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经济调研汇报材料怎么写怎么写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我市是农业大市,为全面摸清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发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近期,市政协农业活动组组织委员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如下: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引导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有关职能部门着力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主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到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25元,粮食总产量41.61万吨。广水成为全省粮食主产区、全国牲猪调出大县。1、农业龙头企业得到进一步壮大。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9家,5000万元以上的28家,亿元以上的9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6.8亿元,34家企业分别荣获湖北省、XX市、XX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省级3家,市州级17家,县市级14家。大自然农业、妙知未食品、高翔麦面、奶狗面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实施订单生产,逐步建立起企业与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农业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品牌整合、质量检测等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其中大自然农业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涂氏农贸出口创汇60多万美元。2、农业产业基地得到进一步夯实。在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动下,区域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优质粮、吉阳大蒜、食用菌、牲猪、水产养殖、果茶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板块经济初步形成。全市优质水稻面积已达到 30万亩,优质小麦面积20万亩,果茶面积10万亩,花生8.6万亩,油菜10万亩。吉阳大蒜5万亩,主要分布在太平、李店、陈巷、十里、骆店等乡镇办事处。蔬菜基地4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岭、余店、十里、武胜关,其中东晨农业种植的功能蔬菜,已达2000余亩,标志着我市蔬菜种植从传统型向科技型的转变。食用菌3500万棒(袋),主要分布在吴店、郝店、蔡河、武胜关。全市牲猪年出栏64万头,水产养殖3.3万吨,家禽出栏 2000多万只,其中王鸽年出400多万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6家,其中示范合作社12家。3、农业产业质量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先后建立了大蒜、“三白”蔬菜、茶叶、食用菌、马铃薯、萝卜、胭脂红桃子、牲猪、水产养殖等八大示范基地,建立生产记录档案1.5万册。实行标准生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38万亩,食用菌2000万棒袋,牲猪养殖35万头,水产养殖5.7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65%。同时我市的吉阳大蒜、胭脂红桃子被列入全国标准化生产示XX县市。连续两年,农业部和农业厅组织对我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进行了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4、农业品牌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我市涉农企业从过去的小作坊式逐步向公司化发展,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品牌建设得到各企业的重视,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和“三品”认证的企业逐步增多。一大批农产品取得了“三品一标”的认证。如:胭脂红桃子和吉阳大蒜,分别于2015、20**年被国家认证为地理标识产品;先后取得认证的还有杨林沟茶场的“杨林沟”牌茶叶为有机茶,星光集团的“花山鱼”为绿色食品,鄂北米业的“武胜关”牌大米为绿色食品,余店的“三白”蔬菜为绿色食品,“吉阳”牌大蒜为绿色食品,大自然公司的小龙虾为无公害农产品,长岭李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李畈”牌萝卜为无公害农产品。XX市仁健食品 “家里客”商标,XX市奶狗面业 “奶狗”商标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这些产品认证和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5、休闲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种改变,能极大地促进农民的就业增收。广水地处南北交汇地带,地形地貌及饮食文化特色明显,近几年休闲农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76家,总资产5000余万元,年营业额3800万元,年利润1000余万元,带动农户数260家。其中双龙泉生态园、长岭水泊梁山被省农业厅和旅游局授予“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园”。二、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农业产业化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农业产业链条长、见效慢、不可控因素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1、传统产业萎缩,新型产业优势不明。近几年,我市部分传统产业正逐步萎缩。如:食用菌产业,前几年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发展较快,但近两年却大幅滑坡,种植数量由高峰时的5000万棒(袋)左右下滑到20**年的不足3500万棒(袋),且主要#from 本文来自 end#集中在吴店、郝店、武胜关等乡镇。曾经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余店“三白”蔬菜、吉阳大蒜,现在种植面积正逐步萎缩。近两年新兴的多功能蔬菜、王鸽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产业,由于规模、品牌、市场等原因,比较效益不高,尚缺乏产业发展优势。2、企业与基地脱钩,带动作用不强。我市农业生产基本上仍是农户分散性经营,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力投入大,且大多又是“4050” 人员,科学意识谈薄,技术知识更新慢。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由于在家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不畅、种植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没有建立稳定的原供应基地,企业与基地严重脱钩,造成有企业无基地现象,导致有较多企业存在原料不足的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带动作用。如:近年发展较快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高祥麦面,由于基地建设滞后,本地小麦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大部分是从外地调进。今年刚投入生产的新吉阳公司,由于菇农种植积极性不高,企业未能建立生产基地,全年仅收购东晨农业公司种植的白灵菇116.26吨,开工生产仅32天,导致企业举步维艰。3、品牌意识淡薄,市场竟争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大部分是科技含量低的简单粗加工,主导产业和产品存在有市无优,有量无质,品牌效益差等问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低。虽然有吉阳大蒜、杨林沟茶叶、“三白”蔬菜、王鸽等一批叫得响的农特产品,但大多数属分散经营,整体规模不大,品牌优势没能显现。全市粮食加工行业成规模的厂家有达10多家,但绝大多数为低端产品,有的甚至没有品牌,靠走量来获得微薄利润,难以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市场竟争力不强,几乎没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没有一个在市场上叫得响的畅销品牌。4、融资、用工困难,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市场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要素。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都是民营实体经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粮油加工、种养殖产业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收储加工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可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放贷额度小、门槛高、手续繁杂,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是滚雪球式发展,实行家庭式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研发开拓上缺乏人才支撑。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待遇等原因,有的引进了技术人才也难以留住,企业难以发展壮大。此外,农业产业化企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量大,季节性强,而本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在家劳动力不仅年龄偏大且远远不能满足用工要求,用工困难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又一难题。如大自然农业公司在旺季需用工300余人,不得不到外省招工,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不利于成熟产业工人的培养。三、加快发展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建议1、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力度。针对我市龙头企业少、小、弱的状况,研究制定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扶持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一是积极开展科企、银企对接活动,政府要在资金、税收、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要解决好企业融资难、滚动发展的问题。二是政府要出台土地流转鼓励政策,让土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帮助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部门与企业的协调、服务,全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四是加大对农户的服务引导,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养殖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土地、劳动力等保障。2、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建立农产品产、供、加、销一体化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按照“依托板块引项目,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要在“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衔接上下功夫,帮助企业逐步走出有龙头无基地、有基地无龙头的困境。结合我市特色农业板块,做好企业与基地的对接,增强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给予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和政策项目的支持。重点扶持大自然农业、高祥面业、妙知未食品、深广物流、永泰牧业等企业,力争在3年内实现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3、加强资源整合培优创特。政府要出台政策,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实行强强联合,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让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我市茶叶、粮油、王鸽等品牌、资源的整合,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快农产品检测监督体系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产品加工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对广水传统的吉阳大蒜、平林萝卜、“三白”蔬菜、胭脂红桃子等特色产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这些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拉长拉粗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4、加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强化产业引导,进行区域化布局。各地要在各自传统种养殖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确定本地的主导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升值,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形成北有食用菌、牲猪,南有粮油、吉阳大蒜加工,东有茶叶、中草药、功能蔬菜,西有蔬菜、养殖、休闲农业等农业板块发展格局。调查报告: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工作报告: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范文_文秘网
您的位置: &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县委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x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果蔬产业:全县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盛果面积1.2万亩,产值3600万元。其中:2014年新种植水果2.18万亩,提升改造果林5500亩。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其中:大面蔬菜6万亩,商品蔬菜4万亩,产值8000万元。核桃产业:全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29万亩,其中2014年新种植5.3万亩。投产面积6万亩,盛果面积3万亩,总产量90万公斤,产值2250万元。畜牧产业:月,全县畜禽存栏72.15万头(匹、只),出栏88.53万头(匹、只),有各类养殖大户908户,实现畜牧产值5.3亿元。中药材产业:全县现有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其中2014年新种植1.22万亩。目前仅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竹产业:全县现有筇竹10万余亩、方竹8万亩左右,其中2014年新种植方竹5.97万余亩。能进行采笋的有12万余亩,产值3000万元左右。二、优势分析除xxx县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立体气候优势外,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市指导发展“三农”工作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产业发展目标,并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xxx县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广泛、深入、系统地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2014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扶持资金5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高规格成立领导组,落实机构、人员,以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些优势,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十三五”发展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谓前景光明,能够大有作为。三、制约因素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效益不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分困难。(一)思想认识不够。部分主管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思维模式上。面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大环境,如何创新思路,用经济效益可观的产业留住外出务工人员的思考不够,举措不力。(二)后续管理不善。乡镇涉农站所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不够,加之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知识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对已种植的核桃、水果等农产业管理不到位,产出少,效益低。(三)农民信心不足。我县农业在经济效益上普遍存在丰产不丰收,加之农业整体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农业保险未全方位推广落实,导致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不足。(四)龙头企业不多。从龙头企业层面看,全县涉农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不力;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层面看,在登记注册的80余户合作社中,半数以上只有一块牌子、一颗章子、一张桌子,是名副其实的“空壳社”。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没有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也是制约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农业丰产不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五)示范带动不强。我县现有的寸金黄瓜、竹笋、核桃等产业品质较好,但多为散户经营,产品包装、加工、推介、销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不强,整体效益还未体现。从当前及今后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发展情况看,样板建设滞后,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四、对策建议未来两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果蔬、核桃、畜牧、中药材、笋用竹这五大特色产业,建园区打基础,不折不扣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既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争取每个特色产业至少形成1个品牌进入国内各大超市,成为xxx县农业产业的响亮名片,最终带动农民增收。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确保我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一)建园区打基础。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我县农业产业园区已于今年11月启动建设,县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好指导、检查、督促等工作,天星镇要做好相应协调服务工作,施工企业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有关要求,保证园区建设质量,并于2015年6月前全面建成。通过产业园区这个载体和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并开展新品种的试验和新技术及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示范,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着力打造十大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到2016年末,确保建成果蔬、核桃、中药材、笋用竹四大产业生产基地48.8万亩。其中,以高桥、寿山、吉利为核心,打造核桃基地19万亩;以翠华、天星为核心,打造蔬菜基地2000亩;以木杆、吉利为核心,打造魔芋基地1.6万亩;以翠华、悦乐、天星为核心,打造复合水果基地4万亩;以天星、木杆为核心,笋用竹基地9万亩;以木杆为核心,抚育改造筇竹基地6万亩;以寿山、天星、木杆为核心,打造中药材基地9万亩;以天星、木杆为核心,实现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玉碗、上高桥为核心,实现黄牛养殖基地年出栏黄牛2.5万头;以天星、寿山为核心,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种植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必须按照标准,严格落实科学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五大产业责任部门、各乡镇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宣传培训指导,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有偿流转土地,充分把撂荒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让建成的基地能连片、有规模、上档次;养殖基地建设必须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有关要求进行建设。通过这些基地的打造,让全县农业产业化有亮点、有品牌、有效益。(二)引导利益联结。一是培强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五大特色产业,由五个责任部门再次分别对相应的涉农企业开展摸底调查,由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华曦牧业、木杆竹笋加工企业、云南益康百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琦鑫黄牛养殖等县内涉农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发展思路,引导和鼓励原有涉农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实现企业与农户的互动发展,同时及时研究出台涉农企业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机制,从行政和政策层面助推涉农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可以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龙头企业通过跟合作社打交道,签订稳定的购销合同,采取最低收购价、利润返还等方式,并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因此要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农业局、供销社要加强引导、扶持与服务,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要规范对合作社的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跟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培强龙头企业和壮大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2015年,要引导华曦牧业、琦鑫黄牛养殖、木杆竹笋加工企业分别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开展“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试点。引导云南益康百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试点。2―3年后,逐步推开上述两种利益联结模式。(三)塑造品牌效应。以当前培育发展的五大产业为核心,“十三五”末,必须打造出水果、蔬菜、核桃、畜牧、中药材、竹笋的品牌,形成我县的6张名片。水果以金坪樱桃为主,蔬菜以寸金黄瓜为主,核桃以核桃仁、核桃油为主,畜牧以牛、羊、乌鸡为主,中药材木本以黄柏和厚朴为主、草本以白芨和黄精为主,竹产业以鲜竹笋深加工和方竹成品竹加工(竹艺术品、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衣物等)为主。一是在现有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出从生产到最终加工包装等每一个环节的系列标准,使五大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建立完备的管理网络,生产环节以产业科技推广及管理网络为基础,市场监管环节以质监、工商为基础,通过建立网络、规范管理来强化产业标准化管理。三是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产品的打造,将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提升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四)完善投入机制。一是用活财政引导资金。500万元的财政引导资金,建议50%用于良种繁育、良法推广、科技培训、农业标准化、疫病防控、示范样板及基地建设等;40%用于“以奖代补”,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规模化养殖补助、“一村一品”创建、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对农业产业化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技术引进与改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给予扶持补助,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服务、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给予适当补助,对统一组织开展的招商引资推介和大型农产品专业会展给予补助;10%用于日常工作经费和目标任务奖励资金。由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具体奖励补助办法。二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把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重点用于果蔬、核桃、竹子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逐步做大产业规模。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坚持专人专户专帐管理,严格审计监督,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和确定的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涉及的相关领域须优先整合项目及资金进行支持。三是引导激活社会资金。要开辟新的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资本与技术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后,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实现“建、管、用”权责利相统一的投入机制。四是搭建银企融资平台。重点是涉农部门和乡镇要加大我县中小微企业“助保贷”有关业务的宣传力度,引导涉农企业通过“助保贷”途径解决资金困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五)强化服务指导。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对五大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困难进行研究。五大产业责任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监测,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成员单位直接挂钩联系乡镇、优势产业、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制度,定期听取乡镇、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全力落实优惠政策。对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和生产加工基地的龙头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扶持、产销对接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企业登记、立项、环评等纳入联审联办范畴,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投产后达到省、市级龙头企业基本条件的,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增补为省、市级龙头企业。在申报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优先推荐。对进入园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先进行扶持,在园区实行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配置生产要素、优先支持科技创新、优先进行财政和项目扶持、优先协调金融支持,实现农业生产要素聚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加大主动服务力度。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五大产业责任部门要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信息沟通,主动跟踪服务五大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畜牧现有的技术力量,同时统筹人社、人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师资,有针对性向农民开展科技指导和培训,在内容上力求现代化的农业专业培训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五是全方位宣传报道。县新闻中心要充分借助“一网两刊一台一报两微”平台,适时挖掘在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特色亮点,把宣传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局面。(六)严格考评考核。继续将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考评,考核分值随工作任务的增加逐年加大;对农业产业工作组织不力、推诿扯皮、产业发展失败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对任内高质量完成农业产业化目标任务的,优先推荐提拔使用。相关信息(编辑:华华)
《》由文秘114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提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提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 >>
color="">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信息时间:
&&阅读次数:
】 【字号:
金溪县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
ICP备案号:赣ICP备号
联系电话:1
电子邮件:jinxi@
主办:金溪县人大常委会 
承办单位:金溪县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研汇报材料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