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几大经济增长极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

川渝陕三足鼎立或成中国第四增长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政治局委员刘奇葆和赵乐际在十八大前分别兼任和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  而且这次人事变动,四川和陕西政治地位也得到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重庆“一家独大”的局面。
&西三角&新棋局
编者按/十八大后,&西风北进&,西部官员越来越吃重。随着重庆、陕西和四川一把手纷纷上调中央,川渝陕的政治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政治地位的凸显也预示着经济的大发展。近年来,三地的产业已形成互补之势,尤其在IT和汽车方面甚至可与东部省份比肩。在国家继续深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川渝陕或将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十八大之后,重庆、四川、陕西的一把手相继进行了调整。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政治局委员刘奇葆和赵乐际在十八大前分别兼任和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川渝陕在中国政治版图中地位十分凸显。
在研究区域的专家看来,由成都、重庆、西安形成的西三角经济圈随着川渝陕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其经济发展也将成为中国区域版图中的新增长极,在产业布局方面,西三角互补优势明显,当前已经形成汽车、IT、航空三大产业集群,与东部地区形成竞争态势。
重提&西三角&
早在2007年,学者刘斌夫在《中国城市走向》一书中提出了&西三角&概念。在他看来,以西部三个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为支撑点,将形成联接大西部南北版块的经济合作区域,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重心和中国西部经济高地。这一观点,在当时西部更为火热的成渝经济区概念&打压&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然而,2009年两会之时,西三角概念却突然之间成为了热门词。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就趁机抛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这一概念的抛出,迅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不过,&西三角&概念曾被此前落马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念歪&,有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说,薄熙来有意拿西三角做文章,想扩大自己在西部的政治影响力。
但是薄熙来激情的&大文章&,并没有引起陕西和四川方面更大的反馈。陕西一位不愿具名的政策研究人士坦言:&重庆是新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而成、西两市仅仅是副省级省会城市,合作框架搭建伊始,就意味重庆会成为西三角经济区方案的搭建者。&正是由于陕西、四川的冷漠,重庆对于西三角的热情也在随后慢慢减弱。
尽管西三角显得有些落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十八大带来的政治格局新变化,以及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增长,西三角在国内政经版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所所长刘世庆表示:&现在虽然西三角经济圈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是随着西三角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各地政府和经济主体之间的推动,未来还是有希望形成西三角经济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孙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渭南查获食品添加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构建及对比分析--《求索》2008年07期
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构建及对比分析
【摘要】:在我国京广线上,由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共同形成了一条大的经济隆起带。整合这三个城市群,构筑第四大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不仅是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虽然与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比,这一城市经济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与目前已经提出要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其它区域相比,却又具有很多相对的优势和较强的内生成长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124【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并在全国形成了共识。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但是,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尚未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童中贤;;[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官锡强;;[J];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飞文;;[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秦国文;李斌;;[J];求索;2007年05期
秦尊文;[J];企业导报;2003年12期
李靖宇,聂松竹;[J];中国发展;2004年01期
李凤发;;[J];中国乡镇企业;2006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王志新;;[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林喜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周睿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尹铎;吕华鲜;;[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徐楠;;[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3期
宣春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2期
林喜庆;许放;;[J];经济纵横;2008年07期
朱丽萌;;[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张文军;;[J];求索;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石;[D];吉林大学;2008年
王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李东;[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正龙;[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张吉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王化中;[D];西北大学;2008年
段方利;[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资娟;[D];湖南大学;2009年
李林青;[D];重庆大学;2009年
李勇;[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黎思超;[D];暨南大学;2010年
陶玉;[D];东华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士君,王丹,高群;[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官锡强;[J];改革与战略;2005年01期
陆善勇;林元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王继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9期
秦国文;李斌;;[J];求索;2007年05期
黄锡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李勇刚;;[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5期
王若晨;;[J];学术论坛;2006年09期
董实忠;周阳;;[J];学习与实践;2007年02期
童中贤;熊柏隆;肖琳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钰;陈延斌;任建兰;来逢波;;[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覃雪香;孟琳琳;;[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京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方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缉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彭建刚,周鸿卫;[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颜鹏飞,孙波;[J];管理现代化;2003年03期
韩镇涉;[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8年04期
苏廷鳌,付伟;[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颜鹏飞;[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王一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刊评论员;;[J];中国财政;2005年11期
;[J];决策;2009年10期
;[J];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徐耀耀;[J];时代潮;2003年09期
刘勇;[J];学习与实践;2004年05期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J];武汉金融;2005年01期
秦俊勇;[J];小康;2005年02期
,伟明;[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年06期
乔余堂;;[J];政策;2005年12期
伍新木;;[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凤括;李强;;[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刘亚文;;[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安树伟;昝国江;;[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吴传清;李群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佘传奇;夏家福;;[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许涵;;[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侯华丽;;[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徐绪松;;[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清华;孙苏东;吴永保;樊志宏;;[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樊明;[N];经济视点报;2005年
刘建林、王明浩;[N];人民日报;2005年
记者 边伴 通讯员 郑凌云;[N];湖北日报;2005年
石斌;[N];中国交通报;2006年
本报采访组;[N];中国税务报;2007年
王毅;[N];中国质量报;2006年
王思睿 刘浪;[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王磊;[N];河南日报;2006年
董素玉 谭剑 刘文杰;[N];金融时报;2006年
张涛;[N];人民公安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成;[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胡灿伟;[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王再文;[D];西北大学;2006年
黄伟;[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黄日福;[D];中南大学;2007年
侯仁勇;[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陶良虎;[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鲁丰先;[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秀芝;[D];南昌大学;2005年
郭凤;[D];湖南大学;2005年
庄德林;[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张长升;[D];南昌大学;2006年
王丽珍;[D];河北大学;2006年
李光;[D];南昌大学;2007年
肖江浩;[D];中南大学;2007年
陈银春;[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汪伟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殷瑞锋;[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股票/基金&
郑新立:把淮河流域打造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和讯网消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52期“经济每月谈”于10月23日在梅地亚中心举办,主题为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和讯网全程播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在活动中表示可以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使淮河经济带建设成为扩大内需重要的战略支点。这一宏伟的规划如果能够付诸实施,其建设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之好,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号工程
  以下为发言实录:
  郑新立:
  从近期来看,按照总理讲的通过打造升级版,也就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实现经济的稳中向好,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在这方面来引导投资。淮河经济用了整整九天的时间打造淮河的出海口,走了1000公里,经过研究我们觉得淮河经济带的发展可以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增长极。淮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的苦难,北宋的时候也就是一千年以前,当时的皇帝很腐败,为了抗击金兵,一个大臣出了一个主意,把黄河口扒开,水流到淮河出海口,一路留下很多的湖泊,现在微山湖、洪泽湖,这些都是黄河改道留下的,黄河从淮河出海,流了一千年,到1655年康熙皇帝的时候,黄河把淮河的出海口给堵住了,出不去了,泥沙太多,把出海口瘀积了,所以掉头北上改到现在出海,两次黄河改道。现在淮河变成了长江的支流,出海口主要是通过运河从扬州这个地方进入长江出海,还有一部分通过连云港出海,还有一部分通过布黄河道和苏北灌溉区那儿直接出海。解放以后,毛主席做出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但是五六十年来,由于我们财力有限,淮河的治理始终以防汛为主,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利用的角度来考虑淮河的治理和发展。今天我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能力,所以根治淮河现在条件已经成熟,淮河流域是我们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根治淮河和发展流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引导各方面增加投入,可以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使淮河经济带建设成为扩大内需重要的战略支点。这一宏伟的规划如果能够付诸实施,其建设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之好,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号工程。
  郑新立:
  淮河流域全长1000公里,流经、安徽、、、山东五省,40个地市,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亿人,耕地1.9亿亩,地处我国中东部的腹心地带,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矿产资源的驻基地,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目前流域的发展缓慢,总体竞争力比较弱,水多、水少的矛盾突出,皖北地区缺水状况尤其严重,水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出现的癌症村,流域的防空能力相对突出,2007年仍然是“炸坝泄洪”,尽管历史上国家对淮河治理投资巨大,但是理念仍是以治理水患为主,而不是以发展为主,导致相应的投资没能发挥应有的效应。淮河经济带建设的总体思路应当转变,要树立防洪、灌溉、航运相结合,以发展为主的新理念,以上游控制性工程,千里河川水库建设为基础,调蓄兼筹,打造黄金水道,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保障,加速流域一体化,以煤碱盐绿色化工等新型产业为抓手,打造经济升级版,以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建设沿淮生态走廊,以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基地为依托,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在经济化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千里淮堤为主线,人文环境并重,推进产业发展。努力把淮河建设成为地绿、水清、天蓝、民富的美丽家园,形成产业协调发展,汇集广大人民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淮河生态带。淮河流域是一个革命老区,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加快淮河流域的发展也是老区人民的愿望,现在淮河经济带仍然是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矿地,像阜阳地区人均GDP地域全国平均水平的1/2,所以守着这么好的条件,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这个地方输出农民工3000万人,大家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打了两年工还是回到家里来创业。
  郑新立:
  淮河流域的发展应该把防洪、灌溉、航运结合起来,打造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首先要清淤固堤,加强控制性工程建设,把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这个地方为什么夏天容易出现涝灾,因为降雨量过于集中,每年7、8、9三个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80%,在河南驻马店这个地方到现在还保持着24小时降雨,1300毫米的的世界纪录,没有人突破。1975年大水就是那一次集中降水带来的。洪水过后水就流走了,又变成了干旱。现在可以通过工程性的措施,扩大蓄洪能力,形成千里河川式水库,淮河河道可以蓄水50亿立方,把洪泽湖、瓦埠湖清淤加深可以蓄水150亿,通过东线向淮河流域调水50亿,这样淮河的蓄水能力可以提高到200亿立方,淮河每年的来水量是380亿,我们利用200亿,其他180亿还有潜力。这样既可以保证航运的需要,还可以满足沿岸的灌溉需要,还可以调水到淮北地区,解决宿迁、涿州、阜阳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把淮河的支流加深加宽,河道整治,万吨级船队直接从江苏的滨海市经过淮安走到安徽的蚌埠,万吨级船队可以一直开到河南的周口,形成一个黄金水道。我们沿着淮河把铁路、公路建立起来,形成水域、陆路运输,形成东西的大通道。
  郑新立:
  要发挥淮河流域的资源优势,打造出我国经济的第一次增长极。这个地方降水量丰富,土地肥沃,现在沿淮的许多治洪区和蓄洪区一到洪水来了之后还会淹没。现在我们扩大了淮河河床和湖泊的蓄水能力,这样可以新增耕地2000万亩以上。这个地方一年两收,将来可以成为绿色食品基地。淮河流域有丰富的煤炭,淮南的煤炭,天然碱、盐卤矿、铁矿非常丰富,可以发展新型的原材料工业,另外这个地方已经发展了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像造船、纺织、钢管、电子信息等产业可以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来加快发展。沿淮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像凤阳、寿县以及淮安,这样可以形成黄金旅游线。要科学的规划淮河经济带的布局,形成“一带、三核、两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一带”千公里的和黄金航道和陆路交通线为主线。三核就是以淮安、蚌埠、信阳为核心,形成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三个中心城市。“两枢纽”是淮河作为运河与淮河交会的物流枢纽功能,以低成本运输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可以建立一个水上立交桥。各个节点的县城可以形成50万左右规模的城市,三个核心城市可以形成2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这样就可以使淮河经济带由一个经济的洼地变成一个经济的隆起带。现在需要把淮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启动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现在我们有这个能力。比如(,)提出来能够把洪泽湖的蓄水量增加两倍,不要国家一分钱,只要一个政策,就是清淤堆起来小岛,这个岛的开发权供他使用几十年就可以。洪泽湖现在湖底的海拔比淮安市政府门口的海拔还要高两三米,比蚌埠市河床的海拔还要高两三米,成为顶在淮河下游头上的一盆水。现在不断地瘀积,现在我们根治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蓄水池,这样可以常年用水、科学调度、变害为利,把洪水资源化。
  郑新立:
  通过对内对外开放的方式,用公司化的方式治理,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能不能组建一个淮河开发集团公司,把一些央企像中国交通投资公司,、联合都是组建一个淮河海拔股份公司,像组建三峡公司一样组建这样的一个公司,负责有关项目的招投标、规划以及融资和将来的还本付息。总之,淮河经济带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在未来的10年把它建设好,发展好,那将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优良的发展,成为未来十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谢谢。
10/23 13:0010/23 11:1210/15 18:0009/16 05:0109/11 08:50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3:05:2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极 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