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1350万剩158元 巨额存款不翼而飞银行陪吗还安全吗

男子将1350万存入银行 1年后只剩158元-宜宾新闻网
         
 新闻热线:2313999
投稿邮箱:
行风监督:
关注我们:
男子将1350万存入银行 1年后只剩158元
林某在上海做生意,2011年,他在杭州某银行开了个活期账户,存入1350万元,并随后修改了账户密码。大约一年后,林某前往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上只剩下158元。
即便再有钱,一千多万也不是小数目,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林某立即报警。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能耐,动了银行账上的钱?又是怎么做到的?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个案子另有隐情。
昨天,绍兴中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巨额诈骗案。
被高额利息所诱
他将1350万元存入银行
被告人之一的卢某,今年57岁,衢州龙游人。从外表看去,他是个大老板,管理着四家大型公司,业务涉及、工程、贸易、造纸等多个行业,号称&每天进出几千万元&。
2011年3月,卢某因在建德有工程项目,需大量资金周转,便找到苏州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老总钱某。钱某主要做资金中介,卢某希望钱某能够帮忙找到大笔资金,承诺支付高额利息。
很快,钱某就通过自己公司的员工联系到了受害人林某。
林某被告知,只要他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在规定期限内不查询余额、不转账、不支取现金、不开通电子网银,就可以获得年利率20%-24%的高额利息。
钱反正存在银行,看起来没有任何风险,林某动了心。日,他在杭州某银行开设了一个活期账户,第二天便转入了1350万元。
钱某借口银行内部需要确认信息,要走了林某的身份证号码、账户号和账户初始密码。
为了保险起见,林某将钱存入后,修改了那个初始秘密,以为这样就高枕无忧了。果然,在此后一年时间里,林某先后收到两笔共100多万元的利息。
2012年,林某到银行查询余额,惊愕地发现,账上只剩下158元。
巨额存款不翼而飞
竟然有银行员工当内鬼
1350万究竟去了哪里?既然存入了银行,又及时修改了银行密码,怎么会被人转走呢?究竟是谁以什么方式作的案?
事情还要从林某开通账户那天说起。钱某拿到林某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后,立即告之了卢某。卢某早就与该银行上虞支行的员工程某(已判刑)说好,两人很快为该账号开通了网上银行,并由卢某的员工冒领了U盾。
这样,林某的账户就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开了后门&。虽然他更改了账户密码,但并不影响网银的正常使用,账户里的钱仍然可以随时通过网银转账。
起诉书指控,卢某、钱某等人通过以上方式,将林某的1350万元转走,除去支付的利息126.9万元,实际骗得人民币1223.1万元。所骗取的资金,大部分被卢某用于归还债务、支付另外数笔借贷的高额利息。
事实上,这并非卢某等人第一次使用这种方式诈骗。在此之前,卢某伙同钱某等人,在江苏骗取了约7.78亿元的资金,以还本付息的方式归还约4.47亿元,实际骗得人民币约3.3亿余元。
&大老板&拆东墙补西墙
资金链断裂难补亏空终被抓
除了诈骗之外,卢某被指控的另一项罪名是变造金融票证罪。早在2009年,他和上虞某银行的支行行长钟某(已判决)串通,通过涂改存折、更换户主原存折的方式,获取了受害人朱先生账上8000万元资金。之后,钟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将这8000万元转入到卢某个人账号及其名下公司账户,归卢某使用,至案发这笔钱仍未归还。
法庭上,卢某辩称,自己为了做生意筹措资金,只是通过&银行操作&把这部分钱转为己用,之后会通过银行归还。&我只是在变相筹措资金,即便有所不当也只不过是违规,不存在违法。&
公诉人说,卢某虽然掌管多家公司,但其财务状况十分混乱。他拆东墙补西墙,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来的钱,都拿去还前面的亏空了。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法院昨天未当庭宣判。
原文标题:男子将1350万存入银行 1年后只剩158元
原文链接:
编辑:石富斌
责任编辑:牛玉全
  宜宾手机报:每天五分钟 知晓宜宾事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831发送到,电信用户编辑短信0831发送到。
  资费:5元/户 。
  凡本网注明“来源:宜宾新闻网”和标有“宜宾新闻网”字样的所有作品,均为宜宾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不得随意摘编、裁剪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400-882-1802
周一至周五 9:00 -18:00
投资人QQ群
网贷之家官方App
存1350万剩158元 银行存款还安全吗
摘要:林某在上海做生意,他在杭州某银行开了个活期账户,存入1350万元,并随后修改了账户密码。大约一年后,林某前往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上只剩下158元。
存1350万剩158元 钱去哪里了
林某在上海做生意,他在杭州某银行开了个活期账户,存入1350万元,并随后修改了账户密码。大约一年后,林某前往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上只剩下158元。
在整个事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当林某被告知可以获得年20%-24%的高额利息时,他竟对“在规定期限内不查询余额、不转账、不支取现金、不开通电子网银”这种毫无道理的要求丝毫没有怀疑,还一步步走入了他人设好的圈套。
二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配合竟如此“明目张胆”。银行“内鬼”利用职务之便,竟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为其开通网银,冒领U盾,转走用户大量存款。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团结协作”并不是第一次,被他们骗得的金额竟超过3.3亿元人民币。
银行的存款方式有哪些
1.活期存款:这种方式适合存放你平常需要用到的钱,因为这种方式的利率不是很高,所以建议这种方式存个一万块钱左右比较合适。2.定期存款:这种方式的利率高,大概一年的利率是三个百分点。也就是存一万块,一年有300块钱的利息。所以适合存一些你不动的钱。当然银行也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年限越高,则利息越高。3.整存零取:假如你有一百万都存入银行,但我一次取十万,一次取三十万。分批次的一是一次性的取一百万出来。这种方式就叫整存零取。
4.零存整取:假如你今天存一百块,明天存三百块。某天又存二百块。等到某一天的时候,你把你平时存的一次性取出来,这种就叫零存整取了。5.存本取息:假如你是个大富翁,这种方式最适合你啦~存入一百万的话,一年啥也不用干,光利息就有三万块钱啦~所以存的本金越多,得的利息也越多。6.通知存款:假如你有一大笔钱放着,打算投资,但是又不能存一年或者更久的定期。因为你不知道何时突然就要用,所以可用通知存款方式,把钱存进去,享受定期的利息,等要取的时候,提前通知银行,说我哪哪天,要来取钱,你把钱准备好。这样既不会浪费这笔钱,又可以得点利息,有效利用。
银行存款有哪些陷阱
陷阱一:避谈风险。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只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而不提它的风险。事实上,理财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它也存在风险。可是银行的广告宣传很容易给客户造成一种误导,就是这些理财产品是和银行挂钩的,十分安全。所以很多顾客在买了之后,受到了亏损才知道,自己的财产面对多大的风险。
陷阱二:条款难理解。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在签订合同前,会让顾客仔细阅读一下合同。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想要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不太现实。很多枯涩的条款和数据,顾客根本看不懂,更别提计算。所以整个过程中银行就站在主导地位,它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欺骗顾客的行为,但你又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对理财产品的了解达到专业水平。
陷阱三:保险产品摇身变理财产品。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时,切记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某某银行第某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存1350万只剩158元 如何防范银行金融诈骗? - 携景财富网
> 正文阅读
存1350万只剩158元 如何防范银行金融诈骗?
时间: 13:14:34
来源:本站整理
编辑:阑珊
电子银行的兴起,给生活带拉了很多便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风险,近日媒体报道苏州一男子银行存1350万只剩158元,也引发了人们对银行信息安全的担忧,如何防范银行金融诈骗?2011年3月,卢某因在建德有工程项目,需大量资金周转,便找到苏州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老总钱某。钱某主要做资金中介,卢某希望钱某能够帮忙找到大笔资金,承诺支付高额利息。很快,钱某就通过自己公司的员工联系到了受害人林某。林某被告知,只要他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在规定期限内不查询余额、不转账、不支取现金、不开通电子网银,就可以获得年利率20%-24%的高额利息。钱反正存在银行,看起来没有任何风险,林某动了心。日,他在杭州某银行开设了一个活期账户,第二天便转入了1350万元。钱某借口银行内部需要确认信息,要走了林某的身份证号码、账户号和账户初始密码。为了保险起见,林某将钱存入后,修改了那个初始秘密,以为这样就高枕无忧了。果然,在此后一年时间里,林某先后收到两笔共100多万元的利息。2012年,林某到银行查询余额,惊愕地发现,账上只剩下158元。即便再有钱,一千多万也不是小数目,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林某立即报警。原来,在开户之初,钱某拿到林某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后,立即告之了卢某。卢某早就与该银行上虞支行的员工程某(已判刑)说好,两人很快为该账号开通了网上银行,并由卢某的员工冒领了U盾。这样,林某的账户就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开了后门”。虽然他更改了账户密码,但并不影响网银的正常使用,账户里的钱仍然可以随时通过网银转账。近年来,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体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电子银行作为其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手段。然而,骗子也正是看中网银方便、快速的优点,大肆进行金融诈骗。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最常见的金融欺诈手段有三种,最常见的就是利用电话或短信群发的方式,发布“活动中奖”、“低息无抵押小额贷款”、“税费退返”等信息骗取汇款。第二种则是冒充银行金融管理机构官方信息平台发布“银行卡异地巨额消费”短信,冒充亲朋好友在异地急需资金救急等,诱骗群众汇出资金。第三种就是李先生遭遇的诈骗方式,典型的有谎称“账户涉嫌洗钱犯罪”、“个人信息遭泄、银行账户不安全”、“邮寄的物品中藏有毒品”等,要求群众直接将账户资金转入所谓“公共安全部门设立的安全账户”中保障资金安全、或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套取账户和交易密码。针对如何何预防诈骗的问题,大兴支行工作人员给群众支招表示,不贪小便宜、核实好对方身份、不轻易透露个人及卡片信息。除了集中宣传活动,大兴支行还经常派人员走进网点周边社区开展金融产品推介、普及金融知识、反假货币、预防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将防诈骗的真才实学教给消费者。对于屡屡高发的金融诈骗,业内人士表示,对银行而言,应不断完善支付、转账等程序的安全机制,对公众而言,应提高警惕性,保护好自己的关键信息,如账号、密码等。对于消费者来说自身防范必不可少,只有自己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在遇到诈骗陷阱时才能全身而退。如何防范银行金融诈骗?银行要加强安全监管,我们个人自身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贪图一些小便宜,存1350万只剩158元,苏州这名男子就是因为贪图高利息才会这么轻易上当。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携景财富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我方删除。
41分钟前本站整理
1小时前本站整理
2小时前搜狐网
2小时前本站整理
2小时前证券时报网
2小时前中国证券网
2小时前和讯网
3小时前和讯网
2小时前南方财富网
2小时前南方财富
4小时前网易财经
16小时前同花顺财经
2小时前证券时报网
3小时前一财网
4小时前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汇通网
3小时前本站整理
4小时前现货之家
4小时前现货之家
4小时前第一白银网
16小时前第一黄金网
16小时前本站整理
20小时前新浪财经
20小时前新浪
2分钟前本站整理
19分钟前本站整理
59分钟前本站整理
2小时前南方财富网
2小时前网易财经
3小时前中国网
3小时前中国网
4小时前南方财富网
2小时前财经网
18小时前环球财经
18小时前本站整理
21小时前第一财经
19小时前黄生看金融
22小时前黄生看金融
22小时前黄生看金融
13:00财经内参
国家开发银行25日和北京仁创生态公司签订“投资+贷款”合同,并在当日同步到位3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贷款。这是国开行成为投贷...
近来,不少网友在后台留言,咨询2016个人贷款哪个银行好?事实上,这个问题相当笼统,你需要考虑银行的贷款利率、贷款门槛高低...
我行11月10日起代理发行2016年凭证式(四期)国债,我行自日-19日期间代理发行凭证式(四期)国债。本次代理发行的凭证...
最近,有个粉丝给我留言,他准备申请公积金贷款,他问我贷25万到底是选择30年的等额本金还是15年以下的比较好,我直接让他选择...
很多时候,大家需要贷款最先想到的就是银行,但是加速贷要泼一碗冷水,银行的贷款条件颇高,普通上班族申请银行贷款的难度很...
“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用户把钱转入余额宝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基金收益。对...
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用户把钱转入余额宝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基金收益。对传...
从日起,将会有一大批新规施行,信用卡新政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一个影响很多人的大事件,多家银行因此进行了信用卡...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24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开发银行在2016年支持了7个项目,承诺贷款总额为15亿美元。祝宪透露,明...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舜网-济南时报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
北京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飞华健康网
人民网报道,英国广播公司11月25日报道称,菲律宾移民局星期五(11月25日)表示,移民局人员周四在马尼拉北部一个类似电话营销中心处涉嫌非法打工的1200名中国人逮捕。男子将1350万存银行1年后只剩158元 银行员工当内鬼 _ 东方财富网()
男子将1350万存银行1年后只剩158元 银行员工当内鬼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男子将1350万存银行1年后只剩158元 银行员工当内鬼】林某在上海做生意,2011年,他在杭州某银行开了个活期账户,存入1350万元,并随后修改了账户密码。大约一年后,林某前往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上只剩下158元。
  林某在上海做生意,2011年,他在杭州某开了个活期账户,存入1350万元,并随后修改了账户密码。大约一年后,林某前往银行查询余额,发现卡上只剩下158元。  即便再有钱,一千多万也不是小数目,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林某立即报警。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能耐,动了银行账上的钱?又是怎么做到的?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个案子另有隐情。  昨天,绍兴中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巨额诈骗案。  被高额利息所诱  他将1350万元存入银行  被告人之一的卢某,今年57岁,衢州龙游人。从外表看去,他是个大老板,管理着四家大型公司,业务涉及金融、工程、贸易、造纸等多个行业,号称“每天进出几千万元”。  2011年3月,卢某因在建德有工程项目,需大量资金周转,便找到苏州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老总钱某。钱某主要做资金中介,卢某希望钱某能够帮忙找到大笔资金,承诺支付高额利息。  很快,钱某就通过自己公司的员工联系到了受害人林某。  林某被告知,只要他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在规定期限内不查询余额、不转账、不支取现金、不开通电子网银,就可以获得年20%-24%的高额利息。  钱反正存在银行,看起来没有任何风险,林某动了心。日,他在杭州某银行开设了一个活期账户,第二天便转入了1350万元。  钱某借口银行内部需要确认信息,要走了林某的身份证号码、账户号和账户初始密码。  为了起见,林某将钱存入后,修改了那个初始秘密,以为这样就高枕无忧了。果然,在此后一年时间里,林某先后收到两笔共100多万元的利息。  2012年,林某到银行查询余额,惊愕地发现,账上只剩下158元。  巨额存款不翼而飞  竟然有银行员工当内鬼  1350万究竟去了哪里?既然存入了银行,又及时修改了银行密码,怎么会被人转走呢?究竟是谁以什么方式作的案?  事情还要从林某开通账户那天说起。钱某拿到林某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后,立即告之了卢某。卢某早就与该银行上虞支行的员工程某(已判刑)说好,两人很快为该账号开通了网上银行,并由卢某的员工冒领了U盾。  这样,林某的账户就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开了后门”。虽然他更改了账户密码,但并不影响网银的正常使用,账户里的钱仍然可以随时通过网银转账。  起诉书指控,卢某、钱某等人通过以上方式,将林某的1350万元转走,除去支付的利息126.9万元,实际骗得人民币1223.1万元。所骗取的资金,大部分被卢某用于归还债务、支付另外数笔借贷的高额利息。  事实上,这并非卢某等人第一次使用这种方式诈骗。在此之前,卢某伙同钱某等人,在江苏骗取了约7.78亿元的资金,以还本付息的方式归还约4.47亿元,实际骗得人民币约3.3亿余元。  “大老板”拆东墙补西墙  资金链断裂难补亏空终被抓  除了诈骗之外,卢某被指控的另一项罪名是变造金融票证罪。早在2009年,他和上虞某银行的支行行长钟某(已判决)串通,通过涂改存折、更换户主原存折的方式,获取了受害人朱先生账上8000万元资金。之后,钟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将这8000万元转入到卢某个人账号及其名下公司账户,归卢某使用,至案发这笔钱仍未归还。  法庭上,卢某辩称,自己为了做生意筹措资金,只是通过“银行操作”把这部分钱转为己用,之后会通过银行归还。“我只是在变相筹措资金,即便有所不当也只不过是违规,不存在违法。”  公诉人说,卢某虽然掌管多家公司,但其财务状况十分混乱。他拆东墙补西墙,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来的钱,都拿去还前面的亏空了。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法院昨天未当庭宣判。
(责任编辑:DF064)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0万存款不翼而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