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产品来源证明质量是怎么来源

新闻源 财富源
产品质量“怎么秀”
&&&& 08:22
  □ 林 鸣
  报载,某地一个光伏产业园不景气,停产日子多,生产日子少,而且拖欠员工工资。不过,他们有一项“业务”没有停止,那就是“质量秀”——每逢有领导来视察,附近农村的临时工就会被叫到厂里穿上统一工作服,装模作样地在流水线上生产,农民工说:“由于经常装,我们都装得很像了。”领导刚走,工人一哄而散。产业园中有一种产品叫“硅片”,工人们便戏称是“骗子做片子”。
  这算是费劲的。“秀”质量最出彩儿的,要属商业广告,那些广告大片中,汽车造得如坦克,家电体壮如“牛”;食品香喷喷,而且绝对安全。剩下的画面,就是消费者一家子龇着牙傻乐。现代人的生活中,免不了与广告打头碰脸,无论走在街上、坐在车里,还是打开电视机、电脑,常常会掉入吹牛型广告的陷阱。于是很多消费者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与其把大量经费用在推销产品广告上,不如真抓实干提高质量,给消费者更多实惠,这样岂不更好?我们都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广告越精彩越昂贵,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越重。如此说来,我们不是幸运的“免费观众”,而是付钱买“高价票”的大头。
  打造广告需要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尽管商业广告允许适度夸张,但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消费者——这也应该是广告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底线。虚假广告不止诋毁商家自己的形象,也坑害了广者,最终使他们失去了对产品的信任。如果失去这一实力支撑,再动人的画面也无济于事,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因而,企业只有在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再运用广告手段吸引消费者,才是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看到虚假广告之时,就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下正处微信时代,每天微信密如雪花,飘落在信息世界。看到微博营销的好处,商家和艺人悄悄联手发微博,大夸自家产品如何优秀,吸引众多不加防备的网友。然而大家早看穿其意图,纷纷表示不满。业内人士表示,商家希望通过“微博营销”的方式,让艺人帮助做产品宣传。他们想不到,“秀”质量的做法并不聪明,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过,消费者还是欢迎一种“质量秀”——亲临生产车间,走到流水线旁观察一番。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乳制品安全更被放在聚光灯下。然而,舆论对乳业的强烈关注并不见得是坏事,至少可以说明,乳业正在经历公众近似苛刻的监督,而企业唯有用事实和产品说话,才能向消费者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在一家大型奶企的生产现场,受邀消费者亲眼目睹这样的情境:整个作业车间分成3个部分,分别是前处理车间、无菌灌装车间和后包装车间,全部过程无菌化运作。员工在车间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盒装奶分秒不歇地在生产线上流淌。参观者赞叹:终于看到了世界最先进的牛奶生产线。企业负责人坦言:以开放的心态与消费者诚挚沟通,让大家对中国乳业更有信心。
  由此可见,质量不是不可以“秀”,关键是“秀”在哪儿?“秀”的什么?“秀”给谁看?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科普知识:全国“质量月”的由来&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全国“质量月”活动是在国家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发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的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质量专题活动。
  我国“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第一次全国“质量月”广播电视动员大会是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当时国务院领导李先念、余秋里、方毅、陈幕华、王震、谷牧、康世恩等7位副总理。以后每年的9月1日都要召开表彰大会,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成绩突出的先进企业进行表彰,以此拉开每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序幕。
  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后,全国“质量月”活动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宣部、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五部委共同主办,并由主办单位组成“全国‘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全国各地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除参与全国统一部署的活动外,各地区,各行业及广大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还开展一些其他质量活动。
  世界上第一个质量月活动起源于日本,于1960年11月举行第一次质量月活动。1988年10月美国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月’活动”。
历年全国“质量月”主题
迈向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
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
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
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建设质量强国
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
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质量安全,共同的责任
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
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
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
坚持以质取胜,提升竞争实力
讲诚信,保质量
新世纪、新质量、新生活
质量――新世纪的呼唤
创造高质量,迎接新世纪
质量振兴,人人有责
让《质量振兴纲要》深入人心
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向集约型转变
质量――名牌――效益
向质量要效益
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迎接复关
坚持质量第一,提高经济效益
求实际效益,让用户满意
努力生产一等品和优质品,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
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需求来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