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延长退休年龄意为着我们要少颁退休金,这就是违返去心理契约违反精神,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57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0人评价37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7页
2人评价8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20积分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社保专家称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违背契约精神
有关养老金的任何问题都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热议。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出口风将建议延迟领取退休金年龄,到一份报告曝出中国养老金缺口在2013年就高达18.3万亿元,从相关部门的迅即辟谣,到草根和专家纷纷发表言论,养老金成了政府、学者以及普通民众关注的话题。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行的制度能否保证人们在老年之后衣食无忧?当被学者批为“漏洞颇多”的养老保险制度遭遇迅猛来袭的老龄化浪潮,而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之后,中国人将靠什么来?就上述问题,《第一财经()日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谢作诗()。中国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杨燕绥:中国养老金确实是存在巨大的缺口,至于目前缺口到底有多大,具体要看变量的设计、模型的设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分析中国的养老金缺口,不能看每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养老金结余数据。因为这个数据质量不佳,第一,结余是少数省市的,比如东莞、深圳,这些年轻的城市,才有结余,第二,这些结余是来自个人账户的,实际上钱被挪用了。但现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个人和统筹混账管理,这导致年轻人将来要用的钱挪到当前发放,虽然当年看没有缺口,但是实际上缺口非常大。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精算和顶层设计,结构混乱,将来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李珍:所谓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达到18.3万亿,这个数字和年份或许是被误读和误传了。如果只讨论当下问题的话,说到养老金缺口,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目前每年保费收入是大于支出的,是安全的;如果从存量的角度看,政府对转制成本是负债的,但是转制成本到底是多少,远远没有共识,更没有官方的数据,仅就个人账户没有做实的部分而言,“空账”已达到一万多亿。所以,如果不及时对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的话,十多年后就可能出现当期收支不平衡的情况。谢作诗:到底有没有18.3万亿的缺口?这个问题不重要。即使今天没有18.3万亿,明天也会达到、超过,并且最终不可维持。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都有很严重的问题。这是个可怕的财政黑洞,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得了,毫无例外。很多地方政府在财政上面临破产,最大的债务包袱就来自于社会保险的负担。欧洲多国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保险吞噬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是名符其实的财政黑洞。延迟退休利弊如何?李珍:提高退休年龄、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不是一个概念,但同样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提高退休年龄其实也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政策。我想仅从受益人个人的角度谈谈退休年龄政策。首先,在可以预见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内,中国经济将高速增长,这样工资也将高速增长,晚些年退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能享受工资增长带来的好处。其次,提高退休年龄不仅仅是改善制度的赡养比,对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减轻或者是至少不加重企业和我们在职时的税负是有帮助的,从而长期内对就业也是有帮助的。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是3:1,即3个人缴费养1个退休老人,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制度赡养比很快会达到2:1。我们要么选择更高的费率,要么选择拿更少的退休金,要么选择更多的缴费年限和更大的缴费基数,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财政出钱!记住,政府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差别只在于你是以保险费的形式还是别的什么税种来缴纳。最后,提高退休年龄对我们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构成,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退休时我们从社会统筹获得基础养老金,从个人账户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缴费年限的长短和缴费基数的大小,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养老金则越高,即所谓“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个人账户养老金更是与退休年龄相关。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在退休时会均摊到每月的退休金里,退休年龄越低,月除数越大,每月的退休金越少。政策规定,50岁、55岁、60岁退休的月除数为190、175和139。一个60岁和一个50岁退休的人比,前者个人账户多积累10年而月除数小51个月。谢作诗:毫无疑问,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是错误的。第一,这违背了契约精神,损害了那些足额交付了养老保险金而希望退休养老的人的利益。第二,延迟退休并不能根本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只是把问题向后推。当然,我清楚,搞社会保险,养老金账户或迟或早必然要出现亏空,可以用变卖国有资产来弥补养老金账户,也可以增加税收用财政转移来弥补养老金账户,还可以发货币来弥补养老金账户,但是这些最终不可维持,到最后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就成为必然选择。延到快死的那一天再领取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当然不会存在。但这对于那些交保险金的参保人是不是掠夺、不公平?这样的社会保险又有什么意义?国资补充养老金缺口?李珍:用存量的国有资产来填补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不是一个新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讨论转制成本时,包括我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都有此主张。对于时下的热议,我认为应该认真区别转制成本的缺口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缺口。因为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老人”和“中人”工作期间的用于养老的劳动剩余并没有形成养老基金而是化为国有资产,转制成本用国有资产来填补是合情合理的,而新制度未来的负债由国有资产来填补则需要慎重。在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凭什么用来补助一部分人?一些国家也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如挪威的养老储备基金的目标是人均60万,它是有份的制度,而我们不是。即使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80%~90%,我们也不能指望基本养老保险能做到全覆盖,因为从就业结构看,我们的非雇用就业是大量的,其中的许多人不会被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覆盖。杨燕绥:至于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结余、储备冲抵、国有股划拨都是减小养老金缺口的办法,但是都需要有详细的制度安排,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的。国有企业现在养了这么多老职工,实际上它自己消耗也很多。它到底能做多少,怎么做,这都需要制度安排。谢作诗:我主张取消社会保险制度,而不是用国有企业利润,或者变卖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因为这样做只是缓解一时的困难,却不能根本解决账户亏空的问题。至于外汇储备,根本就不能用来补充社保基金。你不能直接给大家发美元,因为国内根本就不流通美元,发了美元人们会到换成人民币,最终美元还是回到外管局成为国家的外汇储备。这个过程等价于央行直接印钞票补充社保基金。外汇储备是那些出口了产品的个人和企业将所得美元暂存于国家(人民币是收据)的产物,人们随时有用人民币(收据)换回美元的要求,怎能发给大家了事?当然,一定要坚持社会养老,那么卖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问题根源和出路何在?杨燕绥:现行政策问题很多,比如制度碎片化、身份特征浓厚,公共部门个人不交费,待遇反而高,导致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企业承担费率高,个人账户空账贬值,同时面临地方政府挪用风险。当前需尽快对中国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以克服老年贫困;同时打造个人账户的储蓄和市场融资功能,来改善老年生活。这个必须尽快做。但是目前我对养老保险制度结构调整的前景并不乐观。谢作诗:中国养老金制度最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其实也是整个世界养老金制度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只是中国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于制度缺陷养老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其面临的问题会更严重。最理想的是以储蓄养老、养儿防老,以及基于市场的投资、商业保险等综合保险体系。政府只提供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这是社会救助,不是社会保险,不是社会养老。征收的费用不应叫做社会保险金,而应明确地叫社会救助金。养老保险是储蓄型保险,不能像消费型保险那样用没发生风险事件的其他人的保险费来补偿。储蓄型保险其实不是保险,是储蓄。投保人总会退休,要求获得年金返还,这是确定无疑的。储蓄型保险应是以本人支付的保险费来返还年金。无论是通货膨胀使得储蓄的养老钱变得不值钱发生养老困难,还是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储蓄的养老钱不够养老了,又或者是独生子女使得依靠子女养老有困难,这些都是系统风险。社会保险并不能够解决系统风险。而且一个人究竟将其收入中多大的部分存起来作退休之用才是合理的,这完全取决于此人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观。为所有人定下一个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比例,和为他们定下花费于住宿或者交通的最低比例一样,都是极不合理的。个人对如何支配其拥有的资源最有发言权。李珍:中国不是人口结构最老的社会,但我们养老保险的费率达到28%,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在职时费率高、退休金难“保基本”,从长期看财务难以持续,这就是制度的问题。管理中的“跑冒滴漏”是部分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制度安排出了问题。第一,我们设计了个人账户,但个人账户资金的收益率远远低于工资率,所以产生了部分效率损失,个人账户提供的养老金远远达不成制度设计的水平。第二,制度的目标太多,参数的设定不能同时满足诸多的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简单照抄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我们的定量研究发现,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广覆盖与保基本、可持续是冲突的。为了广覆盖,制度规定的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过于宽松,除了热议的退休年龄过低外,最低缴费年限只有15年、缴费基数下限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有些地方更是下调为40%,这样缴费的基数会缩小、缴费的人数会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上去我们三个人养老一个,费率达28%,而老年人的收入还会如此低,且基金结余也不多的原因。我个人的建议是改结构调参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分离,政府只对社会统筹部分负责,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参量保证3个人养1个人,保证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则费率15%的情况下,养老金就可达45%。个人账户分离后可并入企业年金,也可做成个人养老储蓄账户。调参量包括小步提高退休年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保证现行的缴费基数等,这是一个一揽子计划。(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zhiweiyu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退休年龄分析.pdf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编 号: 全日制研究生
√ 类 教育硕士 别 同等学力 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论退休年龄 培 养 单 位: 法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法学理论 指 导 教 师: 金星 副教授 研 究
生: 张金阳 完 成 时 间:二一四年五月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论退休年龄 中文摘要 退休法律制度关系到因年龄或伤病原因退出劳动领域的人的养老和保障问
题,因此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退休制度中关于男女同龄退
休和延迟退休的退休年龄议题始终活跃在各种层面的讨论中,这其中有“两会”
上的提交议题,有报纸电视的官方解读,还有网友的论坛热议,甚至是街头巷尾
的普通闲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关注度,应当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退休
年龄的相关问题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甚至很多家庭的切身利益,稍有变动都会产生
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原本稳定运行的退休年龄设计突然间被全社会集中谈论,
不仅仅是退休年龄的制度安排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的位置:
社保专家称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违背契约精神
发贴人:60.162.87.*发贴时间:【】[]
&& ()&& ()社保专家称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违背契约精神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有关养老金的任何问题都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热议。&& ()&& ()&& ()&& ()&& ()&& ()&& ()&& () 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出口风将建议延迟领取退休金年龄,到一份报告曝出养老金在2013年就高达18.3万亿元,从相关部门的迅即辟谣,到草根和专家纷纷发表言论,养老金成了政府、学者以及普通***关注的话题  巨大的养老金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否保证人们在老年之后衣食无忧?  当被学者批为“漏洞颇多”的养老保险制度遭遇迅猛来袭的老龄化浪潮,而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之后,人将靠什么来养老?就上述问题,《第一财经日报(微博)》采访了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谢作诗  养老金到底有多大?  杨燕绥:养老金确实是存在巨大的,至于目前到底有多大,具体要看变量的设计、模型的设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分析的养老金,不能看每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养老金结余数据因为这个数据质量不佳,第一,结余是少数省市的,比如东莞、深圳,这些年轻的城市,才有结余,第二,这些结余是来自个人账户的,实际上钱被挪用了但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个人和统筹混账管理,这导致年轻人将来要用的钱挪到当前发放,虽然当年看没有,但是实际上非常大  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精算和顶层设计,结构混乱,将来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李珍:所谓2013年的养老金达到18.3万亿,这个数字和年份或许是被误读和误传了如果只讨论当下问题的话,说到养老金,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目前每年保费收入是大于支出的,基金是安全的;如果从存量的角度看,政府对转制成本是负债的,但是转制成本到底是多少,远远没有共识,更没有官方的数据,仅就个人账户没有做实的部分而言,“空账”已达到一万多亿所以,如果不及时对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的话,十多年后就可能出现当期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谢作诗:到底有没有18.3万亿的?这个问题不重要即使今天没有18.3万亿,明天也会达到、超过,并且最终不可维持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保险都有很严重的问题这是个可怕的财政黑洞,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得了,毫无例外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在财政上面临破产,最大的债务包袱就来自于社会保险的负担欧洲多国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保险吞噬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是名符其实的财政黑洞  延迟退休利弊如何?  李珍:提高退休年龄、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不是一个概念,但同样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提高退休年龄其实也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政策我想仅从受益人个人的角度谈谈退休年龄政策  首先,在可以预见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内,经济将高速增长,这样工资也将高速增长,晚些年退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能享受工资增长带来的好处  其次,提高退休年龄不仅仅是改善制度的赡养比,对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减轻或者是至少不加重企业和在职时的税负是有帮助的,从而长期内对就业也是有帮助的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是3:1,即3个人缴费养1个退休老人,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制度赡养比很快会达到2:1要么选择更高的费率,要么选择拿更少的退休金,要么选择更多的缴费年限和更大的缴费基数,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财政出钱!记住,政府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差别只在于你是以保险费的形式还是别的什么税种来缴纳  最后,提高退休年龄对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构成,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退休时从社会统筹获得基础养老金,从个人账户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多寡主要取决于的缴费年限的长短和缴费基数的大小,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养老金则越高,即所谓“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个人账户养老金更是与退休年龄相关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在退休时会均摊到每月的退休金里,退休年龄越低,月除数越大,每月的退休金越少政策规定,50岁、55岁、60岁退休的月除数为190、175和139一个60岁和一个50岁退休的人比,前者个人账户多积累10年而月除数小51个月  谢作诗:毫无疑问,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是错误的第一,这违背了契约精神,损害了那些足额交付了养老保险金而希望退休养老的人的利益第二,延迟退休并不能根本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只是把问题向后推当然,我清楚,搞社会保险,养老金账户或迟或早必然要出现亏空,可以用变***有资产来弥补养老金账户,也可以增加税收用财政转移来弥补养老金账户,还可以发货币来弥补养老金账户,但是这些最终不可维持,到最后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就成为必然选择延到快死的那一天再领取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当然不会存在但这对于那些交保险金的参保人是不是掠夺、不公平?这样的社会保险又有什么意义?  国资补充养老金?  李珍:用存量的国有资产来填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是一个新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讨论转制成本时,包括我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都有此主张对于时下的热议,我认为应该认真区别转制成本的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因为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老人”和“中人”工作期间的用于养老的劳动剩余并没有形成养老基金而是化为国有资产,转制成本用国有资产来填补是合情合理的,而新制度未来的负债由国有资产来填补则需要慎重  在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凭什么用来补助一部分人?一些国家也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如挪威的养老储备基金的目标是人均60万美元,它是人人有份的制度,而不是即使未来的城镇化率达到80%~90%,也不能指望基本养老保险能做到全覆盖,因为从就业结构看,的非雇用就业是大量的,其中的许多人不会被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覆盖  杨燕绥:至于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结余、外汇储备冲抵、国有股划拨都是减小养老金的办法,但是都需要有详细的制度安排,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的国有企业现在养了这么多老职工,实际上它自己消耗也很多它到底能做多少,怎么做,这都需要制度安排  谢作诗:我主张取消社会保险制度,而不是用国有企业利润,或者变***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因为这样做只是缓解一时的困难,却不能根本解决账户亏空的问题至于外汇储备,根本就不能用来补充社保基金你不能直接给大家发美元,因为国内根本就不流通美元,发了美元人们会到银行换***民币,最终美元还是回到外管局成为国家的外汇储备  这个过程等价于央行直接印钞票补充社保基金外汇储备是那些出口了产品的个人和企业将所得美元暂存于国家(人民币是收据)的产物,人们随时有用人民币(收据)换回美元的要求,怎能发给大家了事?当然,一定要坚持社会养老,那么***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问题根源和出路何在?  杨燕绥:现行政策问题很多,比如制度碎片化、身份特征浓厚,公共部门个人不交费,待遇反而高,导致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企业承担费率高,个人账户空账贬值,同时面临地方政府挪用风险  当前需尽快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以克服老年贫困;同时打造个人账户的储蓄和市场融资功能,来改善老年生活这个必须尽快做但是目前我对养老保险制度结构调整的前景并不乐观  谢作诗:养老金制度最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其实也是整个世界养老金制度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只是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于制度缺陷养老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其面临的问题会更严重  最理想的是以储蓄养老、养儿防老,以及基于市场的理财投资、商业保险等综合保险体系政府只提供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这是社会救助,不是社会保险,不是社会养老征收的费用不应叫做社会保险金,而应明确地叫社会救助金  养老保险是储蓄型保险,不能像消费型保险那样用没发生风险事件的其他人的保险费来补偿储蓄型保险其实不是保险,是储蓄投保人总会退休,要求获得年金返还,这是确定无疑的储蓄型保险应是以本人支付的保险费来返还年金无论是通货膨胀使得储蓄的养老钱变得不值钱发生养老困难,还是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储蓄的养老钱不够养老了,又或者是独生子女使得依靠子女养老有困难,这些都是系统风险社会保险并不能够解决系统风险而且一个人究竟将其收入中多大的部分存起来作退休之用才是合理的,这完全取决于此人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观为所有人定下一个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比例,和为他们定下花费于住宿或者交通的最低比例一样,都是极不合理的个人对如何支配其拥有的资源最有发言权  李珍:不是人口结构最老的社会,但养老保险的费率达到28%,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在职时费率高、退休金难“保基本”,从长期看财务难以持续,这就是制度的问题  管理中的“跑冒滴漏”是部分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制度安排出了问题第一,设计了个人账户,但个人账户资金的收益率远远低于工资率,所以产生了部分效率损失,个人账户提供的养老金远远达不成制度设计的水平  第二,制度的目标太多,参数的设定不能同时满足诸多的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简单照抄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定量研究发现,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广覆盖与保基本、可持续是冲突的  为了广覆盖,制度规定的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过于宽松,除了热议的退休年龄过低外,最低缴费年限只有15年、缴费基数下限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有些地方更是下调为40%,这样缴费的基数会缩小、缴费的人数会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上去三个人养老一个,费率达28%,而老年人的收入还会如此低,且基金结余也不多的原因  我个人的建议是改结构调参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分离,政府只对社会统筹部分负责,如果可以通过调整参量保证3个人养1个人,保证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则费率15%的情况下,养老金就可达45%个人账户分离后可并入企业年金,也可做成个人养老储蓄账户调参量包括小步提高退休年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保证现行的缴费基数等,这是一个一揽子计划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社保专家称延迟退休金领取年龄违背契约精神》&&&& 地址: .cn/Article/201206/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南开学子调查:延迟退休,你怎么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4名大三学生在参加学校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时,对天津市民所作的一项关于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调查显示,天津民众普遍反对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担心自己身体情况并不能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并期待自己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
记者 张轶帆调查者:院学生课题组。调查内容:是否可以接受弹性退休政策、是否可以接受延期领取养老金政策、是否可以接受提高每月养老金缴费率政策、是否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及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原因等。调查对象:随机填写问卷的164位天津市民。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和基本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政策提议开始,“延迟退休”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近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4名大三学生在参加学校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时,对天津市民所作的一项关于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制度改革的调查显示,天津民众普遍反对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担心自己身体情况并不能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并期待自己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工作劳累为反对延退主因在课题组与调查对象的交流过程中,所有受访市民都表示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在进一步分析市民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时,调查问卷采用多选的方式进行。如下图所示,“工作劳累希望早休息几年”这一选项获得的票数最多,多达116,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政府的赖账行为、违反契约精神”的有89票,“影响就业市场”和“想早些领取养老金”的选项分别获得71票和63票。而在主要原因所占比重的分析中,工作劳累希望早休息几年也是占比最高的一项,高达40%,认为影响就业市场的为31%,居于第二位,而认为想早些领取养老金的占比为19%,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政府的赖账行为、违反契约精神的占比为9%。与延退相比,更愿多缴养老保险在回答“与延长退休年龄或延迟领取养老金相比,你是否更倾向于提高每月养老保险的缴费率”的问题时,如下图所示,68%的人倾向于提高每月养老金缴费率,10%的人倾向于延领养老金,仅有22%的人倾向于延长退休年龄。这说明更多职工宁愿提高每月养老金缴纳额也不愿意延长退休。当然,缴费率的增加幅度也是大家考量的重要标准。调查还发现,公众普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没有较明显的作用。如下图所示,60%的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并不能有效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21%的人对于延长退休年龄是否能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持有不甚清楚的态度,仅有19%的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能够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但在回答否定的原因时,大部分受访者未给出合理的答案。单位性质不同,延退想法各异如果一定要延长退休年龄,那么你希望的延退方式是怎样的呢?调查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三种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方案一:从2015年开始,女工人每1年、女干部每2年延迟1岁,至2025年女职工延迟为60岁。从2025年开始,男女职工同时每2年延迟1岁,至2034年延迟为65岁。方案二:年,女工人55岁,女干部60岁,实行弹性退休。年,男女职工均65岁,实行弹性退休。2035年开始,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均65岁,不实行弹性退休。方案三:从2015年开始,女工人每2年延迟1岁,女干部每3年延迟1岁,从2020年起男职工每5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均延迟为65岁。调查显示,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择第一种延退方案的人数最多,为43%,而私企、外企职工选择第二种延退方案的人数最多,为48%。这就是说,私企、外企职工更多人选择弹性制的延退方案,国企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更偏向于渐进式退休。究其原因,课题组分析认为,工作单位的性质和工作压力不同使两种性质单位职工倾向的退休年龄不同,私企和外企职工可能更希望提早退休,因此,弹性制的延退方案给了他们一个政策允许的延退缓冲期,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女性更希望早退休调查发现,如果实行弹性退休年龄,性别与实行弹性退休的年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女性更偏向于早退休,男性更偏向于晚退休。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女性受访者可以接受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的人仅占2%,而男性中愿意工作到65岁的人占21%。课题组分析说,由于女性考虑到其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工作强度与身体状况的冲突,更偏向于早些退休,并可投身于下一代的教育以及抚养,而男性在身体状况上相对于女性具有优势,且长期社会分工下,作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更倾向于较长的弹性退休年龄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出于类似原因,在上述的三种延退方案中,男性选择三种方案的人数较为平均,分别为30%、34%和36%,而女性则偏向于较慢及弹性较大的延长方式,选择方案二和方案三的分别为48%和40%,占受访女性的近九成。关于这一点,作为课题组组长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单言有切身体会,她的父母是“60后”,也十分关注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单言告诉记者:“我爸爸在学校工作,妈妈在企业,他们俩对延长退休年龄的看法就明显不同,爸爸觉得无所谓,&不就多教几年书么&,妈妈则觉得&好不容易盼到退休&,不希望延长。”“相对于一刀切的政策,我们发现民众更期待政府能够将养老金&双轨&的体制予以改革。”通过实地调研以及与市民面对面的交流后,课题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从民众意愿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单位性质的劳动者进行细化、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带来的实施效果上的减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08108
播放数:137469
播放数:229894
播放数:105526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契约宝宝 久违了 总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