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定期存单为什么只能用银行卡

金融市场投资_百度百科
金融市场投资
《金融市场投资》是2006年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擎。[1]
金融市场投资内容简介
介绍投资活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取得比原始投资更多的收益而放弃货币换取各种形式投资资产的经济活动。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投资资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企业投资,也可以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衍生工具、实有资产等也可以成为投资对象。为了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应该了解投资产生的原因、投资的主体、投资的过程、投资的分类、投资的动机、投资的对象、投资的收益、投资的风险等有关投资的基本概念。
金融市场投资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投资
第二节的类型
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
第四节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货币市场投资
第一节同业拆借市场
第二节回购市场
第三节商业票据市场
第四节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第五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第六节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第七节货币市场基金市场
第三章债券市场投资
第一节债券市场概述
第二节债券市场的运行
第三节债券的价格及组合管理
第四节债券的收益率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四章股票市场投资
第一节股票市场概述
第二节股票市场的运行
第三节股票的价格与收益
第五章基金市场投资
第一节投资基金市场概述
第二节投资基金的运行
第三节投资基金的业绩
第六章外汇市场投资
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
第二节外汇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
第七章证券组合理论
第一节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衡量
第二节风险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本配置
第四节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第八章风险资产的定价
第一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二节因素定价模型
第三节套利定价模型
第九章效率市场假说
第一节效率市场假说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效率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市场异常现象与解释
第十章衍生金融市场投资
第一节金融远期
第二节金融期货
第三节金融期权
第四节金融互换
第五节其他金融衍生工具
第十一章组合投资管理与业绩评价
第一节组合投资管理
第二节组合投资的业绩评价与分析
.豆瓣[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股票/基金&
王佃凯:国外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展与特点
  王佃凯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最近两年来,大额可转让存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经发行过大额可转让存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央又不得不叫停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和流通。直到2012年以后,大额可转让存单再次成为市场讨论的一个热点。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市场参与主体,都希望通过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和流通,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从国际范围来看,作为银行发行的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大额可转让存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和流通提供借鉴。
  大额可转让存单概述
  大额可转让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s,简写为CDs),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与一般意义上的定期存款相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期限短、面额大、可以转让以及收益性高等优势。大额可转让存单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下,3?6个月的居多。存单的金额固定而且面额大,例如1961年发行的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存单面额为10万美元。存单不记名,可以流通和转让,因此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如果存单在到期前被卖出,那么卖家从买家处能得到本金(按该存单的当前市场价值)以及从发行日到卖出日的利息。如果买家持有存单至到期,那么他能拿到本金和存单上注明的全额利息。由于存单的流动性好,满足了存款人的流动性需求,同时存单的实际利率水平较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这种存单的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1.25?1.75个百分点,这对有闲置资金想贷出、而又担心有临时需要的企业或个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国外CDs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各国和地区CDs的发展状况
  美国CDs的发展情况。美国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结果。自从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美国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筹资活动进行了严格管制。其中,著名的《Q条例》就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对银行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了利率上限,要求银行不能为了吸引存款而支付较高的利息。利率管制虽然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但是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增加临时闲置的资金利息收益,企业纷纷将资金投资于安全性较好又具有一定收益的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导致了银行的企业存款急剧下降,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为增强货币市场竞争力、扩大资金吸收能力,商业银行开始谋求新的筹资渠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额可转让存单开始发展起来。1961年纽约城市银行(花旗的前身)发行了面值为10万美元、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在美国,CDs的发行者往往是信用较好的大型商业银行,投资者既包括机构投资者也包括工商企业和个人。到1963年年底,大额可转让存单引入不到两年,业务量已增长到100亿美元。但到了1969年年末,因为当时公开市场利率超过美联储规定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上限,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一度受挫。1970年,美联储取消了对10万美元以上、90天以内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限制。1973年,美联储进一步解除了所有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上限。由于小额的定期和储蓄存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小额储户开始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博取市场利率。因此货币市场基金增长迅速,其投资的主要资产就是大额可转让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管制的取消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发展。到1991年,市场规模高达2150亿美元,但以后数年,由于经济衰退和监管规则的改变,大额可转让存单的规模有所减少。目前美国商业银行中大额存单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在15%?20%左右。
  日本CDs的发展情况。1979年,大额可转让存单被引入日本金融市场后发展迅速,1985年余额达到8.7万亿日元,占存款的比例为3.5%。与美国不同,日本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从一开始其利率就不受管制,发行利率可以市场化,但日本对存单的面额和期限有严格规定,实行的是面额和期限的管制。同年日本银行又引入了与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利率联动的货币市场联动型定期存款,并把大额可转让存单面额下限由3亿日元提升至10亿日元,期限由3个月降为1个月。因此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增速放缓,期间定期存款却增长迅速。目前,日本银行CDs占存款的比例在8%?9%,该比例显著低于美国。
  中国香港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香港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是从197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1994年之前,存款利率仍受管制,存单仅占香港有执照银行业机构存款总额(含存单)的2%?4%。1995年1月,香港金管局取消了七天以上零售定期存款的利率限制,此后存单占比逐渐攀升。到1997年年底,当银行系统流动性过紧时,其占比达到了近8%的峰值。2001年之后,所有利率管制均放开,2001年和2002年的存单占比再度微升。银行系统流动性继续改善,所有市场利率的绝对水平降至历史低点。存单利率与定期存款利率之差微乎其微,2009年存单占总存款的比重降至1.5%。2009年,受人民币存单迅速增长影响,已发行存单占总存款的比重显著升高,而且内地银行更积极发行存单,以在存款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目前,香港的存单余额占总存款的比重超过了8%。
  台湾地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1980年台资银行被允许自行设定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而其他类型存款利率仍受管制。此后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迅速升高,从1980年的1%升至1981年年底时的近5%。在这段时期,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唯一一类银行可以竞争定价的存款。1982年以后,银行系统流动性逐步改善,受来自贸易顺差的庞大资金流入及投机性资金流入(台湾地区央行购买美元以放慢新台币的升值速度)影响,贷存比从1981年年底时的105%降至1987年的60%。同期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也下降,1987年占比降低到约1%。1988年年初,流动性的良好态势发生逆转,在台湾地区央行将汇率机制从受管制的浮动机制变为自由浮动机制后,贷存比再度逐步升高。此外,16家私有银行获得了执照并从1991年开始运营,这立即给市场带来了竞争。虽然私有的存款利率上限在1989年被废除,但1990年大额可转让存单(作为银行迅速抢占存款市场份额的工具)占比达到逾9%的最高值。但自从1998年,银行系统贷存比持续下降,利率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自那时起,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下降,目前占比不到1%。
  各国和地区CDs的发展特点
  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展受政府的管制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美国在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同时,对其利率进行了管制。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不断上升的市场利率已经超过了CDs的利率上限,投资者不愿意持有大额存单,结果造成了大额存单的二级市场交易量下降。银行也认识到CDs是不稳定的融资渠道,纷纷转向欧洲美元等融资工具。因此导致当时CDs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低谷期。由于美国1990年开始出现经济衰退,贷款需求减少、不良上升,再加上1990年以后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一些大银行放慢甚至收缩了资产扩张,CDs发行也因而萎缩,出现了CDs发展的第二次低谷期。虽然CDs进入日本的初期发展迅速,但是1985年政府调整存单面额和期限管制标准之后,CDs的发行和流通量迅速下降。香港和台湾地区的CDs发展也表现出与美国、日本相类似的特点。
  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变化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关。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CDs开始发行都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前,再加上各银行的竞争效应,使得CDs具备了明显的利率优势。因此,CDs的发展比较好。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CDs的利率逐渐与市场利率接近,CDs的增长速度也开始下降。
  大额可转让存单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并不大。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CDs的发行会带来利率水平上升,造成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但是对于银行的盈利状况的影响并不大。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负债中,客户存款比重一直都在下降,另一方面是新的金融产品对CDs形成了替代,CDs在存款中的占比并不高,最高的美国也就是20%。因此,CDs对银行成本的推高并不明显,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也不大。
  对我国的启示
  早在1986年,我国银行就曾经尝试发行CDs,但是由率管制和缺乏统一的二级市场,导致了CDs缺乏收益优势和安全性,1997年人民银行暂停了CDs的审批。各国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引入CDs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和工具。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逐步扩大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可以大大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推行CDs可以扩大银行存款的来源。与目前快速发展的银行相比,CDs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将一些资金从表外理财产品、或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吸引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减轻银行的流动性和负债压力。大额存单是表内负债,因此其对应的资产也计入资产负债表,要遵守资本/拨备计提等监管规定。与表外的理财产品相比,这可能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偏好。另外,如果放开了对CDs利率的限制,则CDs的利率水平就可以反映出发行银行的信誉,这使得信誉度高的大银行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根据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要想使得CDs的发行和流通顺利进行,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第一,推行CDs必须要求取消或者放松对CDs的管制。如果没有管制制度的相应改革,在发行和流通CDs的同时保留对利率、期限、金额等方面的严格限制,CDs的发展会受到抑制。第二,对CDs的作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虽然CDs的发行和流通对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促进作用,但是不能高估其作用。由于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特别是CDs的替代产品的不断出现,CDs的作用也会受到削弱。大额可转让存单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利率市场化进程还需要其他因素的推动。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HF004)
08/19 16:2908/19 15:3308/19 15:0608/19 03:2008/18 06:4108/18 01:3408/17 08:1008/16 01:5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股票/基金&
同业存单密集发行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呼之欲出
作者:张菲菲
  进入8月以来,商业发行同业存单的节奏密集,标志着同业存单扩容进入新阶段。《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8月1至8月11日,在中国货币网上发布公告宣布发行同业存单的银行达20家,累计发行规模达486亿元,创下同业存单开启以来的新高。
  在业界人士看来,同业存单的密集发行并非完全代表流动性紧张,而是银行融资手段的补充性选择,更重要意义在于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CDs)铺路。
  密集发行 动因何在
  中国货币网显示,8月以来,兴业、光大、民生、平安、招商、浦发、中信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发行同业存单,(,)、(,)、、长沙银行、、等城商行加入扩容阵营,大连农商行首次试水,农行、交行两家国有大行也位列其中。
  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金融工具,同业存单在扩展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去年12月18日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后,10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先后试水同业存单,拉开了开启同业存单的序幕,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进一步扩容至城商行、农商行、农合社和外资行,形成多层次格局。
  对于近期银行密集发行同业存单的动因,一名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般而言,除了个别银行受制于存贷比外,国有大行资金链并不紧张,此前发行同业存单往往是“试水”,以备不时之需。而密集发行同业存单的银行是受制于存贷比压力和资本,一定程度上是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反应,通俗说就是银行“缺钱了”。
  (,)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则分析,当前各家银行存款增长普遍放缓,银行出于流动性管理需要资金头寸,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规模较为合适。相较于同业拆借、回购等手段,单笔发行规模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同业存单量小,是银行融资的补充性手段。同时,这也与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性相对宽裕有关,非银金融机构也有资金拆入需求,使得银行同业存单能够顺利发行。
  (,)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同业存单为银行提供了比定期存款更为稳定的负债工具。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挑战是,存款不断流失,定期存款的稳定性也大大减弱,随时可以被提前支取。而同业存单不到期,发行机构没有义务进行兑付,是比定期存款更为稳定的负债工具,有助于缓解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负债端压力。
  泉州银行、九江银行、金华银行、长沙银行分别在8月发行了5亿元同业存单,徽商银行、、江苏银行、临商银行也分别发行了10亿元同业存单。河北银行同日分别两次发行了10亿元同业存单。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同业存单,成为越来越多城商行的融资渠道。
  对此,李志强表示,以往中小金融机构积累了一定资金沉淀,资金拆出情况较多,资金拆出需求大于拆入需求,往往需要主动寻找资金需求方。现在越来越多城商行、农商行试水同业存单,相当于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增加了一个金融工具,同业存单能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公开定价,以便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资金拆入方与拆出方的对接。
  兴业、中信等股份制银行密集发行同业存单,并不代表其流动性紧张,而是与银行资金业务的战略有关。业内人士分析,像兴业银行在业务流程设计、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善于通过同业市场拆入资金,在这一领域融资算是发挥了银行的业务特长。
  此外,监管层面上的鼓励也是银行在同业存单发行方面表现积极的外部因素。今年5月18日,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提出,金融机构在规范同业业务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存单业务试点,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标准化和透明度。
  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铺路
  由于同业存单期限固定,存款金额较大,能一定程度满足银行资金需求。对此,上述国有大行分析人士说:“大额、长期存款对于小额、短期存款的歧视,同业存单是很明显的例子。”
  李志强分析,随着余额宝等产品的推出以及银行的发行,缓和了这个矛盾,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由于同业业务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目前各国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同业市场,一旦大量缺乏信用支撑的投资者进入,会干扰同业市场资金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采取从同业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的市场割裂做法,适时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有望改变大额存款对小额存款的“歧视性”格局。
  中央财经大学业研究中心主任认为,以往商业银行主要是依靠同业存款及同业拆借进行资金的补充和流动,但都是“背对背”的资金往来,也就是大家私下谈价。同业存单通过市场定价,价格由市场决定,为未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李志强预计,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应该很快能推出,但很难预计某一时点。目前央行已经做好各方面相关准备,但监管部门考虑到流动性波动情况很难预定在时间节点定时推出。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体系,央行根据金融市场情况进行斟酌,会选择合适时点推出。
(责任编辑:HN022)
08/11 10:5108/12 09:5808/12 09:5508/12 09:2008/12 07:1108/12 07:1008/12 07:0908/12 07:0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央行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 个人认购30万起
地点:北京
A股市场的火爆,已经让部分投资者胆战心惊。撤出股市的资金投资什么更稳妥呢?中国人民银行昨天说,投资大额存单吧!
持有大额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出售变现。这样,客户能够以“实际上的短期存款”取得“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中国人民银行2日宣布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可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并以市场化的方式确定利率。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大额存单作为一般性存款,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
6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为规范大额存单业务发展,拓宽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制定并发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银发〔号文印发)同时废止。
央行公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暂行办法,大额存单利率将以市场化方式确定,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为30万元。那么,大额存单同普通存款有什么不同?
大额存单终于正式推出。昨晚,央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主体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个人和机构的认购起点金额分别为不低于30万元和不低于1000万元。
专题内重要新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1、什么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
2、大额存单的期限是多长?
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
3、大额存单与一般存单有何区别?
大额存单与一般存单不同的是,期限不低于7天,金额为整数,并且在到期之前可以转让。
4、哪些机构可以发行大额存单?
发行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金融机构等。
5、哪些人可以认购大额存单?
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非金融机构投资人;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可认购。个人投资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 机构投资人则不低于1000万元。
6.大额存单通过什么渠道发行?如何定价?
大额存单发行采用电子化的方式,既可以在发行人的营业网点、电子银行发行,也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渠 道发行。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以市场化方式确定。
7.大额存单是否可以流通转让?
大额存单可以转让、提前支取和赎回,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银行存款也能玩花样,几招教你存出更高利息
&&|&&来源:
SH金融讲堂
&&|&&编辑:
  银行储蓄,虽然利息不高,但只要你的存款方法得当,收益也将大为改观。接下来,大秀哥将向大家讲解,如何通过储蓄实现最大的利息收入?
  如果你手上有一笔暂时不用的钱,你决定存入银行。那么,参考以下几条,你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
  (1)整存整取,选择的期限越长,年利率越高。
  低利率时期,小明有5万元,打算定存银行,银行有1年、2年、3年、5年的定存产品。那么,小明存5年期的年利率通常会比存3年期、2年期、1年期的都要高。
  (2)选择定期储蓄上有的,又是自己想存的年限,利息最高
  小明有5万元,打算存3年定存,银行有1年、2年、3年、5年的定存产品。那么,小明直接存3年期通常会比存3个1年期或1个2年期+1个1年期的都要高。
  (3)如果自己想存的年限,是定期储蓄期限中没有的,那么拆分后的两种存期差距越大,平均年利率越大。
  小明有5万元,打算存7年定存,银行有1年、2年、3年、5年的定存产品。那么,小明选择一个5年期和2个1年期通常会比选择2个3年期和1个1年期的平均年利率高。
  (4)选择&复合存款法&,也就是采用两种以上储种套存,这样会比单一存款利息高。
  小明有5万元,先给这笔钱做存本取息储蓄。然后将每月的利息取出存入另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账户。这样,小明就通过零存整取使这5万块所生的每个月的利息再生利息,也就是一笔钱最后生出两份利息。
  (5)选择同期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此储种的利率高于同期定期储蓄利率。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称NCDS,指银行发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流通的一定期限的银行存款凭证。商业银行为吸收资金而开出的一种收据。即具有转让性质的定期存款凭证,注明存款期限、利率,到期持有人可向银行提取本息。
  小明有5万元要存5年,如果银行正好既设有5年期定期储蓄产品,又设有5年期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产品,那么小明选择后者通常会比前者的年利率高。
  (6)与银行约定自动转存,可避免存款到期后没有及时转存,流失存款收益。
  小明有5万元,在银行定存1年,并约定到期自动转存。存单到期后小明有事耽误了,一个月之后才来银行取款,这个时候,小明因为约定了自动转存,所以逾期的那一个月将按活期计息。
  另外,如果存款到期后正遇上了利率下调,之前预定自动转存的,就能按下调前较高的利率计息。而如到期后遇到利率上调,我们也可取出后再存,同样能享受到调高后的利率。
  可能这个时候有人又会问,如果我在定存存单还没到期前,急需要用钱怎么办?存单没到期就取出,对利息有较大的折损。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是有应对方法的。
  (1)十二存单法
  小明每月工资3000元,扣除生活费后还剩1000元,于是小明每个月都拿出1000元存1年定期。一年下来,小明共有12张存单。也就是说,到了第二年,小明不管哪个月需要用钱,都可以取出当月到期的1000元存款用于花费。而如果某个月不需要用钱,小明则可取出当月到期的1000元存款和利息部分,然后再连同当月需要存入的1000元一起,再存一份一年期。以此类推,就可在减少利息损失的基础上,存单金额越来越大。
  (2)阶梯存储法
  小明有5万元需要储蓄,他先将其中的2万元存为活期,方便使用的时候随时支取。然后将剩余的3万元分别分成3等份(3个1万)存为定期,存期分别设置为1年、2年、3年。1年之后,小明再将到期的那份1万元再存3年期。2年之后,小明又将到期的那份1万元再存3年期。等到3年后,小明手中所持有3张存单则全都成了3年期,只是到期的时间有所不同,依次相差1年。
  采用这样的储蓄方法可以让年度储蓄到期额达到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能获取3年期存款的高利息,所以是工薪家庭为子女积累教育基金的一个不错的储蓄方式。
  (3)四分储蓄法
  小明有10万元需要储蓄一年,他想存定期以获取更高一点的收益,但是他又担心存单到期前,自己会有急需用钱的情况。于是聪明的小明将这10万元存成4张定期存单,每张存额可以分为1元、2万元、3万元和4万元,这4张存单都存为一年期。那么,在这一年间,如果小明需要使用1万元,直接支取1万元的那张存单就可以了,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三张存单。
  四分储蓄法较好地避免了大额定期储蓄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弊端,很好地减少了由此而造成的利息损失。
  (4)存单到期抵押贷款
  小明在银行存了2年期5万块,就在存单还有1个月就要到期的时候,小明急需要用钱。如果小明强行支取的话,那么这5万块的利息只能按活期计息。这个时候,小明决定用尚未到期的存单做抵押贷款,约定存单到期后归还贷款。这样小明就能够通过支付一点点贷款利息,而避免因定存转活期而导致的利息流失。
  (5)分解存期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银行存款年利率持续走高的情况。
  小明有10万元,5年内不打算动用,但是小明并没有选择年利率相对较高的5年期,而是选择了存1个1年期和2个两年期,即一年到期后,本金加利息再存二年,以此类推,直到第五年取出。
  这和我们之前所说的银行存款复利计算的概念很类似,但也有些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银行存款复利指的是存单到期前每年的年利率不变,即为存入时的年利率。然而上述小明的情况是,每年的存款年利率都会变动,若存款年利率的变动是走高趋势,那么小明采用这种分解存期的方式或许可取;但如果存款年利率的走势是下行的,再加上5年期的年利率本身就会比1年期要高不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分解存期的存款方式其实是不明智的。
  储蓄作为一种有效的资金积累方式,一直深受国民的喜爱,有的家庭储蓄已达成百上千万。他们因为缺乏金融投资的知识或畏惧投资理财的风险,资金一直储蓄于银行。事实上,近年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的厉害,低利率水平的银行储蓄已经不能满足财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从银行储蓄账户中流出,流向股市、债市、汇市、黄金市场、P2P等其他金融市场。
  此外,我们当中还有不少月关族,工资发下来不久便没了。大秀哥认为,年轻人,特别是有志于投资的年轻人需要明白,储蓄是投资理财的起点,要想投资理财,就必须有资可投、有财可理。国家也一直在强调,希望国民能够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杠杆资金要慎用。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今年起在部分省份逐步加大1元硬币投放...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