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和考核研究应属于什么领域的研究

?<<?? 1/4 ì?÷????±±???í 1/4 ?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
&&&&&&&&&&&&&&&&
&&&&&&???ss?????????ss????u?? 1/4 ????>>???????Email?????¨ 1/2 ???u?? 1/4 ?????ss??????Emailu?? 1/4 ???è?á?°?è??±??????????????>>±???
&&&&&&?ü 1/4 ?????????????u?>>÷?°?±??
:: ?é???ê?,???? ::
????AEó?u???÷ 1/4 ¨?§AE? 1/4 ??? 3/4 ?
???? 3/4 ?
??°ae?ss :
???ú??>>á?AE?§??°ae??
??°ae?ê :
???>>?é?? :
±ê× 1/4 ?é?? :
????AEó?uAEó?u???í??×????í;AEó?u???í???÷??×????í?? 3/4 ?;
·??à?? :
± 3/4 ?é???è 1/4 AE???u?(C)???÷ 1/4 ¨?§AE? 1/4 ?u?×?,ù± 3/4 ???????????á??????AEó?u???÷ 1/4 ¨?§AE? 1/4 ?u?????? 1/4 ?·??????·?? 1/4 ??AEó?u???÷?u????u?u??°?á??????AE? 1/4 ????÷ 1/4 ¨?§?°?¨?AE?±,ü 3/4 ss??????u?AE 1/2 ?? 1/4 ?·??¨ 1/2 á?????????ù?á??u??í?? 1/4 ???>>ù???????????÷??? 1/2 ×÷??????u???·??????÷??? 1/2 ?????÷ 1/4 ¨?§AE? 1/4 ??ú?úu? 3/4 ss???°?ì???é???????÷?????÷??? 1/2 ?????÷ 1/4 ¨?§AE? 1/4 ??u??u?>>ù± 3/4 ??????
:: ?????? 1/4 AE ::
1/2 è????????
??????????
?é????????
:: ?????÷?¨???? ::
? 1/4 ?é????
u?? 1/4 ??
?÷?¨×???
??>>???AE?
AEì? 1/2 ????>>ù± 3/4 ?é??2?????¨?????????(C)
?? 1/4 ??? 1/2 è
F713.32/383
AEì? 1/2 ???????±???¨???í???>>?? 1/2 è?(C)
?? 1/4 ???± 3/4
F713.32/383
AEì? 1/2 ????? 1/4 ?é
?? 1/4 ??? 1/2 è
:: ?à??? 1/4 ?é ::
??·?, ?í 3/4 °????
??u?AE 1/2 ±à??
>>AE????±à??
??°?,>>AE 1/2 -?÷??
> AE? ?? ">
?ó?ü??>>?
?????<<,??±???
????±???? 1/4 ?·,? 1/4 ?·, 1/4 ????(R)??,??>>?
(10)??????
???í???á??·ü??
???à??????
???à??????
±± 3/4 (C)?????????í 1/4 ? 1/4
1/4 ???????<<? 3/4 &&°ae?¨?ù??&&ALL&RIGHTS&RESERVED&&&& 3/4 (C)ICP±,??您的位置: &
我国冷链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构成;业绩效评价系统及其相关的问题;2)系统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研究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3)系统论有助于我们树立从战略角度对物流企业绩效;c、信息论;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2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则15;北京交通大学硬士学位论文;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经济效益原则;b、科学性原则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构成
业绩效评价系统及其相关的问题。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时,应注意四点: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系统要素的最优化;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绘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务,而且要衡量其投入和产出;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
2)系统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研究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各个具体问题时,注重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各部门和领域的绩效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在指标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3)系统论有助于我们树立从战略角度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观念,以促进物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物流企业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将不同的要素结合起来的整体,绩效评价应当以系统观点来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控制,更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企业中计划、生产、控制等各个子系统的基本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物流企业整体及其目标发挥作用。同时要从战略的角度认识绩效评价系统在物流企业整体中的定位,既不能只注意绩效评价系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物流企业的整体目标,也不能因注重企业战略目标而忽视绩效评价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c、信息论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信息观念被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中,并与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密切结合,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是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与会计信息系统有密切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形成、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取得以及绩效评价系统运行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是相当明显的,而且还有助于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
2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则15
北京交通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经济效益原则。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首先要注重经济效益,使得费用最小化和评估收益最大化。评估要符合现行企业法的规定,应该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对市场经济建设要有明碲的指导意义。
b、科学性原则。绩效评价要能够科学地评价与估量出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存在问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时效性原则。物流企业绩效评估要突出时效性,评估要简、明、快,迅速指出物流环节的缺点和不足,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
d、系统性和可行性原则。绩效评价要能够完整地反映现代物流e、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设计应尽量实现与现有统计资料、财务报表的兼容:同时注意指标含义的清晰度,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另外还应考虑指标
f、通用性原则
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应具有某种程度的通用性,既能对企业绩效的g、层次性和重点性原则。绩效评价要注意分清主次,要有层次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作为物流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一个相对
一16一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与此同时,尽量使评估过程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应尽量与我国企业法、税法等现行标准相一致,同时评估方法应该简洁明晰,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数量得当,指标间不出现交叉重复,以此来提高实际评估的可操作性。某一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又能对企业绩效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性,在每一个层次中应选取评估重点,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现代物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估算出企业所处的优劣,从而能够为评价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3.3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独立的予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分析报告。绩效评价分析报告时绩效评价系统的输出信息,也是绩效评价系统的结论性文件.绩效评价人员以绩效评价对象为单位,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获取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后得出绩效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数值或状况,将该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的数值状况与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差异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责任及影响,得出绩效评价对象绩效优劣的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以上五个要素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对象、指标和标准的选择,其报告的形式也不同。可以说目标是绩效评价系统的中枢,没有明确的目标,整个绩效评价系统将处于混乱状态。
在进行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时,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
(1)确立绩效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2)建立评价的参照系统一设置物流企业评价标准:
(3)获取评价信息―确定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4)形成价值判断一分析影响物流企业绩效的有关因素,得出结论。一18一
立建的系体标指价评效绩合综绩业企的据数务业财业、企计出会看于的基观种直一很是以法可方法析分效标绩指标务指财务用使财。统效传绩的理管营经量衡笕卣:啬
4.1传统指标体系和优缺点分析
效分析方法,企业通过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来
绩的好坏,然而这些财务指标都是建立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而会计
绁暇臻,堡型县蜘辫鹣妇村‰W翘辩谢砰醛姘鲋烈。翮=-Ij国馐漫陌涵带#瓢青。。。群妇辍帮航基旨酽夏发臣黜雕五引鄹燃蟛星1勤剐茧萎薹通泵媳;鹬辫砷舔雌“鞒到蟛蓊雾巨照剿r部直1抚磋?垂而该企业的运营骚湔菲营揖譬琴彘酌辨砸甄r渺郢拶砖业!霆歪翰婴颂企业运营状霎摧巨型嚣漫;副释酚烈龋鬟型戥j淄隧川唱霭疆塌嗯蠼举鼠驽沲】
1.O则表示该物流企业运营状况非常差,或前景非常不好。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容易实施:缺点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5.1.3模糊评判法
模糊评判法是基于模糊变换理论对于多因素影响的问题进行多层次或综合评判的评估方法。是解决带模糊性问题的有利的定量分析工具。该方法是根据指标的层次性,将评估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先根据物流的主要流程分为若干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以此类推。
假设评估等级分为优(A)、良(B)、中(c)、差(D)四种,确定各项指标pi的隶属度函数:u(x)。先计算三级指标的单因素模糊矩阵如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物流企业绩效评价问题_图文41等内容。 
 有助于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从而为 物流企业持续...对物 流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绩效评价理论,同时,绩效评价则是绩效...  第八章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_人力资源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第八章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重点知识要点 120123. 第一节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含义...  我国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绩效评价问题研究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我国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绩效评价研究发达国家的物流实证分析表明,只有独立的 3PL 占物流总量的...  (一)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则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应能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反映物流活动, 从投入到产出的角度反映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设计物流绩效...  (2)评价指标必须明白易懂。企业物流的绩效评价指标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阶层的人员,因而,一个有效的 绩效评价系统应该能清晰地传达它所要评价的内容和具体的评价方法...  二、 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所能达到的目标 物流绩效目标是指企业在物流绩效管理过程中期望的成果。它为所有 的物流管理决策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物流绩效标准可用来衡量...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物流企业绩效考核综述_人力资源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如何站稳脚跟并取 得长远发展是物流企业管理者的核心问题。...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从战略角度思考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隐藏&& ...博客访问: 22818
博文数量: 74
注册时间:
鏆傛棤浠嬬粛
ITPUB论坛APP
ITPUB论坛APP
APP发帖 享双倍积分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信息化
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2004年9月) 1 问题的提出 纵观国内专家学者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成果,目前多侧重于物流的过程、功能方面,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多。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评价正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议程,其受重视程度早已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ABI?American Business Intelligence?通讯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表明,在1994-1996年的三年间,就有3 615篇关于绩效评价的文章发表。1996年,仅在美国每两个星期就有一本关于绩效评价的著作问世?1?。这就充分表明了物流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物流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其健康的发展,必须对物流企业的计划、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等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才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由于物流活动具有多方性,过程复杂性(采购、运输、存储、保管及供应等)和形成多样性等特点,长期以来,物流绩效的衡量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如果在建立物流系统的同时,实时进行绩效评价,对不断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使其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已成为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 研究现状分析 在发达国家,物流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不断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2?。美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在民航业有限放松管制,1980年又放松了对卡车运输业的管制,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自主的适应市场,依靠市场力量来决定物流服务的发展?3?。1985年,A.T.Kearney就曾指出,进行综合绩效衡量的公司,可提高总产量的14%-20%?4?。美国国家绩效评估中的绩效衡量小组把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目标计划,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4?。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市场仍不成熟,物流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其理论基础还不完善。尽管众多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制于物流的发展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效的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实现。 目前,国内外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架。 2.1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Nevem working group等?4?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主要考虑4个指标:送货时间、送货可靠性、送货灵活性、库存水平。该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了物流服务质量,而未从物流经济成本方面进行考虑。由于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单纯从物流服务质量方面来考虑物流的绩效水平,将导致物流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Thomas A. Foster and Helen L. Richardson等?4?认为,物流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定基(benchmarking)。Dare R. Hull认为,运作定基可分为四种类型:工作任务定基、广泛的功能定基、管理过程定基和总体运作定基。定基的过程可以将企业的目标与外部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但是由于定基的确认较为困难,并且对其研究的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Mercer管理咨询公司建议采取以下7个指标对第三方物流3PL和第三方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为:准时运输、准时交货、运输精确性、订货完成率、项目完成率、库存精确性、毁损率。由这些指标可以看出,Mercer管理咨询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物流效率问题,而未考虑物流成本、物流效益及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指标。 王娟、黄培清(2000?6?)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指标:①与商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及应收帐款周转天数;②与资金流相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及营业周期;③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④物流、商流与资金流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即:净值报酬率。 王焰(2001?7?)针对物流服务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他认为物流服务绩效应包括7个指标,即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拣选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品类完成率、存货准确率、差错损失率等,同时还对常用的绩效评价标准进行调查,从而设置了物流服务绩效评价的标准。 王成(2001?8?)认为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下列指标:订货周期、配送频率、配送可靠性(及时配送率)、送货完好性、订货状况信息、单据质量、配送差错率、货物残损率、信息准确率、库存周转率、存货可获性、订单完整性等。王成所设计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了物流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有些指标也属于客户服务的范围,但未考虑顾客满意度等指标,此外,也未涉及物流成本及物流效益方面的指标,因此,其指标体系是不全面的。 郎会成、蔡连侨(2001?9?)认为物流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物流工作成果指标、物流工作消耗指标、物流工作效率指标三项子指标体系构成。其指标体系也缺乏对物流经济效益及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考虑。 孙宏岭、戚世均等人(2001?10?)从物流活动方面对物流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物流成本控制等。按物流活动进行评价,虽然能考核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对绩效,但对于整个物流企业而言,缺乏系统性。 鲍尔索克斯(2002?11?)认为物流企业绩效一般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衡量,内部绩效主要包括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指标、资产衡量和质量五个指标,外部绩效通常从客户感觉和最佳实施基准两个方面来评价。 骆温平(2002?12?)从仓库成本、自营车队作业成本、运输作业成本、库存成本和客户服务五个方面来考虑物流活动的绩效,在考虑过程中,物流各活动的绩效单独考虑,这样,有利于强化和提高个别物流活动的效率,但对于物流系统的整体绩效而言,未进行具体的评价。 张铎等人(2002?13?)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建立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的选择是按物流系统水平结构加以划分的,并且形成了具有递阶层次结构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此指标体系对物流系统的经济评价力度不够。 周涛等人(2002?14?)认为物流企业绩效主要指物流企业行使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的能力,因此,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指标时,他们选取的指标主要是那些直接包含或间接与此相关的指标,如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及企业凝聚力等。然而,其指标体系同样未考虑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益方面的指标,这使得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黄福华(2002?15?)对零售业物流绩效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选取应注意几个平衡:①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②成果评价指标与行为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③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④直接评价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黄福华提出的这几个平衡为今后我们在物流绩效指标的选取上提供了原则上和方法上的指导,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王勇等人(2003?16?)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风险这一角度考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是王勇等人的创新。虽然在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中,也有诸多针对物流风险的研究,但将物流风险列入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当中,王勇他们还是首创。但是,他们认为,目前对风险的评价只能根据经验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或者进行定性的描述,而未能给出具体的风险量化措施和控制手段,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 魏新军(2003?17?)认为,现代物流绩效的衡量实质是现代企业物流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的衡量,并且选择了七个一级指标,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其指标的涉及面还是比较全面的。但作者认为,在指标的选取中还应考虑物流的经济效益。 马红艳等人(2003?18?)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卡普莱(Robert. Kaplan)教授提出的“全方位绩效看板”,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①内部绩效;②服务满意度;③财务盈利;④发展潜力。其中,每个方面又有若干二级指标,财务盈利的每个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三级指标。但是,其在服务满意度的二级指标中,所包含的指标不够全面。此外,本指标体系未考虑物流成本的因素,由于物流的成本与服务之间“二律背反”,仅考虑服务水平而未考虑物流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物流绩效水平。 刘秉镰、王鹏姬(2003?19?)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建立了“3+1”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模型,即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该指标体系是目前较为合理、完善的。 总之,研究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不少,提出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再加上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体系的选取更是灵活多样。但是,本人认为,理想的评价指标应满足以下的几项基本原则:能够反映企业自身的特点;能够反映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相一致等等。 2.2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架 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保证评价体系合理性的关键之一?20?。但是,相对于物流绩效指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专家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架的研究较少。 孙宏岭、戚世均等人(2001?10?)提出一种以功效系数法为主、综合分析法为辅的评价方法。 张铎等人?13?指出,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采取模糊理论)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并建立评价模型,但这仅仅是理论方面的研究。 周涛等人(2002?14?)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判。 何明祥、李冠等人(2003?21?、?22?)提出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但是DEA方法需要较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其实用性较弱,还有待进一步简化。 魏新军(2003?17?)提出用模糊聚类方法来分析物流绩效。模糊聚类方法具有整体性、对比性及实用性,是一种较科学的方法,但其研究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且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中采用专家评定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马红艳等人(2003?18?)利用效用理论方法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其立足点是本企业物流的各种指标与同行业物流企业(即标杆企业)物流指标间的优劣比较,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计算过程非常繁琐,且如果标杆企业选择不当,将影响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 王瑛等人(2003?23?)采用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法(DEA/AHP),克服了单纯利用DEA与AHP的弱点,判断结果更具客观性。但在指标的选取上,忽略了经济效益指标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 裴少峰(2003?24?)对商贸企业物流绩效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商贸企业物流绩效的基本工具,如程序分析工具、以活动为基准的成本计算工具、定点超越工具等,这对于提升物流绩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黄福华(2003?25?)在研究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物流绩效指标的权重,借助实体驱动模型y=f?a?b?c?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要素分析,利用非差异性网络定价基本模型D=m-ap2?a-b?+bp?a-b?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比较和优化研究,并且借助供应链成本仿真模型进行物流成本与物流绩效的综合分析,依据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建立了数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由多个数学模型构成的评价方法系统。 3 结论 综合上述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第一,对物流绩效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统一的定义,这是导致专家学者在物流绩效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侧重点不同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研究是以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方面作为考核指标,而对物流成本、物流经济效益以及物流的发展潜力方面研究得较少。 第二,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由于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在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时,所确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各不相同。 第三,未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只有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才能正确确定评价对象的物流绩效水平,并且对其物流绩效进行正确定位。我们可以建立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两个标准,横向评价标准是和标杆企业的对比,纵向标准则是和企业的历史物流绩效水平对比,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客户评价标准,也就是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方面的标准。物流企业只有准确掌握了自身在这三个标准下的物流绩效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物流发展方向。 第四,对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现有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DEA法、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综合效用法等,需要比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在评价模型的建立上,对一般管理者而言,其建模过程相对复杂。然而,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得较少,这就更加大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在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将其评价思路、评价建模过程及评价分析过程进行具体阐述,以增加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more@]
阅读(1370)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绩效考核自我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