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新媒体运营有前途吗,前途在哪

欢迎关注课栈公众号
400-002-9691
  几个月前,有一位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找我咨询,说感觉新媒体运营没啥前途,微博都不行了,微信对营销的限制又多,自己的成长变得非常缓慢,所以想换一份工作,但又不知道该换去做什么,也担心其他岗位不一定要做新媒体出身这种没技术水平的。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同样的问题,思考出路与迅速转岗,我想这是至今还在一线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都在思考的吧?而且我知道90%以上的你们都做得不开心。拆解开来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做新媒体运营的这段经历的价值在哪儿?二是可以往哪个方向转。  先讲一下我自己:  我是微博刚刚兴起时第一批进入这个新媒体这个行业的,做过企业微博运营,做过收钱发广告的草根号;也参与过一些微博“炒作”事件的幕后策划。后来转入互联网行业做产品运营,去年由于接触市场线较多的缘故,又重新操盘过新媒体。深感这些年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三个月不在一线就会发现以前的套路已经不适用。  做新媒体的经历让我成长也很大,不仅仅是文案能力的提高,PS作图水平和审美的提高,更不是为了研究H5自学的前端代码能力,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真正关键的是以什么样一种思维在做新媒体。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价值  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解读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时,我看到的是“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  当我们来谈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理解产品  一切不离产品,脱离产品的运营等于0。很多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喜欢发段子,发鸡汤,这样数据会很好看,转发很多评论也很真实,但没有人谈你的产品这件事就毫无意义。  我至今不是很看好天才小熊猫的微博广告,大家看完了笑过了转发了,仔细想想你现在还记得哪一个广告主?当一条微博笑点的光芒太过耀眼甚至盖过产品时,用户的关注点就在笑点上,自动忽略掉产品,这样的微博还有意义吗?没有。  所以我认为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在于理解产品,到什么程度?熟悉产品的历史及每一个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最吸引用户的点在哪儿;能快速定位并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甚至对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产品的理解上。  ▍了解用户  你还在相信网上的95后特征数据报告吗?OUT了吧,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儿?  对用户的理解,建立在长期接触用户,和用户打成一片,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上。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面对的微博粉丝、微信听众都是用户,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好与特征,是通过细心观察与反复验证,印入脑子里的。  试图通过看几篇网上流传的数据报告了解用户,是最不靠谱的。我会告诉你我曾经一晚上拍脑袋编出来的数据被多家主流媒体当新闻报道过吗?  ▍懂传播  现在微博上怎样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种方式能够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页面有什么诀窍能够让粉丝愿意扩散。形式一直在变,但方法论却没有变过,那就是传播的逻辑,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三个要素。  所以新媒体运营人员要想的绝对不是出路在哪儿,而是你在这个岗位做过了什么。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到多大程度,这就是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经历的价值点;转岗只是一个时间与流程上的问题。  我一开始没有用新媒体运营编辑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编辑这个限定词不能涵盖真正的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业内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运营官(CWO)我倒觉得不错。  出路在哪?  梳理完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价值,我们来看出路在哪儿:  ▍产品线:  我刚才讲过,做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是对自家产品有足够的理解,而做产品都是相通的,做安全产品的产品经理换去做浏览器同样也能成功,因为他懂的是产品,而不仅仅是安全产品。  懂产品,本质上是对用户需求与用户场景的理解。长期和用户在一起,接地气,知道普通用户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至少你懂社交产品的用户的特性吧,不然怎么能在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  把平常对新浪微博的吐槽转化成你的产品优化方案吧。至于写需求文档、用Axure画产品原型图,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学会。更何况做过H5游戏设计吧?这难道不是你的产品经验?  ▍运营线:  新媒体运营,运营的是新媒体渠道。产品运营,运营的是产品。如果把新媒体账号当成一个产品呢?你既是产品经理,也是产品运营。  对于产品运营线来说,很多时候新媒体都是重要的承载体。首先不得不说很多公司的活动运营都还是需要在新媒体上执行落地,对于产品内无用户沉淀的公司,新媒体就是进行用户运营的外部渠道,比如小米公司的用户运营渠道矩阵——微博、微信、社区、米聊。  说起来都是很简单的话,做起来需要仔细去琢磨。  ▍市场线:  市场线我就不多赘述,在很多公司里新媒体运营属于市场公关体系的,所以应该清楚市场线平常是做什么工作,转换的只是渠道载体而已。  看似是讲了互联网行业的两个岗位方向,其实是两套思维方式,放在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  什么时候转岗合适?  最后,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时候考虑转岗合适?我有这样两个建议:  ▍一年为期  真正理解产品、理解用户、培养自己的传播逻辑感,一年其实是不够的,但我也不建议一个人在新媒体上花太多时间,把这个平台作为工作会剥夺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如果你有一个乱定KPI数据的领导,而你又没办法说服他时,果断炒掉他,去一家靠谱的乙方接受训练,跟同一个客户的案子至少一年时间。  ▍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案例  拿什么去告诉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官,我适合这份工作?  案例!营销人,你除了案例别无其他可证明自己的地方,不要讲粉丝数、转发数这种冷冰冰的数字。  按照我上面说的三个维度,带着你的案例,讲好你的故事,相信出路不会是问题。  作者:白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正在浏览做新媒体运营,前路究竟在何方?,查找做新媒体运营,前路究竟在何方?相关课程,请进入课栈网进行搜索。
课栈公众号
课栈网APP下载
网站地图:困扰新媒体运营的14个疑问,哪一点戳中了你?
困扰新媒体运营的14个疑问,哪一点戳中了你?
编辑日期: 字体:
从实习开始做新媒体,直至现在常被人问:“新媒体运营就是每天发发微博微信吗?”我这人耐心不足,总是懒得解释,每每以一句“很复杂,不好说”结束话题。
入行不久的小白也总抱怨:“新媒体运营,每天就是发发微博微信,有什么前途?”
1~2年经验的同行很迷茫:“新媒体运营什么都要做,却什么都做不精。”
3~5年经验的前辈很无助:“每天做重复的事情,除了升职我看不到其他的出路。”
你们啊,真是图样图森破。
新媒体没有前途吗?还是因为你太懒,只愿意做没有前途的事情?或者工作太被动,只等上司给你安排任务?
新媒体什么都做不精?好的新媒体人才当然有其专攻,不论内容、推广还是其他,总有一项是你最擅长的。你本来就不需要什么都做精,因为你不是一字型的天才或傻逼。你要做一个十字型人才。
新媒体看不到出路?我想说,任何事物都有周期,每个时间段都好比一段抛物线,都有曲线向下的时候。但你只要能及时往上窜一窜,你的人生还是会一直向上。出路就在你及时向上窜的那一刹那。
针对大部分新媒体同行都有的14点疑问,我来一一说下自己的看法。
问:怎样从干货文章中汲取知识?没有实操性的干货文章都是扯淡?
答:当你看够两百篇干货文章的时候,就无需再从中汲取知识了。因为干货文章对于此时的你来说,都是千篇一律的,因为方法论的东西就那么多,再也讲不出别的啦。但我不是说你不需要再看这类文章了,而是想告诉你,这类文章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用来学习知识的了,而是通过它们来拓展思路。
有人说,没有实操性的干货文章太操蛋。我很不解,既然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当然是理论性的啊,有谁能光靠读文章就读出了实操性的?实操性要靠自己实践的好不好。就像一般公司的策划和执行往往是两个人,写文章的人就好比策划,看文章的人是执行。你自己不去执行,还说人家没实操性。你怎么不上天呐。
问:如何优雅的借势?
答:想要学会借势,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刚入门的人往往对热点不敏感,总是忘记追踪热点,忘记要借势;当有了一定经验之后,你会看到什么热点都想借势,不管合不合适;等经验再多一些,你又会变得特别抵触借势,看到一条新闻,总是拿捏不定要不要借势,心里总犯嘀咕;直到最后,当你看到一个热点之后,就能立刻判断出这个热点适不适合借势。
如果你段位不够,我也帮不了你,因为我自己也还没到最高段位。这本就是孰能生巧的事情,靠的是feel。就像你每天早起读英语,即使不懂语法,也能培养出语感是一样的道理。
问:我们老板什么都不懂,却总是乱指挥,非让我写10W+的文章。我要不要辞职?
答:先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和老板有没有好好沟通过。老板啊,就是懂得比你多,但是在专业上不如你钻研的深。他不懂的时候,你就告诉他,有那么难吗?
告诉他“公号体量不同,不能相提并论”了么,给他看同类公号的数据了么。你为什么不说,不做?你就是怂呗。把想法告诉老板,有那么可怕吗?
当然不排除有的领导傻逼,尤其在大公司,漏洞多,钻空子的也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是真理,我深有体会。但是好的领导可遇不可求,遇上了就好好珍惜,没遇上也别天天让自己生一肚子气。先把其他做好,待自己有了成熟的价值观时再跳槽。有的人刚毕业就去了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结果没两三年就出来了,为什么?第一份工作往往是不如意的,同事关系处理不好,实际的跟预想的差距太大,升职困难,信心一点点被消耗。所以我一直都是建议身边的人,想去大公司的话要等有了成熟的价值观再去。
PS.这个问题不是针对我的老板,而是别人家的老板。我的领导牛逼着呢,我的领导是大牛逼。
问:工作中遇到盲点怎么办?
答: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不管是1年经验的小白,还是10年经验的老人,都会遇到盲点。其实人啊,懂得越多,就越感到迷茫。看开点,发现了问题就及时解决,只要别太钻牛角尖就好。
问:如何提高工作中的主动性?
答:咱们反过来想,工作中欠缺主动性的是哪种人呢?一是缺乏主见的人,二是十分较真的人。这两类人都容易被别人的思路牵着鼻子走,进而做了很多无用功。
举个例子,你现在站在一棵树底下,打算爬上树顶。可是你的思路一直被人牵着走,最后把每个树杈都爬了一遍。如果不浪费这些时间,你早就爬到树顶了。虽说多运动能锻炼体能,但是锻炼体能和达到树顶,到底哪个才是你的初衷?不应该是爬到树顶吗?
时间要浪费在值得的人和事上面。就比如吧,总有人劝我交个男朋友,其实姐想交就有,但是姐不乐意,为什么要跟不喜欢的人玩儿感情呢?有那些时间我干点儿什么不好啊!
问:我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学习新媒体知识?
答:有想法,善思考,常总结的人。有时候会有人跑来质问我,你才几年经验,写什么干货,讲什么课!是啊,我是没有几年经验,但我是个爱思考的好孩纸,我会常常自责,只为了把一件事做好,给自己更多的任务,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会为了把一件事做好而主动加班。我见过5年经验的老人,每天就是发发微博微信,商务拉来资源了就发个小活动。这种人啊,你再给他五年时间,也还是这副德行。所以啊,经验能说明毛呢?
问:这个行业的工资,要多少才算到位?
答:主要还得看公司吧。1~2年经验的话,我见过3K/月的,见过6K/月的,也有超过10的。所以算个平均值,应该在6-8K左右。别问我三年以上的工资要多少,我自己还没干够三年呢。
问:数据对新媒体运营来说有多重要?
答:数据很重要,但没你想的那么重要。确实应该好好研究数据,但不要只盯着数据看。科学家们不是常被吐槽吗,“你们拿着国家的钱搞研究、挖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老百姓早就知道的常识”。
刚开始的时候,我凡事都要看后台数据。后来发现,很多数据都具有不可复制性。比如这篇文章因为某个KOL的自然转发而突然爆量,你就以为自己写得有多牛逼了。除非你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粉丝的大号,体量庞大,数据的适应性高,否则就别太操心数据,小的波动不能代表什么。你需要做的不是死盯数据,而是要对数据足够敏感。而敏感来自于生活,不懂的话就学学双鱼座。
问: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答:多读、多写、多思考,培养深度思考和发散思维。(并没有速成的办法,如果你真的没思路,可以套模板,网上一大堆,搜搜就有了。)思想和创意,你总得占一样吧。往往是年长的有思想,小年轻们有创意。其实做文案的,没有特别好和特别坏这么一说。拥有成熟思想的人确实写得比较到位,但是文字功力不够的人也可以用创意弥补啊。文案这事儿吧,太TM主观,见仁见智,无分对错,所以不要被别人的否定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文案被否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你的文案被一致通过,要么说明你写的太俗,要么就是写的太牛逼。这两者,说的应该都不是你吧。
问:为什么有的事情怎么想也想不通?
答:不只是你,所有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有一件事是你怎么想也想不通的。因为人啊,不同时期总有不同的诱惑。如果不能完全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那就想想自己不要什么,做排除法。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但我肯定不喜欢胖子。拒绝胖子,就成了我的其中一项择偶标准。
问: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中总会跟各个部门打交道,如何快速有效的对接呢?
答:事情开始前尽量想周全,做好最好的以及最坏的打算。一定要给自己留好后路,备好两套方案。如果不幸地碰到了猪队友,学会反思总结,在吃亏一次后就该想好对策,别被猪队友一坑再坑。被坑一次是他的错,但次次被坑就是你的问题了。
问:关于公众号定位,我是该做个小而美的公号,还是受众广泛的公号呢?
答:说两点,一、小而美的公号必然主打高端(or细分)群体,受众广泛的公号逼格自然要降几级。
都想做高端群体,又想人人都关注你,那是不可能滴。高端(or细分)群体就那么一小撮,可能还不到中国人口的千分之一呢。二、其实怎么定位,完全看的底线,就算你内心希望为了吸粉写鸡汤文,可最后真的这么做了吗?
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你选择不做,她选择做,因为你们的底线不一样。
咪蒙,文学硕士,文化高吧,可她的底线太低。
最后我想说,在这方面我是个底线很高的人,比找男人的标准还要高。虽然男人还没找到,但是底线不能变。
问:你怎么看待直接在网上做销售的新媒体?新媒体是销售、还是运营?
答: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经过几年的演化,新媒体出现了新的一派——销售型新媒体,就是直接在线上卖货。当然了,我们得在一定程度上为销售额负责,但是这种单点直线式(眼里只有销售额这个唯一最终目标,这是销售)vs迂回曲线式(过程中历经各个节点,销售额为最后一个节点,这是营销)。你会选哪一个?
用尽各种手段在线上做销售的,你看微商就知道了;用尽各种手段在线上做营销的,你看之前的小米。
营销=企划+销售,新媒体=营销+运营。“销售型新媒体”错就错在它太片面,并且以偏概全了!对新媒体来说,营销或销售是目的,运营是过程。
一般企业把运营分为用户、内容、活动、产品等运营,但我觉得下图的分类方式才是最精确的。 因为运营的所指越来越宽泛,向前触及到市场,向后触及到产品。不过大多数企业的“新媒体运营”更多的在做“社会化营销”的工作,还是不能完全的归到运营范畴。
问:怎样才能做好新媒体?
答:一是多交流,二是善思考,三是常总结,四是高情商。就拿我回答的这14个问题来说,都是通过以上四点得出的。
说了那么多,只是希望你在看到文字后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虽然在工作中结果很重要,但是思考的过程同样重要。希望你能多多思考,希望有一天你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大牛逼。
这里着重感谢下我们的霸道总裁老陈,让我如愿加入懒投资。这里不像公司,倒像是几个好友在咖啡馆聚会,放松舒适,灵感也在欢声笑语的交流中不断迸发。我的选择果然没有错,也希望你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而不是任由自己被环境改变。
作者:边铁轴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运营路上你我他,携手共谈运营事!
专栏作者:爱运营
在爱运营交流各自运营知识,让我们的运营能力在沟通中得到提升。官方微信账号:iyunyingorg。欢迎关注微信。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运营文章感兴趣!中国未来10年最赚钱的五大职业:新媒体运营前途好
来源:商业视角
  如今的时代,是发展最快的时代,也是发展最好的时代。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新行业、新职业层出不穷,有些老职业逐渐被淘汰,新职业广受追捧。
  在如今大学生满街跑的时代,名校生、高学历人群并不一定能挣钱多,关键是是不是选择了一份好工作。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有哪些职业集三千宠爱与一身?未来又有哪些职业最赚钱?根据相关数据,小编整理了10种未来10年最赚钱的职业。
  1、资深金融分析师
  资深金融分析师一般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具备优秀的金融理论素养,并且都是经过专业认证的高级金融人才,一般都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高顿研究院张老师表示,金融分析师一般是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专业的金融机构上班,CFA持证人薪水一般高于同岗位人员。
  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分为几个等级,明星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有一定经验的分析师等。据说研究院的明星分析师的身价在100万-300万不等,资深金融分析师一般都有几十万的年薪。
【作者:】
(责任编辑:李丽梦)
24小时热闻点击排行榜新媒体运营是不是活该没前途?_网易荐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营销的前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