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企业并购的一般动因动因有哪些

2010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2010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2:38:30
点击上方“新三板智库”可以订阅哦现代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型企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并购的方式。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迈上了以市场为依托的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我国企业投资规模迅速扩张,通过并购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产配置。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分析公司并购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从并购地区、并购时间以及并购行业这三个方向对并购动因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看来,研究样本显示出来的趋势还是十分具有分析价值的。 一、企业跨境并购动因研究 1.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体趋势根据有关并购案例关于跨境比例分析,发现从,跨境并购的比例呈现出一个先激增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峰,高达52.83%。考虑到样本选择的主观性,我还搜索并统计了年全部跨境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并绘制趋势图。可以发现,2012年的历史最高现象是一致的,年的跨境并购数量的大致趋势也是一致的。但由于样本限制,2013年和2014年的跨境并购样本量太少,产生趋势的差异。另外,分别对2010年-2014年这五年的海外并购的趋势具体分析:(1)2010年,中国企业出境完成并购交易案例数量55起,环比增长7.8%;披露金额294.19亿美元,环比上升2.91%;(2)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数量达到207宗(同比增长10%),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012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虽然在数量上微降,但披露金额增加了54%,达到了创纪录的652亿美元,在并购交易总披露金额中占比约1/3,达到历史新高。(4)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陷入出人意料的低迷状态,但下半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强劲反弹,参与了88宗海外并购交易并创半年度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市场继续向好,交易金额亦保持高位;(5)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激增,环比增长接近三分之一,创历史新高;尽管缺乏巨型交易的发生,2014年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仍达到569亿美元,仅次于亿美元的历史峰值。1.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分析根据5个小组统计的共289个并购案例关于行业类别的分析,发现跨境并购主要发生在工业、能源、信息技术这三个行业。另外,分别对2010年-2014年这五年的海外并购所处的行业进行分析:(1)2010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共涉及15个行业,能源行业、工业、信息技术居前三位;从出境完成并购交易金额上来看,能源行业依然是跨境并购中涉及金额最大的行业。(2)2011年,资源和能源行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仍主流,但是随着中国公司持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流程、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消费品和工业品行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也迅速发展起来。(3)2012年,国有企业仍不断投资能源领域,但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引进金融、工业和信息技术等相关业务,并已成为一个重大趋势;(4)2013年,中国大陆国有企业继续将投资重点置于能源电力、资源(原材料)和工业等行业,而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则更趋多元化,除此之外,更涵盖了工业技术、消费品及服务以及高科技等行业;(5)2014年,国有企业继续将投资重点置于工业、金融行业,而民营企业则积极寻找科技品牌并将其带回中国市场。1.3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动因分析根据动因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是规模经济、收购品牌和协同效应这三个动因。另外,分别对2010年-2014年这五年的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1)2010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的动因主要是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2)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积极在发达经济体寻找机会引进先进科技、技术和品牌,所以收购品牌和增加资源将是主要动因;(3)2012年,大量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将国外先进的流程、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一些中国民营企业正通过海外并购开始走向全球化;(4)2013年,以规模经济为动因的海外并购占大多数,其中还有很多并购交易存在减少竞争和资本运作等动因;(5)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仍以规模经济为主,也有协同效应。1.4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投资地区分析根据各大并购案例关于投资地区的分析,发现主要是北美洲、欧洲、亚洲这三个投资目标。另外,分别对2011年-2014年这四年的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1)2011年,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海外并购数量占比接近一半;(2)2012年,欧洲正超越北美成为最吸引中国大陆投资者的地区;中国大陆企业不断在成熟的西方市场寻找先进科技和专业知识。(3)2013年,民营资本更为青睐如美国和欧洲等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品牌等较为成熟的市场;(4)2014年,私募股权基金和财务投资者参与了部分海外并购交易,同时他们也开始独立操盘主导了数宗海外并购交易。 二、按时间分类企业并购动因 前文中已经总结出来了影响企业并购的主要有10大动因。总的来讲在所有企业中所占数量最多的并购动因是应为想要形成经济效应,第二大动因是协同效应,相比之下很少企业是应为想要调整资产而实施并购,详情见下图所示。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并购动因的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以外,每一年度企业并购的详情均有不同。年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五年,每一年并购的企业数量均有不同,在国家不同的经济政策影响和刺激下导致企业合并的动因也有所差别,以下就是我们按照年份整理的企业并购的动因。2.12010年情况汇总:1整体经济情况 2010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首先是投资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10年前十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增长最快的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6.5%。2010年对于房地产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尽管政府连续采取了多种平抑价格的措施,但房价依旧居高不下,刚性需求旺盛。分行业来看,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铁路运输业同比投资增长都超过20%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投资增长超过30%。前些年铁路运输滞后,最近几年大力兴建高速铁路,铁路投资增长较多有其客观原因。2企业并购动因详情 获取了关于2010年52个并购动因样本,其中有26个合并动因是为了形成规模经济,这一数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50%;第二大和第三大并购动因分别是增加资源和协同效应,分别占到了13.5%和9.6%。被调查的企业中没有企业并购动因是应为私有化,调整资产,管理层投资或者管理层收购。2.22011年情况汇总1整体经济情况 2011 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呈现高增长、高通胀的格局。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迅速回落带动的中国出口回落;消费增长率基本稳定;投资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转型性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企业并购动因详情 2011年总共获取了83家并购动因样本,其中并购最多的动因是规模经济,有27个,其次是协同效应13个,以及减少竞争12个。分别占到了各自行业的百分比为32.5%,15.7%以及14.5%。相比于2010年,实现规模经济仍然是企业并购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有更多的企业因为想要减少竞争而选择并购,而因为选择想要增加资源而并购的企业的百分比有所下降。2.32012年情况汇总1整体经济情况 2012年中国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截至2012年,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年来,“保8”一直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名词和指引,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超稳定的正相关联系,结合历史经验,当中国GDP增速低于8%时被认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保8”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总体来说,2012年的总体经济状况不甚理想。2企业并购动因详情 在总体经济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2012年的企业并购活动并不活跃,并购动因也主要集中在“规模经济”上。并购动因为“规模经济”的有42个样本,占总样本量73的57.5%.多数企业进行行业内部横向整合,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动因占据了总体的半数以上,其他并购动因数量均为个位数。不难发现,当年企业并购动因与当年整体经济状况有着密切联系。2.42013年情况汇总1整体经济情况 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同比增长7.7%,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体现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表现为增长平稳,就业稳定,物价平稳,农业稳固。经济增长7.7%,物价控制在2.6%,通货膨胀水平有所降低。另外,中国在2013年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改善,大量中国企业寻求进行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力争进入新领域。此外,2013年经历了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和升级加快的重要阶段。同时,国民经济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努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方说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巩固,增长内生动力还需要培育,地方债的风险需要加强防范,淘汰落后产能仍需要加大力度。2企业并购动因详情 通过分析2013年企业并购动因,可以发现,本年度出于协同效应原因进行企业合并的企业有42家,占据并购动因总样本量112的37.5%。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领域”这一动因在本年度有显著增长。在2013年下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明显增加,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整体复苏。对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并购活动在上半年陷入低迷状态,在下半年强劲反弹。此外,中国大陆国有企业继续将投资重点置于能源电力、资料和工业等行业,而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则更趋多元化,除上述三大行业外,更覆盖了工业技术、消费品及服务以及高科技行业。2013年大量企业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是“进入新领域”动因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52014年情况汇总1整体经济情况 整体来看,在2014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就业继续增加,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但是,2014年,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最终要的变化是房地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导致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新房地产出现长周期调整的“拐点”。对今年经济下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房地产,房市进入长周期“拐点”,拉动投资增长加快下行。2企业并购动因详情 在2014年,规模经济、协同效应等合并动因仍在整体合并动因中占较大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多元化战略”的合并动因比例有显著上升。科技、消费相关和金融服务行业成为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的重点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但随着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金额有大幅度上升。另外,随着中国国内经济日益成熟而驱动的持续性的行业整合及企业通过借壳上市取得股权资本投资是关键性的驱动因素。因此,在2014年,出现了“借壳上市”动因的案例,由于总样本量较少,我们只获得到1个借壳上市并购动因样本,但从中可以看出2014年的并购动因新特点。2.6总结总体来看,在年5年但中,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占据了总体并购动因样本的半数以上,这也是国内外企业合并的一般规律。但在不同年份,根据当年宏观经济状况的差异,不同年度动因略有不同。在2010年,大量企业进行了资本层面的调整,进行管理层投资或管理层收购;在2011年,企业不再专注于增加资源,一些企业通过合并来减少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在2012年,整体经济环境低迷,企业大多进行行业内部整合,发展规模经济;在2013年,大量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开拓新领域,打开市场;在2014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大量企业选择实行多元化战略。综上所述,在各年度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年度合并动因呈现出不同特点。 三、按行业周期划分企业并购动因 我国的经济自2010年到2014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并购呈现“两快两慢”的特点。“两快”:第一,中国并购市场快速发展。 “两慢”:第一,促进并购的金融产品创新慢,无论是贷款、股票、债券、信托产品,还是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均处于萌芽阶段。第二,支持并购的制度创新慢,无论是市场机制的健全和监管制度的弹性,还是区域、行业壁垒,均难以适应并购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企业并购表现出三个方面的趋势:一是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2013年1月,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出台,所列9个重点行业(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医药等),产能过剩问题都比较突出。二是针对产业链不完整、企业处在价值链低端的问题,通过纵向并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类并购的动机主要是获得客户资源、营销渠道、销售网络,获得品牌、关键资源等,或者是在条块分割下通过并购获得特定市场的准人资格。三是跨境并购趋于活跃,A股上市公司1995年以来有超过70家通过并购,外资成了第一大或第二大股东;A股上市公司2000年以来已实施了370余起跨境并购。根据以上,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主要发生的某些行业内,另外一些行业发生较少,或者基本不发生。综合5个小组共289个合并案例,我们根据万得数据库中行业的划分标准对主合并双方进行了行业划分,可以看到主并方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以及金融等行业,被并方同样也是如此,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占到了总并购数量的75%左右,虽然我们的行业划分并没有那么细致,但也可以表明在过去五年中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主要还是行业内的整合,希望借此发挥协同效应或者取得规模经济上的发展,这与我们后面的动因的数据统计情况是相一致的。在一次并购事件中,主要是以主并方的目的和意图为出发点,被并购方往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以从各行业主并方的并购动因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动机主要是增加资源和产生协同效应,可选消费行业除上述两个因素外还有较多买壳上市的目的,其他行业的各种并购动因中也是多个动因同时存在。然而这其中的并购动机较多,并没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因此为了探究不同行业呈现出的并购动机差别,我们尝试用传统的并购动机理论去解释发生在行业内的并购行为,但是发现,其解释力并不显著且数量庞大,解释繁多,难以用以有效的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的柱状图的方式来对这个数据进行说明:主并方所属行业以及动因影响的关系。我们看到,虽然影响主并方或者被并方合并的因素在不同的行业所占比例以及数量均有不同,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政府主导以及规模经济,买壳上市。但是不同的行业进行细分,每个细分变量之间的差别甚大,因此,如何将各行业的影响因素有条理的划分出来,我们选择采用行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因此我们采用行业生命周期的方法重新对年发生的并购现象进行解释。判断行业周期的标准有很多,行业的利润水平,利润集中度和资本密集度都可以作为判断行业周期的判断标准,我们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对行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由以上两个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企业合并的行为着重发生在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金融以及信息技术之间,能源,电信服务,公用事业发生的较少,以上两个因为经营成本高,成本回收期长且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因此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因此以上两种行业的合并动因主要为政府主导。工业,可选消费,电信技术无论是在主并方还是被并方都占据着很大的数量,然而,材料行业的主并方以及被并方的差异最大。我们考虑到,是否跟行业周期理论有关。行业生命周期有以下4个过程,每个过程都由着具体的表现:1、起步期 企业规模可能很小,关于该行业的企业如何发展有不同看法,产品类型、特点、性能和目标市场不断发展变化。市场中充满各种新发明的产品或服务,管理层采取战略支持产品上市。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产品的开发相对缓慢,利润率较低,市场增长率较高。2、成长期 该行业已经形成并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因高增长率而在行业中继续存在。管理层需确保充分扩大产量达到目标市场份额。需大量资金达到高增长率和扩产计划,现金短缺。利用专利或者降低成本来设置进入壁垒(内在规模经济),阻止竞争者进入行业。3、成熟期 增长率降到较正常水平,相对稳定,各年销售量变动和利润增长幅度较小,竞争更激烈。后期一些企业因投资回报率不满意而退出行业,一小部分企业主导行业,需监控潜在兼并机会(啤酒行业)、探索新市场(中国拖拉机出口)、研发新技术、开发具有不同特色功能的新产品。战略管理至关重要。4、衰退期 行业生产力过剩,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品充斥市场,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产品品种减少,行业活动水平随各公司从该行业退出而下降,该行业可能不复存在或被并入另一行业。行业的存在期比任何单一产品都要长。充分运用战略管理很重要在导入期,企业产品还未定型,仍处于改造阶段,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研发水平对企业的成长和企业超额利润的获得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将会迅速成长并能获得丰厚的利润。随着产品的逐渐标准化,行业将进入成熟期。这时,企业产品实行大批量生产,市场的竞争逐步升级。行业一旦进入衰退期,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由于产品已完全标准化,技术革新收效甚微。这时,往往会有部分企业由于发生经营亏损退出该行业,而转向其它行业。通常,这些需要转产企业的转移目标是那些正在成长的新兴行业,而不是正处于衰退的传统行业。也就是说,行业迅速转移的理想途径就是并购重组。也就是说,在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行业来说,为了使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往往将这些资源应用到正在成长中的行业中,因此并购是最好的方式,行业处于衰退期的公司和行业处于成长中的目标公司比较多,比如,在收购类公司中,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石化、机械设备、批发零售和综合类等一些传统行业内,而在目标类公司中,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和信息技术等一些新兴的产业内。因此,对于成熟期的企业,进行并购,大部分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规模以及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排除市场竞争者,因此涉及的并购动因大致是进入新领域以及多元化战略和减少竞争。而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企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并购动因主要集中在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和增加资源,对于衰退期的行业来说,公司并购长远来说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最重要的首先是把自己的行业能力维持好,同时不断的探索新突破,让自己的行业从衰退型行业变为一个成长型的行业,这时公司更应该深入发掘的是公司产品。所以这时的衰退型行业的公司的并购发生较少,就算是有其动因也主要集中在进入新领域。但是更多的,衰退性行业如果想要取得新的发展,应该着重关注自身的产品升级。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发展情况,将其主要动因进行分析归纳:对于公共基础服务行业,如因为其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的命脉,因此其并购的动因主要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当然,国有经济不仅仅分布在公共基础设施行业,其实,国有经济广泛的分布在各种行业当中,但是由于其中数量庞大难以细细区分,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不少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被经济大势所淘汰,所以我们这里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技术服务业。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成熟期,成长期还是衰退期,国有企业都是广泛存在的,也即是说政府主导的合并也是广泛的存在于以上三种行业经济中的。 我认为,未来2015年,民营企业将继续引领中国大陆海外并购活动的两位数增长率,他们主要关注于:1.开拓新市场以寻求增长机会;2.获取科技、品牌和知识技能并带回中国市场;3.多元化投资机会随着国企改制计划陆续实施,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活动将继续活跃,尤其是国企,他们不断增加在香港的布局,目标将香港打造为其海外并购交易活动平台。财务投资者与私募股权基金也将带动海外并购活动的增长、多元化其投资组合,他们通常寻找那些将中国市场作为其公司发展战略重要一环的海外企业作为投资并购对象。―― ? END ? ――欢迎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添加以下版权信息:本文转载自:新三板智库,订阅号:xsbzhiku。请输入正文
微信号:xsbzhiku产业转型升级是并购重组活跃的根源
11月2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论坛上,“新并购浪潮的机遇与挑战”、“并购重组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购重组与产业链扩张”等三个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热烈讨论。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行业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有人利用并购重组逆势扩张,有人趁势发展,也有人黯然离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11月2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论坛上,&新并购浪潮的机遇与挑战&、&并购重组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购重组与产业链扩张&等三个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热烈讨论。
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业界汇集而成的智慧结晶,必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更多的公司将通过并购重组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话跨界并购:用互联网思维估值
每经记者 赵阳戈 发自成都
在11月29日由 《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论坛上,议题二&并购重组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讨论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与会者莫大的兴趣&&估值。
乐视网的思维
今年国庆,乐视网披露的一份预案称,该公司计划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同时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为15.98亿元。
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的估值惹来议论。据披露,花儿影视的净资产仅1.06亿元,但乐视网欲支付的对价为9亿元,也就是说,乐视网的对价实际上较标的资产净资产溢价了近8倍之多。这是否划算呢?
分论坛主持人华泰联合证券总经理助理付小楠用这个问题追问乐视网首席运营官刘弘。
刘弘提出&互联网思维&的观点。他表示,之前华策影视收购克顿传媒也是一样的高溢价,甚至比花儿影视还高。所以收购花儿影视到底怎么才算贵?
花儿影视是去年热播剧 《甄嬛传》的制作公司,《甄嬛传》的网络独播权被乐视网买断,&《甄嬛传》对电视台来说,价值多少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对于互联网就不一样。&刘弘认为《甄嬛传》超过40亿次的点击率背后,价值是难以预料的。刘弘称,在国外,票房只占一部影视剧收益的40%左右,其他大部分都是衍生品带来的收益,。&就说《小时代》,如果不是运用了O2O的模式,把本来不属于电影目标群众的&90后&人群发展成了主流的观影人群,票房也不会达到8亿元,按传统方式也就2亿元左右。&刘弘表示,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并购应具备大局观
&资本市场,并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西部证券总裁祝健表示,并购重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祝健认为,并购也就是把人家成熟的东西拿过来,这里有一些前提条件,首先自己的企业得足够强壮,得有整合能力,否则并购后就是一个负担。其次,要对拿过来的资产心里有数,&企业要有手段去规避风险。&第三,任何细节都可能对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华谊兄弟上市前,紧急与张艺谋签约就是一例。&
对此,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深有体会。他表示,他个人是以价值为导向的,并购首先是对该领域有充分了解。第二,并购是为了给股东创造价值。李飚称,此前海特高新对波音资产的并购,一个月便完成了,是波音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且在当年就有良好收益。
并购重组在信邦制药董事长张观福看来,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
张观福表示,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浸淫30年,从小就知道&缺医少药&的情况,所以办企业也是以如何解决&缺医少药&为出发点。从之前做药品的销售的经历中就发现,药品的配送在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民营医院的逐步放开,更是酝酿了无数的机会,本着市场需要出发,信邦制药的并购重组孕育而生。
与信邦制药同属一个行业的马应龙,同样也是并购不断。
对此,马应龙董事长陈平表示,公司的核心战略就是品牌战略。上市公司目前的业务,从系列化药品的经营延伸到肛肠,围绕肛肠患者提供多服务的布局,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的产业链。
对于与会嘉宾的感概,主持人华泰联合证券总经理助理付小楠最后总结为,并购的发生,应该具备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观,如果哪个有利润就并哪个的话,这与长期发展的理念是违背的,而有了长远发展的理念,并购也就成了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精彩落子。
展望并购2014:IPO重启将分流并购重组市场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成都
并购是牛股诞生地,也是A股市场疯狂追逐的热点。随着A股市场经历了史上最长的IPO空窗期,2013年并购重组出现了史上最热高潮。
然而,当昌九生化魂断赣州稀土,连续7个跌停背后是被市场长期忽视的风险。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定调,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未来行业间的并购重组将大幅增加。如何辨别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机遇与挑战?
11月2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论坛&上,第一个议题就是&新并购浪潮的机遇与挑战&。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广发证券总裁林治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区副主席金建、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宝莱特董事长燕金元、北京赛德万方投资公司总裁张广龙以及昆吾九鼎投资公司合伙人蔡蕾等,他们给出了诸多应对之策。
并购重组未来仍是热点
&2013年是并购元年,还仅仅只是IPO暂停下的一个并购高峰?&
&宝莱特资金充裕,但是为什么多次收购中只愿意花几千万买利润几千万的小企业却没有并购大企业?&
&IPO重启之后,对于并购行业是好事还是坏事?&
圆桌对话 &新并购浪潮的机遇与挑战&在主持人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用以上&三问&预热。
宝莱特最近两年操作的至少三单同行业的并购都较为成功。但一直困扰该公司的问题在于所有并购案都仅花费数千万元,收购的企业利润也仅百万元,一直没有出现大型并购案。
对此,燕金元指出,行业内PE疯抢资源,导致标的公司价码疯长。作为理性的上市公司难以支付几百倍的估值。
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指出,PE的参与导致被并购标的价码上涨是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IPO给予的估值过高,并购重组难以支付几十倍以上的估值。目前市场上都在讨论IPO重启是否会令并购重组热潮冷却,他表示,&IPO对并购重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IPO开闸之后估值能不能回到一个合理的状态才是关键。&
林治海指出,&除去国家在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因素外,不可否认IPO长达一年多的暂停审核是重要原因。IPO重启会对并购重组市场有一定分流作用,但是从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趋势来看,上市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扩大自身规模和竞争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并购重组未来依然会是资本市场的热点。&
但金建强调了一个观点,企业并购就像输血,不匹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他表示认为,企业要做强做大,肯定不能坐在原地发展,而必须找到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市场,并购就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或者选择同行业的公司,在上下游之间建立并购关系;或者多元化发展,通过并购开辟另外的渠道,经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线。但在并购的同时,很关键的是企业本身的素质和被并购的企业之间是不是平衡,是不是匹配。如果内部制度或者人员跟对方不匹配,就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机遇在何方?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非常活跃,在并购金额方面,据汤森路透统计,已公布的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总金额达1727亿美元,同比上涨12.5%,上市企业并购总额在中国企业并购整体规模中占比近2/3。
在交易数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仅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上市公司就有154家,中国证监会重组委审核的家数也达到了41家。
林治海指出,&我国政策导向越来越清晰,在国务院10号文出台以来,产业政策、税收、直接和间接融资支持、行政审核等鼓励并购重组的政策接连出台,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通过修订重组办法、出台分道制等一系列措施,对活跃市场、鼓励并购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蔡蕾表示,IPO并购这个市场很热,未来会怎么样,其实很简单,未来会更热,并购就是我们主营业务之一。
他说,&至于说到并购是一个什么态势,我想市场化,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到了市场配置的基本手段,而且我看到了《人民日报》的文章,花了很多篇幅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并购的改革。&
上市的门槛会更低,未来可能会有上几万家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我们市场体系会发生变化,或者这么说二级市场不在乎价差,好的企业都可以上市,但是上市以后有什么表现,现在的并购可能上市公司去并购非上市公司,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上市公司之间,好的上市公司、有钱的上市公司并购没有钱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并购海外的企业都非常频繁。未来的市场是丛林状态,就是弱肉强食的状态。
林治海还认为,并购重组创新将更多见。特别是随着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会从简单的协议收购向二级市场竞购转变、从强制性要约向主动性要约转变,见诸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技术手段,如焦土政策、毒丸政策、敌意收购、白衣骑士等,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支付方式上,资本市场将不断尝试创新,优先股、金融衍生产品支付(如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等多种支付手段将为并购重组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对话产业链并购:如何1+1>2?
每经记者 皇甫嘉 发自成都
长期以来,市场对上市公司选择的并购方式存在争议,争议点在于企业到底是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和份额,还是通过并购实现产业链上下的协同效应?
11月2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论坛上,多位上市公司高管分享了通过兼并重组在扩张产业链之路上的心得。
重组打通产业环节
资料显示,2013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的并购案例比2012年增长了50%,尤其是文化传媒、互联网领域内的并购扩张,如蓝色光标并购西藏博杰等案例,均能迅速提升公司的成长空间,同时相关公司股票也成为了各路资金追逐的对象。
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从之前的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并购大行其道,到今年多家企业均采取了纵向并购以完成产业链的扩张。如华谊兄弟定增收购银汉科技、建设影院打造娱乐王国,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等,此类并购更是带来了股价的一路飙涨。
为何今年上市公司如此重视产业链的扩张?嘉宾主持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张维宁点出了其中的奥妙。&许多上市公司都借助了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扩张产业链,打通上下各个环节,从而占领产业链高价值的部分。&
一位投资人士认为,对产业链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控制其所在行业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在控制了产业链的供应端之后,可以控制成本并力保较高的产能使用率。
&国内上市公司较其他企业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较为便利地从资本市场通过兼并重组取得融资。&上述人士认为。
并购产生1+1>2效应
在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论坛上,多位上市公司高管与大家分享了各自企业在产业链扩张之路上的心得。
雏鹰农牧总裁李花表示,雏鹰农牧目前正全力打造产业链,收购种猪场、屠宰场等,实现了从粮食收储到生猪的饲养,再到冷鲜的生产,最终配送到连锁店,这让上下游都与公司有了更好的平台。
广誉远董事长张斌指出,公司此前曾一度并购了四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但自2005年以后又开始不断瘦身,8年来偿还了总计40亿元的债务,在并购重组方面无疑买了一个教训。目前来看,广誉远的产业链正逐渐向上游延伸,不但建立九大GAP药材种养殖基地,还发展中药饮片加工项目。
白云山总经理吴长海指出,白云山的重组之路相当困难,从2011年开始到今年8月,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才基本结束,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种植到研发,进而到销售的模式。重组之后也已先后三次停牌,为的就是对产业链继续加以完善。
康得新董事长钟玉指出,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先后完成了5个项目的并购,从中康得新的产业链不但延伸至生产BOPP基膜保障原材料供应,覆膜机业务也得到了稳定增长。
方正证券总裁何其聪则指出,公司围绕金融业打造的业务扩张还是很有条理的,并购泰阳证券,合并两家期货公司才有了方正期货,再到后来成立了方正人寿和方正信托。
不过,何其聪认为金融业跟一般的实业不同的是,它的产业链比较扁平化。&通过产业链上的并购重组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同时带来了机制和服务的更新。总体来说并购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效应。&何其聪说。
精彩观点集锦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区副主席金建
■企业并购就像输血,如果内部制度或者人员跟对方不匹配,就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治海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一般企业相比,一个重大区别是不但要求对产业发展周期、产业变迁规律深入了解,同时还要了解资本市场周期,把握好市场节奏,能够利用资本市场为产业资本服务。
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董事长徐新建
■从决定是否要并购,到并购标的的筛选,到估值、交易谈判、交易结构设计、交易信息保密、交易风险防范,既要求专业水平,也要求职业态度,应注重并购战略、策略的制定,交易流程的控制,同时更要做好并购信息保密、风险防控等工作。
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蔡蕾
■我们市场体系会发生变化,或者说二级市场不在乎价差,好的企业都可以上市,但是上市以后有什么表现,现在的并购可能上市公司去并购非上市公司,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上市公司之间,好的上市公司、有钱的上市公司并购没有钱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并购海外的企业都非常频繁。未来的市场是丛林状态,就是弱肉强食的状态。
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燕金元
■收购大的企业,对一家上市公司以后的回报风险较大。这里面愿意出售的企业多了,上市公司在并购热潮中,我觉得脑袋要冷静一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科技型企业科学制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方案,科学选择激励...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2日,环保部发布《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去年全国共有246个大、中城市向社会发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此次发...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双流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基地,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宣布: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
华西都市报
北京人才市场的职业指导师表示,“闪辞”现象在应届毕业生当中非常常见。他们在毕业当年面对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多人网撒简历,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1日曝光9起药品、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食药监总局指出,曝光的7起药品和两起保健品虚假广告内容存在不科学的功效断言、...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6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并购的几个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