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盘的对冲基金清盘条件有哪些

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中国式对冲基金濒于清盘
[导读]投资渠道有限,投资工具缺乏,业绩不尽如人意
□ 本刊记者 范军利 见习记者 刘冉 | 文众多冠以对冲名头的产品,成立不到一年,即陷入困境,因业绩表现不佳,濒于清盘危机。 “缺乏套利工具,政策限制严格,使得这些创新基金难以创新,业绩之差令人难以启齿,结果被大量赎回也不奇怪。”某券商高管说。 与此同时,境内投资人并无合法渠道投资境外对冲基金产品,有国内券商据此开发产品吸引境内客户,但实质多为境外对冲基金的销售渠道。业绩不济 2011年热极一时的券商对冲产品现况堪忧。 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券商系的对冲基金共有13只,其中君安7只,第一创业2只,东方证券、浙商证券、和各1只。这些产品表现参差不齐,未出现明显跑赢指数的品种。 2月7日,第一创业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金益求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金益求金)于日至日期间,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据《金益求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和《金益求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的有关规定,金益求金于日终止。 去年1月21日,第一创业推出这款国内首只对冲量化基金时,首募资金2.36亿元,该计划存续期限为三年。 “客户对净值的波动很敏感,当收益与客户预期不符时,便遭遇清盘困境。”某券商高管表示。 这是国内第一只清盘的对冲量化基金。事实上,目前发行的券商系对冲基金整体境况不佳。其中,被誉为“对冲基金旗舰”的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亦因产品收益低于预期而备受市场非议。 国泰君安旗下管理七只对冲基金,几乎占到券商系对冲产品半壁江山,此次亦受到赎回风波冲击。 成立于日的国泰君安对冲量化基金君享量化,因客户大量赎回而致规模大幅缩水。截至一季度末,资产规模仅剩下1.47亿份,较去年3月成立之初的5.08亿份,规模在一年之内缩水了71%。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公司旗下对冲基金产品出现规模缩水有多方面因素,其中直接原因是,君享量化基金规定,自2011年3月成立以来,只允许客户赎回,不接受申购,直到2012年4月底才开放。 “光看一只产品的规模变化是十分不全面的,我们公司管理的量化套利产品总规模一直在增加。”公司负责人透露,近一个月来,君享套利系列就有近10亿元的新增申购资金。 君享量化发行之初,产品说明中表示,该基金将采取对冲基金中的市场中性策略,在进行股票多空组合的同时,做空,实现收益的同时对冲掉市场系统性风险,无论在牛市和熊市,均可获利。该模式在当时的资本市场尚为领先者,原本计划3亿份的规模,最终在发行首日即遭客户哄抢认购,一日认购5.08亿份。 该产品设立之初,国泰君安提出了10%—1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但实际运作中,2011年年化收益率为4.33%,远低于预期。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对冲产品负责人表示,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正相关的,君享量化产品的风险近似零,收益自然也是七只对冲基金中最低的。 君享量化之外,国泰君安旗下的君享套利1至6号六只产品,均属于可以投资股指期货的量化型产品,不过业绩也并不理想。其中,收益最高的君享套利1号,目前净值为1.05元,最低的君享套利3号最新净值为1.005元。多重束缚 业内表示,2011年股指期货与之间的基差较小是对冲基金收益率低的主要原因。“基差偏小,套利机会比较少,直接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收益率。”北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股指期货上市两年以来,由于套利盘的存在,套利空间迅速缩小。 根据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研发部门测算,按照2011年的基差表现,无风险套利的收益率仅仅为6.5%左右。“这是没有保证金的结果,根据证监会的规定,集合、专户、公募基金产品的保证金比率至少30%,算下来无风险套利的收益率只有5%左右,如果再考虑到管理费、托管费等,客户最终得到的收益可能只有3%。” “现在的对冲产品生存环境不佳,只有正向套利,不能反向套利。”某券商高管认为,目前发行的量化套利产品多采用量化选股策略,配合运用股指期货实现动态对冲。而现在市场,没有大量的融券规模,导致对冲基金在A股市场没法放空,相应在股指期货市场做多,而实现套利。 另外,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之前,创新产品的投资品种、投资范围、产品分级等均有较大限制,也是影响对冲基金发挥作用的原因。 “对冲基金本身就是做套利的事情,市场上也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但是由于政策限制,我们很多的投资品种仅集中于二级市场,而无法实现跨市场的对冲。”某券商高管举例表示,在商品与股之间,存在很多套利机会。但是在券商资管产品不得投资商品期货的政策限制下,该类对冲无法成行。 “对冲基金政策绑得死,能放开手脚进行对冲的机会比较少。”北京券商高管表示。 此外,对于以资金优势实现规模套利的对冲基金来说,资金运用效率不高亦为影响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时,期货公司对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的要求一般是15%到18%;同时,《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中要求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账户至少要保留保证金一倍的现金,这样就使保证金比例提高到了30%以上。因此,股指期货占用的资金较多。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加上套利机会较少,都直接造成收益率低于预期。
刚刚完成征求意见的券商资管新规即将出台。其中,提高券商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 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等多项支持券商资管创新的举措有望落实。 有关“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规定有望放低限额要求,“听说,要降低到5000万、3000万,这样遇到大规模赎回时,券商将有充分时间与客户沟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前述券商高管表示。中金香港试水 国内对冲基金的困境令众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海外,但仅有拥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配额的机构,才能为客户进行海外投资,而且投资范围局限于离岸股票与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仍是禁区。 中金香港公司新近推出了一款适合在境外有大量资金的境内投资人的对冲基金产品。 5月9日,中国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Sloane Robinson对外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管理和分销一支投资于大中华地区的对冲基金。 接近此交易的知情人透露,此基金采用股票多空策略,以多头为主,旨在捕捉大中华地区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降低市场动荡带来的风险。 据接近Sloane Robinson人士称,该英国基金将此次合作看成是在中国地区的一次重要布局,其中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也会在投资管理方面予以深度参与。 中金公司的对冲基金会否投资A股市场呢?财新记者通过查阅证监会网站获悉,截至今年4月30日,共有163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但其中没有一家是对冲基金。 一位海外资深投资人士介绍,目前离岸的对冲基金想要投资A股,由于没有QFII额度,都要通过经纪机构,再找到有QFII额度的外资券商,对冲基金借这些额度买卖A股。但是要付给外资券商一定的费用,成本也比较高。所以A股市场并不会是中金公司对冲基金的投资首选,主要还是H股和。 既然是双方共同承担责任,这只基金的出资人,主要基于中金公司和Sloane Robinson双方的已有客户基础。 Sloane Robinson官网介绍,主要投资人来自于欧洲及,募集资金也主要以结算。分析人士认为,此基金融资模式应参照Sloane Robinson的现有基金模式,即采取对冲基金行业约定俗成的行规,单笔的最低出资额为100万美元,如果投入三五百万美元,收取的管理费用将会逐次减少。 中金公司作为中国投行,其客户主要来自内地,除了以美元结算,首先会瞄准内地客户在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资产,以尽量减少进出的麻烦。其次,很多离岸对冲基金募集人民币资金时,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会通过人民币-美元的掉期等金融衍生品,将汇率固定在一定范围内。 但是,今年4月以来,中国出口疲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不像之前那样强烈,甚至有了贬值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金公司能否花成本设立人民币基金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xanthe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对冲基金清盘潮:又一家老牌对冲基金倒下了……
2015年,对冲基金行业愁云惨淡。在收官之际,老牌对冲基金SAB Capital Management LP成了对冲基金清盘潮中最新倒下的一家。
SAB Capital创始人Scott Bommer在一封致投资者函中称,正在将其成立已17年的对冲基金的客户资金悉数返还,以便能够专心管理自己的财富。SAB Capital将在1月中旬之前返还绝大多数资金。
  Bommer于1998年在纽约成立了SAB Capital,截至去年年底管理着11亿美元资产。公开数据显示,SAB Capital今年1-8月亏损高达10.6%。
本月29日,全球对冲基金行业顶尖投资者论坛——索恩投资者大会(Sohn Investment Conference)创办者之一Doug Hirsch的基金刚刚宣布清盘。Doug Hirsch执掌Seneca Capital已有长达20年的历史,资管规模约为5亿美元。
  今年对冲基金业不但投资报亏,还有数百只基金关门大吉,知名基金也未幸免。
  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数据,今年对冲基金业平均投资回报为负3.72%,比全年累计下跌1.0%的标普表现还差。行业大佬们纷纷“受难”,Bill Ackman执掌的潘兴广场资本(Pershing Square Capital)及David Einhorn创办的绿光资本(Greenlight Capital)年内亏损幅度均超过20%。
  过去3个月遭到清算的对冲基金数量从200家攀升至257家,前9个月的总量增至674家,去年同期为661家。对冲基金资管规模也大幅缩水,短短三个月间减少了950亿美元,为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大规模,目前为2.87万亿美元。
  12月初,欧洲第三大对冲基金BlueCrest宣布,将退还所有外部投资,共计70亿美元。
  11月,Michael Novogratz掌舵的城堡投资集团(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宣布关闭旗下旗舰对冲基金“Fortress Macro Funds”。该基金资产规模约16亿美元,仅为2007年巅峰期80亿美元的20%。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11月18日宣布关闭旗下一个10亿美元规模的宏观对冲基金,原因是该基金业绩持续下滑且投资者大幅撤资。
  贝恩资本10月初宣布,旗下管理22亿美元资产的宏观基金关闭,返还投资者所有投资。
  全球最大的粮商嘉吉(Cargill)也在9月剥离了企业大部分对冲基金业务。
  对冲基金业营销与顾问公司Agecroft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Don Steinbrugge认为,年内对冲基金纷纷关闭主要是因为各基金表现差距大、市场波动大和流动性吃紧。私募基金清盘的四大原因
私募基金清盘的四大原因
来源:你我贷
2011年行业继续发展壮大,但行情低迷也使得私募基金的清盘数量有所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年,私募清盘数量创了历史新高,清盘私募产品个数达到187只,其中结构化产品131只,非结构化产品56只。探究私募清盘原因,主要有存续期满而清盘,因公司业务结构调整而清盘,净值下滑触及清盘线而清盘,业绩不佳而主动清盘等。原因一:产品存续期满因产品存续期满而清盘的产品以结构化产品居多。2011年清盘的结构化产品中,多数属于到期清盘的情况,但由于市场低迷,在结构化私募中,提前清盘的开始增多。在所有清盘私募中,这类原因清盘的数量总是最多的,而这也属于正常的产品新老交替。原因二: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一些私募基金可能业绩较佳,但出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而清盘。2008年初,赵丹阳由于“再也无法在A股市场找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将公司旗下A股的私募产品全部清盘,仅保留港股投资产品,自此赵丹阳就将公司的业务重点放到港股投资上,不再有纯粹投资A股的产品,只能通过动用QFII额度进入A股市场。景良投资旗下的景良能量蓝海3期于日被提前终止。该基金成立于2010年3月,截至8月31日,该基金净值为1.0416元,自成立近一年半的时间以来收益率为4.16%。该基金选择清盘的原因并非由于业绩不佳,主要是由于景良投资的业务调整,想专注于投资收益率更高的一级市场。原因三:触及清盘线一些私募基金公司在发行产品时,合同中规定了清盘线,一旦基金净值跌至清盘线以下,则该基金产品就会被强制清盘。信托合同中约定清盘线,能够对私募基金控制下行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且此类产品由于存在亏损底线,投资者在心理上也易于接受,考虑到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最多20%左右,产品的清盘线通常会设定在0.7到0.8之间。2011年,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18.29%,而进入2012年以来,尽管行情回暖,但私募基金依然没有扭转颓势。据统计,在沪深300指数上涨5.05%的1月,由于小盘股仍在下跌,私募基金依然平均下跌1.19%,持续的下跌让一些在信托合同中规定清盘线的私募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在统计的861只私募基金产品中,有185只产品的净值在0.7到0.8之间,占比21.49%,有92只产品净值在0.7以下,占比10.69%。这些净值在0.8以下的私募中,有一些私募基金的信托合同中规定了清盘线,已经面临较大的清盘风险。而在几种清盘原因中,净值下滑至清盘线而导致清盘,是私募基金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往往会采取措施来挽救产品。通常的做法是召开信托持有人大会,请求信托持有人同意修改清盘线,若持有人不希望兑现亏损,这类产品就可以向下修改清盘线而维持下去。规定清盘线的私募往往在实际投资运作中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不太会轻易地提升仓位。尤其是刚成立时,仓位会比较轻,而净值有所下滑时,往往仓位更轻,在逼近清盘线时就只能以极少的仓位运作了。只有在已经获得较高的绝对收益时,基金经理才能真正不受清盘线的约束,加大操作力度,将仓位提升到很高的程度。因此在行情较强的时候,净值距离清盘线不远的私募出于风控考虑,往往跑输大盘。原因四:业绩不佳,主动清盘业绩不佳往往导致私募基金公司主动清盘。私募基金公司每年营运成本压力较大,只有能够提取业绩提成的私募基金,才能维持正常的公司开支。而私募基金提取业绩提成时,存在“水位线”条款,即只有净值创新高,才能够获得业绩提成。如果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私募产品跌幅过深,提取业绩报酬无望,则每年高昂的营运成本就会拖垮私募基金公司。在业绩不佳而导致最终清盘的私募中,不乏知名公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如郑拓管理的山东信托?深蓝1号清盘时亏损幅度较大,达40%。虽然“深蓝1号”信托计划没有设置止损线,但业绩较差也应该是其清盘的主要原因。另外,在2011年年底,王贵文的隆圣投资旗下所有阳光私募产品,也选择了主动清盘。王贵文曾是明星公募基金经理,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王贵文担任嘉实旗下混合型基金嘉实主题精选的基金经理,在此期间净值增长175.9%,排名第7,随后创立隆圣投资。隆圣投资发行私募产品时,市场恰好位于2007年最高点附近,产品一成立就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在苦苦支撑了4年后,隆圣旗下所有阳光私募产品宣告清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业绩不佳而主动清盘的私募,往往可以从重仓股中寻求线索。上市公司季度报表显示,隆圣投资旗下的产品中融?隆圣主题趋势(融新144号)曾在2011年三季度重仓持有中航电测65万股,持股量占流通盘1.95%,以及久安医疗152万股,持股量占流通盘2.73%。这两只股票在2011年四季度均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久安医疗下跌19.7%,中航电测下跌20.66%,这两只隆圣重仓股的大幅下跌,或许是由于隆圣清盘前的平仓所致。
相关最新文章
港股直通车或将择时开通,但尚无时间表11月13日,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
一、市场环境:A股走势依旧弱势,港股独领风骚1、股票市场:创业板抗跌,医药地产逆...
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刺激了市场的人气,一度让市场屡创新高。但是该项政策搁浅之后,市...
1.市场环境回顾:A股风格明显转向,海外商品重挫2013年2月,中国经济仍然维持...
证券时报记者孙晓辉美联储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意外宣布,将放缓其债券购买项目,并承...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5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清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