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养老金领取证明的证明包含哪些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退休人员为获养老待遇认证需每年证明“自己活着”
不回乡参加资格认证就无法异地支取养老金
证明“我活着”,非得折腾吗(微需求·助力公共服务提升)
退休人员两地跑,只为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种窘境很多老人常遇到。其实,借助网络认证,既能保证资金安全,还能方便群众,何乐而不为?期待政府完善制度设计,让异地认证尽早在全国范围实现。
【显微镜】
退休人员:年年两地折腾,证明自己活着
有关部门:每年都有人冒领养老金
唐明珠是四川一名退休职工,目前与女儿、女婿一起居住在江苏苏州。每年7月,他都要不远千里坐火车赶回老家,为的是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像唐明珠这样,退休后离开老家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还有很多。由于居住在非本人养老金的发放地区,这些老人要想领取养老金,就成了麻烦事。按照惯例,这部分人的养老金领取,需要回到原工作地办理相关手续,进行资格认证后才能最终在退休居住地正常领取。
资格认证要怎么办理?据江苏省社会保险中心主任徐清林介绍,传统认证通常采用纸质邮寄资格认证的方式,由发放地邮寄一张纸质的资格认证表,异地居住的退休老人到居住地的社保中心办理登记认证手续,然后再将填写好的认证表邮寄回养老金发放地。
在苏州居住的广州市退休人员朱重宇说:“邮寄的认证表一旦在途中丢失,就会造成养老金停发,重办手续又比较麻烦。”因此,大部分退休人员还是选择了回老家办理。“一般情况下,退休人员为此不得不带着材料两地跑,可以说是相当麻烦。”徐清林说。“来回一趟,光车费就要1000多元,还不包括其他的折腾。”唐明珠很无奈。
退休人员两地跑,只为证明“自己还活着,还可以领取养老金”。这样的资格认证方式是不是成本太高了?
徐清林坦言,对于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来说,这的确存在着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周期较长、准度较差、人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但他同时表示,每年都有人冒领养老金,比如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已过世,但养老金仍在发放的情况。对于养老金的使用安全来说,这样的认证工作是必需的。
一个范例:借助网络认证养老信息
如何能安全发放养老金,又能方便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
徐清林说,早在3年前,江苏就与浙江、上海、安徽等泛长三角地区省市开展了异地居住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网上协助认证工作。黎志明从上海某企业退休后,便居住在苏州某小区。每年的4月到6月,他只要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网上认证,就能进行资格认证。社保协理员黄骏介绍说,只要把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传到网上,上海的社保机构就可以了解到退休人员的信息,养老金便可按时发放。
记者看了一份纸质的“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表”,这份表由上海社保机构出具,要求异地居住退休人员接到这张表后,“在日前,带好《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表》、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前往目前居住的县(区)级社会经办机构或其认可的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所)进行资格认证,认证结果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网上传回参保地”。
在这张表上,记者看到有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民身份号码、个人编号、现居住地等内容;也有需要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信息,如是否健在、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的鉴证,并加盖公章,如异地居住人员基本信息有变更,则由领取养老金本人填写。“除了网上认证,我们还要将这张纸质认证表存档。”黄骏说。
在安全方便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基础工作。苏州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敏峰说:“为确保认证工作顺畅进行,全市各级经办机构提前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完善居住地信息库,将离退休人员住址按照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定位’梳理。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下载协助认证通知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直接通知到社区(村)。社区工作人员采取上门走访或组织各项活动等方式,在认证对象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无声有情’地完成资格认证。”
对于黄骏来说,一个社区内有多少异地居住的老人,她一清二楚。“平时社区组织老人们活动,异地居住的老人也一起参加,彼此之间都很熟悉。”她说,“我这个社区里,有35名异地居苏的老人。”今年网上认证期间,居住在这个社区60幢的朱玲娣老人迟迟没来认证,眼看网上认证工作快要结束了,黄骏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原来,朱玲娣老人摔跤骨折后一直住在医院,本人不能前来认证。得知情况后,黄骏便到医院病床边为老人进行认证。
苏州市社会保险中心退管科科长吴永庆说,异地居住企退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实现网上认证,打破了传统方法的缺陷,退休人员在苏州本地就可以办完相关资格认证手续,顺利地领取养老金。同时,也方便社保经办部门更好地掌握认证对象异地居住情况,省去了打印认证函、邮寄和后续处理的人力财力成本。尤其对于退休职工来说,有效避免了认证函丢失的风险,使认证程序更便捷。而社保中心办理这样的认证,也更规范、高效,信息化程度更高。
要使用这个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是最大的困难。“要把这个系统的触角深入到城乡,遍布社区(村),就必须加强硬件建设,比如网络和电脑的购置。”徐清林说,这需要财政的支持,在一些经济相对困难的地方,需要加大投入。
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人社部要求2013年将参加“网上认证”的地区扩大到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目前,人社部已经在泛长三角网上认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异地退管网上系统,将来会有更多的省、市、自治区使用这个系统。”徐清林说。
【观察者说】
管理也是主动服务
领取养老金,是退休老人的一件大事。为了防止冒领、多领,管理部门要求老人定期进行资格认证无可厚非。可传统方式不仅让异地居住的老人饱尝奔波之苦,让垂暮之年的人周期性地证明“自己还活着”,真有些添堵。
认证不可避免,但认证手段完全可以及时呼应技术进步。无纸化办公、网络政务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可为什么目前全国只有1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网上资格认证系统,能让退休老人就近完成资格认证?
作为一项公共管理,如果我们的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变化适时变“纯管理”为“管理+服务”,那么在中国普及互联网十几年后的今天,全国范围内的异地认证应该已经实现。当然,要想让认证系统深入城乡,遍布社区(村),更大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必不可少。管理也是服务,变管理为主动服务的观念也应该跟着网络跑,网络铺到哪里,管理和服务就要主动延伸到哪里。这样,政府的公共管理才会更具服务色彩,管理效果也会更好。(王伟健)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查看: 260|回复: 1
养老保险转移及养老金领取流程、政策大全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成为HR论坛会员,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HR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流动参保人员如何确定其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 & 现在人员跨省流动很多,跨省流动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最终养老在哪里办理退休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下,流动人员到底在哪里可以办理退休:
& & 根据《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国办发〔2009〕66号第六条规定: 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 &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社保缴满15年是否就可以“停缴”?
&&社保缴满15年是不是就可以“停缴”,并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了?这是不少市民心中的疑问。针对缴纳社保这一问题,社保局给出的答复是,养老保险缴满15年是领取待遇的最低标准,且缴费年数将影响到以后领取待遇的水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首次计发的养老金水平就会越高。&&
缴费时间和基数决定养老金水平
& &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即男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保险缴满15年是领取待遇的最低标准,不满15年不能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其基本原则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缴费与待遇挂 钩”。达到法定缴费年限的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 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
& & 也就是说,首次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参保人累计缴费月数、缴费工资和退休当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总金额等因素确定。
多个城市均有缴费 该如何享受待遇
& & 比如:东莞是座外来人口人数远大于户籍人口的城市,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多个城市都有社保缴费记录。当他们面临退休时,该在何处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又如何享受医疗保险?
劳动者在多个城市都有缴存社保的,以劳动者养老保险缴存满10年的地方为领取地;如果劳动者在最后一个参保地缴费没有满10年,那么以上一个满10年的为待遇领取地;如果每个缴费地都没有满10年,那么以户籍地为领取地。确定了养老保险领取地以后,劳动者就可以把其它地方的养老保险转移到待遇领取地,合并计算缴存年限。如果符合缴费年限,就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养老保险。
以上信息由睿哲人力友情提供,可代缴、补缴五险一金,18092796936
三、西安市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1、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对象
答:《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凡是未到达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的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省有关政策将参保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职工,私营企业及其职工,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中方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各类灵活就业人员。
另外,民办学校、医院及社会团体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也应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中非正式编制人员,可由单位组织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哪些单位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答:凡是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用工单位均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在市级以上工商或有关行政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办理注册登记的单位,须在我经办处立户参保。在市级以下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单位,须在所属区、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办理。另外,我省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费地税征收,即由各级地税部门统一征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所以参保单位应在取得社会保险登记证后的15日之内,到地税部门办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登记手续。
3、单位及职工怎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答: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单位以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作为缴费工资,按8%的比例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
参保单位及其职工必须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其所在单位按月代收代缴,随同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并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提供给地税部门,企业须于每月报税期向地税部门申报缴纳。
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非全日制用工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其中12%计入养老统筹,8%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委托的各级人才中心或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缴纳当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保险费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再缴纳。
4、如何建立职工个人账户?
& & 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国家规定,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根据规定,日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在职职工,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从1996年1月起,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1%为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6年以前职工个人的缴费连同利息均记人个人账户。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账户从参加养老保险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月起建立。从日开始,个人账户规模调整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由职工个人缴费及利息构成。
5、职工调动、中断,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
答:参保职工工作调动,其养老保险关系可以随同转移;职工因上学、失业、患病等原因中断劳动关系后,养老保险关系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职工再就业后,可将原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继续参保;中断劳动关系后灵活就业的,可以将原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户籍所在地人才或职介机构,以个人身份参保,中断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与转移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6、职工死亡或出国定居,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
答:职工死亡的,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可以依法由继承人全额继承;职工出国定居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并根据职工的申请,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不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退给本人。
职工死亡或出国定居,由其所在单位持死亡证明或出国定居的证明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关事宜。
7、参保职工退休后享受哪些待遇?
答:参保职工退休后可享受如下待遇: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到死亡。2、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待遇。3、死亡后的丧葬费一次性发给。4、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8、国家对职工退休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家对职工退休年龄规定如下:
❶ 、正常退休。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城镇)工人年满五十周岁,农民身份的女工人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可以退休;
❷ 、特殊工种退休。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特殊工种人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可以退休;
❸ 、病退。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可以退休;
另外,缴费年限满十五年以上,但未到达退休年龄的,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退职。
9、什么是实际缴费年限?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答:实际缴费年限就是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职工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为职工的缴费年限。
10、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需要什么条件?
答: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❶ 、职工到达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符合退职条件;❷ 、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并且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❸ 、依法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感谢分享,期待你下一个分享内容!
在线时间 小时
HR论坛推荐话题 /1
近期HR论坛出现了一些非法帖子,给HR论坛的交流环境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为了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HR369人力资源网决定暂时封锁使用弱密码的用户帐号,如果您的用户帐号被封锁或无法登陆,请联系客服()解锁。
登陆HR论坛,认识更多HR朋友!
&下次自动登录登录用其他账号登录HR论坛:
创建于,专注,服务,是工作者的好伙伴。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立场!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旗下将秉承分享、交流、创新、提升、成就的宗旨,打造全国最大的交流平台!
城市分站:
Powered by当前位置:&>&&>&
退休养老金怎么领取 养老金领取认证方式有哪些 异地居民如何认
  从省人社厅了解到,《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日前正式出台。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鼓励各地通过人脸、静脉、指(掌)纹等技术手段开展资格认证。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方式有哪些
  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采取四种方式进行,一是本地居住的人员,由本人携带退休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到认证点办理认证;二是长期在异地居住的人员,通过寄发认证表办理认证;三是高龄、病重的卧床不起人员,可委托他人提供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医疗定点医院证明等手续办理认证,也可登记后由工作人员上门办理认证;四是出国、出境者,须提供由我国驻该国(地区)使领馆出具的《居住证明》或《生存证明》(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认证
  养老金是离退休人员的专属财产,然而,一些离退休人员离世后,其家人并未向有关部门报告,而是选择冒领离世者的养老金。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可以减少养老金冒领的发生。
  此次出台的办法,概括了资格认证的几种途径,对经办工作中涉及待遇领取资格核对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并明确了时限要求,使资格认证更加全面有效。其中,认证途径包括:每月上报死亡的待遇领取人员名单;每月对新增待遇领取人员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核对,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已经领取待遇领取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进行核对;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集中认证;定期获取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的死亡、出国(境)定居、服刑等人员信息,与待遇领取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异地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证明文件
12333咨询服务
12333
(市外拨打请加区号0792)
  欢迎您使用12333在线咨询服务,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您的留言,疑虑问题适当延长。
  本栏目答复仅供建议,不具有法定效力。
  不属于本栏目受理范围,视为无效问题,本栏目管理人员有权对此删除,并不再告知。
  回复有网上直接回复、邮件回复和电话回复三种形式,请您正确填写信息,以便工作人员与您取得联系。
异地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证明文件
你好,我本人不在江西省,在浙江,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每年需要填写一份资格证明文件才可以继续领取养老保险金,想问下这个资格证明的表格有电子版吗?可以发我一份吗?还有我的养老保险是在武宁县办的,那这份表填写好后具体要寄到哪里,联系电话是多少?谢谢!
12333回复:
您好!感谢您通过九江市12333在线咨询栏目发来邮件。
现就您咨询的问题回复如下:
若您在异地领取养老金,您可每年6月1日-6月30日本人携带身份证在社保局进行网上生存认证。
欢迎您继续关注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16:15:23&&&&&
版权所有: 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八里湖大道166号 邮编:332099
电话: 邮箱:
ICP备案编号:您好, []|
南昌一社区要求老人证明自己活着 才能领养老金
本报讯 记者徐彬报道:7日,家住南昌市洪都西区的老人周先生在看到社区贴出的一张通告后,心里感觉很别扭,自己明明还活着却要对生存证进行认证,不然就领不到养老金。“生存证”让老人很反感周先生说,他是洪都的一名退休职工,最近,他在洪都院内菜场旁看到了这样一个通知,就是让他们去社区办理生存证认证,证明人还活着,之后才给继续办理医疗保险事宜。“看到通知后我很反感,毕竟都是老人了,对死亡有一定的恐惧感,每个月用生存证领取养老金时,看到生存证心里就感觉离死亡不远了。”周先生说。无独有偶,南昌的黄阿婆也遇到类似的烦恼,黄阿婆告诉记者,年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医院接受了骨折手术治疗,卧病在床休息了近半年。可每个月去领取养老金时,银行却要她小孩到社区开具活着的证明。老人们对此都很反感,认为退休老人是死是活,完全可以通过单位、居委会调查,这样让老人亲自跑去证明自己生存实属荒唐。漏洞难堵属无奈之举生存证认证是为堵住冒领养老金和医保金的一种措施。洪西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存证认证并非南昌独创,全国许多地方都这样做。因发生过不少退休人员家属在退休人员死亡后,仍冒领养老金和保险金的事,为此,社保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对已经参保的退休老人进行生存证审查管理,对退休人员年审就是其中的管理措施之一。南昌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南昌对生存证的认证手续很简化,如高龄、伤残老人,他们还可上门服务。老人在外地的,只要网上下载表格填写后,到所住地盖章,回寄到南昌即可。至于老人对“生存证”这个名词的质疑,希望老人们理解。(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yafangpe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领取养老金待遇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