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Q能否用于实时业务风控系统

房子比工作更难找,但他们依然选择来这奋斗打拼。
这一天几乎全村的老百姓都到他们家里道喜祝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合理优化SRI&HARQ参数
提升4G业务感知
  1. 概述
  为支撑移动业务发展,提升移动业务感知,赤峰电信网优中心开展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业务感知分析提升工作,持续开展各项参数研究实验,以达到提升业务感知的目的。
  赤峰电信对SRI及HARQ参数设置对业务感知APP 4G浏览类时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现4G浏览类时延的优化。 2. 参数简单描述现网中已开启预调度与智能预调度开关,该功能由下行业务触发:一旦基站给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之后,此时基站才持续在一定时间内主动给终端上行授权,使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可以不用申请 SR、 BSR等流程,但是如果对于上行首先发起的 TCP业务类型,例如 web浏览,业务启动前要进行调度,也就是说,这类业务第一次发起时终端是要发 SR的。
  SRI, (Schduling Request Indication)上行调度请求指示,是用户向基站申请上行无线资源配置的信令。根据上层的配置UE按照一定的周期在PUCCH的固定位置传输SR。当UE有上行数据到达时,会向eNB发送调度请求SR,eNB侧调度器为UE分配合理资源。通过修改“SRI周期自适应开关”及“SRI资源轻负载状态的判决门限”提升接入时延。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接收方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要求发送方重传数据,接收方将重传的数据和先前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基本原理:在接收端使用FEC技术纠正所有错误中能够纠正的那一部分。通过错误检测判断不能纠正错误的数据包,丢弃不能纠错的数据包,向发射端请求重新发送相同的数据包。通过提升上下行的HARQ重传次数,增加传输成功概率,进而缩短空口传输时延。
  3. 参数方案及详细解释3.1 SRI 发送门限优化
  参数修改命令:
  默认参数:
  MODPUCCHCFG:LOCALCELLID=X,SRIPERIODADAPTIVE=QCIADAPTIVE;
  MOD CELLPUCCHALGO:LOCALCELLID=X, SRIPERIODADAPTIVE=10
  优化参数:
  MODPUCCHCFG:LOCALCELLID=X,SRIPERIODADAPTIVE=NOQCIADAPTIVE;
  MOD CELLPUCCHALGO:LOCALCELLID=X,SRILOWLOADTHD=30;
  详细解释及影响:
  MOD PUCCHCFG:LOCALCELLID=X,SRIPERIODADAPTIVE=NOQCIADAPTIVE;参数说明 含义:SRI周期自适应开关:该参数用于控制SRI(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自适应功能。 当该参数设置为“QCIADAPTIVE(考虑QCI的自适应算法)”,SRI周期根据小区负载和QCI承载来进行自适应配置; 当该参数设置为“NOQCIADAPTIVE(不考虑QCI的自适应算法)”,SRI周期仅根据小区负载来进行自适应配置; 当该参数设置为“OFF(关)”,则SRI周期采用CELLSTANDARDQCI中SriPeriod的配置值。 修改是否中断业务:否 (且不影响空闲模式UE)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 当设置为“QCIADAPTIVE(考虑QCI的自适应算法)”时,SRI周期根据SRI算法进行自适应配置,根据SRI算法进行自适应调整SRI周期,可支持用户数规格容量。 当设置为“OFF”时,需根据配置的SRI周期确定可支持的用户数容量。 当设置为“NOQCIADAPTIVE(不考虑QCI的自适应算法)”时,eNodeB为用户配置SRI周期时仅仅考考虑小区负载来自适应配置,避免了由QCI承载有关导致的SRI重配,也减少了信令开销,当遭遇现网中有异常终端概率性地不发SRI时,由于减少了SRI重配,因此显著提高了因异常终端而导致的E-RAB建立成功率下降问题。MOD CELLPUCCHALGO:LOCALCELLID=X,SRILOWLOADTHD=30;参数说明 含义:该参数是SRI资源轻负载状态的判决门限。PUCCH资源分配算法将根据小区接入的用户数和此参数做比较,来判断SRI资源是否为轻负载状态。 建议小带宽下(&10M),此参数的最大配置控制在20以内;其他带宽,此参数的最大配置控制在40以内。 修改是否中断业务:否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小,小区的SRI容量越大,但小区内配置SRI短周期的用户个数较少,影响整网的接入时延;该参数设置的越大,小区内配置SRI短周期用户个数越多,但会减少了小区的SRI容量。 SR周期系统根据用户数多少进行自适应配置,默认是小区10个用户以下周期是5ms,10个用户以上是20ms。可以通过抬升用户数门限,以减少SR发送周期,缩短上行发送时延。3.2 HARQ重传次数优化
  参数修改命令:
  默认参数:
  MODCELLULSCHALGO: LocalCellId=1, UlHarqMaxTxNum=5;
  MODCELLDLSCHALGO: LocalCellId=1, DlHarqMaxTxNum=5;
  优化参数:
  MODCELLULSCHALGO: LocalCellId=1, UlHarqMaxTxNum=6;
  MODCELLDLSCHALGO: LocalCellId=1, DlHarqMaxTxNum=6;
  详细解释及影响:
  含义:该参数表示除TTI bundling外的上行HARQ的最大传输次数。参见3GPP TS 36.331。当有QCI1承载时, 上行HARQ的最大传输次数的取值为5和该参数值中较小的值;当无QCI1承载时,上行HARQ的最大传输次数为该参数取值。 该参数和ENodeBAmReorderingTimer/ENodeBUmReorderingTimer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建议UlHarqMaxTxNum取值为7时ENodeBAmReorderingTimer/ENodeBAUmReorderingTimer的值至少需要配置到50ms, UlHarqMaxTxNum取值为8时ENodeBAmReorderingTimer/ENodeBAUmReorderingTimer的值至少需要配置到60ms。 实际取值范围:1~8 修改是否中断业务:否 (且不影响空闲模式UE)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小,由HARQ重传导致的无线资源开销越小,但无线链路的可靠性越低; 该参数设置的越大,无线链路的可靠性越高,但由HARQ重传导致的无线资源开销越大。
  通过提升上下行的HARQ重传次数,增加传输成功概率,进而缩短空口传输时延。
  4. 优化方案
  通过对6月份、7月份(1日到17日)质差小区详表通过TAC分区域统计,发现元宝山优良率偏低,该旗县站点偏少覆盖较差。左旗采样点数较多,覆盖较好。建议对这两个旗县进行参数修改,后期对比结果。(所有数据统计为Tclass=1,剔除百度淘宝,下同)
  5.优化结果
  5.1KQI 结果呈现
  19日下午对参数修改后观察两个旗县的浏览类优良率均有提升,且全网整体指标也成上升趋势。(22日赤峰干线有操作,数据非实时上传,23日指标成下降明显。)
  全网指标呈现:
  整体成上升趋势:
  5.2KPI指标波动
  方案实施后对KPI指标监控,发现各重点指标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
  6. 小结
  SRI及HARQ参数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华为FDD LTE网络的4G浏览类时延有提升效果且KPI无明显波动,下一步准备进行赤峰全网修改。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浅谈TD-SCDMA的业务应用
摘要:TD-SCDMA 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方式,是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提出并得到 ITU 通过的 3G(The 3rd Generation)无线通信标准,本文重点介绍TD-SCDMAM网络的业务应用。关键字:TD&SCDMA 无线 业务 应用前言:随着3G的发展,TD-SCDMA产业链日趋完善,对于电信运营商及TD-SCDMA用户来说,TD-SCDMA究竟能够提供什么业务,是最核心的问题。运营商希望以丰富的业务吸引用户,提高ARPU,实现差异化服务。用户想利用网络给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本文重点介绍六种TD-SCDMA的主要业务,并分析这些业务给运营商及用户带来的益处。1.HSDPA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是 3GPP 协议体系在 R5 版本中引入的无线侧下行链路增强技术。TD-SCDMA 引入多载波 HSDPA 技术能提供更高速率的下载服务,峰值速率达到 N*2.24Mbit/s,N 为小区中载波的数目。HSDPA 通过采用 AMC(Automatic Modulation Control)和 HARQ(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技术,引入高阶调制方式 16QAM(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在基站侧增加了一个 MAC-hs 实体,用于无线资源的调度。对运营商,HSDPA 业务可以提高运营商业务收入。HSDPA 业务能够满足用户高速下行的需求,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该业务。HSDPA 单用户单载波支持下行峰值速率最大为 2.24Mbit/s。单载波最大支持 16 个用户,每个时隙内最大支持 16 个用户。支持 DPCH 帧分复用,最大支持 4 个用户复用到一个 DPCH。2.HSUPA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是 3GPP 协议体系在 R7 版本中引入的无线侧上行链路增强技术。引入上行增强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显著提高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和上行分组数据的总体吞吐率,同时减少传输延迟和误帧率。HSUPA 可以使上行单载波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 2.24Mbit/s。HSUPA 通过采用 AMC 和 HARQ 技术,引入高阶调制方式 16QAM,在基站侧增加了一个 MAC-e 实体,用于无线资源的调度。由于调度实体位于基站侧,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调度,从而达到增加系统性能,获得较高的用户峰值速率和小区数据吞吐量。HSUPA支持单载波最大上行 2.24Mbit/s,单用户峰值上行最大速率 2.24Mbit/s。HSUPA单载波最大 8 个用户,单时隙最大支持 4 个用户,单载波最大 4 条 E-AGCH,2 条 E-HICH 信道配置。最大支持 HSUPA 上 3 个业务的并发。3. MBMS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即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由 3GPP 规范标准定义。该业务提供点到多点的单向多媒体服务,支持数据从一个节目源发送到多个接收者的功能。MBMS 广播业务可能节省运营商的下行无线信道资源,尤其是 Uu 接口、Iub 接口的传输资源。使得资费可以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普及该业务。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业务用户,MBMS 业务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利益。由于使用公共信道发送多媒体数据,节省了无线的传输资源,使得资费可以有较大程度的降低。MBMS单系统支持最大 30TPS(Tributary Protection Switching)的 SG 分片请求处理能力。支持同时与 32 个 GGSN 建立 MBMS 会话。支持的业务速率包括16kbit/s、32kbit/s、64kbit/s、128kbit/s、256kbit/s、384kbit/s 等。单系统最大支持 128 个 MBMS 并发业务。4.视频留言视频留言业务指主叫用户可以在被叫用户的信箱中留下实时的视频内容。业务平台及时通知被叫用户。被叫用户可以拨打视频电话或者通过 Web/WAP 等多种方式进入视频留言业务平台收看视频留言。视频留言业务提供了实现更加丰富的视频内容服务的可能性,为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视频留言业务系统可以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的保留现有客户群、减少客户流失,在视频内容价值链中占有更大的比例,改进长期战略。视频留言业务平台的视频媒体服务器单个可以支持 48 个视频呼叫。单个视频留言业务平台可以支持 18 万小时的媒体消息存储能力。5.视频共享视频共享业务是指一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将本地终端的视频信息(可以是摄像头视频、图片或视频文件)共享给其它用户。共享和被共享用户实时同步观看共享视频的播放。视频共享业务中,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共享业务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实时共享给另一方,被共享的还可以是共享发起方终端已存的图片或视频文件。移动用户也受益于视频共享业务的开通,通过视频共享业务,用户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图像,边看边聊,做到"You see what I see!",享受完美的个性化体验,使得通信更有乐趣。由于视频共享基于 IP,费用低廉。6.视频会议视频会议业务是一种多媒体业务,它为 TD-SCDMA 网络的手机用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实现多方通话的音频和视频。视频会议业务具有会议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如创建和结束会议,控制发言权等。视频会议业务对运营商来讲, 由于视频会议承载于 TD-SCDMA 网络,所以不需要专用线路,从而降低业务成本, 吸引企业和个人用户,提升运营商的竞争力。视频会议业务对移动用户带来讲,视频会议可以看到所有参会者的视频图像,比普通音频会议更方便,信息量更丰富。结束语:业务开展是TD-SCDMA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在TD-SCDMA系统上开展业务将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TD-SCDMA的几种主要业务的介绍,让TD-SCDMA产业链的运营商、消费者以及增值服务商了解各类业务应用,从而促进TD-SCDMA的快速发展。
值班电话400-
投诉中心400-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图书
&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书名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书号111-25453-9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定价 ¥30.0
零售/团购/批发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移动通信市场的演进,导致了数据流量需求的剧烈增长。这种需求会对移动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会导致信道状况间歇性地出现恶化现象.最终影响到传输控制协议(TCP)性能。《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一书对实际应用比特率性能和系统容量方面的TCP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并给出了如何以最低成本来降低无线网络与TCP交互的措施。《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包括多个独立的章节。前几章提供了背景知识.并对无线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一种第3代(3G)无线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这些章节也对UMTS&R99和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系统中蜂窝总容量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关注TCP与无线系统之间的交互.给出了UMTS网络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和TCP交互的数学模型在为不熟悉码分多址(CDMA)系统以及UMTS和HSDPA蜂窝系统的高年级大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的同时,&《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也对“无线系统中的TCP”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为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译者序原书序第1章无线信道1.1大尺度衰落模型1.1.1 UMTS的路径损耗模型1.2小尺度衰落特性与信道模型1.2.1接收信号包络的统计特性1.2.2无线信道响应的特性参考文献第2章蜂窝系统中的CDMA2.1 CDMA2.2 CDMA的优势2.3 CDMA码2.3.1正交码2.3.2扰码2.4 CDMA接收机参考文献第3章通用移动通信系统3.1 UMTS业务3.1.1会话类应用3.1.2流类应用3.1.3交互类应用3.1.4背景类应用3.1.5服务质量参数3.2通用体系结构3.2.1用户设备域3.2.2 UTRAN域3.2.3核心网域3.2.4接口3.3 UTRAN协议体系结构3.4 UMTS信道3.4.1逻辑信道3.4.2传输信道3.4.3物理信道3.5物理层3.6媒体接入控制3.6.1 MAC体系结构3.6.2协议数据单元3.7无线链路控制3.7.1透明模式3.7.2非确认模式3.7.3确认模式3.7.4 RLC发送端的SDU丢弃3.8包数据集中协议3.9 BMC和MBMS3.10无线资源控制3.11自动请求重传协议3.11.1停止等待协议3.11.2滑动窗口协议3.12功率控制3.12.1开环功率控制3.12.2闭环功率控制3.13切换3.14建模与蜂窝容量3.14.1上行容量3.14.2下行容量参考文献第4章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4.1 HSDPA的概念4.2 HSDPA结构4.3信道结构4.3.1 HS-DSCH信道4.3.2 HS-SCCH信道4.3.3 HS-DPCCH信道4.3.4 HSDPA信道的定时4.4 MAC-hs4.4.1 UTRAN端的MAC体系结构4.4.2用户设备端的MAC体系结构4.5快速链路适配4.6自适应调制与编码-4.7 HARO4.7.1 HARQ类型4.7.2 HARQ协议4.7.3 HARQ管理4.8分组调度4.8.1调度约束条件与参数4.8.2调度算法的选择4.9 HSDPA建模与蜂窝吞吐量4.9.1 HARQ4.9.2 AMC4.9.3调度4.9.4结论参考文献第5章应用与传输控制协议5.1 UDP业务5.2 TCP业务5.2.1万维网5.3 TCP5.3.1连接建立与终止5.3.2 TCP分割5.3.3流量控制与滑动窗口机制5.3.4确认与纠错5.3.5拥塞控制与重传机制5.4 TCP建模5.4.1独立丢包模型5.4.2随机丢包模型5.4.3网络模型5.4.4控制系统模型参考文献第6章无线系统的TCP问题与增强方案6.1无线环境因素6.1.1有限带宽与长RTT6.1.2高丢包率6.1.3移动性6.1.4非对称链路带宽6.2 TCP性能增强方案6.2.1链路层解决方案6.2.2分割方案6.2.3端到端解决方案参考文献第7章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7.1 TCP性能7.2 UMTS-HSDPA系统TCP连接的通用体7.3 RLC、MAC-hs和TCP之间的比较7.3.1可靠性7.3.2流量控制与滑动窗口7.3.3分割7.4 UMTS.HSDPA系统的TCP建模7.4.1超时7.4.2慢启动7.4.3第一次丢包的恢复时间7.4.4稳态阶段7.4.5无线网络上的TCP效应7.5 UMTS-HSDPA系统的其他TCP分析参考文献附录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无线系统和网络正在逐渐从以话音为中心的第1代技术,演进到能够额外提供非实时低数据速率业务的数字系统。撇开从第1代到第2代的演进过程不说,蜂窝系统的数据速率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相反,无线局域网能够提供较高的总数据速率,且从理论上讲,已经能够实现与互联网及其相关协议的兼容。后来引入了面向分组的蜂窝网络,这些网络能够兼容互联网协议(IP),或者能够与20世纪末出现的GPRS、EDGE、IS-95和IS-136系统实现互连互通。驱动因素主要是蜂窝网络和业务与互联网及相关多媒体业务兼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实现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如果不实现网络互联,蜂窝网络将无法从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及不断增长的多媒体应用与业务中受益。互联网和数据业务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催生了面向分组的系统。各种各样的高级无线电技术也为在无线网络中大规模引入多媒体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最为常用的技术包括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链路自适应、调度、复杂检测与编码技术以及诸多用于改善无线网络性能的方法。通过采用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频谱效率;通过采用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降低无线信道损耗;通过采用调度技术,能够支持智能分配与资源共享,以实现容量扩充;通过采用复杂的检测与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用户干扰问题。多发送多接收天线也可用于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事实上,达到高数据速率需要引入空域、时域和频域分集技术。无线局域网已经开始使用分集技术。蜂窝网络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充分利用这三维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例如,欧洲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正在为此项演进作准备,作为UMTS空中接口以及接入网和核心网体系结构的标准制定机构,第3代协作项目组织(3GPP)已经连续发布多个版本标准,促进网络的融合。目前,3GPP正准备引入多天线技术,来完成UMTS体系结构增强版标准制定的最后一个阶段。目前,不管是基于TDMA和CDMA的无线系统,还是基于OFDM的无线系统,在引入这些关键特征时都非常谨慎。第3代蜂窝系统有望通过分阶段引入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调度和分集技术,来提高频谱效率(每个蜂窝的容量)和数据速率(每次会话或每种应用)。对应于欧洲WCDMA标准的UMT&SFDD模式,从R5版本以后,开始包含了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调度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但是,在初始阶段(即UMTS的R99版本中),主要是依靠基于CDMA的无线和接入技术。该版本适用对象是GPRS核心网中的分组域,可通过隧道协议和网关来提供部分IP融合业务。在演进过程中,仅仅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实现与IP的完全兼容。.R99版本中规定的空中接口也无法提供所需的高数据速率。R99之后的版本,为了实现GSM和GRPS到UMTS&3G的平滑过渡,从R5版本到R7版本,在标准中都引入了大量增强方案,来支持灵活的、具有自适应特性的分组传输,并能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的会话发起协议(SIP)也被3GPP采纳,用于在UMTS中建立和控制会话,其原理和流程与互联网非常类似。接着,3GPP又通过引入IP多媒体子系统(IMS),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的融合能力。在数据链路层(无线链路控制和媒体接入控制)和无线资源控制层,第1个增强方案是在:R99版本专用信道旁的共享信道下行链路中添加的。专用信道适用于实时业务,但不适用于分组业务。如果仅使用专用信道,则会浪费宝贵的资源(对应于CDMA中的功率与代码),容量也会大大降低。共享信道的引入能够节省能源,降低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最近,在上行方向也添加了增强方案。如前所述,提高数据速率可通过在信道中引入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和无线链路自适应技术来实现。目前,大多数系统将AMC和其他技术进行集成,来提高空中接口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UMTS数据链路层使用HARQ来重传接收错误的无线数据块,以提高链路的可靠性。UMTS中的标准测量方法和质量指示符,为实现高效的调制与编码选择及链路自适应提供了多种方式。除了在标准中引入AMC之外,在共享信道上引入调度技术,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提供基于分组的多媒体业务。共享信道上的调度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到无线信道状态、蜂窝中的移动位置以及用于提供有形吞吐量、容量、时延改善功能的业务类型。此外,调度技术还必须确保用户和应用的公平性。在网络中,通过在空中接口引入新特征来提高数据速率和增强数据传输可靠性,会对端到端的性能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ARQ与高层协议交互的重传机制,尤其是对与IP同时使用以提供非实时业务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来说,影响会更加显著。实时业务通常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IP来提供,流媒体业务通常使用实时流媒体协议(RTSP)/实时传输协议(RTP)/IP来提供。跨层设计会对总的吞吐量和容量产生显著影响。在描述这些交互过程和提出用于防止或降低因在无线网络中引入ARQ及其他技术导致的任何一种负面效应的建议时,尤其需要注意,因为ARQ及其他技术不可避免地会与核心网中的拥塞控制机制发生相互作用。在学术界,早期已经有人对无线链路控制机制和TCP之间的交互进行了研究,当空中接口上的随机误差被TCP错误地作为固定网络部分的拥塞进行处理时,他们提出了许多TCP变种来降低和消除交互过程。在本书的第6章,我们将详细描述当前可用的大量TCP变种。当人们对TCP进行修改试图降低由发生在无线链路上的错误导致的跨层负面效应时,虽然一些方法给出了链路层的解决方案,可是大多数方法不符合端到端的IP范式。在这些方案中,目前只有少数方案在用。通常,在位于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无线核心网边缘的网关处使用分离TCP,将互联网与PLMN分离开来,这样可以避免TCP与无线链路误差与恢复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们探索标准或原始TCP的替代方案时,由于一些TCP版本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广泛的部署,因而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本书第7章将在详细分析采用HARQ和调度技术的UMTS的基础上,对常用的、公认的TCP版本进行介绍。本书结构支持那些已经掌握了UMTS或TCP及其变种的读者,跳过某些章节,直接浏览他们感兴趣的书稿内容。本书的总体结构如图l所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第1部分(第1~4章),主要提供无线网络的背景知识,尤其是作为第3代无线技术之一的UMTS网络背景知识。第1部分还对UMTS&R99和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接入(HSDPA)系统的蜂窝总容量进行了分析和建模。第2部分(第5~7章)主要研究TCP与无线系统之间的交互,这一部分对无线网络上的TCP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uMTS网络中的HARQ和TCP的交互(包括、HSDPA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作者:(法国)阿萨德&(Mohamad&Assaad)&(法国)杰拉什&(Djamal&Zeghlache)&译者:郎为民&嵇英华&余信理Mohamad,A,ssaad博士:200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的国立高等电信学院(IENST),专业方向为电子信息&获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是法国Evry市国立电信学院INT)无线网络与多媒体业务系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UMTS/HSDPA系统的跨层设计和MAC/RLC层与物理层之间的TCP交互研究他已经在许多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与该研究领域有关的学术论文,并与一些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伙伴合作共事&其研究方向包括3G与B3G系统、无线网络中的TCP、无线系统中的跨层设计和资源分配、多用户检测和MIMO技术。Djamal&Zeghlache博士:1987年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同年进八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成为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通信领域的研究&1992年,他进入法国Evry市国立电信学院(INT),目前是尢线网络与多媒体业务系主任,他积极参与了欧盟基金项目,是IEEE通信学会个人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也是世界无线研究论坛会员他与人合作撰写了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多址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无线网络规划和个人网络互连&他还经常作为技术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参与诸多IEEE会议的技术管理活动,同时在ICC、Glohccom、&PlMRC、&ASWN、PMC、和、WCNC等会议中担任论文审稿人&他是Globecom&2003无线通信研讨会的丰席之一,也是ASWN会议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在年和2005年的ASWN会议中担任主席Zeghlachc博士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涉及与无线网络和业务自关的诸多领域,包括无线接入(跨层设计、资源管理和网络规划)和核心网,其研究的重点是诸如网络与动态自适坏境感知的网络和业务之间的协作等端到端问题。
&&推荐图书
&&参考图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实时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