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宣传国民党反攻大陆宣传图的负面,这是为新南向开路吗

绕不过大陆 “新南向”何去何从
导读:[align=center][size=22][color=#22]
[align=left]
台湾新当局强推的“新南向政策”,近来成为热门词,只是它一再与负面的新闻事件“捆绑”在一起,不管是教育、旅游还是经贸,总有实打实的案例出来“打脸”。[/align]
[align=left]
被新当局视为“新南向政策”重中之重的台商,日前传出台企在越南、印度接连被坑的消息,看来当地投资环境对台商并不够友善;而“新南向”力拼观光,推出“百万东南亚游客游台湾的优惠方案”也是应者寥寥,业者更直言“短期内
就越南钢铁厂排放废水案,台塑高层日前出面鞠躬道歉,允诺赔偿161亿元新台币台湾新当局强推的“新南向政策”,近来成为热门词,只是它一再与负面的新闻事件“捆绑”在一起,不管是教育、旅游还是经贸,总有实打实的案例出来“打脸”。被新当局视为“新南向政策”重中之重的台商,日前传出台企在越南、印度接连被坑的消息,看来当地投资环境对台商并不够友善;而“新南向”力拼观光,推出“百万东南亚游客游台湾的优惠方案”也是应者寥寥,业者更直言“短期内无法弥补失去的大陆客团”;至于教育方面的“新南向”,说要松绑不合理的入学、就业法令限制、广招东南亚学生,但已被岛内高校教授接连吐槽:没配套就想招生,政策恐沦为空谈。正如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就现阶段评估,“新南向政策”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大部分台商不知道商机在哪里,是不是投资陷阱?或是无底黑洞?实施两个月了还在原地踏步蔡英文19日出席台商活动时指出,当局“新南向政策”,就是希望能将台商的资本引向更多国家,让所有在海外打拼的伙伴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她呼吁台商回台投资,“政府”将藉着发展五大创新产业,重新点燃台湾经济发展的引擎。从5·20进入所谓“实施阶段”到现在两个月,“新南向政策”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仅止于领导人一些喊话性质的口号,它的致命伤在于——没有执行计划和配套设施。邱毅此前在首届两岸智库论坛上专门就“一带一路”和“新南向政策”做了对比。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是完整的、活生生的经济大战略,不只有顶层设计,还有具体执行计划,包括亚投行等金融平台配套都已经构建起来,而且整个区域经济跟大陆都已有密切的互动。“至于‘新南向政策’,差距就非常清楚。”邱毅指出,蔡英文自己都不知道“新南向”的范围到底是哪里,到底包含哪些国家?东盟十国重心放在哪里?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又在哪里?统统一无所知。他说,“很多台商说现在对‘新南向政策’一头雾水,是不是他智商低?其实不是。因为蔡英文根本没有说清楚,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新南向’。”“新南向”无法弥补两岸经贸受挫邱毅一针见血指出,“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不愿意承认“九二共识”,不愿意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情况下,意识到两岸经贸可能受挫,于是提出一个政治口号,告诉台商说:“你们别怕,即使受挫,还可以弥补!”可是做得到吗?就目前为止是做不到的。来自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最新发表的一份关于台湾债信评等的报告,就警示两岸关系是台湾经济头号难题,就算“新南向政策”也绕不过大陆。穆迪报告指出,“新南向政策”其实相当程度取决于两岸之间的关系,跟大陆之间的政治紧张会对“新南向政策”构成限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想要跟台湾发展关系,都必须考虑大陆因素,如果二选一,那大陆自然会是这些国家的优先选择。就此,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孙明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南向政策’还是绕不过大陆,两岸关系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他同时指出,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22.7%的出口是到大陆,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保1”很难,除非第三、四季成长率有2%以上,目前看来第三季出口数据也会“不好看”,而出口又占了台湾GDP的65%。两岸经贸合作顺潮流则生不管从历史(李登辉、陈水扁都曾推动“南向政策”而告败),还是现实来看,“新南向”都是没有出路的。邱毅观察指出,台湾经济困局,未来两年会逐渐发酵,成为动摇蔡英文执政基础的一股挡都挡不掉的狂潮。那么,该如何解局呢?邱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往高处走,台湾未来发展的商机在大陆,两岸经贸势必更合作,两岸会越往和平的道路前进。邱毅表示,台湾过去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竞争力很强,创意、创新非常蓬勃,但过去20年的政治逆流,现在已到了吃老本的阶段。虽然如此,台湾还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人才及技术,可问题是都没有得到发挥、取得应有的价值。当台湾人才技术跟大陆庞大的市场结合在一块的时候,经济竞争力大提升,所以两岸之间很有合作必要;而“新南向”隔绝了这种合作,肯定失败。邱毅进一步指出,两岸的经贸合作,顺潮流则生,逆潮流则亡,尤其整个台湾在亚太区域经济有被边缘化的高度危机,即便想努力透过美国和日本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谈何容易,要交很多学费,而且还会引起民众反弹,困难度很明显。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台湾“新南向”绕不开大陆_网易新闻
台湾“新南向”绕不开大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台湾“新南向”绕不开大陆)
根据最新统计,台湾上半年失业率近7年来首次出现增高。面对“闷经济”,当局近日推出了酝酿已久的“新南向政策纲领”。面对外界重重疑虑,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声称未来不排除在适当时机,和大陆就相关领域议题协商与对话,促使“新南向政策”与两岸关系相辅相成云云。不过,深知个中三昧的台湾工商业者坦言,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大陆方面应该很难给予正面回应。台执政当局不思改善,发个声明就想协商,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迷梦而已。人&心在台当局眼中,“新南向政策”是为台湾经济发展找出路的重头戏,是现阶段整体对外经贸战略重要一环。所以,蔡英文上任伊始,“总统府”成立办公室,“国安会”成立工作小组,“行政院”与相关各单位也陆续启动各项工作。通过“新南向政策纲领”,更是频频动作中的最新一招。不过,一个地区的经贸发展,除了靠拟定经济政策,更不能忽视企业经营规律和业者的意愿。台湾要做大规模的南向投资,归根结底离不开台商来推进。“新南向政策纲领”的理想或许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启动“南向政策”的新版本,另一方面却跟旧日一样,无法保护南下台商利益,甚至冷淡大陆台商,心寒的台商很难积极推进。事实上,早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台湾就曾实行过不同名目的“南向政策”,终因效果不佳,惨淡收场。如今情况没有多少改观。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表示,台塑集团在越南那么大的投资都受冲击,日前被课以名目罚那么多钱,当局连派人去交涉都没有做。这样下去,能去投资吗?况且蔡英文走上执政舞台,大陆台商无不感受到政情冷暖。“5·20”就职典礼,蔡英文邀请海外台商参与,就是没有大陆台商的份。正是这些成千上万的台商,带动成千上万的投资,维系着两岸日益紧密的联系,维系着两岸不断增长的和平红利。如果放弃大陆市场号召台商转向东南亚,台商是否会心甘情愿?蔡英文早在端午节联谊活动时曾当面向台商“挂保证”,表示将维系两岸间各项制度化沟通和对话机制,沟通沟通再沟通。许多台商直言,如今这些承诺都已“跳票”。在两岸关系处于冷和的情况下,两岸经贸前景不明,台湾经济也难在短期内转好。台商感到忧心,西进是个标杆,如果成熟的两岸经贸交流都难以保证,人心不稳,拿什么去拼南向?如果不善待台商,不管南向北向,都将举步艰难。共&识民进党替换国民党走上执政舞台后,强调维持现状,只承认“九二事实”,但回避“九二共识”,马英九执政8年两岸创下的平稳交流也遭到挑战。蔡英文在不少场合表示,已经表达了最大的善意。但在“九二共识”还是“九二事实”的善意诚意和虚与委蛇之间,两岸的互动开始趋冷甚至冰封。新执政者无法与大陆达成共识,台商首先品尝到了苦果。有人说,作为两岸交流交往的纽带,每年在两岸经贸往来中为台湾带来近1000亿美元顺差的台商,在两岸都已经不再是宠儿。海基会举办的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将在9月14日将在台中举行。有台商透露,因为蔡英文不愿正面承认“九二共识”,海基会董事长人选又迟迟未公布,海基会目前功能有限,许多台商存有疑虑,因此出席意愿不强。特别是涉及到两岸政治关系,许多在大陆经营不错的台商,担心受到政治因素波及,可能都不会出席。两岸许多交流停摆,在大陆打拼多年、久历两岸关系变动的台商出奇一致地认为,台当局当前在“九二共识”上,迟迟不松口,要去东盟投资就更困难了。因为“新南向纲领”太阿Q,姑且不论东盟与印度等国家的配合程度如何,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大多是大陆,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并没有“外交”关系,交往起来本身就有相当多的限制。若加上两岸在这些地方可能出现的经济竞争和各种角力,“新南向政策”更会雪上加霜。有岛内专家投书媒体表示,因为两岸当前的特殊情况,台湾的大陆政策与对外政策必须有所区隔。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九二共识”,而“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就是双方不是外国人的关系。这种负面表列的方式,就是两岸争议当中的一种妥协,也是必要的善意,否则双方必陷入僵局。在此两岸关系渐冻之际,台湾当局以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方式,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去向对岸挑战,确实极为不智。具体到“新南向”成效如何,当在预料之中。关&键据大陆海关总署官网公布,2015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达1885.6亿美元。自1991年以来,两岸的贸易总额早就超过1万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的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投资大陆的台资企业超过20万家,长期安居大陆的台湾人超过100万。有台商表示,“现在不光是台商定居在大陆,很多学者、军工教人员、艺人定居大陆,还有学生在内地读书、在当地成家立业的不计其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陆都是台湾无法绕开的存在。对于眼下所谓“新南向”,台湾工商界和岛内舆论也是疑问一箩筐。在不少人看来,所谓“新南向”,无非是想淡化与大陆的经贸关联,为当前的经济困局解套。但如此“舍近以求远”,能否让台湾“堤内损失堤外补”,效果还是令人打上大大的问号。
正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所言,经济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若舍近求远,违背经济规律,对台湾经济发展、对台湾企业家都不好。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也表示,最好办法应是让企业根据自己发展,决定应该往哪里去。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台湾企业若可利用大陆的市场优势,及大陆与东盟的良好关系,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或许意识到了抛开大陆单干不可能成功,黄重谚说,两岸各具不同条件及优势,可相互合作,未来不排除适当时机,与对岸展开协商对话,让“新南向与两岸关系相辅相成”。不过,台湾舆论及多位专家认为,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推动所谓的“新南向政策”只能是缘木求鱼。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湾当局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真正照顾民生福祉。“新南向”如何走,会不会变成“撞南墙”?关键的钥匙还是在两岸政策。
(原标题:台湾“新南向”绕不开大陆)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6珠海航展 /1
《超大防务》正式上线!全新视觉展示最有营养的军事内容!全程参与本届航展为您带来新鲜资讯和精彩解读!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F1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面宣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