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那些企业在东南亚企业

中国企业深耕东南亚市场 - 中国贸促会
发展研究部
当前位置: &
中国企业深耕东南亚市场
发布时间: 编辑:总会发展研究部&刘彧瑾 来源:经济日报
&&&&&& 经济日报雅加达1月6日讯(记者田原)纵观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深耕东南亚市场的案例和经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产能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以领先标准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中国先进生产力和优质企业要成功走向海外,离不开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两手抓、两手硬。这方面,北京城建集团的经验值得借鉴。自2008年借道马来西亚工程承包市场进入东南亚基建市场至今,结合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效和社会影响等情况,在一系列国际竞标、投融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中屡创佳绩。一方面,该集团凭借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优良的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较强商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除先后承接KLCC珍珠楼高端公寓、精英大学国际学校、阿特拉商城等马来西亚地标性建筑外,正全力打造马来西亚继&双子塔&之后的第二高建筑&&悦榕酒店;另一方面,该集团将公司发展与当地基建规划紧密融合,特别是2015年9月成功签约印尼东加里曼丹省巴里巴班至萨马林达高速公路项目,不仅将带动印尼当地经济发展,更能给周边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标杆工程。
  靠尖端技术向消费者提供&最新科技产品和最优用户体验&。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市场策略正由价格优势逐步向技术优势转变。这方面,以格力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民营企业走在了前面。2015年11月上旬,格力公司在雅加达CBD内举行新品发布会,这是格力在东南亚市场继老挝、菲律宾、马来西亚后开展的第四场&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巡回活动,300余家格力空调印尼核心经销商参与其中。本次发布会推出的空调设备,让印尼经销商和消费者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离心机、光伏多联机和空气能热水器等获得英国RAC颁发&年度国际成就大奖&的尖端产品,让与会嘉宾对&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大开眼界。据格力(印尼)首席执行官巫睿介绍,在印尼市场率先推出光伏空调与热能循环利用的空气能热水器系统,不仅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节能技术落地印尼,更代表着格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500强企业,为融入印尼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中国是基建大国、工业大国,在诸多领域具有装备、技术、施工、资金、管理经验等优势。东南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引进设备、技术和经验有迫切需求。诚如格力(印尼)发出的&为印尼广大消费者提供最好的空调产品与服务&的承诺,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时,将继续沿着建立健全高端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方向大步向前。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有哪些布局?
智能手机、房地产、机械、家电、汽车、互联网等优势行业。
按时间排序
这种题目竟然不邀请我...好吧,我也腆着脸来回答了,口亨~先搬运英国卫报的内容:首先,2015年东南亚地区将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相当于没说),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这个地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矿产、水电、大米、棕榈油、咖啡、木材的供应基地。2010年东南亚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是2310亿美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为50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东盟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近年来呈两位数增长。年间,中国在东南亚投资额由大到小依次为: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投资的行业/领域主要有:纺织业、电子、钢铁、造船、化学、IT..具体到企业层面的布局有:①民生银行计划投资15亿美金在新加坡开分公司;②持续更新中...
阿里巴巴2014年入股新加坡邮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中国互联网公司战火烧到东南亚:大战在即
[摘要]中国互联网公司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度的本土化改造是海外发展的关键所在。
腾讯科技 相欣 11月18日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意识到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潜力。早在2012年之前,东南亚一直没能得到海外重视,即便互联网公司愿意去开拓海外市场,他们通常也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到更加实际的市场上。这是因为,东南亚市场拥有大约有6亿人口,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却不象美国或者欧洲那么普及,与东南亚市场相比,其他市场的开发潜力和目标用户要更加明显一些。不过,近几年得益于廉价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已经超过了业内人士的预期,而且现在还在快速增长。与很多成熟市场相比,这里显然存在更多待挖掘的机会。电商领域尤其被看重。随着近年来手机使用率在东南亚的迅速上升——有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27%的在线销售额由手机完成——与全球35%的数额相比,这一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于是移动电商崛地而起,东南亚市场开始成为中国电商公司在海外重要布局的市场。当然,机会与挑战并存,尽管发展潜力巨大,试图进军东南亚的互联网公司也面临人才、技术、支付等方面的困扰。BAT和手机厂商们大战在即最近几年以来,东南亚电商市场发展迅猛。数据显示,在东南亚的六个主要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菲律宾),电商零售额仅占零售总额的2%;瑞士银行认为这个数字应该还要更低,仅为0.2%。这意味着电商在东南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预测,东南亚电商的年增长率将会达到37.6%,互联网销售额将从2013年的7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4.5亿美元。当然,相比中国,这依然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商公司当然不会忽略东南亚这块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处女地。2014年5月,就在东南亚市场作出了一个很大的举动,向新加坡邮政投资2.5亿美元,以便共同搭建跨境电商物流平台。另有消息称京东已经成立其印尼子域名网站,低调开展印尼电商业务,还推出了本地化Android客户端。东南亚本地的电商公司也开始受到外界的格外关注。成立于2009年的Tokopedia是印尼的一家C2C电商网站(类似于中国的淘宝)。这家网站在2014年10月获得了来自软银和红杉两家投资机构的1亿美元E轮融资。有分析人士指出,Tokopedia 很有可能要被像Flipkart、或者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收购,在东南亚扩大网络零售的市场份额。Bukalapak是一个与Tokopedia类似的印尼本土电商,该公司CEO Achmad Zaky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透露,已经和阿里巴巴有所接触。除了电商领域,一些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将东南亚市场作为拓张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据点。比如腾讯Wechat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东南亚市场,希望在这里发展他们的用户群;则发布了很多新产品来摸索泰国和越南的市场潜力。百度内部人士曾表示,将会在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提供Hao123、贴吧、知道、杀毒等一系列工具类应用,同时百度还开设了新加坡研究中心,用于语言方面的开发,以开发东南亚市场的本地服务;2015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UC浏览器也在雅加达成立了东南亚总部,计划未来进一步加大东南亚市场的投入和布局。阿里移动事业群印尼分公司总经理钟伟对腾讯科技表示,UC在2010年初开始开发和发布海外的第一个版本,当时将海外的第一个办公地点落地在印度,随后以印度为核心,辐射到整个南亚地区,介入印尼市场以及整个东南亚市场。而对于中国的手机厂家来说,东南亚市场正在经历从2G转向3G的过程,且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因此东南亚顺理成章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争相抢夺的“香饽饽”。vivo总裁兼CEO沈炜曾在2013年底表示,未来五年以内,国际市场将聚焦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4个国家。vivo之所以选择东南亚市场率先进入,与中国文化相关,因为东南亚市场也是儒家文化圈所影响的市场。小米东南亚地区总经理史蒂夫•维克斯也认为,东南亚地区将在全球的智能手机争夺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维克斯说,“东南亚是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拥有6亿多人口。截至目前,我们在该地区的市场已经发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我们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业务拓展到其他国家。”此外,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还选择通过投资的方式间接渗透到东南亚市场。众所周知,东南亚旅游是中国刚刚兴起“出国游”时最早一批的旅游地点之一,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不算太高的消费以及距离中国位置较近等特点,吸引了大批想要走出过国门的旅客。一时间,东南亚旅游曾成为旅行社的抢手路线,“新马泰”更是被誉为东南亚旅游市场的金三角。但是,语言不通导致沟通不便却是一个障碍,商旅便利化大有可为。2014年5月,去哪儿网就宣布投资了东南亚的移动打车应用公司Grabtaxi。这个2012年上线于马来西亚的打车软件已经在6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26个城市开展业务,该公司也表示将会继续拓展东南亚市场。共享经济开始在东南亚市场开花结果,这也吸引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目光。2015年8月,Grabtaxi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3亿5千万美元融资,寇图资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滴滴快的为本轮投资者。滴滴作为投资者的角色出现,正如滴滴总裁柳青所说的那样,滴滴愿意把自身大数据算法上的积累以及多元化的业务运营经验和他们交流共享。更重要的是,Grabtaxi将帮助滴滴增强对东南亚华人市场的理解,同时也标明了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中国创业者的探索国内大互联网公司在瞄准东南亚新兴市场的同时,一些来自中国的创业者也开始在这里寻找新的机会。B2B电商平台WOOK是印尼非凡电讯有限公司内部孵化的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这家公司在印尼市场耕耘了四年时间。WOOK创始人许龙华曾经在TCL工作了七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前往印尼旅游发现了当地的商机。许龙华对腾讯科技表示,印尼人口众多,且消费观念超前,对产品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由于印尼的制造业发展落后,这里有大量机会可挖掘。于是他选择从智能手机和配件为切入,对接国内的供应链,将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资源与印尼市场对接起来,做流通领域的电商化。在印尼,传统的产品流向是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分散的零售商,这个流动环节是单向的。WOOK把大量的零售商整合起来,可以到上游厂家大规模团购、定制产品看,并获得一定议价能力。许龙华认为,这一点必须依靠移动电商才能实现。需要用移动端的方式去连接中国产品和印尼零售商,但不是简单地做信息连接,“只有缩短原有的链条减去其中差价,给零售商提供更高的价值,整合供应链一体化,才能真正创造价值。”之所以要做B2B模式,是由印尼当地的物流条件决定的。印尼是一个岛国,物流基础差,配送成本高。如果做B2C,更加分散和不确定的订单会进一步提升配送成本。另外,印尼当地在线支付普及率很低,传统零售渠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当地销售产品的主流。优视科技国际业务部总监叶智聪对腾讯科技表示了他对市场机遇的分析。以印尼为例,中国公司可进入的领域大概分为三类:一是工具类,比如UC、猎豹、360这种轻运营、强产品化的机会窗口会越来越小;二是需要中度运营的产品,不是全球通用的,需要融入当地特色,且不需要太强线下支撑的领域将会有很多机会;三是会出现一些重度运营的项目,也就是需要在当地落地的。另外,游戏也是一片中国创业者关注的蓝海。荷兰市场研究公司Newzoo今年发布了一份针对东南亚游戏市场的数据报告。这份报告称东南亚已经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游戏市场。2014年在东南亚地区,越南、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的游戏收入占市场总收入的99%,至2017年预计将翻番,增长至22亿美元。东南亚的经济增长前景,庞大人口基数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增长,确保了在未来几年内,该地区游戏市场规模将保持以双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东南亚游戏市场增速超过拉丁美洲等相似的地区。有机构预测至2017年,全球游戏产业增长中的85%都将来自亚洲。与机会并存的诸多挑战尽管机会颇多,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东南亚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技术人才稀缺。从对企业最友好的新加坡到严格发放签证/工作许可证的泰国,东南亚各国对海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程度都不相同,很多初创公司已经发现招募新人和保留优质本地人才是一个艰巨的问题。多位在印尼的中国创业者对腾讯科技表示,能够招到靠谱的技术人才十分困难。他们解决方法多为从国内招纳技术岗位,将开发的工作放在中国进行,印尼当地团队则主要负责运营等。二是本地运营。深度的本土化改造是海外发展的关键所在。优视科技国际业务部总监叶智聪对腾讯科技表示,UC在海外市场和很多不同的网站、运营商的合作,在内容上进行本地化更新,“在不同地区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度垂直化”。有效利用当地的社交媒体也能帮助这些公司进行有效推广。有数据显示,东南亚活跃社交媒体用户目前超过2.00亿,相当于1/3的东南亚人在使用社交媒体。多位印尼当地的中国创业者对腾讯科技表示,由于线下推广费用昂贵,他们通常会在像、Twitter这样的社交平台进行推广。三是缺乏信任度,移动支付渗透率低。在东南亚,商户和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其实并不高,因此当地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有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占到了全部支付方式的67%;而选择信用卡支付方式当地人的第二选择,其比例占到了全部支付方式的21%。Bhinneka 是印尼的一家B2C电商公司,创始人Hendrik Tio对腾讯科技表示,该平台上用户的支付方式为,40%是货到付款,30%是银行转账,其余则为信用卡支付。虽然近几年像、这样全球性的电商公司已经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泰国也诞生了2C2P这样的移动支付公司,但和东南亚市场手机的普及率相比,移动支付的渗透率仍然不乐观。钟伟表示,印尼没有很好的移动支付工具。“尤其是对于游戏类的公司而言,其主要面临的挑战不是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而是解决支付方式和渠道不方便的问题。”正如上所说,迅速发展起来的移动互联网、消费者开放的消费观念、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发展机会使得东南亚地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要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依然有待时日。
来源:腾讯视频
[责任编辑:chunwzh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东南亚电商市场持续升温,慕名而来的跨国企业都有哪些? - 外贸B2C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UID 2721813
阅读权限 40
东南亚电商市场持续升温,慕名而来的跨国企业都有哪些?
从韩国媒体近日的报道中了解到,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逐渐饱和,东盟地区(ASEAN)正在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电商市场之一。
另外,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建立也为寻找海外新商机的韩国零售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大部分的东盟国家成员,包括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目前都在经历一场电商市场的繁荣期。
东盟的电商市场保持蓬勃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低渗透率及顾客的购买能力不高,东南亚的电商市场一直相对处于欠发达状态。
然而,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这个地区的网购者及移动购物者数量正在飞速增长。
据贝恩咨询公司称,东盟地区中年龄达到16岁、使用电商的数字消费者数量在2015年达到了1.5亿,其中约1亿或75%的人群会实际在网上购物。
按国家来排名的话,印度尼西亚的5100万数字消费人群名列第一,随之是越南(3100万)、菲律宾(2800万)、泰国(2300万)、马来西亚(1400万)以及新加坡(300万)。
据TechCrunch在2015年6月报道称:“中国和国际互联网公司应该把东南亚地区的电商市场作为他们下一个潜在的淘金地。”
另外,东盟的电商市场和其他国家有一个很特殊的不同点。比如,美国和韩国的电商零售市场首先是由PC端的网购带动增长的,而东南亚的顾客则更多喜欢通过智能手机购物。
据E-Conomy称,在2015年,东盟的电商市场预计达55亿美元,而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87.8亿美元。东盟的电商零售占比在2015年只有0.8%,但是到2025年预计将跃升至6.4%。
库易销海外仓帮忙处理滞销货,库存货,清仓处理服务,团购处理QQ
UID 2721813
阅读权限 40
全球跨国企业的目光齐聚东盟电商市场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全球跨国企业将快速进军东南亚电商市场。
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收购了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控股权,这是阿里巴巴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
Lazada是由德国公司Rocket Internet在2012年创建的,总部设在新加坡。平台目前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及越南运营,是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最大电商公司。
印度尼西亚的电商协会(IDEA)主席Daniel Tumiwa称,亚马逊在今年6月也决定投资6亿美元在印尼创建一个电商平台。
日本软银和硅谷的红杉资本收购了Tokopedia一亿美元股权,这是印尼最大的创业投资。eBay也投资了新加坡的电商购物平台Qoo10。
同时,韩国企业也在利用韩流热潮在这个地区积极扩大业务规模。
今年9月20日,韩国最大的包裹递送服务公司大韩通运(CJ Korea Express)与Lazada签署了一项国际送货服务合同。根据这份合同,CJ将会负责运输顾客在Lazada平台上购买的韩国制造商品。
在同一天,韩国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KOTRA(大韩贸易振兴公社)与Qoo10联手建立了一个电商扶持项目,帮助韩国小企业出口商品到东南亚。Qoo10在新加坡拥有3亿的平台用户,这相当于新加坡60%的人口。
2014年韩国的SK Planet在印尼、2015年在马来西亚都开了自己的电商购物平台11th Avenue。
由于面临着增加外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的限制,韩国目前正专注于把商品出口到东盟国家。
据KOTRA在新加坡的亚洲地区主管Roh In-ho 说:“随着更多的韩国公司进入东盟电商市场,从韩国出口到东南亚的商品如手机、化妆品、食品和时尚物品都在大幅上升。”
为了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韩国公司需要做更大的努力提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战略,以此来迎合当地顾客的需求。
Roh 说:“如果营销策略能更加多样化的话,东盟的电商市场对韩国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开发出当地人喜欢的设计和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库易销海外仓帮忙处理滞销货,库存货,清仓处理服务,团购处理QQ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中国劳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已经迫使许多企业撤离中国。不仅仅是国际大牌集团,就连中国本地企业也已经纷纷在这一背景下将生产设施转移至境外。而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一新趋势的出现不一定是坏事。
中企进军东南亚
早就有消息传出中国企业纷纷准备向境外转移。现在,实实在在的数字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商务部的官员称,中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服装、鞋帽生厂商将自己的生产车间完全,或者部分转移至境外。这位官员将此称做"一次工业大迁移"。
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报道称,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
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的劳动力、资本和汇率成本上涨很快。中国的"三大红利"正在消失。而这也导致一些跨国公司"转战"东南亚。另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寻求发展自己的。
中国企业迁移的目的地是东南亚,像越南或者尼西亚这样的国家。那里的劳工工资远远低于中国的水平。一个在深圳打工的普通工人每月的工资至少是1500元。而一名越南人的工资还不足其一半,柬埔寨同种工人的薪水还不及其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劳工的工资水平继续呈高速上涨趋势,每年的涨速在15%到20%之间。对于许多像纺织或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太高。
&耐克(Nike)等国际企业早已经知道利用好越南劳工的低工资水平 中国的企业现在开始集体南下。而一些国际大品牌集团其实早就已经开始走出这一步。美国运动品牌耐克(Nike)早在三年前就关闭了所有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阿迪达斯(Adidas)最近也关闭了苏州一家有160名员工的工厂。该公司在一封发给《南方周末》的官方回应中指出:"关闭阿迪达斯苏州工厂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这一策略将帮助阿迪达斯更好地发挥我们的规模效应并降低复杂性。"此外,这个德国体育品牌还在信中强调:"关闭工厂既与涨薪无关,也与我们的库存情况无关,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库存情况良好"。
虽然国际大牌服装鞋帽企业的出走会使中国失去一些就业岗位,但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他们也愿意看到这样的转型。中国政府希望能够脱离对廉价产品出口的依赖。他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高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工业,并借此催生新的就业岗位,"中国创造"一词由此而生。而目前还不明朗的是,中国有没有能力在很快的时间内达成这一目标。
更多频道新闻
美联储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不过对于市场来说,更重要...
IBTimes 其他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企业 东南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