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怎么存钱理财?

怎样让自己的存款更安全?
怎样让自己的存款更安全?
别被高额贴息迷惑,别看到单子就签字
本报记者 刘伟
企业存款失踪,储户存款消失,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出现几起银行存款“失踪”事件。
对于普通储户而言,该如何防范风险,确保自己的存款安全呢?
存款安全事件主要有四种情况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存款“失踪”事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真假U盾结合偷转资金:
近日,石家庄女老板王丽发现自己的1080万元存款突然只剩下了124元。后来,她发现自己手持的U盾号码与存单上的U盾号码不一致。有相同遭遇的不止王女士一人,总涉案金额目前已达到千万。
银行的“内鬼”就是用其他U盾偷偷转走了储户们的钱。据报道,一名储户介绍,当时并不想办理U盾,而且营业员称办理U盾需要收取费用,她提出能否免费办理。银行客户经理带领她到另外一个窗口后,该窗口营业员为她免费办理了U盾。
以高额贴息作为诱饵:
许多丢失存款的储户就是听信了别人承诺的高额贴息。比如,去年的杭州联合银行一工作人员伙同他人诱骗储户资金案,“中介”就是向储户承诺了13%的年利率,并要求他们签订了一份承诺书,内容包括“不开通短信提醒”、“不开通网银权限”、“不通存通兑”、“不查询”、“不提前支取”,更可笑的一条是“不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起”……稍有警惕的人肯定会觉得,这样奇怪的条款其中必然有诈,但在高息诱惑下,一些储户还是签了字。
社会人员利用银行系统漏洞作案:
以泸州老窑公司“丢失”1.5亿元银行存款一案为例,数名诈骗分子合谋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上门开户,获取公司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从银行转出。
存款变“保单”甚至“飞单”:
一些人混淆存款和理财产品、保险的区别,在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其他产品,结果到最后发现存款不见了,变成了其他的产品。去年广东有两只私募基金在银行进行募资,承诺付给投资人6.5%至14%的年化收益,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事发后,涉事银行不承认产品是通过银行卖给客户的,而是银行员工私售行为,200多名投资者索赔无门。
银监会:不同性质,不同责任,分别处理
针对这些存款“失踪”情况,银行和储户究竟该如何承担责任呢?
从法理上看,储户将钱存入银行,双方就形成了委托保管的合同关系。只要储户有合法的存款凭证,自身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及重大过失,双方存款关系自然成立,银行应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宗新认为,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如果被犯罪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冒领,除非储户参与其中,否则银行要承担部分责任。
从上面几种情形看,如果是诈骗分子通过银行系统漏洞作案的,那么银行无疑要承担责任。而对于由“贴息存款”造成的存款丢失,判定则相对复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不论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属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有些储户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私下拿到高额贴息,一方面却理所当然地以为存款存在银行,业务办理也在银行场所进行,出了问题就应该由银行负全责。当然,如果有银行内部人士参与,那么银行肯定要承担管理方面的责任。“飞单”事件要区分看待,主要看理财经理在揽储时是否打着银行的名义,是否在其在职期间发生等。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针对存款“失踪”事件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银行的管理漏洞,还是信息系统的漏洞,还是因为个别社会犯罪分子和银行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造成对存款资金的诈骗等,要分清不同情况,不同性质,不同责任,分别加以处理。
不要贪图高息诱惑
高风险不一定能带来高收益,而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高风险。
在当前自由度较高的金融市场里,任何存款或投资,风险与收益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年利率3%、4%的银行储蓄存款,有国家承诺兜底(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后,有存款保险公司兜底);
年收益率6%、7%的银行理财产品,有银行承诺部分负责;
年利率15%的P2P投资,有P2P公司或担保公司承诺担保;
年利率20%多的企业集资,有集资企业承诺兑现;
年利率30%的民间借贷,由借钱的那个人承诺还款。
哪个有保障,哪个有风险,不言自明。人的贪欲是骗子成功的基石。能抵制住高息的诱惑,就不会跳进骗子的陷阱。因此要保证存款的安全,首先就是不要贪图高息。
管好账户信息,不要轻易签字
其次,要保护好自己的账户信息。提高警惕,无论何时何地,银行卡账号、密码、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等,都不能轻易透露给别人。在POS机、ATM机上刷卡时要多加留意,拒绝一切非常规设备,注意别人的任何小动作。
一旦发现被盗刷,要立即致电客服冻结银行卡,就近刷卡取得证据,然后报警。像河北的那些储户,如果储户在拿到自己的U盾后,核对一下存单上写的U盾号码,看是否一致,就可以避免他人用U盾转走钱了。
此外,签名时也要小心,有的骗局中转钱的单子上都有储户的签名。许多人出于对银行的信心,轻易地在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单子上签了字,这种马虎的做法就很容易出事。因此,要记住仔细核对银行给你提供的一切单子,签字前确认清楚后再下笔。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骗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除了仔细和不贪以外,储户还是要尽量多学习一些金融知识,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金融骗局。只要加强学习,了解各种投资理财可能会遇到的机会和风险,投资者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存款如此,投资理财也是如此。
作者:刘伟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17491条
评论121237条
评论117585条
评论99662条
评论95942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月薪3000的菜鸟理财记:我是如何存钱的--百度百家
月薪3000的菜鸟理财记:我是如何存钱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之前说过我为什么要理财,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实现财务自由,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想当米虫的时候也可以当有一只尊严的米虫。
可能对于很多跟我之前一样是月光族的小伙伴来说,存钱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如何做到能够买到喜欢的东西同时也存下钱,希望我自己的方法能给一些小伙伴一点启发。
我为什么要存钱
之前说过我为什么要理财,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实现财务自由,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想当米虫的时候也可以当有一只尊严的米虫。最开始存钱其实是为了汽车首付,然后开始存钱理财希望快一点达到目标,中途意外买车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才发现实现财务自由变成了存钱和理财的最终目标。
我为什么要存钱?开始或还未开始存钱的小伙伴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然后为自己找一个存钱的理由和目标,不管是一次旅行也好,为自己买个心仪的东西也罢。为了自己的愿望或者理想而存钱,我觉得会更有动力与意义,或许也会像我一样中途有了意外的收获哦。
为什么存不下钱
说到存钱,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工资这么低,自己用都不够,根本存不下钱;我是想存钱的,但总有一些意外的消费支出;我不想为了存钱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有消极一点的,就直接说:有钱有有钱的过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总结出来的一点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还没开始行动就已经在否定自己或者否定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当你自己没有亲身去实践,你怎么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
月薪3000,我是如何存钱的
月薪3000,生活在三线小城市的我,是如何存钱的呢?我总结了一个我认为比较有用的步骤供大家参考:
很重要的一点,先培养自己的记账习惯,大概1-3个月左右的时间,看个人适应程度而定。这期间即使你不怎么懂记账的目的,但是会自然而然地看到一些数据,譬如说本月我花了多少钱。当记账的习惯养成后,就开始慢慢升级自己的记账技能,开始做每月的支出预算。同理,即使你不知道做预算的目的是什么,你稍微用心一点就会知道自己这个月在哪部分超支了或是哪个部分控制得不错。
把自己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列好清单。这个应该都不难,像我刚开始那会基本就是工资收入,后来开了淘宝小店,也就每个月几十的收入。
把自己一个月的全部支出列一个清单。这个清单尽可能详细且每项最好预算都比较准确,譬如说这个月打算在淘宝上买的东西,全部列出来,然后标上适合的价格(能精确到个位就更好了)。总之,就是你生活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需要自己掏钱的支出列好,大到房租、水电,小到话费、早餐,全部罗列进去,统计一个最终数字。
关于衣服、鞋子、护肤品,人情,大额电器,过年过节送礼消费,旅游等,我的方法是不罗列进去,但是分摊到每个月,总额/12作为每月支出的一个内容。譬如说今年需要一套春装和一套冬装,但是夏装蛮多的可以不购买;护肤品算好一年份的量及需要的金额;今年大概有哪几个朋友需要结婚,有可能会送出多少人情(这个可以多预算一点再分摊,因为总有意外);手机、电脑,或者500以上电器要分摊(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金额底线)。
对比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算出每个月可以用于存款的金额,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支出超出收入较多。这个时候就在你的支出清单上进行分析。譬如说,把外卖改成自己烧饭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花费;譬如说,是不是可以减少聚餐的频率(很多时候你以为的请客可能并不会培养多少你希望有的“感情”);譬如说,是不是可以把清单上一些需要买的东西删掉(有些东西可能就是你一时的冲动,买回来并不会使用,有些东西则当下并不需要,完全可以在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购买)。总之,就是一个删减的过程,把一个月的支出控制在你收入的80%—90%,很多时候这其实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剩下的10%—20%则根据自身情况订一个金额作为每月需要存款的金额。
针对第一种情况中的个别情况,我的方法是:拖延症,不买不买,可能就不想买了。如果过了一个月你还是很想买,又金额比较大,就在存钱的时候多存个100/200,分一部分做一个愿望账户,当这个账户里的钱能够买这个东西了,再进行购买。
第二种,支出约等于收入。这个时候如果按照第一种的方法进行删减,很有可能把一个月的支出控制在收入的70-80%,而剩下的20%—30%则可以作为每月固定存款额。
第三种,支出小于收入较多。恭喜你,你已经在存款的路上了。如果还有可以删减的地方,也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试着进行删减购物清单。可以把支出控制在70%以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一个固定存款额,可以多存100/200的,给自己一点小压力。
确定好每个月自己可行的能够存下来的钱之后,再收到工资的第一时间,把工资进行存款或投资。这里有个公式相信很多人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是真的非常实用:支出=收入-存款,意思是你要先把钱存掉,剩下的才是你可以花的钱。可以假设你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减掉存款后的钱,就当自己降薪好了,少了几百,只要你用心一点,生活质量基本也不会受到影响的。
可能内容有点杂乱,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吗,哪怕是一个也好,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成功。其实存钱之后还有后续,因为内容我认为还是可以单独写一篇的,所以就留到下次再说了。存钱的路上出现的不仅是荆棘,也会拥有微风与阳光,更重要的是留下自己走过的脚步,证明我曾参与这段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挖财作者:大侠叮咚叮,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挖财社区,中国领先的理财社区,更多理财干货与故事,请下载挖财社区手机AP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6118
阅读:3973
阅读:1765
阅读:2017
热门文章HOT NEWS
美国当选总统Donald Trump特朗普今天在特朗普大厦会见...
大数据文摘
小编也疯狂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定期存款怎么存合适?怎样最划算?
定期存款怎么存合适?
时间: 来源:【字体:&&&】
阅读提示:定期存款怎么存合适?怎样最划算?我们需要知道:存钱只图方便一定不划算,存期越长不一定越划算,“滚雪球”的存钱方法比较划算。
其它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买房合适吗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