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出口下来多远属于海宁和临平

余杭区临平镇 - 搜狗百科
余杭区临平镇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浙江临平有1700多年的城镇历史,为市余杭区政府所在地。距杭州市区28公里。2008年年初,临平街道、合署办公,现辖20个社区(其中8个为撤村建居社区),总户数30017户,人口78981人。内12个社区面积2.82平方公里 ,627个居民小组,居民住户27282户,人口67574人。
  总面积7.5平方公里,1985年总人口36308人。临平之名,东汉已见诸史册(信,以中涓从,起宛朐。攻。破李由军。击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史记),汉朝时刘信封地设置临平郡,晋时已形成集市。元年(988年)。
  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也是拱卫杭州的军事要地。、杭申公路,穿越镇境南北,杭州公共汽车分两路达镇,每日有汽车班车内23个乡镇和杭州、嘉兴、等地。横贯镇中,西通杭州,东至,并经和睦港与相联,经港与沟通。
  1985年,全镇有、针织、服装、食品、酿造、机械、化工、制药、建筑、电子等行业的工厂125家。近年镇村工业发展较快,1985年末,有镇村企业36家,职工2105人,年产值1017万元。有各类商店360家,个体商业298户。有、迎宾楼、二轻展销楼等综合商场,农贸市场和购销兴旺。
  文化体育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剧院、新华书店、电视台、、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等。学校有中学2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3528人;10所,入园幼儿738人。还有余杭区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学校。医疗卫生设施有、区妇幼保健站、区地方病防治站、区防疫站、镇卫生院等。有病床206张,医务人员463人。为方便当地百姓的生活,搭建了当地门户网站临平网,旨在服务新城百姓。名胜古迹  临平胜迹甚多,镇东,建于宋末,为县级。镇西有安平泉、安隐寺,现井泉尚存。镇北有被历代名人学者推崇题咏的(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只见城2。谁似临平山上塔3,,迎客西来送客行。注: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山东部新辟,占地164亩。
  临平是三城之一,的规划充分显示出临平的区位优势,是杭州接轨和“长三角”的门户,目前临平15平方公里。    临平新城规划中,新城西以09省道为界,西南以区界和为界,北跨一直延伸至、和交界处,东也至海宁市,南以城区为界,新城规划面积为133.94平方公里,是原来的九倍。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1.5平方公里。
  临平山,在临平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山上下有磨剑石、、藕花洲等数景。麓有安隐寺,时建,有名泉曰&安平&。苏轼曾有诗咏泉。寺前有(已毁)、古、古、等。临平依山傍湖,旧有&临平十景&。(《》第十四编第732页)   ,位于临平、间,与苏州、同为三大观梅胜地。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故有&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等奇种,登超峰绝顶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及吴全身石像,&文 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洞最佳。(《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29页)   上,自杭州市区起至海宁市注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从流入该区星桥,贯串进入海宁市。在我区境内流程11.4公里。主要支流有和睦港、乔司港、港,它们之间由港、羊头坝港互相串通。和睦港过七堡沟通钱塘江,乔司港经过外乔司船闸与地区的诸多相连。上塘岸还有涧、龙兴闸、贺家堰、施家堰等小港支流,建有船闸经港和大运河沟通。河港堰闸,罗织成一张125平方公里范围的灌溉体系和运输网络。  原是开掘的古陵水道的一段,后为的泄水道,西湖、城河之水合流经上塘河灌溉沿河农田。但因滨海地势较高,容易冲刷淤积,加之小,容易干涸断流,唐宋以来,历代多有疏浚和整治。后,大力疏浚河道和整修排涝闸堰,重点建设水源补给机电工程。使上塘河水能保证我区临平、乔司、星桥三个乡镇的78000亩农田(地)的灌溉需要,滋养着在这12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12万人。  钱塘江畔曾是大片盐田,正是有了上塘河水的冲刷,把大片的改造成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乔司督道夜宿水陆寺,写下《汤村(今乔司)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一诗,他写道:“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线路不容足,又与牛马行。……”这么艰苦的开河引水,所以他最后说:“寄语故山友,慎毋压藜羹”。汩汩的使上塘河流域富饶繁荣,成为历史以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塘河历来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在元末明初开浚以前,上塘河是连接大运河进入杭州的唯一通道,南来北往的船舶如,临平自然就成了杭州城北的一个热闹繁荣的、商埠。尤其是南宋,杭州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上塘河自然就是南北纽带。之变中被拘禁的生母韦太后南归就是由大运河转入上塘河,驻跸在临平镇东上塘河畔的妙华庵。宋使北上,金使南下都走的上塘河水道。   上塘河穿行在田园阡陌、城镇村落之间,象一条逶迤的玉带,飘逸潇洒,清粼粼的河水缓缓流淌,把沿河堤岸上成排的绿树芳草,鲜艳的繁花倒映在水中,偶尔划过一艘木船,水波泛起微微的园纹,在阳光下闪烁出点点波光。唐诗人的《过临》诗曰:“三月平湖草欲齐,分影入长堤。田家起处乌犹吠,酒客醒时啼。山槛正当连叶渚,水塍新筑稻秧畦。人间漫说多歧路,咫尺神仙路欲迷”如此清纯淡雅的自然风光,难怪诗人误认为进了仙境了。   班荆馆遗址。班荆馆,南宋王朝接待金国使者的国宾馆。  安隐寺遗址,遗址上有苏轼题诗“当时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的安平泉,泉水大旱不涸,清澈甘冽;   桂芳桥,南宋时为里人徐氏兄弟同登而修筑,经过整旧还旧,桥亭高耸,仍屹立在上塘河上;  韦太后驻跸的(太后离开后,“妙华庵”改名为“龙兴寺”),虽然改建为学校,但门口河上的龙兴依然地守卫着这一方天地;  临平山塔,临平山顶上那支被苏轼感叹:“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宝塔虽然已经湮没,但去年开始兴建的“东来第一阁”将以更加挺拔靓丽的雄姿屹立在临平山巅,上的人们。
  区位:临平副城南部,包括地铁、、大社区   临平新城将引入“紧凑城市、、文化城市、、”的国际先进理念,建设现代化。其中临平副城地铁经济综合体依托地铁站点的人气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打造集娱乐、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临平副城中央商务区将成为未来临平城市的金融贸易、商务办公、会议展览及大型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区域;大东安社区改造区块将成为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文化为精髓,以河道、建筑等景观为特色,融生活居住、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临平副城区块。  、地铁、高速公路穿城过   从规划中,可见临平新城未来发展趋势:、超山、黄鹤山如相串,运河、上塘河、水域相连。最突出的是,新城交通发达,、地铁(轻轨)及多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  全长约175公里,工程总概算约350亿元,据悉,已获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磁悬浮沪杭线项目将通过临平境内。磁悬浮将由东沿着沪甬高速公路以北,直通至。  1号线余杭段将穿过临平新城,沿正在改造中的临平迎宾路,由北往南至九堡东。据了解,迎宾路立交改造工程处于紧张施工阶段,可望2006年底前竣工,建成后可缓解现在临平城区出入口车辆拥挤状况。   此外,等多条高速公路,将让新城与外界的沟通更加快捷。  临平沃尔玛项目进展迅速  位于临平迎宾路和藕花洲大街交叉处西南角,总投资1.6亿的临平沃尔玛购物广场已完工。  另外,余杭位于临平新城中心位置,位于新城东南侧,这两大将成临平工业的新增长点。
 临平位于杭州城区东北20公里,上塘河与下塘河汇合于此,元末以前为东出杭州水道第一大码头,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市镇。根据当代考古,汉时临平已有砖窑之设,唐代时以产盐著称,乾元间(758-761年)已为“浙江十监”之一。   北宋元年(988年)置临平镇,为“仁和四镇”之一。初年(1017年)设官酒库于临平,“一时人民物货迨”。(《》卷1)南宋绍兴年间,朝廷设行在瞻军激赏酒库于临平镇,“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按非他郡比也。”   元明时期临平湖逐渐淤塞,“沮洲广卤,化为之区”,成为全省著名的蚕丝、棉麻、等商品集散地,“海宁、仁和、上塘蚕丝于临平贸易最多。” ()   入明,临平设税课局、河泊所,以征榷往来之商税。永乐十年,横塘临平税课局课程钞0文,临平河泊所钞0文(《万历杭州府志》),足见当时商业之繁华。但改道下塘后,临平镇作为宋元时代的大镇,其贸易集散的地位被迅速繁荣的所取代。   清代,临平四乡手工缫丝鼎盛,几乎家家置有丝车,茧之细白者缫丝,次者成绵。至雍正时(年),临平有轻绸机不下二三百张(《》)。乾隆年间,诗人《临平杂咏》,有:“两桨迎来贩客多”的写实。(《无不宜斋未定稿》卷一)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后,出现萌芽,徽杭大贾,竟相贸丝、设坊、开典。实力较厚、较多的“方泳隆南货店”、“广兴当”以及“利亨坊”“元升”相继开张。来临平出售土丝者,除四乡农民外,远至海宁西部及、德清等县,再于此销往上海、福建、江西和杭州等地。   “光绪甲午以后,工厂之创建、商会之成立、蚕丝之改良,乡镇风气因而升通。”(《》卷1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商办铁路杭州至长安段建成,在临平设站,民国以后杭塘公路临平镇,又成了陆上交通之枢纽,镇南一带商店随之大增,客商往来,颇为热闹。民国初年始有。1924年,兴记电厂开业,商业也日渐繁盛。全镇已有大小商号200余家。   抗日战争爆发,临平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沦陷期间,日军毁临平上塘河南岸石坎、拆桥石阶,垒其军营。街市凋蔽,苍凉,经济萧条,,唯米市独旺。其货源,水路从、运来安徽米;陆路从铁路运来江西米,日流动量达千余石(每石150市斤)。其销路多数运往杭州,部份在当地供应。米行从原有3家,骤增至12家。   早在抗战爆发前,日商掠夺我经济资源的势力已渗入临平,临平四乡因盛产络麻,战前相当数量由上海的日商“仁和”委托临平李宏良收购,以船运经大运河运至上海,再转往日本。临平沦陷以后,日商引入高产络麻品种,广泛种植,产量逐年上升。原为粮麻商的汉奸区长陈农荪(兼临平维持会会长)为代理人总揽其事,在杭州设立“洋行”,在临平设立“麻业株式会社”, 由它统一低价收购,还专设“日通”公司负责陆上包运,“利济”公司负责水路包运,不许私运,否则予以严惩。导致土的编织停顿,麻布行纷纷倒闭。据统计,沦陷期间临平每年损失丝16000担,生姜25000担,麻布4170担,络麻与甘蔗尚未计入。(《杭县志稿》卷11)。   抗战胜利后,为清理商务,于(1946年)办理,临平全镇有24个行业、360家商户。其中:绸布业13家,南北货业26家,广货业10家,酒酱业22家、国药业9家、菜饭业13家、业33家、照相业3家、旅馆业5家、猪肉业22家、卷烟业17家、洗染业6家、面点业26家、羊肉业12家、业16家、纸业9家、杂货业24家、土丝业9家、布麻业32家、粮食业37家、瓷席业8家、西药业5家、木行2家、业10家。(《杭县志稿》)   从1955年8月起,杭县以临平为试点,首先对百货、新药、文具纸张三个行业进行。1956年进入高潮,2月21日,全镇44个行业453家中有386家私商要求改造。次日召开千人大会,当众宣布:直接过渡28家、51家、137家、合作商店154家、合作小组21家、暂缓改造62家,完成了临平镇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临平自古“乡脚”甚远,东自许村,南至翁家埠、乔司,西迄小林、星桥,北及五杭、博陆,方圆20余里内的农民,凡购置主要商品和投售大宗农副产品时,均聚市临平。临平的商业中心东至,西至西茅桥,北至庚申桥。清咸丰末年,太平天国战乱对临平商业造成了相当的影响,街坊缩至上塘河以北,西至广严寺,东至梅潭堰,北至北庙弄、水车河一线之南,其外均较荒凉。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永康桥重建后,店屋稍向西展延。民国初期,杭塘公路建成,与西阳桥随之修建,上塘河以南始有电厂、天主堂、耶稣堂等建筑,镇貌稍有改观。民国时期临平的商业店铺大部集中在上塘河以北,陡门口为中心地段,包括东自东大街的桂芳桥,西至西大街的中山桥,即旧称“大街上”一段;北大街自陡门口北上至庚申桥、北庙桥一带,商铺林立。   临平自古物产丰富,仁和吴瓒《武林纪事》云:“杭城东园人家,四时种菜贩卖,远至临平长安,俱用船载而去。”(卷下)临平的商业老字号,兴盛于清末、民国时期。聚乐园、翟、百年汇昌等一批百年名店和知名老字号早已成为临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乐园菜馆
  原名“天然饭店”,原址在临平东大街,开设于清朝光绪初年。创始人,是安徽省临溪乡湖里村人,由于失业至临平,在徽帮同乡资助下,筹建此店。民国六年(1917年)原店被焚,遂迁至陡门口重新开业,为忌用“燃”音,后改称“聚乐园”,店面座北朝南,正屋二楼二底,聚乐园菜馆经营正宗的“徽邦”菜系,其菜肴具有色泽红亮、芡大油重的特点。日常所供应的菜式有上百个品种之多,比较出名的有:、烂糊鳝丝、等。尤以红烧划水最负盛名——用作原料的草鱼,提前数日已放养于上竹笼中随水荡漾,以解鱼腥泥土味,草鱼必活杀现烧,肉质鲜嫩,色泽,糯中带韧,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大增。其经营的面类有、、、等50余个品种。   民国时期,每当初春赏梅时节,沪杭来临平的游客,常常在此喝酒用膳。著名作家先生曾光顾此店,他在有名的《临平登山记》一文中有记载。   1955年12月私营商业改造时,9家菜饭馆联合在陡门口聚乐园原址成立“公私合营和平食堂”,1963年改名“临平菜馆”。1975年迁至北大街15号。1985年10月,复原名为“聚乐园菜馆”。
泳隆南北货栈
  原名“方”,创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4月。在临平东大街282号,原店面为三楼三底,座北朝南,木结构,排门板。后因重遭火灾,在民国二十三(1934年)将门面改为封火砖墙,石库墙门。 经商有道,货真价廉,故生意十分兴隆。光绪初年曾一度在杭州湖墅和杭县两地开设“方源隆”和“方瑞隆”分店。直至光绪店主方汝亭,易名为“泳隆”。泳隆经营南北货、干果、、腌腊,自制糕点。主要产品有方云片(又叫片、满)、白、、麻、寸金糖、麻片糖、核、椒桃片等十几种。最负盛名的数方永隆云片糕,其特点,一尺糕为三百片,薄如纸、甜如蜜,能折能卷,点火能燃,创制人是王为三。方永隆云片糕质量之佳,而使泳隆名声四扬。 1956年,店号不变。1958年,归临平;1963年划归国营商业,更名为“国营临平烟糖二店”。
翟恒泰官酱园
  址设北大街。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自彭家埠分设至临平镇,园址初设陡门口。工场设在北大街,下设翟、西恒泰、南恒泰、北恒泰4个门市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酿制黄酒、制酱油。民国四年(1915年),翟恒泰开始造酱及其酱制品。由于经济实力充足,产品质量优异,经营有方,信誉颇高,翟恒泰发展成为临平一带最大的酱园。解放前夕拥有资产5.2亿旧币。翟恒泰以生产经营黄酒、酱油、米醋、酱菜为主,其酿制的酱油(泰油)、、双插瓜(二瓜)和土黄酒素负盛名。尤以泰油为最,其生产的土黄酒,均取自流入木桥浜的临平山水之源酿制,而确保香醇可口,同样深得百姓欢迎。   1956年公私合营,零售部门,划入临平供销社。1965年改名为“地方国营临平酿造厂”。1983年更名为“杭州市临平酒厂”,1997年破产。
  创始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清道光年间,汇昌的所产被选为贡品,从此汇昌,生意愈做愈大。,已经成为清朝皇宫()的“指定供应商”。汇昌批零兼营、拥有蜡烛、蜜饯、茶食、四个作坊,除经销蜡烛外,还经营蜜饯、茶食、、南北果品、海产品等二百多种商品。传统产品有:、、糖藕、樱脯、糖佛手、甜青果、蜜香元、、麻酥糖、水桃酥、云片糕、、寸金糖、藕粉、彩蛋、龙凤等百余种。到抗战胜利后,汇昌已拥有18000元资金、近百名职工、94间栈房,发展成为食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注册资本达1.5亿元。   百年汇昌在余杭现代商业史创作了许多个“第一”——在民国时期,汇昌是第一个在商店里使用照明的;是第一个在商店里使用玻璃柜台陈列商品的;汇昌还是第一个在使用玻璃瓶密封盛放糖水青梅的蜜饯制造商。   1920年代,汇昌的股东陆亦梅先生与著名金石大师及其子先生为友,吴昌硕先生多次来到汇昌南北,品尝汇昌的蜜饯、糕点等特色食品。2003年,杭州百年汇昌食品有限公司重新成立。2006年,“百年汇昌”18类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2009年,“百年汇昌”被命名为首批“”。 2010年,被命名“浙江老字号”。“百年汇昌”传承的制作技艺申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名东湖客栈,位于临平镇西大街(现临平大酒店址),开设于民国四年(1915年),二层三开间厅屋加两厢,共有房间28间。后改名为东方旅馆。1956年,临平镇上四家私营旅馆,合并组建 “东湖旅馆”。总部仍设在西大街,在临平火车站旁设分部,后又在东大街和北大街各设一个分部。1979年因建县政府招待所需要,总部迁至火车站分部,并进行扩建,将东湖旅馆易名为“车站旅馆”,后又更名为“红楼旅馆”,至今仍在原址经营。
汇昌顺纸张店
  开设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业主为张勇炎,资本为4988万元,有三名师傅和十名学徒。店设在北大街,为双开间店面,另在前横弄有三间纸张仓库,该店主营帐册和纸张,兼营文具,特点亦为前店后坊型。其销售之各种帐册,从、裁切、整合、装订,全部一条龙手工操作。因其调料匀称,印成的帐页线条清晰分明,色彩无浓淡;水印时,正反,左右“鼻头”合拢后对衬划一;成册后外形整齐美观,册内无缺页。因质量上乘名声广传,销量甚大,不仅在临平镇上旺销,而且热销海宁、等周边地区,同时批发供货给各零售店。1956年对私改造:印刷生产划入临平印刷厂;零售划入的百货部门。
杭州临平火车站是一个上的铁路车站,位于临平镇,建于1909年,目前为,邮政编码为311100。临平火车站目前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整车一级氧化剂发到;不办理罐装及石灰到达。临平火车站公交路线:314路 531路 798路 784路 780路 774路(环线)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导航 招聘其它
抱歉,没有查到相关时刻表信息!
因汽车时刻表经常变化,58同城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
友情链接:$friendlin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平到海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