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财务案例分析作业分析课堂作业,垂直分析法有人会的吗?

您的位置: &
财务报告分析课后答案 正文
财务报告分析课后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财务报告分析(第三版
课后计算题详细解析 《财务报告分析》第一章综合练习答案 四、综合计算及分析题
1、 垂直分析与比率分析。 编制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表 资产负债表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100%=70% 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237000/()*100%=49.38%
资产负债率=925*100%=30.79% 评价: 第一,企业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结构为76%,无形资产结构为24%,流动资产结构占35%,非流动资产结构占65%。这种结构的合理程度要结合企业特点、行业水平来评价。 第二,企业权益结构中负债占31%,所有者权益占69%,说明企业总体或长期偿债能力还比较好。但评价时应结合企业盈利能力情况,从负债经营角度进一步分析评价。 第三,将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结合起来考虑,或从比率指标来看,企业无论从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及固定资产适合程度方面都比较好。 第四,结构分析也应从动态角度进行,即将本期结构与前期对比,观察变动情况。 2.因素分析。 (1)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分析: 分析对象:89-86=+3 因素分析:单耗变动影响=(11-12)x 3=-3(元) 单价变动影响=11x(4-3)+10x(4.5-5) =11-5 =+6(元) 可见,丙产品单位材料成本上升主要是A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造成的。其实A材料单耗和B材料单价的变动对材料成本降低起了较大的作用。 (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分析对象:27-20=+7(元) 因素分析: 效率差异影响=(18-20)x1=-2(元)
工资差异影响=18x(1.5-1) =+9(元) 可见,企业人工费用上升主要是由于小时工资率提高引起的,而企业生产效率并没有下降。效率提高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降低了2元。
3.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1)编制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并评价见表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单位:万元 从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中可看出,2004年企业总资产比2003年增加了8 266万元,增长率为56.2%;资产的增加从占用形态看,主要是无形资产增加,应引起重视;资产增加从来源看,主要是由于负债的增加,特别是长期负债的增加引起的,负债比上年增长了86.3%;所有者权益比上年也有增加,增长率为12.8%。进一步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还可得出许多关于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原因的结论。
财务报告分析基础答案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四、综合计算及分析题 1、(1) 28.57
(2) 7.14(3) 450 000
(4) 21.43 (5) 49.99
(7) 14.29 (8) 28.58 企业制定信用政策通常会结合自己的状况而定,当企业想扩大销售额时,会采用相对宽松的信用政策,而企业急于现金回流时会采用相对严格的信用政策; 同时也要根据对方企业而定,对于信用表现良好的下游企业会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对于信用表现不良,经常拖欠贷款的企业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 通过以上计算数据可知,A客户的信用状况良好;B客户次之;C客户较差。因此应对A客户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不必急于催收;对于B客户应催收货款;而对C客户则应采取严格信用政策,对超期货款加紧催收,以免发生坏账。 2、(1)固定资产增长率=2.4% 固定资产更新率=4.2% 固定资产退废率=1.3% 固定资产损失率=0.63% 固定资产净值率=74.97% (2)从上述几个指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2003年固定资产增长了2.4%,从资料上反映的情况看,主要是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增加。固定资产更新率为4.2%,扣除固定资产退废率1.3%和损失率0.63%,更新率仍大于退废率和损失率。说明固定资产不仅维持了原有的规模,而且还有所扩大。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增长和更新是否合理,还要看公司的生产量和销售收入是否增长了,经济效益是否增加了。如果公司通过设备的增加和更新,提高了产量,提高了销售量,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增长、更新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率为74.97%,说明公司设备技术一般,不是很先进。 3、(1) 篇二:财务报告分析第3版课后答案 《财务报告分析》第一章综合练习答案四、综合计算及分析题
1、 垂直分析与比率分析。 编制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表计算资产负债比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100%=70% 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237000/()*100%=49.38%
资产负债(转 载于: 在 点 网:财务报告分析课后答案)率=925*100%=30.79% 评价: 第一,企业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结构为76%,无形资产结构为24%,流动资产结构占35%,非流动资产结构占65%。这种结构的合理程度要结合企业特点、行业水平来评价。 第二,企业权益结构中负债占31%,所有者权益占69%,说明企业总体或长期偿债能力还比较好。但评价时应结合企业盈利能力情况,从负债经营角度进一步分析评价。 第三,将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结合起来考虑,或从比率指标来看,企业无论从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及固定资产适合程度方面都比较好。 第四,结构分析也应从动态角度进行,即将本期结构与前期对比,观察变动情况。 2.因素分析。 (1)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分析: 分析对象:89-86=+3 因素分析: 单耗变动影响=(11-12)x 3 =-3(元) 单价变动影响=11x(4-3)+10x(4.5-5) =11-5 =+6(元) 可见,丙产品单位材料成本上升主要是A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造成的。其实A材料单耗和B材料单价的变动对材料成本降低起了较大的作用。 (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分析对象:27-20=+7(元) 因素分析: 效率差异影响=(18-20)x1 =-2(元) 工资差异影响=18x(1.5-1) =+9(元)可见,企业人工费用上升主要是由于小时工资率提高引起的,而企业生产效率并没有下降。效率提高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降低了2元。
3.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1)编制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并评价见表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单位:万元从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中可看出,2004年企业总资产比2003年增加了8 266万元,增长率为56.2%;资产的增加从占用形态看,主要是无形资产增加,应引起重视;资产增加从来源看,主要是由于负债的增加,特别是长期负债的增加引起的,负债比上年增长了86.3%;所有者权益比上年也有增加,增长率为12.8%。进一步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还可得出许多关于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原因的结论。第二章
财务报告分析基础答案 四、综合计算及案例分析题 1.解答:
资产负债表分析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四、综合计算及分析题 1、(1) 28.57
(2) 7.14(3) 450 000
(4) 21.43 (5) 49.99
(7) 14.29 (8) 28.58 企业制定信用政策通常会结合自己的状况而定,当企业想扩大销售额时,会采用相对宽松的信用政策,而企业急于现金回流时会采用相对严格的信用政策; 同时也要根据对方企业而定,对于信用表现良好的下游企业会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对于信用表现不良,经常拖欠贷款的企业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 通过以上计算数据可知,A客户的信用状况良好;B客户次之;C客户较差。因此应对A客户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不必急于催收;对于B客户应催收货款;而对C客户则应采取严格信用政策,对超期货款加紧催收,以免发生坏账。 2、(1)固定资产增长率=2.4% 固定资产更新率=4.2% 固定资产退废率=1.3%
固定资产损失率=0.63% 固定资产净值率=74.97% (2)从上述几个指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2003年固定资产增长了2.4%,从资料上反映的情况看,主要是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增加。固定资产更新率为4.2%,扣除固定资产退废率1.3%和损失率0.63%,更新率仍大于退废率和损失率。说明固定资产不仅维持了原有的规模,而且还有所扩大。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增长和更新是否合理,还要看公司的生产量和销售收入是否增长了,经济效益是否增加了。如果公司通过设备的增加和更新,提高了产量,提高了销售量,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增长、更新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率为74.97%,说明公司设备技术一般,不是很先进。
3、(1)(2)该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② 固定资产投资偏大;③ 销售额偏低;④ 利息保障倍数低,不是负债过大,而是盈利低。盈利低不是销售净利率低,而是销售额小,平均收现期长表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固定资产周转率低,可能是销售额低或固定资产投资偏大。 4、 比较资产负债表从该表的“资产”变动来看:① 总资产有较快的增长; ② 总资产增长的原因是固定资产增长较快,说明企业生产能力增强; ③ 存货有较大增长,可能是新设备投产引起的,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④ 速动资产下降,说明购买固定资产设备和存货等,使企业现金和有价证券大量减少,是否会影响企业短期的债务偿还能力还应注意。 从该表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看: ① 实收资本没变。企业扩充生产能力,投资人没有追加投资; ② 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大幅度增长,说明企业有较大盈利,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③ 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 000万元,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的增长就占63%,说明自留资金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 ④ 长期负债增加,可见是筹措资金的另一来源; ⑤ 流动负债增长,速动资产下降,会使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 总之,该企业2002年比2001年有了大规模扩充,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内部积累,辅之以长期贷款,情况良好。 5.(一)可对总经理作如下解释 收入和利润是依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因此,不能直接的收入和利润额的多少作为判断公司偿付当期债务的标准。 根据ABC公司现金流量表可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32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6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105万元,三个活动最终使ABC公司本年度现金净流出23万元。 (二)公司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3.3 2.速动比率=1.39 3.现金比率=0.07 4.资产负债率=57.18% 5.利息保障倍数=10 6.债务保障率=0.94 (三)ABC公司财务状况评价 1.ABC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高于标准值,但结合公司现金流量的分析可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并非很强,且存在较大困难。 2. ABC公司利息保障倍数达到10,如果ABC公司能够提高盈利质量,从长远来看,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尚好。 3.ABC公司资产负债率57.18%,需要结合同业比较分析判断公司债务状况。 第四章 利润表分析综合练习答案 四、综合计算及分析题 1.解答: 篇三:《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章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务报表分析》 章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B2.A3.B4.A5.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BCE2.ABC DE
3.CD 4.ABD5.AB
三、判断题答案 1. ×2. √
3. × 4. √
5. × 四、简答题答案 1.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内容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 它们之间的联系 (1)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财务报表可以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联系在一起。资产负债表是存量报表,它报告的是在某一时点上的价值存量。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是流量报表,它们度量的是流量,或者说是两个时点的存量变化。存量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 图1-3 存量与流量关系示意图 具体说来,资产负债表分别给出了期末和期初两个时点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存量;而利润表说明了在营运中增加价值引起的股东权益的变化(流量);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一个会计期间内现金存量是如何变化的(流量);股东权益变动表则说明了在两个时点的股东权益存量是如何变化的(流量)。 (2)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具体关系 ①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主要是体现在:如果企业实现盈利的时候,企业首先需要按《公司法》规定提取盈余公积,这样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增加;其次,如果企业进行利润分配,那么在实际发放之前,资产负债表应付股利期末余额会发生相应增加;最后,如果净利润还有剩余,则反映在资产负债表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当中。因此,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分别与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应付股利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②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在不考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前提下,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会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两者之间的差额。 ③资产负债表与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与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间的差额,应该与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股东权益增减变动金额相一致。 ④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经理们常常把利润表放在关注的首位,而忽视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因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就在于利润,挣没挣钱,挣到多少钱,一看利润表就一目了然。其实,利润表对企业真实经营成果的反映是存在局限性的。利润表所反映的利润是由会计人员遵循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按照一定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将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实现的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减去为实现这些收入所发生的成本与费用而得来的。在这个计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会计项目需要选择各种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由于选择存在差异常常会对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利润表的这种缺陷,揭示企业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真正原因。 ⑤利润表与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关系 利润表与股东权益表之间的关系主要变现为: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等项目金额,应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本年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等项目金额一致。也就说,净利润是股东权益本年增减变动的原因之一。 2.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揭示经济资源总量及其分布形态 (2)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 (3)获取企业资产流动性水平信息 (4)提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 3.简述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提供了企业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信息 (2)提供了企业现金增减变动原因的信息 (3)提供了分析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信息 (4)提供了分析企业盈利质量的信息 第二章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C2.B3.A4.C5.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BCDE2.BD3.ABC4.ABCD5.ABCD
三、判断题答案 1. ×2.×3. ×4. √
5. √ 四、简答题答案 1.简述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领域。 财务报表分析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主体,其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从而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就是指与企业存在一定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为特定目的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单位、团体或。企业报表分析根据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内部分析是由企业内部有关经营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外部分析是由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以及代表公众利益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所进行的财务分析。
2.为什么说财务分析具有评估企业未来的作用? 答:财务报表分析不仅可用于评价过去和反映现状,更重要的是它可通过对过去与现状的分析与评价,估价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与趋势。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未来的预测,具体反映在:第一,可为企业未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指明方向;第二,可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及价值创造,这对企业进行经营者业绩评价、资本经营和产权交易都是十分有益的;第三,可为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测提供必要信息。 3.简述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程序。 根据哈佛分析框架,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程序可以由以下4个步骤构成。 (1)战略分析。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和所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明确企业的行业性质、行业地位和经营模式。具体包括行业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两个方面。 (2)会计分析。会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具体包括评估会计政策和评估会计估计两个方面。(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等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具体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增长能力分析4个方面。 (4)前景分析。前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上述三种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同时结合财务报表分析者的主观经验,对企业的目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其未来盈利和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与评估,具体包括综合分析、业绩评价、财务预测和价值评估4个方面。 4.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 五、计算分析题答案 1. 表2-21 某企业两年的利润表 单位:万元
由水平分析法可知,该企业2002年利润有大幅度的下降,归其原因是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同时营业成本和相关费用同样有所增长,且成本和费用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因此,该企业在下年时要注意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减少相关成本和费用的支出从而促进利润的增加。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财务报告分析课后答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财务分析实习报告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
  前言  离校后,我有幸来到四川博儒投资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分析岗位实习,通过几个月的财务分析工作,让我了解到了很多财务处理上的知识,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非浅,明白了其具体的含义: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实习目的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财务分析,经济越发展财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财务类的各门学科的学习,所有的有关财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财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实习单位情况  四川博儒投资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省内多家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发起并成立的专业咨询机构,主要从事项目投融资可行性研究、经济社会项目研究、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业务。公司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能够为青年俊才提供较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公司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福利,公司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  实习工作内容  财务分析有专门的技术方法,如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分析方法。它最基本的资料是财务报表,会受到分析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制约,从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有着重要作用。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来看,它对于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都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整个财务分析具体工作的介绍:  1、资金运作分析: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现金流和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运作、调度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  2、政策分析: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公司的财务收益和,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建立及调整提供建议。  3、经营管理分析:参与销售、生产的、预算执行分析、业绩分析,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业务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  4、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投资和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敏感性分析等活动,配  合上级制定投资和融资方案,防范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根据财务管理政策与业务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投资财务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分析支持。  各项指标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 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产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产周转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资产负债比率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7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产权比率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  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 销售净利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  意义: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5  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公式:资产净利率=净利润/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  营中存在的问题。  4)(权益报酬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8  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待摊费用”进行分析。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5、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是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意义: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5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末负债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5  意义: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6、获取现金的能力  (1) 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销售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  意义: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公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股数由企业根据实际股数填列。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资产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6  意义: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7、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公式: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取数方法: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指前五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和;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也从现金流量表相关栏目取数,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数;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取数;  存货增加,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数。取存货的减少栏的相反数即存货的增加;现金股利,从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润或股利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数。如果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项目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则取数方式为: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减去附表中财务费用。  意义: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营运指数  公式: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经营应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 非付现费用=净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 待摊费用摊销 + 递延资产摊销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9  意义: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3)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公式: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每股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现金股利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三个指标:1、息税前利润=EBIT;2、息前税后利润=EBIT(1-T);3、息税后利润=净利润。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管理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