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者小刮擦 要不要报保险买保险

杭报集团主办
A11:经济新闻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买保险,你必须知道的三个关键词
辨清实际收益率,退保留意现金价值,定期给保险做“体检”
记者 李超 于洁婧 买一份保险成为2016年不少家庭资产配置的关键一环。 不过,由于投保人对保险的认知度有限,不少市民还是在保单的有效应用上遇到难题,保障不成反而给自己添堵。 为此,本报记者联合投保顾问团的一众专业人士,告诉你今年买保险必须要知道的三个关键词,一同解开保险消费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 关键词1:收益率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历史利率只是参考 “宝宝类产品收益率都‘破3’了,索性买份理财型保险,收益还能跑赢银行理财。”私营业主小宫不久前在京东金融平台买了一款叫“京恒年年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历史年化收益率写着6.9%,高出了银行理财产品一大截。 买完仔细一看,此款产品虽历史年化结算利率6.9%,但保底年化结算利率是3%,网站上明确标明“超过最低保证结算利率3%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小宫不禁疑虑,这款产品到底靠谱吗? “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时,各种年化收益率要看清。”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教授施建祥提醒道,“比如说预期年化收益率,但预期并不等于实际收益。而历史年化结算利率也是不确定的,它只是保险公司按照往年的利率给的参考,实际收益率还是要看保险公司的效益,它是保本,但不一定保息。” 经济下行、利率走低,理财型保险的确因其不俗的收益率而成为理财平台的“爆款”。新华保险杭州中支业务主任张培幸表示,保险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工具,而不是短期理财工具,保障功能是其他金融产品做不到的。“先保障再投资,顺序不能颠倒。” 关键词2:现金价值 退保后悔成本大,合理运用10天犹豫期 “投保人一定要清楚,退保的现金价值是很低的。”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教育培训部经理史晓琦说。“购买保险要量力而行,一些消费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持续交保费,停止缴费会造成保单失效,而如果退保的话,现金价值损失是很大的,最多可能会损失八成保费。” 中途退保仅得保单的“现金价值”是很多消费者会遇到的老大难问题,虽说买保险时都是“投保自愿,退保自由”,但遇到退保时,面临的却是本金的损失。 史晓琦说,为了避免退保造成的损失,消费者一定要合理运用购买保险产品后的10天犹豫期。“购买保险后,消费者应回家检查合同条款,并跟业务员确认产品责任与你的需求是否符合,是否存在问题。在10天犹豫期之内退保,一般只收10块钱保单工本费。但过了10天,整个保单的资金就纳入到公司运营账户里了,再退保现金价值就会有比较大的落差。” 施建祥则建议,因为保险产品变现能力低、流动性比较差,退保又会造成本金损失,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缴纳保费时应当与收入相匹配,一般来说,每个家庭每年10%-15%的收入可用于购买保险。 关键词3:保单检视 按这三种情况给保险定期“体检” 如果10年前买的一份保险,经过10年间的通货膨胀、自身收入变化、家庭变化,当年的保障还能满足你现在的需求吗? “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就是一劳永逸的。其实,保险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升级、优化的,一旦买了保险,我建议每年做一次保单检视,根据生活动态发展来分析与匹配。”史晓琦说,保险也需要定期“体检”。 如何做保单检视?史晓琦介绍,保单检视主要分为四大项目: 第一,生命周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单身、两人世界、三口之家、成熟家庭和退休生活对保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往往单身阶段对保障的责任更高;三口之家会涉及教育金;成熟家庭则会对养老需求更大。 第二,收入有没有发生变化。平均、中等、高等收入,以及薪资、营业、投资等不同收入来源都决定了选择的不同。平均收入者注重意外险,中等收入可增加重疾、养老险,高收入则可以加一些投资理财。薪资收入可以多考虑长期的保险产品,营业、投资收入没有持续保证,则可选择相对短缴费产品。 第三,保障预期有没有发生变化,要考虑生命保障、重疾保障的保额需求变化,是否要增加退休补充,以及有没有传承的需求。 第四,有了保障预期之后,再看看实际买的保险匹配的是哪种责任,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以及变化。 “淘保”行动投票火热进行中 下周揭晓最终人气榜单 目前,“你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投票评选在杭报财经中心微信公众号“生菜有刀”(原“投资者Club”)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们将在20款保险产品中选出5款人气产品,并于3月15日揭晓最终的人气榜单,投票时间截至3月14日18时。 如果你推荐的产品进入最后的人气保险产品榜单,将有机会获得一份价值980元的精美化妆品。另外,进入精选留言前50名的网友还将有机会获得一份胡庆余堂养生福袋。详情请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生菜有刀”。
[] [] [] []
2016买保险,你必须知道的三个关键词
辨清实际收益率,退保留意现金价值,定期给保险做“体检”
记者 李超 于洁婧 买一份保险成为2016年不少家庭资产配置的关键一环。 不过,由于投保人对保险的认知度有限,不少市民还是在保单的有效应用上遇到难题,保障不成反而给自己添堵。 为此,本报记者联合投保顾问团的一众专业人士,告诉你今年买保险必须要知道的三个关键词,一同解开保险消费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 关键词1:收益率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历史利率只是参考 “宝宝类产品收益率都‘破3’了,索性买份理财型保险,收益还能跑赢银行理财。”私营业主小宫不久前在京东金融平台买了一款叫“京恒年年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历史年化收益率写着6.9%,高出了银行理财产品一大截。 买完仔细一看,此款产品虽历史年化结算利率6.9%,但保底年化结算利率是3%,网站上明确标明“超过最低保证结算利率3%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小宫不禁疑虑,这款产品到底靠谱吗? “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时,各种年化收益率要看清。”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教授施建祥提醒道,“比如说预期年化收益率,但预期并不等于实际收益。而历史年化结算利率也是不确定的,它只是保险公司按照往年的利率给的参考,实际收益率还是要看保险公司的效益,它是保本,但不一定保息。” 经济下行、利率走低,理财型保险的确因其不俗的收益率而成为理财平台的“爆款”。新华保险杭州中支业务主任张培幸表示,保险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工具,而不是短期理财工具,保障功能是其他金融产品做不到的。“先保障再投资,顺序不能颠倒。” 关键词2:现金价值 退保后悔成本大,合理运用10天犹豫期 “投保人一定要清楚,退保的现金价值是很低的。”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教育培训部经理史晓琦说。“购买保险要量力而行,一些消费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持续交保费,停止缴费会造成保单失效,而如果退保的话,现金价值损失是很大的,最多可能会损失八成保费。” 中途退保仅得保单的“现金价值”是很多消费者会遇到的老大难问题,虽说买保险时都是“投保自愿,退保自由”,但遇到退保时,面临的却是本金的损失。 史晓琦说,为了避免退保造成的损失,消费者一定要合理运用购买保险产品后的10天犹豫期。“购买保险后,消费者应回家检查合同条款,并跟业务员确认产品责任与你的需求是否符合,是否存在问题。在10天犹豫期之内退保,一般只收10块钱保单工本费。但过了10天,整个保单的资金就纳入到公司运营账户里了,再退保现金价值就会有比较大的落差。” 施建祥则建议,因为保险产品变现能力低、流动性比较差,退保又会造成本金损失,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缴纳保费时应当与收入相匹配,一般来说,每个家庭每年10%-15%的收入可用于购买保险。 关键词3:保单检视 按这三种情况给保险定期“体检” 如果10年前买的一份保险,经过10年间的通货膨胀、自身收入变化、家庭变化,当年的保障还能满足你现在的需求吗? “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就是一劳永逸的。其实,保险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升级、优化的,一旦买了保险,我建议每年做一次保单检视,根据生活动态发展来分析与匹配。”史晓琦说,保险也需要定期“体检”。 如何做保单检视?史晓琦介绍,保单检视主要分为四大项目: 第一,生命周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单身、两人世界、三口之家、成熟家庭和退休生活对保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往往单身阶段对保障的责任更高;三口之家会涉及教育金;成熟家庭则会对养老需求更大。 第二,收入有没有发生变化。平均、中等、高等收入,以及薪资、营业、投资等不同收入来源都决定了选择的不同。平均收入者注重意外险,中等收入可增加重疾、养老险,高收入则可以加一些投资理财。薪资收入可以多考虑长期的保险产品,营业、投资收入没有持续保证,则可选择相对短缴费产品。 第三,保障预期有没有发生变化,要考虑生命保障、重疾保障的保额需求变化,是否要增加退休补充,以及有没有传承的需求。 第四,有了保障预期之后,再看看实际买的保险匹配的是哪种责任,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以及变化。 “淘保”行动投票火热进行中 下周揭晓最终人气榜单 目前,“你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投票评选在杭报财经中心微信公众号“生菜有刀”(原“投资者Club”)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们将在20款保险产品中选出5款人气产品,并于3月15日揭晓最终的人气榜单,投票时间截至3月14日18时。 如果你推荐的产品进入最后的人气保险产品榜单,将有机会获得一份价值980元的精美化妆品。另外,进入精选留言前50名的网友还将有机会获得一份胡庆余堂养生福袋。详情请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生菜有刀”。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五险一金的那些坑,你一定要知道!
五险一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生、老、病、死、住全离不开它,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是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对五险一金都是一知半解。快来看看关于五险一金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工资的50%交五险一金,到底值么
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混迹职场已久的老油条,尽管月月都缴纳着“五险一金”,但普遍对个中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每个月究竟缴了多少也搞不清楚。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回答委员询问时给出了答案:“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企业觉得负担重。并且,马凯还表示,现在的缴费水平确实偏高。
  40%-50%,这个数字或许会让很多人吓一跳,就算每个月都被扣得“肉疼”,但印象中却并没有这么多。这个缴费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每个月缴这么多,将来又能拿回来多少呢?
  中国社保缴费率,全世界排第13位
  所谓“五险一金”中的“五险”是指五种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通常称之为社保;而“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而根据《社会保险法》,“五险”是法定的,公积金则不在法定之列。
  因为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保账户,所以各地社保缴费水平也略有不同。以北京为例,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20%和8%、医疗保险10%加大额补助1%和2%再加上3元的大病统筹、失业保险1%和0.2%,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0.2%-2%,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0.8%。这是“五险”,公积金是单位和个人各承担12%。
  这样算下来,单位平均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是46.28%,你自己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是22.2%再加上3元。如果生活在北京人以税前工资10000元计算,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共2223元,没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为7777元。同时,单位为你缴纳“五险一金”4628元,实际上单位每个月为你支付了14628元。
  “五险一金占工资40%-50%”就是这样算出来的,而且这种社保缴费率在全世界也处于较高水平。据《人民日报》的报道,美国社保局在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173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的社保缴费率排在第13位,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哥伦比亚、捷克、匈牙利、法国、奥地利、荷兰、德国、意大利、波兰、乌克兰等12个国家的社保名义缴费率高于中国。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的胡继晔博士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说,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仅基本养老保险一项所缴纳的28%(用人单位缴纳20%,职工个人缴纳8%)的费率就已偏高。而如美国,其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不过12.4%,欧洲的一些国家尽管费率较高,但他们享受的社保待遇也普遍较中国优厚。
  社保费率偏高,企业、职工都苦不堪言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期抽样调查表明,199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相当于人均工资总额的27.4%,占其人工成本的17.4%,而人工成本总额相当于成本费用总额的12.9%。也就是说,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将增加其总成本约2.24个百分点。而近年来各地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比例变化幅度并不大。大多中小企业依旧背负较重的社保负担,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为了降低成本以创造生存空间的小企业,宁可不招人。
  对职工而言,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与保险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成本,如果社会保险部分占的比例高,那么当期薪酬部分所占比例就会趋低。对于中高收入者,缴纳社保可能还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一些社会低收入者每月1千元,还要缴纳三四百元社会保险费,根本缴不起。
  于是,在一些小公司总会出现这么一幕: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员工们都会排队从财务室领取一个小信封,信封里装着他们的工资——他们不要五险一金,只领现金酬劳,宁愿接受工资高一点却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
  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说,在一些地区调研中小微企业时,企业就反映,由于他们大多为新兴的私营企业,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业主与工人都感觉缴费压力大,致使部分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就业人员或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保。
  而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养老金并轨”新闻,也让中国700多万公务员和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关心起养老保险来。因为按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单位缴费20%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入个人账户,这将近4000万的人群都将失去本来就不高的工资里的“8%”。
  《第一财经日报》在最近采访了山西的一位小学老师,在前不久她每个月工资涨了200元,但她更担心的是,一旦明年“养老金并轨”,这200元恐怕还不够个人缴纳养老费用的。
  想见“五险一金”的回头钱,这可不容易
  “五险一金”的缴费率这么高,那么享受的福利也应该达到高水平吧,因为和中国社保缴费率同一等级的基本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样著名的西欧福利国家,不过好像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先说养老保险,一般要缴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如果到退休年龄缴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退休时个人帐户上8%的养老金全部退换。单位给缴的20%会全部划到养老统筹基金里。
  就算15年缴满了,在现在人口流动这么剧烈的情况下,很多人并不会一辈子在家乡或者一个地方工作,那么到退休时又会遇到难题。还是以北京为例,根据现行规定,必须要在北京缴费满10年以上,合计缴费在15年以上,并且在到达退休年龄时,依然在北京缴费的,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享受北京的退休待遇;如果不符合在北京退休条件,需要转移到你缴费满10年的地方办理退休,如果各地都不足10年,需要转移到户口所在地办理退休。如果年轻时在发达地区工作,户口却在欠发达地区,那只能享受户口所在地较低水平的社保,这无疑吃了很大的亏。
  就算是所有的条件都满足,顺顺当当的退了休,恐怕在退休后,生活水平不得不大幅下降。根据新华网的计算,假如你22岁大学毕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最高的北京工作,月均收入8000元,单位代缴工资基数8000元。按照5%的固定增长率,你在退休(60岁)时月薪为4.86万元。而按照现行标准,你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8624元。这相当于只有退休前工资的18%,并且低于全国平均基本消费支出。
  除了养老保险,其它几项想见到回头钱也并不容易。医疗保险不是所有病都能治,而且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
  失业保险的手续更为繁琐,并且必须得在户口所在地才能办。也就是说,如果你户口在新疆,而人在北京上班,还要千里迢迢花费车马费回老家办。而按照目前的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基本都不超过1000元,而且最多领2年。
  社保缴费率能不能降低?
  既然社保面临着如此局面,那能不能降低缴费率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呢?马凯在承认现在缴费水平偏高的同时还讲了这样的话,现在社保基金收入增长幅度慢于支出增长幅度,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企业反映缴费水平太高,一方面降低缴费水平又会影响当期的收入,这个两难矛盾怎么解决,需要研究。”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实行“现收现支”的模式,也就是说用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金养活现在退休的人。近两年,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养老金的缺口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还是大于支出。去年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20800亿元,支出16700亿元,结余4091亿元,到去年底累计结余26900亿元。但是,最近几年基金收入增长的速度慢于支出增长的速度,如2012年收入增长了18.6%,支出增长了22.9%。而且地区间的不平衡越来越突出,人口流入的省份结余得多,人口流出的省份结余得少,只能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后才能维持支付。
  尽管社保基金未来的支付压力不容乐观,但还是有学者为降低社保缴费率出谋划策。胡继晔就认为,合理的费率在15、16%左右。而要实现费率的下调,必须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将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其次,则是保证90%以上的征缴率。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还认为,扩大社会保险规模,提高整体效应以降低个人负担,也是一条重要的解决途径。
社保断了怎么办 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
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混迹职场已久的老油条,尽管月月都缴纳着“五险一金”,但普遍对个中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每个月究竟缴了多少也搞不清楚。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回答委员询问时给出了答案:“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企业觉得负担重。并且,马凯还表示,现在的缴费水平确实偏高。
  40%-50%,这个数字或许会让很多人吓一跳,就算每个月都被扣得“肉疼”,但印象中却并没有这么多。这个缴费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每个月缴这么多,将来又能拿回来多少呢?
  中国社保缴费率,全世界排第13位
  所谓“五险一金”中的“五险”是指五种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通常称之为社保;而“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而根据《社会保险法》,“五险”是法定的,公积金则不在法定之列。
  因为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保账户,所以各地社保缴费水平也略有不同。以北京为例,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20%和8%、医疗保险10%加大额补助1%和2%再加上3元的大病统筹、失业保险1%和0.2%,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0.2%-2%,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0.8%。这是“五险”,公积金是单位和个人各承担12%。
  这样算下来,单位平均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是46.28%,你自己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是22.2%再加上3元。如果生活在北京人以税前工资10000元计算,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共2223元,没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为7777元。同时,单位为你缴纳“五险一金”4628元,实际上单位每个月为你支付了14628元。
  “五险一金占工资40%-50%”就是这样算出来的,而且这种社保缴费率在全世界也处于较高水平。据《人民日报》的报道,美国社保局在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173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的社保缴费率排在第13位,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哥伦比亚、捷克、匈牙利、法国、奥地利、荷兰、德国、意大利、波兰、乌克兰等12个国家的社保名义缴费率高于中国。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的胡继晔博士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说,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仅基本养老保险一项所缴纳的28%(用人单位缴纳20%,职工个人缴纳8%)的费率就已偏高。而如美国,其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不过12.4%,欧洲的一些国家尽管费率较高,但他们享受的社保待遇也普遍较中国优厚。
  社保费率偏高,企业、职工都苦不堪言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期抽样调查表明,199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相当于人均工资总额的27.4%,占其人工成本的17.4%,而人工成本总额相当于成本费用总额的12.9%。也就是说,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将增加其总成本约2.24个百分点。而近年来各地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比例变化幅度并不大。大多中小企业依旧背负较重的社保负担,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为了降低成本以创造生存空间的小企业,宁可不招人。
  对职工而言,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与保险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成本,如果社会保险部分占的比例高,那么当期薪酬部分所占比例就会趋低。对于中高收入者,缴纳社保可能还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一些社会低收入者每月1千元,还要缴纳三四百元社会保险费,根本缴不起。
  于是,在一些小公司总会出现这么一幕: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员工们都会排队从财务室领取一个小信封,信封里装着他们的工资——他们不要五险一金,只领现金酬劳,宁愿接受工资高一点却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
  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说,在一些地区调研中小微企业时,企业就反映,由于他们大多为新兴的私营企业,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业主与工人都感觉缴费压力大,致使部分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就业人员或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保。
  而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养老金并轨”新闻,也让中国700多万公务员和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关心起养老保险来。因为按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单位缴费20%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入个人账户,这将近4000万的人群都将失去本来就不高的工资里的“8%”。
  《第一财经日报》在最近采访了山西的一位小学老师,在前不久她每个月工资涨了200元,但她更担心的是,一旦明年“养老金并轨”,这200元恐怕还不够个人缴纳养老费用的。
  想见“五险一金”的回头钱,这可不容易
  “五险一金”的缴费率这么高,那么享受的福利也应该达到高水平吧,因为和中国社保缴费率同一等级的基本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样著名的西欧福利国家,不过好像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先说养老保险,一般要缴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如果到退休年龄缴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退休时个人帐户上8%的养老金全部退换。单位给缴的20%会全部划到养老统筹基金里。
  就算15年缴满了,在现在人口流动这么剧烈的情况下,很多人并不会一辈子在家乡或者一个地方工作,那么到退休时又会遇到难题。还是以北京为例,根据现行规定,必须要在北京缴费满10年以上,合计缴费在15年以上,并且在到达退休年龄时,依然在北京缴费的,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享受北京的退休待遇;如果不符合在北京退休条件,需要转移到你缴费满10年的地方办理退休,如果各地都不足10年,需要转移到户口所在地办理退休。如果年轻时在发达地区工作,户口却在欠发达地区,那只能享受户口所在地较低水平的社保,这无疑吃了很大的亏。
  就算是所有的条件都满足,顺顺当当的退了休,恐怕在退休后,生活水平不得不大幅下降。根据新华网的计算,假如你22岁大学毕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最高的北京工作,月均收入8000元,单位代缴工资基数8000元。按照5%的固定增长率,你在退休(60岁)时月薪为4.86万元。而按照现行标准,你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8624元。这相当于只有退休前工资的18%,并且低于全国平均基本消费支出。
  除了养老保险,其它几项想见到回头钱也并不容易。医疗保险不是所有病都能治,而且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
  失业保险的手续更为繁琐,并且必须得在户口所在地才能办。也就是说,如果你户口在新疆,而人在北京上班,还要千里迢迢花费车马费回老家办。而按照目前的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基本都不超过1000元,而且最多领2年。
  社保缴费率能不能降低?
  既然社保面临着如此局面,那能不能降低缴费率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呢?马凯在承认现在缴费水平偏高的同时还讲了这样的话,现在社保基金收入增长幅度慢于支出增长幅度,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企业反映缴费水平太高,一方面降低缴费水平又会影响当期的收入,这个两难矛盾怎么解决,需要研究。”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实行“现收现支”的模式,也就是说用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金养活现在退休的人。近两年,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养老金的缺口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还是大于支出。去年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20800亿元,支出16700亿元,结余4091亿元,到去年底累计结余26900亿元。但是,最近几年基金收入增长的速度慢于支出增长的速度,如2012年收入增长了18.6%,支出增长了22.9%。而且地区间的不平衡越来越突出,人口流入的省份结余得多,人口流出的省份结余得少,只能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后才能维持支付。
  尽管社保基金未来的支付压力不容乐观,但还是有学者为降低社保缴费率出谋划策。胡继晔就认为,合理的费率在15、16%左右。而要实现费率的下调,必须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将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其次,则是保证90%以上的征缴率。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还认为,扩大社会保险规模,提高整体效应以降低个人负担,也是一条重要的解决途径。
教你读懂工资单:实际到手工资不是全部收入
月领工资的妹子们是不是每个月就盼望发工资那天?拿着到手的工资总在想为什么是这个数而不是那个数?
  作为她理财“工资班”的小组长,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决定我们现金流命运的工资条。其实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让你了解你们公司的薪酬待遇组成部分。比如是否是固定工资,是否每月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统计方法等等。下面是我当时上人力资源课老师分享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工资单样本。
  了解工资来源的构成之后, 我想说能够比较贴切代表你工资的,是1-10项的总合,即我们说的税前实得收入,也叫税前工资,即基本工资加上其余所有的补贴收入总和。最后部分我画红框的则是大家最熟悉的税后工资,每个月打到我们银行卡的数字。
  一、实际到手工资不是全部的收入
  一般情况下,不算福利、津贴等,实际到手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个税。
  经常看到别人聊天,有时候问,你工资到手多少?然后感叹一句是高还是低。但我想说的是,到手工资不能代表你真实的收入。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公司都会帮你缴纳五险一金,而这个五险一金的基数不同,导致最后实际的收入也会大有不同。
  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通常指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各地对户籍的区分有的上三险或者四险,都是指的这些,个人需要交的只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所以下表中会称“三险一金”。)
  各地的社保扣缴比例都有差异的,在此我主要以北京为例,同学们当地的社保比例应该上当地的社保网站查询,更为精确。这两位员工,甲按照北京最低基数3134.00缴纳;乙按照实际工资10000元基数缴纳。
  教你读懂工资单:实际到手工资不是全部收入
  虽然税后所得额不一样,但是社保公积金账户中,个人的医保存折和公积金的钱是可以利用的(养老金得退休时才可以用)。尤其是公积金,一般情况下,你自己缴纳了社保基数的12%,公司帮你缴纳12%,这两笔钱最后都会打到你的公积金账户。所以看看上表中,员工乙虽然到手工资少,但最终所得的收入的总数是高于员工甲的。
  二、怎么查询个人账户的社保余额
  通常,个人社保账户余额查询的方法有三种:
  1、网上查询:登录社保参保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找到“个人社保查询”或者“场景服务”,选择您想要查询的内容,再按要求输入查询条件,即可在线查询个人社保信息。
  2、电话查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目前“12333”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3、现场查询:携带个人身份证,社保本等材料,去社保局窗口办理查询业务。另外,有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您可以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中金在线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不要给宝宝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