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F钱军教授:中国股市宏观经济分析为什么与经济脱节

按公司简称
按股票代码
按企业行业
按发布日期
按关 键 词
按发布地区
按文章标题
&您的位置: >& 新闻浏览
聚焦中国股市 高金举办媒体Finance Talk Show&&
16:46&&&& 来源:商业电讯
&&&& 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放缓,但过去30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无疑雄冠全球。然而,为什么最牛的经济却有着最熊的股市?这个困惑很多投资者乃至财经媒体人的问题得到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日,全国30多家媒体40多位财经记者汇聚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参加首期Finance Talk Show,与高金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就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面对面对话。 &&&&Finance Talk Show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蓝鲸传媒联合举办,聚焦时下热点,重点阐述了&为什么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脱节?从上市机制和注册制的推进谈起&这一话题。主讲的钱军教授研究中国股市多年,其与F.Allen以及高金另外两位教授陕晨煜、朱蕾合著的论文《为什么经济增长最&牛&的大国有最&熊&的股市?》获2015CICF中国金融国际年会最佳论文奖。
&&&&讲座一开始,钱军教授就抛出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上创造了多个奇迹――GDP过去30年增长率全球第一;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体量已在2014年底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的股市长期收益却非常低,2000年投1元钱进股市并一直持有,到2014年只剩下0.75元(剔除通胀,含现金红利),回报远低于美国的1.5元,更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和巴西的2元多,甚至还略低于经济长期滞涨的日本。而若把这1元钱以活期方式存入银行,扣除通胀因素后期末净值尚达0.78元,这意味着投资A股的收益回报还不如把钱以活期的方式存入银行。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间A股市场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仅为9.67%,远低于几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的46.3%、日本的65%、德国的84.7%、英国的54.4%,以及巴西的43.4% 和俄罗斯的74.5%。 &&&&那么,为什么最牛的经济却有着最熊的股市?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对投资者的回报呢? &&&&钱军通过列举各类统计数据分析,与主要大国经济增长、股市长期收益对比,将在中国上市的公司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收益对比,钱军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A股股市脱节有着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股市的&审批制&: &&&&一是上市难退市也难。由于中国股市实行的是审批制,企业上市需要审批核准,有比较高的资产规模和业绩门槛,这也使得上市资源变得相对稀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些企业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而为什么退市也那么难?因为上市公司这个&壳&太有价值了,导致优胜劣汰机制没能真正在股市中贯彻执行。因此,中国股市中现有的一大批上市公司并非行业业绩最优秀的公司,而业绩差的公司仍很难被淘汰。 &&&&以净利润占比为例,从年间,所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年度净利润占比在13.7%-35.1%之间,而同期非上市公司的该项指标在64.9%-86.3%之间,两者差距明显。而且,在这15年间,前者在每一年都无一例外地远远落后后者。 &&&&同样,按资产回报率分析,从1998年到2013年的15年里(除2010年数据不全外),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仅有两年(1999年和2013年)超过行业与资产规模相匹配的非上市公司。 &&&&二是上市前后公司的净资产(股东权益)回报率大幅跳水,上市后公司投资回报率很低。由于实行审批制,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大部分均为行业成熟的大型企业,在所属行业或企业正处于顶峰期上市,其业绩一般均在上市前一年准备送交审批时达到峰值,而上市后则出现回报率直线回落,增长乏力。而一大批正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企业则因为门槛过高被挡在了A股大门外。美国股市实行注册制,上市企业以新兴行业的成长型企业为主,其一般选择经济形势趋好,行业前景看好,自身业绩较好的牛市时机上市,因此上市后业绩平稳增长,少有中国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 &&&&而同样是中国公司,赴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业绩远远好于在A股上市的公司。去香港或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在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不大,没有断崖式跳水的情况,上市后长期投资规模比较小,但是以净现金流衡量的投资收益率却更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钱军表示,第一降低或者取消规模、业绩方面的上市门槛,实行注册制。第二,鼓励民营,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公司在A股上市。证监会应该从以业绩为基础的监管,过渡到以合法合规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打击内幕交易,打击弄虚作假,加强信息披露,规范市场。 &&&&讲座结束,现场媒体记者意犹未尽,就新三板、注册制、熔断机制等问题纷纷发问。
&&&&钱军表示,他赞同新三板设置准入门槛,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因为机构做研究的实力跟时间相对散户更强更多,更容易做新三板这种基本层面的投资,机构的长期持有也有利于扶持企业成长。同时他看好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发行新股的模式,因为定增只允许不多于10家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后面又有1-3年的锁定期,这将促使机构投资者关心并参与、监督公司的运营。 &&&&关于注册制推出后上市公司会否如洪水般泛滥?钱军认为毋需担心。一是市场不好的时候很少会有企业上市,他会视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更好的时机。第二,中国股市目前的上市企业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放开后反而将倒逼投资者在选择时一定要先去认真了解这个企业再作决定,不再出现打新股如同中彩票稳赚不赔的这种怪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中国股市信息披露的日趋完善。钱军特别提醒,注册制推出后监管部门千万不能因为出现个别作假现象而全盘否定注册制,任何市场都难杜绝作假现象,管理部门需要做到的是严惩造假,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实行退市。 &&&&关于2016年即将正式实行的熔断机制的利与弊,钱军称尚需深入研究,有具体的分析数据后才能作判断。他表示,现在确实会因为程序和高频交易等产生非基本层面问题导致的急剧震荡,这种情况下熔断一下未尝不可。但中国与美国市场以及交易机制不同。美国虽然有熔断机制,但没有涨、跌停板机制。涨、跌停板制对股市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主要表现在过多的涨跌停导致交易频繁中断,无法有效传递市场信息,不利于价格发现和全面反映上市企业的真实现状,就不利于投资者清晰、准确掌握信息动向,分清优劣。&&&&&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5号北发大厦B座1层  邮编:100088 电话:010-0 传真:010-
商业电讯网 Business Press Release Newswire
版权所有 北京商讯天下科技有限公司SAIF钱军教授解码“最牛经济遭遇最熊股市”
日12:10&&&&&&&&&&阅读量:56602
  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项目主任、金融学教授钱军受邀担任第一财经电视《解码财商》栏目解码嘉宾。围绕最牛经济遭遇最熊股市这一话题,钱军教授进行点评和解析。
最牛经济遭遇最熊股市
  最近一个工作论文发内容,题目叫《为什么最牛的经济有着最熊的股市》。
  有几种看法。第一种,从2000年到2012年,看长期收益,2000年在几个国家的股市里砸一样的钱进去,到2012年的年底再看还剩下多少钱,或者变成了多高的收益。从这个比较来看,这里就出问题了。同样是这六个国家,俄罗斯当时如果砸一个,剔除通胀以后,包括公司发的红利,到2012年底,可以拿到三块多卢布,这是相当不错的业绩。别的,像巴西和印度的业绩,也是很不错的。实际上在这12年对美国的股市来讲有点不公平,因为2000年正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即将破灭的前夕,那时的水平是非常高的,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的股市总的收益不是很高,最差的的股市毫无疑问是日本,剔除以后算上红利,从2000年到2012年大概会亏掉30%。而我们国家的股市,如果2000年砸进去一块人民币,剔除通胀以后包括红利,让亏掉将近40%,这个是非常差的业绩,所以说是最牛的经济和最熊的股市。
  第二种,将投股市和做比较。如果把一块钱存在银行里,不断地存季期存款,以此类推到2012年,剔除通货膨胀以后,季期存款一块钱,大概能拿回来7毛8,这个股市在同时段一块钱进去,还剩6毛2都不到,也就是说中国的股市在这12年当中的业绩,还不如把钱放到银行的季期存款里面,如果说季期存款是把钱往水里丢,那把钱放在股市里,就像把钱往火里扔。
  那么,最牛的经济体会造就最熊的股市?
  原因非常多,一个中心的问题是,跟股市中间的桥梁是不完善的,甚至说这个桥是没有的,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快这么好的实体经济,没有给股市输送很多好的企业,这个跟上市过程有关,也跟退市过程有关。
  中国上市的过程实际上不是一个市场决定的过程,是一个行政过程,每个公司上市,要经过证监会批准,然后上市还有门槛,公司在上市前要连续三年一定要,还要有三千万的,或者收入要达到三亿等等,实际上这么高的门槛,是把很多非常好的增长型企业拒之门外。在美国,很多新兴行业的公司,包括最近要在纽交所上市的,这些都是非常有增长潜力并且实现了增长潜力的非常好的公司。因此市场看重的不是它现在的,看重的是它以后盈利的潜力,所以在美国这样的,它是一个市场行为。而国内设立这么高的门槛,实际上把很多增长型的企业拒之门外,这是害处之一。能够达到这一门槛的往往是成熟型的企业,有很多国企,现在盈利,但是以后的盈利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说,它以后实际上没有什么增长潜力,并且它又不发红利,把这种公司放到股市,它以后就很难给创造财富。很多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粉饰账本,达到高门槛的要求,实际上里面的水分很多。为了争取上市,达到那个门槛,将以后的发展潜力,将所有的资源耗尽在准备上市上面,更可恶的是还有假造业绩。
  总结一下,上市的门槛以及行政过程,扭曲了很多公司的意愿,从生产上,从未来发展上造成了很多问题,也引发了很多公司通过造假,虽然证监会公布这些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当中,达到的实际效果是把很多好的增长型企业关在门外,而让很多通过假造或者粉饰业绩的企业放进股市,这是上市的过程。
  再看退市的过程,2012年以后,对退市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退市的要求更严格了,但是搜遍上交所、深交所的很多,找不出几家上市公司真正是退市了,另外有一个帽子叫,实际上这种公司业绩已经有问题了,但是还没有退市,所以这个ST的公司是比较多的。将中国戴ST帽子但是没有退市的公司跟别的国家已经退市的公司比,中国公司戴上ST帽子的,前面五年的(资产回报率),国外的公司看它退市那年前面五年业绩的状况,结果,中国的公司在被戴上ST帽子以前,这五年当中业绩下滑的程度,远远高于国外上市公司,退市以前的业绩下滑程度。这样的退市机制不可能把不好的公司赶出去。所以说,中国公司上市的这个壳很值钱,总有。问题在于,因为这个壳有价值,中国公司的退市机制几乎在实际当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去年年底证监会已经表示,以后要改变上市公司的,我认为注册制应该迅速执行。第二点,要降低上市的门槛,因为这个门槛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在降低门槛的同时要严格执行退市,尤其要保证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上市公司一旦严重造假,披露假信息,这样的公司要严惩,不给第二次机会,这种公司的高管、审计师犯错的就很高,以后做类似事情就会三思而后行。(来源:第一财经电视)
—————————————————————————————————————
88%的雇主明确表示他们有计划雇佣2016年毕业的MBA学生。MBA毕业三年后平均工资达到135,000 (美元)。加“MBA报考咨询”微群,添加微信小智君助手(mbaxuetang)为好友,发送“mba”
扫描二维码添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03192',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SAIF MBA钱军教授: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_【MBA之窗】
你可申请半天或者一天的试听,身临其境的感受mba课程的魅力
姓  名:
手  机:
邮  箱:
报考学校:
学  历: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才人辈出的教职员队伍中,不乏在各个科研领域中的佼佼者和带头人。除此之外,一部分教职员深厚的行业背景也是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当60后上司遭遇90后下属,要管理先了解 来越多的90后员工步入职场,他们在适应着职场,职场也在适应着他们,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调查称,对管理90后下属最不适应的是60
一知名公司的CEO到沃顿商学院参加演讲,他首先向大家提问:你们 读MBA 的目的是什么?并给出了3个选择:MBA的名声、圈子和知识。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圈子,然后还反过
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教授表示,从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钱军教授认为,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较
约翰塔格尼诺先生(Mr.John Tagnino)曾任美林公司副主席,纳斯达克高级副总裁,福坦莫大学校董主席。他是意大利裔美国人,现今已77岁高龄。他在纽约华尔街工作了50多年,一
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朱蕾教授对于近期财政部计划取消部分化妆品的消费税这一决定,朱蕾教授发表评论表示,化妆品免征消费锐未必会引发降价。以下是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度、产能过剩、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必须做出新常态下的调整。改革就是最大的红利。而对于企业,新常态也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企业
日,全国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期间记者对话中国MBA栏目组独家专访了陕西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文莉,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 观众朋友
日,是施建军就任对外经贸大学校长的第一天,他在学校各处熟悉环境时,虹远楼下小广场边上一排排热水瓶吸引了他。虹远楼是一个住着将近一万名学生的宿舍楼,学生
5月22日,你我贷CEO严定贵先生做客对话中欧校友金融大咖系列活动,为大家分享了P2P蓝海的生存之道。本次活动由中欧FMBA课程部和中欧FMBA金融俱乐部联合举办,是中欧FMBA201
一知名公司的CEO到沃顿商学院参加演讲,他首先向大家提问:你们 读MBA 的目的是什么?并给出了3个选择:MBA的名声、圈子和知识。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圈子,然后还反过
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教授表示,从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钱军教授认为,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较
约翰塔格尼诺先生(Mr.John Tagnino)曾任美林公司副主席,纳斯达克高级副总裁,福坦莫大学校董主席。他是意大利裔美国人,现今已77岁高龄。他在纽约华尔街工作了50多年,一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才人辈出的教职员队伍中,不乏在各个科研领域中的佼佼者和带头人。除此之外,一部分教职员深厚的行业背景也是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英国脱欧影响:上财大商学院教授为您解析 在6月24日结束的英国脱欧公投中,超过半数的英国选民在公投中选择脱离欧盟。受此消息的影响,英镑对美元跌至30多年最低水平,欧洲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EED项目联席主任,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终身教职)
钱军教授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证公司金融、金融机构等领域的许多课题。钱军教授是国际一流学术杂志Review ofFinance金融评论的副主编,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中心的研究员,美国金融学会和西部金融学会会员。他是中国金融暑期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同时担任全美中国金融协会(美国最大的华人业界金融协会)的主要学术顾问。他还担任过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访问和客座教授。
一键打开、输入目的地、静候车来,打车软件就是如此地方便快捷,再也不用“风里雨里默默守候在原地”只为等一辆出租车。在今天,无论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还是Uber,打车软件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重要工具。
伴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这些打车软件的估值也不断攀升,以滴滴打车为例,随着最近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估值规模已接近达200亿美元左右。然而,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开放性商业模式,两年烧掉15亿的滴滴打车未来真的能盈利吗?他们在“共享经济”的路上又能走多远?
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携手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举办了“SAIF金融E沙龙——新金融的崛起:从互联网金融到共享金融”活动,特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以及北京网信众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宏生、锋之行汽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燕两位SAIF校友,由解读姚余栋、杨涛共同主编的《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一书开始,就共享金融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实践运用、政策环境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讨。
这年头,在财大气粗的队伍里,互联网行业算是一支生力军。不仅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国外的知名互联网巨头同样执着于并购。就在2016年3月,Facebook收购了热门换脸应用Masquerade;而已逐渐成为巨头科技公司的谷歌,更是累积收购了182家公司,从音乐流媒体到儿童类app再到虚拟现实技术,触角伸向各个领域。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大佬们只是有钱任性“买买买”,在企业兼并收购的背后,有着一系列与金融相关的策略和风险。
在日于北京召开的“SAIF金融E沙龙——长富汇银大讲堂”上,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就大资管背景下的并购趋势发表主题演讲。钱军教授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并购浪潮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在并购过程中所涉及的代理权争夺以及资本运作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并购的进程。他认为,资本进入并购总的来说是好事,其关键是股东积极参与主义,可以推动并购以及公司治理的发展。
以下为钱军教授的分享实录:
中国并购浪潮风生水起
现在中国公司参与的并购很多,可以说是一个浪潮,这个浪潮有几个
三月,中国一连收到了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的“负面”展望报告,市场随之哗然。中国政府以及公司的融资成本,尤其是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本,也可能会因此增加。目前惠誉仍维持对中国信贷评级前景的“稳定”评级,惠誉给予中国评级为A+,低于其他两大评级机构。因此,尽管惠誉给出前景稳定的展望,但事实上他们对中国的评估更为苛刻。
此前,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用“我们不care”给予回应。那么,对于这些看衰中国的评级机构,国际市场为何如此care(在意)?他们到底有多靠谱?中国又是否需要care呢?
以下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发的专题文章。
在日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举行的“高金浦东校区启用仪式暨首期论道陆家嘴·高金论坛”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发表题为“2016中国金融:波动中的市场化进程”的主题演讲。
在钱军看来,经济要转型光靠政府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机构或者体系对经济转型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那就是市场!
市场应该走在实体经济的前面,好的市场可以指引实体经济,哪些行业看好,投资应该往哪里投,而这就是市场体系的完善标志。
如下为钱军现场演讲摘要:
中国的GDP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体量已经相当接近美国,而如果用一些指标,比如世界银行在2015年年底发布的调整购买力平价后的指标(PPP)来衡量,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所以,中国不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动力。事实上,从08年至今,中国每年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最大的。因此,今年G20在中国举办意义特别重大,中国积极参与和在某些方面主导全球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目前中国的状况是经济在调整,而且今年又是经济调整的关键一年,也是比较困难的一年。即便如此,我个人比较乐观,在我看来度过今年之后,中国经济基本上就可以见底回升。
进入201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风波不断,A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联动下跌的主要一员,人民币汇率也再度历经“811汇改”后的最大波动,而境内外市场的关联性也成为投资者讨论和博弈的热点。
这些事件似乎都在预示,2016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波动性”将是市场的常态,而金融市场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市场化”,即在波动中整个金融体系应该继续推动市场化进程。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近日专门撰文,就2016年中国金融市场变动作了详细分析和预测。
让我们先从汇率说起。从过去十年间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一路飙升来看,2015年下半年来的人民币贬值,尤其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会议传递重要的政策信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专业解读和建议。
- &前期的多轮降息降准效果有限:
从效果来看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最需要融资的大量中小企业来说并没有多大好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传导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金融体系
的不完善,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不能把宽松货币政策所引发产生的资金合理地引向经济里面真实收益好而且特别需要资金的企业,同时却造成了资金大量涌向预期
短期内会有高收益的投资板块,比如股市和一些地区的房地产。
最近一年的数据显示,每当央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三点美联储FOMC将宣布利率政策,日趋明朗的加息趋势让全球金融市场严阵以待,千呼万唤只等靴子落地,那么,刚刚“入篮”SDR驶入国际化快车道的人民币又将何去何从?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特发专稿,就此热点进行分析点评。以下为详细内容。
数据显示(见图一,图二),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后的十年间,人民币升值迅猛,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一路飙升,直到近期才有一些反向波动。比较图一和图二,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对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是有一定区别的,相对来说,对美元的走势比较平稳,而对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几种货币的波动就比较大,这就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和汇率政策——在
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放缓,但过去30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无疑雄冠全球。然而,为什么最牛的经济却有着最熊的股市?这个困惑很多投资者乃至财经媒体人的问题昨天得到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12月11日,全国30多家媒体40多位财经记者汇聚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参加首期Finance Talk
Show,与高金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就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面对面对话。
Finance Talk
Show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蓝鲸传媒联合举办,聚焦时下热点,重点阐述了“为什么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脱节?从上市机制和注册制的推进谈起”这一话题。主
讲的钱军教授研究中国股市多年,其与F.Allen以及高金另外两位
“谁要搞清楚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谁就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在很多西方学者的眼中,在缺乏成熟的、西方式的法律体系,也没有高效的正规金融体系的情况下,中国却能在三十多年里创造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着实难以想象。而目前中国经济又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发达国家之林,还需要大量国际化和创新性的研究。
在全球顶级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杂志》,以下简称“JFE”)近期公布的“Hall of
Fame”(名人堂)论文榜单上,一篇聚焦“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论文——“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中国的法律、金融和经济增长》)被加冕“all-star”(全明星)论文。这是首篇发表于国际一流金融学术杂志上专门剖析中国的法律和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文,颠覆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流理论和观点,也同时成为开启中国和新兴市场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研究之锚。
这篇论文的合著者之一是一位力图以国际当前位置: >
SAIF MBA钱军教授解码“最牛经济遭遇最熊股市”
来源:第一财经电视  10:51   点击量:
【讯】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项目主任、金融学教授钱军围绕最牛经济遭遇最熊股市这一话题,进行了点评和解析。以下是钱军教授的解读:
最近一个工作论文发内容,题目叫《为什么最牛的经济有着最熊的股市》。
有几种看法。第一种,从2000年到2012年,看长期收益,2000年在几个国家的股市里砸一样的钱进去,到2012年的年底再看还剩下多少钱,或者变成了多高的收益。从这个比较来看,这里就出问题了。同样是这六个国家,俄罗斯当时如果砸一个卢布,剔除通胀以后,包括公司发的红利,到2012年底,可以拿到三块多卢布,这是相当不错的业绩。别的金砖国家,像巴西和印度的业绩,也是很不错的。实际上在这12年对美国的股市来讲有点不公平,因为2000年正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泡沫,即将破灭的前夕,那时的水平是非常高的,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的股市总的收益不是很高,最差的发达国家的股市毫无疑问是日本,剔除通货膨胀以后算上红利,从2000年到2012年大概会亏掉30%。而我们国家的股市,如果2000年砸进去一块人民币,剔除通胀以后包括红利,让投资者亏掉将近40%,这个是非常差的业绩,所以说是最牛的经济和最熊的股市。
第二种,将投股市和银行存款做比较。如果把一块钱存在银行里,不断地存季期存款,以此类推到2012年,剔除通货膨胀以后,季期存款一块钱,大概能拿回来7毛8,这个股市在同时段一块钱进去,还剩6毛2都不到,也就是说中国的股市在这12年当中的业绩,还不如把钱放到银行的季期存款里面,如果说季期存款是把钱往水里丢,那把钱放在股市里,就像把钱往火里扔。
那么,最牛的经济体会造就最熊的股市?
原因非常多,一个中心的问题是,实体经济跟股市资本市场中间的桥梁是不完善的,甚至说这个桥是没有的,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快这么好的实体经济,没有给股市输送很多好的企业,这个跟上市过程有关,也跟退市过程有关。
中国上市的过程实际上不是一个市场决定的过程,是一个行政过程,每个公司上市,要经过证监会批准,然后上市还有门槛,公司在上市前要连续三年一定要盈利,还要有三千万的净利润,或者收入要达到三亿等等,实际上这么高的门槛,是把很多非常好的增长型企业拒之门外。在美国,很多新兴行业的公司,包括最近要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这些都是非常有增长潜力并且实现了增长潜力的非常好的公司。因此市场看重的不是它现在的盈利水平,看重的是它以后盈利的潜力,所以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它是一个市场行为。而国内设立这么高的门槛,实际上把很多增长型的企业拒之门外,这是害处之一。能够达到这一门槛的往往是成熟型的企业,有很多国企,现在盈利,但是以后的盈利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说,它以后实际上没有什么增长潜力,并且它又不发红利,把这种公司放到股市,它以后就很难给投资者创造财富。很多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粉饰账本,达到高门槛的要求,实际上里面的水分很多。为了争取上市,达到那个门槛,将以后的发展潜力,将所有的资源耗尽在准备上市上面,更可恶的是还有假造业绩。
总结一下,上市的门槛以及行政过程,扭曲了很多公司的意愿,从生产上,从未来发展上造成了很多问题,也引发了很多公司通过造假上市,虽然证监会公布这些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当中,达到的实际效果是把很多好的增长型企业关在门外,而让很多通过假造或者粉饰业绩的企业放进股市,这是上市的过程。
再看退市的过程,2012年以后,证监会对退市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退市的要求更严格了,但是搜遍上交所、深交所的很多数据库,找不出几家上市公司真正是退市了,另外有一个帽子叫ST,实际上这种公司业绩已经有问题了,但是还没有退市,所以这个ST的公司是比较多的。将中国戴ST帽子但是没有退市的公司跟别的国家已经退市的公司比,中国公司戴上ST帽子的,前面五年的ROA(资产回报率),国外的公司看它退市那年前面五年业绩的状况,结果,中国的公司在被戴上ST帽子以前,这五年当中业绩下滑的程度,远远高于国外上市公司,退市以前的业绩下滑程度。这样的退市机制不可能把不好的公司赶出去。所以说,中国公司上市的这个壳很值钱,总有投资者借壳上市。问题在于,因为这个壳有价值,中国公司的退市机制几乎在实际当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去年年底证监会已经表示,以后要改变上市公司的注册制,我认为注册制应该迅速执行。第二点,要降低上市的门槛,因为这个门槛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在降低门槛的同时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尤其要保证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上市公司一旦严重造假,披露假信息,这样的公司要严惩,不给第二次机会,这种公司的高管、审计师犯错的成本就很高,以后做类似事情就会三思而后行。
更多产经资讯推荐:
欲了解更多关于产经资讯请点击:
MBA中国网责任编辑:张雪纯
Copyright & 2010-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保护法律顾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股市宏观经济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