日前离退休的,工龄算至离退休年;2、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3、对应职务补贴面积:填申请人的应补贴面积标准;4、本表一式四份,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房改办、财政局各一份。
住房不达标职工补贴申请表无房补助申请。
在职/离退休
填表日期:
享受面积:填房改售房时评估表上计算房款的实际面积,计价面积大于享受面积的填享受面积,计价面积小于享受面积的,填计价面积;3、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4、对应职务补贴面积:填申请人的应补贴面积标准;5、本表一式四份,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房改办、财政局各一份。
按月发放职工补贴申请表
填表日期:
注:1、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2、全额补贴=对应职务补贴面积×456元/m2;3、每月补贴=全额补贴÷180个月;4、本表一式四份,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房改办、财政局各一份。
按月发放职工职务变动补贴申请表
填表日期:
审批表;2、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3、本表一式四份,申请人、单位、房改办、财政局各一份。无房补助申请。
一次性发放职工职务变动补贴申请表无房补助申请。
填表日期:
日无房补助申请。
审批表;2、职务(含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为发放补贴时的最高待遇;3、本表一式四份,申请人、单位、房改办、财政局各一份。篇二:《新入职无房职工申请购房补贴的问题解答(百度)》
问题一:我校新入职职工,哪些可以申请无房职工购房补贴? 答:申请无房职工购房补贴的新入职职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学校正式聘用人员(不含劳务派遣);2、原单位未为其分配福利住房并开具证明;3、配偶单位未分配任何福利住房;4、提出申请时未享受或已腾退我校福利住房(含周转房及博士后公寓等);5、我校规定的其他相关条件。
问题二:试用期期间是否可以提出申请?
答:对于满足申请条件的新职工,试用期期间可以提出申请,试用期结束以后也可以提出申请。
问题三:通过申请并已公示且开始发放房补的职工,再入住我校周转住房/博士后公寓等福利住房,是否还继续发放房补?
答:发放房补期间再享受任何福利住房,则停止发放房补。 问题四:满足条件并已递交申请,购房补贴合适发放?
答:购房补贴的发放执行“先公示再发放”的原则,试用期期间暂不发放,试用期通过并已经过公示的人员正常发放,试用期期间的房补在首次发放时一起补齐。
问题五:申请房补需要填写哪些表格?如何获取这些表格? 答:申请房补的相关表格有:《原单位住房情况证明》、《大学无房职工购房补贴申请表》和《中央在京单位职工住房情况登记表》;下载路径:CP平台的协同工作--总务处--资产管理办公室--常用表格下载。
问题六:填写以上房补申请表格的要求是什么?
答:1、如果入职之前有单位,以上三个表格都要填写,其中《原单位住房情况证明》打印后先到资产办公室盖章再到原单位盖章,然后随另外两个文件一并交至雁栖湖综合楼119或玉泉路办公楼132;如果入职国科大是首次参加工作,只需要填写《大学无房职工购房补贴申请表》(A4纸横向打印)和《中央在京单位职工住房情况登记表》(A3纸打印);2、如果已婚,配偶信息需要填写完整,并先由您配偶单位在《无房职工购房补贴申请表》的“申请人配偶分配福利住房及领取房补情况”处写明有无福利分房并签字盖章,以及《中央在京单位职工住房情况登记表》下方的“配偶单位房管部门签章”和“配偶单位人事部门签章”处分别签字盖章;若未婚,请忽略。
问题七:无房职工购房补贴是否随工资一起发放?
答:目前我校房补不与工资同时发放。
问题八:申请购房补贴的表格是否可以提交电子版?
答:不可以。申请房补的表格只接收纸质版,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手填也可以打印,篇三:《农村低保户无房居住申请救助的报告》
农村低保户无房居住申请救助的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是珠山镇上玉村九组村民名叫左建伟,现年52岁,全家4口人,是本村的低保户之一,本人因患风湿性腰椎病,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妻子患甲亢病,常年吃药治疗,不能从事任何劳动,长子刚满15岁,因家里困难只能辍学打工维持全家生活,次子6岁,因没线还没读书,父母遗留下的一间瓦屋因年久失修已倒塌,现全家借住在好心人的屋中,生活起居确实困难,真是无“家”可归,苦不堪言,修一座房,有一个“家”是我最大的盼望,现想在我家的老宅基上新建一座100平方的平房确实困难很大,欣慰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针对我家的实际情况,所以特呈文恳请政府来员核实情况,给予救助为盼。
申请人:左建伟
篇四:《廉租房申请书范文》
[篇一:廉租房申请书怎么写]xxx社区:本人xxxxx年生,系xxxx镇居民,1990年至2000年在xxx厂做工,2000年以后无固定职业。丈夫xxx,xxx年生,x镇xx旱田人,无固定职业,目前在家务农,日家中老房毁于洪水、泥石流,现借住于村邻家。女儿许晴,现年8岁,就读于xx县民族小学三年级。本人长期以来身患xxx病,四处求职无门,无固定收入,x手术后失败后需长期服药治疗,;房屋已拆迁的,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配租申请人有其他住房的,还应提供或。[广州廉租房申请条件]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中提出调整廉租房申请标准,将申请人年均可支配收入由7680元调整到9600元。昨日,市住房保障办对这一新出台的惠民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透露将研究适当提高中心城区租赁补贴的标准,同时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将逐渐转变为以实物配租为主。降低廉租房申请门槛惠及10219户家庭市住房保障办表示,根据2007年底广州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查结果,全市有77177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其中44516户家庭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通过实物配租、租赁补贴等方式,广州市已解决了34894户家庭的住房困难,占应保障总户数的78%。据介绍,调整廉租住房保障收入标准,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后,将有10219户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新增万户家庭以领取租赁补贴为主目前,广州市廉租住房保障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要方式,同时实行实物配租和公房租金核减等方式。市住房保障办表示,根据广州市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房源筹集情况和有关规定,调整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后,新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其解决方式以领取租赁补贴为主。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按程序轮候廉租住房。廉租房扩面后补贴标准不变租赁补贴按照人均保障居住面积、家庭人口、补贴标准、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租赁补贴计算公式为:租赁补贴=(人均保障居住面积标准-人均现有居住面积)&家庭人口&补贴标准&补贴系数。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表示,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后人均保障居住面积标准、家庭人口标准和补贴标准不变。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的,按补贴标准的55%计发补贴,补贴系数为0。55。以一家三口的无房户家庭为例,如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00元(月均750元),每月可领取补贴金额为379。5元。廉租房申请程序不变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应按程序向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应及时做好受理、初审和初次公示工作,市国土房管局各区分局(住房保障办)应会同各区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复核、会审等相关工作,严把准入关。已申购经济适用住房处于轮候期间家庭,如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需按程序向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经&两级审核、两级公示&后,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市住房保障办将按规定向其提供廉租住房保障。今后实物配租为主新建房源可满足需求市住房保障办表示,目前广州市正在修订,研究适当提高中心城区租赁补贴标准,减轻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市场租赁住房的经济负担。同时,在廉租住房建成后,将廉租住房保障方式逐步转变为以实物配租为主,现占领取租赁补贴家庭总数60%的家庭,可根据其家庭意愿和房源情况,调整为实物配租的保障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
1、“无房补助申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无房补助申请" 地址:/tuijian/3211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微信扫一扫
关注【遇事找法】随时随地获取法律帮助与生活法律热点常识
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本人退休工资1729元无房可以申请廉租房吗?无配偶。
wl3257ytbx
本人退休工资1729元无房可以申请廉租房吗?无配偶。
河南 开封 发表时间: 23:10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后解答该咨询。
微律云服务平台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您好,建议咨询政府主管部门。
回复时间: 10:54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劳动工伤相关词条:
遇到廉租房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律师回复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验证码错误!
找法推荐律师
吉安优秀律师
劳动工伤律师
专长:劳动工伤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搜索: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查看: 33193|回复: 96
全国部分失独者的诉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 我们是来自全国的部分失独者,在这里再次提出我们的合理诉求。
多年来,失独问题得不到公平合理的解决,造成失独者不断地进京群访、诉讼,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主要症结在于所谓的“无因果关系论”。失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扶助或救助的问题,更是一个体现权益和公平的问题,必须尽早名正言顺地解决。
& & 一、“特殊困难家庭”概念模糊,应及早对失独家庭予以正名。
计生政策是一部为了国家公权力而强制一胎化,以限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生育权,让百万家庭承担断子绝孙后果为代价的风险性政策。作为失独者,既是“人口红利”成果的贡献者,更是因政策风险而导致的灾难承受者。而“无因果关系论”本身就是混淆了失独的本质,以强调灾难的自然属性来回避因政策原因导致的个体权益受损的社会属性,使失独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相关政策滞后或不能很好地落实,各级地方政府有了推诿扯皮的借口。“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并非单指失独家庭,其中还包括伤残家庭。作为失独群体,亟待需要政府给予我们应有的权益和公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功不可没。如果说,两亿独生子女家庭是为此做出贡献的家庭,那么,百万失独家庭就是为此做出牺牲的家庭。
& & 二、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失独者的被赡养责任应当由政府承担。
大部分失独父母已步入或即将步入老年,失去法律意义的唯一赡养人,等于失去了被
赡养和被精神慰藉的权利。失独是天灾,但失去唯一赡养人则是计生政策导致的必然恶果,其与“丁克家庭”有着本质的区别。“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既符合国情,也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二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之规定,国家无论从道义上还是责任上,不能让失独者无力无助地独自承受政策风险的苦果,或仅施以杯水车薪式的救助,任其自生自灭。由政府承担和履行“失独者赡养人的责任”是失独者最直接和最迫切的愿望,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 & 三、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失独管理机构,让百万失独家庭有一个真正的“娘家”。
近年来,虽然失独问题已由相关的部门统管,但专门针对失独家庭的管理机构却未建立。并且将失独问题混同于其他计生工作一并处理,也是对失独老人的莫大不公。这是一群日薄西山等不起的老年群体,亟待需要政府尽快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失独者包括养老、医疗、临终、殡葬等一系列工作,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凝聚社会公益力量,对失独群体注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我们的具体诉求如下:
& & 1、 建立由政府部门主管的失独管理机构,承担失独赡养人补位的角色。
& & 2、 统一养老照料和给予养老护理补贴,特别是对丧偶独居、残疾失能的失独者予以特
别关照。对有集中养老需求的,建立专门的养老院,或以廉租房形式建立失独家庭养老社区,并承担相关的管理责任。
& & 3、提高特扶金标准,按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标准发放,取消城乡差别,并逐渐将发放时间由年改为季、月。
& & 4、给予失独者一次性补偿,额度参考国内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抚慰金的补偿标准。
& & 5、经本人申请,失独者退休年龄可参照特殊工种,予以提前退休。同时,企业人员应与事业单位人员享受同等退休待遇,工资100%发放。
& & 6、放宽失独政策的年龄限制,以医学证明的无再生育能力为准,或将40-49周岁之间再划为一个扶助段,予以适当的帮助。对再生育、领养等实行鼓励和帮扶。
& & 7、赋予“特扶证”以实际的帮扶功能,如直通就医绿色通道及其他社会福利的优先照顾等。
& & 8、对自行交纳社保、医保的失独者,由政府财政代缴。
& & 9、对因失独返贫并因病无工作能力的失独者,降低申请社会救助门槛。
& & 10、对符合申请廉(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失独者,给予政策倾斜。
& & 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41号文件”中指出,解决好失独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失独问题如何解决,涉及到所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基本权益。为此,我们全国部分失独家庭,再一次向政府主管部门呼吁:依照宪法公平、对等的原则,在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大环境下,请你们拿出应有的决心和责任心,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让百万失独者重新获得被赡养的权利,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情有所系,平稳度过并不幸福的晚年。
全国部分失独者(签名)
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呵呵&
新的太阳又照耀身上,过去的两天牵动全国失独家庭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心。各地计生干部也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为北上年老体弱及病残者深感担忧。
近两天的事态,明确表明了全国失独家庭维权的决心,信心,勇气,中央卫计委领导千万别误判形势,若你们认为仅是一般上访,你们将为此承担后果,若你们再以过去旧思维,老方法,简单粗暴处理本次事件,你们将付出沉重代价,个别领导的下场比失独家庭更惨,不妨试试,事实证明,你们还不能适应新常态。
敬告腐败官员,你们过去二奶小三情妇,这是生话腐败,失独者可原谅你,你们贪百套房千万元,这是经济腐败,失独者也可原谅你,这不涉及民众生命,若你们将民众生命当作儿戏,将党的优秀儿女视作对立,这是政治腐败,党和人民以及全国失独者将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象勇士般与你作坚决斗爭,直至将你送进坟墓。
今天是第三天了,我心系北京,许多昔日党的优秀儿女和计划生育政策模范执行者,他们怀中都有一本政府所发独生子女(光荣证),他们中有军人,教师,工人,农民,有党和政府领导,有计生干部,有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有高级将领和老少边穷地区边民,他们是共和国的精英与灵魂,如今大家已白发苍苍为何不顾残缺的身躯和生命的危险,冒死前往北京抗争,大家不求荣华富贵,仅求生命保障。仅求政府待现承诺,根据上述情况,这次维护权利不会象官员想象的简单,你们要误判形势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只要政府言而无信,拒不待现承诺,这种民众与政府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各种抗议方式将层出不穷,风起云湧。
大家擦亮眼睛试目以待。继续欣赏精彩演出。
失独者之声; 我们曾经年轻过,也有着美好的愿望与梦想,也曾为国家的建设洒下了血与汗,也献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与年华,,今日国之欣荣也有着我们的努力与奉献,在国之策的原因下我们被终结了;而我们又垂垂已老;我们的余生已不多了;我们要使我们的余生活的有尊严!为国我们心中已无愧我们已失去了太多太多了;政府总该为我们做点什么吧
并不平静的心里,也许真的变了,这群大多半百以上的群体,在一起的聚集,是那么样的悲怆,它们的言笑,我不知怎么,都读出了那份哀伤来。立夏了,本是一个火热季节的来临,生命在这里找到温暖和积蓄,把一个季节走完,去享受另一个季节的,可就是这群无法从正常过去的人,一群年老的失独者,在这一年的立夏里,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想让整过社会再次聆听他们的呼声,没有什么伟大,更不须有什么赞美,这两者都适应不了这人间难以置信的苍凉,他们的执着是自然的守候,是对人间父母之爱的伦理最无语的解答,我们会离开这里,希望那些想我们离开的人们,理解这份你们没有或许将来或有的人!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浪微博多名用户发表配图博文称,5月5日,各地上千失独者到北京国家卫生计生委集会,要求政府兑现&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承诺,要求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少相关微博已遭遇删除。记者致电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在电话里回应此事。。。& && && && && && && && &
今年52岁的刘女士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失去了丈夫和26岁的儿子,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我们真的是非常爱国,也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都乖乖响应了国家当年要求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现在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无人赡养的问题,我们不怕死,因为那是瞬间的事,我们更害怕没有尊严的活着。
5.5维权简报(2号)
(5.6座谈会纪要)
在全国796名进京失独者的不懈努力下,由国家卫计委牵头的“国家卫计委与失独代表座谈会”于日12时30分在卫计委会议室召开。
参加会议的官方代表有: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办公厅主任于学军、办公厅巡视员石海龙、家庭发展司副司长莫利霞、法制司齐副司长、信访二处处长宋建平、信访二处副处长马丽、海淀区公安代表等10人;失独代表有:为了谁、游云飘飘、菱花懒照、蛋蛋、海琴。
会议主要内容:
一、 由为了谁向卫计委递交并请求转呈了在网上征
集签名2693人的《致国家主席(总理)的一封信》和1753人签名的《全国部分失独者5.5诉求》。
二、 失独5代表围绕《诉求书》内容展开较详尽说明
& &三、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领导回应:
1、法制司:国家对失独群体的帮扶工作非常重视,一直在努力,也在重点考虑对失独家庭的扶助,近两年也在进行提建议、调研和征求意见等工作。但客观地说,许多事情涉及人大、民政部、社保部等多个部门。
2、家庭发展司:我个人参与接访过3次,感觉代表们越来越理性。我们与特殊困难家庭的立场是一致的,也一直在做努力。比如2013年的“5.20”之后,我们马上与五部委争取,半年时间便形成并印发了《41号文件》。2014年又召开了两次由培安副主任参加的专门会议研究落实。尽管失独群体的诉求每次都不相同,但这次更详细,有些内容已在考虑之中,有的可以予以考虑。虽然不能当场承诺,但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于你们要求给予“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重新定位的问题,这个名称的产生是经过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及部门的意见后才定的。现在大家反映说,这个名称容易导致地方政府以困难为由而对多数家庭不作为,如果把“困难”两个字去掉,可以改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政策法规司:五代表素质较高,能理性表述。作为卫计委也在为这个群体争取相关政策,但立法有程序,到具体实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41号文件的出台也是做了大量的调研、协调工作的。由卫计委起草的原文件内容中,帮扶的力度更大些,但协调下来,就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逐步完善。请相信,卫计委是把失独家庭放在心中,努力为大家争取利益的。
四、王培安副主任答复情况:
1、 代表卫计委感谢大家。计生政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成效,对缓解人口压力、提高综合国力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对失独家庭的遭遇感同身受。
2、 大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都了解,虽然不那么具体,
如:再生育费用由政府全负担的问题,本来是这样争取的,但各部门协调下来,却有具体的困难。对失独政策如何完善的问题,昨天上午还在开会研究:一是如何完善《41号文件》;二是如何改进工作方法;三是将所有问题归为三类,本部门能解决的、经协调可解决的、解决不了的。
3、 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扶助。城镇多数不是经济问题,但存在。经济困难主要集中在农村,所以帮扶政策实行“低起点、广覆盖”,地方不封顶,可持续,今年开始启动动态调整机制,马上与相关部委联系。因为国家政策起点较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加法。失独群体中养老照料问题突出,我们还要督促地方政府,在同等情况下,要优先考虑和解决,除现有保障外,正在建立大病医疗保障。
二是建立绿色通道的问题、精神慰藉问题等,正在抓落实。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责成家庭发展司把诉求和代表们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贯彻好《41号文件》,7月份将开一个全国性的会议,重点是《41号文件》的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文件,改进工作作风,总结介绍和推广各地方好的做法,并制度化和经常化。做得差的地方,要给予通报批评,发到各部门和各地政府。
四是特扶金发放标准要城乡统一。
五是关于49岁以下群体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卫计委正在考虑如何解决。
政府不能耍赖了,要承担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今天是全国20多个省市1000多名失独者进京上访、维权的第三天、现场气芬火热、头戴白色失独帽的人潮涌动!有坐轮椅、柱着拐杖来的失独老人、更有一位植物人失独者因无人管趟在床上被其它同命人推到现埸找政府 !现面感人!虽然昨天国家卫计委二把手王培安一行与五位代表坐淡了几个小时、但结果大家不满意!决心将维权进行到底!
一位基层民政部门的负责人坦言,失能老人正好是处于民政、医保、卫生三个部门“都管都不管”的地带,容易造成扯皮。
& & 针对多部门“都管都不管”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下设老健局的模式,设立高一级的统筹协调部门,统筹协调区内养老医疗资源,强制“吃不饱”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结对子”兜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浪微博多名用户发表配图博文称,5月5日,各地上千失独者到北京国家卫生计生委集会,要求政府兑现&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承诺,要求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少相关微博已遭遇删除。记者致电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在电话里回应此事。
&失独者&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记者联系到了解活动详情的刘女士。她证实,自己认识的不少失独者都参与了5月5日的请愿活动,而她本人因为是在职老师,所以无法征得单位同意请假前往。
她透露:&全国各地的失独者携带给国家各个部门包括国务院和人大以及习、李两位领导人的呼吁信前往北京卫计委门口请愿,希望卫计委可以向上级传达我们的诉求。&她继续介绍,根据参与者反馈,5日有上千人到场静坐,合唱《失独者之歌》,有个别情绪失控的人和警察发生肢体冲突,其中两人被警方带走,经过集会代表和警方交涉,两人已获得释放。6日,静坐活动继续,直到下午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邀请5名失独者代表座谈,至于具体座谈内容,刘女士表示暂时还不清楚。
今年52岁的刘女士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失去了丈夫和26岁的儿子,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我们真的是非常爱国,也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都乖乖响应了国家当年要求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现在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无人赡养的问题,我们不怕死,因为那是瞬间的事,我们更害怕没有尊严的活着。&她还说,&政府总是担心我们这群人被境外势力所利用,其实这种担心毫无必要,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政府兑现诺言,这已经是我们这个群体第五次上京了。&
尚无法律保障
&'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只是当时政府宣传的口号,&关注计划生育、了解失独者人群的律师吴有水向德国之声介绍,这一点在法律上的依据比较薄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仅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何种程度的帮助,也就是说,失独者权益没有受到法律层面的保障。
刘女士也证实,2012年,就有她在内的三千多名失独者向国家人口计生委递交了《关于要求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的申请》,之后向法院起诉,法院给予的回应也是&没有法律依据&。
对于失独者去卫计委门前请愿的行为,吴有水认为作用不大,在他看来,卫计委只会管超生现象,不会解决失独者的养老问题。&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立法的方式解决,所以通过人大代表帮助他们提出草案会更有作用一点,但是这条途径的难度也很大,因为中国的人大代表多是荣誉头衔,站出来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少之又少。&
吴有水表示,他去年联名多名学者和律师向人大和国务院寄过呼吁书,其他群体也有类似动作,但是均无任何回应。他无奈地坦言,面对向他咨询的失独者,他其实也无能为力,只能希望媒体的报道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弱势群体不受重视
据中国媒体《法制日报》4月底报道,截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至少有100万个,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1.9亿,该年龄段人口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即全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吴有水指出,中国的失独家庭数量很难统计,尤其在农村,另外,许多失独者都认为自己晦气而不愿说出亲身遭遇,目前估计有四五百万的失独人口,相对于13亿人口,这当然是微乎其微,所以不受政府的重视。
吴有水分析失独不受足够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人大多都已上年纪,而且是个比较封闭的群体,政府可能认为他们对社会的稳定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逢年过节,中国媒体上也会报道一些地方居委会、计生协会走访慰问失独家庭。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湖南省怀化市失独家庭自发建立协会,当地政府计生部门对这种民间协会,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态度。
刘女士承认,随着媒体和舆论的关注,失独问题确实在部分省市受到一定的关注,但是很多实际问题依然亟待解决,她列举失独者遇到的困难说:&养老院拒绝接受失独老人,因为无人为他们担保,动手术也没有直系亲属签字,我们希望政府落实一些具体措施,如发放证件为我们看拨病提供绿色通道等等。我们中还有不少人为给孩子治病变卖了房子,居无定所,希望政府可以降低救助这些人的门槛。&
中国当局去年宣布,2014年起,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340 元,农村每人每月170元。然而这些扶助金对于失独家庭而言是杯水车薪。刘女士继续说,实际上,各地失独者的辅助金从最低340百到上千不等,失独人群对此意见很大,因为当初计划生育时全国统一政策,所以希望现在政府也能发放统一的辅助金。
辅助金是一方面,吴有水律师同时建议政府通过自己出钱、民间集资,为失独老人专门办养老院,这些人因为觉得&断后&会比较自卑和封闭。&政府如果自己不愿意干,至少应该许可民间来做,但实际上政府又不允许民间组织失独家庭,因为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力量,被认为可能会威胁到地方政府。&
政府啊,莫再拖下去了
制定政策时,没考虑到。直到现在还不能放开二胎,国家有关部门失职!
是计生政策导致的必然恶果
来自手机客户端
别说二胎,三胎都不应该罚了
来自手机客户端
都是计划生育的遗害啊。
国家应该立即放开二胎生育,于国于民,利永远大于敝!
[img][/img]
(193.37 KB, 下载次数: 6)
09:05 上传
(271.67 KB, 下载次数: 6)
09:06 上传
(193.37 KB, 下载次数: 5)
09:06 上传
[img][/img]
(423.41 KB, 下载次数: 7)
09:08 上传
(261.28 KB, 下载次数: 4)
09:08 上传
(159.8 KB, 下载次数: 2)
09:08 上传
(213.79 KB, 下载次数: 4)
09:09 上传
(222.47 KB, 下载次数: 4)
09:09 上传
(233.5 KB, 下载次数: 2)
09:09 上传
(188.89 KB, 下载次数: 3)
09:09 上传
(274.63 KB, 下载次数: 4)
09:09 上传
(237.93 KB, 下载次数: 2)
09:10 上传
(271.67 KB, 下载次数: 1)
09:10 上传
(193.37 KB, 下载次数: 3)
09:10 上传
55北京维权,我们用愤怒的呐喊惊动了政府高层;我们用悲伤的眼泪感动了无数的路人;我们月震撼的埸面吸引了媒体的眼睛。我们将推动一次性抚慰金的到位、特扶金的提高、医疗绿卡的放行,我们再次引起政府重视,让他们考虑赡养人的事情,我们所做的一切无疑将推动政府和社会关爱失独人的进程。这么多的成绩怎么能说我们是“没有面子,有虚此行”,所有55的维权者无愧于失独这个群体,我们是勇敢,奉献,值得自豪的失独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失独家庭补贴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