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产品是什么是什么开始的做的

内容变现成真
阿里要开始做内容了
来源:行行出状元整理
“内容为王”在大数据时代是不争的事实。优秀的内容是传播推广的根本动力。从2013年起,搜索引擎越来越重视内容质量问题。而自媒体营销更是主张内容为王,离开内容就活不下去。
在“2016天猫全球商家大会”时,罗振宇以卖家身份出现并下了断论:不是流量,不是人格,而是知识——成为了这个时代里「交易的入口」。10天销量100万,这是今年1月12日罗辑思维在天猫开店卖书后的销量。当人们处在知识成为交易入口的这个时代时,做好内容、传递知识成为一种可靠的变现手段。而如今这一理论也被各大互联网行业接受。
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商家和用户。在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严重下跌,市值缩水过千亿。同时还要面临京东等竞品的高增速和竞争压力。京东刚刚发布财报,最亮眼的还是GMV高增速,京东2015年Q4和全年的GMV增速分别是69%和77.8%;而尽管有双十一提振,阿里巴巴在Q4的GMV的增速35.2%,体量庞大的阿里巴巴正在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面对“内忧外患”,阿里巴巴想出了新策略——强化“内容”在电商体系中的价值。
最直接的表现来自阿里高层。仅2016年,阿里巴巴CEO张勇就多次提到,阿里正在变为一家“媒体公司”、“营销变了,商品要有内容”、“内容是连接人群的桥梁”。
而阿里关于“内容”的布局早已展开:UC Web和UC头条拥有5亿用户、优酷月活5亿、微博日活3亿,阿里集团还投资了36氪、虎嗅等各大媒体资源。
在3月2日杭州举办的商家服务商大会上,张勇表示,“拥有4.07亿消费者的淘宝天猫聚划算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消费者媒体,每天涌入1亿人愿意为优质的内容和商品付费。”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将“内容”提升到整个公司层面。
“做好内容,用心去读懂你粉丝的心,打造高品质的内容,最终带来的是相对免费的流量。这跟原来的纯粹靠站内P4P(外贸直通车)的推广投放带来的流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阿里巴巴副总裁靖捷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的意思是,PC端原来以搜索为核心的流量分配机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并不能像原先一样,主导商家的业务经营。
内容跟粉丝、流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家渴望了解自己的用户——年龄、喜好、性别、需求等等都是商家关心的。商家的内容要去引起用户的共鸣,使他们愿意去交互、分享,这和用户看到一篇好文章、一个好产品发朋友圈逻辑是一样的。
除了投资布局,阿里巴巴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强化电商的“内容”属性。
“淘宝头条”是最直接的一例,它更像一个电商导购版的“今日头条”,邀请自媒体入驻,做清单式的内容推送。目前流量非常可观,最高峰的数据是单篇浏览量500万。
手机淘宝负责人蒋凡曾对媒体放出豪言,手淘将以三年20亿的庞大佣金招募内容小编。手淘将让各式各样谈论爱物生活、生活风格的内容生产者,在手淘上刊登自己的作品,并向入驻的内容供应商开放淘宝近10亿级别的商品库、共享淘宝的日均上亿流量,一旦促成交易,就能共享佣金。
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总经理张阔在接受采访时说,“消费者在手机端的浏览访问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用户可能会是因为要看小米的新品发布会直播、要看韩都衣舍的走秀、要听罗辑思维的演讲而‘逛’手机淘宝。”
由此,一大批以内容为核心的电商号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火了起来。
据张阔介绍,2015年,手机淘宝内容型产品的关注度和浏览率明显上升,包括、淘宝头条、淘宝社区、爱逛街在内的内容型平台和产品用户UV(独立访问量)增长率都超过了100%。
消费者对内容的重视也让一批优质的“内容型”商家账号脱颖而出,由此也诞生了所谓的“网红经济”。
网红概念来源于博客时代。以呛口小辣椒和张大弈为例,他们享受的是博客时代的红利,演化路径更偏欧美时尚博主的商业模式——跻身时尚主流媒体、与大品牌合作、创建自有品牌。
而稍晚出现的另一种模式,则是依靠自身颜值、个性和品牌调性,在淘宝店铺中杀出一条血路,形成强大的粉丝群体,比如阮VC、ANNA TI IS AMAZING等。
数据显示,在2015年淘宝女装类C店销售额排名前10的网店中,就有5家网络红人店铺,这些店铺的“掌柜”张大弈、赵大喜、于梦姣等均是知名网络红人,拥有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并善于把粉丝转化为购买力。169家红人店铺占淘宝女装的2.3%,粉丝覆盖超过9000万。
现在的网红并不是人们狭义上以为的只要“锥子脸、好身材”就可以。以网红赵大喜为例,从2012年开始,她开始研究打造自己的风格,除了录制穿搭视频,她还极乐于与粉丝互动。
大喜的粉丝群里有300多人,大家平时就像朋友一样聊天,和粉丝交流变成了她每天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有一次一个贵州的朋友给我寄了个很辣的东西,我说我们湖南还有更辣的,就寄过去跟她PK,还有粉丝会给我发喜帖,有时候我也去。”大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一些细节可以看出赵大喜对于服装的敏感热情。比如别人看电视剧主要看剧情,她主要看人家的穿衣搭配;逛街的时候看到眼前一亮的路人会追好几条街;她去日本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坐在表参道的咖啡馆里看路人,因为日本女生每个人的穿搭都自成一派,“很有看头”。
在红人店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在日常发布“宝贝”以外,开始尝试通过“微淘”等内容平台让消费者了解商品以外的品牌信息和知识。消费者也开始关注商品背后的店铺和账号,并成为这些账号的会员与粉丝。截至2015年,手机淘宝商家累计活跃粉丝数已超过100亿。
2016年手淘会继续升级内容平台属性,比如很快将上线多媒体视频平台,支持商家通过手机淘宝来进行“新品发布”、“视频拜年”、“走秀直播”等强化内容属性的动作。
这与食品店主王伟的需求不谋而合:“如果能在淘宝内实现用户粘性增强,不管是通过网红模式、或是打粉丝经济。我们是没理由拒绝的。”
虽然做内容有优势,但也并非所有商家都能承担得起这笔投入。
“像papi酱这种三五分钟的东西,估计没有10个小时录不出来。看我在节目中口若悬河,事实上录一个小时节目要花20个小时,一直说到逻辑顺畅,表达没有误区,然后口齿相对清晰才会可以。”罗振宇在演讲中提出,做内容首先要能吃苦。
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对界面新闻记者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内容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和精力投入。韩都衣舍有专门运营微淘粉丝的团队,每天编辑不同的资讯、话题、直播内容来吸引用户。据了解,目前韩都衣舍专门做无线内容及与粉丝互动的团队就有180人,数据、视觉、策划、推广等都有明确分工。
由此,也诞生了一批为这些淘宝店做内容的专业公司。
比如,杭州乐易拍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是专门提供摄影服务的,在2015年双十一期间,为100多家女装店提供了摄影服务,其中有7家进入了销售TOP 100;在皮草类目中,有5家的视觉是出自乐易拍,每家当日销售额都突破1000万。
不同于传统淘宝代运营公司,以乐易拍为代表的这批新型的内容供应商的分工更明确。服务类别从传统的会员管理、到摄影、摄像、文案、客服等,甚至还出现了一批专门的网红孵化公司。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内容”专业化的不断完善,淘宝商家的竞争将迎来一波新的热潮。“店铺”的概念将会变成“账号”,商家可以通过这个账号打造网络红人、在淘宝头条自制内容、分析行业现状、与粉丝进行互动、在微博进行二次访问,在阿里体系里做一套整体的内容营销。
App Store是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为iPhone、iPod以及iPad等产品创建和维护的数字化应用发布平台。根据应用发布的情况,用户可以付费或者免费下载。
近几年苹果的App Store可谓是风生水起,大批的游戏应用让苹果公司和开发者都赚开怀了,这自然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
工商总局推行网络市场监管9大行动
5月4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6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方案》,并将于5至11月落实行动。方案提出将对网络违规侵权、商品质量、网络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问题严加监管,具体措施如下:
协议到期,微博不卖广告出路在哪里?
近年来,新浪的关系一直都让人难以捉摸。一到淘宝天猫大促,微博那铺天盖地的广告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版面。于是,微博被阿里收购的传言,时不时就得被翻出来再传一次。
如何让恐惧营销更高效更深入人心?
提及恐惧营销,大家在脑海中一定不会陌生,它最常出现的保健品的广告上,比如,某保健产品在市场推广时,重点阐述,由于各种原因,人体内难以避免或多或少聚集了毒素,灌输给消费者“排毒”的意识,成功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恐惧,为产品的推广目标人群,促使客户做出购买的决策。在营销学上,这种手法称之为恐惧营销。
内容营销新手如何为文章配图?
再说配图之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1、需要找什么样的图片,你想找的图片与文章内容一致吗?2、图片的格式和大小问题。太大的图片,不利于收索引擎优化,打开还慢。太小的图片插入文中,不美观,用户体验不好。
杜蕾斯不是你想模仿就模仿
杜蕾斯作为全球知名的两性健康品牌,在国内几乎是“避孕套”的代名词,作为如此挑逗人神经的存在,杜蕾斯利用当下实时热点,让其品牌在这互联网营销的时代中迅速蹿红。从微博到微信、从话题到游戏,小杜杜以其独特的基调定位和有趣的传播内容成为借势营销的典范。
30分钟,学会写人见人爱的好标题
对于很多专业的标题党来说,写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对于淘宝中小卖家来讲,对写标题应该会有些吃力,如果你的标题是去炒别人的,那么你要让买家如何知道你的产品是新的呢?
郑齐,找到宝母婴服务平台CEO,从事国内外贸易工作十几年,先后为WAL-MART , KOHL'S, RITEAID, WALGREEN等国际零售巨头甄选优质厂商和产品,精通供应链;近些年重点关注母婴行业,并以产后服务作为切入点创建了找到宝母婴服务平台,致力将平台打造成母婴行业多元化服务的领导品牌。
京拍档CEO王文峰,曾任职淘宝、京东搜索部门经理,深谙两大电商平台的搜索规则与广告投放,在运营和大数据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在大数据而言,一直是作为京拍档发展至今的杀手锏存在。
服务热线: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B2B的春天正在到来
[摘要]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正从对需求商业的影响,走向供给商业的影响。
腾讯科技讯(孙宏超)1月12日消息,今天CEO在全球B2B峰会上表示,随着互联网和商业全面融合、供应侧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B2B的春天正在到来。张勇表示,最近几年,B2B业务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这反映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在全面拥抱传统商业中,思考不断变化的过程。再张勇看来,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正从对需求商业的影响,走向供给商业的影响。未来,互联网将覆盖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商业机会,用互联网去管理更多的机会,走向整个生产供应链全面的改造。以下为张勇演讲全文:大家早上好。今天早上我非常高兴,有那么多朋友集聚一堂,在杭州非常著名的创业的地方云栖小镇来探讨B2B的未来。在这个会议开始以前,我就知道这个会很火,一票难求,因为我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要特地赶来参加这一个会议。大家对这个会议那么大的热情,主要还是看到了整个B2B巨大的机会。今天在这个开幕式上,我想跟大家分享过去一段时间,阿里巴巴在做业务的时候,看到的互联网和商业结合变化的趋势。大家都知道B2B是阿里巴巴的第一个业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首先是在我们的B2B业务上开始起步,开始去追逐这个梦想。我们最早就是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去找到全球的商业机会,把他们的商业带到全球各地。这在今天在阿里巴巴被称为“老鸭煲”,就是我们做的最著名的“”的业务之后我们又做了内贸的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整个B2B的业务上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能够把原来不对称的信息进行对称,让很多的中小企业把商品的供给能力发布到网上去,让所有的全球的采购者、全国的采购者能够在网上找到这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撮合,最后能够形成交易,形成贸易的机会,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商业关系。我们从1999年开始做,很多年以后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在最近的几年,阿里巴巴B2B的业务其实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这个本质的变化就是,我们在这个中间不仅仅是去看互联网能够让信息更透明,让买家和卖家在网上能更多找到彼此,同时,我们开始更多去关注这个贸易背后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在这样的变化中,反映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在全面拥抱传统商业中,思考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个人做互联网那么多年,做电子商务那么多年,我的体会是:在整个互联网拥抱商业的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解决一个信息对称性的问题,就是让买卖双方更好的见面,更好的拥抱对方,更好的能够认识彼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在今天大家都乐此不疲的时候,说到电子商务带来新的增长,这个能够带来未来的机会带来增长。到第二个阶段,大家最近讨论非常热的话题。电子渠道的产生,网上所有的行为,都能够沉淀数据,特别是客户的数据被沉淀以后可以进行管理。所以大家看到的认识,是从整个互联网是一个销售的渠道,开始走向是一个客户管理的渠道。以此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2C的也好,2B的也好的各种各样的客户系统,各种各样客户管理的服务都在这上面延伸。因为这能够带来数据,同时能够更方便高效的去使用数据以后,给我们的生意带来增值,给我们商业带来新的机会。在线下一个交易的完成,很多时候人是离线的,但是今天特别是随着我们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其实人的所有的行为,商业伙伴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在线的。通过这样在线的沟通,在线的合作,能够深刻的改变整个工作的链路。所以这里整个客户服务的方式,客户管理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块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正欣欣向荣。当我们看到互联网带来的零售的商业机会和2B商业机会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看到他对销售的机会,销售我想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就是客户管理。未来几年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大的一个变化趋势,整个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正从对需求商业的影响,走向供给商业的影响,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说了很多次了,今天还要做说一次。我是非常认同国家最近提的“供给侧”的改革,今天整个经济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正在大步走向用互联网更好的带来销售,用互联网去覆盖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商业机会,用互联网去管理更多的机会,走向整个生产供应链全面的改造,整个供给侧全面的升级,这是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我们的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应该说是全面的融合。刚才我们在休息室跟我们用友的老总聊,今天我们共同看到的情况是,我们很多共同的客户,我们认为他们是在传统的行业当中,很多年都是传统企业,但是今天这个“传统企业”要打引号,所有的“传统企业”今天想的问题都是用互联网怎么样去改造自己的商业,怎么去革新自己的商业模式,怎么样更高效的为客户去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变化一定会从刚才说的第一阶段销售管理到我们的客户运营,到供给侧生产供应链的改革。对阿里巴巴来讲,无论是B2B,无论是外贸还是内贸,非常应合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我看这个主题不是“峰会”两个字,最重要的是前面两个字,“生态”。这个峰会叫B2B生态峰会,为什么叫生态,因为生态非常重要。因为对阿里巴巴来讲,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这个过程当中,当商业和互联网全面拥抱的时候,当各行各业都觉醒都决定大踏步去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去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去革新自己的业务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最早去尝试B2B的业务、后来又扩展到C业务的一个公司,我们今天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我们最大的能够帮到我们合作伙伴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数据。我们怎么样利用我们16年沉淀的我们的交易平台,我们的服务平台,这中间沉淀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去服务我们的合作伙伴,服务我们在各个行业的各个细分产业的合作伙伴,能够合作共赢,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B2B领域,其实每个行业术业有专攻。今天我们五矿的姚总也在现场。当时我们跟五矿谈合作的时候,吴敏芝跟我商量,我说我们必须要做,因为在钢铁制造行业,在重金属黑色金属这个行业,阿里巴巴是用互联网的基因去拥抱这个产业,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这个产业的领路人,这个产业的先行者,因为它积累了很多行业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进行充分的合作和互补,那会是一个最佳的配置。我想这仅仅是一个起点,阿里可以更多的去和各行各业形成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够形成一种丰富的生态。另一方面,对于整个B2B领域的消费品来说,阿里巴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除了去帮助B2B产业互联网化以外,我们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利用阿里巴巴整个B2B的平台和2C平台零售平台的完美结合,能够让整个商业的业务流能够在一个大体系内顺畅的运转。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即零售平台上面有近千万的中小卖家在做生意,但是所有的商家为了做好生意,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有好的货源。有一小部分的商家具备自己的生产能力,具备自己的设计能力,具备自己的品牌塑造能力,但是对绝大多数的特别是小商家小卖家来讲,其特长是做整个客户服务,做整个用户管理,做网上的营销,去卖东西。生产东西和卖东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技能,我们在战略上把B2C2S,或者B2B2C2S链路看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互联网并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产业还是需要分工的,互联网带来的销售机会,并不是说生产者一定是最终的零售商。很多人擅长生产,但是不擅长卖东西,当我们的团队跟中国很多零售产业带合作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特征。围绕这样的一些机会,其实我们能够把生产者、服务商、销售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整合在一起,我们才会用一种生态的方式,更好的去服务我们最终用户。同时,因为互联网,我们能够让这个多角色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加高效,让信息、让数据在这个多样的角色、多个服务角色当中顺畅运转,能够真正的形成一种供应链的协同,形成一种服务的协同。这是我们未来非常清楚的一个方向。所以,今天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能够让我们的合作伙伴集聚一堂,共同来畅想未来。但是我想说,从现在来看,中国特别是零售行业面临着很多经济的压力,面临着整个消费的压力,但是在B2B这个领域,特别是随着整个互联网拥抱整个“供给侧”全面的发展,其实B2B的春天正在到来。这一定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一个B2B的生态圈。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能够找到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任何的企业任何的合作伙伴在这个中间,有没有独特的竞争力,能不能提供独特的客户价值,决定着它能不能找到一席之地。我们用互联网的手段将大家连接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够用更高效的方式来服务客户,创造一个更完美的生态。
正在加载...
[责任编辑:jupiterli]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的rfq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