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钾有哪些原则和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项

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doc】补钾原则的用户评论补钾的原则和策略_李勇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贴子:
补钾的原则和策略
对于低血钾的处理,明明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里常规都可以用15‰(甚至更高)的浓度通过中心静脉补钾,而且这已经是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常规,但在每一版的外科学教材上却置之不顾,非要明文写上“静脉补钾浓度最高上限是3‰”,可又不注明这只是外周静脉输液的标准,也不说明这个浓度限制的意义是什么,弄的刚毕业的医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补钾,真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怪景。当年为了应对一位患者家属(某医学院附院的护士)拿着第四版《外科学》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没学好外科学“补钾把病人补死了”而提请的医疗鉴定,逼得我四处查找资料文献写“答辩状”,以下是从一些中文经典书籍中摘抄出来的东西,这种经验真是终生难忘。】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
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
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 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
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
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消化液的K浓度经常高于血浆K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有时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K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K不予吸收。(以上引自A )
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120mmol,变化较大。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mmol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250mmol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mmol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引自B )二、关于补钾:
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引自B )
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K浓度在3.0-3.5mmol/L之间,这样的血清K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口服钾盐即可。(氯化钾:13.3mmol/g 枸橼酸钾:8.3mmol/g 醋酸钾:6mmol/g)。(引自A、B )
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 (引自B )
①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引自B )
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5.5mmol/g)10-20ml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引自B )
③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mmol/h;(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凡血钾低于4mmol/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引自A、B、D)
④若遇到缺K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KCl,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引自A)
⑤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mmol/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心脏手术)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0.3%~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引自C、E)A《钾的代谢和临床》冯连文主编 41-43 页B《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判定与处理》张树基 罗明绮 57-63页C《内科学》第五版 864页D《心脏血管外科学》第二版 兰希纯主编 273页E《心脏外科学》吴清玉主编 189页三、两篇英文文献1. Current Concepts: Hypokalemia .
N Engl J Med 1-458, Review Articles2. New guidelines for potassium replac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ontemporary review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Potassium in Clinical Practice .
Arch Intern Med. 2000 Sep 11;160(16) :2429-36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简述补钾的注意事项?
简述补钾的注意事项?
健康咨询描述:
简述补钾的注意事项?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妇科常见病如子宫肌瘤 , 卵巢囊肿 , 不孕不育
帮助网友:51822称赞:1580
&&&&&&病情分析:&&&&&&您好,正常血清钾的浓度是3.5-5.5mmol每升,低于3.5mmol每升为低钾血症,缺钾我们就需要补,但是我们补钾的时候千万不可乱补,可以口服补钾或静脉补钾。&&&&&&指导意见:&&&&&&补钾注意事项:尿多补钾:尿量&40ml/h或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暂不补钾。尽量口服:口服易吸收,人体对钾的吸收是:需要多少吸收多少。低浓度、慢速度:避免出现一过性高钾血症。分阶段补:钾的吸收需要时间,低钾需要缓慢纠正超之过急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危及生命。另外,补钾过程中严密监测,避免出现高血钾。
擅长: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帮助网友:4852称赞:51
&&&&&&病情分析:&&&&&&应当注意的是尿量&40ml/h或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暂不补钾,口服易吸收,注意低浓度补入。&&&&&&指导意见:&&&&&&建议您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注意防治高血钾,以前你心律失常,祝你健康。
擅长: 胃肠不适,腹泻,阑尾炎,肠梗阻,疝气,鞘膜积液,大
帮助网友:26733称赞:1294
&&&&&&病情分析:&&&&&&您好,你是咨询补钾的有关事宜。&&&&&&指导意见:&&&&&&首先是尿量正常才可以补钾,没有高钾血症,以口服补钾为安全,静脉补钾时不能够静脉推注等。仅供参考祝您如意!&&&&&&以上是对“简述补钾的注意事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9
参考价格:1
参考价格:1.5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
参考价格:¥5
用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高钾血症。...
参考价格:¥285.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补钾的基本常识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作者:
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
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钾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钾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钾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
钾被吸收的可能机制:
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
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
③钾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钾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 &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钾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钾均高于血浆。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钾 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钾为主,回肠段以吸收钾为主)。
消化道内钾的正常代谢和钾量的稳定是血浆钾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钾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
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有资料证明进食钾后数小时当中,血钾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钾显着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钾调节有关,其中液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钾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消化液的钾浓度经常高于血浆钾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有时口服补钾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
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钾的吸收并非随血钾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钾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钾不予吸收。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120mmol,变化较大。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mmol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250mmol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mmol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
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
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钾浓度在3.0-3.5mmol/L之间,这样的血清钾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口服钾盐即可。(:13.3mmol/g 枸橼酸钾:8.3mmol/g 醋酸钾:6mmol/g)。
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
静脉补钾需注意
①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
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5.5mmol/g)10~20ml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
③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mmol/h;(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凡血钾低于4mmol/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
④若遇到缺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外周静脉)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 KCl,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
⑤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mmol/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心脏手术)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0.3%~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1人参与讨论
(来自:掌上医讯App)
&发表于: 00:30
转发,学习呢!,今天有患者问我为什么会的低钾血症,我竟然不知道,好尴尬,还好还好,
联系我们:400-1199330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