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名单 怎么做最让居民称心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乐享新生活(组图)
南阳路169号院路面改造前二七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经六路3号院改造后的广场铺上道板市领导白红战、张建慧视察金水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市房管局局长王万鹏到二七区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
  让居民乐享新
  本报记者 刘招 通讯员 孟暖 文保成
  齐心协力 居民露笑脸
  领导重视
  认真科学谋划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牵头单位的市房管局,该局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处室;二是每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实施改造前,分赴市内五区调研,召开座谈会,明确改造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资金安排、措施和分工等,并根据各区实际,分解改造任务。
  组织交流
  分享改造经验
  一是在改造前召开改造动员会,部署改造试点,积累改造经验;二是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市内五区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会、督办会等形式,现场观摩改造小区,分享改造经验,感受改造成果,共商改造中的问题解决办法;三是编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工作简报》和《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周报》,及时上报市政府并下发各区,公布改造进度,督促该项工作全力推进;四是各区政府能够依靠网格力量,监督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人员点多面广的优势,弥补监理人员的不足,发现改造过程中不符合质量监督要求的问题,及时上报,统一协调解决。
  出台政策
  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联合市财政局下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资金拨付办法》,规范市级配套改造资金拨付程序;二是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验收工作的通知》,规范改造后的验收主体、验收内容、验收程序等;三是制定下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指导意见》,巩固各类改善工程成果,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品质。
  两年努力
  老楼院换新颜
  改造后的小区,环境面貌出现了显著变化,多家省会媒体曾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专题报道。金水区某小区在实施改造后,私搭乱建整治了,路面平整了,下水管道通了,健身器材有了,二手房屋的交易价格也较改造前涨了1000多元。看到改造带来的好处后,群众非常满意,周围尚未改造的小区居民纷纷要求加快改造进度,及时对自己的小区进行改造。
  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后,刘家胡同16号院被列入街道示范工程,西大街办事处先后投入资金十多万元,为院内更换窨井盖,修补围墙,新建垃圾池,粉刷墙体和楼道。改造完工后,院内新装了健身器材,原来的菜园子变成了绿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2012年改造工作实际,计划在2013年将剩余800余个尚未改造的小区全部改造完成,让尚未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的群众早日感受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使这项惠民政策扩大覆盖面。
  多措并举 改善居住质量
  金水区
  金水区共有住宅小区1659个。其中老旧小区550个,占全区住宅小区总数的三分之一。2011年完成改造老旧小区75个,共投入改造资金1283万元,2012年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75个,共投入改造资金9000余万元。共整治路面25.29万平方米,维修、新建车棚2.29万平方米,更换下水管道2.63万米,安装路灯1563个,配置垃圾桶2431个,安装健身器材203组。
  在制定小区改造方案时,房管局、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确保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然后由专业公司对小区进行测量绘图、制作预算,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同时征得居民的支持。
  工程质量是改造工作的核心要求,也是把民心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金水区采取多种措施,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验收严格把关,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一方面定期评估施工质量。指挥部和监理人员定期组织工作小组对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对照材质标准检验施工材料、检查现场施工标准、查看施工效果等;另一方面引入业主监督机制。项目施工开始后,改造指挥部巡查人员随时听取小区业主的意见,接受业主监督,并把合理意见集中报至改造指挥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对改造后的小区,按照社区介入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单位后勤管理等不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指导,并按照居民的意愿和消费水平逐步引导选择管理模式。后勤管理的小区强化单位后勤管理,社区介入管理的小区逐步向居民自治或业委会管理过渡,有消费意愿的逐步引入专业化公司进驻。
  中原区
  中原区相当一部分老旧小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这些小区设计标准低,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备、道路绿化破损严重、小区管理混乱、搭建多等问题,与新建小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居民生活环境较差,老百姓要求改善民居质量的呼声十分强烈。
  为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中原区成立了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指挥部,全面负责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并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顺利完成了年度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
  2012年对辖区内150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改造面积267.73万平方米,共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84935.92平方米、道板砖路面硬化29745.65平方米、改造环卫设施(垃圾收集箱)123 个、改造自行车棚13个、墙面一般抹灰80335.77平方米、更换窨井盖1536个、金属面油漆1448.32平方米、刷喷涂料 69330.19平方米、安装围墙铁丝大门30套、路边石整修2527.8 平方米、路灯53套、监控设备74套,共计资金3034.25万元,涉及8个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
  在改造工作中,中原区采取了领导分包办事处的方式,责任到人,各分包领导每日逐一察看施工现场,及时督办。区房管局每周两次召开由办事处、施工方、监理方等参加的工作例会,现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工程进度、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2012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七区
  二七区共有住宅小区(楼院)935个。为让居民住得舒心,该区把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积极纳入“六加一”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始终紧抓大抓,坚持强力推进。
  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和各办事处都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每天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加强对现场施工队伍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引入业主监督机制。在每个施工小区内设置公示牌,将改造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社区监管员等进行公示,并开通24小时居民热线,随时接受居民的监督和建议。
  为提升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采用分类制定标准、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正规化物业管理楼院创品牌、一般物业管理楼院抓规范、非物业管理楼院上物业、老旧楼院落实居民自治”目标。
  管城区
  管城区委、区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管城区2012年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计划,对2012年辖区86个拟整治改造老旧小区和59个追加改造小区进行了分配和部署,明确了各办事处具体职责。落实区政府改造资金1000万元。
  为全面落实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工作,对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以东路287号、南关街28号院改造为试点,为其他小区改造积累经验,促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的推进。
  在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及时与各办事处进行协调,积极巡查进展情况,按照十件实事具体工作督查要求,区政府督察室全程监督,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惠济区
  惠济区共有老旧小区16个,2012年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7个,共投入改造资金321.27万元,改造面积为平方米。
  惠济区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整治提升和物业管理覆盖工作的重要意义。从项目实施开始,就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高整治成效。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街道严格按照区领导小组批复的方案组织实施。 二是坚持规范运作。为实现规范运作,整治提升管理覆盖工作实行统一评定方案、统一整治标准、统一组织验收、统一决算审计,并将统计报表和信息简报每月20日前向区领导小组指挥部报送一次。
  2012年3月,刘寨街道委托河南仁泰物业服务公司对辖区的老旧小区进行了托底管理。长兴路街道通过“物业服务之家”对辖区的老旧小区进行帮扶管理。
  核心提示
  全市共有1900余个老旧小区,居住对象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这些小区封闭性差,硬件环境、公建配套等建设标准不高,普遍存在下水不通、路面缺损严重、路灯不亮等情况,居住环境差,引入物业服务企业难,管理矛盾突出。
  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和全覆盖工作计划》,计划对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改造资金由市、区财政按照1:1的比例承担,改造后,符合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暂时不具备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的,由社区成立物业服务站,进行物业服务。
  两年来,市房管局牵头负责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指导工作,负责审核各区改造工作计划,预审改造方案,与市财政联合核实改造配套资金,并拨付市级配套改造资金。截至日,全市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924个,改造小区面积共计912.5万平方米,受益16.57万户。
  作者:刘招 孟暖 文保成齐心协力 居民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61311条
评论191255条
评论183850条
评论137286条
评论130730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让居民更称心
- 嘉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设计单位与居民面对面沟通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让居民更称心
&&&&&日 08:44:39&&&&&&&&&&&&&&
告别阴雨连绵的日子,这周禾城的天气终于放晴。趁着好天气,负责2014年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几家施工单位也是抓紧时间施工。据悉,今年南湖区共有7个老旧住宅小区实施改造,改造面积约3.5万平方米,受益人数约4万人,自5月份开工以来,所有小区都已进场施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烟雨社区毛纺五村的改造现场,看到一辆挖掘机正在给水泥地面打孔,入口处一侧几名工人正戴着草帽在扎钢筋,门卫室的底部结构已经初具雏形。和毛纺五村相比,真合社区腾飞新村的改造工作入场较早,进度也较快,目前施工队已经开始排布雨污管道。
虽然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收到了众多好评,但是改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给居民造成一些不便,因此,南湖区今年在对小区实施改造前也是做了充分准备,以保证施工进度。“以前在改造过程中,居民会有不少新的想法提出来,这次我们就加强了改造前的沟通。”据南湖区市政公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他们要求街道在上报改造计划前必须充分征求小区业主的意见,要求所在小区居民的改造意愿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在确定改造方案前,他们还带着设计院工作人员到社区和居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刚开始的时候,居民们觉得停车位的分布不是很好,我们就把这个意见跟他们说了,设计方案调整之后,大家都挺满意的。”毛纺五村居民小组长冯阿姨说。记者了解到,在毛纺五村内有一块比较大的绿化带,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但是整个绿化又比较杂乱,于是设计单位将绿化带的一部分改为了停车位,不过在现场沟通过程中,设计单位了解到居民希望有个锻炼的场地,便根据这块狭长的场地设计了一条近80米的鹅卵石小路,供居民们健身,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居民跟设计单位直接沟通,肯定能更好些。”真合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雪琴说,以前小区改造的时候,社区就是一个“传话筒”,帮居民和相关部门相互传话,有些问题还要解释好几遍。有了设计单位工作人员面对面给居民介绍,居民也能更好地了解,有问题可以马上反映,有助于减少施工中的“修修改改”。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作者:记者 张 服 通讯员 朱芝雄&&&&编辑:实习编辑 朱喆妍&&&&责任编辑:张斌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老旧小区节能改造让居民温暖过冬
  对于家住花园路街道1201社区的83岁老人任洪来来说,今年冬天能在自家的阳台上晒太阳、晒被褥是他近来最开心的一件事儿。任洪来说,他家属于老旧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家里的窗户不太保温,一到冬天,呆在屋里就觉得冷,这让任洪来卧病在床的老伴和因病致残的儿子十分受罪。最近他家所在的1201社区完成了节能改造,阳台封上了新的塑钢窗户,在家只需穿一件薄外套,家里的病人也觉得舒服多了。
  采访(1201社区居民任洪来):把阳台给我封上了,首先是不冷了,晾个衣裳站个阳台一点都不冷了,刮大风、下大雨阳台上也不刮风刮土了,下雪时往里也不捎东西来,今年特暖和这屋子有二十多度。
  通过“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作,任洪来和他的邻居家今年大都换上了新窗户。
  根据该社区工作人员实际走访和测量,目前一千多户居民家中的室内温度均已经达到标准。
  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完成3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明年起,老旧小区改造将涉及社区环境整治和管线改造工程,低碳节能、温暖舒适、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将呈现在居民面前。
分享此文到:
请选择您要访问的部门名称
发展改革委
人口计生委
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政市容委
人力社保局
安全监管局
园林绿化局
城管执法监察局
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
请选择您要访问的乡镇街道名称
中关村西区办
请选择您要访问的群团组织名称
社区青年汇
志愿者联合会
海淀家教网
饮食服务行业协会
创意产业协会
扫描左侧二维码
下载智慧海淀客户端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股票/基金&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乐享新生活
作者:刘招 孟暖
南阳路169号院路面改造前二七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经六路3号院改造后的广场铺上道板市领导白红战、张建慧视察金水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市房管局局长王万鹏到二七区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  让居民乐享新生活  本报记者 刘招 通讯员 孟暖 文保成  齐心协力 居民露笑脸  领导重视  认真科学谋划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牵头单位的市房管局,该局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处室;二是每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实施改造前,分赴市内五区调研,召开座谈会,明确改造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资金安排、措施和分工等,并根据各区实际,分解改造任务。  组织交流  分享改造经验  一是在改造前召开改造动员会,部署改造试点,积累改造经验;二是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市内五区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会、督办会等形式,现场观摩改造小区,分享改造经验,感受改造成果,共商改造中的问题解决办法;三是编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工作简报》和《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周报》,及时上报市政府并下发各区,公布改造进度,督促该项工作全力推进;四是各区政府能够依靠网格力量,监督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人员点多面广的优势,弥补监理人员的不足,发现改造过程中不符合质量监督要求的问题,及时上报,统一协调解决。  出台政策  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联合市财政局下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资金拨付办法》,规范市级配套改造资金拨付程序;二是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验收工作的通知》,规范改造后的验收主体、验收内容、验收程序等;三是制定下发《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指导意见》,巩固各类改善工程成果,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品质。  两年努力  老楼院换新颜  改造后的小区,环境面貌出现了显著变化,多家省会媒体曾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专题报道。金水区某小区在实施改造后,私搭乱建整治了,路面平整了,下水管道通了,健身器材有了,二手房屋的交易价格也较改造前涨了1000多元。看到改造带来的好处后,群众非常满意,周围尚未改造的小区居民纷纷要求加快改造进度,及时对自己的小区进行改造。  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后,刘家胡同16号院被列入街道示范工程,西大街办事处先后投入资金十多万元,为院内更换窨井盖,修补围墙,新建垃圾池,粉刷墙体和楼道。改造完工后,院内新装了健身器材,原来的菜园子变成了绿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2012年改造工作实际,计划在2013年将剩余800余个尚未改造的小区全部改造完成,让尚未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的群众早日感受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使这项惠民政策扩大覆盖面。  多措并举 改善居住质量  金水区  金水区共有住宅小区1659个。其中老旧小区550个,占全区住宅小区总数的三分之一。2011年完成改造老旧小区75个,共投入改造资金1283万元,2012年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75个,共投入改造资金9000余万元。共整治路面25.29万平方米,维修、新建车棚2.29万平方米,更换下水管道2.63万米,安装路灯1563个,配置垃圾桶2431个,安装健身器材203组。  在制定小区改造方案时,房管局、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确保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然后由专业公司对小区进行测量绘图、制作预算,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同时征得居民的支持。  工程质量是改造工作的核心要求,也是把民心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金水区采取多种措施,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验收严格把关,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一方面定期评估施工质量。指挥部和监理人员定期组织工作小组对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对照材质标准检验施工材料、检查现场施工标准、查看施工效果等;另一方面引入业主监督机制。项目施工开始后,改造指挥部巡查人员随时听取小区业主的意见,接受业主监督,并把合理意见集中报至改造指挥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对改造后的小区,按照社区介入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单位后勤管理等不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指导,并按照居民的意愿和消费水平逐步引导选择管理模式。后勤管理的小区强化单位后勤管理,社区介入管理的小区逐步向居民自治或业委会管理过渡,有消费意愿的逐步引入专业化公司进驻。  中原区  中原区相当一部分老旧小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这些小区设计标准低,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备、道路绿化破损严重、小区管理混乱、违章搭建多等问题,与新建小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居民生活环境较差,老百姓要求改善民居质量的呼声十分强烈。  为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中原区成立了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指挥部,全面负责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并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顺利完成了年度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  2012年对辖区内150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改造面积267.73万平方米,共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84935.92平方米、道板砖路面硬化29745.65平方米、改造环卫设施(垃圾收集箱)123 个、改造自行车棚13个、墙面一般抹灰80335.77平方米、更换窨井盖1536个、金属面油漆1448.32平方米、刷喷涂料 69330.19平方米、安装围墙铁丝大门30套、路边石整修2527.8 平方米、路灯53套、监控设备74套,共计资金3034.25万元,涉及8个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  在改造工作中,中原区采取了领导分包办事处的方式,责任到人,各分包领导每日逐一察看施工现场,及时督办。区房管局每周两次召开由办事处、施工方、监理方等参加的工作例会,现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工程进度、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2012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七区  二七区共有住宅小区(楼院)935个。为让居民住得舒心,该区把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积极纳入“六加一”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始终紧抓大抓,坚持强力推进。  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和各办事处都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每天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加强对现场施工队伍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引入业主监督机制。在每个施工小区内设置公示牌,将改造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社区监管员等进行公示,并开通24小时居民热线,随时接受居民的监督和建议。  为提升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采用分类制定标准、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正规化物业管理楼院创品牌、一般物业管理楼院抓规范、非物业管理楼院上物业、老旧楼院落实居民自治”目标。  管城区  管城区委、区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整治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管城区2012年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计划,对2012年辖区86个拟整治改造老旧小区和59个追加改造小区进行了分配和部署,明确了各办事处具体职责。落实区政府改造资金1000万元。  为全面落实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工作,对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以商城东路287号、南关街28号院改造为试点,为其他小区改造积累经验,促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的推进。  在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及时与各办事处进行协调,积极巡查进展情况,按照十件实事具体工作督查要求,区政府督察室全程监督,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惠济区  惠济区共有老旧小区16个,2012年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7个,共投入改造资金321.27万元,改造面积为平方米。  惠济区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整治提升和物业管理覆盖工作的重要意义。从项目实施开始,就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高整治成效。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街道严格按照区领导小组批复的方案组织实施。 二是坚持规范运作。为实现规范运作,整治提升管理覆盖工作实行统一评定方案、统一整治标准、统一组织验收、统一决算审计,并将统计报表和信息简报每月20日前向区领导小组指挥部报送一次。  2012年3月,刘寨街道委托河南仁泰物业服务公司对辖区的老旧小区进行了托底管理。长兴路街道通过“物业服务之家”对辖区的老旧小区进行帮扶管理。  核心提示  全市共有1900余个老旧小区,居住对象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这些小区封闭性差,硬件环境、公建配套等建设标准不高,普遍存在下水不通、路面缺损严重、路灯不亮等情况,居住环境差,引入物业服务企业难,管理矛盾突出。  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和全覆盖工作计划》,计划对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改造资金由市、区财政按照1:1的比例承担,改造后,符合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暂时不具备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的,由社区成立物业服务站,进行物业服务。  两年来,市房管局牵头负责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指导工作,负责审核各区改造工作计划,预审改造方案,与市财政联合核实改造配套资金,并拨付市级配套改造资金。截至日,全市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924个,改造小区面积共计912.5万平方米,受益16.57万户。
01/31 15:0101/13 19:07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当前位置:&>&&>&
  □程云慧 王娜 李广寅 李玲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东营市垦利区持续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尽心尽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11月23日,记者在垦利区地税局健身广场施工现场看到,该健身广场四周的乡镇企业局、科级楼、和平东区、老地税局院落已打通院落整合完成,约19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也已基本完工,完成后,该广场将统一进行市场化物业管理。“广场后期还将进行停车位改造、绿化补植、广场修复、健身器材更换、楼道清理、雨排管道修复等提升改造。”垦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克绪介绍道。  “这是关系到咱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肯定都支持!为不妨碍道路施工,邻居搭的简易房都主动拆除了,种的苹果树因为影响广场的建设也主动移除了。”在地税局区块,正在遛弯的张先生笑着赞叹道。  的确如此,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垦利街道也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作出了积极回应。“在就近老旧小区整合工作中,有居民的储藏室、车库因为影响道路施工必须拆除,为了不让居民利益受损,我们在选址建设物业用房时,就加盖了部分房屋作为这些居民的储藏室、车库,这种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居民的认可。”魏克绪告诉记者。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等重大决策部署,建设“和美幸福”新垦利,今年,垦利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业主参与”的原则,在2014年至2015年两年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对城区老旧小区进行再改造提升。据悉,垦利街道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主要着力解决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健全、环境脏乱、治安隐患、物业管理不到位等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实行物业管理全覆盖,为居民营造和谐优美、功能健全、生活舒适、秩序井然的良好生活环境。  很多老旧小区由于某些原因,规模较小,都比较分散,物业管理不到位,物业公司也不愿意进驻,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让物业公司愿意进驻,我们探索对就近老旧小区进行整合,将其隔离院墙拆除,合并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小区,不仅方便了出行,对于后期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也更有利。”魏克绪介绍。据了解,2016年至2018年,垦利区计划实施68个城区老旧住宅小区、老旧院落改造提升工程,累计投资约4500万元。“届时,垦利区老旧小区无论是整体环境面貌,还是基础设施都将‘华丽转身’,获得更大的提升,百姓也能更好地安居乐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