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暴涨对饲料企业是利好利空还是利空

> 下半年想盈利,你不能不知道的原料陷阱
下半年想盈利,你不能不知道的原料陷阱
作者:王中来源:谋易智造时间: 09:44点击:次
  一、原料采购对企业盈利影响巨大
  过去,我们很少谈原料行情,不是不关心,是觉得原料方面有太多的高手,太多的专业人才。今年上半年,因为对原料的判断和动作不一样,企业盈利状况反差极大,充分体现了,在毛利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优秀的采购能力对于经营结果的巨大影响。 &
  企业的采购能力,现在不仅影响的是利润,还有销量。上半年,不同企业豆粕的实际库存价格有的相差高达千元,乃至有的企业抓住机会促销,吃进了不少竞争对手的客户。而有的企业,因为成本高企,即使不促销也没钱赚,苦不堪言,哪还敢主动出击?所以,因为原料,营销上也大大被动。 &
  去年8月16日,我们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高企8年的玉米价格暴跌的概率很大,当日晚21时左右,以《行业重大事项变化提醒工作函》的方式连夜通知所有合作企业,希望抓住机会。并在玉米大跌的前夜,打电话给部分所有企业的一把手。一个月后的9月,玉米开始大跌...... 研判不准的企业,惨不忍睹。 &
  日上午9时,&谋易咨询&再次向所有合作单位发出&[重要提示:谋易咨询各合作单位]美豆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美盘已经正式进入天气市,现做风险预警:每一次回调都是采购点,豆粕有突破3000的可能性。&这次,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及时增加库存,掌握了主动。  &
  作为一家农牧业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我们过去侧重于战略和营销辅导,后来是管理提升,再后来是内务系统的改善。如今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系统竞争和商业模式(甚至是产业链)竞争阶段,鉴于原料采购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权重大大增加,我们也审时度势的与行业顶级采购高手的合作,从2017年开始,正式为合作企业推出原料采购顾问服务。至此,将形成围绕饲料产业的全系统支持能力。 &
  二、豆粕:不要再&踏空&
  我们不得不承认:豆粕是&基金市&,受基金的影响极大,所以,不能简单的看供应量、天气,还要摸透基金的套路。否则的话,每隔两年,就会被剪一次羊毛。套用一句话:&基金套路深,我要更沉稳&。  &
  前期豆粕大涨,和基金炒作天气关系很大。现在,豆粕市场虽然已经弱化天气炒作,但是还要注意天气方面可能出现的意外。最近几天豆粕价格反弹是建立在利空出尽的基础上。和炒股一样,叫&利空出净,就是利好!&后期反弹高度还要看需求方面能不能持续给予支撑。  &
  1、美豆情况:
  单产预测历史最高,调整到48.9,随后的天气不容有失,可能出现的消息都可以作为利多依据; &
  2、南美种植:
  下半年拉尼娜天气可能性预测为55%~60%,直接影响南美大豆种植。由于美国旧货库存调减,南美目前也无豆可买,此心态直接影响后市走势,利多南美大豆;  &
  3、国内供应:
  目前已知国内新买大豆270万吨,9-11月份预计月均到港500万吨,比正常月份减少了200万吨/月,后期油厂多未点价,极易造成新一轮逼仓行情;
  4、国内需求:
  下半年两个双节临近,养殖利润向好,客观上支持采购成本增加,生猪养殖会以育肥保膘为主,所以需求客观是增加的。加上南方天气转好,水产恢复,尚有两个半月好温度。鱼价高企,现在补货仍可赶上年底出塘,但菜粕、DDGS几乎补不到货,豆粕承担了主要蛋白源,需求旺盛。  &
  5、采购建议:
  适度增加库存,防止缦稚习肽晷星橄碌奶た铡!&
  三、玉米: 长期看空
  豆粕是&基金市&,玉米是&政策市&,国家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不是一点点,是&相当大&。去年对玉米暴跌的成功预测,既分析了玉米库存量、国内收成的影响,更是研究了各部委对政策的会商进展而做出的综合判断。判(断)的基础是研(究),所以,要密切关注&政策消息&  &
  1、天量库存必须消化
  过去,对于玉米库存量还掖掖藏藏,现在早以盖不住了,高达2.6亿吨的库存就像&堰塞湖&一样。只要这个&堰塞湖&一直在,玉米价格大涨的可能性就很低。大家要知道,那么多的玉米长期保管要有保管费和损耗,是很难增值的。除了&量&还有&质&,这就是压力。
  玉米国策要改革,首先要消化库存,近期的成交价多数在1500元/吨左右,客观上,对玉米的价格还不算打压?  &
  2、秋玉米陆续上市压力将至
  过去这时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玉米价格一路大涨,养殖户收不到玉米,转而去买全价料,全价料自然销量大增,而今年显然不一样了。除了天量库存对打大家的心理影响外,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的秋玉米即将上市。因为大家对玉米价格看空,谁也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大量压库存,所以,价格想上去,难!
  顺便带一句:豆粕看涨,玉米看跌,浓缩料和预混料销量自然看涨。 &
  3、期货市场看空,影响后市判断
  前几天,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701&的报价是1456元/吨,显示期货市场价格是一跌再跌,必将影响到现货。市场上,大家对9月份玉米的心理价位是1680元/吨,而2017年1月份则是1456元/吨,0.72元/斤。到时候,湿玉米估计也就是5毛多了。去年,很多做玉米的中小粮商赔掉了裤子,甚至跑路了。现在,在铺天盖地的&利空&信息压力下,谁还敢囤积玉米? &
  4、国家政策促使农户出货
  刚刚得到消息:财政部发布玉米目标价格补贴公告,中央财政拨付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3 003 860 万元(300多亿)。补贴下来了,政策的槌子也就落地了,会促使等了那么久的农户积极出货。出货的多了,市场上的玉米也就更多了。  &
  有专家表示:&预计在经过对玉米的种植、收储、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调整之后,国内玉米将会回归到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相近的水平。&&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相近水平&是什么意思?过去,由于国策,我们的玉米价格与国际市场是倒挂的,国际市场价格长期大大低于国内。也就是说,价格接轨了,农户可能拿到国家补贴,但玉米价格,就要&国际化&、&市场化&了。 &
  5、采购建议:
  适度减少库存,库存期不超过一个月,随采随用。锁定部分期货就等于锁住了大局。  &
  【特别提醒】
  1、价格预测受多种因素影响,此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采购依据,风险自负。
  2、经销商朋友可以根据行情预测做好饲料备货采购,抓住机会消化库存。
责任编辑:王妍琪&&
产品直通车微博关注: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饲料原料
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品牌畜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品牌畜牧网独家所有。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齐真实性负责。
3、如设计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服务热线:0)
点击排行榜  上周做了一下2015年饲料原料市场总结与展望,结果发现,2016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品种都难以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而这一点真的是饲料企业在如今这个异常困难的年份里最大的慰藉。  玉米市场已迎来最大变革  日,农业部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中的关于放开主要农作物农产品价格中表示,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  2015年9月中旬,国家公布了玉米收储指导价格为2000元/吨,相比2014年下调了10%。  有市场消息称,玉米收储或将在2017年结束。2016年将是玉米收储的最后一年,预计收储价格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调10%。  以上均表明了,未来的玉米市场将从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模式。而这一变革,对我们饲料企业、养殖企业来说可谓是重大利好。在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80%,而玉米便占到了60%以上。玉米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话,玉米采购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    图1 年11月全国玉米价格走势  正如图上所表现出的,在今年9月中旬玉米收储指导价格公布之后,玉米价格迅速进入下跌通道。尽管在10月份之后出现小幅的反弹,但是终究还是难以扭转下行的大趋势。截止本稿上线,吉林长春地区的二等玉米价格在元/吨,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0-200元/吨。  在国家放开玉米市场之后,原先玉米采购的经验与思维怕是要有所改变。就玉米目前的供需双方的条件来看,2016年全国玉米总产量预计在2.25亿吨,相比去年增长1000万吨。而另一方面,尽管生猪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有所回升,但是2016年饲料对玉米的需求也难以恢复到2014年之前的水平。与此同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玉米深加工行业依旧低迷。在供应充足,而需求不振的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玉米市场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  豆粕下跌至8年来历史低点    图2 年全国豆粕价格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豆粕价格再也没有跌破过2700元/吨,反而是最高的时候上冲到元/吨。而2015年,豆粕分别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以及2015年底的时候下跌至元/吨的区间,相比元/吨的高点下了45%,跌了接近一半。  之所以造成豆粕今年如此弱势的原因同样要归结于供求关系的失衡,一方面是2014年美国大豆收成为39.69亿蒲式耳,巴西
9,550万吨均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大豆供应相当宽松。2015年我国进口大豆预计为8400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600万吨。另一方面,2015年我国生猪养殖面临深度去库存,水产养殖受价格影响低迷运行,不论是猪料还是水产料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豆粕消费低迷。  就2016年来看,随着生猪价格进入上升阶段,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加,但是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的增量。而今年美豆产量预估为39.81亿蒲式耳,继续高于2014年,供应继续扩大。基于这样的供求关系,明年上半年豆粕恐继续弱势运行。  菜粕2016年继续看空  一句话总结2015年的菜粕市场便是,菜籽产量虽下调,但是无奈于需求也同样萎缩,更何况,豆粕跌到8年来最低,饲料企业通通青睐豆粕摒弃菜粕,如此一来,菜粕价格便是只剩下呜呼哀哉。  图3 年全国菜粕价格  从图3来看,菜粕价格远远低于去年两年的水平,去年10月菜粕价格上涨至元/吨的高点,个别地区甚至上涨到3400元/吨,而今年10月份的时候菜粕价格在元/吨之间运行,下跌幅度高达35-38%。  根据一上市大型饲料企业表示,今年菜粕添加比例从往年的30%—40%降至目前的5%—10%,而豆粕用到30%-40%。而鸭料中已经不用菜粕。  尽管菜籽的产量是逐年下降,但是奈何菜粕价格在今年失去了性价比优势,在豆粕已经下跌至元/吨的低位下,菜粕彻底沦为弃饼。而这一趋势,或将继续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鱼粉图4 年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走势  千辛万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句话来形容2015年的鱼粉再也恰当不过。  原本是雄纠纠气昂昂的16000元/吨的开端,结局却以12000元/吨的价格收尾,这其中可不仅仅是跌去了4000元那么简单。  从图4上的价格走势来看,鱼粉走的是相当气势恢宏,但谁知今年大部分时间鱼粉贸易商是亏损的?在今年1-3月鱼粉价格保持在16000元/吨的时候,鱼粉贸易商成本高、鱼粉库存少,利润空间也很窄。而之后由于秘鲁中北部第一捕季公布258万吨之后,鱼粉价格进行转为下调,一直到8月中旬下调至11500元/吨的低点,这个时候的鱼粉处于成本高、到货多的时间段,但是需求不给力,水产养殖是一个月比一个月惨,传统的旺季也没能出现,鱼粉贸易商只能是忍痛割爱,据了解,有贸易商亏损达到元/吨。9月中旬之后,秘鲁中北部第二捕季炒作开始,各种的鯷鱼资源不好,各种的厄尔尼诺啊,不论是秘鲁官方、海洋研究院、渔民,甚至我们鱼粉人都拿来美国、澳大利亚的数据来分析了,终于市场接受了鯷鱼资源不好,鱼粉供应紧张的可能的时候。11月份,秘鲁生产部在双十一那天公布了111万吨的配额。哦买噶,这可去完全超出了鱼粉市场的预期。要知道在这之前,市场流传的一直是0配额还是几十万吨敷衍的配额。此时,鱼粉价格已经跌到元/吨。但是这还不算完,11月18日开捕之后,捕鱼形势那是一天比一天好,截止本稿上线配额已经完成了65%。仰天长问,说好的厄尔尼诺呢,说好的鯷鱼匮乏呢。目前,秘鲁鱼粉厂秘鲁超级报盘已经在美元,也就是说,在十月份入场的鱼粉贸易商、饲料企业们,很多人又将重蹈亏损的覆辙。  2016年的鱼粉展望:静书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将有25-28万吨的鱼粉供应,而鱼粉消费预计在18-22万吨,呈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较大。在明年4月份水产养殖正常启动之前,鱼粉市场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基于今年饲料原料普遍下跌,亏了贸易商,却利好了饲料厂。以第1-3季度上市饲料企业表现来看,10家企业中仅有4家企业收入同比增长,除了金新农由于业务增长之外,其余增长没有一个超过10%。今年大部分饲料企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到饲料销量减少的额影响。但是净利润就不一样了,出了大北农净利润同比下滑10.15%,10家饲料企业里9家净利润全部上涨,上涨的幅度从5-35%不等。而这一项功劳,便是得益于饲料原料采购成本的下降。  原料还是这些原料,市场却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市场。2016年,已经在路上。维德生物(fsvitech)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fsvitech欢迎关注维德生物的产品展示,公司动态,行业动态,我司的官方网:
http//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svitech欢迎关注维德生物的产品展示,公司动态,行业动态,我司的官方网:
http//&&&&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牧专业委员会/会长
谋易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官/王中
-----------谋易智造
原创工厂------------------
估计饲料厂不会转发的一篇文章,但又是不得不看的分析........
最近几天网上流传着一篇《原料价格上涨,饲料6月将迎来第二轮涨价》的文章,微信上很多业务员大量转发,可谓叹为观止。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原料的角度去分析,而忽略了一些其它的因素,在这里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那么,饲料真的会迎来第二次大涨价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一、原料涨价压力的确存在,但压力值不同
从部分饲料原料开始进入上升通路开始,至今的确涨了很多,但压力并非无法承受。网上有一段话被大量转发:
“6月4日与4月10日相比:
豆粕每吨上涨700元;
棉粕上涨每吨650元,
玉米每吨上涨460元;
鱼粉每吨上涨2000元;
豆油每吨上涨1500元
进口DDGS上涨600元;
面粉每吨上涨600元;
米糠每吨上涨600元;
麸皮每吨上涨400元;
各种维生素每吨上涨23000元……
原料涨价的速度远远超过饲料涨价的速度,请问不涨价的饲料你敢用么?”
这段话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其实很难经得起推敲:饲料原料涨价,并不代表饲料产品一定会涨价,不同企业的不同采购方式以及对原料行情的判断和行动,决定了原料成本。
我们把时间倒回去年下半年,玉米大跌的时候。我想问一下大家,玉米大跌的时候,饲料是否应该同步降价?回答是:“不一定!”事实上,去年玉米大跌,我早在8月16日就向谋易咨询所有合作伙伴连夜发出《工作建议书》提醒玉米有大幅下降的风险,建议大家采取相应的采购和营销措施。9月份在“谋易智造”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公开发表。
在连续8年玉米一直紧缺和上涨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没有得到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大企业没有及时抛库存,成本居高不下,而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又不炒期货,反而可以享受到玉米价格迅速下跌带来的红利。在近几年,出现了这种情况:原料下跌时大企业成本高,反之,原料上涨,而小企业则压力大。
这次原料大涨也一样,谋易咨询在5月8日上午9时向所有合作单位发出“[重要提示:谋易咨询各合作单位]美豆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美盘已经正式进入天气市,现做风险预警:每一次回调都是采购点,豆粕有突破3000的可能性。”
事实上,多家大型集团企业已经锁定了全年中绝大部分用量,且价格不会高于2600,同样,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原料的压力自然就很大。
二、价格还与营销策略紧密相关
对于那些销量下滑较快,或急于想利用价格杠杆吃进别人客户的企业来说,别人涨价我不涨则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事实上,在第一波涨价潮中,国内某号称第一的猪料企业价格不升反降,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的确收到了预期效果。
再次强调,原料现价不代表企业的原料成本价,现价涨,自然不代表企业的原料成本涨,而能抓住采购机会,利用期货点价的,反而能获得营销及价格上的主动权。
前几天,多家区域性饲料巨头开始电话沟通,希望区域内各主流企业在涨价问题上步调一致,但沟通的结果是并未达成共识,很多企业自然不会贸然涨价成为出头鸟。目前第二轮开始涨价的企业多是小企业和没有抓住机会期货点价的大企业。
近几日,绵阳双胞胎已经率先通知涨价,自2016年6月6日,所有浓缩料上涨250元/吨;小猪料和中猪料分别上涨75元/吨。但这并不代表双胞胎的涨价会直接触发所有公司上涨,是否上涨,还是要看原料和销售的双重压力是否重合。
三、猪价高位,有承受涨价的空间
一方面,的确部分企业没有抓住采购机会,成本较高,有涨价的压力,另一方面,超过10元/斤的猪价也给涨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现在,自繁自养的肥猪一头有上千元的利润,而一吨饲料则赚不了多少。如果是猪价低,饲料企业会喊出“共渡难关”的口号不敢涨价,而猪价高企,则令当别论了,每吨全价饲料涨个100元,对于一头猪来说,不过是几十元的成本上涨,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饲料企业有涨价冲动的重要原因。但今天已经不是多年前了,饲料产品涨价不是根据原料水涨船高,而是要看竞争对手的脸色。作为生产资料,饲料的价格不是成本决定的,而是(饲料企业的)平均成本和市场话语权决定的,更是供需关系决定的。现在钢厂都在亏损,一吨钢的价格还不如一吨纯净水的售价,又有哪家钢企敢率先涨价?
四、还是在制造涨价预期上
当然,有钱不赚是傻瓜。猪价高企、原料上涨、成本压力大,这些都是涨价的最好理由,养殖场亦可以理解。但第二轮涨价现在还是停留在舆论造势当中,还没有哪些企业敢率先出头,都在等别人涨价自己再决定是否跟随。
有人说双胞胎猪料年销售几百万吨,它不是已经宣布上涨了吗?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第一轮涨价的时候,双胞胎反而降价,这一升一降,就相差了100多元/吨,本来这100多元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原料继续上涨,则很难承受。假定近期双胞胎每月的销量有70万吨,则每吨涨价75元就会带来近5000万元的新增收入,还是很值得动心的。
五、下一步原料走势如何?
关于豆粕这玩意,中国本来就已经没了话语权,绝大部分要依赖进口,而前段时间,豆粕又的确价格太低。现在,首先是南美的天气造成的影响。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个南美国家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有机构预测南美今年大豆减产约1000万吨。南美供应量下降,美国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对于有能力操纵价格的美豆来说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下一步豆粕趋势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而玉米大家则无需担心,中国玉米库存已达历史高位,压力非常大,去库存正是政府头疼的事情,供需关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玉米上涨的概率几乎不存在。
总之,影响饲料企业是否做出涨价的因素已经很多。有养殖场利润较高的原因,也有原料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最大的压力不是这个,而是企业面临能否生存的问题。
目前,饲料企业数量仅剩6700家左右,在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下,是利润重要?还是生死重要?我想,在洗牌的关键时期,谁在场上打牌,都不会轻易出牌。最终是否会形成第二轮涨价潮,目前还没有盖棺定论。
【新商会】
是由王中老师发起的一个“新型经销商转型促进会-微信群” ,由谋易咨询王中老师亲自主持、亲自授课、亲自辅导的公益微信群,也是经销商转型研究的重要信息反馈群,在沈阳全国畜牧业博览会上成功进行了首次是私密研讨会。“新商会”现有实名经销商300多位,现决定扩容50位。希望加入的,请先加陈朝阳微信:zy(或王中老师微信:mouyi99)先介绍自己背景(所在区域、姓名、营业执照照片、店面照片、名片照片),经核实批准进入。谢绝任何非经销商加入,假冒者踢出并谴责。
---------------谋易智造
原创工厂---------------
王中 ▌我对猪价高峰期的八个担心
王中 ▌合作社是不是经销商转型的灵丹妙药?
王中 ▌转型前的最后准备(上)
王中 ▌猪价,会不会引来意想不到的“踩踏”?
大转型 ▌农牧经销商商业模式的再设计
王中 ▌如何成功打造产业“价值圈”?
王中 5500字珍藏级 ▌扒皮农牧电商,深度思考真像!
王中 ▌猪业大变局,相关者又该如何变?
王中 ▌“莆田系”何以做大?农牧行业有何反思?
王中 ▌猪业是条“链”,还是一个“圈”?
王中 ▌没有一点水分的干货:执行力本源
2016,饲料企业的生、死、去、留(下)
2016,饲料企业的生、死、去、留(上)
王中 ▌散养户、经销商、规模场谁会最先消失?(下)
王中 ▌散养户、经销商、规模场谁会最先消失?(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港通是利好还是利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