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人民币汇率是汇率开放的国家吗

  一楼献给美丽的涯妹!  ~~~
楼主发言:40次 发图: | 更多
  前30年,中国比印度落后多少  一、三个不同的GDP数据  (一)周教授提供的数据(汇率GDP)  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据世界权威的经济增长学家麦迪森研究计算,1952年到1978年中国GDP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4.7%。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  注:所引数据应为汇率GDP,中国人均GDP落后印度33%。  (二)韩少功提供的数据(购买力平价GDP)  韩少功:催化“文革”的社会心理势能  【据国际学界普遍接受的麦迪森(Maddison)数据,以实际购买力的标尺换算,195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48美元,低于同年印度的619美元。但这个数据到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前的1978年已达978国际元,超过印度的965国际元[出自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o麦迪森(Angus Maddison),载《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新华出版社,1999年。]。】  注:此乃购买力平价GDP,中印人均GDP基本持平,中国略高。  (三)修正的GDP数据  韩少功:催化“文革”的社会心理势能  【麦迪森后来还认为,中国六十多年来的官方数据前偏低后偏高,若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应向上修正26.7%[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How Fast Has GDP G How Big Is It Compared with the USA? by Angus Maddison and Harry X. Wu,2007。],即反超印度的幅度更大。】  注:麦迪森后来发现问题了,中国反超印度26.7%。GDP总值反超,人均自然也反超。——至此,剧情反转180度。  (四)诺奖级的经济学发现  19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普遍迷信西方数据,周教授与韩少功也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麦迪森数据的“世界权威”性,以及国际学界的“普遍接受”性。反而是麦迪森本人对自己此前的数据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前30年的GDP数据偏低。  近些年的诺奖经济学家有不少,但没一个能真正解决世界性的经济难题。麦迪森对自己此前的两个GDP数据产生怀疑,他究竟发现了什么?不得而知。但中国学者发现的一些事实,却对麦迪森的怀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麦迪森修正数据的事实支撑  (一)前30年中国农业的巨大进步  杨松林:是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饱饭问题吗?  1、中印农业发展的起点对比(1950)  【1950年前后,印度除了人均粮食,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中国。】  注:各项指标,差距都不小,要想赶上甚至超过,难度都不小。  
  2、1980年的中印农业对比  【年,中国大部分农业数据发展速度都优于印度。到1980年,中国大部分人均农产品指标把印度拉在了后面】  
  注:1980年,中国人均粮食325公斤;印度约227公斤,中国人多出98公斤,吃得更饱。从油料、肉类、鸡蛋来看,中国是印度的4~10倍,吃得更好。年大规模推行分田到户,理由是吃不饱,这让印度人民情何以堪?  (二)前30年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  因为中国成绩更突出,此处不再列举数据,只列举事实。简言之,中国在前30年建立了初步工业体系,印度呢?没有,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的工业体系中有:万吨轮、万吨水压机、核潜艇、汽车、拖拉机、火车车厢、火车车头(机车)、战斗机、轰炸机、民航大飞机(运10)、民航发动机、石化炼油厂、化肥厂、化纤厂、纺织厂、两弹一星、电脑等。钢产量(2390万吨)在1975年超过英国(2010万吨)。  (三)科技进步  高科技除两弹一星外,还有中国现代新四大发明:(1)人工合成胰岛素、(2)杂交水稻、(3)汉字激光照排、(4)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均出自文革时期。电脑研究也紧追美国(差距约4-5年),且对两弹一星计算,及卫星跟踪测控助益极大。还有,1960年代世界领先的断肢再植手术。  (四)民生福利  1、经济上的人人平等及多劳多得  票证制度限制了城镇高收入群体的食物消费,使农民免于饥饿。【杨松林:并且这种平衡方法也让中国低收入群体的人均GDP比基尼系数大而且没有实行票证制度的同等水平国家高得多。……实际收入要高得多。】  2、教育福利  教育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为改开后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技术工人来源(农民工),利在当时,功在后世。  【杨松林: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初中入学率应该是最高水平。……到1975年,我国初中毛入学率(初中生/适龄青少年)达到87.7%,高中毛入学率达到53.0%。同期印度中学入学率为26%,印尼为20%,韩国为56%,阿根廷为54%,巴西为26%。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多数国家的两三倍。】  【杨松林:集体经济时期,中国农村普及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韩少功:一位外商对我说:东南亚的劳动力价格不到中国的一半,印度和孟加拉的价格更低,但他决定把工厂办在中国,第一原因就是看中了这里打工群体的能读会算,综合素质较高。】  3、医保及社保福利  医保(赤脚医生)及社保(五保户)网络的建立,实现了城乡医疗资源分布的基本平等。使人民健康水平及晚年养老有了基本保障,人均寿命等健康指标在发展中国家里遥遥领先。  【韩少功:1962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反超印度,至1978年已约高于印度10年[转引自2009年第5期《亚太研究》杂志。]。】  【杨松林: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巨型人口国家,能在人均GDP还处于低收入国家阶段使婴儿死亡率降低到40‰以下(1973,47‰;1981,39‰)是非常了不起的。1980年印度婴儿死亡率为115‰,孟加拉为132‰,印尼为90%,巴西为70‰,分别相当于中国50、60年代水平。】  【李玲、江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年年报中称:“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18]”。】  4、良好的社会治安  【韩少功:卖淫、赌博、毒品、走私、会道门、童养媳、小老婆、高利贷、人口买卖、诈财的神婆巫汉……这些旧中国的毒害尽遭打击,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不仅让国民们印象深刻,也让很多访华的外国人惊讶,包括一位英国作家,后来被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秘密约谈,应邀写出专题报告印发给民主党的外交事务咨询委员会[见日《参考消息》载记者对英国作家格林(Felix Greene)的采访报道。]。一般意义上的犯罪率,据联合国国际犯罪防范中心数据库,取年间中国的最高值十万分之64人,较之于2000年的360人,尽管立案门槛前低后高,可比性大打折扣,仍只够1/6。其中“文革”前夕的1965年,犯罪立案率接近最低值,每十万人中仅29人[见唐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载《犯罪学论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不足同期美国的1/70[美国1965年的犯罪人数比为每十万人中2200人,引自Crime in the US,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2006。]。】
  未来都是阿三的。  
  gdp这东西是西方定的,老百姓的财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的,生活、工业、资源、科技水平才是真的!
  美化前30年没啥意思。真要走老路你就知道啥样了,现成的朝鲜就在身边,吃不饱肚子却穷兵黩武,就是这样。
  未来都是阿三的。谁敢和它比。亚洲五宝。台湾的巴子。日本的鬼。韩国的棒子。印度的水。中国的喷子吐口水。  
  今天累了,第三节明天再发。  亮点在后面哦!诺奖级的经济学发现!
  ,,你脑了,进水了, 你怎么不说,前1000年中国
是印度的多少倍..你智商有缺
  跟日本比比 敢嘛?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 Maurice Meisner
  @zy-09 18:21:12  -----------------------------  提醒 史盲一句,在被经济封锁前,朝鲜远比韩国富裕得多  朝鲜做的最大错事,不是把马列书籍列为禁书,更不是搞封建复辟  而是不肯做美国的狗,呵呵  当初若选择无条件跪舔美国  现在怎么着也能混个【李家坡】的一样的赞誉啊  要知道,当初朝鲜没被封锁前,可是远比韩国富裕的  而且因为是抗日出身,非常得民心  当年韩国三任独裁军政府,杀了那么多无辜百姓,杀了起义农民,若非美国力挺,早完蛋了  朝鲜真心不识时务哦,学学沙特,多好     韩国屠杀平民的数量是北朝的6倍  ------------简单总结一下----------  1,战争初期韩国政府屠杀朝鲜百姓,然后嫁祸给金日成。韩国与朝鲜杀平民的数量比例是6:1.  2,许多韩国人不知道金日成是抗日战士。而韩国政府成立时高层都是日战时的走狗  3,二战时,,一些韩国人给日本人当忠实的走狗,杀了很多中国人,并且还在朝鲜战争初期经常挑事引发大规模战争。  具体还是大家好好看吧,最好耐心点。  /show/1cqx_qS2bzKmpwqdi-p60w...html  美国著名教授 精彩历史公开课  李承晚(1948年——1960年)独裁者,美国扶植,任内残暴统治,屠杀异己  朴正熙(1961年——1979年)独裁者,美国扶植,任内残暴统治,屠杀异己  全斗焕(1980年——1988年)独裁者,美国扶植,任内残暴统治,屠杀异己  卢泰愚(1988年——1993年)苏联倒台,美国一家独大,美国开始松开狗链子   年间 在独裁军政府统治时期  美国对韩国援助总额高达120亿美元,接近整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和
    @kazama-30 16:13:37  我还是那句话,各位可以去查一下欧佩克的创始国,然后看看他们的现状。你们就能放得下了  -----------------------------  你去看看美国驻华大使馆和联合国的官博,一直在替邪教洗地  现状?现状就是沙特作为中东最独裁最封建的国家,刚刚处决了一个无神论者死刑  却没有主流媒体热炒这件事!除了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外  主流媒体都是冷处理对待,甚至联合国和美国官方都在试图为其洗地  如果这事发生在朝鲜,你猜它们会如何炒作?呵呵  为什么你看不到多少有关古巴的信息?因为【古巴】不容易被妖魔化  而作为封建复辟的朝鲜,相比起来则非常容易被妖魔化  一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妖魔化【共产主义】  这就是世袭金权的能量  难道美国媒体能告诉大家,很多美国老百姓看不起病,被逼迫去【古巴】看病吗?
  难道反共小丑们,能告诉你,欧洲的福利制度是红色浪潮压力下的产物  是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吗?  -----------------------------------------------------------------  英国1945年开始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被社会民主党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很多人认为这场改革源于红色浪潮席卷全球的外部压力。尤其是苏联强大的影响力,对全球资本家都是巨大的威胁  .  简要地描述英国那次改革内容,那是在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残破不全的情况下,由英国工党领导的一场社会结构改革,主要措施是:矿山、发行银行、交通运输、地方供应企业及钢铁生产等实行【国有化】,使经济领域中的国有成份达到20%  .  通过级差明显的累进所得税,使总收人的2/5通过税收由国家实行再分配;采取所谓“全民福利”的方法,对所有人实行疾病、事故、年老、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等广泛的保险,并对所有的人提供免费医疗。  .  1948年工党领袖艾德礼宣布: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  对于英国这次主动改革,根据当时斯大林同英国工党左派拉斯基的一次谈话,我们知道,斯大林甚至承认这种改革可能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之一  .  因此,1951年苏共曾帮助英国共产党制定和平过渡的纲领,但是另一方面,或者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这种改革同时又使当时破败不堪的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下来。
  为什么杨启先1985年对瑞典的调查报告,对社会主义在瑞典取得巨大成功的考察报告被封禁了十几年?  ---------------------------------------------------------------------  《社会党国际成立宣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把人们从对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它的目的是要把经济权力交给全体人民,进而创造一个社会,使自由人能以平等的地位在社会中共同工作。”  ---------------------------------------------------------------------  瑞典的社会民主党虽然也承认“思想多元化”,但它仍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作为自己的主要指导思想。这是其特点和优势之一  .  时至今日,瑞典社会民主党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  .  其主要理由是:从瑞典社民党的历史看,在1889年成立时,他们没有目己的党纲党章,而是完全一字不变地采用了当时由恩格斯创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纲党章。  .  而如今,虽然他们正在酝酿第七次修改党纲,但在其散发的修改党纲的宣传资料中仍然载明:瑞典社民党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但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阶级基础是广泛的,但主要是工人阶级。只不过是明确了工人阶级不仅包拓蓝领工人,也包括白领工人  .  为此,他们还特地邀请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党史展览馆。从展览馆的照片陈列次序中可以看出:  第一位是马克思  第二位是恩格斯  第三位是拉萨尔  第四位是瑞典社民党最早的领导人布篮亭   根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挪威、芬兰、瑞典等北欧三国,其【公有】经济占GDP的比例较高,其中挪威最高,2008年其【公有】经济占GDP的比例高达68%.
  @徽州情结111
18:27:33  未来都是阿三的。谁敢和它比。亚洲五宝。台湾的巴子。日本的鬼。韩国的棒子。印度的水。中国的喷子吐口水。  -----------------------------  三哥不可小觑呀!  杨松林:中国粮食产量从解放初的11318万吨迅速增长到1958年的近20000万吨。年(1952年前属于恢复期)年均增长3.2%。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及恢复期后,1965年恢复到1958年水平。此后开始了一轮快速增长。1998年达到51230万吨的高点。年年均增长3.0%。在长达30多年时间内年均增长3%是个很高的数字。年,世界粮食产量从12.13亿吨增加到18.84亿吨,年均增长1.8%。  杨松林:如果看到上面资料显示印度人均粮食28年反而减少了5公斤,就说印度农业没有发展,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印度粮食总产从1980年的1401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3493万吨,年均增长1.9%,高于同期全球年均1.7%的速度,应该是很有成绩的。问题在于同期印度人口从6.64亿增加到11.40亿,年均增加1.95%。人口比粮食增长快,人均粮食自然减少。
  现在的人还是一样会被人洗脑
  。。。路过
  印度在被英国殖民前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成熟的文字和社会制度,和非洲黑人和美洲玛雅人一个水平。凭什么和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比?  中国应该和同期的日韩和中国台湾比比,为什么M死时中国和他们差距那么大???
  教授、党校教授,尤其是中央党校教授,倘若在经济学方面犯大错,是很可怕的事情。试想,他若给领导起草报告,领导得多丢颜面?
  @善良的人要强硬
18:56:58  印度在被英国殖民前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成熟的文字和社会制度,和非洲黑人和美洲玛雅人一个水平。凭什么和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比?  中国应该和同期的日韩和中国台湾比比,为什么M死时中国和他们差距那么大???  -----------------------------  印度独立时,全国已经统一,当然这与此前英国的殖民有关系。印度1947年独立,比中国有先发优势,英国留给印度的工业底子比中国厚;印度可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气候也比中国更适合种植;印度独立后的国际环境也比中国优越,美苏都没难为它。不过,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它是人口大国,和中国最接近,其他方面也和中国更接近。  日韩台都是小经济体。朝战期间,美国将日本作为均需供应基地,日本本来就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故此在二战后快速复兴崛起。韩台港新四小龙是利用越战崛起的,原理同日本。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底子也很薄,即便有这样的机遇,也很难像日韩那样快速崛起。故无可比性。  现在的问题是,教授们宣扬的前30年中国比印度还落后很多,这误导了很多读者。很可能也误导了很多党政领导,这是最要命的。
  @zy8342 7楼
18:21  美化前30年没啥意思。真要走老路你就知道啥样了,现成的朝鲜就在身边,吃不饱肚子却穷兵黩武,就是这样。  -----------------------------  就像私有制有很多形式一样,公有制也有其不同的实现方式,如何找到合理、正确、完善的方式,这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完善,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坚信一定能找到并建立起公平、正义、平等的公有制社会方式,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就气馁和放弃!朝鲜是什么样的公有制,是不是真的公有制,人们是否过得好,我不清楚,但是,朝鲜被西方长期封锁、打压,成为大国的棋子,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小国,资源匮乏,人口太少,加上历史遗留的贫穷落后,要自力更生是很困难的。所以,朝鲜的贫穷落后有其客观原因,并非公有制的错!  
  什么叫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人的劳动果实!这劳动果实却不仅仅是粮食和日用品,还包括工业、水利、科研、文教、基础设施等等人类的一切劳动生产成果。  毛时代的公有制、集体化、计划经济是最高效的经济模式!毛时代仅仅二十几年,就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了西方需要百年的工业化,制造出两弹一星核潜飞机等等,取得众多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多生养了四、五亿人口,等等!这些不就是劳动成果吗?不就是经济建设吗?相比而言,邓时代已经发展了近四十年,很多老百姓的曰子仍然紧巴巴,要是现在也像毛时代一样家家养七、八个孩子,还能吃饱饭那才叫怪了!万事起头难,一穷二白烂摊子,毫无经验可言,样样都要开创性建设,长期遭西方封锁打压,连国民的识字率都不到百分之三十,就是这样恶劣的起始条件,毛时代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堪称伟大!这足以证明毛时代的经济是最高效的经济模式,没有之一!如果毛时代再延续三十几年到现在,恐怕想不富强都难!也就是说,毛时代的公有制不等于贫穷,毛时代的贫穷是历史造成的,而不是公有制造成的!  科学技术是加速度发展的,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越到后期,经济发展会明显加快。邓时代生活好转,很大程度依赖的是科技进步。近十几年,单单电脑、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对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巨大的贡献。如果毛时代延续到现在,也一定会发展这些科技!  毛时代的公有制也不等于闭关锁国。毛时代没有开放,是西方蓄意封锁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开放始于毛时代后期,当时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中美关系好转,毛时代借此机会从美国引进了一大批工业生产设备!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等于闭关锁国!但是,开放不是要走资!开放是指产品交换、技术交流、设备买卖、文化传播,而不是向西方妥协,不是让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参与进来剥削!  毛时代虽然没有自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从实际情况来看,毛时代才是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而邓时代,虽然自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以争夺财富为中心!  
  后30年为何要改革,我比较赞同温铁军教授的观点。  但周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在已经很明白了。  倘若不弄清前30年的经济情况和发展路径,就弄不清后30年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这两者关系密切,又有相当大的区别。
  生产资料公有制下的社会化集体化大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浪费,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分工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目前最高效最经济最先进的生产模式,没有之一!  
  @xml00 26楼
19:21  后30年为何要改革,我比较赞同温铁军教授的观点。  但周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在已经很明白了。  倘若不弄清前30年的经济情况和发展路径,就弄不清后30年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这两者关系密切,又有相当大的区别。  -----------------------------  后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是,前三十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最重要的。  二是,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让大量劳动力从生育赡养小孩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劳动。  三是,对外开放(不是改革),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这点其实也是毛时代就已经开始,与改革无关,毛时代公有制不等于闭关锁国。  四是,科学技术是加速度发展的,又是第一生产力,邓时代比毛时代发展快,这是自然而然的,也与改革无关。  五是,邓时代大量变卖矿产、能源等资源,换取大量外汇。  六是,毛时代的经济是货真价实的经济,而邓时代的经济水分很多:土地增值、虚报、卖淫嫖娼的收入等也算进GDP,这就像泡沫一样膨胀,是虚胖,实际没那么快!  
  就印度那种社会结构,什么时代的中国都不可能比它落后。
  矮子其实就是个带路党。内奸。叛徒。他早年在法国苏联留学,谁知道他接触的是什么人?毛发动文革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关门打狗。将这些潜伏在人民内部的定时炸弹挖出来。可惜,给矮子漏网了。
  世界银行  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美元)  1 卡塔尔 34122  2 阿联酋 29182  3 文莱 25534  4 列士敦士登 21212  5 科威特 20828  6 瑞士 17738  7 沙特 17108  8 卢森堡 26357  9 瑞典 15901  10 挪威 15574  11 冰岛 14611  12 丹麦 13607  13 荷兰 12775  14 比利时 12714  15 法国 12542  16 美国 12186  17 德国 11744   18 百慕大 11357  19 芬兰 11111  20 加拿大 10934  21 奥地利 10786  22 澳大利亚 10009  23 英国 9623  24 格陵兰 9483  25 日本 9036  26 法属波利尼西亚 9015  27 巴林 8855  28 新喀里多尼亚岛 8269  29 意大利 8148  30 维京群岛 7503  31 新西兰 7278  32 巴哈马 6355  33 加蓬 6278  34 爱尔兰 6200  35 西班牙 6045  36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5765  37 香港 5692  38 荷属安地列斯群岛 5680  39 希腊 5671  40 以色列 5617  41 阿曼 5038  42 新加坡 4859  43 波多黎各 4503  44 委内瑞拉 4449  45 塞浦路斯 4204  46 乌拉圭 3488  47 巴巴多斯 3456  48 伊拉克 3384  49 葡萄牙 3221  50 马耳他 3118  51 南非 2927  52 墨西哥 2876  53 阿根廷 2734  54 智利 2466  55 苏里南 2435  56 伊朗 2301  57 塞舌尔 2288  58 保加利亚 2261  59 阿尔及利亚 2251  60 纳米比亚 2140  61 匈牙利 2070  62 哥斯达黎加 2057  63 巴拿马 1953  64 巴西 1932  65 斐济 1898  66 约旦 1816  67 马来西亚 1812  68 韩国 1674  69 安提瓜和巴布达 1523  70 厄瓜多尔 1494  71 叙利亚 1456   72 几内亚 1444  73 巴拉圭 1431  74 土耳其 1416  75 突尼斯 1370  76 伯利兹 1334  77 牙买加 1256  78 哥伦比亚 1242  79 科特迪瓦 1208  80 秘鲁 1192  81 毛里求斯 1177  82 圣卢西亚 1155  83 危地马拉 1123  84 多米尼加 1119  85 尼维斯岛 1081  86 博茨瓦纳 1077  86 瓦努阿图 968  88 摩洛哥 955  89 格拉纳达 940  90 刚果(布) 940  91 津巴布韦 917  92 斯威士兰 890  93 尼日利亚 862  94 玻利维亚 847  95 多米尼加 806  96 巴布亚新几内亚 796  97 圭亚那 777  98 萨尔瓦多 767  99 喀麦隆 742  100 所罗门群岛 737  101 洪都拉斯 706  102 泰国 685  103 菲律宾 674  104 赞比亚 673  105 尼加拉瓜 660  106 塞内加尔 622  107 圣格 600  108 汤加 550  109 印尼 532  110 刚果(金) 530  111 埃及 516  112 利比里亚 499  113 基里巴斯 481  114 马达加斯加 470  115 毛里塔尼亚 465  116 肯尼亚 447  117 尼日尔 424  118 多哥 408  119 加纳 403  120 贝宁 395  121 冈比亚 391  122 苏丹 371  123 科摩罗 369  124 中非 351  125 塞拉利昂 338  126 莱索托 333  127 莫桑比克 291  128 巴基斯坦 286  129 布基纳法索 281  130 斯里兰卡 269  131 马尔代夫 269  132 印度 267  133 马里 249  134 阿富汗 242  135 乍得 224  136 卢旺达 224  137 布隆迪 223  138 孟加拉国 200  139 马拉维 199  140 中国 193  141 几内亚比绍 132  142 尼泊尔 129  143 乌干达 98  144 索马里 94
  @y冷眼看世界y
19:17:48  什么叫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人的劳动果实!这劳动果实却不仅仅是粮食和日用品,还包括工业、水利、科研、文教、基础设施等等人类的一切劳动生产成果。  毛时代的公有制、集体化、计划经济是最高效的经济模式!毛时代仅仅二十几年,就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了西方需要百年的工业化,制造出两弹一星核潜飞机等等,取得众多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多生养了四、五亿人口,等等!这些不就是劳动成果吗......  -----------------------------  总感觉你的文章有点偏激,读者有点不舒服。  但是我理想的政治体系,还是国家集权,全民公有,其实你要是看中国所有朝代灭亡,你就会发现基本上每个朝代灭亡,都是因为地主权贵占领的国家大部分资源,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财富不流通,农民就赚不到钱,地主还趁机放高利贷,钱生钱,越来越有钱,而普通人则越来越穷,当大部分人吃不起饭的,真正的起义就开始了。  其实这些问题说白了就官商结合,一起掏空国家,其实那些官员和地主就是当今社会的美国资本家。  想一想犹太人为什么经常遭屠杀,不是因为他们优秀,而是因为贪婪,他们总喜欢把财富集中在自己手里,让别人没办法活,这样一群人甚至都不是什么怀璧其罪,完全是自己找死。  但是资本家就是这门一群人,当他们有钱了,他们就想更有钱,更有钱了就像他们儿子也一样有钱,当他们儿子也有钱了,他们就想千秋万代一直有钱。钱生钱,最有钱。  现在的中国资本家也已经要走向犹太资本家的老路了,他们有钱了,开始就想向美国资本家一样可以控制国家权力,这样他们的钱就会更安全,他们也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现在很多中国富豪,喜欢美国,更喜欢民主自由,有些jy还拿这些人去留来证明中国体制不好。  对于以上的很多想法,让我很不喜欢现在的资本经济,但是你说要是重回毛时代的计划经济,我也认为同样不可取。  在中国春秋时候,中国百经之首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是太极,太极阴升阳落,阳生阴落,阴阳变换,周而复始,无限循环。但是阴阳的稳定在于平衡,而不是极阴,极阳,这也就是中国人中庸的道理。
  @善良的人要强硬
18:56:58  印度在被英国殖民前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成熟的文字和社会制度,和非洲黑人和美洲玛雅人一个水平。凭什么和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比?  中国应该和同期的日韩和中国台湾比比,为什么M死时中国和他们差距那么大???  -----------------------------  日本台湾的政府负债率都超过GDP的百分之二百五十了,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百分之六十,即便加地方政府债,也低于百分之九十。就是说,如果中国发行六十万亿国债用于提高社会福利,那么负债率才会与日本台湾接近。六十万亿能提高多少福利,自己计算吧。  当然,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债和个人债在最近几年飙升,但具体规模很难估算准确,涉及口径、估算方法,这样的估算结果差距很大。按照目前较大口径估算,全部社会负债超过了250%,就是说,包括银行的存款(对银行来说属于负债),个人债务、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基本接近日本韩国的政府债务规模。
  @qlshx1984 31楼
20:26  世界银行  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美元)  1 卡塔尔 34122  2 阿联酋 29182  3 文莱 25534  4 列士敦士登 21212  5 科威特 20828  6 瑞士 17738  7 沙特 17108  8 卢森堡 26357  9 瑞典 15901  10 挪威 15574  11 冰岛 14611  12 丹麦 13607  13 荷兰 12775  14 比利时 12714  15 法国 12542  16 美国 121……  -----------------------------  中国的GDP是货真价实的GDP!资本主义国家的GDP有很大水分!拿资本主义国家的GDP统计标准来算社会主义国家的GDP,这是闹笑话!  
21:10  @y冷眼看世界y
19:17:48  什么叫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人的劳动果实!这劳动果实却不仅仅是粮食和日用品,还包括工业、水利、科研、文教、基础设施等等人类的一切劳动生产成果。  毛时代的公有制、集体化、计划经济是最高效的经济模式!毛时代仅仅二十几年,就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了西方需要百年的工业化,制造出两弹一星核潜飞机等等,取得众多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多生养了四、五亿人口,等等!这些不就是劳动成果吗......  -----------……  总感觉你的文章有点偏激,读者有点不舒服。  但是我理想的政治体系,还是国家集权,全民公有,其实你要是看中国所有朝代灭亡,你就会发现基本上每个朝代灭亡,都是因为地主权贵占领的国家大部分资源,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财富不流通,农民就赚不到钱,地主还趁机放高利贷,钱生钱,越来越有钱,而普通人则越来越穷,当大部分人吃不起饭的,真正的起义就开始了。  其实这些问题说白了就官商结合,一起掏空国家,其实那些官员和地主就是当今社会的美国资本家。  想一想犹太人为什么经常遭屠杀,不是因为他们优秀,而是因为贪婪,他们总喜欢把财富集中在自己手里,让别人没办法活,这样一群人甚至都不是什么怀璧其罪,完全是自己找死。  但是资本家就是这门一群人,当他们有钱了,他们就想更有钱,更有钱了就像他们儿子也一样有钱,当他们儿子也有钱了,他们就想千秋万代一直有钱。钱生钱,最有钱。  现在的中国资本家也已经要走向犹太资本家的老路了,他们有钱了,开始就想向美国资本家一样可以控制国家权力,这样他们的钱就会更安全,他们也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现在很多中国富豪,喜欢美国,更喜欢民主自由,有些jy还拿这些人去留来证明中国体制不好。  对于以上的很多想法,让我很不喜欢现在的资本经济,但是你说要是重回毛时代的计划经济,我也认为同样不可取。  在中国春秋时候,中国百经之首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是太极,太极阴升阳落,阳生阴落,阴阳变换,周而复始,无限循环。但是阴阳的稳定在于平衡,而不是极阴,极阳,这也就是中国人中庸的道理。  -----------------------------  我认为,毛时代的不足主要在分配方面太过平均,没有做到按劳分配,这导致很多人不服。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集体化大生产是对的!  因为只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一定会导致有限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成为他们手里的“把柄”,去“勒索”别人的劳动价值,从而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而且会滚雪球般利滚利,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这是严  重不公平的。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剥削社会的不公根源!只有彻底抛弃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正义、平等的社会,才有可能实现相对公平的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除此无他!  
  毛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绝对正确不容否认的!  但是,因为是新生的制度,经验不足,而且人是自私的,导致某些人蓄意破坏,在人性的管理上确实是个大难题!但是,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迎难而上,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充实完善公有制,而不是气馁、妥协和放弃!我们要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创新完善,最终就一定能找到管理人性的好办法!  但不管怎么样,代表着公平、平等、正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都是永远正确,永远值得我们追求的!如果人类失去了这个追求,人类的思想道德就会失去了底线,人类社会将彻底堕落沦陷,最终的结果就是自相残杀进而自取灭亡!即便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古代,人类心中也有朴素的平等观念,正是这种思想引领着人们的反抗剥削和压迫,让社会得以持续进步!  总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永远正确的,永远值得我们的追求!哪怕被人蓄意破坏、遭受挫折!就像“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善良的总要吃亏,却没有人敢说善良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连善良都被否定的话,也就意味着人类道德体系的彻底沦陷,人类将与禽兽无异,考虑到人的聪明狡猾的破坏性远甚狮虎,如果道德沦陷,最终结果就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所以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绝对不容否认的!  狮虎有尖牙利爪,比牛羊强,所以狮虎能杀了牛羊。而人类,虽没有尖牙利爪,却能够利用工具和智慧把狮虎杀了,这就证明了人比狮虎强!可见,谁强谁弱是不分手段的,只需要看结果!谁反对公有制,谁主张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我们大可以把他杀了!我们能杀死他,就证明了我们比他强!既然他自己主张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那他被杀的下场就是他罪有应得!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自作自受,活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下的社会化集体化大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浪费,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分工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目前最高效最经济最先进的生产模式,没有之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最終目的不是“所有权”本身,而是按劳分配!而“公有”,只是为实现按劳分配的手段和前提!  因为只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一定会导致部分人通过垄断和独占生产资料或稀有资源向其他人“勒索”劳动果实,从而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所以,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实现按劳分配!也就是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粗钢产量:1949年,中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而印度则有137.4万吨,是中国的8.7倍。1978年中国3178万吨,印度995万吨,中国是印度的3.2倍。  硫酸产量:1949年,中国4万吨,印度10.1万吨;1978年,中国661吨,印度208.6万吨;  发电量:1949年,中国43.08亿度,印度49.09亿度;1978年,中国2565.5亿度,印度1101.3亿度;  汽车产量:1955年,中国100辆,印度2.35万辆;1978年,中国14.9万辆,印度8.3万辆;  水泥产量:1949年,中国66万吨,印度214万吨;1980年,中国7986万吨,印度1780万吨;  化肥产量:1949年,中国0.6万吨,印度2万吨;1980年,中国1232.1万吨,印度302.2万吨;  电视机:1949年,中国无,印度无;1980年中国249.2万部,印度8.8万部。  棉纱产量:1949年中国32.7万吨,印度61.6万吨;1978年中国238.2万吨,印度110.7万吨。  合成纤维产量:1958年中国0.3万吨,印度2.9万吨;1978年中国28.2万吨,印度21.1万吨。  铁路营业量程:1949年中国2.18万公里,印度5.48万公里;1978年中国5.17万公里,印度6.08万公里。  其他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产量因两国储量不同就不比较了。
  @qlshx-09 20:26:53  世界银行  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美元)  1 卡塔尔 34122  2 阿联酋 29182  3 文莱 25534  4 列士敦士登 21212  5 科威特 20828  6 瑞士 17738  7 沙特 17108  8 卢森堡 26357  9 瑞典 15901  10 挪威 15574  11 冰岛 14611  12 丹麦 13607  13 荷兰 12775  14 比利时 12714  15 法国 12542  16 美国 12186  17 德国 11744  18 百慕大 11357  19 芬兰 11......  -----------------------------  
  今晚继续正文:  三、周教授错在哪里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是印度的2/3,中国大幅度落后。周教授列举了很多实例支撑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前30年,我们走了弯路,成绩为三,问题为七。试举其中两例,看看周教授错在哪里。  (一)中印交通里程的增量对比  【周天勇:第四,交通和工业体系的建设和规模,反映一国的综合实力。……交通通信体系落后于印度。1980年时,建成通车铁路里程55321公里,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左右;公路通车里程88.8万公里,其中硬化路面公路里程为66.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人均铁路和公路里程为0.5公尺和8公尺,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线路密度为1229公里/万平方公里。1980年印度铁路里程为6.13万公里,公路163万公里,人均铁路和人均公路里程0.9公尺和23公尺,分别是中国的近1倍和4倍,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线路密度为5715公里/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4.65倍。通讯方面,1980年中国每百人拥有的固定电话只有0.19部,印度则为0.43部,是中国的1倍多。】  很明显,周教授进行的是交通里程的存量对比,大大地不妥。能说明发展速度的,只能是增量对比(见下表)。  
  注:表中部分数据来源: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印度地图册》第20页;《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99页  ①印度铁路网基本规模是19世纪由英国所建,印度1947年独立时铁路总长超过5万公里,居亚洲第一。而新中国1949年建国时铁路里程仅2.18万公里,中印起点差距巨大。至1980年,中国在31年间新建铁路3.35万公里,印度在33年间仅新建1.13万公里,显然,中国铁路发展速度远超印度。  ②水运方面,中国新建3.49万公里,总里程10.85万公里;印度无1980年数据,2010年水运里程仅1.4万公里存量,实际利用不足30%(0.42万公里),故中国水运发展也远超印度。  ③公路方面,印度1980年达163万公里;2010年达334万公里,其中46%(154万公里)为硬化路面。中国主要是建国后修建的,新增80.73万公里,是建国时(8.07万公里)的10倍,总里程88.83万公里,其中硬化路面66.1万公里(占比74.4%)。因印度建国时数据缺,暂无法比较前30年中印公路的增量。但可知,中国前30年的公路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且高等级公路占比不低。  总之,中印对比,无论铁路、水运,还是公路,中国前30年的发展势头都不错,没走弯路嘛,要打断这种势头,理由不充分。
  (二)中印交通里程的存量对比  交通里程的存量对比,可大致判断两国的运输能力(周教授谓之国力)。  ①因中国前30年发展速度更快,中印铁路的差距,已由建国时的2.82万公里缩小到1980年的0.6万公里,印度仍稍领先,但其运输能力未必领先。其一,印度宽轨占比仅70%(4.3万公里);其二,复线里程占比是多少?目前还不知道。故1980年时,中印铁路运力对比,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②水运运力对比,无悬念,中国赢。  ③1980年,印度公路163万公里,中国88.8万公里。似乎印度赢了。但2010年时,印度的“国家公路”仅6.6万公里,占总里程334万公里的2%,却承担了40%的交通量,绝大多数是2线道(2010年已部分改建为4线道或6线道)。那么,1980年时的2线道国家公路是多长?中国88.83万公里中2线道公路是多长?因此,1980年时,两国公路运力对比,仍不可妄下断语。  总之,中印两国1980年交通运力的对比,不能靠简单的数字来下结论。运力不仅与里程有关,还与交通手段的质量等级有关。
  同感,100年前中国还没电视机,
  然并卵。  
  (三)中印运输线路密度对比  运输线路密度,中印差距就太大了,比值为1∶4.7。很恐怖,中恐输!  不过呢,俺专门在上表中列出了2010年的数据。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印度298万平方公里。大家算算看,结果是啥?很明显,差距绝对巨大,绝对是中国输!这下好了——  左派:走资派搞了30年还没赶上印度,走邪路了!  右派:中国搞了60年还没赶上印度,绝对是体制问题!  绝妙的荒诞派喜剧!问题出在哪里?  1、公路里程占比高达84%以上,而低等级公路的投资造价和运力都很小。因此,铁路、公路、水运里程混在一起算线路密度,不合理。但这无关紧要。  2、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地形都较平坦,很适合建造交通设施。而中国有近3/4的面积是无人区(沙漠)或人口稀少的高山高原,在这些地方建造很密的交通设施,那是傻了!——没错,在线路密度方面,两国没可比性。
  (四)结论  在交通方面,无论是增量对比、存量对比、线路密度对比,周教授的论点都站不住脚!改革开放有充足的理由,但周教授罗列的原因是错的。  =======================  今晚暂更到此。
  我发现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所谓改开的成果呢?  比方说那鸡的屁数据,暂且不说这种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其中又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是统计局创造的?
  四、私有制的完美礼赞  (一)问题的提出  周教授列举的第二个例子就是人民生活水平。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6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农村人均口粮比1957年减少4斤;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当年全国有139万个生产队(占总数的29.5%),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失业的城镇青年2000万人,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居民食品消费占其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和67.71%。1980年时,城乡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主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每百户的拥有率也只有5.5%、11.2%、15.7%、14.9%;黑白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率也仅为1.6%;家庭电话非常少,即使按当时的公用电话计算,每百户普及率只有0.64部;而洗衣机还很少有,家庭轿车普及率几乎为零。】  此外,吴建民:中国不重蹈苏联覆辙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比1949年少18公斤。】  此处引述周、吴二人文字,内容颇多,但核心问题还是人均粮食。  1、1978年人均粮食比1949年少18斤(或公斤),此说不足信,且很离谱。《中国统计年鉴》(页的数据是:公斤,公斤,前者多出110公斤,而不是少18公斤(或斤)。按下不提。  2、1976年……农村人均口粮比1957年减少4斤。此说应可信。《中国统计年鉴》(页的数据是:1976年人均粮食308公斤,公斤,前者反而多2公斤(4斤)。与300多公斤的基数相比,多4斤少4斤都微不足道,1976年与1957年人均粮食“大体持平”,这才是统计学范畴的客观描述,统计口径不同,微小的正负变化很正常。有意的“减少”或“增加”的描述暗示,有误导之嫌。发展了20年,竟然还和20前一样。作者是否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呢?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呢?
  (二)1957年前的美好时代  1957年是重要节点,因为第二年要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了。因此,年是一个历史阶段,这是顺风顺水的阶段。人均粮食也由1949年的209公斤增长到年的300公斤以上,针对这300公斤,主席1957年底访苏时对赫鲁晓夫说,我们的粮食吃不完了。赫鲁晓夫说,可以卖给我们嘛。实际上,这300公斤,也是整个民国时期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超越前朝呀!  因此,选取1957年这个人均粮食的高点和1976年相比,应该是巧合。问题的关键是,年间在农业发展方面的辉煌是客观存在,而且是私有制,只不过是在中共领导下进行了土改,实现了均田、均贫富。无论是中共,还是全国人民,其表现都堪称完美,值得礼赞。政治学老师是这么说的,党史也是这么说的。因此,本节的标题——私有制的完美礼赞,也并非耸人听闻。既然如此,为何要转型、变革——搞人民公社,开始还出了大岔子呢?这里面隐藏了许多奥秘。
  (三)年美好的奥秘  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发展速度一般不会太高,2%是较高的,3%就算很高了,全球平均大概是1.5%或1.8%——这是一个重要参照指标。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重要指标是人均粮食,受很多因素制约,常有波动。因此,人均粮食数据,往往是敏感的政治话题,有很多文章可作。  人均粮食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密切相关。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这是因为解放初期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死亡率较高的缘故,这是第一个奥秘。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都高于2.5%,1963年甚至超过了3%,这是因为这些年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由此可见,人均粮食的增长必须要超过人口自然增长率,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很难做到的。但为何年间做到了呢?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就是可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解放初,由于剿匪结束、抗美援朝胜利,大批军人投入农业生产(复员或留在生产建设兵团),在东北和新疆新开垦土地,使可耕地面积自1949年的16.49亿亩增加到1956年的20.45亿亩,净增近4亿亩;粮食总产量也由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亿吨,净增0.82亿吨。  因此,那个时期死亡率较高,这听起来并不美好;扩增土地的潜力至1956年已经挖尽,由于工业化、城市扩张、农村新建住宅开始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可耕地面积开始逐年减少,这一粮食增长模式已经死掉了。快速提高粮食单产不现实,人口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某一时段内,人均粮食逐年减少的前景已是难以阻挡的大趋势了。此后的天灾,加上变革中的失误,加速了这一趋势。  此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农民流血流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小麦、水稻、玉米培育良种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才在人口增加一倍的情况下保住了人均300公斤粮食的成果。同时,前3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农业补贴工业,从而促成了初步工业化。后半段时间,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为80年代粮食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需看天蓝色,这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xml00 4楼
18:18  注:1980年,中国人均粮食325公斤;印度约227公斤,中国人多出98公斤,吃得更饱。从油料、肉类、鸡蛋来看,中国是印度的4~10倍,吃得更好。年大规模推行分田到户,理由是吃不饱,这让印度人民情何以堪?  (二)前30年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  因为中国成绩更突出,此处不再列举数据,只列举事实。简言之,中国在前30年建立了初步工业体系,印度呢?没有,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的工业体系中有:万吨轮、万吨水压机、核潜艇、汽车、拖拉机、火车车厢、火车车头(机车)、战斗机、……  -----------------------------  支持  
  看看50年代的亩产曲线,还是比较平坦的。那时的粮食增长手段不多,主要全靠农民和解放军战天斗地,流血流汗。这个亩产增速放到60、70年代,肯定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求。资料来源:春过雪消  
  五、公有制研究的混沌状态  单纯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在苏联及中国()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其利弊至今仍争议不断,针对1957年前的强烈暗示,似乎是只有私有制才能救中国。  (一)关于公有制的某些宏观评价  1958年,中国为何要进行公有制转型,可以看看一些观点:  张文木:深入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七、社会主义)  【小农经济所具有的先天分散且易瓦解的脆弱性又使建立其上的王朝——如果没有新的土地资源的扩充的话——就难以长期维持。】  【中国共产党由此获得巨大的革命资源并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又迅速将小农经济归并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避免了历史上必然出现的小农在获得土地后即迅速两极分化的恶果……】  【西方反共老手丘吉尔于日在斯大林诞辰80周年时也无不感慨地说斯大林“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曾长期留学苏联的蒋经国对此看得明白,1945年他对斯大林说:“苏联在对德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私有制。”用苏联的经验解释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的原因也是合适的。】  周新城: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一份宝贵材料——读《撒切尔夫人谈苏联解体》有感  【1991年11月,一批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出访美国休斯敦,参加美国石油学会的会议。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一年前才卸任的英国原首相玛格丽特o撒切尔夫人。会上撒切尔发表了约45分钟的演讲:  “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这些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  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政策,加上独特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的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  简单概括:  张文木提出了打破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朝代兴衰历史周期律问题。  丘吉尔赞美斯大林在短短的30年间就使落后的苏联变成了两霸之一。  蒋经国明确地赞美了公有制。张文木则顺带赞美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撒切尔赞美的是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有意思的是,这里所列举的都是对公有制的赞美,但张文木却顺带赞美了抗美援朝——那时的中国农村还是私有制。很显然,私有、公有,都只是手段,耕者有其田才是目的。集体化,巩固了均田状态,避免了两极分化,避免了失地流民,避免了社会动荡。因此,1965年,中美犯罪率之比为29/,这是让美帝无地自容的社会治理成绩,是体制的胜利。因此,张文木对那一时期私有制的赞美,是从均田均富的本质上赞美。——这与自由化学者是不同的。
  (二)微观评价  所谓微观,主要指经济方面。这里将解释为何西方经济学家看不懂中国GDP,并由此对中印经济状况作出错误判断的问题。  1、降低产权交易成本,实际是降低交易的GDP损耗  张文木: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手中,国民收入不经私有产权之间的交易而纯粹进入再生产领域,这既解放了中国国内的生产力,又避免了同期印度出现的因保留私有制而造成的产权支出过大、生产资金严重短缺,及由此产生的国家建设对国际金融的绝对依赖。(评:中印对比)  杨松林:1976年底,我国建成水库85400多座,300万公里人工河渠,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最保守估算,工程总量土石方也在500亿立方米以上。1978年,我国灌溉密度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灌溉密度为13%)。我国农业灌溉条件基本是在前三十年奠定的。今天完成500亿土石方需要多少钱?是4.3万亿!六七十年代中国国家财政总收入每年不过几百亿。(评:少算了多少GDP呢?)  张维为:我们特别谦虚,说我们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有一亿人在贫困线以下,我去看过贵州、云南的穷地方。以我自己的判断,我们许多穷人到非洲国家,甚至到印度,怎么都是中产阶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历过土地改革,我们农民有地有房子,即使一天收入一美金两美金不到的农户,吃饭也是三菜一汤,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穷人远远到不了这个水平。(评:粮、菜、房,都是自家的,节省了多少交易GDP呢?——前后30年,这是共同的情况)  2、隐形福利  上学,基本不花钱。医疗,花钱一般不多。住房,免税;农村宅基地,免费;城市住房,免费。治安,公安干警很少,不仅是节省GDP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这里的项目都很少产生GDP,但又与民生密切相关。  3、粮食问题的解决  还是回归敏感的粮食问题。土地扩张的红利至1956年戛然而止,此后变成了土地逐年减少的负累。死亡率高的红利也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而失去,代之而起的是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依靠冲天的干劲和精耕细作使粮食单产快速提高是不现实的。人均粮食曲线向下滑动将是长期趋势。因此,美国人预测,中国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将会出现动乱,是有充分根据的。  曲线的谷底提前出现在1961年(207公斤,与1949年的209公斤持平)。此后曲线逐渐上扬,至70年代末(1979)达到340公斤,超越1956年(307公斤)。这是通过土壤改良(盐碱地)、兴修水利(85000多座水库等)、种子研究(杂交水稻等)、兴建化肥厂、化纤厂(PX,解决穿衣及粮棉争地问题,变相扩大种粮面积)等措施实现的。相对于印度多年来人均200公斤粮食,很少吃肉的情况,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六、为何要改革?  为何要改革?周教授的观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依据,现在看来这些依据有不少是不成立的。事实上,当年也争论得很厉害,即便是今天对公有制的认识也还处于混沌状态。毕竟,单纯公有制的存在时间太短了。  ①当年的某些改革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如农村的分田到户。因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在前30年已基本完成,将这些有文化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参与工业建设(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等)是必要的,温铁军教授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  ②经济全球化是新出现的情况。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973年变成了石油美元体系。此后,美国开始用印钞票的方法劫掠全世界,史上第一个金融帝国出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贬值货币以应对。有学者认为这是20世纪比一战、二战更重大的事件。马克思肯定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主席也没遇到过,中国该如何应对?有这样的传言:  任评说:毛爷爷留下的改革开放遗产  【坚挺的金融信用储备  中国改革开放,为何不受美国等西方的金融攻击?我们需要的国际金融信用和外汇储备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毛爷爷留下来的。毛时代因为越南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在()放弃黄金兑换的情况下以3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兑换给中国600吨黄金(6.75亿美元;年,陈云提出),这大约是蒋介石带到台湾黄金数量的十倍(94吨,300万两;6.3倍),而且在牙买加会议或协议()以后迅速涨到800多美元每盎司,中国暴赚了(约23倍,变成155亿美元),这600吨黄金相比美联储8000多吨黄金而言,相对于欧洲强国的1、2千吨的储备而言,以占各国GDP的比重来计算中国的储备明显是冗余的,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之初,是大家除了黄金谁都没有多少他国货币储备的,中国在毛爷爷时代无论多么困难也没有在国际上违约,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都在国际上单方面违约过,而中国没有!这使得中国能够对外大量融资发展建设,这些信用遗产是非常关键的,这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强后盾,是留给继任者的一手好牌。  毛爷爷给我们有足够的黄金作储备和国家信用,才是中国开放的筹码,才使得我们在开放之初能够以一个美元兑换不到二块人民币的汇率开始,然后我们的改革开放发展,能够迅速增加的出口创汇,背后就是人民币的贬值红利!】  评:低价购买黄金,操盘手是陈云。前30年计划经济,后30年改革,陈云的影子都在其中。  ③引进外资办合资企业  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了西方的去工业化。这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是机会。中国有充裕的高素质劳动力,加上优惠政策,能够承接足够多的外资企业,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这实际上是增加了私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就是用与西方类似的经济运行方式——与狼共舞。对价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的让步(温铁军语),以让外国资本家安心在中国赚钱。  总之,改开是有理由的,但不是周教授说的理由。前30年中国经济不如印度的说法,是西方经济学家的误判,不足为据。现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公有+私有)是仍在探索的体制,现在的主要危险是对公有制的认识不足。  (完)
  @y冷眼看世界y 36楼
22:01  毛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绝对正确不容否认的!  但是,因为是新生的制度,经验不足,而且人是自私的,导致某些人蓄意破坏,在人性的管理上确实是个大难题!但是,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迎难而上,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充实完善公有制,而不是气馁、妥协和放弃!我们要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创新完善,最终就一定能找到管理人性的好办法!  但不管怎么样,代表着公平、平等、正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都是永远正确,永远值得我们追求的!如果人类失去了这个追求,人类的思想道德就会失去了底线,人类社会将彻底……  -----------------------------  看看国企的效率吧,就知道私有制发展多快了,你想公家的东西谁会用心?谁不会往自己家里拿?私人的东西,你拿下看老板告不告你。私有制促进经济发展有他的好处,但有些行业必须公有制。两个配合最好。  
  你妈的能不落后吗?没学过历史?你爹的现在还落后吗?  
  改开前我们在打基础,扫盲,赤脚医生,除四害等很多那个时候解决的,完了之后才发力。这就是一个先“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国家级案例。  
  资料贴,收藏。
  顶楼主!好帖科普贴。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卢布与人民币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