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黑石kkr集团招聘,KKR 工作

中国最权威的教材图书网站 
图书分类 -
客服电话:010-
图书查询索引
书名 ISBN 作者 丛书名 出版社 出版社编号 发行单位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最新可供书目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ISBN:978-7-300-14584-6
折扣价:¥53.82
折扣:0.90
节省了5.98元
发行编号:145846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内容简介:
 《资本之王》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o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   凯里和莫里斯是两位资深的私募股权记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黑石集团所参与过的每一笔交易,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创始人、雷曼元老彼得o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户上门筹资的1985年。 本书不仅仅是个人传记,它还为读者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作者在书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收购案例大课。
作者简介:
 戴维·凯里,曾为《财富》《机构投资者》《广告周刊》等美国知名杂志撰稿人、《公司金融》杂志编辑,有20多年私募业及并购业报道经验,现为《生意》杂志(The deal)资深作家。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文学硕士。
章节目录:
主要人物一览表
译者序 全球PE行业的象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文版序 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
一场自我加冕的盛典
“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施瓦茨曼耗资300万美元的奢华生日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昭示着镀金年代新国王的诞生。镀金年代市场火热,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头军--黑石集团的CE·。
“这会是一个金矿”
早在1978年10月,名不见经传的投资公司KKR就以3.8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这使得31岁的投资银行家施瓦茨曼迫不及待地想一探其中的究竟。他隐约感到一种新兴事物正在孕育,这种新事物将带来不可思议的利润以及绝佳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一项全新的事业正在召唤着他。
投行新秀德崇证券发明了垃圾债券,为收购公司募集了远超他们想象的大额资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事业巅峰的米尔肯和他的团队每年至少承销了20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占据了整个融资市场的60%。他们给杠杆收购界带来的新的融资手段,彻底改变了并购市场的游戏规则。
黑石的诞生
1987年秋初,黑石集团的基金已募集了6亿美元,虽然离他们所设想的10亿美元还差不少,但那段依靠不稳定的并购咨询费过活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两年的煎熬,黑石集团终于修成正果,可以在这梦幻般的领域大干一场了。施瓦茨曼说,“我们仅仅是搭上了末班车”,但这也许是黑石集团历史上“最为幸运的时刻” 。
“我们是您最忠实的拍档”
运输之星公司的交易,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3年来一直推崇的“友好合作型方式”好好做了一回广告。黑石无疑是这笔交易的赢家:交易完成后仅两年多时间,黑石集团收回的资金就几乎达到了当初投资额的4倍。运输之星公司的成功向华尔街证明了,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精于运作收购业务。
每一单交易都是或生活死的抉择
运输之星公司的成功带来一系列良好后续效应,可惜好景不长。1989年,两个错误投资决策使公司很快偏离先前设定的轨道,让这个年轻的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投资决策方法。接连的失败也催生出一个残酷的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人只要犯一次足够严重的错误,就必须出局,合伙人也不能幸免。
一个人的舞台
虽然在黑石集团诞生这件事上,与他的小拍档相比,彼得森贡献更大。但到1989年,施瓦茨曼已经是公司毫无争议的领导者,这时距黑石集团成立还不到4年时间。劳伦斯·古费认为,彼得森是黑石集团的指南针,但是,施瓦茨曼制定公司事务议程,没人指责他自视清高、难以接触,他是个充满活力而又凶猛的老板。
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几个月,市场对步履蹒跚的经济状况及其对杠杆收购业务不良影响的担忧越来越多。1989年初秋,贷款人开始担心,大量杠杆收购企业很快就会被沉重的债务负担所拖垮,因此他们都拒绝为新的杠杆收购融资。一场经济风暴正在酝酿,而黑石集团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在这一年,黑石集团接连遭受4次重创。
对手不止一个
残酷的经济动荡终结了过去10年的杠杆收购交易狂潮,永远地改变了杠杆收购行业的力量对比。在那些大吹大擂的公司倒掉的同时,黑石集团生存了下来,以更平等的地位与KKR公司展开竞争。剧变还令新一代弄潮儿脱颖而出,其中4家新公司后来与KKR和黑石集团一道,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和彼得森分道扬镳
彼得森的一位投资银行家朋友说:“钱对彼得来说并不像对史蒂夫那样重要。”以施瓦茨曼为标准,彼得森对物质利益的渴望并不强烈。“彼得看不惯的是史蒂夫的生活方式、他对财富的炫耀和哗众取宠,这些都不是彼得的风格。”
房地产,黑石的“新宠”
随着20世纪80年代资产泡沫的无情破灭,房地产商和银行在困境中挣扎,而政府急于脱手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储蓄和贷款资产,将其卖给出得起价的买家。在步入低谷的房地产业务中,施瓦茨曼看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
跻身王者之列
1997年10月,正式结束募集的黑石集团第三只投资基金达到4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仅次于产业大哥大KKR集团1996年募集到的57亿美元收购资本。有了这笔钱,黑石集团再也不是空有抱负的并购业新星,而是实力雄厚的大玩家。在这之后,再也没人怀疑施瓦茨曼从KKR集团手中夺过私募股权王冠的野心。
150亿美元,科技泡沫时代的巨大收获
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黄金时代,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已不是资本市场的主角,盈利率低却稳定的公司被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遮挡了光辉。黑石集团发现,自己成了这场革命的旁观者,但他收购业务部门里最年轻的合伙人马克·加洛格利却不经意间在互联网大潮里取得了一些成功。
昂贵的德国之旅
黑石集团在2000年正值市场巅峰时期所做的投资中,有2/3都失败了,而在德国的投资堪称最大的败笔之一。对于黑石集团的新媒体与电信基金来说,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因为它从自有资金里拿出来投资的这1.59亿美元占该基金已投资额的70%以上。伴随着2003年整个电信产业的严重萧条,想要依靠新投资来摆脱困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做一只精明的“秃鹰”
在2001年末和整个2002年,股票和债券市场仍然处于不断衰退阶段,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偏离传统的投资法则,调转方向进入了秃鹰债务投资领域。他们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利用市场的混乱和商界的经济问题为他们自己和投资者牟利。但他们在市场底部投资的亿万美元资金为卖家提供了渡过难关急需的资金,也稳定了公司不断下滑的估值。
寻找下一个“施瓦茨曼”
21世纪初,施瓦茨曼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市场的动荡,他还在与一家管理层已经无法驾驭的公司博弈。黑石集团再也不是头十年他和彼得森管理的那个飘摇不定的小公司了。他说:“我每天工作14小时,大部分周末也在工作。我最终会变成公司成长的瓶颈。很明显,我需要帮助。”
塞拉尼斯,最成功的投资
2005年1月,塞拉尼斯再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塞拉尼斯公司筹集的普通股及优先股市值近10亿美元,其中8.03亿美元由黑石集团及其联合投资者获得。到2007年5月,当投资者将其持有的最后的股份售出后 ,黑石集团及其联合投资者从塞拉尼斯获得的利润高达29亿美元,这一数字是他们投资成本的5倍,也是黑石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业务收入。
变现再投资
经济复苏简直是上帝对这个行业每个人的恩赐,但是黑石集团却超越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黑石集团的第四大投资基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扣除黑石集团自身拥有的部分股权利润后,该基金的年收益率超过了70%,是同期股票市场20%年收益率的约2.5倍,也令KKR集团、阿波罗公司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必须成为第一个行动者
从公开市场筹集到真正的永久性资本是私募股权管理者的梦想和“圣杯”,因为那可以避免烦琐的资金募集活动,也能拓宽投资者的范围。阿波罗在公开市场争夺战的第一回合中获胜,筹集了近10亿美元的新资本。KKR紧随其后,在公开市场争夺战的第二回合获胜。施瓦茨曼总结这一教训是:“成为第一个行动者是至关重要的。”
证券化,再掀并购狂潮
随着2005年交易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一波收购浪潮在私募股权基金的推动下成了一场史诗般的运动。除了股权资本的支持外,收购风潮的掀起还源自于债券市场的创新--证券化,这种创新犹如80年代迈克尔·米尔肯对债券市场的改变,詹姆斯说:“你看到的是过度的繁荣、过分的信心,人们在过去145年里所承受的风险都已经不值一提。这就像是一个泡沫。”
疯狂的写字楼聚会
收购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交易额为387亿美元,轻而易举地超过了1989年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烟草公司支付的313亿美元。黑石集团这个既谦逊又在公众场合很腼腆的格雷,不仅登上了房地产界的顶峰,而且正在打破除亨利·克拉维斯之外没有人能创造的私募股权的记录,这是黑石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黑石上市了
黑石通过出售股权所获得的76亿美元中,黑石集团及其合伙人拿到46亿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拿到6.84亿美元,处于半退休状态的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拿到19亿美元。黑石集团的上市不仅仅是私募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美国近5年来最大的IP·,它直接推动黑石集团晋升为华尔街顶级公司。现在,黑石集团的市值已经与雷曼兄弟齐平,同时也是高盛的1/3。黑石集团成功了。
繁华后的落寞
这是一首华丽的终曲,就像国庆日绽放的烟火,绚烂之后便是一片寂静。由于次贷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蔓延,过去几年里慢慢构筑起来的债务大厦也开始颤抖,地板在吱吱作响,墙上的裂缝开始不断变大,市场投资者已是一片惊慌。垃圾债券的利差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风险”,这个几乎已经从金融大辞典里消失的字眼又重新被人们议论起来。
改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
2007年市场情况进一步恶化,在行情不错时放大收益的“杠杆”很快开始起反作用。私募股权基金所控股的公司市值缩水,但账面负债却丝毫未减,双重压力让大力投资的私募股权公司面临巨额股权投资化为乌有的威胁。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私募股权公司拼命举债,然后再不断抬高收购标的公司的价格,尽可能的攫取每一分钱的利润。现在,该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
是创造者,还是掠夺者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质疑私募股权的一切:它的未来、它的经济地位以及它创造价值的能力。尽管将自己更名为“私募股权”,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通过重构公司业务而创造价值的企业工匠,但是,收购行业从未超越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声誉。在大众眼里,他们是无情的职业操刀手,为了短期的利益掠夺他们公司的现金和资产。
资本,永恒的王道
现在,私募股权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这并不是说资金短缺,整个行业始终还是坐拥3500亿~5000亿美元的资金,它们不停地向市场注入大笔资金。杠杆收购仍然是私募股权公司的典型业务,当债务市场回暖时必将首先繁荣起来,但私募股权行业注定会向新型业务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淘汰。”这是施瓦茨曼喜欢对黑石集团员工讲的话。
精彩片段:
詹姆斯在兼并中获得了110万美元帝杰证券的股票,不过要到2002年夏天股票才会归到他的名下,因此他不得不等到那个时候,但很显然是时候找份新工作了。对施瓦茨曼来说,詹姆斯拥有理想的背景和技能:“事实上,詹姆斯天生就是个企业家。并且他在帝杰证券常年担任最终决策者,是公司下达交易指令的主要投资者。”帝杰证券和黑石集团业务的相似程度也让人很震惊。“实际上,他的职业生涯就像是我的翻版,这真是非常凑巧。”他们在黑石集团的办公室进行了初步讨论。两个人都有些吃惊,但觉得建立合作关系非常有希望。詹姆斯说:“我们在结束了初次会面后都说,‘嗯。没想到这么合适’。”施瓦茨曼希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次会面应该更加轻松、周到,因此他邀请詹姆斯到他在740号公园大道的住所与他共进晚餐。施瓦茨曼解释说:“我不想和他在办公室见面。我想真正了解他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在用餐期间,他们交流了人生经历和对世界大事的看法。施瓦茨曼说:“我们能就金融圈内的任何事情进行交流,真是相谈甚欢。假设发生了这种情形,你认为怎样能实现呢?你认为什么出了问题?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我想我们都发现彼此在投资风格和结果,以及保守主义等方面有巨大的相似之处。”
此后,他们又在施瓦茨曼的住所多次共进晚餐,在交流中两人都在观察对方。詹姆斯说:“两人间除了工作无所不谈,就是谈天说地并交换意见。只是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不知道下面会谈些什么。”管气氛非常和谐,但从很多方面看起来,他们都不大可能成为搭档。又高又瘦的托尼·詹姆斯毕业于预科学校,是郊区上层社会的新英格兰人。他的父亲在知名咨询公司阿瑟·利特尔公司,
负责管理咨询事务,小詹姆斯则在乔特预科学校(Choateprep school)读书,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取得了学士和MBA学位,他拥有贵族气质,而施瓦茨曼却缺乏这一点。据一位和他共事的女士说,他可以穿着泡泡纱来到办公室,很少有人会这么做。
詹姆斯的做事方式比施瓦茨曼更加理性。尽管施瓦茨曼可能会对部下提供的数据进行仔细解读,并质问他们的分析,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还是靠直觉,而詹姆斯则喜欢自己细致分析。
施瓦茨曼如果对某人不感兴趣时,他很难假装感兴趣或者去关心他,而詹姆斯则像是对所有人都感兴趣,无论是邮件收发室的员工还是高层。他乐于扮演老师或指导者的角色,愿意在紧急关头去做交易中的日常工作,这样的态度使下属们对他忠心耿耿。当他专注于工作时,他的工作强度和心智力量简直是惊人的。但他也很喜欢聚会,在康涅狄格州的家里款待下属,喝酒聊天,而在帝杰证券聚会上的热舞更是惊艳全场。
詹姆斯自我意识很强(其他公司的一些人认为他自大),但他是以一种和施瓦茨曼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帝杰证券,当更高级的管理人员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詹姆斯更乐于经营银行业务。他不需要在名单里看到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确实也很少出现。而他的下属则一直对他的智力、毅力和魅力充满敬畏,这一点令他十分满意。
詹姆斯暗地里对高级银行家要遵守的一些传统习惯感到不满。他坐地铁出行,作为折扣零售商好市多的资深董事,他经常穿着好市多的衬衫来上班。施瓦茨曼通常会在位于长岛的汉普顿、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Palm Beach)以及法国圣特鲁佩兹豪宅里的传统游乐场娱乐,或是在加勒比海的私人游艇上度假;而詹姆斯是个忠实的钓鱼爱好者,经常拿上鱼竿,和同样反对传统习惯的好友——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创始人大卫·邦德曼一起去亚马孙探险或到蒙古去钓鱼。
书  评:
其  它:
<table class="tblBL"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网上购书指南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公网安备号
&&&技术支持:
总访问量:黑石、KKR等众多PE机构纷纷多元化,原因何在?
如今,越来越多PE机构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如最大的几家如黑石、KKR如今已变身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PE企业希望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本,利用多元化业务形成的合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2008年后,PE的融资环境迅速恶化,为追求更多的管理资金,很多机构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其中最大的几家如、如今已变身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与单一投资策略相比,多元化经营有何优势?波士顿咨询(BCG)的相关研究给出了答案。
  大约10年前,集团、和等即开始寻求多样化经营的战略,这使他们管理的资产总额大大提升,并发展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这些企业采用了不同的多元化道路,有的进入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有的则涉足风投和少数股权投资。对4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分析表明,他们持续加大对债券和不动产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房地产,业务的重心已经不再聚焦于传统的杠杆收购基金。数据显示,在这些企业中,杠杆收购基金在管理总资产的占比从2010年的46%降低到2014年的27%。
  2006年~2008年是杠杆收购基金最兴旺的时期,出现了一批规模创纪录的基金。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资产管理机构的一般(GP)融资的难度大大提升。因此,PE机构不得不在传统收购基金以外寻求提升管理资产量的机会。PE机构开始进入新的资产投资领域,以提升有限的资产配置占比。
  一些PE机构希望能获得上市的机会。但由于收购业务的周期波动性很强,为了吸引更多的IPO投资者,PE机构不得不寻找业务多元化的机会。目前5家上市的PE公司(黑石、KKR、Apolo、和)在上市前都涉足了2~3个其他投资领域,例如房地产、债券和基金中基金(fundsoffunds)。
  鉴于业务增长的压力,一些PE企业希望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本,利用多元化业务形成的,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他们在风险评估和合规等职能上投入重金,希望在客户开拓、投资评估、投资执行和投资组合管理等方面形成。
  例如,黑石公司就建立了全球集团采购项目,将集团在PE和房地产项目中的被投公司的采购需求集合起来,形成强大的购买力。
  除了运营上的益处,多元化形成的合力对PE的营销也大有裨益。如KKR就利用自己的多元化优势,向潜在的有限合伙人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
  对于像养老基金这样的大型有限合伙人,多元化的基金能提供以下优势:可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更低的资产管理费,更合理的分成费用,以及为客户提供投资规划。
  当然,也应该看到很多PE仍然保持着专注经营,利用自己在特殊行业和国家的深度经验及专长赢得利润。BCG近期对19家最大的PE进行分析,发现其中5家仍保持单一的投资策略。其中大部分(8家)只在一个领域内扩张了业务,只有6家在多个资产类别进行投资。BCG预计,规模较小的PE将回归根本,专注于小规模的基金募集,而不是成为大型综合性的资产管理机构。
  对于大型PE来说,他们将继续推进多元化的进程,巩固自己在另类投资领域的规模优势。而中型PE则可以寻找有限多元化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收购或建立团队来进军那些与核心业务相邻的领域。而小型PE则将回归根本,清晰地将自己的优势定位在一两个领域或者国家,以期待吸引那些寻找顶尖投资能力的大型基金。对于不同PE,采取多元化还是单一投资策略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他们需要慎重地根据自身的环境、优势和战略定位进行选择。因为今天的选择,将在未来塑造企业的命运。
18272゜12617゜22125゜31977゜41697゜51532゜61425゜71065゜8922゜9878゜1024713゜124713゜223362゜319619゜419183゜518272゜617737゜717717゜817162゜916760゜10
C轮 50000万人民币 融资Pre-A 1000万人民币 融资种子 100万人民币 融资B轮 20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
投资界微信
(C)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亨利?克拉维斯挑战黑石:华尔街之王桂冠争夺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亨利?克拉维斯挑战黑石:华尔街之王桂冠争夺战
  同为私募基金的KKR 与黑石集团之间的“双雄斗”在华尔街由来已久。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更把二者之间的对决称为“华尔街之王”的桂冠争夺战,“KKR 的亨利?克拉维斯与黑石集团的史蒂芬?斯瓦茨曼,谁能成为世界私募基金行业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人物,谁就意味着能够称霸华尔街。”
  文/ 彭朋 许诗雨(实习)
  早在1988 年,KKR 公司的创始人亨利?克拉维斯(Henry R. Kravis)就因为以310 亿美元收购烟草巨头纳贝斯科(RJR Nabisco)而落下了“门口的野蛮人”的名声,并荣登当年7 月《财富》杂志的封面。作为收购大王,克拉维斯在华尔街和纽约的上层社会拥有相当不错的美名,并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获得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展厅。
  但最近几年,聚光灯似乎转移到了克拉维斯的同行、黑石集团的史蒂芬?斯瓦茨曼身上。今年3 月,他上了《财富》杂志的封面,并被称为“新一代的华尔街之王”。
  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撰文称:“在商业报道中,没有什么能比一场大对决更吸引人了,而当下最大的对战莫过于KKR 的克拉维斯与黑石集团的斯瓦茨曼‘华尔街之王’的桂冠争夺战。”《财富》杂志分析说,这是因为“谁能成为世界私募基金行业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人物,谁就意味着能够称霸华尔街”。而眼下,“这两个顶级的巨富金融家看起来要把这场争夺战打成持久战了”。
  王者之战
  让我们看看7 月3 日,就在许多美国金融家筹划“独立日”(7 月4 日)假期之际,近年来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两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KKR和黑石集团发生了什么。
  头条一:“KKR 公司宣布,其已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上市融资12.5 亿美元。”显而易见,KKR的上市是“走对手黑石集团的老路”,并且交易额比起对手要小得多。6 月22 日,黑石集团成功上市,融资41.3亿美元。这会是7 月4 日最大的商业新闻吗?也许不是!
  头条二:相隔还不到一个小时,黑石集团就宣布:“希尔顿酒店同意被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团以260 亿美元收购。”这才是真正的大头条―野蛮疯狂的收购家斯瓦茨曼碰上了酒店千金帕里斯?希尔顿!这下黑石集团占尽了风头,亨利?克拉维斯肯定又在咬牙切齿捶胸顿足了。
  由于在相同领域竞争,KKR 与黑石集团之间的“双雄斗”其实由来已久。去年8 月,KKR 在皇家菲利浦电子公司的竞购战中击败了黑石集团。到了9 月份,当黑石集团和同僚们正准备在Freescale 半导体公司上大动干戈之时,KKR 牵头的另一财团在最后一刻杀出,企图以更高的价格“ 横刀夺爱”。有关人士透露(很可能是黑石公司的朋友),KKR 在这次交易中并未付出应有的努力,它的搅局促使黑石集团再次提高竞购价格,尽管最后黑石集团赢得了收购,但代价不菲。
  2006 年11 月,黑石集团以3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写字楼管理企业EOP 公司。这也是去年最大一笔杠杆收购交易,黑石仅动用37.5 亿美元的本金,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写字楼业主。不久,不甘示弱的KKR 领导一个收购集团以330 亿美元并购了医疗连锁企业HCA 公司。
  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过去的12 个月里,KKR 公司进行了价值2000 亿美元的杠杆收购。截至今年3 月31 日,KKR 公司管理的资产约534 亿美元,比2002 年底时的183 亿美元增长了192%。2006 年,KKR 公司盈利11.1 亿美元,比2005年的9.4 亿美元增长了12%。
  在融资方面,去年7 月,黑石集团刚刚宣布旗下的收购基金筹集了156亿美元资金;KKR 则宣布自己组建了一个总规模达166 亿美元的收购基金,超过了此前黑石集团的融资规模。但故事远没有结束。正如专门研究私募基金的IE 咨询公司董事马休?克里格所说:“KKR 和黑石在很多方面持续竞争多年,他们都希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组建尽可能大的基金、达成更大的并购交易。”
  不一样的巨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为来自华尔街投行的KKR 和黑石集团创始人,有着相似的投资经历。KKR 的三位创始人都来自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公司,而黑石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则来自另一家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KKR 公司的名字来自三位创始人,而黑石集团的名字也同样来自其两位创始人姓氏(斯瓦茨曼的德文意思是“黑”,彼得森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石”)。KKR 创建人克拉维斯和罗伯茨现年都已63 岁,他们自1976 年成立该公司;而60 岁的斯瓦茨曼从1985 年开始就一直领导着黑石集团。与黑石集团相比,KKR 的克拉维斯则低调得多。分析人士称,KKR 创始人克拉维斯希望其IPO 能平静地被投资者接受,所以他选择在美国独立日假期之前公布消息,这与黑石集团高调上市相反,但KKR 仍然受到了美国各大媒体的追捧。
  根据其IPO 材料,黑石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共套现了约25 亿美元。而KKR 已经宣布,公司创始人不会套现所持有的股份。资料显示,KKR 公司资产的13%(约68 亿美元)属于永久资本,这部分资本永远不需要返还给投资者。并购交易中,KKR 似乎比黑石更激进。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KKR 就已经通过举债杠杆收购脱颖而出。1984年,KKR 完成了第一笔规模超10 亿美元的杠杆收购交易,并因1988 年收购烟草巨头纳贝斯科而一举成名。尽管该交易总额高达310 亿美元,但由于KKR 在收购过程中发行了大量垃圾债券进行融资,并承诺在未来用出售被收购公司资产的办法来偿还债务,这让KKR 在本次收购中实际使用的现金还不到20 亿美元。这一战役还被华尔街的两位记者写成了纪实小说《门口的野蛮人》,并成功地搬上了银幕。但KKR 坚持对其投资的公司长期持有,正如克拉维斯所言:“一旦你开始购买一家公司,就相当于把自己嫁给了一家公司。你必须为他负责,其实卖掉一家公司远比买一家公司要难许多。”为了十多年后能成功出售,“我们必须从买进公司那天开始正式工作,对它进行管理。”
  恶意收购成就了KKR
  上世纪70 年代的道琼斯股灾让很多美国企业一蹶不振,但成就了KKR。当时,怀着“商业智者”梦想的克拉维斯从大学毕业,在一家名叫Madison Fund 的封闭式公有基金公司锻炼了几年,开始对融资业着迷。当他用购买股票的方式做成了人生第一笔股票买卖交易后,克拉维斯谢绝了公司的挽留决定去哥伦比亚攻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克拉维斯决定离开Madison Fund,加入表兄罗伯茨所在的华尔街有名的投行贝尔斯登公司。面对着大量公司在股灾面前不得不廉价变卖自己的疯狂浪潮,克拉维斯和表兄罗伯茨找到自己的业务导师科尔博格,提出共同创建一个新公司,以趁机收购那些奄奄一息的目标企业。这三人在贝尔斯登企业金融部已经共事8 年有余,对于借贷融资、发行垃圾债券等金融技巧可谓驾轻就熟。克拉维斯和罗伯茨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科尔博格的认同和支持。1976 年,KKR 在距离贝尔斯登不到500 米的地方挂牌成立,公司名称正源于这三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新公司成立的第5 个年头,KKR好不容易收购了3 家公司的业绩,但科尔博格开始头痛难忍,检查发现脑部长了一个良性肿瘤,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两年后,科尔博格正式退出KKR。老师无奈告别并没有动摇克拉维斯兄弟的原有决心。两人在接下来的日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拼命维持着KKR 的运转。庆幸的是,科尔博格退出的次年,KKR 在收购Storer Communications有线电视公司过程中,在投资仅为250万美元的情况下获得了2300 万美元管理费,而且当时并没有人站出来质疑这种收费方式的逻辑。紧接着,KKR又在成功收购Beatrice 的交易中得到了4500 万美元的管理费。左手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公司揽入怀抱,右手飞快地点数着不菲的劳务费进账―克拉维斯兄弟在接下来的30 余年中将KKR 推到私人股权王国的至尊位置。据KKR 官网公布, 成立至今,KKR 累计完成近150 项私募投资,交易总额达到3180 亿美元。至于KKR从投资对象中得到多少回报,《金融时报》的估算是不下800 亿美元。KKR也由此挤进了《财富》500 强第55 名的显赫位置。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kr集团刘海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