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有前途吗

作为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学术研究组织,论坛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探究金融界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实践,为民族金融振兴与繁荣竭尽所能。银监会毛宛苑: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面临三大挑战_新浪广东_新浪网
  毛宛苑(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负责人)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试点开展以来,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巨大活力和无限潜能。
  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情况
  2009年,银监会在对国际、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报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分别试点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2013年9月,新增12个试点城市,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5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呈现出“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客户群体逐步增长,服务中低收入人群、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大幅提升,股权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局面。
  截至2015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资产总额637.95亿元,贷款余额573.74亿元,累计发放5万元以下贷款989万笔,占比94.05%。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自运行以来累计服务客户已突破1000万人。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紧抓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小额、分散”的特色功能定位,围绕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践行普惠金融等目标导向,助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促进消费增长,助力扩大内需。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不断深化和监管部门的持续引导,消费金融公司逐步探索出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功能定位,业务开展紧密结合消费场景,合作商户的类别从试点初期的传统零售商逐步拓展到教育、旅游、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有效地释放了消费潜力,带动了合作商户销量的上升。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行业合作商户达7.6万户。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促进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助力打造多点支撑消费增长格局,增强经济增长内需动力。
  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基本客户定位为传统金融体系较少覆盖的中低收入群体,包括蓝领工人、低收入白领、职场新人、大学生等,客户平均年龄集中在25~35岁,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下,工作岗位相对不稳定,工作流动性较大,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没有个人征信记录。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这部分群体增长迅速,消费潜力巨大,但其消费需求与收入及融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消费金融公司来填补空白。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提供额度小、门槛低的金融产品,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满足其在传统消费、教育进修、租房、健康医疗等多领域的信贷需求。
  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消费金融公司自2014年可以异地开展业务以来,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三线、四线城市下沉,拓展城乡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着力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消费信贷新模式,通过手机APP、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逐步构筑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互为补充的业务网络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
  丰富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有助于丰富多层次金融服务主体,满足各地区中低端客户群体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新机构的“鲶鱼效应”,促进其他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理念更新、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区域金融生态,形成多类金融机构合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模式的探索和挑战
  业务模式探索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运营六年来,主要发起人及股东由首批的以银行系为主,逐步拓展到家电制造企业、零售百货企业、运营商和电子商务企业等。伴随发起人和股东的多元化,业务模式日趋多样。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借助股东银行优势,依托银行优质客户资源,逐步扩展产品范围、下沉业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的业务模式;外资消费金融公司秉承母公司小额消费信贷国际经验,依托零售商户网点资源,建立广泛、稳定的客户基础,业务拓展“自下而上”。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及传统消费模式线上化的转变,具有零售商背景和众多客户资源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始积极探寻线上、线下互动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可任意切换的全渠道服务场景,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完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两类:一是依托零售商布局消费分期市场。通过同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消费金融公司布局耐用消费品分期市场,将消费场景同信贷产品无缝衔接,在个人消费环节提供即时分期服务。行业初期主要是通过实体零售商的门店向客户推介消费分期。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金融公司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同电商网站合作,为网上消费人群提供线上消费分期业务。二是自建渠道经营现金贷款。消费金融公司也向优质低风险客户发放额度相对较大的一般消费用途贷款。由于此类贷款没有消费场景,贷款用途较难把握,风险较高,因此消费金融公司尤其是银行系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借鉴银行个贷模式,较为审慎地开展该类业务。传统业务渠道包括驻点、自助机具载体等。随着客户的积累、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消费金融公司逐步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通过自建贷款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线上贷款申请渠道。
  面临的挑战
  通过积极尝试,消费金融公司逐步建立了多元化服务网络,产品品种日趋丰富,但发展中也面临挑战。
  一是外部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首先是个人征信信息渠道窄、成本高。目前我国现有中低收入群体的征信信息获取渠道少,来源较为分散,且查询费用较高,增加了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成本。在贷后管理方面,征信信息应用范围有限,也使得消费金融客户违约成本较低。
  二是线上业务风险控制实践尚不成熟。目前,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线验证客户身份手段相对有限。此外,消费金融公司行业成立时间短,整体服务客户规模和数据资源积累有限。且熟悉金融行业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利用大数据有效开展风险控制和进行精准销售的应用前提不充分。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互联网降低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门槛,惠及更多民众,但金融交易内在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仍然存在,包括信贷欺诈、支付安全、信息泄露等风险日益暴露,金融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更需得到保障。通过自建贷款平台或依靠合作电商入口完成贷款申请,需要消费金融公司完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隔离、客户信息保密、产品风险揭示等一系列管理工具及手段。
  对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消费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消费升级持续加快,新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正步入快速发展新车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高,为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消费金融为商品和消费服务,当消费场景发生改变时,金融的服务方式也随之改变。伴随消费规模快速扩张,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品质、消费形态、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呈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传统的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着紧迫的转型升级压力。消费金融公司要在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逐步升级业务,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确保质量与数量并进,全面增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功能定位。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定位主要面向中低收入阶层,服务银行较少覆盖的客户群体。同时,消费金融是具有较强消费场景特征的金融服务,要基于特定场景授信,使得客户来源、信息采集、贷款用途、贷后管理均与场景密切相关。在银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要坚持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紧密围绕消费场景深耕细作,努力打造差异化经营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坚持以风险控制为核心。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甄别、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扎根“草根金融”的展业特点,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整体较高,互联网特性又进一步增加了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面对需求和行为碎片化、多样化的中低收入客户群,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上,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把传统银行征信数据、基于互联网特征的资信数据和自有数据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多维度交叉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形成有别于传统银行授信的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
  坚持以业务创新为方向。“在变化的消费市场中做好客户服务”是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核心立足点。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创新发展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多手段提升服务便利性,丰富渠道功能,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客户体验,适应消费市场变化需求,增强创新驱动力。
  坚持以高效运营为支撑。消费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成熟的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业务受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还是客户服务,都需要强大的后台运营服务支持。消费金融公司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建立集业务处理、客户服务、催收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化、综合化业务处理平台。
  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近年来,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在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方面正逐渐发挥积极的影响。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在遵循市场规律、营造维护健康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推动消费金融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稳中求进,增加行业供给。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循序渐进、均衡发展的原则,鼓励具有消费金融资源且符合准入标准的多种所有制主体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公司行业,扎实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工作,持续增加有效供给。
  鼓励创新,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鼓励机构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业务模式,专注于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做专做强。鼓励拓展获客渠道,细化客户分层,创新多元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多渠道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完善自动化、集成化信贷管理系统,依靠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践行普惠,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督促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金融产品设计、合理定价、信息透明等方面深入研究,兼顾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和消费者合理消费的信贷支出问题,避免消费者权益受损和过度负债的情况出现,确保消费者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金融促进消费,构建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
  沟通协调,优化完善行业发展环境。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银监会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创造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推动相关方面加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探讨财税政策支持的可能性等,共同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06-08 09:15|分享
06-08 08:28|分享
06-08 08:21|分享
06-08 08:20|分享
06-08 08:08|分享
06-08 08:07|分享
06-08 08:04|分享
06-08 08:01|分享
06-08 07:58|分享
06-08 07:57|分享
新浪地方站您现在的位置:
P2P在消费金融领域前景如何
  P2P在消费金融领域前景如何?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可见民众的消费能力对于经济整体发展而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性贷款规模为18.96万亿,占整体信贷规模的18%。近四年发展情况如下图:
  (单位:万亿)
  过去四年里,我国消费贷款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递增,我们假设今后每年仍以此增速递增那么,到2018年总规模将会达到32.76万亿,假设房贷规模仍然为75%,那么其他消费贷款规模将由4.74万亿增长为8.19万亿,增量将到达3.45万亿。
  而这块大蛋糕将由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传统的信用卡发授行来瓜分。对于P2P公司而言,前景看起来相当美好,但道路也是曲折的。
  一、业内竞争
  1、我们先大致了解下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有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的正规军,作为持牌机构,他们的特点就是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更安全。消费金融公司由于股东背景中众多的传统金融机构而先天性接近于传统金融机构,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80%的消费金融公司由银行占主导。
  由银行主导的优势就在于此类金融机构更容易拿到银行征信数据,在风控方面较于P2P公司会有较大优势。
  2、传统的信用卡发售行
  虽然当前信用卡业务增速在不断放缓,但信用卡业务在消费金融中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今年年中由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信用卡透支利率、免息还款期限、取现限额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新规定降低了消费者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且免息还款期也得到延长,对传统信用卡业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增长,起到及其重要的正面影响。在未来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的环境中,信用卡业务更能抢占市场份额,获得更大收益。
  银行对于客户数据的积累是其他行业都无法比拟的,银行对于客户群体的区分也是比较明确,银行的风控也是最强的,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信用违约的成本将越来越高,银行的坏账率也会随之下降。
  3、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目前涉及消费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有上百家,包括以大型电商为代表的行业巨头和较为平民化的P2P公司,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图:
  目前大多数拥有消费金融业务的P2P公司都渴望与大型电商合作,就比如橘子理财被京东投资,自然也会引用京东的大数据风控体系,金蛋理财和诺诺镑客都是与阿里芝麻信用进行合作,加强自身的风控体系。但绝大部分P2P平台是很难得到有大量原始消费数据的电商的认可的。
  目前绝大部分消费者更愿意直接选择大型电商的消费金融业务,而不会再费周折去挑选一家P2P平台,直接就可以在电商购物APP内借款,又何必选择P2P平台呢?那么,选择P2P进行消费金融借款的是哪类人群?我们后文会说到。
  由此可见,P2P想要抢占这块市场的份额是比较困难的,前有传统信用卡业务与之竞争,现有大型电商和得到银监会执照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可见P2P公司的竞争压力之大,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却及其曲折。
  二、客户群体
  大多数选择P2P平台做消费金融业务的是哪类人群呢?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消费金融漏洞而套现的人群,这类人要么就是已经借无可借,信用卡、电商APP已经全部满额套现,只能寻找借款要求更低一些P2P平台再套,或者就是急需资金周转以解燃眉之急的客户,就比如急需还信用卡或还房贷的客户,一般消费金融的授信额度在之间,那么急需这么点钱去救急的客户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会很高么?大锤是不相信的,一般这类人的还款能力都非常低!坏账率也会很高!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融贷通 — 创新金融信息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00-086-0275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前景堪忧 面临诸多难题
来源:转载自互联网&&&&&&&&发布:日
关键词:&&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监会已决定不再扩大消费的试点范围。如果消息属实,则意味着除了先前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试点的消费之外,政府将不再发放更多牌照。不仅如此,现有消费跨区域经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的愿望恐怕也要落空。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在中国并不乐观。一方面,相关政策期望落空;另一方面,国内消费生不逢时、先天不足,既与银行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重叠,又面临电商发展冲击,还被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多种融资模式多面围堵。  2009年7月,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重要手段,消费试点审批工作启动。当时,银监会曾发布《消费试点管理办法》用于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第二年,4家试点公司相继成立。除了外资身份的捷信消费外,其他几家消费是由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筹建的。当时,消费试点落地被誉为“这种在西方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但数据显示,过去3年消费的成绩并不好看。截至去年年末,4家试点公司中仅有3家实现小幅盈利。做得最大的北银消费截至去年底贷款余额仅有19亿元左右,3年累计贷款投放30多亿元。“与商业银行的零售金融相比,消费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使自己的消费信贷额度获得大幅提升,目前在整个消费信贷领域占比很小。”业内人士直言。资料显示,自2009年《消费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国内仅有这4家专业性消费试点开展相关业务,总体规模占比不足5%,远低于国外1/3的通常水平。  在2012消费金融论坛上,一位地方银监局官员表示,当下国内超过3亿张的信用卡发行量、逾500亿元的第三方预付金规模及各类新兴网贷平台等借助消费市场的发展延伸其业务范围,这些都是消费潜在和现实的竞争对手。  分析人士指出,消费除了政策较优惠、资金杠杆大之外,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相比之下,当前小贷业务领域越来越宽,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也越来越灵活了。  在目前的情况下,持有小贷公司牌照完全就可以做消费的相关业务,对消费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央行4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6555家,贷款余额6357.27亿元。  伴随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家银行纷纷将消费信贷业务从原来的信贷业务中独立出来,成立了零售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住房信贷部、信用卡中心等部门,专门从事和管理各类消费贷款。目前,主要大中型商业银行已搭建起“大零售”的组织框架,并在重点城市设立了个贷中心。  另据报道,银监会日前发布关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在信贷投放上支持扩大内需,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支持居民家庭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信贷需求。这无疑也对消费是当头一击。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消费信贷经营机构也要开始面对新的竞争。今年早些时候,阿里金融在成立了阿里小贷和阿里担保之后,又将金融的触角伸向了信用支付领域。在“信用支付”中,支付宝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用户需要在还款日之前进行还款,授信额度从200元至5000元不等。  虽然消费不承认自己客户与上述众多对手存在交集,市场竞争也尚未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但业内人士指出,消费仍需尽快将业务规模做大。但IT系统需要高昂的固定成本、典型消费贷款的单笔额度较小且还款周期较短,都决定了消费需要庞大的业务量来获取足够的回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新年即在前述论坛上表示,消费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还是要上规模,“因为没有规模的话,它盈利的这个模式很难实现”。但是,监管当局不容许跨地经营的一纸禁令,将让消费面临更大尴尬境地。
本文来源&&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司联系。
&&&&分享到:
融资总额:4181万元
融资进度:撮合中
融贷通协助全国范围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帮助中小企业挂牌辅导、企业改制、财务顾问、融资贷款、品牌包装、基金设计等,咨询热线:400-086-0275
快速申请贷款
请确认手机号码无误,提交申请后,客服会联系您,为您免费定制方案。
客服热线:
400-086-0275
客服邮箱:
总裁信箱:
商务合作:
扫码关注融贷通微信
关注融贷通官方微博
Copyright &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我国消费金融前景看好|消费金融|消费|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我国消费金融前景看好
   ◎ 消费金融公司推出消费信贷产品,切合年轻时尚一族,刚需家庭、改善型消费群体的便捷消费需求,行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 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给予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空间去探索和实践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金融也是热点,那消费金融也应该是热点,因为它是热点的叠加。”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如是说。
   消费金融成绩显著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消费信贷是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特别是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金融需求,降低当期预算约束,实现跨期收入消费最优配置。
   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取得显著成绩。自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从试点到设立常态化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已有15家,行业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5000元以下的贷款笔数占整个贷款笔数的60%,真正践行了普惠金融。
   “2016年,消费金融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大众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满足传统消费需求,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毛宛苑表示。同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推出各类小、快、零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极大切合年轻时尚一族,刚需家庭、改善型消费群体的便捷消费需求,行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不少行业人士都表示十分看好消费金融发展前景,认为未来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捷信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捷信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拓展业务布局的深度,为更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
   挖掘居民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居民消费信贷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仅占20%,除去住房按揭贷款后,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比重不到5%,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3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转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正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壮大,有助于挖掘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消费升级蕴含一般消费和人力资本消费的同步增长。人力资本不仅包含教育,还包含旅游和健康。我国城乡收入差异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升级的步伐并不同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鹏表示,比如家电、摩托车、电动车和农用机械等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发展空间不大,但在农村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来看,城市需求主要趋势体现在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广义人力资本的消费上,这是消费公司开展业务的重点。
   毛宛苑表示,消费市场快速变化考验着应变能力。“消费金融公司为商业和金融服务,当消费场景发生变化时,金融服务方式随之改变。良好的市场反应速度与业务拓展能力对消费金融公司维持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毛宛苑认为,目前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受传统经营理念和人才因素制约,在市场应变能力、渠道建设能力、金融服务定制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改进。
   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在李稻葵看来,当前消费金融还没有完全发力,在拉动消费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他建议,只要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应给予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空间去探索和实践。
   针对风险底线,李稻葵进一步解释说,一是消费金融公司不要出现一些重大的、连锁性资产负债表经营方面的风险,做到防微杜渐;二是不要引起社会事件,做到这点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管控融资方,在融资时不能向投资者承诺不能兑现的高投资回报率,其次是监管部门需要促进各种不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
   上述报告表示,消费信贷商不仅要从发展普惠金融的角度做大消费金融的“盘子”,更要在风险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负责任、安全和优质地服务已有顾客和挖掘潜在顾客。
   众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银行系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认为,消费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以服务消费为方向,以合规、安全、负责任为准则,以更多元化的经营、更细致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消费信贷商要积极发掘自身的特色优势,错位竞争,才能为客户带来更加普惠的消费金融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