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武汉企业信用评级级无统一标准 如何评“准不准”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404页面不存在_飞扬网热门阅读内容...微信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欢迎您, |
华图教育网
当前位置:
>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评级机构面对政府这一强势“客户”,需要有客观公正的底气来打分
  6月23日,全国首单自发自还地方债“落地”——广东省2014年政府债券公开招标发行完成。债券发行过程中引入的信用评级新机制,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新机制对防债务风险将起到哪些作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走样?
  ●自发自还广东“样本”出炉,AAA级信用得到市场认可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募集资金148亿元,筹来的钱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公路建设等领域。偿债资金来源方面,市县使用的资金由各市县统借统还;用于省级项目的资金本息由项目收益偿还,如项目收益难以偿还的,由中央返还的燃油税替代性收入等财政资金先行垫付。
  “自发自还试点的最大亮点,就是全过程信息公开透明。发债资金用在什么地方,偿债资金从哪儿来,都要向公众交实底。”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开展信用评级,为社会提供了更为综合、直观的评价,便于投资者比较选择,作出正确判断。
  作为全国首份地方政府的债券信用,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获得AAA信用等级,是地方政府债券信用级别最高的。按照财政部的指导意见,试点地区地方债信用评级划分三等九级。其中,AAA级表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广东地方债获得AAA信用评级,评级机构给出了充分理由:广东省财力较强,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稳定性较高,财政平衡能力强;广东省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慢,政府性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全省总债务率为59.41%,比全国总债务率低54个百分点,51%以上债务在2017年之后偿还,且各年偿债比例分布相对较为平稳。
  从发行结果看,广东省三期债券认购需求总体趋稳,中标利率较低, AAA信用评级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发自还发行额148亿元,资金投标总量达到970亿元,认购比较踊跃,显示出市场和投资者对广东省政府债券的信心。
  ●给政府信用“打分”, 能否公正客观考验评级机构
  “对地方政府债进行信用评级,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政府发债行为。信用评级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发债的规模和成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说。
  杨志勇解释,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投资者愿意买,地方政府发债就容易;如果信用等级低,市场不认可,发债就困难,甚至可能发不出去。广东作为经济强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状况好,政府发债还债都不是问题,获得AAA最高信用评级应在情理之中。
  然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担心:在实际操作中,评级机构面对政府这一强势“客户”,有没有足够的“底气”做到客观公正?广东自发自还“样本”出炉后,其他试点地区会不会“照葫芦画瓢”,评出来的地方债信用等级都是AAA?
  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共有10个地区,除了广东,还包括上海、浙江、深圳、江苏、山东、北京、、宁夏、江西。按照通常的理解,这些试点地区东中西部都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负债情况不同,地方债信用评级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别。
  为规范自发自还试点信用评级工作,财政部要求,试点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择优选择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用评级工作;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级机构的公正评级。
  “对政府发债来说,肯定是获得的评级越高越好。政府部门即使不干预也会有潜在的影响,打出的分数准不准,评级是否会出现虚高,对评级机构的能力和定力是一个大考验。”白景明认为,信用评级如果出现严重偏差,政府信誉和评级机构信誉都会受损。评级机构应当从长远发展考虑,尽可能做到独立、公正、客观。
  ●评级没有统一标准,如果失真可由市场“纠偏”
  “市场型债务模式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公正性的前提是独立性,但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评级机构可以自行其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任何评级机构都要遵循相关法律并受到有效监管,但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王雍君说,不同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出现差异很正常,即使同处发达地区,没有差异反倒不正常,这也是财政部将地方政府债券划分为三等九级的原因。评级信息对于投资者决策、合理定价和利率决定都十分重要,是投资者分析债券发行人和债券信用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于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而言,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其责任和权利。评级机构所采用的评级体系和流程应公开透明,数据来源应确保相关、可靠、及时和可比,并且能够被独立核实。
  “给政府信用‘打分’是新鲜事,也是难事。政府信用评级刚刚起步,我们的评级机构相对而言也不够成熟,再加上信用评级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评级结果出现一些偏差、社会上有不同看法都是正常的。”杨志勇说,从目前自发自还试点看,试点地区债券发行额都比较小,政府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杨志勇认为,即使评级结果出现偏差,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纠偏”。毕竟信用评级只是一个重要参考,并不能代替投资者的决策。如果一个地区偿还债务能力弱,违约风险高,就算信用评级高,市场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
  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占10.89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有所放缓,风险总体可控。
  “但是,当前我国财政风险扩大的潜势不容忽视。从国际经验看,财政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后有加速扩张特征。”白景明指出,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中贷款比重超过70%。今后还本付息压力会日渐加剧。防控财政风险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盲目扩张, 应当在试点中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记者 李丽辉)
  美日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一瞥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其各级政府的市政债券,此类债券以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由州、城市、城镇、县及它们的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美国的市政债券始于19世纪20年代,1817年纽约州首次采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办法开凿伊利运河,仅用5年时间运河建设就告完工。随后各州相继仿效纽约州的做法,依靠发债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1998年,流通中市政债券总量达到了115万亿美元,占各类流通中债券的比重超过了10%。如今美国市政债券发行规模大约为国债发行规模的50%、企业债券的25%,市政债券成为地方政府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要融资工具。
  美国各大评级机构对于市政债券的评级不同于对一般经济主体的评级。以穆迪公司为例,评级机构对于一般经济主体的信用评级,主要关注融资主体的经营效益与现金流运行状态。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其融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投向是地方公共基础设施,投向的项目通常没有自身收益或自身收益性较弱,但相应项目的外部收益性显著,因此其评价主要关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未来债务的覆盖度。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级别代表了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穆迪对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中主要考量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第三,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及结构;第四,地方政府治理与预算管理水平。
  而在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包括地方公债和公共企业债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公债是日本地方债券制度的主体,由地方政府直接发行,主要用于地方道路建设、地区开发、公营住宅建设等公用事业;公共企业债是由地方特殊的公营企业发行、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券,使用方向主要集中于下水道、自来水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目前,地方公债收入是日本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占到日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0%—20%。
  日本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债券的审核标准包括: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专项拨款收入和补助金收入的水平;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债务依存度在20%—30%之间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公共企业债券,30%以上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公债;严格限制有财政赤字的地方政府和出现亏损的公共企业发债。(柴闻)
(责任编辑:Wyatt)
下一篇:没有了
国考新大纲系列
名师模块教材
面试教材系列
公务员省考教材
华图教你赢系列
热门分站热门地市热门考试热门信息热门推荐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浙江频道--人民网
评级机构面对政府这一强势“客户”,需要有客观公正的底气来打分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记者&李丽辉
&&&&来源:&&&&&
6月23日,全国首单自发自还地方债“落地”――广东省2014年政府债券公开招标发行完成。债券发行过程中引入的信用评级新机制,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新机制对防债务风险将起到哪些作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走样?
●自发自还广东“样本”出炉,AAA级信用得到市场认可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募集资金148亿元,筹来的钱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公路建设等领域。偿债资金来源方面,市县使用的资金由各市县统借统还;用于省级项目的资金本息由项目收益偿还,如项目收益难以偿还的,由中央返还的燃油税替代性收入等财政资金先行垫付。
“自发自还试点的最大亮点,就是全过程信息公开透明。发债资金用在什么地方,偿债资金从哪儿来,都要向公众交实底。”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开展信用评级,为社会提供了更为综合、直观的评价,便于投资者比较选择,作出正确判断。
作为全国首份地方政府的债券信用报告,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获得AAA信用等级,是地方政府债券信用级别最高的。按照财政部的指导意见,试点地区地方债信用评级划分三等九级。其中,AAA级表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广东地方债获得AAA信用评级,评级机构给出了充分理由:广东省财力较强,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稳定性较高,财政平衡能力强;广东省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慢,政府性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全省总债务率为59.41%,比全国总债务率低54个百分点,51%以上债务在2017年之后偿还,且各年偿债比例分布相对较为平稳。
从发行结果看,广东省三期债券认购需求总体趋稳,中标利率较低,AAA信用评级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发自还发行额148亿元,资金投标总量达到970亿元,认购比较踊跃,显示出市场和投资者对广东省政府债券的信心。
●给政府信用“打分”,能否公正客观考验评级机构
“对地方政府债进行信用评级,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政府发债行为。信用评级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发债的规模和成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说。
杨志勇解释,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投资者愿意买,地方政府发债就容易;如果信用等级低,市场不认可,发债就困难,甚至可能发不出去。广东作为经济强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状况好,政府发债还债都不是问题,获得AAA最高信用评级应在情理之中。
然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担心:在实际操作中,评级机构面对政府这一强势“客户”,有没有足够的“底气”做到客观公正?广东自发自还“样本”出炉后,其他试点地区会不会“照葫芦画瓢”,评出来的地方债信用等级都是AAA?
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共有10个地区,除了广东,还包括上海、浙江、深圳、江苏、山东、北京、青岛、宁夏、江西。按照通常的理解,这些试点地区东中西部都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负债情况不同,地方债信用评级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别。
为规范自发自还试点信用评级工作,财政部要求,试点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择优选择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用评级工作;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级机构的公正评级。
“对政府发债来说,肯定是获得的评级越高越好。政府部门即使不干预也会有潜在的影响,打出的分数准不准,评级是否会出现虚高,对评级机构的能力和定力是一个大考验。”白景明认为,信用评级如果出现严重偏差,政府信誉和评级机构信誉都会受损。评级机构应当从长远发展考虑,尽可能做到独立、公正、客观。
●评级没有统一标准,如果失真可由市场“纠偏”
“市场型债务模式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公正性的前提是独立性,但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评级机构可以自行其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任何评级机构都要遵循相关法律并受到有效监管,但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王雍君说,不同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出现差异很正常,即使同处发达地区,没有差异反倒不正常,这也是财政部将地方政府债券划分为三等九级的原因。评级信息对于投资者决策、合理定价和利率决定都十分重要,是投资者分析债券发行人和债券信用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于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而言,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其责任和权利。评级机构所采用的评级体系和流程应公开透明,数据来源应确保相关、可靠、及时和可比,并且能够被独立核实。
“给政府信用‘打分’是新鲜事,也是难事。政府信用评级刚刚起步,我们的评级机构相对而言也不够成熟,再加上信用评级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评级结果出现一些偏差、社会上有不同看法都是正常的。”杨志勇说,从目前自发自还试点看,试点地区债券发行额都比较小,政府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杨志勇认为,即使评级结果出现偏差,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纠偏”。毕竟信用评级只是一个重要参考,并不能代替投资者的决策。如果一个地区偿还债务能力弱,违约风险高,就算信用评级高,市场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
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占10.89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有所放缓,风险总体可控。
“但是,当前我国财政风险扩大的潜势不容忽视。从国际经验看,财政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后有加速扩张特征。”白景明指出,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中银行贷款比重超过70%。今后还本付息压力会日渐加剧。防控财政风险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盲目扩张,应当在试点中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美日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一瞥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其各级政府的市政债券,此类债券以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由州、城市、城镇、县及它们的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美国的市政债券始于19世纪20年代,1817年纽约州首次采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办法开凿伊利运河,仅用5年时间运河建设就告完工。随后各州相继仿效纽约州的做法,依靠发债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1998年,流通中市政债券总量达到了115万亿美元,占各类流通中债券的比重超过了10%。如今美国市政债券发行规模大约为国债发行规模的50%、企业债券的25%,市政债券成为地方政府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要融资工具。
美国各大评级机构对于市政债券的评级不同于对一般经济主体的评级。以穆迪公司为例,评级机构对于一般经济主体的信用评级,主要关注融资主体的经营效益与现金流运行状态。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其融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投向是地方公共基础设施,投向的项目通常没有自身收益或自身收益性较弱,但相应项目的外部收益性显著,因此其评价主要关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未来债务的覆盖度。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级别代表了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穆迪对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中主要考量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第三,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及结构;第四,地方政府治理与预算管理水平。
而在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包括地方公债和公共企业债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公债是日本地方债券制度的主体,由地方政府直接发行,主要用于地方道路建设、地区开发、公营住宅建设等公用事业;公共企业债是由地方特殊的公营企业发行、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券,使用方向主要集中于下水道、自来水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目前,地方公债收入是日本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占到日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0%―20%。
日本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债券的审核标准包括: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专项拨款收入和补助金收入的水平;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债务依存度在20%―30%之间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公共企业债券,30%以上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公债;严格限制有财政赤字的地方政府和出现亏损的公共企业发债。(柴闻)
《 人民日报 》( 日 18 版)
(责编:冯益华、翁迪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地方债信用评级无统一标准 如何评“准不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给政府信用‘打分’是新鲜事,也是难事。政府信用评级刚刚起步,我们的评级机构相对而言也不够成熟,再加上信用评级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评级结果出现一些偏差、社会上有不同看法都是正常的。”杨志勇说,从目前自发自还试点看,试点地区债券发行额都比较小,政府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6月23日,全国首单自发自还地方债“落地”——广东省2014年政府债券公开招标发行完成。债券发行过程中引入的信用评级新机制,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新机制对防债务风险将起到哪些作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走样?自发自还广东“样本”出炉,AAA级信用得到市场认可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募集资金148亿元,筹来的钱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公路建设等领域。偿债资金来源方面,市县使用的资金由各市县统借统还;用于省级项目的资金本息由项目收益偿还,如项目收益难以偿还的,由中央返还的燃油税替代性收入等财政资金先行垫付。“自发自还试点的最大亮点,就是全过程信息公开透明。发债资金用在什么地方,偿债资金从哪儿来,都要向公众交实底。”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开展信用评级,为社会提供了更为综合、直观的评价,便于投资者比较选择,作出正确判断。作为全国首份地方政府的债券信用报告,201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获得AAA信用等级,是地方政府债券信用级别最高的。按照财政部的指导意见,试点地区地方债信用评级划分三等九级。其中,AAA级表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广东地方债获得AAA信用评级,评级机构给出了充分理由:广东省财力较强,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稳定性较高,财政平衡能力强;广东省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慢,政府性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全省总债务率为59.41%,比全国总债务率低54个百分点,51%以上债务在2017年之后偿还,且各年偿债比例分布相对较为平稳。从发行结果看,广东省三期债券认购需求总体趋稳,中标利率较低,AAA信用评级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发自还发行额148亿元,资金投标总量达到970亿元,认购比较踊跃,显示出市场和投资者对广东省政府债券的信心。给政府信用“打分”, 能否公正客观考验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债进行信用评级,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政府发债行为。信用评级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发债的规模和成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说。杨志勇解释,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投资者愿意买,地方政府发债就容易;如果信用等级低,市场不认可,发债就困难,甚至可能发不出去。广东作为经济强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状况好,政府发债还债都不是问题,获得AAA最高信用评级应在情理之中。然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担心:在实际操作中,评级机构面对政府这一强势“客户”,有没有足够的“底气”做到客观公正?广东自发自还“样本”出炉后,其他试点地区会不会“照葫芦画瓢”,评出来的地方债信用等级都是AAA?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共有10个地区,除了广东,还包括上海、浙江、深圳、江苏、山东、北京、、宁夏、江西。按照通常的理解,这些试点地区东中西部都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负债情况不同,地方债信用评级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别。为规范自发自还试点信用评级工作,财政部要求,试点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择优选择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用评级工作;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级机构的公正评级。“对政府发债来说,肯定是获得的评级越高越好。政府部门即使不干预也会有潜在的影响,打出的分数准不准,评级是否会出现虚高,对评级机构的能力和定力是一个大考验。”白景明认为,信用评级如果出现严重偏差,政府信誉和评级机构信誉都会受损。评级机构应当从长远发展考虑,尽可能做到独立、公正、客观。评级没有统一标准,如果失真可由市场“纠偏”“市场型债务模式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公正性的前提是独立性,但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评级机构可以自行其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任何评级机构都要遵循相关法律并受到有效监管,但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王雍君说,不同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出现差异很正常,即使同处发达地区,没有差异反倒不正常,这也是财政部将地方政府债券划分为三等九级的原因。评级信息对于投资者决策、合理定价和利率决定都十分重要,是投资者分析债券发行人和债券信用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于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而言,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其责任和权利。评级机构所采用的评级体系和流程应公开透明,数据来源应确保相关、可靠、及时和可比,并且能够被独立核实。“给政府信用‘打分’是新鲜事,也是难事。政府信用评级刚刚起步,我们的评级机构相对而言也不够成熟,再加上信用评级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评级结果出现一些偏差、社会上有不同看法都是正常的。”杨志勇说,从目前自发自还试点看,试点地区债券发行额都比较小,政府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杨志勇认为,即使评级结果出现偏差,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纠偏”。毕竟信用评级只是一个重要参考,并不能代替投资者的决策。如果一个地区偿还债务能力弱,违约风险高,就算信用评级高,市场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占10.89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有所放缓,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当前我国财政风险扩大的潜势不容忽视。从国际经验看,财政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后有加速扩张特征。”白景明指出,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中银行贷款比重超过70%。今后还本付息压力会日渐加剧。防控财政风险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盲目扩张,应当在试点中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资料链接美日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一瞥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其各级政府的市政债券,此类债券以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由州、城市、城镇、县及它们的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美国的市政债券始于19世纪20年代,1817年纽约州首次采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办法开凿伊利运河,仅用5年时间运河建设就告完工。随后各州相继仿效纽约州的做法,依靠发债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1998年,流通中市政债券总量达到了115万亿,占各类流通中债券的比重超过了10%。如今美国市政债券发行规模大约为国债发行规模的50%、企业债券的25%,市政债券成为地方政府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要融资工具。美国各大评级机构对于市政债券的评级不同于对一般经济主体的评级。以穆迪公司为例,评级机构对于一般经济主体的信用评级,主要关注融资主体的经营效益与现金流运行状态。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其融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投向是地方公共基础设施,投向的项目通常没有自身收益或自身收益性较弱,但相应项目的外部收益性显著,因此其评价主要关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未来债务的覆盖度。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级别代表了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穆迪对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未来预期中主要考量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第三,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及结构;第四,地方政府治理与预算管理水平。而在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包括地方公债和公共企业债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公债是日本地方债券制度的主体,由地方政府直接发行,主要用于地方道路建设、地区开发、公营住宅建设等公用事业;公共企业债是由地方特殊的公营企业发行、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券,使用方向主要集中于下水道、自来水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目前,地方公债收入是日本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占到日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10%—20%。日本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债券的审核标准包括: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专项拨款收入和补助金收入的水平;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债务依存度在20%—30%之间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公共企业债券,30%以上的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公债;严格限制有财政赤字的地方政府和出现亏损的公共企业发债。(,记者 李丽辉)扩展阅读四省选定地方债评级公司 运作流程如雾里看花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目前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的十个地区政府信用评级“花落近半”,有四个省份已选定评级机构。对此,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存在外界干预、信息获取难等挑战,透明度有待提高,整个流程如同“雾里看花”,有待改进。除了已向社会公布的上海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中标成为广东、山东两省政府信用评级机构外,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评级机构,并已经着手开展评级工作,而北京市的评级机构也已经选定,顺利的话27日将向社会公布。此外,江苏省或将于27日进行招标,青岛市将于下周三进行招标,余下四地的评级机构最晚也将于7月上旬敲定。据业内人士估计,十个地区的地方债或将于8月前后全部发出。据参与政府信用评级招标的某评级机构高管向记者介绍说,政府信用评级从开始到出具评级报告大概需要15天左右,主要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评级。“评级机构一方面搜集公开信息,另一方面从当地政府处获得部分非公开信息,与此同时要进场访谈、然后整理相关材料,最后出具一份正式的评级报告”。至于评级机构的招标流程,主要由当地政府组织进行。“地方政府设计出评级招标的各项指标,邀请几个评委打分,这些评委中除了当地政府人员,还有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系统的人士,并不和当地政府有密切联系。最后将各位评委的分数平均得出最高分。”上述评级机构高管说。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数地区在进行评级机构招标时并没有公布具体指标及分数,只是在最后公布一个结果。很多评级机构招标失利后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丢分,为何没有中标,还有个别地区不进行公开招标,直接选定评级机构“整个过程不够透明,像‘雾里看花’一般看不清楚。”另一位参与评级招标的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评级机构的选取过程信息公开不足外,很多人士反映日前广东省出炉的首份中国地方政府债评级报告也有待完善。“广东的评级结果是AAA,属于违约风险极低,但也是有风险存在的,作为评级机构,应该客观公正地把风险揭示出来。比如广东5年期债务到期以后,还本付息的风险点有哪些,7年期、10年期到期后,又可能存在哪些风险点,这些在评级报告中都没有具体分析评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级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而且深圳和广东是分开发债的,评级广东时所用的数据没有把深圳剔除出去,这些都是比较草率的做法。”另有业内人士质疑,整篇评级报告未对广东省政府债务风险、政府信息披露和债务管理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无法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谈到政府信用评级中存在的问题,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金海年以个人身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我认为十个地区自发自还地方债是非常好的一项改革措施,地方政府有城镇化建设的任务,肯定需要大量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规范融资渠道。”“但是目前看来地方政府评级存在三个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金海年说,“首先,不应该由地方政府选取评级机构。我们可以采用发行人付费的方式,但是最初选取评级机构的时候,可以由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组织招标,否则地方政府可能会看谁评级高、评级速度快、价格便宜就选哪家机构,这样的信用评级不利于揭示发行人的风险。另外,此次参与政府信用评级的9家评级公司都有为企业债评级的经验,但地方债评级不同于企业债评级,这些公司的政府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是否可靠,我认为这需要财政部、人民银行组织全国甚至全球专家对技术、方法进行论证。第三,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评级机构,他们的评级结果不具有横向可对比性。比如大公评甲省是AA,中诚信评乙省也是AA,两个同样的评级结果并不代表两个地方政府具有同等的信用水平。我认为在不同评级机构间应该有一个一致性的校准。”对于如何看待此次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结果,一位国有大行债券承销人士直言“由于地方政府是发行人,评级机构出于自身考虑,估计最终评级的结果各地之间差别可能也不会太大。最终,各地债券真实的投资价值还是要靠投资人自己辨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建议:“把省一级的债券下发到地市,通过额度管理让地市政府自发自还,形成地级市参与性的融资方式。”(记者赵婧)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企业信用评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