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养殖什么什么产品不愁销路路致富新路子

您好,欢迎访问博宝艺术网!
客服热线:010-
走基层-三亚马亮村:“傍”有机蔬菜基地 村民入股致富
共计次阅读 来源:海南特区报
&<em id="num_num_
本报今日启动编辑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基层 看变化 进百村 听民声
村里最难走的路修好了,村卫生室可以远程会诊了,昔日的“问题村”成了生态村……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里不仅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尺,也是有待挖掘的新闻富矿。
今日起,本报启动编辑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编辑记者“走基层,看变化;进百村,听民声”。深入全省一百个乡村,进驻农家、爬山涉水、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体验乡村辛勤和幸福,感受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亲闻乡村芬芳的气息,将细腻朴实的文笔倾注到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农身上。与基层干部一起关注民生,问计乡村发展。
三亚市育才镇马亮村
“傍”有机蔬菜基地 村民入股致富
本报讯 三亚市育才镇是三亚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但育才镇马亮村的有机蔬菜基地在当地却很有名气。这个三亚西南部山区的小村庄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的关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8月29日来到了马亮村。见习记者 锐 文/图
村民顾虑多不敢尝试
村民董祥燕就是有机蔬菜基地的第一批受益者。董祥燕告诉记者,去年她家以1.2亩土地入股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土地租金、瓜菜分红加上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年能挣3万元左右,“这比我弟弟在外面打工挣的还要多。”
然而,几年前马亮村还比较落后和封闭。村支书董跃明介绍,以前村民长期靠种植水稻为生,受山地条件限制,缺乏必要的水利灌溉措施,一年只能一熟,每亩地年平均收入很低。如何让农民增加收入?是董跃明2001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董祥燕介绍,村党支部曾动员村民种植瓜菜,但村民思想上有顾虑。既没资金投入,村里交通也不方便,还要担心销路等问题,没有人敢尝试。
村干部摸索致富路子
2009年,三亚市启动农村道路硬板化工程,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终于修到了村口。村党支部再次动员村民种植瓜菜,但村民仍顾虑重重,无人响应。对此,董跃明和另外两名村干部商量后决定自己先动手。董跃明告诉记者,经多方努力,他们获得了成功,当年纯利润就有十多万元,而他们的成功,也让一些村民放下顾虑,开始考虑种植瓜菜。
董祥燕说,当得知村里决定把租地示范模式改为股份合作模式,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有机蔬菜基地时,她动心了,决定加入合作社。
“村民入社每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去年5月,在三亚市育才镇党委的帮助下,马亮村成功引进了海南卓林农业开发公司,董跃明等村干部自愿终止租地合同,创办了马亮有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1户村民参加了合作社。
董祥燕告诉记者,今年初,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入社不到半年,她家综合收入就有一万多元,这比种植水稻至少多挣了两三千元。村民董清金对记者说,看到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收入高了,很多村民都有了加入合作社种植瓜菜的想法。
董跃明告诉记者,他们准备将有机蔬菜的规模扩大到310亩,“这样至少可以吸收一百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董跃明介绍,由于有机蔬菜基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日益成熟,村里还成功引进了一家花卉基地,在村里种植兰花,村民同样以土地入股。目前大棚已建好,就要开始种花了。而村民自己投资建设的珍珠鸡养殖基地也已建成投产。
观念转变了
致富路更宽了
在采访过程中,马亮村村支书董跃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之所以穷,并不是村民太懒了,而是找不到好的项目。
育才镇作为三亚市最偏远的乡镇,前些年,镇政府为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给村民发放了一些种鹅、种鸡,但却发生了村民将政府发放的鹅、鸡吃掉的怪事。 育才镇党委书记曾锋说,这几年为了改变干群思想观念,他们做了很多努力。目前,镇里正大力推行“十百千”工程,即打造十个种养殖基地、培养一百名致富带头人、培养一千位农业技术骨干。“这项工作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好的致富技术,更重要的是帮村民转变了思想观念。”
正如曾锋所说,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了,要求发展的欲望强烈了,致富路也就更宽了。
海口遵谭镇咸凉村
一位村支书的烦恼与一个“卖菜郎”的故事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紧锁了多日的眉头,近日终于开来。为了解决当地村民的实际困难,王良进多番呼吁,引起了镇、区领导的重视。在区领导现场办公时,咸凉村建设的1000亩瓜菜基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难题已迎刃而解。而王良进还有一个“卖菜郎”的外号,在遵谭镇罗京盘一带流传甚广,这个“卖菜郎” 村支书最大的心声,就是能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记者 苏钟/文 单正党/图
一个村支书的烦恼,区长现场办公立马解决
8月31日,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致电椰城纠风热线,向正在上线的该区区长符革反映,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该村共同建设的1000亩瓜菜生产基地缺乏灌溉滴灌、销售渠道开发都成难题。当天下午3时许,符革来到遵谭镇实地了解情况,发现该镇除咸凉村外,龙合村委会那让坡村民小组建设的500亩瓜菜生产基地同样存在困难。符革当即表示,该区将出资186万元,大力支持这两个村委会的两个瓜菜基地发展,力促两村农民增收。
王良进说,咸凉村建设的1000亩瓜菜地,目前已具规模,但是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没有建立农合经销社,瓜菜销售经常跟不上市场。除此之外,瓜菜基地还缺乏灌溉滴灌、进村道路没有建设好,和邻村新潭村道路没有连接,导致瓜菜商运输极不方便。
当天,符革还了解到遵谭镇龙合村正在建设的500亩瓜菜基地也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瓜菜基地建设速度放缓。随后,符革表示龙华区将下拨36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咸凉村委会1000亩瓜菜基地建设,其中21万元用于该村委会为农户购买灌溉滴灌,15万元用于该村组建农合经销社,让该村瓜菜销售顺畅。另外,还下拨1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龙合村那让坡村民小组500亩瓜菜基地建设,帮助其挖两口灌溉水井、建设两个水井、一个变电站、购买4000米输水管。
符革告诉记者,此次投入186万元建设,将极提高当地农民瓜菜种植收入。如果两个瓜菜基地瓜菜上市销售,当地农民每亩瓜菜收入将达1万元,村民将由目前人均年收入3900元提高至5000多元。
罗京盘一带流传着一个“卖菜郎”的故事
“区委、区政府从2004年提出了实施羊山地区治坡工程的思路,即通过打深水井及建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用水条件,促进羊山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昨日,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羊山地区农村相对落后的状况,龙华区根据海口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打井治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遵谭镇委镇政府把治坡改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几年来,该镇开创了全镇治坡改种工作良好局面。治坡改种切实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逐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在龙华区开展治坡改种工作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遵谭镇几个种植示范能人的事迹感人至深。在遵谭镇罗京盘一带,就流传着一个“卖菜郎”的故事,每天下午他都准时挑着一担新鲜蔬菜到邻近小市集去卖,由于蔬菜品质好,口味佳,虽然价格每市斤贵了2-3毛,不到1个小时准能卖完,依靠种菜给全家带来了可靠的收入。这里所说的“卖菜郎”,就是遵谭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
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是王良进最大心声
谈起“卖菜经”,王良进感触颇多。王良进告诉记者,他种菜始于2006年,在任上他时刻想着如何带领群众闯出一条增加收入的致富门路。本村有靠近公路的一块肥沃的土地,原先一直种植木薯等传统作物,他首先产生了改种蔬菜念头,但周边群众都认为这块地缺水,种菜行不通。可王良进不甘向困难低头,他带领老伴以及儿子、儿媳,想办法从自家饮用水管引来自来水,着手改种蔬菜。这几年来,他前后面临过缺少、天气恶劣、品种不适销等多个问题,但他心中始终抱有一个不放弃的信念,就是要做出个榜样,让群众看得到,学得了,让大家都来走治坡改种的致富之路。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咸凉村委会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治坡改种行列。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咸凉村打了两口治坡井,配套完善水管、道路等基础设施,群众把原来的甘蔗、木薯地都改种上椒类、瓜类、豆角、茄子和叶菜,治坡改种干得热火朝天。“其实,种菜卖钱倒在其次,看到群众都行动起来,开展治坡改种、发家致富才是我真正最高兴的事!”这就是一个“卖菜郎”的心声:让村民们一起进行治坡改种,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海口文彩村 手工制陶900年
村民:学习手工陶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
本报讯 海口龙塘镇文彩村是闻名的陶艺之乡,被称作“盆钵村”。村里的王姓陶艺师傅——王会佑父子更是远近闻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受到现代手工艺品的巨大冲击,传统的手工陶艺成了“不赚钱”的活儿,没人想学。王会佑父子有个心愿,那就是传统手工陶艺不能失传,并且要发扬光大。记者 刘伟 文/图
王家人从事手工制陶近
一身黝黑的皮肤,光着膀子、卷起裤管,专心致志摆弄着手中的陶器……这番形象一般会让人联想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问到这位陶匠的实际年龄时,让记者吃了一惊,他竟然已经69岁了——他就是王科干。他告诉记者,村里最年长陶艺师傅是他92岁的父亲王会佑。谈到王会佑老人,村里很多人都对这个四世同堂的陶艺世家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一家从事手工制陶已经有近80年历史。
一件陶器制成,工艺程序繁多
记者初次见到王科干时,他一身泥巴,正忙着和妻子制作一只陶缸。其实,制作陶器的过程并不简单。从原料的开采到最后一件陶器的制成,工艺程序不少,需要有耐心。据了解,文彩村丰富的陶泥资源产自村里的河边和坡地。挖来泥巴后,工匠们先要对泥巴进行清理和加工。“搅拌就得大半天时间,搅拌好后再用于成型,成型好后再雕刻,一般的日用品就简单一些,工艺品就复杂一点,有时一雕就是半天……”王会佑的孙子王明玉说。
盼将传统手工陶艺发扬光大
“因为现在手工做陶器不如以前那么赚钱了,所以想学习手工陶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王会佑说,上世纪之前,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陶艺品都销售得很好。但最近几十年,陶艺品只能在农村卖,城市人不太爱用。“其实,陶瓷日用品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陶罐存饭不容易变质,用陶缸存放腌菜保质期比较长等。”看着身边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学习制陶,王会佑父子说出了他们的心愿:“传统手工陶艺不但不能失传,而且要发扬光大。”
村长想在村里
建陶艺展览馆
□记者 刘伟
本报讯 龙塘镇文彩村有360多户1600多人,但该村目前只有十几户人家仍在坚持着传统手工陶艺。“我们村的手工陶艺这么好,但手艺面临失传,让人很担心。我们想把村里的陶艺品推向市场。”文彩村村长说。“眼前,我的愿望就是能在村里建一个陶艺展览馆,成为宣传我们村手工陶艺的窗口。”据了解,龙塘镇文彩村制作手工陶器可以追溯到900年前的宋代,村里还有一块刻于1784年的碑,记录着该地区制陶业的历史。
海口美兰区演丰镇林市村
村民早上出海打鱼
晚上腰包鼓鼓回家
本报讯 从海口市区沿海文高速向东北行驶25公里到达美兰区演丰镇,再从演丰镇沿着柏油大路左拐往东北方向行驶6公里,到达曲口墟,再从曲口墟沿水泥大路向左拐往西北方向行驶3公里,绿荫深处有个美如仙境的古村,这就是林市村。林市村不仅美如仙境,而且还有不少古建筑,近年来村民“靠海吃海”,收入稳步提高,生活富足。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风景如画村道整洁
这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1605年的琼北大地震,致使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72个村庄陷入海底,“海底村庄”成为国内惟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400年后,这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红。而当时与地震擦肩而过的林市村就是近距离接触这两个奇观的绝佳之所在。
近日,记者走进绿荫深处的林市村,虽然空中骄阳似火,但村里一座座小院掩映在那醉人的绿荫里,走进里面就像置身于花园一般,不禁让人感觉凉爽了许多。进入林市村,看到几乎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渔村风光。漫步在整洁的村道,不时可见院落前后硕果累累的果树,树下的休闲桌椅子错落有致。
近年接待过数万市民游客
林市村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又是远近有名的华侨村。多年来,海外华侨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村里修建篮球场、健身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捐赠了大量资金。
村民黄老先生告诉记者,村民们靠海吃海,“财富都在海里,村民们早上出海捕捞,晚上便揣着鼓鼓的腰包归来。”村长介绍,该村共有70多户村民,到2010年6月,全村有53户100多人从事海水捕捞业和养殖业;此外还有咸水鸭养殖专业户5户;从事第三产业32人。目前,该村正在以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支撑点,促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林市村除了有许多南洋风格的古民居,还是参观“海底村庄”和欣赏红树林的最佳场所,近年来村里已经陆续接待过数万市民和游客。美兰区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林市村已经列入该区重点建设的文明生态村之一。
陈家大院亟待保护
在有着数百年上千年历史的林市村中行走,可看到许多古民居。在村中黄宏远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当年林市村最豪华的住宅——陈家大院。据介绍,该村在清代曾出过几位五品官员,现在村中的古民居不少,其中较有名的是陈家大院、饶家大院等。
不乏水乡韵味的陈家大院,大院套着小院,东西两排,每排多达5进,共有10余间屋。其中的雕刻与彩绘精致细密,有着浓郁的海南古民居建筑特色。祖屋正堂两边悬挂着灯笼,依稀可见当年陈家大气派;房子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尤其是大院的顶屋两端,雕塑龙头的图腾造型,更显主人地位的显赫。黄老先生说,陈家大院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是当年林市村最豪华的住宅。“陈家大院是具有浓厚历史韵味的人文史迹,现已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将陈家大院的建筑列入保护范围,并对一些破旧之处进行修缮维护。”
电脑公司老板“不务正业”回乡养“鼠”
希望通过养殖竹狸、黑豚带领当地人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本报讯 在朋友眼里,今年36岁原本做电脑生意的老板吴颖有些“不务正业”让人不理解。为了回报家乡,带动家乡人致富,吴颖今年回到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开始了他养殖“竹鼠(又称竹狸)”的新事业。“你好,是小吴吗,我想到你那里看看那‘黑老鼠’怎么养的?”连日来,吴颖接到的咨询电话不断。
“羊山地区耕地较少,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走出新的致富路子。我希望自己做个试验,通过养殖竹狸、黑豚,带羊山地区的人民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吴颖说。记者 刘伟 文/图
羊山腹地博片村有个竹狸养殖场
8月28日上午,沿着羊山地区绿色慢行道一路慢行,在博片村靠近海口绕城公路的一片树林里,记者找到了竹狸养殖基地。“我是龙泉镇的,不是博片村本村人,但和村里人很熟,村里人很多支持我在博片村养殖竹狸。”
吴颖介绍,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海口从事电脑方面的生意。“去年年底,我和博片村几个村民收看了一档农业电视节目,看到广西、湖南一带有人养殖竹狸发了财,根据羊山地区的实地情况,我们认为这里也很适合养殖竹狸。”吴颖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吴颖等人立即到村里挨家挨户寻求村民意见。刚开始一些村民不理解,养“老鼠”也能赚钱?经过努力,最终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支持。
在竹狸养殖场内,一只只看上去十分肥壮的竹狸在窝里争抢食物。从今年1月开始建场以来,当时引进的188只竹狸现在已经繁殖到了近600只。“估计到年底,就能到达近1000只的规模,那时候就可以卖了。”吴颖兴奋地说。
算笔经济账,养竹狸效益真不错
在博片村养殖竹狸的确是个新事物,在村里,不少村民虽然支持,但仍持观望态度。养殖竹狸到底能不能赚钱?吴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结论是肯定的。
吴颖告诉记者,目前海南成规模养殖竹狸的地方几乎没有,就连农户散养也很少,因此竹狸在我省的市场价不低,市场需求量较大。“竹狸的营养价值很高,肉质鲜美,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食品。此外,竹狸的皮毛细软光泽,是制作裘皮的好材料。经过我们对一些饭店摸底调查,竹狸的零售价格约120元/斤,一只三四斤重的可卖到360元到480元,养殖一只竹狸的成本大约在200元。如果加工竹狸皮毛,应该还有一定利润。”吴颖说,“按照这么算,一只竹狸的利润有200元左右,如果一个农户家里一个月出货10只,那不是就2000元的收入吗?”
“博片村特色不少,养殖竹狸如果普及的话,又将成为一大特色。”博片村村民富说。
管吃管喝,免费教村民养殖技术
羊山地区山地和树林比较多。吴颖认为,在羊山地区,农户散养竹狸,发展竹狸养殖产业是完全可行的。“羊山地区种植的竹子、皇帝草、木薯比较多,竹子和皇帝草以及木薯的废杆都可以成为竹狸的饲料,到处可以采集。”吴颖说,农户在自家院落里搭建一个小棚子,或放几个笼子,就可以养殖竹狸。
为了带动当地村民养殖竹狸致富,吴颖说,他愿意出钱请当地的村民到养殖场来免费学习养殖技术,并包吃包喝,还可帮村民建自己的养殖场。“如果养殖竹狸可以获得成功,下一步我们还想养殖黑豚,增加品种。”吴颖告诉记者。
海口龙桥镇博片村
办乡村文化节
发展休闲农业
□记者 刘伟
本报讯 海口龙桥镇博片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产业。该村已率先把吃“公期”创办成了乡村文化节,并在村里建成了羊山地区绿色慢行道和羊山休闲公园。
据了解,博片村现有村民近600人,100户左右。以前,该村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本地经济作物,养鱼、打石头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博片村人开始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文物古迹和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与海口休闲农业一日游景点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发可供游客参观游览、体验农事、采摘垂钓、民俗娱乐、访古探幽、休闲度假等的旅游度假产品,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去年,该村还把“公期”创办成了首届博片乡村文化节,受到附近乡镇农村的欢迎。此外,博片村的八音队也是远近闻名,演出邀约不断。
龙桥镇规划建设的羊山休闲公园中心区域就在博片村,该公园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目前,海口羊山休闲公园已经可接待游客,公园的建成将加快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打造绿色旅游新品牌。
海口市秀英区美孝村
祖传手艺发扬光大,根雕店开到海口北京;发展果园经济,荔枝黄皮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如今嫁女不看水缸看果园”
美孝村位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羊山腹地,自古以来由于火山岩地貌非常缺水,村庄水田面积不多。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地村民抓住火山岩土壤特性,搞起了特色种植,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村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设施“升级换代”。除了靠地生财,美孝村人还把祖宗传下来的绝活——永兴八景之一的根雕技艺发扬光大,如今该村的根雕产业已初具规模,村民甚至将根雕店开到了海口、北京等城市。
记者 罗安明 文/图
弘扬根雕技 开店到北京
今年35岁的顺是村里一名根雕能手,竹子、山水、虎豹、人物,普普通通的树根到了陈明顺手上,往往就能出来一件艺术品。“我父亲就懂根雕,我从小看着就学会了。”陈明顺说,家里一共有6口人,种植了10多亩荔枝、黄皮。七八年前他开始做起了根雕生意,由于名声越来越大,根雕倒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光卖根雕就能赚近20万元。为了加大营销和推广的力度,他还在海口开了一家根雕艺术品店,他在家中做根雕,由妹妹在海口负责经营。
记者了解到,现在村中和陈明顺一样专门以根雕为业的有十几户,正在学习或从事根雕的年轻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不少人将根雕店开到了海口、北京等大城市。和陈明顺一样,很多家庭都是两条腿走路,有人负责做根雕跑销路,其他人在家里打理果园,年收入过10万元的家庭在美孝村已经十分常见。
从前缺水村 通上自来水
从永兴镇上出发沿海榆中线往南走300多米左拐,再往里行驶2公里的路程,在路旁就能看见一块石柱上写着“美孝村”三个鲜红的大字。只见村口坐落着一栋栋洁白整齐的小楼房,一条干净的道路延伸进村庄深处,路旁不时可见荔枝树、黄皮树掩映其间。沿路走入村中200米,便可看见一个水泥排球场、一个戏台以及一块宽敞的空地。在树下乘凉的老者告诉记者,这一片场地是平时村中人集中开会的地方,村里的妇女舞蹈队也会定期在这里表演节目。
村中间部分是火山石房集中区,此间的小路狭窄蜿蜒。令记者感到十分惊讶的是,不少农户门口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水缸。天空突然刮起风来,70多岁的村民老陈正从菜园里回到家中,他告诉记者,古时村中就很缺水,乾隆年间为了解决村中饮水问题,祖辈们在村东头用铁锤等工具,历时三年凿出一口“扬近井”,不过因为人口多,饮水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由于长期缺水,家里一盆水洗脸之后,再洗衣服,最后才给牛喝,每家每户门口都要放置很多口水缸。直到三年前,村里开始建设生态文明村,村中老少合力在村子周边打了几口深井,把纯净的自来水送到了每家每户。老陈家的火山石房也接上了自来水,井水不仅用于家用,还接到了村民的果园里,成为了灌溉水源。现在虽然各家门口还放着水缸,不过用途已经变了,大都是用于牲畜饮水和清洗衣物。
家家种果树
黄皮最知名
果树开花需要很多水浇灌,由源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村中的荔枝和黄皮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介绍,目前村中果树种植面积已有4000多亩,其中荔枝1200亩,黄皮1800亩,每年夏天黄皮丰收之时,附近乡镇都要来这里举办黄皮大赛,美孝村的黄皮因为生长在火山土壤地区,果粒大、口感好远近闻名。
“种水稻只是为了口粮,种果树才是主业,平均下来每个种植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村长陈明豪告诉记者,村中总共有170多户,800多人口,由于处于山区,耕地只有80多亩,以前种植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经济十分落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永兴镇种植果树的风气越来越盛,美孝村村民也把致富的眼光投向了山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水果种植业早已取代水稻产业成了村里的主要产业。今年上半年水果都基本卖出了稳定偏好的价格。最近几天,又有不少农户扩种果树。
如今永兴镇已被海口规划为首批6个风情旅游小镇之一,美孝村的果园农业旅游、火山石屋建筑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中观光。古时在美孝村一带流传着一个说法——“嫁女要看男方家有几口水缸”,现在每当有游客向村中问起屋檐下水缸的用途,老人们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起这水缸的故事,村里人笑称:“以前嫁女要数水缸,现在得看有多少果园了。”
海口美兰区塔市村
产业结构“三级跳”,现以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花卉种植为主
养虾养鱼又种树 开着轿车干农活
本报讯 海口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是一个典型的渔村。如今这个小渔村,村民们共同走上了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访塔市村,了解塔市村的致富之路:塔市村干部利用资源优势,带领村民接连“三级跳”,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形成了以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花卉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让农民富上加富。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养殖户年均纯收入17万
“他带领我们养虾、养鱼。以前村里的路是泥土路,现在都是水泥路了;以前没有电话、电视,现在冰箱、电脑、空调什么都有了。”塔市村的村民告诉记者。村民们指的这个“他”,便是现任塔市村党支部书记陈信羽。
2000年,陈信羽放弃蒸蒸日上的海鲜城生意,毅然回到塔市村,在村里的荒滩上投入120万元建起了7个占地70多亩的高位池,试验高位池养虾。半年后,陈信羽养虾总收入达182万元,“荒滩变黄金”的事实让村民们心动。塔市村沙头前有一个3000多亩的荒滩,村民们也想搞高位池养虾,但却苦无资金。
村干部帮助村民到信用社贷款,发展高位池养虾。陈信羽更是致富不忘乡亲,先后拿出300万元为村民解决虾苗饲料和养殖技术等资金困难。
目前,塔市村120多户村民建高位池养虾,每年可收获400万斤虾,年产值5200多万元,年获纯利2080万元,养殖户年均纯收入约17万元,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发财树”让村民更富了
塔市村村民最初收入仅靠海水捕捞,后来发展养虾。但单纯养虾,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塔市村干部带领村民接连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为开发利用沿海坡地,2007年,陈信羽带领村民创建了“谷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垦550亩沿海荒坡,种植44万株“发财树”,按每株30多元计算,这些“发财树”总价值达上千万元。“发财树”使塔市村的产业经济从海上延伸至。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50亩。
“龙胆鱼苗让我赚了4万”
村干部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发现养殖龙胆鱼每亩可比养虾增收一倍以上。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声发介绍,市场上龙胆鱼种苗和产品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村里的海水养殖渐渐由单纯养虾向多元化养殖转型。目前已有三四十户养殖户改养殖龙胆鱼,并渐成规模。
是塔市村的一个养殖户。去年,他尝试养殖了300尾龙胆鱼苗,每尾鱼苗10元。半年后,平均一尾卖140元,总收入4万多元,利润近4万。
“20多天前,我又购买了2000尾鱼苗,每尾13元,总共投入2万多元,预计上市后收入将更加可观。”杨德告诉记者,龙胆鱼养殖周期短、随养随卖,灵活性大,利润可观。“我还是小打小闹,村里的养殖户老吴这2年单靠卖鱼苗就年收入100多万元。”
村民开着小轿车干农活
有了产业支撑,村里先后筹资10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安装自来水,还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让村民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生产生活知识。2009年,塔市村全村人均纯收入5218元;去年达到6635元。
记者看到,今天的塔市村,不少村民开着小轿车干农活,一个现代文明生态风貌的新村初具规模。目前,塔市村党支部谋划利用毗邻大学城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及增加收入。
塔市村村民
在塔市村走访时,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声发告诉记者,龙胆鱼销路好、收益高,但鱼苗孵化成活率低,仅70%左右;而且,一些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上仍有资金困难,希望政府帮扶,解决技术、资金等问题。
塔市村实现产业结构“三级跳”,让村民们共同走上了致富路,这归功于村干部的带头和帮扶作用。村民忙着搞致富,养殖户年收入可观,村民关系融洽,不禁让人感慨:塔市村村民真幸福。
海口龙塘镇富礼村
70%家庭盖起了新房
住的是小洋楼 喝的是“世博水”
本报讯 “村里有的老人,不仅住进了新房,而且参加了新农保。”海口琼山区龙塘镇龙富村委会富礼村村长吴淑珍对记者介绍。“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政府对我们很照顾,我还喝过‘世博水’哩。”今年70多岁的村民吴加生告诉记者。“富礼村70%的家庭已经盖起了新房。”海口琼山区龙塘镇龙富村委会书记吴传喜说。昨日,记者走访龙富村委会富礼村,了解该村发展变化。
记者 刘江浩 文/良/图
村中70%家庭已盖起了新房
“除了本地风格突出的民房外,村内还有小洋楼。”吴传喜告诉记者。随后,记者进入一栋新建小洋楼,户主吴家才告诉记者,他家的楼房去年开始动工,今年上半年就盖好了。
吴家才介绍,多年前他就外出打工,最近几年有了一些积蓄,便开始筹划盖房,因为自己就是做建筑的,所以很多环节都是自己动手,“我的房子是按抗七八级地震标准设计的呢。”吴家才说。
一些村民介绍,该村村民外出打工,通过传、帮、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建筑行业,有资金的村民当包工头,有经验的村民当师傅,刚入行的做学徒。有一定积蓄后,村民要么自己动手,要么找亲友帮忙,陆陆续续盖起了新房。
吴传喜介绍,富礼村全村人口1000余人,近几年来,尤其是2009年至2011年,富礼村全村70%的家庭已盖起了新房。
当地民风淳朴邻里关系融洽
“出门赚钱,回家盖房。”富礼村村民老吴对记者说道。记者见到他时,他家正在建新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了,等装修好后,全家人就可以入住了。”老吴对记者说,村民家中很少,受此自然环境局限,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出门打工。村民出门打工赚钱,除了日常开支外,存下来的钱最大用处,就是盖一座房屋——要么供父母养老,要么给自己养老,要么给儿女结婚嫁娶……
记者在富礼村走访时,进入村内不远,首先看到一个精致的建筑群,几栋错落有致的房屋,有围墙,有大门,地面铺着地砖,有规划有条理的布局,好似一个迷你小区。
吴传喜告诉记者,富礼村民风淳朴,邻里关系融洽,一些相近的邻居亲友,则会商议共同规划布局盖房。
建起净水站全村喝上“世博水”
“村里有的老人,不仅住进了新房,而且参加了新农保。”富礼村村长吴淑珍对记者说,富礼村是去年10月份强降雨洪涝灾害的受灾村,最严重时村中水深2米多,直到10月25日积水才退去。海口市人社局优先在受灾村庄发放新农保保险费征缴与基本养老金,富礼村村民去年年底就领到了基本养老金。
“以前农村都是养儿防老,现在不完全是了,有了新农保,村中老人养老没了后顾之忧,子女也减轻了负担。”村民吴会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吴传喜告诉记者,通过宣传,越来越多的村民了解并参加新农保,目前富礼村有80多名老人参加了新农保。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政府对我们很照顾,我还喝过‘世博水’哩。”今年70多岁的富礼村村民吴加生对记者说道,逢年过节,台风水灾,无论是村干部还是镇领导,都是首先照顾村中老人。
“老人说的‘世博水’,是去年水灾过后,富礼村建起了净水站,其净化设备与世博水相同,所以老人说自己喝过世博水。”吴传喜告诉记者,去年两轮强降雨,龙塘镇多个村庄受灾,部分被浸村庄井水被污染,受灾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海口市科工信局组织爱心企业,在富礼村捐建净水站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海口演丰镇龙窝村
念活大学城“生意经”
村民日子越过越滋润
本报讯 从海口市区驱车进入海文高速路,转向美演公路高架桥,再往桂林洋高校区行驶1公里处,左拐便到了美兰区演丰镇群委会龙窝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龙窝村既不靠山又不靠水,村民们又是如何发展经济,建设起文明生态村,日子越过越滋润的呢?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种植热带作物,村民富起来了
村长对记者说,目前龙窝村共有47户,人口190多人,以前村中的水田一直都种植水稻,旱田种植薯类和瓜菜,面积、产量都较低,村民生活状况一般。改革开放后,村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后来,该村充分发挥土地优势,发展以橡胶为主,香蕉、笋、辣椒、花卉等其他热带作物为辅的种植产业经济,生产条件逐年完善,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此外,村里剩余劳力都外出务工,有打工的,有在海口办汽修厂、开店的,其中还有买汽车跑运输的,年经济收入较为富厚。现在外出人员占了三分之一。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纷纷盖起楼房,家家户户有空调、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
龙窝村环境优美,属原生态村落。“2006年,因‘大学城’建设,村子北边被征地110亩。2009年,村里利用部分征地资金创建文明生态村,投入资金11万元,投工投劳500人次。从环境整治入手,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起约800米长的贯穿全村水泥通道,还建起一间面积120平方米的宣传文化室,开设1间市级农家书屋。”村长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外出人员纷纷回家,村里还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热闹非凡。
花园式村庄,户户有绿荫庭院
昨日,记者驱车进入龙窝村,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一条笔直的水泥村路,路旁绿荫成行。下车行走在村路上,左右两侧几十米外便是一座座农家庭院,庭院中同样是满眼绿意,一幢幢楼房在花丛中显得格外别致。再往前行走百米,便是龙窝村的文化室、篮球场和一张张藏在树荫中供村民们歇息的石凳,整个村落犹如一座大花园。
记者在村中转了一遍,几条水泥路贯穿全村,多数房屋依路而建,整齐有秩。全村有几十幢房子,一半是两层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楼房,一半是平房,并且都是装修一新的,还带有门前花园。“我们村里已经没有瓦房了,都是现代住房。”陪同记者采访的村长郑声武说。
据郑声武介绍,古时该地幅员,山脉地气从东、南、西、北而来,至此环绕一圈,状似龙盘,腹地凹陷平坦,形成一“窝”,于是祖先便以龙窝而取名。在当年,琼纵第一支队还利用该村地形,打了一场“龙窝伏击战”,大败敌军。
瞄准大学城发展第三产业
记者走在村道中,看到多户村民在自家大院门口挂起“有房出租”的牌子。远离市区的农村还能租房子?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自从大学城在村旁建设后,不靠山不靠水的村民们便把眼光瞄准在了发展‘大学城经济’。”面对记者的疑惑,村长解释说,富裕起来的龙窝村村民并不就此心满意足,农忙之余一心借傍大学城的优势念起“生意经”来。
“现在,村里有好几户村民搞房屋出租,共有80多套房间提供给桂林洋大学城100多名大学生寄宿,每个小套间租金每月200元,带空调的加50元,收入也可观。”村长说,除了租房,许多村民忙农活,晚上则到热闹的大学城一条街卖水果、夜宵,以增加收入。
记者走进一幢2层楼房,这里花园式的优雅环境着实让记者吃惊,在花丛中,还有几排装着空调的平房。在树底下,一位阿公正在悠然地荡着“秋千”,他就是80岁的主人柯阿公。看到记者拍照,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前面这幢200多平方的两层楼房是自家人居住的,而平房套间则是用来出租的。大学城建设后,他与家人看准了其中的机遇,便建起了这些套间出租,生活当然过得更好了。
“平时都是租给大学城的大学生,每间面积1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200多元。”柯阿公说,“我家有18间出租套房,这在村里并不算多的,其他户人家还有一幢3层楼出租的呢。”
村长告诉记者,2008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3950元,2009年人均收入4167元,目前已经有好几位村民买了小汽车,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
海口头铺村
本报讯 在绿树环绕之下,行走在整齐的村道上,如果是在清晨,你会看到球场上锻炼的人群,挥汗如雨;如果是在夜晚,你也不用担心安全,9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在保护着全村居民的安全。这里是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头铺村,一个处在海口闹市的城中村。昨日,本报记者走进头铺村内,所见所闻之下,实在不敢相信,几年前,这里曾经是海口有名的“问题村”、“上访村”。记者 苏钟 文/图
头铺村成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
海口市金盘路,虽然并非城区主干道,但四周商户林立,高档小区也较多,平时也颇为热闹。拐进其中一条小路,前行数百米,就是闹中取静的头铺村了。
头铺村隶属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位于城西镇西南部,东至苍峄路,西接海南农垦医院,高坡村,北靠金盘工业开发区。村庄占地面积约364亩,现有常住人口827人,流动人口5000人左右。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头铺村,村里的一棵大榕树下一群老人正在休憩着,他们拉着家常,其乐融融。看到有陌生人进村,一位老人面带笑容走来问:“你找谁?有事吗?”得知是记者来村里采访,老人家高兴地拉起记者的手,招呼在场的老人们与记者聊了起来。老人们聊起头铺村的历史来滔滔不绝。头铺村的由来无文字资料记载。不过从老人家的口中,记者得知,头铺村原名兴文村。从前,府城的一些地主到苍西、业里村一带买地转租给当地农民。每当下乡收租的时候,地主们就约定在兴文村集合,把兴文村作为一个聚会和歇脚的地方。加之从府城琼台书院到兴文村和从兴文村到苍西、业里等村大约都有一铺路(一铺路约等于5公里)的路程,且从府城到此地是头一铺路,故将兴文村改为头铺村。
尽管传说无处考证,但现实却就在眼前。走进头铺村,首先会感觉到村里格外整齐。一条条小巷,将民居分割开来,每条巷口,都有路牌指路。即使你是第一次来村里,也不会迷路。走在村内,已经建好的文化长廊、生态园林公园、生态文明路、示范户庭院绿化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生态景观一一呈现在面前,难怪这里被列为龙华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庄。
“问题村”“上访村”已成遥远的记忆
“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村里不仅比以前干净整洁了,治安也很好,这多亏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村民苏大爷对记者说。记者走访村民了解到,几年前头铺村还是海口有名的“问题村”和“上访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在2005年前,由于土地征用等问题,头铺村曾是海口出名的“上访专业村”,村干部换人很频繁。多年居高不下的上访率不仅让“村两委”班子的威信大打折扣,也让上级党委感到头疼和棘手。
现任头铺村党支部书记的苏关忠对此深有感触!今年40来岁的苏关忠,已有14年党龄,当了6年的村支书。他是土生土长的头铺村人,现在一家人都住在村子里。2005年他刚上任,就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村民之所以热衷于上访,主要原因是“村两委”的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实施结果等工作环节不够透明,村民知情度不高,缺乏信任。因此,他上,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村务完全公开,村里的大事小事,一律发扬民主,鼓励群众说话、提意见,凡是涉及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密,都将之公开。“该公开的都公开了,该让群众说的都说开了,群众的猜忌少了,干群的矛盾也就少了,村里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大家少了分歧,多了理解,就不再上访了。”苏关忠笑呵呵地说。对于如今的头铺村来说,“问题村”、“上访村”这些称号,早已是遥远的记忆。
头铺村村委会办公室是由一座老庙堂改建而成,记者在村委会办公室看到,旁边就是一个20米长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村中的大小事务、财政支出都写在上面,群众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
基层权力“化”,干部群众一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苏关忠说,实际上,干部群众一条心,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百姓。记者仔细翻阅了头铺村近几年的经济情况介绍资料时发现,和几年前相比,头铺村村民生活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头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年底分红每人1200元;2010年,头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左右,年底分红每人2500元。不管是年收入还是分红,都翻了一倍多。
“我们村离海口近,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土地被征用,外来人口激增,头铺村渐渐从一个郊区村庄变成了城中村。”苏关忠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的常住人口827人,而流动人口约5000人左右。将自己的住宅出租给在附近工作的人居住,这已成该村村民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近年创建文明生态村当中,村里以发展房屋租赁服务业为主,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模式,规范化经营。再加上村办企业农贸市场、铺面等经营状况良好,居民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反过来,良好的经济环境,也换得了更加稳定的发展局面。2010年,苏关忠等上届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都以85%以上的高得票率获得连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试点党务公开,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是头铺村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基层权力公开后,不仅消解了村民与村两委之间的矛盾,而且让村里很多的工作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如今,龙华区已把这一转变总结为“头铺现象”。“头铺现象”让人们看到了基层权力“阳光化”对农村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并将由此而影响到海口更多的城中村。
去年水灾村民房屋被冲垮,农田被淹
海口龙塘镇美儒村
灾后建成文明村
本报讯 “这些地方,当时都是被水淹没的地方。”指着一片郁郁葱葱的黑稻以及远处的树林,琼山区龙塘镇镇长吴明对记者说道,当时的冲锋舟,都是从树顶和电线杆顶划过去的。昨日中午,记者在海口琼山区龙塘镇儒南村村民小组一带看到,在去年10月连续暴雨中被淹没的凹陷地带,如今已重新长满了绿的树,青的菜,青绿延绵着。
1年前水灾留下的痕迹与灾后重建的欣欣景象,新旧对比随处可见。
记者 刘江浩/文 通讯员 龙泉/图
老屋被冲垮,灾后住进新房
在龙塘镇文南村,9旬阿公江,站在自家门前,凝神注目其左前方——那里是他从前的家。“五六十平米的石屋,大水来了,什么都没有啦。你看,那些石头就是以前的石屋留下的。”老人对记者说道。
不过,看着身后的新房屋,老人一下露出了笑容。他指着背后七八十平米水泥新房介绍道,这是他们一家六口人的新家。
9旬高龄的朱阿公告诉记者,去年10份的大水,冲垮了他家的房屋,也冲走了家里的部分家当,田地里面种的和蔬菜,更别提了。“那时候政府对我们很照顾。”阿公说,受灾过后,他们全家六口人被安排在安置点居住,吃着大锅饭,度过了水涝的日子。1个多月后,积水排走了,家却不再有。朱阿公一家六口只得在村中亲友家借宿,那段时间,政府部门多次给他们送去粮食、棉被、米面等救济物资。
今年开春后,阿公家通过政府拨款,重新修建了新房屋。
灾后重建,创建文明生态村
在龙塘镇美儒村,记者看到了很多老人,他们一边坐在榕树下乘凉,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他们的经历和文南村的朱阿公相近,只是房屋受损程度不同,这里的受灾相对较轻。这里的村民房屋修复,恢复农业生产后,如火如荼地在灾后开始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如今已经完成。
“这里是一个排球场,可以发挥我们龙塘人善于打排球的爱好和特长,‘十一’期间这里就要开始比赛了。”当地村干部杜维新向记者介绍。他指着一条条新的水泥路对记者说:“这些地来都是泥土路,如今,通过政府扶持,按照规划都做成了一条条有颇具特色的村间小道。”
记者在美儒村看到,整个村落都安装了路灯,村内不仅有排球场,还有一些石凳石椅和休闲石台等,供老人在榕树下乘凉喝茶。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水灾过后,通过村民的努力,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顺利完成排涝,恢复生产,修葺屋舍,而且开始修建防洪楼,并完成了文明生态村建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韩伟华,1977年生于河南获嘉,系唐韩愈39代后人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研究方...
韩伟华, 1977年生于河南获嘉,系唐韩愈39代后人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 研...
中国人喜欢画,即使在现代家居装修的时候,也愿意布置几幅好画来增添整体的装饰风格,但是对于一些不了解画的朋友来说就是一个头...
12月12日,“2016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
近几年,明星书画渐成风潮,但名人字画时常拍出的高价却刺痛了艺术圈的敏感神经在2016保利春拍上,主持人朱军的画作《牧羊女...
推荐艺术家
刘国恩,号九头山人,1960年生于辽宁本溪,毕业于辽宁大学艺术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山水画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师承刘大为、卢禹舜等著名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品画院副院长,北京刘国恩美术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张红燕,字馨方,心方画馆主人。山东临沂市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解放军美术创作院李翔工作室画家,山东工笔画学会理事,临沂市女画家协会副主席,临沂东夷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出版有《吉祥百子图》《百子呈祥》《张红燕人物画·童子卷》等专著,作品曾在《美术》《美术报》《羲之书画报》《鉴宝》《时代收藏》等以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国学频道等多家报刊杂志媒体专题报道介绍。...
冯永强,1975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德州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北京大泽堂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民族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精典书画院客座教授。...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此消彼长生生不息
其作品风格清新靓丽,所透露出的水墨韵味总是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同时也是办公室字
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艺术作品,其特点是——在传统中延伸与蜕变,创作贴近时代脉动的作品,及相关联的风格、语言处在历史转折点上的
荆贵家1973年出生,少时随家父习字做画,2004年进修北京画院石齐艺术研究会,2012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高研班
只说艺术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工什么不愁销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