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诈骗图片被诈骗了卡还能用吗。

连续输错密码冻结骗子银行卡 真的有用!
  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报道
  复制SIM卡只需800元,但监听设备需要9000多元,不过,于女士打款之后,对方不再接听电话,她才发现被骗。好在她曾看过“怎样对付骗子”的朋友圈文章,用手机银行将骗子的银行卡冻结,然后报警。20日下午,在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于女士领回了被骗的1万余元。
  想监听前夫手机被骗万元
  31岁的于女士从事健康产业,几年前与丈夫离了婚,之后未再婚。去年2月,前夫提出,希望能与于女士复婚。
  于女士对前夫的提议,并不太排斥,但前夫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提出复婚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她不想再重蹈覆辙,希望对前夫的生活状况有一番了解后,再考虑复婚。
  就在于女士徘徊不定时,她收到了一条短信,说是可以通过复制别人的SIM卡,获取对方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这正好合了于女士的心愿。
  经过沟通,对方自称小李,表示于女士只需要付800元钱办一张电话卡即可。
  去年2月19日,于女士按照对方提供的账户将钱打了过去,并约好在当天拿电话卡。
  不过,离约定时间要到时,送电话卡的工作人员表示,于女士还得花9800元买一台专门的手机才能看到信息。于女士一听觉得太贵,便与小李联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李答应于女士以3800元的价格将手机卖给她。
  去年3月20日,当于女士打款3800元后,之前送电话卡的工作人员来电称,小李因不懂业务,私自更改手机价格被公司开除。公司已对于女士进行定位,如果于女士不如数打款,将对其采取行动。
  无奈之下,于女士只得再向对方打款6000元。几分钟后,于女士打电话向对方确认收款,电话已经无法打通。这时,于女士才意识到被骗。
  民警两赴广西将钱追回
  幸好,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见过“怎么对付骗子”的消息,赶紧打开手机银行,将对方的银行卡号输入了3次错误的密码,导致对方的银行卡被冻结。随后,她来到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报警。
  由于外地银行卡信息在本地无法查询,只能查到该银行卡在广西开户。去年12月,办案民警专程赶赴广西,确认了卡主是广西桂林的唐女士。
  今年3月16日,民警再次前往广西,找到了唐女士。原来,唐女士并不知道这张银行卡的存在,她的身份证曾于四年前丢失,别人正是用她的证件在银行办理了银行卡并实施非法活动。
  唐女士表示,愿意配合民警工作。民警带着唐女士到银行将卡解锁,并将于女士被骗的钱财全数退回。
  3月20日,拿到自己被骗的万余元现金,于女士十分高兴,并送上锦旗以示谢意。
  (文中人物系化名)  (原标题:连续输错密码冻结骗子银行卡 真的有用!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美国为什么叫陈水扁“麻烦制造者”?是因为陈水扁给两岸制造麻烦,更因为他给美国制造了麻烦。假设两岸关系破裂,美国若强行干预,就得付出巨大代价。相比之下,美国更喜欢这样的状况:两岸和平无事,但台湾心存戒惧,年年购买美国武器,仰美国之鼻息,大陆也因此受到牵制。
如果每所学校重视体育,根据各校自己的办学条件,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推出各种项目、俱乐部供学生自主选择,那么,各校会逐渐诞生出有特色的俱乐部、运动队,每个学生,到时都会既是学生,又是校运动队的运动员,离开了这样的环境,某个单一的体育项目要发展壮大将十分困难。
如果随便到朋友家串门,碰到朋友酒后睡在床上和自己聊天,大多都会不以为然,更不会将其拍成视频发上网“臭”人家。但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局长身上,发生在办公室里,就被认为“不得了了”。不仅上网见报,还引起成千上万网友的热议,这简直有点太过分了。
制造“3.13”事件的责任方在国境线的另一端,但这些真正的责任者对于其应负的赔偿苦主之责,至今仍口径不一,云山雾罩,不得要领。国内媒体、网络上的相关信息也真假莫辨,令人郁闷。骗子知道了我的银行卡卡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我的那张银行卡还能用吗?
我已经把卡里的钱转出来了,还能用那张卡吗?
开通快捷支付需要银行预留电话号码接收验证码。电话号码这个东西靠不住。已经发生过串号,盗用等事件。虽说骗子可能也知道不会用这个银行卡了,但钱的事一分就是一分,不能侥幸。
如果还知道姓名的话,那么他就能直接用你的银行卡给他的支付宝充钱了=_=
那这张卡还能用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银行卡里面的钱被骗了银行卡还能用吗?
13-12-28 &匿名提问您好,分享的企鹅
拿别人身份证去办银行卡 原来是用作电话诈骗
重庆晨报谭遥
  昨日,小谭和小任在新桥派出所接受调查。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20岁出头的小谭和小任终于在网上“应聘”到了一份工作,但工作内容有些奇怪:就是拿着一大叠不同的身份证,来到市内各个银行办理银行卡。不过,这份奇怪却非常轻松的工作只干了一个多月,民警就找上了门来。  办张卡提成150元  小谭和小任去年夏天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于是转求网上求职。年底时,两人通过QQ联系上了两个福建人。对方也很爽快,没多问就“雇佣”了他俩。  过了没几天,这两位福建人就来到重庆。一见面,就拿出了厚厚的一叠身份证。“这些身份证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的,有男有女,但好像没一个是重庆的……”而工作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拿着这些身份证去银行办卡,每办理一张银行卡,提成150元。  最初,小谭和小任用自己的身份证到沙坪坝的各大银行办银行卡,每人各办了8张,各自进账1200元。  而当他们用别人的身份证去办卡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从那一叠身份证里,挑选和我们长相差不多的,去银行办卡。”小任告诉记者,虽然用这些来路不明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常常会引起工作人员的怀疑,但四五次里总能成功一次。而两人的“业务范围”,也从沙坪坝区,慢慢延伸到了大渡口、南岸、江北等地。甚至还去了一趟四川成都。  今年1月初,小谭和小任邀请同校的学弟小何帮忙拓展业务,结果小何办卡时受到银行工作人员怀疑,最终被带到新桥派出所。不到两天,小谭和小任以及两个福建人就全部落网。  卡被用作电信诈骗  两名福建人交代,提供给小谭和小任的那一叠身份证是在网上买的,而办好的银行卡,会以每张300元的价格,在网上卖给另外一伙人。  办案民警经过查询,缴获的50多张身份证上要么是遗失,要么是被盗,或者来路不明的。用这些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别看小谭和小任只办理了50多张银行卡,一旦流到不法分子手中用于诈骗,危害将很大!”  民警介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4人参与了电信诈骗,但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目前,涉案的4人已取保候审,警方正对此案进一步深挖中。  找工作莫只看收入  民警提醒,类似小谭和小任这样的年轻人,在物色工作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认为“轻松,收入高”就是唯一标准,也要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是否合法。  另外,民警也提醒市民,如果捡到他人身份证,应当交给公安机关,不要胡乱丢弃或是卖给他人,以免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而市民身份证丢失或被盗,也应第一时间申请补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evilsage]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诈骗 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