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概念

探讨马克思早期的货币概念,政治经济学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探讨马克思早期的货币概念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在马克思的早期着作,尤其是在《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摘要》)中蕴含着丰富的货币思想,其中关于货币与人性进步,货币与社会发展的思想不仅是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对于现时代批判货币拜物教思潮,树立正确的货币世界观、货币价值观、货币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早期对货币的人本分析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鲜有关于这方面的论着.因此,探讨马克思早期的货币概念就成为了本文的当然主旨.   一、货币:私有财产交换的中介   在《穆勒摘要》中,马克思高度评价了穆勒把货币看作交换中介的观点.一切私有财产都可通过交换转化为货币,并可通过货币而交换另外一切私有财产.在现代市民社会,货币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体现了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价值关系,它是排除了私有财产特殊个性的抽象形式,是私有财产的外化,是外化了的私有财产.那么,为什么非得通过货币转让私有财产呢?马克思继承了国民经济学的一般看法,认为这是由于贫困和需要.交换双方都是特定私有财产的合法占有者,对方拥有的物正是我需要的,没有它我就无法生存或者我的本质就无法实现.使两个私有者发生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关系的是物的特殊性质,即物的使用价值.对于物的特殊性的需要,使每一个私有者意识到除了他对物的财产权关系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本质的关系,即他并不是退居在自己内在城堡中的特殊存在者,而是一个处于社会联系中的总体存在者,他的需要通过交换而与另一个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发生内在的财产权关系.交换双方为了满足需要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私有财产,每一个人通过货币把私有财产转让给别人.可见,私有财产权在法律上的确立是交换的必然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两个所有者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过,是在确认私有权的同时放弃的,或者是在私有权关系的范围内放弃的.因此,每一个人转让给别人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的一部分.&①其实,把货币看作交换的中介是国民经济学的一个常识性看法,马克思超越的地方就在于深刻地认识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仅仅表达了货币的经济学意义的社会功能,而货币的本质就在于&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在于&人的、社会的行动&,也就是说,货币的本质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联系的性质.马克思认为,当社会联系的中介外化为货币时,货币取代了人本身成为支配世界的力量,谁拥有货币,谁就拥有了支配世界的权力,权力的大小与拥有货币的数量成正比.这样,在现代市民社会中就发生了一种严重的颠倒:创造了社会历史本应作为人类主体的劳动者却变成了客体,作为中介关系定在的货币却取得了主体地位,资本家正是通过占有这种中介关系而获得了对工人的支配权.   私有财产的交换催生了货币的产生.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独断地把私有财产的存在看作是某种不言而喻的事实性存在,不需要研究私有财产的起源、前提,他指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异化劳动是确立私有财产的原因,二者的关系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第一性的东西和第二性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不能发生颠倒,相反的结论无法成立.可见,私有财产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不是一般劳动的产物,否则私有财产就成为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暂时产物,即仅仅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当消灭了异化劳动,劳动变成自由劳动的时候,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特定的财产形式就会被真正人的、社会的财产形式所取代,这时以货币为中介的私有财产之间的交换就丧失了存在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不需要货币的中介作用,而变为符合人的本性的类的联系.马克思与洛克、斯密等主流政治哲学家关于财产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认为私有财产权是实现自由的最重要方式,是最重要的自然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马克思首先关注的是财产权的政治压迫性,财产权是剥削工人的合法凭证,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废除财产权,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以期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分享财产所带来的收益.正如汤姆&洛克曼所说,&马克思从来不主张保护一般制度上的财产权,也不主张保护特定经济观念上的财产权,它们都把一定历史时期内存在的私人财产权看作整个社会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③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权至多使少数财产所有者获得收益,它会拉大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   当私有财产通过异化劳动产生之后,私有财产又进一步加剧了劳动的异化,劳动在更高程度上的异化又使私有财产更大程度地积聚,二者从因果关系变成了相互作用关系.&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④在《手稿》中,马克思意识到了劳动创造财产权的悖谬:   劳动创造的财产不归劳动者所有,反而归资本家所有,也就是说劳动与财产权发生了分离.因此,被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看作天然合法的财产权,在马克思看来却是非法的,它是不通过支付等价物就可获得他者劳动的权利.不具有任何财产的工人为了获得工资(货币)不得不屈从于资本的逻辑,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创造统治自己的客观力量,这种越来越大的不受人控制的客观力量在近代市民社会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货币成为统治人的上帝,本应作为手段的货币却变成了一切活动的目的,货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异化.   二、货币异化:货币异化为真正的上帝   货币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润滑剂&和&牵线人&,极大地促进了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自然经济的瓦解和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的兴起,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主动轮&的作用.由于对货币的这种社会历史作用的深刻洞悉,美国学者卡弗富有见地的指出:&马克思在货币概念中对于整个社会概念结构的具体探索,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批判的主题.理由是:马克思把货币看作是剩余产品交换发展的概念与实践,是资本的概念与实践前提.&⑤具有购买一切东西特性的货币激起无数人为之发疯和着魔,人们对货币的渴求,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样,货币被当成万能之物,除了拥有货币的欲望之外,人没有任何其他一切欲望,货币成为市民社会&真正的上帝&.作为人的创造物的货币却成为人世间的主宰,人被他自己的创造物奴役,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为了获取货币,人不惜牺牲生命和人性,这就是货币异化现象.可见,货币在市民社会中表现出了典型的两面性: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导致了货币异化、货币拜物教现象的产生.但是,只要交换关系还存在,只要资本生产方式还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货币功能的成熟度、货币形态的发达程度仍然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下面,我们首先来看货币异化及其现实表现.   马克思在《问题》中将货币的特性概括为:&金钱是以色列人的妒忌之神;在他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金钱贬低了人所崇奉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 人的世界和自然界 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⑥在这里,马克思把货币比作宗教中的神,在宗教中,神成为社会的主体,人处于依附地位,匍匐在神的脚下,而在日常生活中,货币取代了神在宗教中的地位成为社会的主体,人已经丧失了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这种能力转移到了异己的货币之中.与莱茵报时期相比,马克思此时已不再把对物质利益的追逐看作是下流的唯物主义,而是从理论上开始正视这是现代市民社会的一个本质方面.在《问题》中,马克思指出,虽然在政治生活中,犹太人在名义上不享有政治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掌握着巨大的政治权力,因为他们拥有支配世界的货币,在观念中政治权力凌驾于货币之上,而在实际生活中前者却是后者的奴隶.对经济问题的关注使马克思开始不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经济生活的异化是政治生活异化的基础.通过货币的引入,马克思已开始注意到之前对市民社会的批判缺乏经济学的视角,于是在赫斯《论货币的本质》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下,开始投身于研究政治经济学.而对货币本质的洞悉只有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与《问题》仅仅关注货币的消极作用相比,在《穆勒摘要》和《手稿》中,由于经济学研究的逐渐深入,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货币是社会联系的&纽带&,是经济活动的&牵线人&,洞悉到了货币在现代市民社会中的不可或缺性,开始从社会关系中思考货币的本质.   货币具有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它能使不同的事物,甚至是对立的事物之间具有可比较性和可交换性,这是货币的一个根本特性:价值通约性.由于货币具有价值通约性,它能够使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这实质上扼杀了价值的丰富多彩性,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价值之间很难进行通约,存在着许多用货币买不到的东西.借用康德的术语来表达,道德世界中的价值与现象界中的价值无法通约,人自身的道德、义务、信仰等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这种衡量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康德第二条绝对命令的背离:人不再被视为目的,而仅仅是获得货币的手段,人陷入货币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其超越性的本体向度被遮蔽了.对文学经典具有浓厚兴趣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曾长篇引述莎士比亚的戏剧《雅典的泰门》对货币的价值通约性进行尖锐的讽刺:   货币&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⑦.可见,异化为上帝的货币具有&神奇的&颠倒黑白的力量,它能够使一切事物进行普遍的混淆和替换.   货币作为测量标准能够使不同的价值进行通约和划等号,这本身就暗含着向量的&无限性&进行扩张的必然性,货币的量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逐渐成为货币的最强有力的属性.&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货币在质的方面,或按其形式来说,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为它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⑧货币的这种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激发起人们的贪婪欲望,使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不断地去超越已经获得的有限趋向无限,这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货币的本性就是要不断地超出自己的界限.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切人为了追求货币都不讲道德.&只要私有财产和货币制度对人的统治一天不消除,道德始终就只能是装装样子的道德.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外在的对抗性.&⑨经济的高度发展以牺牲人的道德和尊严为代价,创造了高于以往历史财富总和的现代市民社会却把道德拉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马克思认为,依靠货币的中介关系而对我存在的东西,即能够用异化为上帝的货币购买的东西是我本质力量的直接延伸.我拥有的货币数量有多少,我的力量就有多大,货币的特性和本质就是货币占有者的特性和本质.我能够做什么以及我是什么并不取决于我个人的特性,而是由货币决定的.由于货币的这种&万能&作用,追求货币的需要成为压倒和统摄了其他一切需要的唯一需要,泯灭了需要的丰富性,人成为了单向度的存在物.为此,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把货币看作唯一需要和真正需要的国民经济学.为了最大程度地赚取货币,国民经济学家把工人的需要标准仅仅维持在牲畜般的维持最低肉体生活这一层次上,他把工人看作是没有需要的存在物,正如他把工人的活动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纯粹抽象.国民经济学家&把工人的需要归结为维持最必需的、最悲惨的肉体生活,并把工人的活动归结为最抽象的机械运动;于是他说:人无论在活动方面还是在享受方面再没有别的需要了;因为他甚至都把这样的生活宣布为人的生活和人的存在&,它的基本信条是&自我克制,克制生活和克制人的一切需要&.   因此,国民经济学仅仅把人当作工人 劳动的动物来考察,他只考察劳动时的工人,对于工人的其他一切不能赚取货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任由资本的逻辑肆意摧残.可见,国民经济学只是发财致富的科学,货币是他的唯一追求.   工人为了获得被异化为上帝的货币,不得不过度劳动,牺牲自己的时间和自由.在马克思的早期着作中,由于经济学研究尚未深入,并没有对时间作出更深入的分析.后来,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时间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核心命题,他把经济归结为时间的经济,把一切节约归结为时间的节约.他指出: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垮了,心智也犷野了.&11只有在可自由处置的时间中才超越了经济必然性的限制,才能体现发挥自己本性的自由本质,这就是马克思时间观的核心.马克思强烈反对资本对自由时间的占有,资本具有像狼一样的贪欲,尽可能地把工人的自由时间变成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甚至连工人的吃饭时间也被克扣,尽量把吃饭时间整合进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本来说,工人的意义就在于一生都被看作用于资本增值的劳动力.   三、货币文明:货币成为社会联系的纽带   由于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思辨的辩证方法,马克思在对任何现存事物的批判中都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货币当然亦是如此,马克思在对货币异化、货币幻象的批判中,同时包含着对货币文明的肯定性理解.而对马克思货币文明思想的研究,尤其是对早期马克思着作中货币文明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货币的文明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作为社会联系的纽带和各民族的牵线人,它打破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扩大了人的交往,促进了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人的解放程度是与交往程度一致的,人的交往程度越高,解放程度也就越高;当货币被用作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时,货币表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功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对货币的思考是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结合在一起的,要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就必须扬弃货币异化,吸收货币的文明要素.深受马克思货币哲学影响的齐美尔指出,货币在现代市民社会中的文明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货币的纽带作用&把最偏远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建立各种愈来愈广泛的社会的圈子&;另一方面,货币经济旨在强调个人独立,个人的自主性,它&使个人人格有可能达到最高的保留、个体化和自由.&12齐美尔的这一思路显然受到了马克思货币文明理论的影响,但他又没有达到立足于人的解放研究货币问题的高度.   作为社会联系纽带的货币瓦解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使这种关系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促使了传统共同体的没落.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从属于一个较大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最初表现为家庭,后来表现为由家庭组成的氏族中.个人的身份、地位、角色都是由共同体决定的,个人没有权利进行重新选择,因为整个人都被囊括在共同体稳定的结构之中,这种结构表现为以血缘、性别、等级为基础的自然关系.因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只具有在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基础上的有限交往.与这种直接统一的共同体形式相反,货币促成人与人之间建立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联合超出了地缘和血缘的限制,因而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这种交往仍将继续扩大.作为交往中介和社会联系纽带的货币促使了历史由民族性、地域性逐渐向世界性转变,促使了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形成.过去那种各民族之间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相互隔绝状态由于货币这个牵线人变得相互依赖、相互影响.19世纪中叶,新的金矿的发现对世界交往的促进这一历史事实证明了马克思这种判断的正确性.货币促进了交往的扩大,也间接地促进了人的解放程度的提高.马克思认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3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思考始终是从人学向度出发的,与对人的研究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货币哲学也就是从货币的视角研究人的哲学.   作为社会联系纽带的货币,其文明作用的另一个典型表现体现在货币可以转化为资本,资本作为历史上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的增长.对马克思货币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赫斯在《论货币的本质》中指出,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就是个人利己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小商人世界&,货币是小商人世界的本质,犹如上帝是基督教天国的本质一样.   可见,赫斯对货币以及货币与人的关系的理解始终没有超出流通流域,而马克思在根本上超越赫斯的地方就在于不仅把货币理解为交换关系,而且理解为其范围更为广阔、其内涵更为丰富的资本关系.资本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迄今为止最为发达的生产方式,它打败了家庭制、奴隶制、农奴制等建立在人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一切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了人格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促使了个人意识、个人自主性的逐渐觉醒.作为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方式不仅客观上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尽管这种创造不得不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5而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正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在现代市民社会,大多数人为了生活得更好不得不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把挣钱作为首要目标,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一种流俗看法:生活的整个幸福和人生的全部乐趣都与占有一定数量的货币息息相关,并且占有的越多,幸福指数越高,货币从一种手段逐渐上升为最高目的.货币凝结为一个中心点,人们不断地工作就是为了得到这个中心点,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凭借它才能获得生活的一切快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货币异化为现实世界真正的上帝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只要资本生产方式没有变化,只要交换价值还是生产的目的,就不可能取消货币.货币在现代世界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货币功能的成熟程度、货币制度的发达程度仍然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我们当前的任务不是要取消货币,而是要树立正确的货币世界观,货币人生观、货币价值观,因此研究马克思货币哲学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批判货币拜物教,警示货币幻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1 体育的新世界秩序和无畏的希望: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 学界对资本主.. 梅林认为,《哲学的贫困》只是一本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论着。①其实不然,它同时.. 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女性经济学是以女性个人或群体为研究对象,将性别.. 20 世纪 80 年代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事件,一部分生态社会主义学者.. 一、社会历史形态的生命周期 一个商品有它的生命周期,一个企业有它的生命周期.. 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世界里,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市场是民主体制.. 政治经济学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宏观经济学 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率 有什么更直观的定义么 怎么理解和区分? 如题,宏观经济学 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率 有什么更直观的定义么 怎么理解和区分? 货币工资率就是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没有考虑物价水平。
价格水平,也就是当下的物价水平,如果非要定义的话可以用价格指数,也就是每种商品的价格乘以这种商品占社会总商品量的比率然后相加。
宏观经济学中有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水平,就是说你实际以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工资,是以货币表示的工资,除以价格水平。
原创望采纳!!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苹果/安卓/wp 积分 106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5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01:45 编辑 货币从就是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 关于货币的本质,在西方货币学说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货币金属论,二是货币名目论。   货币金属论者从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 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的产物,随着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货币目前在西方货币学说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这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马克思则认为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述定义都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只是货币表层含义职能的表述,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缺乏深刻的抽象概括,未能达及本质。金属论与名目论之争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不是财富?要刻画货币的定义就必须回答上面的问题。新宏观主义认为货币是社会公认的权利。如果是金属货币,这种权利为物权;如果是纸币,则是债权。这里的债权是相对于纸币发行人的,也即纸币发行人对其有兑付或保值的义务。而金属货币则在转让时已经将其内在的权利一并交付,因此,其原始发行人也就没有了兑付义务。社会公认指的是被普遍认可接受,从而能够进行价值计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个体信用需要社会机构评估的原因。这种权利可以分割、转让、储蓄、变动、不记名。货币是不是财富?这要从个体与整体、静态以动态来分析。在静态上,也就是货币总量与实物劳务总量都不变的状态下,微观个体持有的货币越多,意味着他所能主张的权利份额越大,从而也就越富有。而宏观整体是所有货币的加总,分子与分母都等于1,货币总量的多少不影响实体财富的增减,因此,货币不是财富。在动态上,也就是实体劳务总量可以发生变动,而这种变动往往是和货币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的,货币过多,会引发人们囤积居奇,投机炒作,反而会抑制产出;反之,货币过少,会使生产的利润空间变小,引发通货紧缩,同样会使产出减少。这就是弗里德曼所要求的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但难题在于这个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度量,人类却从没实现过,其瓶颈在于货币的发行方式。现行的货币发行方式是以市场个体间的债务债权为基础的,债务人成为货币的发行人,下级企业的利润与工资的提供者,由于消费需求是总投资的一部分却担当最终需求,这必然导致需求不足,从而引发利润与储蓄货币的过剩,为此不得不增发货币补充消费,结果是一方面货币过剩,另一方面货币不足;而这些过剩货币是极其不稳定的,随时可能潜入实体,抬高社会生产成本,形成滞涨,也就是说传统的货币发行方式是粗放低效的。储备需求指的是央行对过剩资本购买公共品提供货币补偿,比如基础设施民营,央行支付通行费等,使得社会免费使用公共品,从而既充分利用了过剩货币,又增加了社会财富产出与积累,提升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福利水平。 载入中......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经验 + 20& 学术水平 + 2& 膜拜领袖:弗里德曼 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随之而来。 呵呵&&果然不一样 上善若水,静水潜流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上市公司债务冰山&叶檀 不要说上市公司债务堆积如山,更大的恐怕还在后面——ZF债务,美国、日本、欧盟,至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只是小菜一碟;消费者债务危机更是家常便饭,房奴车奴卡奴满街奴隶,至于次贷危机则是集中展示而已。铁道部的债务已达2.6万亿,下一个即将成熟的是地产债务,因为经济越发展,债务必然越大,这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货币发行问题,事实上,当今的经济是依靠债务拉动的。 自由的思想,有效的实现,更快的进步。 林毅夫:经济学将东移 08:07 作者:林毅夫来源:《中国企业家》 从斯密到1930年,经济学在英国,1930年至今,经济学在美国,今后经济学将向中国转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文/林毅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被看作经济学家在国际上的最高位置,这一位置传统上都由发达国家的大师级经济学家占领。我是第九任,之前八任,包括钱纳里、斯蒂格利茨、萨默斯、斯坦利·费希尔,都是美国顶级大学教授。我能到世行当首席经济学家,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快速,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在ZF和市场关系问题上,过犹不及,不及犹过。比如,结构主义对ZF的强调就过了,造成资源错误配置,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因此乞求ZF的各种保护补贴,导致种种扭曲和寻租,这就是过犹不及。但是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是不及犹过。如果只强调市场竞争,ZF不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补偿外部性,就会导致产业和技术升级非常困难。智利从1970年代开始按“华盛顿共识”进行改革,没有形成新的产业,一直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子。 自由的思想,有效的实现,更快的进步。 林从实践中得出实体经济需要补偿的必要性,但缺乏合理性证明。 自由的思想,有效的实现,更快的进步。 支持,谢谢!!! 金属货币之所以退出现代社会流通在于,一是总量,它必须增长,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稳定的物价作为参照物。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公认的权利,发行它的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增加产出,而不是追求货币本身的生产。 自由的思想,有效的实现,更快的进步。 谢谢,非常好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   |   |   |   |   |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