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为A股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供给侧改革最新消息:供给侧改革为A股提供强大引擎
文 / 王威来源:第一黄金网日 10:06
“2016年金牛基金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辉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经济增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旧产能的转型升级,新产能的迭代演进,折射到证券市场,则将衍生出A股新的投资机遇。应当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一个时期内的持久战,其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主攻方向是改善供给结构,进而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打好“三去一降一补”的歼灭战,确保今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上市公司的市值增长打开了更大的想像空间,“互联网+”成为过去一年最重要的投资主题。同时,高端制造、消费升级、健康生活等热门主题也不断兴起,涌现出很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标本和范例。对于这些投资主题,A股投资者既要警惕缺乏业绩支撑的概念炒作,也要改变旧思维,以新的眼光和逻辑“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到其中踏踏实实谋求转型、真真切切实现高速成长的企业。结构性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共存的过程,2015年的中国基金业既享受了牛市的盛宴,也经受了市场巨幅波动的考验,最终仍取得丰硕的成果。如今,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崛起,给基金经理尤其是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同时,股市降杠杆、释放风险,为公募基金业2016年再创佳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月28日,记者从南昌市人社局获悉,南昌市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
多年来,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不一样,城市高于乡村。《实施办法》提出要统一...
据交易所3月28日公告,德宏股份(603701)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
大家都在看
本栏目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黄金网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C)
赣ICP备号-65供给侧改革带来新机会|财经|股票|A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供给侧改革带来新机会  《红周刊》特约作者翁开松  供给端改革,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思路。总结起来看,通过供给侧改革,最终是“剩者为王”和“胜者为王”。  在一些景气度不高的行业,需求下降,但供应端并没有按照市场化的规律自我淘汰,一些僵尸企业的存在,把龙头企业也给拖垮。而今天,政府提出的供给端改革,去僵尸企业,就是在行业和产业中建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有了好的生态环境,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大大加强,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自然泾渭分明。  在这种背景下就给资本市场新的机会。  剩者为王。在传统产业,未来80%的僵尸企业都会死掉。而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和上升,毛利率自然上升,合理的利润自然出现。企业的现金流,还是业绩、毛利率、行业的壁垒都会明显改善,这其中的弹性,就是公司股价的空间。  从供应端壮士断腕,这是需要勇气的。比如云南省政府,为了破解金属僵尸企业污染问题,让大公司把一些小企业收购,一些污染的产能不生产,而小厂的人员分流,产能大幅缩减,需求端达到平衡,企业的合理利润自然就会到来,行业的生态环境好了,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就来了。  这种供给端改革,除了政府的推动,还有市场自发的行为。如造纸行业,环保成本的上升,技术进步的加速,连这样的大公司都开始向金融端要利润,剩下的造纸企业自然就寥寥无几。未来,剩下的公司集中度自然大幅提高,利润自然而来。  此外,就是胜者为王。这是对新兴产业而言。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格局不明朗,进入者都有机会,这就是当今的资本市场。而那些只要有转型意向的公司,不管动作大小,资本市场都会欢迎,随着市场进一步演变,行业格局会不断升级,因为市场的竞争本质是优胜劣汰。如作为互联网企业,基本上就是老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行业老二可以看看,行业老三以下基本没有太多的关注价值。■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供给侧改革到底为A股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转自微信公众号 股票汇 作者 张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这个词大家想必已经部陌生了,但供给侧到底是什么?以及会给资金市场带来什么? 今天笔者来给大家讲一讲:供给侧: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相对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和货币刺激效果不佳。其实需求不足仅是表象,而供需错配才是本质,因此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那么到底供给侧能给基本市场提供些什么呢: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真格——主动去产能、定点爆破债务风险,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较大, 如此,短期“僵尸型”企业破产、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溢价上升,但有助于去产能、 去杠杆、提高效率, 显著提升中长期的信心。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如果离开了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将周而复始地重复光有股票供给的“产能过剩”,而没有购买股票“有效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不合逻辑的旧常态。需求侧时代的投资逻辑基本是“政府刺激哪里资金就炒哪里”,而未来供给侧时代的投资逻辑将是“哪里效率提升最快就资金投哪里”。按照这个思维模式,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会指向于新兴产业和成长股(跟笔者前面一直讲到的高估只是局部表象不谋而合)。从投资逻辑角度,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机会:1、首先笔者先来反对一下很多财经门户上提出的什么水泥、煤炭、钢铁等夕阳的产业,对于这些行业笔者也相信或许因为供给侧改革迎来转机,但这绝非一日两日的问题,也部仅仅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这里面还存在着“企业工作效率问题”,这一步的改革恐怕要从这些企业自己革掉自己的命,或者被杰出企业家革掉命才能得到实际的解决;2、笔者认为从国内居民到海外疯狂淘马桶盖、奶粉、婴幼儿服装等现象可以看出,这些事关居民日常生活的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本不是问题,甚至可以讲是非常旺盛,供给侧改革真正会在中短期刺激到的行业笔者认为这些才是最先受益的;3、从A股自身表现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机会:1)月的传媒、网游;2)2013年10月国务院40号文之后的医疗服务板块;2014年以来持续发酵的体育、教育;2015年9月以来的精准医疗、在线教育、文化传媒、体育概念。对比中、美、日、韩在服务业领域的市值占比,中国市值占比累计总和仅占12%,远低于美国24.5%、日本16.7%、韩国20%,目前中国的消费服务业市值占比明显落后,未来板块成长空间仍然很大,消费服务板块将是持续的“风口”。【声明】腾讯证券已取得该自媒体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自媒体授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证券(qqzixuangu)。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shumingl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创力集团:供给侧改革对公司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证券时报网()07月22日讯 2016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今日举行。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常玉林表示,国家能源局在4月初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了2016年能源发展目标,其中产煤目标36.5亿吨,相比2015年的38亿吨略有下降,但国家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是刚性的。去产能的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创力集团拥有优质大客户,供给侧改革对创力集团来说,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煤炭去产能目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度中央奖补资金也已向地方拨付到位。公司紧盯市场需求,内抓管理,降本降耗,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实现公司的稳定发展。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创力集团:供给侧改革对公司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改革机遇与挑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