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活动要素需要什么要素?

浅谈活动运营五要素 - 促销 市场部网
浅谈活动运营五要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为一个运营的时候,很多时候先是思考活动形式,然后再去思考活动带来的效果。这样的思路往往是不正确的。如何正确思考一个活动?作者简单得做了思路整理,总共五步更好得完成活动运营目标。一、确定KPI目标拿到一个活动运营任务的时候,一定是有KPI指标的。所以我们需要先确定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这次活动运营任务。1、为什么做这次活动?大家接到活动运营任务的时候,往往就想着怎么去完成,往往忽略去问为什么?大家可能觉得问为什么没有必要,其实不然。多为什么帮助你去思考做好活动的必然过程。为什么要做这次活动?活动目的是为了什么?你知道了活动的目的之后,便于帮助你更好确定活动运营内容。比如,你现在手上接到要做一个活动任务,这个任务希望促销某种商品。当你了解到其实促销这种商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量,那你会更加把活动内容和方向朝活跃老用户靠拢。那么这次活动效果会更好。2、多问自己,用户为什么要参与你活动?给他三个理由。做活动的时候,你一直会想这个活动奖品或者奖励会让用户来参加。往往忽略用户本身对这个奖品和奖励的想法。做活动的时候利趋往往效果有限,要多思考用户本身的是不是愿意参与你的活动。特别现在微博的时代老去,及时你有微博大号传播。一对多的传播力度还是不如微信式的多对多的传播力度。所以一定要想清楚用户自身有三个理由去参与你的活动。比如一直很火的晒娃活动。用户自身愿意参与三个理由分为是①我的孩子肯定会晒,多帅多漂亮。②大家都投我的孩子,说明我的孩子是非常不错的。③天下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无论第几名,我是在晒幸福。如果换做一场晒亲人或者家人的主题活动,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三个理由去让用户来参与你的活动。3、金字塔思维分解任务。拿到活动KPI之后,学会分解任务十分重要。这里采用金字塔思维分解任务会更帮助你做好任务。比如,我们得到KPI是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下单用户增加转化率10%提升。那么这个转化率由(原先下单的用户+浏览活动专题页的下单用户)X100%=原先百分比+10%。原先下单的用户分解为(浏览页面的总人数-跳出页面的用户数)而浏览活动专题页的下单用户分解为(浏览活动专题页的用户-跳出页面的用户数)。我们通过这样不断分解公式同时,也在分解任务。可以简单的看到,我们通过减少用户页面跳出率,可以提升转化率。或者可以增加浏览页面的人数,也可以提升转化率。4、使用趋势分析预判。假设活动周期为四周,我们需要将活动分解成4个阶段。首先,我们将斜率定义为45度。然后根据均势增长率进行预计每个阶段完成的目标。比如,4个阶段需要完成450人下单任务。那么根据趋势分析定义为第一周完成75人,第二周完成100人,第三周完成125人,第四周完成150人。这样阶梯式完成目标,有利于灵活变动活动内容和目标。二、确定目标人群确定你的用户人群,让他们成为你这次活动的核心目标。1、拉新?促活?留存?运营人员常在做的三件事情就是拉新,促活,留存。不过往往在运营中,我们必须围绕其中一项进行展开。虽然你可以在拉新的时候,可以促活小部分的用户,但是我们必须围绕其中一项进行展开才能做好活动。确定拉新任务的时候,千万不想着用这个活动还可以促活或者留存。每一个阶段的活动运营只能保证我们活跃一部分的目标用户群。牢牢在这一阶段完成这一阶段该完成的目标,才能做好别的用户群活动。2、为后期的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留下可能性。活动运营更多是为了以后的用户和内容运营打下基础。所以活动内容一定是要和产品和商品牢牢挂靠在一起的。不能脱离实际。比如,你卖女装的电商,去做晒娃活动显然不合适。这和你的产品目标人群完全不符合。但是你是卖婴儿用品的电商,你去做晒娃活动显然是对的。和你的产品目标人群符合,便于后期的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留下可能性。3、模拟用户的发现、了解、参与、评论、传播的过程。做活动的时候,可以模拟用户参与活动全过程。这样才可以把你的活动完全做好。比如晒娃活动为例。用户通过你发布的软文渠道发现了,然后通过你的内容了解你的活动规则。在了解的时候,活动内容一定要简短易懂,参与方式简单。接下去,用户参与活动,带动他的人际关系去评论活动。这样活动就开始二次传播的过程。我们做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二次传播过程。做活动运营最终目的就是二次转播,这样才能进行病毒式传播,最后达到了不可估计的效果。引爆用户的心理,让用户有更多的参与感。三、确定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一定快速确定,这次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资源。1、手上的资源确认手上现有的资源。无论大小公司,活动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很多资源受限。需要开发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去找产品经理去平衡需求排期。所以做活动的时候,先要确定手上有的资源,在思考怎么做活动。2、借助媒体的力量大部分活动成功的案例全部借助了媒体的传播力量。因为媒体是首先打开渠道很关键的一步。你从一开始就有了二次传播的可能性。所以找到合适的媒体进行推广是十分重要的。在确定活动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在哪些可行性媒体上进行传播。四、活动方案实时优化活动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做好活动。1、A/B/C三套方案A/B/C方案往往是兵法中的上策、中策、下策。A方案往往正常进行预期的方案。而B方案是活动效果不理想的时候进行补救措施。不能让可能失败的活动成为定局,我们在活动中一定会有补救措施。C方案是活动效果太好之后怎么办?往往很多活动不需要C方案,但是关于成本方面的活动,就必须要有C方案。C方案是在有效合理情况下安排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成本超过预期也会让活动蒙受损失。2、碰到紧急事件的备案针对紧急事件和特殊事件,必须要有方案。特别是碰到大型活动的时候,根本不会让你有大量时候去思考补救措施。比如,服务器档机、系统异常等等。这些特殊情况出现时,我们活动应该继续,还是暂定。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五、活动总结做好活动总结十分有必要,帮助我们分析和做好下次活动打下基础。1、收集数据关于本次活动的所有数据都需要做收集、整理和分析。2、同比和环比通过活动数据进行往期的同比和环比,评估这次活动的效果。3、原因和现状分析分析这次活动带来的收益和不足,分析原因,以及下一阶段可以采取的措施。4、自我反思和总结完成这次活动之后,活动运营需要进行自我总结,分析活动成功与不足之处,便于下次做好活动。
您已点赞!
客服电话:021-上下架应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做一个线下活动必须考虑的事情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活动做得又省心又不费力呢?如同流水线操作一样,其实活动的七成以上是可以流程化的。做活动无外乎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了一场什么活动,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跟传播上的5W1H理论有 ...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活动做得又省心又不费力呢?如同流水线操作一样,其实活动的七成以上是可以流程化的。做活动无外乎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了一场什么活动,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跟传播上的5W1H理论有点像,咱们这叫4W2H。整好这6个要素,活动基本七成就出来了。首先:什么时候。(WHEN)时间可不是乱定的。在你的活动日期前后最好没啥大事发生。比如周六日大家不愿意还为了公事出来加班,如果是工作类的活动,就放在周五吧,大家嗨皮完就可以早点回家过周末了。如果是生活类的活动,也别搞在周日,玩得太疯周一没有精力上班,周五或周六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要注意节假日,涉及到邀请外企人员的,注意避开国外节假日,老外放起假来很疯的,避开感恩节圣诞节啥的,这是必须的。一般来说11月12月是节假日高峰期,而且年底各公司年会也是嗡嗡的超级多,尽量不要搞撞车,会有很多人放你鸽子,别怪我没提醒你。其次:谁。(WHO)这是被邀请参与者的筛选问题。人的因素是最不稳定的,前期邀请的人可能跟最后能出场的人大相径庭。即便如此,也没必要一遍遍地确认,前八次确认来的,可能第九次就因为出国度假或出差放你鸽子,确认两次就行,中期确认和后期确认,具体时间节奏自己把握好就行。此外,被邀请人擅长的话题最好与活动主题契合,人聚过来了无法产生互动和沟通,是一个活动失败的预兆。然后还要明确:是否需要接送、是否需要翻译、是否需要安排住宿、如何确认身份(邀请函)等。细节:邀请函要包含的信息——被邀客人的数量、级别;活动名称、主题描述、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活动日程安排)、地点、行车路线、停车提示、着装要求、回复邮件地址、联系人等。人,除了被邀请的客人,还有媒体和工作人员。媒体有时也可以算作客人之列。工作人员里注意要有摄影/像师、速记人员、礼仪人员、接待处工作人员、表演人员等。第三:在哪里。(WHERE)活动场地的选择。高大上的活动选酒店、游艇、小岛啥的,轻松的沙龙活动选咖啡馆茶馆独立书店,有点小资的选艺术区loft或画廊,私密的就选酒窖或私人俱乐部、私人会所这种,没钱的选学校……一般来说,活动组织方或请来的人凳次够的话,可以跟场地谈合作,给个LOGO起个艺名叫“独家场地供应方”之类比较显凳次的,就可以小成本运作了。有个细节问题,场地涉及到交通和停车问题。交通不方便和停车不方便的地方就不要选了。如果活动中有演出,要注意附近安排化妆换衣间;如果有采访,注意安排专访间;如果有晚宴,注意晚宴地点不要离活动地点太远。停车有限制的记得事先申请停车许可。然后记得明确:场地使用时间段、允许的布景和清场时间、是否需要自行安排清扫人员、场地额定容纳人数、视力范围是否有阻挡、WIFI、舞台、视听设备、灯光、附近卫生间情况、是否有存衣处、消防和安全措施、用电负荷、是否有噪音限制等其他规定……甚至是否需要为参与者购买保险啥的,我不是夸张哈,有在游艇上举办活动的还是要注意点。第四:做了什么活动。(WHAT)为啥办这场活动,说的是活动主题。一个活动没主题就像躯壳没灵魂,哦,聚一帮人凑凑热闹就散了,没劲对吧?活动组织方苦哈哈累死累活搞场活动,得有目的性对吧~主题就看组织方的需求了,也分提高品牌影响力啊、媒体联谊啊、新闻发布啊、案例分享啊、理念解读、颁奖答谢、慈善筹款啊blabla~~要是纯为了玩,还有什么睡衣趴、圣诞趴之分呢~主题是线,可以串起活动所有七零八碎的东西。第五:怎么做的。(HOW)这是活动形式的问题。目前已有的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布会、演讲、论坛、沙龙、午宴晚宴、演出、圆桌会等等。这个不展开说。第六:效果怎么样(HOW)这是活动的传播三段论:前期预热(注重悬念吸引眼球,一般通过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引爆,通过KOL发声引发关注,注重传播引爆);中期曝光(注重活动亮点挖掘,引发参与者自行传播,这阶段最好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铺大声量,注重传播广度);以及后期传播(注重二次传播和传统媒体沉淀,注重传播深度)。最后,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刚开始就该提到的问题——你猜到了吗?预算。文章来源:营销人周报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鸟哥笔记 沪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要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