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合众(大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高校创新创业大讲堂堂讲的最好的公益性组织构成?

精彩公益讲座来啦~2016“锦州大讲堂”都讲些啥?_锦州发布-爱微帮
&& &&& 精彩公益讲座来啦~2016“锦州大讲堂”…
  为助力锦州市文化建设年工作,满足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渴望知识填充和精神文化提升的需求,公益性文化传播活动“锦州大讲堂”已全面启动,今年将推出四大系列37场备选讲堂题目。  “锦州大讲堂”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汇同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等相关单位,着力挖掘锦州市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医疗服务行业、驻锦高校、市委党校等各方面资源,推出的一项旨在满足全市人民多元化文化需求和提升素质素养的公益性文化传播活动。“锦州大讲堂”作为全市公益性文化传播的基础平台,目前已经被列为锦州市“2016年文化建设年”重点活动推广项目。◆ &◆ &◆2016年“锦州大讲堂”五月课程早知道5月8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风、家教》主讲人:鲍振东 &辽宁社科院原院长,省人大常委、研究员领票时间:5.4-5.6 &9:00-16:005月14日《新改革形势下如何填报高考志愿》主讲人:高涵 &    大连市教育专家领票时间:5.9-5.13 &9:00-16:005月21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主讲人:罗冠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领票时间:5.16-5.20 &9:00-16:005月28日《硬笔书法与传统文化》主讲人:张俊&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领票时间:5.23-5.27 &9:00-16:00◆ &◆ &◆2016年“锦州大讲堂”备选讲座一览表讲 座 系 列讲 座 主 题主 讲 人工作单位及职称(职务)家庭教育与身心健康系列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与现代家风建设孙守安辽宁工业大学教授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谈家庭教育刘& 芳渤海大学教授学会沟通让爱流动-与家长朋友谈如何与孩子沟通房素兰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社交礼仪沟通技巧吴& 爽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讲师创新创业教育马荣华渤海大学副教授人生如局——国学中的人生规划艾志强辽宁工业大学教授在创新创业中成就幸福人生胡忠英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积极心态 幸福生活李红霞渤海大学副研究院学会心理调适,塑造阳光心态房素兰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心灵小康田玉娟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更年期保健刘丽丽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慢性病健康管理张& 涛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时政解读系列在历史与现实比较中寻找自信张& 明锦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品读传统文化解析核心价值观张雅新锦州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陈佳琪渤海大学教授东北亚廊道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崔向东渤海大学教授习近平讲话与治国理论思维林& 喦渤海大学教授时政解读系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蒋& 梅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宪法知识刘& 颖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走进环保,构建和谐生态万敬华教授、高级工程师践行长征精神,实现中国梦孔令艳锦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文学赏析系列锦州地方文化解析白雪生原锦州市文联主席小说的灵魂-锦州作家作品解读与探析张& 翠锦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诗意的生活-诗歌、人生、生活李见心锦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品诗话词悟人生李晓一渤海大学讲师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刘广远渤海大学教授艺术修养系列书法欣赏陈国成渤海大学教授油画艺术欣赏杜浩锦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绘画常识及锦州绘画发展现状孙志超锦州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书法的魅力刘远武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摄影艺术创作要求与法则徐明志锦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的审美与技法李& 跃锦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美妙的歌唱史桂萍锦州音乐家协会主席舞蹈的基础训练李金辉锦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锦州民间艺术概况杨金会原锦州民协主席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赵志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京剧的魅力石& 颖锦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讲座地点:职工会馆四楼多媒体报告厅&领票地点:医药大厦4楼社科联办公室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联系人:社科联办公室 李佳佳 &电话:2653392& & & &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 佟鑫 & 电话:2129020团体预定请提前预约,联系人:雷雪(市总工会)2123710雷雪 记者朱峰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让中国感知锦州的脚步,让世界倾听锦州的声音——锦州发布,期待您的关注!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13年教师资考试中教试题答案 11111.doc6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可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1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2014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责编: && 来源:中国大连 && 日期:
【字号: |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4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14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全市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7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696.5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3517.2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9:45调整为5.8:48.3:4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4.8%和52.4%。人均生产总值10993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996美元。
  财政税收:全年公共财政收入780.8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市本级296.9亿元,增长4.7%;县区级483.9亿元,下降14.6%。公共财政支出989.5亿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686.2亿元,占全部支出的69.3%。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6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0%;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543.6亿元,增长2.8%;海关代征税收449.8亿元,下降3.4%。
  价格指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见表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4%。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880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212.3亿元,下降7.4%;林业产值8.8亿元,增长7.1%;牧业产值228.8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361.4亿元,增长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8.7亿元,增长8.2%。
  农牧渔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10.2万吨,平均每亩单产269.7公斤,分别比上年下降31.3%和30.2%;水果总产量161.9万吨,下降19.9%;蔬菜总产量238.3万吨,下降6.6%;肉产量81.4万吨,下降0.2%;蛋产量26.1万吨,下降7.6%;奶产量5.8万吨,下降25.4%;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37.5万吨,增长3.0%,其中海参和杂色蛤产量分别为5.2万吨和55.8万吨,分别增长1.6%和10.3%。
  林业:全年植树1.23亿株,造林60.3万亩。绿化各类道路1800多公里,绿化各类园区70余个,绿化企事业单位700多个;绿化村屯、社区155个。新发展干杂果经济林3.1万亩,实施疏林地补植13万亩,开展闭坑矿山生态治理1608亩。育苗面积4081公顷,生产苗木2.19亿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1.5%,林木绿化率达到49.15%。
  现代农业:全年启动10个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10.2万亩。新发展果树10.1万亩,创建国家级水果标准园4个,创建市级精品果园15个。创建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片15个。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个,新建省级工厂化蔬菜等育苗中心5个。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73处,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处,建设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含水产品)111个、绿色食品48个、有机食品3个,新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登记)总数达到1290个。新认定省级名牌农产品13个、市级27个,累计达到94个,其中省级37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项,培训农民52万人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9家。农机总动力达到378.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6%。
  水务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4项。新建各类水源工程1638项,新增调蓄水能力321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42万亩。建设设施农业大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效节水灌溉系统50个。完成重点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任务5项,治理河道18.9公里。水土保持治理面积34.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4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座。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增加值【2】30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3%。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2279.8亿元,增长8.1%;轻工业737.4亿元,下降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659.2亿元,增长4.8%;民营控股工业1850.9亿元,下降2.5%;外商控股工业507.1亿元,增长0.4%。销售产值10537.7亿元,比上年下降2.7%。工业产品销售率95.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9948.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利税总额876.7亿元,下降1.2%;利润总额399.7亿元,下降4.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见表2)。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业集群:全年组织实施工业项目1356个,总投资2195.8亿元。比亚迪电动大巴、比克动力电池等781个项目开工建设。19个省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全部超百亿元,其中超500亿元的6个。高新园区软件、大孤山石化和金州新区装备3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均超千亿元。金州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成为本市第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87.7亿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公有制企业359.2亿元,下降11.8%,拉动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下降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1728.5亿元,下降8.1%,拉动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下降6.6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96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627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竣工面积726.3万平方米,下降30.6%。商品房销售额687.9亿元,下降31.9%,其中住宅销售额598.4亿元,下降31%。商品房销售面积746.4万平方米,下降3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0.7万平方米, 下降39.2%。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773.6亿元【3】,比上年增长4.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5344.3亿元,增长12.1%;房地产开发投资1429.3亿元,下降16.4%。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233.4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投资2195.8亿元,增长5%,其中工业投资2195.8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投资4344.4亿元,增长4.2%。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地铁1、2号线一期全线开通试运行。南部滨海大道及东段桥隧、金普城际铁路及延伸线、快轨三号线改造、丹大快铁、渤海大道一期等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东港、梭鱼湾、新机场商务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顺利实施。东联路交中华路立交桥竣工通车,维修改造香周路和甘海路重点路段以及17条主次干路、149条街巷路,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新增停车泊位20300个。实施302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建筑保温和供热系统改造及小区环境整治,惠及4.96万户家庭。新增供热面积264万平方米,改造供热旧管网361公里。解决3811户煤气配套历史遗留问题;煤气供应总量达到2.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统筹推进县城建设&三个一&工程和宜居乡村建设,15个小城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319.5亿元,增长10.4%;零售业零售额2227.7亿元,增长12%;住宿业零售额34.3亿元,增长7.4%;餐饮业零售额246.9亿元,增长14%。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65%;中西药品类增长1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2%,五金电料类增长2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1%。销售汽车19.2万辆,销售额31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6%。其中新车13.5万辆,销售额256.6亿元,分别增长7.4%和3.4%。
  商贸设施建设: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亿合城商业综合体、亿丰汽车广场等大型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建成开业。西安路中央大道旅游文化购物中心、恒隆广场加快推进,柏威年&大连购物中心项目落成。重点推进10条特色商业街、5个农村商贸中心和20个农村适度规模超市改造建设。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23家,注册外资金额102.7亿美元。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50个,其中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3个。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实际使用外资14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列实际投资来源地的前5位。
  对外贸易:全年大连地区(含中央、省公司)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为4044.38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进口2184.24亿元,增长12%;出口1860.14亿元,下降20%。按美元计算进出口总额为657.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进口355.49亿美元,增长13.2%;出口302.25亿美元,下降19.3%。大连市自营进出口总额(下同)645.78亿美元,增长7.1%(全口径下降4.5%)。其中,进口350.96亿美元,增长13.6%;出口294.82亿美元,增长0.3%(全口径下降19.8%)。机电产品出口134.1亿美元,下降9.2%,占45.5%。一般贸易出口118.46亿美元,增长25.5%,占40.2%(见表3)。民营企业出口93.67亿美元,增长23.9%,占31.8%。日本、东盟、欧盟、美国、韩国、香港是六大主要出口市场。
表3 自营进出口额完成情况
  对外合作:全年核准境外投资项目99个,中方总投资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94亿美元,增长12%;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96亿美元,增长2%。
  服务外包:全年在线登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62亿美元;执行金额1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服务外包企业1066家,从业人员13.8万人。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运输企业客货换算周转量841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货物周转量8335.9亿吨公里,增长2.5%;旅客周转量205.3亿人公里,增长8.2%(见表4)。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2亿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贸吞吐量1.25亿吨,增长6.5%;集装箱吞吐量1013.2万标箱,增长1.2%。空港旅客吞吐量1355.1万人次,下降3.8%;纯货邮吞吐量13.35万吨,增长0.8%。
表4 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全年实施港航建设项目5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大连港长兴岛港区总体规划(修订)》和《大连港皮口港区规划方案》获批。三大核心港区实施建设项目29项,大窑湾北岸汽车码头7号泊位完成水工主体建设,长兴岛港区葫芦山湾南防波堤工程按计划推进,太平湾港区航道和北防波堤工程等有序进行。长山群岛陆岛交通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皮口新客运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广鹿乡财神岛陆岛码头竣工、长海县、庄河、普兰店市等区域10余项陆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新增3条固定时刻集装箱班列线路和2个内陆干港,固定班列线路达到17条,东北腹地大中型内陆干港达到16个,过境班列集装箱量增长近两倍。全年铁海联运量达到32万标箱,增长10.3%。
  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审的A级物流企业达到25家、全省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达33家,3家物流企业入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首届农产品冷链批发市场50强。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在2014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评比中排名第三。铁海联运物联网国家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制定了7项物流信息化标准草案和4项仓储标准草案。冷链物流长足发展,毅都集发、獐子岛等项目相继运营或扩建,冷藏能力达到36万吨。全市现有海运航线110条,其中外贸航线82条,内贸航线28条。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1.43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80条,其中,国内航线15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与6个国家、3个地区的101个国内外城市通航。
  太平湾港口岸开放已进入辽宁省政府审批阶段,大连空港口岸获批国家进境水果检验指定口岸,大窑湾集装箱口岸实施&三统一、一优化&物流功能布局调整。大连港国际旅检通道启动X光机&一机两屏&查验,实现关检&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大连海关&一站式&通关服务中心(港湾)正式启用,长兴岛海关正式开关受理业务,大连口岸通关服务中心挂牌。
  邮电通信: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邮政业务总量13.9亿元,增长2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9.9万户,下降5.1%;移动电话用户848.6万户,下降6.6%。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2万户,增长2.1%。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接待海外游客96.6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993.6亿元,增长10.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65.3亿元,增长10.4%;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1.8%。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56家;旅行社398家,其中出境旅行社5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49个,增加4个,其中5A 级2个,4A 级16个。
  会展:全年举办展会95个,比上年增长2%。1万平方米以上展会42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展会16个。展出面积110万平方米,增长5%。展会共设展位35948个,其中境外参展展位3552个;参展企业21955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950家;参展商近11万人,其中境外参展商近万人;参观人数830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数4.5万人次。大连软交会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软件第一展&。大连游艇展成为中国北方游艇水上第一展。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获得&年度中国十佳创新特色展会&。本市先后荣获&2013年度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活动最具影响力会展城市&金手指奖&、&年度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2014年度优秀会展城市奖&等称号。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金融和融资服务类机构701家,其中,外资机构60家,法人机构23家,全国性金融市场1家。全市金融业总资产2.16万亿元,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第7位、东北首位。金融营业网点3000余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
  银行: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21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4758.5亿元,比年初增加189.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59.4亿元,比年初增加755.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926.4亿元,比年初增加799.1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全年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5场,办理外汇交易625笔,成交金额折合94.9亿美元。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71.9%。
  保险: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财产险71.9亿元,增长13%;人身险127.4亿元,增长13.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61.3亿元,增长1.9%。其中,财产险32.1亿元,下降0.1%;人身险29.2亿元,增长4.3%。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2.6%;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2853元/人。
  证券:全年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26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其中,A股成交金额8852.2亿元,增长47.7%;债券现货及回购成交额16888.6亿元,增长119.4%;基金成交金额404.3亿元,增长163%。截至年末,共有证券资金账户数159.9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2.75万户。全市共有上市企业49家,其中境内上市26家,境外上市21家,境内外同时上市1家;股票50只。境内上市企业中,有A股公司23家,B股公司2家,发行A+H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发行A+B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
  期货:全年期货成交量7.7亿手(单边),比上年增长9.9%,占全国期货市场的30.7%;成交额41.5万亿元(单边),下降12%,占全国期货市场的14.2%。拥有会员单位170家,其中经纪公司会员155家,自营会员15家;投资者开户数199.1万户,增长12.1%。年内成功上市聚丙烯和玉米淀粉2个期货新品种,交易品种达到16个。焦炭、铁矿石等8个品种夜盘交易上线,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在天津东疆实现保税交割。
  其他金融服务:新设盛邦城镇化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14家,新增股权投资规模41.7亿元,全市77家股权投资机构总规模达到421.7亿元,完成投资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倍。在深市成功发行全省首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全年47家次企业债券融资665.3亿元,增长22.7%。新设东北亚石化交易中心。全市22家交易场所交易额达到14123亿元,增长5.2倍。全市79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330笔、152.6亿元,年末贷款余额78.3亿元,增长15.5%。全市122家融资担保公司累计融资担保额300.4亿元,年末在保责任余额281亿元。新设典当机构11家,总数达到83家。新设第三方支付机构5家,总数达到 17家。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9家,总数分别达到477 家和112家。全年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111亿元,增长23%,其中,本地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67亿元,增长27%。组建了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重大技术装备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和重点实验室26家。梳理出31个技术创新链和107个创新点,凝练38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本市获批国家高端轴承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数控机床、核电装备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自主创新:取得DMTO甲醇制烯烃技术、航母阻拦装置用高速大载荷轴承关键技术、BT3500型半潜式海洋钻井支持平台设计建造技术等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建成开通全市首个科技创新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科技指南针&,已发展1481家会员单位。开展智慧城市、科技文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推进科技金融对接,新认定10家科技金融特色机构。成功举办首届大连市科技创业大赛,推荐的科技项目包揽第二届辽宁省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和团队组一等奖,获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第三名。深入推进创业导师1162工程,启动&科技创新助力团&活动。大连创业工坊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孵化器,大连双D高科获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首次评选出11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104名&青年科技之星&。全年10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大连化物所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认定省级科普基地5家、市级科普基地5家,市级以上科普基地达到75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36家。
  知识产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532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80件,分别比上年下降61.7%和增长13.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5件,位列辽宁省首位。9个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大连化物所主持完成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实现交易额33.8亿元,创历史新高。开通大连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专利&护航&专项行动,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监督抽查食品相关产品132批次,合格率为93.9%;风险监测120批次,合格率为98.3%。监督抽查生产和生活资料类产品746批次,合格率为92.1%。年内国家、辽宁省分别监督抽查本市生产企业23批次和产品344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1.3%和93.9%。监督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125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2.8%,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73.6%。专项监督检查&电子计价秤&2336台件。开展特种设备&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检查特种设备978台。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管理备案企业标准389项。截止年末,已有12个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和农业技术规范数分别达到310项、350项、220项和161项,其中省地方标准数量和承担单位数量连续五年居辽宁省首位。全市近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现有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538张。
  名牌产品: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0个、辽宁名牌138个,辽宁省省长质量奖企业6家,数量均位居辽宁省首位。年内,吉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吉润+图形&商标、大连华阳密封股份有限公司的&HY及图(指定颜色)&商标、大连万达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万达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依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累计中国驰名商标82个。
十一、教 育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30所,中等职业学校79所,普通高中79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71所,幼儿园1272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07.3万人。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7.3%,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8%,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5%。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3.8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2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5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4万人,职业中专 (职业高中)及成人中专2.6万人,技工学校2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2万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25所。
  普通高等教育: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本、专科在校生28.6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2.7万人。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842人,硕士毕业生10836人,本科毕业生5.1万人,专科毕业生1.5万人。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5.6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6万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4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5.6万科次,年内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6307人。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1120个,结业人数23.7万人,在学人数25.9万人。
  中小学教师: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2.9%;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6.3%;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3%。
  办学设施:全市新建、扩建中小学校舍47.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设投入13.7亿元。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7.7平方米、13.9平方米和20.4平方米。
十二、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13个(其中国家一级馆11个),文化艺术馆12个,国有博物馆10个,纪念馆2个,美术馆1个,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馆6个。
  艺术创作演出:全年新创作作品5部,演出67场。专业艺术院团全年演出879场,其中国外演出115场。&五进&公益性演出200场。组织&快乐周末&公益性艺术赏析普及活动30场。成功举办第五届&亿达之声&大连夏季国际艺术节&,圆满完成天津达沃斯年会&大连之夜&文化晚宴演出任务、央视&空中剧院大连行&等活动。全年艺术创作演出及理论研究,共获国家级奖项4个、大区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63个。人民文化俱乐部、宏济大舞台举办演出334场。
  社会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第25届大连国际服装节群众文化&五要&活动和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举办100场政府购买民营文艺院团惠民公益演出。
  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年末全市有报纸5种,期刊54种,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成功举办第五届大连读书月活动。建成200个社区书屋。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通过国家和辽宁省检查验收。
  广播影视:全年新增数字高清电视用户1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总规模215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用户204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新建杆路26公里,敷设光缆1299公里、电缆704公里。为农民放映公益电影14722场,观众242多万人次。新增银幕16块、座位2751个。放映电影35.3万场(次),观众1068万人次,电影票房3.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25.9%和30.1%。
  文博工作:截至年末,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有13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举办展览62个,参观总人数181万人次。
  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出动执法人员8万人次,检查经营场所3万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0多万张(册),取缔违法游商摊点3400多处。
十三、卫 生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83个,其中医院123个,卫生院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9个。实有床位42201张。卫生工作人员563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097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88张、执业(助理)医师3.02人、注册护士3.51人。全市总诊疗量2809.2万人次;医疗机构平均病床使用率81.69%。人均期望寿命81.41岁;孕产妇死亡率为10.08/10万,婴儿死亡率为3.2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共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66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18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中政府兴办的114个已全部实施。为541.5万名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城乡53.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
  妇幼健康服务:开展免费计划生育手术服务1.7万例和免费B超检测服务87.2万人次。为1.3万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646.6万元,为2.7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为7万余名新生儿进行免费&两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筛查率达到99%。为30.3万名适龄儿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完成适龄儿童牙齿氟化物防龋9.6万人次、窝沟封闭4.7万余人。建立全国第一个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
  医学科研:全年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51项,其中50项列入市级科研计划。组织科技成果验收70项,13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13所医疗机构与53所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引进高端医学人才53人,完成引智项目520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202.5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由上年的400元/人&年提高到520元/人&年,统筹区域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全年举办国际徒步大会、乒乓球冠军赛、万人太极拳展演、马术、全民健身日等示范性健身活动千余项。培训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3700人,累计达到16445人。为39个行政村新建篮球场地,维护更换170个农民体育工程篮球场地设施,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为100个体育健身活动室配备器材,建成200条健身路径、19个健身广场和5个体育公园,全市健身活动室和健身路径累计数量分别达到1124个和3194条。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十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每天定时定点参加健身活动的市民达到60余万人次。
  竞技体育:全年大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获得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3枚。举办第27届&金石滩杯&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14980人。承办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棒球锦标赛、棒球AA锦标赛、棒球AAA锦标赛、少年儿童垒球锦标赛,李宁全国10公里路跑联赛&大连站比赛,首届&环渤海杯&帆船拉力赛。组织958名运动员参加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647枚、奖牌1033枚、总分10731分,均列全省第一位。市足球运动学校、业余体校、航海学校、甘井子区体校、金州新区体校、瓦房店市体校共6家被评为&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本年度向省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44人,向省级运动学校输送运动员34人。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262名、二级裁判员400名。
  体育产业:体育彩票投注站达到1265家,实现销售额16.7亿元,从业人员3.8万人。体育消费50.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758元。出台《大连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获批中国武术推广基地,金州新区棒球场获批中国棒球训练基地,旅顺曲棍球场获批中国曲棍球训练基地,瓦房店将军石帆船帆板基地获批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9571个、体育场馆6481个,体育场地面积2276.2万平方米、用地面积3330.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7平方米(不含海浴面积)。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全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GB年平均,下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超出二级标准0.21倍,PM2.5超出二级标准0.51倍,空气质量指数(AQI)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82天,其中一级(优)天数69天。城市水源地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转角楼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碧流河、英那河各断面水质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范围为50.1-55.5分贝,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90.2%。
  建设项目管理:新批建设项目3087个,项目投资总额3884.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3亿元,占3.9%;验收竣工项目1722个,项目投资总额57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1亿元,占2.6%。
  污染减排: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寺儿沟污水处理厂于年内形成减排能力,累计建成2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31.5万吨/日。实施重点污染企业的远程、实时监控,已安装废水、废气自动监控系统190套。
  环境污染防治:年内完成143家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脱硫脱硝等蓝天工程项目95项,累计完成211项。印发《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补充完善入海排污口电子档案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新建水源地防护设施19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套及其配套管网67公里,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46套,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59吨/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4座,生活垃圾收集点5712个,新增垃圾处理量210吨/日。完成英那河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围网封闭55公里。全市累计持有有效排污许可证企业4539家。
十六、人口和就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年末户籍人口594.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出生人口6.6万人,净迁入人口0.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09&,死亡率为7.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6&,出生人口性别比107,处于正常范围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9%,综合避孕率为71.12%,晚婚率为94.22%。批准4418对&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累计投入2.1亿元,33.9万人享受到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为1.3万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成员投保住院护理补贴保险,1586人次获得总计338.8万元赔付。为2.2万人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企业注册登记:全年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27310户,注册资本(金)折人民币133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9%和112.8%。其中,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6户(其中法人企业216户),下降2%,投资总额27.1亿美元,下降24.6%,注册资本(金)21.3亿美元,下降23.3%,外方认缴出资额18.2亿美元,下降25.3%;内资企业1674户,增长22.3%,注册资本(金)223. 5亿元,增长19.1%;私营企业25230户,增长76.6%,注册资本(金)960.9亿元,增长292.6%,从业人员45.6万人(其中投资者4.6万人),增长130.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5327户,增长0.4%、资金额39.5亿元,增长7.9%;从业人员9.1万人,增长9.8%。
  城镇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其中稳定就业1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5%。创业就业3.5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672人,带动就业1.9万人。为6.8万名&4050&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亿元,为2.2万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支付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险补贴3.9亿元。参加职业培训7.3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10万人,5.1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十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591元,比上年增长8.7%;年人均消费支出27482元,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7元,比上年增长9.7%;年人均消费支出8830元,增长8.1%。
  房改资金:全年归集房改资金1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住房公积金170.8亿元,增长10.3%。运用房改资金216.4亿元,下降14.3%,其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1万户、105.2亿元,均下降24.6%;发放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1.6亿元;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108.5亿元。截至年末,累计归集房改资金1248.9亿元,余额538.4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1086亿元,余额463.2亿元。累计运用房改资金1497.4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贷款713.3亿元;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30.5亿元;累计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622.8亿元。
  社会保障:截至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5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29.8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和1.4%,其中企业参保人数182.9万人,征缴保险费 208.3亿元,分别增长1.4%和0.5%。87.5万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连续第10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100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3.7万人,增长0.7%;征缴保险费14亿元,下降18.6%;年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5.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5.4万人,征缴保险费102.8亿元,分别增长4.3%和6.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5.5万人,增长6.5%;征缴保险费3.9亿元,下降26.8%,年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6.3万人次。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2.6万人,增长8%;征缴保险费2.3亿元,下降39.3%,年内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数6.3万人次。征缴采暖费补贴专项资金7.5亿元,为42.3万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采暖费补贴6亿元。全市131.9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180元。
  社会救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标后,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7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10元(金州新区、普湾新区)、340元(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20元、570元。截至年末,全市城乡低保对象6.88万户、11.58万人,其中城市5.22万人、农村6.36万人(含五保1.15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农村五保供养资金4.76亿元。投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资金2.05亿元,保障各类困难群众38万人次。投入9750万元实施新一轮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500户居民入冬前全部迁入新居。全年累计募集慈善款物3.0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50余万人次。
  社会福利: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5个。各类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320个,提供收养服务床位4.1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5万人。发放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5098.75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5.12亿元。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三次全市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修订,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加值计入&第三产业&中。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4】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潭大学创业大讲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