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股权之争还没完 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开心果壳可以做什么

王石谈万科股权之争:争论还没最后结束
  12月18日,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论坛主办方供图)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8日电(刘旭辉) 18日下午,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现身首届国家发展论坛。或许正是因为持续处于舆论风暴的中心,王石在论坛上多次强调,一定要学会淡定,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下处理事情。淡定来源于哪里?王石给出的答案是“重新上路,不忘初心”。
  “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演讲一开始,王石用“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回应了广受关注的万科股权之争。不过,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谈论更多。
  王石表示,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出,全球处于不确定之中,这让企业家、创业者都处在不确定带来的焦虑当中,他戏称自己是“最有资格的焦虑者之一”。但是王石认为自己并不像一个焦虑者,这种淡定源于他早期的经历。
  王石回忆说,1983年在深圳的时候,因为不清楚未来甚至下个月会怎样,始终处在一种非常焦虑之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后,虽然依然无法预料事情的发展,但是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确定性,因为“你会适应,你知道,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王石认为,一定要学会在不确定下处理事情,“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自己的经验,是要学会“自己调整自己”。
  淡定的来源,王石认为是“重新上路,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不对了,你就不安定了。”
  王石列举了万科股权之争的例子。他透露说:“对手搞我的资料,搞万科团队的资料……把我四年的工资奖金加起来,大概是5000多万,说是占全体股东的便宜,拿这么高的工资,显然就是本身的一种误导。”面对这些,王石表示:“你一定要不忘初心,做什么事情坦荡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开心。”
  “环保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
  王石在演讲中强调企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王石说,由于人类高度的消费、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地球环境发生了变化。“2003年之后我自然而然地走了一条环保主义的道路,这个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
  王石表示,即使舆论、股东都不愿意搞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但是自己作为创始人,要全力以赴去做,因为他坚信只有走这条路才有未来。“现在不开始这样去做,企业很大的时候就来不及了。”王石对当初推行的环保主义十分自信:“如果说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有两套,其中一套就是万科的。”
  谈到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时,王石表示,“模仿”本身不是贬义词,并坦承万科也在“模仿”,或者叫做“跟随”。不过,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企业已经没有办法再借鉴了,这时候就必须要转型。如今的万科,就面临着“跟随”的目标消失的局面。(中新经纬APP)
【编辑:姜莹】王石谈万科股权之争:争论还没最后结束
来源:中新经纬&&&& 20:44:01&&&&
浏览次数:0次
[导读]:12月18日,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论坛主办方供图)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8日电(刘旭辉) 18日下午,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现身首届国家发展论坛。或许正是因为持续处于舆论风暴
  12月18日,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论坛主办方供图)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8日电(刘旭辉) 18日下午,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现身首届国家发展论坛。或许正是因为持续处于舆论风暴的中心,王石在论坛上多次强调,一定要学会淡定,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下处理事情。淡定来源于哪里?王石给出的答案是“重新上路,不忘初心”。
  “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演讲一开始,王石用“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回应了广受关注的万科股权之争。不过,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谈论更多。
  王石表示,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出,全球处于不确定之中,这让企业家、创业者都处在不确定带来的焦虑当中,他戏称自己是“最有资格的焦虑者之一”。但是王石认为自己并不像一个焦虑者,这种淡定源于他早期的经历。
  王石回忆说,1983年在深圳的时候,因为不清楚未来甚至下个月会怎样,始终处在一种非常焦虑之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后,虽然依然无法预料事情的发展,但是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确定性,因为“你会适应,你知道,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王石认为,一定要学会在不确定下处理事情,“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自己的经验,是要学会“自己调整自己”。
  淡定的来源,王石认为是“重新上路,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不对了,你就不安定了。”
  王石列举了万科股权之争的例子。他透露说:“对手搞我的资料,搞万科团队的资料……把我四年的工资奖金加起来,大概是5000多万,说是占全体股东的便宜,拿这么高的工资,显然就是本身的一种误导。”面对这些,王石表示:“你一定要不忘初心,做什么事情坦荡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开心。”
  “环保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
  王石在演讲中强调企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王石说,由于人类高度的消费、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地球环境发生了变化。“2003年之后我自然而然地走了一条环保主义的道路,这个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
  王石表示,即使舆论、股东都不愿意搞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但是自己作为创始人,要全力以赴去做,因为他坚信只有走这条路才有未来。“现在不开始这样去做,企业很大的时候就来不及了。”王石对当初推行的环保主义十分自信:“如果说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有两套,其中一套就是万科的。”
  谈到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时,王石表示,“模仿”本身不是贬义词,并坦承万科也在“模仿”,或者叫做“跟随”。不过,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企业已经没有办法再借鉴了,这时候就必须要转型。如今的万科,就面临着“跟随”的目标消失的局面。(中新经纬APP)
01-04 15:58
01-04 15:20
01-04 15:02
01-04 14:26
01-04 1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
电话:023-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王石股权之争还没完&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开心
【观察者网
综合】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对于万科股权之争,王石显然非常介意宝能成为万科为的第一大股东。
王石说,“万科就是从一家小型的国有公司,改造成为一家股份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相当一段时间,第一大股东是政府所有,这是一年前发生的变化。第一大股东被一家民营企业所取代,显然关于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
然而,在他参加此论坛后,万科1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曾被成为白衣骑士的深圳地铁与万科的重组协议被终止了。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jpeg" ALT="王石在演讲中 图片由北大国发院提供" WIDTH="359" HEIGHT="535" ALIGN="middle" BORDER="1"
TITLE="王石股权之争还没完&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开心" />
原因是,由于主要股东未能达成共识,决定终止向深圳地铁集团发行新股购买资产、引入对方为大股东的交易,这意味深铁退出这场股权争夺战。
近月频频增持万科的中国恒大,前天亦表明无意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分析相信或与中证监及中保监最近出手打压险资买股有关。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似乎可以宣告万科股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但从王石昨天的发言来看,王石似乎认为,只要宝能依然把持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万科的股权之争就不算完。
此外,王石还在昨天的演讲中告诉大家,万事不要焦虑,要平静,要淡定;自己的睡眠非常好,锻炼身体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万科非常注重监控员工的体重和身体健康情况,说万科被称作“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
王石还说要不忘初心,说对手搞他和万科的资料,并对外宣称他四年拿了5000万工资,是占股东便宜;而事实上,只要不忘初心,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会很开心。
在谈到模仿与创新时,王石称,中国企业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超越其所模仿的对象;到了一定阶段,就一定要转型,而转型则要努力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谈到自己所坚持的环保主义时,王石表示,“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当中两套,其中有一套就是万科建的。万科现在在绿色建筑方面是远远走在行业的前面的。”
王石还说,在环保建筑领域,日本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依然非常值得中国学习,但在模仿日本的过程中,日本的有一些做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中国企业还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jpeg" ALT="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 WIDTH="530" ALIGN="middle" BORDER="1"
TITLE="王石股权之争还没完&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开心" />
同学们,各位教授、老师,大家下午好。站在这里刚才听了几位发言都涉及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我觉得我是最有资格就这个问题进行谈论的。因为万科就是从一家小型的国有公司,改造成为一家股份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相当一段时间,第一大股东是政府所有,这是一年前发生的变化。第一大股东被一家民营企业所取代,显然关于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所以谈它我是最有资格的。但是显然在这个时候就这个话题谈是不大适合的。
好在适合的话题还不少。谈到企业管理,谈到一段经历的企业,谈到了创新和面对不确定。我想就在这里谈几点我的感受。第一点来谈谈不确定。即将过去的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出的年份,再加上整个全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况),这种不确定性也不免让我们的企业家、创业者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焦虑。
当然我也应该是有资格的焦虑者之一,但是你们发现我这样子像一个焦虑者吗?应该说不大像。我来说一下为什么。
我记得我是1983年到深圳开始创业,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下个月会怎么样,不清楚。更不要说下半年、明年会怎么样,所以始终处在一种非常非常焦虑之中。这种状态差不多应该说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差不多是(我到深圳)七八年之后。
是不是这之后就不需要你再焦虑了呢?是不是一切就确定了呢?实际上不是。事情的变化出乎你的预料,各种变化你无法预计,但是你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确定。
我这里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作为在中国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创业家,我相信你从宋志平董事长的发言当中你会发现,他非常的淡定。我们是多年的交情,经过多年的私下谈话,我觉得他并不一直这样淡定。因为我们曾经历过那种焦虑,当时这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但慢慢经历过来了,你会适应,你会知道,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
尤其像在中国转型当中,这样一个从高速增长开始转向增长速度越来越放慢的阶段,整个城市在转型、企业在转型,这种不确定性是个常态。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学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下处理事情。所以这个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然你没有那样的经历说让你淡定也不太现实,但至少参加我们MBA、EMBA的各种训练,参加我们各种的论坛来体会,应该学会淡定。把不确定当成一种常态。因为你还要睡觉,你还要吃饭,你还要谈恋爱,你还要生孩子,你还要买房子,你还要上市。所以一定要学会淡定。
我因为喜欢锻炼,锻炼之后也要会进行按摩,往往按摩师很容易就说你一定睡眠不好,我告诉他,我说我其他的优点没有,我躺床上一分钟没睡着就失眠了。一般按摩师看到中年人都说你睡眠不好,我说我睡眠非常好,睡眠非常深。你要自己调整自己。刚开始也不是这样,我也焦虑睡不着觉。一定要学会,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你的淡定来源于什么地方。我们现在往往说这一点,就是要重新上路,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不对,你就不安定了。比如说一年半之前,对手是搞我的资料,搞万科团队的资料,一定要证明说怎么样在这个社会当中你这样一个王石上了市,把股权放弃了,你就拿工资,拿奖金。做了一年半这样的调查。
有一个资料,就是把我四年的工资奖金加起来,大概是5000多万,说是占全体股东的便宜,拿这么高的工资,显然就是本身的一种误导。你一定要不忘初心,你做什么事情你坦荡透明。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很开心。
这就是我刚才谈到的公司的文化,你的文化落脚点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你非常清楚要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你真正去干那些事,你不会到北大光华去讲课,你说我讲的课就是企业伦理。你说你是演戏,那戏得很成功,演了33年了,而且还没有中断的趋势。我们要不要安定,要不要沉着,要不要不焦虑,这个要很清楚。
比如说到文化,万科的特点来讲,万科有个绰号,叫做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万科在搞多元化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投入体育产业,我们现在也没有投入体育产业。为什么万科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就是万科对员工的关心,对员工的身心健康的关心。如果说我们保持着这样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伦理,我们不允许做那件事情,将来会损害公司文化,损害我们员工。
比如说一个员工或行贿,或受贿,那迟早会出事,不仅仅影响自己,也会影响一个家庭。所以这就是万科本身从精神上对员工的要求,对管理层的要求,但同时我们知道现在这样一个焦虑快速,变化大,工作节奏非常非常紧张,再加上营养过剩,少运动,基本来讲就是三高。在万科是要求你一
定就是体重不要轻易的增加,所以在万科的管理体系当中有这样的规定。当然有的员工他的基因就是比较重一些,不包括这个。
我们对一线公司老总是有这样的要求,我们每一个一线公司大概人员的构成是150人左右,基本是总重量除以员工数,有一个平均重量,这个平均重量增加的话我们一线老总要扣分的,要影响他的奖金。当然减少太多了也不行。这是万科管理层普遍的现象,郁亮比我还瘦。
我曾经两次登顶珠峰,第二次是2010年,三年后我们的郁亮也登上珠峰了,但是他仅仅登了珠峰,人家说你跟着董事长学的,人家登两次,你才一次。但他从珠峰下来不到一个月,他又跑了一个马拉松。如果说第一次登珠峰是效仿我,第二次增加了马拉松就是创新了。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jpeg" ALT="王石在演讲中 图片由北大国发院提供" WIDTH="530" ALIGN="middle" BORDER="1"
TITLE="王石股权之争还没完&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开心" />
我想讲下面的话题,就是如何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我非常赞同宋董事长关于模仿的话,模仿本身它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我们那么长时间,显然后发优势的很重要的一点来讲,我们就是模仿,或者我们叫跟随。但是你跟随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跟随的目标消失了,万科就面临这样的一个局面。
我们曾经把美国的和香港的公司当成我们的目标,但有一天他们到万科学习的时候我非常惊讶,我说我们向你们学习的,他们说我们在香港很成功,我们到国内投了五六个城市,不知道该怎么管理,你们万科投了30多个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才发现我们作为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房地产企业,我们也在做我们的模仿目标他们不擅长的。
比如说我们模仿的帕尔迪(美国最大住宅建筑商),他的规模最大的时候是150亿美金,我们去年已经超过了200亿美金。而且还是在增加的,你突然发现你的规模已经没有办法再借鉴了,必须要转型。
但是我想说到这里,一般说中国的山寨的时候可能有点贬义,就是你并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模仿。比如说外形上,苹果7刚出来,马上就有类似的东西出来了,这个山寨应该是否定和批判的。我们中国到现在确实是如何来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进行跟踪,进行模仿是没问题的。
刚才有教授谈到我们华为,我们华为之所以能在国际上成功,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创新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保护,所以才在国际上能走到今天,当然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企业在我们中国称大王,产品一出去,在知识产权方面立刻败下阵来。所以模仿上,如果我们的知识产权不非常非常关注,非常非常注意保护,(那是不行的)。
再一个很想说说,现在国际上,国际的通用语言,2011年是只身到了美国,差不多到了2015年底我才回来,在国外待了五年时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语言关,我想我站在这里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国际语言,随着现在的技术的发展,你不会讲语文这不是交流主要的问题。
我想说国际语言,如何面对全球变暖,面对资源的大量的浪费,我们是如何的一种态度。
我清楚的记着,就是去年和今年两次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应对大会之前,都是在我们北大开的新闻发布会。去年我记得题目非常非常清楚,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今年的新闻发布会叫从巴黎到马那喀什。
我是2007年登乞力马扎罗,那是一座在我的印象当中常年积雪的雪山,我所知道的知识是从海明威小说里面,《乞力马扎罗的雪》,当登完以后我没有发现一片雪,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气候变化。
下的雪,下了就化,也就是说在雪季可以看到雪,过了雪季就没有雪了。而且推测再过50年,乞力马扎罗上的冰川也会全部融化掉。
我曾经作为一个户外探险爱好者,我在5月1号徒步穿越罗布泊,在那里差不多一个礼拜,我差点没能出来。因为根据气候的温度资料在那个季节最高温度不超过45度,当然已经非常非常热了。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过,如果再到了5月中旬温度会上去。实际上我进去第一天就是49度,第二天52度,我说的还不是地面温度,是空气温度,地面温度差不多是65度。我那次差点严重中暑没出来。
当然还有到南极去,在南极点上全身赤裸站了20分钟。你会发现这个地球确实有变化了,由于人高度的消费、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自然而然,如果说我们对我们的员工有最基本的,我们对他们的身体,对他们身心健康的诉求的话,我们住的这个地球乃至全人类,我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作为一个中国的领导力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自2003年之后我自然而然就走了一条环保主义的道路,这个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时间中国说气候变化是迟早的事情,但不是现在。西方排放了200年,我们才排放20年。意思就是我们先发展经济,之后我们再治理。
但是一旦你坚信必须要承担责任的话,这是迟早的问题,因为你有野心,你有雄心要把万科做得有影响力,你担心。如果你现在不开始这样去做,当你很大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现在没问题,将来一定会有问题。其结果即使舆论上,即使政府,即使股东,即使一线公司老总都不愿意搞绿色建筑,不愿意搞绿色供应链,我作为一个董事长,作为一个创始人,全力以赴往前走。我坚信我们只有走这条路才有未来。
一年一年过去了,可以说到现在万科是个什么局面呢?就是说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当中两套,其中有一套就是万科建的。万科现在在绿色建筑方面是远远走在行业的前面,在万科所在中国的60个城市当中,只要是万科的地就是所在城市,所在省参观的关于搞绿色建筑面对未来的参观地。
我们也知道刚才说刚开始非常难,逐步逐步的从2007年建设部公布了绿色的标准,国家的政策慢慢引导到现在,已经是规定像北京40%投给了土地,必须搞绿色建筑,必须搞住宅产业化。
这个绿色建筑业走上了一条如何从模仿到创新,我们模仿的是日本,但是发现日本一个是我们的规范不一样,第二个是日本那一套对我们来讲成本太高。自然背后你会发现模仿中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非常高的,符合绿色建设的一套工法。一个发展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建筑公司,他却掌握着绿色建设住宅产业化的工坊,这是万科非常抢眼的部分。
既然说到日本,我们如何全球化,还是来更多的吸收、借鉴、学习。显然现在的主流还是欧美为主的基督教文化圈形成的现代社会的文明,我们现在学习和借鉴,真正非欧美这样的一个经济圈成功的是日本,所以日本明治维新到现在的成功不是偶然,日本的成功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们在这方面缺失了。
所以面对未来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日本30年的沉默,30年的泡沫经济的沉默说日本不行了。我个人认为面对未来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当然他有他的问题,有老龄化的问题,他的岛国的狭隘性。但是如何绿色环保、高科技,等等各方面,日本是走在前面的。所以我们如何面对未来,我们丢掉那些文化,日本是没有损失的,损失的是我们,谢谢各位。
已投稿到:  【观察者网 综合】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对于万科股权之争,王石显然非常介意宝能成为万科为的第一大股东。
  王石说,“万科就是从一家小型的国有公司,改造成为一家股份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相当一段时间,第一大股东是政府所有,这是一年前发生的变化。第一大股东被一家民营企业所取代,显然关于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
  然而,在他参加此论坛后,万科1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曾被成为白衣骑士的深圳地铁与万科的重组协议被终止了。
王石在演讲中 图片由北大国发院提供
  原因是,由于主要股东未能达成共识,决定终止向深圳地铁集团发行新股购买资产、引入对方为大股东的交易,这意味深铁退出这场股权争夺战。
  近月频频增持万科的中国恒大,前天亦表明无意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分析相信或与中证监及中保监最近出手打压险资买股有关。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似乎可以宣告万科股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但从王石昨天的发言来看,王石似乎认为,只要宝能依然把持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万科的股权之争就不算完。
  此外,王石还在昨天的演讲中告诉大家,万事不要焦虑,要平静,要淡定;自己的睡眠非常好,锻炼身体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万科非常注重监控员工的体重和身体健康情况,说万科被称作“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
  王石还说要不忘初心,说对手搞他和万科的资料,并对外宣称他四年拿了5000万工资,是占股东便宜;而事实上,只要不忘初心,坦荡透明,做什么事都会很开心。
  在谈到模仿与创新时,王石称,中国企业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超越其所模仿的对象;到了一定阶段,就一定要转型,而转型则要努力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谈到自己所坚持的环保主义时,王石表示,“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当中两套,其中有一套就是万科建的。万科现在在绿色建筑方面是远远走在行业的前面的。”
  王石还说,在环保建筑领域,日本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依然非常值得中国学习,但在模仿日本的过程中,日本的有一些做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中国企业还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
  以下为王石演讲全文:
  同学们,各位教授、老师,大家下午好。站在这里刚才听了几位发言都涉及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我觉得我是最有资格就这个问题进行谈论的。因为万科就是从一家小型的国有公司,改造成为一家股份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相当一段时间,第一大股东是政府所有,这是一年前发生的变化。第一大股东被一家民营企业所取代,显然关于这场争论还没有最后结束,所以谈它我是最有资格的。但是显然在这个时候就这个话题谈是不大适合的。
  好在适合的话题还不少。谈到企业管理,谈到一段经历的企业,谈到了创新和面对不确定。我想就在这里谈几点我的感受。第一点来谈谈不确定。即将过去的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出的年份,再加上整个全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况),这种不确定性也不免让我们的企业家、创业者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焦虑。
  当然我也应该是有资格的焦虑者之一,但是你们发现我这样子像一个焦虑者吗?应该说不大像。我来说一下为什么。
  我记得我是1983年到深圳开始创业,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下个月会怎么样,不清楚。更不要说下半年、明年会怎么样,所以始终处在一种非常非常焦虑之中。这种状态差不多应该说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差不多是(我到深圳)七八年之后。
  是不是这之后就不需要你再焦虑了呢?是不是一切就确定了呢?实际上不是。事情的变化出乎你的预料,各种变化你无法预计,但是你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确定。
  我这里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作为在中国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创业家,我相信你从宋志平董事长的发言当中你会发现,他非常的淡定。我们是多年的交情,经过多年的私下谈话,我觉得他并不一直这样淡定。因为我们曾经历过那种焦虑,当时这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但慢慢经历过来了,你会适应,你会知道,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
  尤其像在中国转型当中,这样一个从高速增长开始转向增长速度越来越放慢的阶段,整个城市在转型、企业在转型,这种不确定性是个常态。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学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下处理事情。所以这个淡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然你没有那样的经历说让你淡定也不太现实,但至少参加我们MBA、EMBA的各种训练,参加我们各种的论坛来体会,应该学会淡定。把不确定当成一种常态。因为你还要睡觉,你还要吃饭,你还要谈恋爱,你还要生孩子,你还要买房子,你还要上市。所以一定要学会淡定。
  我因为喜欢锻炼,锻炼之后也要会进行按摩,往往按摩师很容易就说你一定睡眠不好,我告诉他,我说我其他的优点没有,我躺床上一分钟没睡着就失眠了。一般按摩师看到中年人都说你睡眠不好,我说我睡眠非常好,睡眠非常深。你要自己调整自己。刚开始也不是这样,我也焦虑睡不着觉。一定要学会,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你的淡定来源于什么地方。我们现在往往说这一点,就是要重新上路,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不对,你就不安定了。比如说一年半之前,对手是搞我的资料,搞万科团队的资料,一定要证明说怎么样在这个社会当中你这样一个王石上了市,把股权放弃了,你就拿工资,拿奖金。做了一年半这样的调查。
  有一个资料,就是把我四年的工资奖金加起来,大概是5000多万,说是占全体股东的便宜,拿这么高的工资,显然就是本身的一种误导。你一定要不忘初心,你做什么事情你坦荡透明。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很开心。
  这就是我刚才谈到的公司的文化,你的文化落脚点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你非常清楚要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你真正去干那些事,你不会到北大光华去讲课,你说我讲的课就是企业伦理。你说你是演戏,那戏得很成功,演了33年了,而且还没有中断的趋势。我们要不要安定,要不要沉着,要不要不焦虑,这个要很清楚。
  比如说到文化,万科的特点来讲,万科有个绰号,叫做万科运动员有限公司。万科在搞多元化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投入体育产业,我们现在也没有投入体育产业。为什么万科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就是万科对员工的关心,对员工的身心健康的关心。如果说我们保持着这样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伦理,我们不允许做那件事情,将来会损害公司文化,损害我们员工。
  比如说一个员工或行贿,或受贿,那迟早会出事,不仅仅影响自己,也会影响一个家庭。所以这就是万科本身从精神上对员工的要求,对管理层的要求,但同时我们知道现在这样一个焦虑快速,变化大,工作节奏非常非常紧张,再加上营养过剩,少运动,基本来讲就是三高。在万科是要求你一定就是体重不要轻易的增加,所以在万科的管理体系当中有这样的规定。当然有的员工他的基因就是比较重一些,不包括这个。
  我们对一线公司老总是有这样的要求,我们每一个一线公司大概人员的构成是150人左右,基本是总重量除以员工数,有一个平均重量,这个平均重量增加的话我们一线老总要扣分的,要影响他的奖金。当然减少太多了也不行。这是万科管理层普遍的现象,郁亮比我还瘦。
  我曾经两次登顶珠峰,第二次是2010年,三年后我们的郁亮也登上珠峰了,但是他仅仅登了珠峰,人家说你跟着董事长学的,人家登两次,你才一次。但他从珠峰下来不到一个月,他又跑了一个马拉松。如果说第一次登珠峰是效仿我,第二次增加了马拉松就是创新了。
王石在演讲中 图片由北大国发院提供
  我想讲下面的话题,就是如何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我非常赞同宋董事长关于模仿的话,模仿本身它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我们那么长时间,显然后发优势的很重要的一点来讲,我们就是模仿,或者我们叫跟随。但是你跟随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跟随的目标消失了,万科就面临这样的一个局面。
  我们曾经把美国的和香港的公司当成我们的目标,但有一天他们到万科学习的时候我非常惊讶,我说我们向你们学习的,他们说我们在香港很成功,我们到国内投了五六个城市,不知道该怎么管理,你们万科投了30多个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才发现我们作为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房地产企业,我们也在做我们的模仿目标他们不擅长的。
  比如说我们模仿的帕尔迪(美国最大住宅建筑商),他的规模最大的时候是150亿美金,我们去年已经超过了200亿美金。而且还是在增加的,你突然发现你的规模已经没有办法再借鉴了,必须要转型。
  但是我想说到这里,一般说中国的山寨的时候可能有点贬义,就是你并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模仿。比如说外形上,苹果7刚出来,马上就有类似的东西出来了,这个山寨应该是否定和批判的。我们中国到现在确实是如何来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进行跟踪,进行模仿是没问题的。
  刚才有教授谈到我们华为,我们华为之所以能在国际上成功,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创新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保护,所以才在国际上能走到今天,当然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企业在我们中国称大王,产品一出去,在知识产权方面立刻败下阵来。所以模仿上,如果我们的知识产权不非常非常关注,非常非常注意保护,(那是不行的)。
  再一个很想说说,现在国际上,国际的通用语言,2011年是只身到了美国,差不多到了2015年底我才回来,在国外待了五年时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语言关,我想我站在这里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国际语言,随着现在的技术的发展,你不会讲语文这不是交流主要的问题。
  我想说国际语言,如何面对全球变暖,面对资源的大量的浪费,我们是如何的一种态度。
  我清楚的记着,就是去年和今年两次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应对大会之前,都是在我们北大开的新闻发布会。去年我记得题目非常非常清楚,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今年的新闻发布会叫从巴黎到马那喀什。
  我是2007年登乞力马扎罗,那是一座在我的印象当中常年积雪的雪山,我所知道的知识是从海明威小说里面,《乞力马扎罗的雪》,当登完以后我没有发现一片雪,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气候变化。
  下的雪,下了就化,也就是说在雪季可以看到雪,过了雪季就没有雪了。而且推测再过50年,乞力马扎罗上的冰川也会全部融化掉。
  我曾经作为一个户外探险爱好者,我在5月1号徒步穿越罗布泊,在那里差不多一个礼拜,我差点没能出来。因为根据气候的温度资料在那个季节最高温度不超过45度,当然已经非常非常热了。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过,如果再到了5月中旬温度会上去。实际上我进去第一天就是49度,第二天52度,我说的还不是地面温度,是空气温度,地面温度差不多是65度。我那次差点严重中暑没出来。
  当然还有到南极去,在南极点上全身赤裸站了20分钟。你会发现这个地球确实有变化了,由于人高度的消费、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自然而然,如果说我们对我们的员工有最基本的,我们对他们的身体,对他们身心健康的诉求的话,我们住的这个地球乃至全人类,我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作为一个中国的领导力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自2003年之后我自然而然就走了一条环保主义的道路,这个道路走得非常非常艰难。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时间中国说气候变化是迟早的事情,但不是现在。西方排放了200年,我们才排放20年。意思就是我们先发展经济,之后我们再治理。
  但是一旦你坚信必须要承担责任的话,这是迟早的问题,因为你有野心,你有雄心要把万科做得有影响力,你担心。如果你现在不开始这样去做,当你很大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现在没问题,将来一定会有问题。其结果即使舆论上,即使政府,即使股东,即使一线公司老总都不愿意搞绿色建筑,不愿意搞绿色供应链,我作为一个董事长,作为一个创始人,全力以赴往前走。我坚信我们只有走这条路才有未来。
  一年一年过去了,可以说到现在万科是个什么局面呢?就是说中国搞的绿色建筑住宅当中两套,其中有一套就是万科建的。万科现在在绿色建筑方面是远远走在行业的前面,在万科所在中国的60个城市当中,只要是万科的地就是所在城市,所在省参观的关于搞绿色建筑面对未来的参观地。
  我们也知道刚才说刚开始非常难,逐步逐步的从2007年建设部公布了绿色的标准,国家的政策慢慢引导到现在,已经是规定像北京40%投给了土地,必须搞绿色建筑,必须搞住宅产业化。
  这个绿色建筑业走上了一条如何从模仿到创新,我们模仿的是日本,但是发现日本一个是我们的规范不一样,第二个是日本那一套对我们来讲成本太高。自然背后你会发现模仿中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非常高的,符合绿色建设的一套工法。一个发展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建筑公司,他却掌握着绿色建设住宅产业化的工坊,这是万科非常抢眼的部分。
  既然说到日本,我们如何全球化,还是来更多的吸收、借鉴、学习。显然现在的主流还是欧美为主的基督教文化圈形成的现代社会的文明,我们现在学习和借鉴,真正非欧美这样的一个经济圈成功的是日本,所以日本明治维新到现在的成功不是偶然,日本的成功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们在这方面缺失了。
  所以面对未来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日本30年的沉默,30年的泡沫经济的沉默说日本不行了。我个人认为面对未来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当然他有他的问题,有老龄化的问题,他的岛国的狭隘性。但是如何绿色环保、高科技,等等各方面,日本是走在前面的。所以我们如何面对未来,我们丢掉那些文化,日本是没有损失的,损失的是我们,谢谢各位。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要坦荡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