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需要金融行业产品经理理吗

产品经理:互联网与传统软件行业有区别吗? - 简书
产品经理:互联网与传统软件行业有区别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婧第一次听说产品经理这个title是在8年前,当时刚通过了一家外企的BA一面,被通知二面时被告知二面我的有我未来的直属主管和产品经理。当然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后来获得了BA的职位后,在后面的工作中逐渐明晰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在传统软件行业中,担任产品经理岗位的,基本上都是在这个领域,这项业务中浸淫了至少8年的资深人士。他们大都曾经直接与客户打交道,从事市场、销售、实施等岗位。对业务、竞争对手以及各种业务场景、业务发展历史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当我听说一个我认识的从开发转去做业务三年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时,我当时的感受是“这人真牛”。后来渐渐的和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产品总监聊过之后,那种讶异和钦佩也就逐渐消散了。这两年我在招BA的时候,也算接触过很多互联网公司做过产品经理的人员,怎么说呢,发现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和传统软件行业的还是有区别的。01工作经历一般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90%都是做过实施、销售、市场,完全没有以上任何经验的而成为产品经理的,有,但是很少。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有一种是应届生从产品助理做起,然后就升职为产品经理,再到产品总监。还有一种是之前做研发的,比如测试、开发、需求,然后转做产品经理的。这两种情况占到了90%。02经验要求一般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都是在固定一个领域蹲守差不多8年左右,最少的我见过5年的,但是没有少于5年的。而且对该行业的竞争对手,用户问题,市场战略非常熟悉。他不和你说你不会认为他是搞软件的,而是纯粹的业务专家。比如一个ERP的产品经理,他对这个领域非常了解,但是对于另外的领域,比如HRM等就知之甚少。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最少的我见过只有一年工作经验的。而且并不局限于只研究本领域的产品,而是需要了解整个市场上所有的APP。感觉上,区别一方面在于经验年限,一方面在于深度和广度的关注。03工作内容一般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大部分属于市场部门,而不属于研发部门。他们专注于产品战略、蓝图以及配合市场、销售和实施活动。除了和BA或者研发总监沟通外,很少直接接触测试和开发人员。对于代码之类的就更不了解了,除非之前在做实施时有部分的积累。而且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不会去做原型、SRS、PRD这类文档,最多做做PPT、策划书、MRD之类的。而互联网的产品经理有区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的产品经理会聚焦在UE以及交互上,后端的产品经理会聚焦在业务流程、接口定义上。所以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与传统软件行业的BA的工作内容非常类似。而产品总监会与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有一部分的重合,但是却没有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那么的偏向市场。04对待产品的态度一般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对待产品的态度是:稳扎稳打。从发布的周期就能看出,一般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发布周期最少也有3个月,有的甚至一年发布一个版本。所以,在产品经过充分的回归测试、验证测试后才会进行发布。而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对待产品的态度是:快速变化。有的互联网产品甚至一周就会更新一个版本,至少也会在一个月更新一个版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区别的产生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传统软件行业的产品体量一般比较大,模块也很多,数据关系、业务对象关系及逻辑比较复杂。经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互联网软件产品的用户量级比较大,而且需求变化快。如果不跟着进行快速变化,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写在最后:小婧只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以及自身的体会,总结上上述的文字。关于两者的共性包括:都要求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沟通能力等等。如果有一些想法欢迎讨论。不过,不论你是传统软件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重要的都是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多说一句,我个人认为,未来两类产品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对双方的产品经理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做好转变的准备。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小婧同行,就请关注我吧!老人有些困倦,将双脚伸进了炉堂取暖。
哪知气温骤降,海浪一波波往上冲刷着车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点此查看详情
  我从事的是IT行业,具体点说,是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很多人可能都会和我一样,入行久了,看了一些资料,发现里面说的产品经理和我们平时做的事情似乎不大一样,于是做得越久越迷茫,总在问自己――我们到底是不是产品经理?
  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因为有“产品经理”这个词的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熟悉的“互联网”和“软件”的概念呢。从互联网、软件行业巨头的“产品经理”招聘广告中,就可以发现这个职位的内涵和以往的产品经理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在概念上究竟有了哪些变化,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和发展?这会导致产品经理的职责、技能要求有哪些不同?下面我试着给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我会经常把互联网和软件业的产品经理放在一起讲,这是因为两者同属IT行业,而且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像软件,而软件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基于网页浏览器,从产品经理的职责、技能角度来看,两个分支领域日益融合,越来越趋同。
  产品究竟是什么
  我特别喜欢想一些貌似“终极”的问题,这次的问题是:产品究竟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产品就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现在我对着电脑屏幕敲下这行字,用的键盘是一个产品,显示器是一个产品,显示器里的文字处理软件是一个产品,我用的输入法软件是一个产品……忽然我口渴了,手边的杯子是一个产品,杯子里的果汁也是一个产品,我想到了买果汁的时候导购员提供的参考意见很有帮助,她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最后,我觉得我自己也是一个产品。
  所以说,产品这个东西,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多种多样。而解决问题其实就意味着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价值。这个价值不仅要给产品的使用者,也要给产品的创造者。这本书里谈到的主要是一类产品――商品,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变成商品,公益性、非盈利的产品也随处可见。但我们工作中所做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在人们的需求,即用户目标和公司的商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只考虑用户,公司无法盈利,必然死掉;只考虑商业,光想着公司得好处,用户留不住,公司也会死掉。
  所以在这里我们说产品是什么, 产品就是要同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公司的问题,一个都不能少!
  产品经理横空出世
  在商品出现了很多年之后,产品经理的概念才第一次在美国的宝洁公司出现。此前,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显然也是有人做的,为什么这么晚才有人蹦出来说:“要有专人对这个东西负责?”
  可以说,产品经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原来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所以出现了产品管理的矩阵型组织,而此时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规划产品的生命周期,负责产品的上市策略、定价策略、整合营销策略、销售与分销策略,等等。随着产品管理体系的运行,我们发现它还有很多好处,比如鼓励了创新、更重视用户等,这些话题以后再和大家仔细交流。
  上述框架下的产品经理,我把其称之为“传统意义下的产品经理”,美国的琳达&哥乔斯在《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与《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中(注:原名是《The Product Manager’s Handbook》),提到了上述宝洁的例子,也有更详细的关于产品经理职责与技能要求的表述,和以往不少书名中包含“产品经理”的书籍一样,总体感觉它们都偏重于讲述一个产品已经做好以后,应该怎样管理,怎样营销,偏重于市场、商业端,这类产品经理也可以叫做“品牌经理”或“产品市场经理”。
  他们真是招产品经理吗
  说到这里,也许在互联网、软件公司中做产品经理的朋友要跳起来了:好像之前产品经理要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另有分工,由运营部门、市场部门的同事负责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确实和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不同,而各家公司对产品经理的招聘要求大同小异,“产品经理”这个概念,确实已经和旧有的产品经理概念不一样了。它更多地侧重产品本身“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更多地涉及了“产品规划、数据分析、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功能设计、项目管理、敏捷方法”等内容,而不是如传统的产品经理那样,去做已经有了产品之后需要做的诸如管理产品、推广和营销产品的事情。
  产品经理概念的进化
  是我们把产品经理的概念理解错了,还是产品经理的概念变了?事实表明,在互联网、软件行业,业内称为“产品经理”的,90%都不是传统的那个概念了。没必要纠缠于名词的解释,作为奉行实用主义的职场人士,我们不妨接受事实,就继续使用“产品经理”这个词吧!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一下互联网、软件的产品经理与传统意义下的产品经理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又让从业者需要担负哪些不同的职责,提出了哪些不同的技能要求?下面抛砖引玉谈五点看法,如表1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我说的对比都是就整体情况而言,相信会有特例。
  行业形态不同:成熟行业VS.新兴行业
  传统行业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摸爬滚打,市场已经成熟,产品基本定型,通常只有渐变式的创新,很难有重大突破。另一方面,用户也已经成熟,对产品相当熟悉,也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使用习惯,较难改变。所以对于这样的市场和用户,公司会偏重营销类创新,可以参考《公司进化论》(全名为《公司进化论: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里的描述,映射到产品经理的职责上也就自然而然是琳达&哥乔斯的书中所述的那样。
  而互联网、软件行业是新兴行业,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产品本身在不断取得突破,用户看什么都是新的,所以产品需要推陈出新,尽力先入为主,占领用户,主导用户习惯,这就导致了产品工作的重头戏在前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偏重研发类创新。
  因此,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更重视产品功能本身的规划,需要“对市场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及良好的分析、研判能力”,要能不断改进产品,要“深入了解业务,挖掘用户的多种需求,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制定所负责产品线的发展蓝图和实施路线图”。
  产品形态与成本结构不同:实物VS.虚拟物品
  传统行业的产品多为实物,所以有采购、仓储、物流等分工,产品研发出来以后,还有大量的制造成本,这也使得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有相当多的工作是需要考虑如何把整个供应链打通,怎样销售、分销、促销,等等。而互联网、软件产品多为虚拟物品,公司相对而言显得较“轻”,不管是团队,还是成本花费,都更加集中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
  一个常见的互联网产品,很可能只是由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团队所做,而用户却是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亿万量级,这在传统行业不可想象。虚拟物品的复制成本极低,所以重点资源会投入在产品本身,较少考虑实体经济里供应链上下游的事情。于是,对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分析、设计的细节尤为重要,必须亲自把握,可能一个细节的改进就能增加上万的用户,杠杆效应也十分明显――因此,在招聘的广告词里自然就有“善利用设计工具完成产品用例设计和Demo 制作”这样的要求。
  生命周期不同:几年VS.几个月
  传统行业产品典型的研发生命周期一般是几年,甚至更长,所以需要比较复杂精细的流程来支撑,比如我了解到在汽车行业,做一款新车的整个过程中,有不下300个评审点,这样复杂的过程显然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负责。而互联网、软件产品典型的研发生命周期就只有几个月,所以研发管理过程会更精简,一个典型的产品研发过程,一般只有10 个不到的评审点。
  于是,我们推崇敏捷方法,传统行业的精雕细琢不适用了,我们要快,这也是为了顺应新兴市场的需要,而且船小好掉头,有问题也能够快速地改,再发布一次升级就行,不像传统行业改起来那么麻烦,问题产品只能“召回”……所以,虽然互联网、软件的项目更加不可控,但项目过程本身看起来并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复杂,更接近“艺术”而不是“技术”,要依靠丰富的经验,于是产品经理也经常兼顾项目管理,这样自己可以在项目完成度和产品质量之间做平衡,对产品无疑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在招聘广告中看到公司要求产品经理“发起产品研发项目”,“组织资源实施产品,对其效益负责”。
  本文由 @提笔写忧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 收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8031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互联网产品经理和传统行业产品经理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界面新闻oJMedia作者:刘志强
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首先,阐明他们两个在职业属性上的共同点:满足需求。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在于挖掘需求后满足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双方共赢。
而区别在于满足谁的需求,传统行业产品经理(以下称为A)满足的是客户的需求,他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换而言之,每个客户的需求得到满 足之后都是需要对产品付费的。于是,在结果导向的驱动下,A想把产品做好的思维模式就是满足他,满足他她,满足他她它。互联网产品经理(以下称为B)满足 的是用户的需求,他的工作每天都要思考ROI,因为用户较于客户来讲,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可以免费享受产品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在享受服务之后自由 传播对产品的看法,这一特质使得B的思维模式更加注重目标用户的细分,他会将绝大部分精力置于目标用户的种子和中间部分(不太注重专家用户)的需求挖掘工 作。于是,B想把产品做好的思维模式就会是满足他她它,满足他她,满足他他他&
这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将在根本上影响AB的工作内容,产品的设计模式,甚至是企业的商业模式。
上面是对本质区别的分析,当然,AB间还存在一些硬性的,固化的,但是可通过时间与经验去适应的区别:
1.遵守流程与拥抱变化
A一般会处于某个链条下工作,强调在已有成熟流程基础上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
B的工作没有常态,非要说常态的话那就是变化,需求变化,数据变化,项目管理变化,运行需求变化,行业环境变化甚至是bu&&,这一切都导致他每天都在处理变化,在变化中作出预判。
2.谨慎开车与唯快不破
A所负责的每一次产品发布都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流程考验,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测试,产品量产,产品上市,每一步都会严格按照schedule中的交付清单执行,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计算的后果,比如大众,丰田的召回事件。
B 经常犯错,但他却不会因此害怕犯错,因为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犯错成本会越来越低,并且ROI会越来越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 (是不是该说物联网或者AI时代了-_-#),版本的迭代周期要快很多,B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去试错,去挖掘用户真实想法,去验证用户实际做法,去不断纠正 产品策略,比如MVP test,A/B test,目的就是为了和用户不断接触,毕竟好产品,用户造。(套用下用户参与感的逻辑,哈哈)
3.你买我卖与免费体验(别人为你买单)
客户与用户在人物属性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AB不能使用同一个价值观去设计其产品的商业模式。A的商业模式,我们刨除跑马圈地,抱团取暖,平台资源共享,供应 链优化等等手段去分析,回归本质其实就是你买我卖:我给你产品,你付我money。而B的商业模式却表现出多样化,拿度娘来说,我们使用它的搜索服务,虽 然没有直接支付报酬,但它却能利用广告植入,点击付费,竞价排名赚的盆钵满盈;拿鹅厂来说&&拿阿里来说&&拿美团来说&&拿去哪儿来说&&它们成熟的商业模式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也使得B会非常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带来的口碑传播,非常注重核心需求的满足带来的留存率,非常注重产品可玩性带来的活跃度。
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我们是中国最真实的产品经理学习平台,希望跟各位想转岗的或者已经在岗的好好交流~产品100团队
产品经理专业学习,尽在: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热门推荐:
  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部分互联网人会选择进入传统企业,求得另一条发展之路,但是产品经理是否该加入传统企业?需要深思。
  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身边有几个朋友因为没找到好的机会,加入到了一些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部门。大环境这么差,加上一些互联网公司停止招聘,传统企业就显得机会多,而且薪水还高。我这些朋友应该也不是个例,不管是为了钱还是说缺少机会,亦或是着急工作,即便是公司不理想大家也会选择入职。
  我原来在15年10月份写过一篇文章,是我在一家传统企业互联网事业部工作的感悟。今天我想借着这篇文章讲一下产品经理加入到传统企业的好与坏。
  这几年互联网思维的概念非常火,互联网大佬们也都在提倡让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既然万科、万达这样知名的传统企业已经涉足了互联网业务,那么中小企业的步伐肯定也不会落后。所以我们看到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越来越多,也开始从互联网公司中大量招人了。
  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原因,很简单,说到底都是因为钱,钱,钱!
  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还是很短的,算起来在中国还不到20年。互联网的红火,最初是因为搜狐、网易这些公司上市后,创始人拥有很多财富,媒体也在吹捧张朝阳、丁磊这样的财富神话。传统企业要苦哈哈干十多年才能赚到的钱被互联网公司几年就超过了,而且是在公司的规模远没传统企业那么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人家可能3000人挣的钱要就比你2万人的公司还多得多,这当然会让人羡慕。
  我在一家传统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从我自身的感触说一下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三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所有转型做互联网的公司都会遇到的。
  1.决心不够,缺乏耐心
  很多人往往都这样,只看到别人赚钱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别人的辛苦。如果研究一下互联网各个公司的发展史你会发现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在做了5年以上才逐渐有收入,有一些是8、9年甚至10年还没有赚钱。传统企业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会缺乏耐心,实际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个情况是,一段时间团队做不出成绩,那老板可能就不愿再继续投资了。
  好一点的公司会坚持多年,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外包公司但也跟外包公司差不多了。
  虽然互联网公司的人数不多,但是单个员工的人力成本要比传统企业高不少,这对某些传统企业老板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有的即便接受了也很勉强,而且往往要求团队背负着严格的业绩考核。因为产品开发上线往往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会出现一个比较搞笑的现象,有些公司的产品刚上线还没来得及运营就失败了。这对产品经理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你一直无法从用户数据上验证产品好坏,制定的产品策略是否有效也无从考证。
  做互联网产品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尝试的,传统企业的老板由于缺乏耐心,不给时间,所以产品上线如果效果不好,也已经没时间去再做尝试了,更别说再去调整产品方向。这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逐渐的对业务了解后,可能已经琢磨出一条可行道路,但是你的想法也没机会实现了。
  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不一样,传统企业是每销售一件货物就会赚取一份利润,营收的提高也伴随着成本的提高。但是互联网企业却是前期需要你有很大的投入,可能几千万几个亿花出去了都依然无钱入账。互联网销售的不是硬件商品而是软性的服务,例如优酷提供的是视频服务、QQ提供的是免费聊天的服务,一款互联网产品开发出来后可以保证在人力和材料成本不增加或者说增加很少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收入,边际成本更低,利润率更高。
  老板停止注资,你可能会很生气,觉得他们没有见识,而且有时候恰恰是产品要有转机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这样也会让人觉得很可惜。不过也没办法,传统企业的老板之所以缺乏耐心,也是转变不过自己的思想,不理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2.执行不顺,内部员工的利益遭到损失
  传统企业做互联网总是抱有很美好的愿景,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往往面临执行不利的问题。拿我所在的公司讲,我们做的事情是将度假区的游玩项目打包放到平台上销售,度假区游玩项目的销售有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下的销售人员卖出去产品之后会有提成,而线上渠道的价格就是把线下销售人员的提成给取消了,所以会更便宜一些,这也是线上平台的一个优势。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线上平台上给度假区带去的客户,由于没有提成,所以线下人员在接待的时候对于客户的态度不够友好,我们的BD每次去跟度假区的工作人员沟通客户接待情况,对方也总是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情绪。
  遇到这种问题即便员工还是会遵守原则,但是在实际服务的一些细节上还是会出现偏差,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影响线上平台的发展。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涉及到个人利益,而人本是自私的。在我看来,如果仅仅是业务上的矛盾还好说一些,最害怕的就是涉及到员工个人的利益。前者只需公司高层对业务进行调整,后者则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之间利益的矛盾要比业务矛盾更难解决。
  3.公司各部门之间存在私心
  有些传统企业本身是做商品销售,涉足互联网是想搭建线上的销售渠道,希望借助线上取代线下渠道,初衷是好的。但初期推广互联网平台,总得需要给予线上平台一些优势,最直接最有效的恐怕就要算价格了,降低线上平台产品的销售价格,但这一点很多公司都很难做到。对于传统企业来讲原本产品的销售一直依靠的是线下,如果去掉了线下这块,线上的业绩又不能立即体现出来,很容易得不偿失。这也是所有传统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甚至是越大的品牌越难解决。
  还是拿我所在的公司来说,当时公司还有一款产品就是面向喜欢度假的用户推出一种会员卡,用户购买我们的会员卡后可到指定的度假区免费住酒店,这个会员卡的优势就是住酒店便宜,另外就是可以通过我们自身平台预定酒店成功率更高。产品推出后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用户信任度,当时我们想在集团下属的度假区做推广,用户看到实体的度假酒店后信任度会提高很多,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但是在卖出一部分会员卡后,度假区的人员就撤掉了我们的所有推广,就连当时我们要在线下的度假区放一个宣传海报都不给支持。反而是他们推出了自己的一种储值会员卡,开始推广自己的产品,对我们而言也就缺少了一个非常强的销售渠道,着实不利,也很让人无奈。
  公司部门之间存在私心在所有的公司都会存在,包括互联网公司,但更多的只是会造成部门之间配合不好的情况,还不至于影响到整体业务的发展。但是在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中,互联网业务本身就是全新的,还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资源发展,而如果在初期就遇到其他部门不配合的情况,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互联网业务失败的结果。
  4.总结
  说了在传统企业的弊病,好处也是有的。由于老板不懂互联网,所以在说服老板做一款产品的时候成本可能会低一些,产品经理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会更大一些,决策权也会更大一些。当然这也需要产品经理有很强的责任心。
  写这个话题,不论是说加入还是不加入,站在哪个立场都会有所偏见。我说的也是我个人感触,不能以偏概全,写出来也是供大家参考一下,最后还是得自己拿决定。
  #专栏作家#
  云瑞,微信公众号:马虎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片刻产品经理,五年产品人,走在内容社交产品路上,死磕产品设计,喜欢玩各种APP,玩桌球,打羽毛球,欢迎与大家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10450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聊聊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与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之间的区别_笔尖轻触_新浪博客
聊聊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与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之间的区别
在经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后,想说一说者两个行业产品经理的一些区别。当然这个区别是由行业的不同引起,与其说产品经理的区别不如说两个行业的区别。但在这里,我仅仅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行业的角度太大,一时没办法说完。不对的地方,欢迎拍砖指正。
先说相同点。
&&&(不同的公司对产品经理的定义会有不同,有的将项目经理称之为产品经理,有的将需求分析师称之为产品经理,也有的将交互设计师称之为产品经理····)但其实产品经理的工作从大方向上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及做一些数据跟竞品的分析、要对产品进行定义以及选择产品的实现方式、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进度把控、要对产品进行长期的规划和迭代。
毕竟隔行如隔山,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不一定能转互联网产品经理,反之亦然,感觉自己在说废话。
第一,偏向的重点不同
&传统行业,因为其产品为实物,流程更为复杂,所以对于产品经理的全局观有着更强的要求。在产品的实现上可能要综合市场、开发、运营、生产等各个环节来做出选择。所以从专业技能方面讲,则更为注重项目管理能力,产品经理必须确保产品的进度、成本的控制,至于产品的一些细节不会像互联网行业那么注重。但就目前的形式,传统行业也在逐渐在用户体验上进行考量。如专业的交换机正在往如何让小白用户懂得使用转变、医疗器械也在往如何让非医疗人士快速使用的方向靠。可能你认为传统行业都在往智能的方向走,但终究大家都把用户体验的因素考量进来。
&&互联网行业,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产品经理的天职,所以产品经理必须对于产品交互和产品流程等保持足够的专业度。产品经理需要在某个操作的体验、某个任务实现的流程上不断进行优化。这就需要产品经理会懂得如何画出产品的原型Demo和任务流程图,通过原型与流程图来进行展示自己脑海中的想法。
&&第二,跨行上手的时间
&&由于做出产品的形态不同,一个是实体产品,一个是虚拟产品,所以是导致做出产品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同。
&&传统行业,因为产品开发成本相对于互联网产品较高,其产品流程相对繁琐,从产品概念形成,到软硬件开发,机壳结构设计,外观包装设计,测试,试产,量产,到产品上市等等。需要有对软硬件定义的能力,能和软硬件开发撕逼;要对结构与外观的设计作品进行把控,这就要求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要懂得生产与测试,能对于产品生产过程碰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总的来说,掌握整套产品流程。没有2,3年的功力,更难称得上合格的产品经理
&&互联网行业,更讲究快速,有了产品的概念后,需要产品经理收集各方的需求(改天再讲需求的来源与分析方法),并对需求做出分析,对于版本的迭代进行规划。相对于实体产品,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懂的是产品界面的设计风格、界面的布局、界面之间的交互、用户使用界面时的体验。同时还需要懂得产品如何运营,懂得能从产品的各项数据中来优化。对于跨行,即使是一些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也可以在短期内上手。
&第三,商业角度不同
&&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盈利都是通过渠道卖产品。PM需要关注产品给客户带来了什么价值,给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让更多的客户愿意卖我的产品,让用户更喜欢。这其中可能就设计到对于产品的Costdown,对于现有资源的整合,这里不深入讨论。
&而在互联网行业,PM想的是这个产品,我要如何来获取更多的用户。因为商业模式变得多样化,但大部分都是基于在给用户解决某个问题之后再与用户之间建关系,方便后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那基于以上不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区别),传统行业的PM如何转互联网?先写这么多,下次再聊这个话题。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1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