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现状分析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钢铁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关乎社会民生。在经济下行、行业持续低迷情况下,要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除了“摸”准痛点,还要开出“猛药”。工信部14日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针对钢铁行业存在问题列出明确目标,排出时间表。
  钢铁行业问题,首当其冲是产能过剩。
  工信部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
  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大量过剩产能积压,直接导致企业资源无法盘活,进而创新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供给,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改善。
  难点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钢铁行业要想实现脱困发展,当务之急是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负债。企业压力释放了,才能为创新发展腾出空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
  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关键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一边违规新增产能。为此,工信部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作为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迟京东说,去产能并不是数字上的减少或盲目的压减,而是让竞争力弱的、完全靠扶持的产能退出去,实现腾笼换鸟。工信部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搞简单分摊、“一刀切”,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同时,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低价销售冲击市场,扰乱经济秩序,也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应退尽退。
  去产能为的是给企业减负。“在企业减负上,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统筹。”迟京东说,比如,通过兼并重组、债转股等形式缓解企业高负债压力,使行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道路。
  去产能是手段,调结构才是目的。除了明确去产能任务,规划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供给也做出要求,明确钢铁行业要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
  在创新方面,迫切需要解决钢铁行业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创新合力。对此,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
  此外,工信部将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十三五”期间,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
[责任编辑: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_网易新闻
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钢铁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关乎社会民生。在经济下行、行业持续低迷情况下,要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除了“摸”准痛点,还要开出“猛药”。工信部14日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针对钢铁行业存在问题列出明确目标,排出时间表。
钢铁行业问题,首当其冲是产能过剩。
工信部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
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大量过剩产能积压,直接导致企业资源无法盘活,进而创新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供给,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改善。
难点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钢铁行业要想实现脱困发展,当务之急是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负债。企业压力释放了,才能为创新发展腾出空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
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关键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一边违规新增产能。为此,工信部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作为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迟京东说,去产能并不是数字上的减少或盲目的压减,而是让竞争力弱的、完全靠扶持的产能退出去,实现腾笼换鸟。工信部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搞简单分摊、“一刀切”,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同时,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低价销售冲击市场,扰乱经济秩序,也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应退尽退。
去产能为的是给企业减负。“在企业减负上,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统筹。”迟京东说,比如,通过兼并重组、债转股等形式缓解企业高负债压力,使行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道路。
去产能是手段,调结构才是目的。除了明确去产能任务,规划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供给也做出要求,明确钢铁行业要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
在创新方面,迫切需要解决钢铁行业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创新合力。对此,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
此外,工信部将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十三五”期间,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
(原标题: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日 18:20 来源:新华社
内容摘要: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关键词:钢铁行业;工信部;制造;新闻分析;钢铁
作者简介: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新闻分析:钢铁行业脱困,难在哪,怎么办?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钢铁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关乎社会民生。在经济下行、行业持续低迷情况下,要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除了“摸”准痛点,还要开出“猛药”。工信部14日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针对钢铁行业存在问题列出明确目标,排出时间表。  钢铁行业问题,首当其冲是产能过剩。  工信部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  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大量过剩产能积压,直接导致企业资源无法盘活,进而创新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供给,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改善。  难点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钢铁行业要想实现脱困发展,当务之急是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负债。企业压力释放了,才能为创新发展腾出空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  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关键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一边违规新增产能。为此,工信部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作为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迟京东说,去产能并不是数字上的减少或盲目的压减,而是让竞争力弱的、完全靠扶持的产能退出去,实现腾笼换鸟。工信部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搞简单分摊、“一刀切”,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同时,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低价销售冲击市场,扰乱经济秩序,也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应退尽退。  去产能为的是给企业减负。“在企业减负上,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统筹。”迟京东说,比如,通过兼并重组、债转股等形式缓解企业高负债压力,使行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道路。  去产能是手段,调结构才是目的。除了明确去产能任务,规划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供给也做出要求,明确钢铁行业要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  在创新方面,迫切需要解决钢铁行业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创新合力。对此,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  此外,工信部将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十三五”期间,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文齐)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钢铁业的过剩产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人员如何安置?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画出了清晰的去产能路线图。意见明确加您好,您目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比较旧,无法使用学优题库的新功能,建议您更换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学优网,成就我的梦想。 |
| 题文钢铁业的过剩产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人员如何安置?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画出了清晰的去产能&路线图&。意见明确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的政策措施。五类过剩产能必须依法关停退出: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意见设置了这五条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必须退出。职工安置被视为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意见特别要求,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基本生活。(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意义(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政府、公民在&去产能&过程中应用的行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将本题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我的答案答案评定:参考答案&&纠错难度评价:做题心得:官方解析&我要解析巩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行业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