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会上涨吗上涨能低上房货利息吗?

有句老话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说的是有些人自以为捡了便宜,其实是被坑惨了却不自知。作为一个替工薪族出谋划策的房贷号,今天我就来破除一个房价暴跌的天大误区。先想一下这两个问题:什么人最期盼房价暴跌?房价暴跌后,损失最惨的是谁?
没钱没买房:“屌丝”被坑得最惨
已经买了房的,显然都希望房价一直上涨,这样自家房子才值钱。而期盼房价暴跌的,大部分是还没有买房的人。没有买房的期望房价暴跌,理由也很直白:不管我买不买得起,买东西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嘛,这还用问!
买东西越便宜越好,是没错的。不过,房价暴跌,买房就便宜了吗?这可不一定,买房甚至可能变得更“贵”!
第一,房价暴跌的时候,你的收入也打折扣。房地产不景气,各行各业的经济都受到影响,企业利润低,裁员、减薪将是家常便饭。房价跌了,收入也跟着跌,如果因此而丧失晋升机会甚至失业,那买房就是更难而且更“贵”了。
第二,房价暴跌,因为看不清未来止跌回升的前景,更多潜在购房人会选择观望,买房人口减少,加上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风险预期,银行会更加严格贷款审批,提高首付款比例,减少利率优惠。比如, 现在200万的房子,最低2成首付,首付40万,利率为8.5折4.17%;房价暴跌后,同样的房子价值120万,最低4成首付,首付48万,利率为基准利率4.9%甚至更高。相比之下,暴跌后买房首付和利率都更高了。
第三,房价暴跌后,新楼盘会减少,二手房活跃度也会下降,所以可供你选择的房子减少。买房成本可能不贵,但一个衰弱的市场,必然无法生产出先进的商品。如果你对房屋设计、质量有高要求,很多房子会让你失望。
如此,最期盼房价暴跌的是没钱“屌丝”,而最受其害的还是没钱的“屌丝”,没钱又没房的实在是太可怜了!
既然房价暴跌不一定是好事,那么,还没有买房的人,该如何应对房价暴跌呢?
赚钱!积蓄!等待!
现在赚不到钱,怎么办?各位好奇心旺盛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没钱怎么办”,你会发现有好多人在问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呢,赚不到钱怎么办,没钱到底该怎么办?当然是努力奋斗啊!少上网打游戏、少问无聊的问题,多读书,努力工作,才能赚钱啊!
有房要换房:要赶晚不赶早
房价暴跌,大家的收入都下降了,没有积蓄的人还是买不起房子。但是,有积蓄的家庭可以随时买房,不慌不忙。原来200万的房子,有积蓄的家庭本来就付得起首付,但因为总价太高,还贷期长,怕有风险,才没有买。当房价下降到120万,他们可以从容买入,即使房价还有下降的空间,风险也比200万时小了很多。
没有买房的,努力赚钱,但别把钱放进储蓄里,因为收益太低了。保守的可以买货币基金,激进的可以投资美元理财产品。
已经买了房的该怎么办呢?有房的选择比没房的更困难: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卖房?融360房贷建议大家:早卖晚买。
进入房价暴跌通道中,谁都不知道底在哪里,但一点可以肯定,下跌空间长期存在。市场长期处于这种谨慎心态下,有房的想卖房更难了,因为接手的人都在观望。当购房人越谨慎,房产的流动性越来越差。房产的价值只有在交易中才能得以体现。流动性差的房产,价值不会被市场认可,房价就还会下降。
因此,当最初发现房价下跌趋势后,最好趁早就把手里的房子卖掉,然后等待房价在底部稳定后,再出手买房。这一出一进,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稳稳能从中获利。相反地,想换房的时候,如果刚刚遭遇下跌就忍不住先买房,再想把老房卖出去,你就会发现,老房卖掉的价钱完全不够弥补买新房的支出。
手握原本价值100万的老房,想换房,看中了一套150万的房子,相差50万。当老房下跌到80万,别犹豫,果断卖出!似乎,你距离150万的新房更遥远了。但是,新房的价格也在下跌,先卖掉老房后,你先租一段时间房。同样是降幅20%,因为新房更贵,所以降价更多,从150万下降到120万。现在,再算算,差额只差40万了。
房价下跌的时候,“早卖晚买”比“早买晚卖”要划算得多。
有钱有房:把握抄底时机
有钱有房的,如果想换房,那么应该还是要遵从“早卖晚买”的原则。如果不打算换房,那么恭喜你,不管现在住的房子下跌多少,都与你无关。早晚你能等到房价回升的那天。房价暴跌时,手里的钱该怎么办?经济不好的时候,不要轻易出手投资,因为收益率低、风险又大。但是,也别错过抄底的好时机。当房价在底部盘踞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看到位置、价格都合适的房子,不妨买入。
有多套房的:买房卖房都能赚钱
有多套房的,表面上看亏得最多,实际上,他们最能从房价暴跌中获利。当房价下降开始,有刚需的忍不住想买房,嗅觉敏锐的炒房客就出动了,因为掌握的房源多,总有一套是能卖出去的吧。接下来,房价继续往下走,直到底部,炒房客拿着卖房的钱又能以更低的价格把同样的房子买回来,还赚了一笔差价。所以说,有多套房的,是真的不怕房价暴跌。价格波动越大,他们投资获利的机会就越多。
所以说,房价暴跌的时候,被坑得最惨的不是房奴,而是没有积蓄的“屌丝”。融360房贷提醒大家,千万别再期望房价暴跌了,缓慢地回落才是对我们最好的。
楼市火火火,房价涨涨涨,买房越来越难!买房人请戳【
】,参与融360房贷关于买房贷款相关问题调研,祝您顺利轻松地做有房一族!
关注 融360房贷,您还可以:
【申请贷款】60秒申请,一天批贷。
【查询利率】利率越低,负债越少。
【房贷计算】精打细算,省钱不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热门推荐:
  天呐!中国房奴近40%收入还房贷!未来房价这么走
  【中国房奴40%收入用来还房贷?!来说说,你家的房贷比是多少____?】 今年1至7月份个人按揭贷款13305亿元,增幅高达54.6%。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按揭贷款还款负担率为39%,如果按目前增速计算2016 年还款负担率将接近4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在2015年还只有28%。你的房贷多少___?
  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8月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5.4%,住宅投资4.3万亿元,增长4.8%,占比近7成,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6%。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 8 月末房价累计涨幅超过 20% 的城市已经达到 11 个,其中不乏二线甚至是三线城市。从数据不难看出国内房地产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但不少国内媒体认为过度金融杠杆造就了今天楼市的大涨。那么这个杠杆比例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也做了个梳理。
  今年1至7月份个人按揭贷款13305亿元,增幅高达54.6%。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按揭贷款还款负担率为39%,如果按目前增速计算2016 年还款负担率将接近40%。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在2015年还只有28%,2011年、2012年甚至还在20%以下。
  中国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贷收入比高达0.46,这已经超过日本地产泡沫时期的水平,而美国次贷危机时期这一数字为0.5。
  而杠杆率偏高的不仅只有买房人,楼市的另一端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杠杆率也正在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日,房企公司债融资规模达到6534.6亿元,平均利率仅为5.16%,规模已经达到2015年全年的151%。
  而已经公布的半年报也显示今年上市房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6.4%,其中32家企业负债率已突破80%。适当的金融杠杆可以加速行业发展,活跃经济。
  但从历史来看,过度使用金融杠杆带来的往往都是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我们今天房地产市场繁荣只能建立在过度金融杠杆的基础上,那他所带来的风险一定是巨大的。
  出台政策组合拳
  近日,由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工信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确认首付贷违规并联合叫停。这使得购房者在首付资金不足,通过场外配资在杠杆上再加杠杆的做法被遏制。
  同时随着住建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的颁布,全国楼市新一轮“去杠杆”已经开启,对于合肥、南京等房价上涨过高过快的城市,未来去杠杆将成为主流政策取向。
  平衡稳增长与降杠杆关系
  在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看来,杠杆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把杠杆降得太快,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速,甚至造成就业的问题。但是如果中长期不降杠杆的话,风险就会不断地积聚。因此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虽然限购、限贷政策作为权宜之计屡被地方政府使用,短期内存在合理性。从中长期看,需要有效引导社会对房价上涨的理性认识,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市场杠杆。
  房地产泡沫破灭,购房人将有多惨?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SuningWealthInsights)获授权转载 作者:黄志龙
  今年以来,资金疯狂涌入房地产市场,地王和房价飙升的现象由一线城市加速向二线城市蔓延,个人按揭贷款贡献了几乎全部的新增银行贷款,人人都对中国的房价有十足的信心,这种现象与世界经济史上历次房地产泡沫何其相似。疯狂入场的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死心塌地认为――核心城市的房价长期来看“永涨不跌”。背后支撑这这一信念的理由无外乎货币超发、一线城市资源稀缺、收入持续上涨、核心城市房地产投资属性更强、中国房地产市场例外论等等。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核心城市房价永涨的六个理由成立吗?
  过去十年,中国核心城市房价涨幅普遍在十倍以上,目前正处于加速赶顶阶段。投资者基于过去十年的历史经验,坚决继续看多核心城市的房价,其理由无外乎以下六个方面。然而,细细想来,这些理由与东京、纽约、伦敦、香港等全球中心城市房价泡沫产生与破灭的过程又何其相似。
  一是货币超发。毋庸置疑,货币超发是中国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截止今年7月,我国M2余额为149万亿元,M2增速高出GDP增速大约4-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东京在年房价加速上涨期,日本M2增速在9%-13.5%左右,高出同期日本GDP增速大约4-8个百分点;美国在房价上涨最快的年,M2增速同样是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高出GDP增速3-4个百分点(参见下图)。由此可见,在任何房地产泡沫产生过程中,过剩流动性和货币超发必然是相伴而行的,一旦预期发生逆转,泡沫破灭,流动性也将速冻,即便央行采取零利率政策,货币供应量仍将持续低迷。
  二是核心城市资源稀缺。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任何大型经济体的核心城市资源都是极为稀缺的。资产泡沫高峰期,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越美国看似指日可待,东京地区更是集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医疗等资源,但进入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东京都市圈房价下跌幅度超过60%。纽约、伦敦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双子星,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寸土寸金,资本密度全球无出其右,然而,在次贷危机泡沫破灭后,两大核心区房价均出现了大幅下挫。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亚洲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房价下挫近60%。因此,任何核心城市资源稀缺是房价在区域内领先的关键因素,但不能成为形成房价泡沫化、持续加速上涨的借口。
  三是人口净流入和城镇化。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东京人口迄今为止仍然维持着净流入,东京都市圈人口总额从1980年前后大约25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700万人。在纽约、伦敦等全球金融中心,同样有源源不断的全球年轻人才的流入。外来年轻人的流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和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本,同时也增加了新的住房需求。但是,东京、伦敦和纽约的房价上涨神话并没有持续。当前,国内一线城市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工作机会,但过高的房价已经使得北京、上海的城市人口净流入基本停止,自2015年以来,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已经呈现净流出趋势。就此,笔者以为,人口净流入已经难以成为一线核心城市维持过高房价的关键因素。
  四是收入持续不断增长。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居民工资和财产性收入经历高速增长期,北京、上海的工资水平上涨了4倍左右。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中长期L型趋势不可避免。相应地,居民的收入势必难以维持此前十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实际上,目前国内工资增速放缓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据中智人力资本的调研成果显示,2015年中国总体薪酬水平增幅为8.0%,相比%有所放缓,其中,二线城市薪酬涨幅高于一线城市。
  五是核心城市不动产的投资属性更强。事实上,全球任何核心城市的不动产市场,何尝不是本国乃至全球投资者的乐园。纽约、伦敦、香港不仅是本国跨国公司、富裕阶层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富豪群体和大型企业蜂拥而至的投资沃土。然而,不动产作为一种投资品,更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时期,大量低成本资本涌入,投资者大幅加杠杆,加剧房价上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一旦政策波动或预期发生逆转,投机资本逃离,房价将加速下跌。因此,不动产的投资属性,不是核心城市永涨不跌的原因,而是房价助涨助跌的催化剂。
  六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例外论。在全球房地产泡沫的历史长河中,“例外论”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夕,日本企业和国民的自信心爆棚,日本家电、日本汽车等制造业和科技产品全球领先,日本是亚洲“雁行模式”的领头羊。次贷危机泡沫破灭前夕,美国正享受反恐步步为营、对俄罗斯战略全面胜利的收获期,也正处于“格林斯潘经济神话”又一轮经济繁荣期,“居者有其屋”美国梦引领全球。同样,中国精英阶层认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争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各类权威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远超1990年前后的日本。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从来没有例外论,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是泡沫最终都会破灭。
  房地产泡沫磨灭,购房人将有多惨?
  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房价势必出现大幅下挫。这一局势对普通老百姓有何影响,是不是真如大多数购房者所想象的那样――房价跌破贷款余额,房子扔给银行,最多是首付款的损失?
  为此,笔者仔细研读了一份《汇丰银行(中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该合同通篇未涉及前述多数购房者所想象的条款,与房价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不足的条款如下:“如抵押物房地产因任何原因贬值或遭受毁损后其价值低于以下三者中之较低者:(1)签约前之评估价或(2)放款前之评估价或(3)抵押房地产的购入价(即贷款满评价),抵押人有责任重新提供或增加能被抵押权人接收的担保物以弥补不足,或者根据抵押权人的要求提前归还部分贷款,以降低未偿贷款余额”。如出现每月房贷未偿还等违约责任,合同规定“处分抵押房地产所得价款,如不足以偿还借款人所欠抵押权人的一切款项及贷款利息,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另行追索借款人”。在查阅了其他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之后,相关的条款内容也大同小异。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上述条款会有怎么的后果?
  在此,举一个例子,2016年8月,赵先生在北京购买了一套市场价1200万元的房产,银行评估价10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首付400万元。2017年8月,这套房屋市场价跌至900万元,银行要求赵先生补足100万元抵押物或提前偿还100万元贷款,否则将没收拍卖房产。但赵先生难以补足担保物或提前偿还贷款。由此,银行没收房产,拍卖房产得750万元(通常都大幅低于市场价)。最后,赵先生的损失是400万首付款和扣除拍卖房产后的债务50万元。赵先生房子被银行无情收走,同时还欠下银行50万元的债务,进入名副其实的负资产状态。由此可见,房价暴跌之后的银行债权并不会因抵押房地产拍卖后而消失。
  最后,奉劝购房者和与泡沫共舞的投资者一句:泡沫形成初期,请拥抱泡沫,泡沫加速赶顶和全民资金加速涌入的时候,请远离泡沫。
  转载自凤凰财经,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中港股市通(微信订阅号ZgStock收市点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热门搜索:
<option value ="volume90
90 and volume90-120
120 and volume120-140
140">140以上
您当前的位置 : &
& 新闻正文
房价还会上涨吗?我们到底还要不要换房?
编辑:李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时间:点击:1346
房价还会上涨吗?我们到底还要不要换房?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房子一直都是聚会上的永恒话题。没结婚的要买房,结了婚的要换房,不论大家聊着股市、跳槽还是摇车牌号或《老炮儿》,最终话题都可能无缝切换到买房。
过年前后更是如此。无论身处大都市还是小乡村,房子就像围炉吃喝时桌几上的那碟瓜子,嗑得人口干舌燥,但又忍不住一颗接一颗送进嘴里。
换房焦虑族
关于过年期间的回乡楼市话题已经很多。从社会、政府、企业的角度而言,三四线城市的空置率、高库存带来了莫大的困扰。相对骇人听闻的&鬼城&、开发商跑路,一线城市&中产&、&夹心层&们的换房烦恼多少显得有些矫情&&已然拥有小镇青年无法想象的百万级居所,却还在为换房焦灼。
但事实上,焦灼的人真不少。除夕前两天,北京东四环外火锅店内,一桌30岁上下的年轻人正在聊天。是为迎接上海来京出差的大学同学A,北京的同学B和同学C聚在一起。从上海名校毕业后的A在就职于一家券商,公司在陆家嘴;B本科毕业后赴北京念到博士,毕业后进入部委工作,未婚;在国企上班的C已婚,一旁在外企上班的妻子怀有身孕。
话题先从理财开始:存款利息越来越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跌破3%,P2P风险持续累积,A股更是惨不忍睹,那么有限的积蓄是兑换成美元呢还是买银行理财产品?不一会儿,话题转到了房子上:利率这么低,房价还得涨,还要不要买房?
A去年结婚时,在上海次中心地段买了一套两居室,2000年左右建成的二手房。刚装修完,就开始犹豫是入住还是卖掉。原因很简单,房龄超过15年,小区难免老旧,周边环境也很一般,也没有学区。他拿出手机,打开线上看房的APP,搜出几套房子说:&看,我们附近好点的小区的两居室都在700万以上了,再好一点的就奔1000万了,实在是太贵了。&
A的话引发了C的强烈共鸣。眼看妻子待产,父母要从外地进京照顾,现有的80平米的老房子实在是拥挤。于是C也打开了同一个软件,搜出了自己家附近的在售房源。他对着软件上的变价记录感慨,朝阳公园至东五环区域,那几个他看得上的物业较好的小区,120平米至140平米的房子,近两月来报价节节攀升,不少房源从700余万元涨到了接近800余万元。与A一样,C和妻子如果卖掉现有的总价400万左右的房子,再贷款斤400万元(每月按揭2万元左右),的确可以换一套理想居所,但他的纠结之处在于,以他俩的家庭收入,供着这样的房子再养个孩子,无疑是压力山大。而更要命的是,这些房子跟A在上海看上的房子一样,不属于普通住宅,不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算下来税费还需要40万至60万元。
这时单身青年B说话了,他也拿出手机:&看,这套西五环的房子,我就因为它挨着环线有些犹豫,眼睁睁就看着它从3万7涨到了4万3,不知道过年后还会不会涨。&
&房价还会上涨吗?我们到底还要不要换房?&最后,大家又回到了这个问题。
房价会涨得停不住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北京、上海、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2.1%、0.7%,同比2015年12月分别上涨10.4%、18.2%、9.2%,二手住宅价格更是同比分别上涨20.8%、11.7%、11.7%。穆迪近日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报告也显示,该机构跟踪的一二线城市的库存水平从去年11月的九个月降至12月的七个月。库存进一步消化将对房价构成支持,因此从趋势上看,一线城市房价稳稳当当的坐在了上涨通道。
一线城市楼市繁花似锦,于是作为市场上的三大经济主体,政府、企业与个人,多将楼市问题的注意力放在了三四线城市的巨大库存上。的确,眼下房地产的区域性过剩正影响楼市的健康发展,累及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威胁金融安全。相对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则显得安全得多。2月2日,中国央行在其网站发布一则通知宣布,在不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银行对首次购房者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可从25%下浮至20%。这一新政排除了五个非限购的城市,北上广深与三亚,这些城市仍需行政手段干预需求,自然也与高库存保有安全距离。
正是因为如此,房企过去两年间争相喊出战略性回归一线城市的口号。
但一线城市供给结构问题带来的企业与购房者的焦虑也正在发生。来自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海和北京最受欢迎的改善型户型面积在144平米至220平米之间,上海的改善需求套均价在600万元至990万元;北京的套均价在440万元至735万元之间。而这类房子的供给情况又如何呢?据亚豪机构观察,从去年成交的住宅用地情况来看,由于竞自住房面积已成惯例,在房企争夺之下多宗地块出现全部竞建为自住房现象,而剩余极少数纯商住宅部分价格被推升至畸高。在此背景之下,北京住宅市场自住房与豪宅占主导的二元模式将进一步明确,而适合中低端刚需及改善型的纯商项目不断减少。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就曾指出,受到土地成本推升的影响,2015年北京住宅市场豪宅化的倾向已经出现,2016年这一特征将更加明显,而基于高端项目的特性,2016年房企在北京的推盘节奏将进一步放缓,预计在今年3月销售季正式开启之后,月度最高开盘量将继续维持在30个左右,北京楼市逐渐进入&少而精&的销售阶段。
新房豪宅化,中高端改善型二手房相应越来越抢手,在价格上呈现豪宅化,因此形成了新房单价扎堆超10万,二手房单价扎堆超6万的局面。一位年轻的知名经济学者春节前对记者说,随着负利率持续,股票等投资渠道回报走低,信托兑付风险加大,春节后北京改善型二手住宅还将继续上涨,未来四环内130平米左右的中高端住宅,1000万元内的房源会逐渐减少。
这正是面临三代同堂的&夹心层&们焦虑的原因。大城市、好地段、好房子供给稀缺,强劲的需求推高了价格,这本是基本的供求原理。但如此的豪宅狂欢背后,一方面一些产品供给过剩,一些需求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得而得不到释放;另一方面,企业和购房者的杠杆也正在加大。即便是几家企业组成联合体拿地,随着京沪地王身价不断刷新,顶豪集中入市后去化压力加大,拿高价地的风险也在累积。去年10月,就曾传出有华南房企与北京央企联合摘得北京土地后,单方面想要退出,留下合作方不知是单独接手全盘,还是等待另一位&下家&登场,项目运营计划都得推倒重来。与此同时,投资客的杠杆也在加大。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举例称,以房价领涨的深圳为代表,投资客再度进入楼市,并在各种金融产品的助推下,加大了购房资金的杠杆率,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和金融范畴的危害开始堆积。对此,穆迪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开发商的负债杠杆率依然高企,利润率面临压力以及三四线城市库存水平较高,因此行业运营环境将更有挑战性。
对现金流依赖高如房地产,在这样的行业基本面和激烈竞争下,一线城市的项目也不见得能独善其身,能轻松承担起为整个企业充当现金奶牛的重望。
&希望房价不要涨太快,祝你们早日换房成功。&火锅局的末了,站起来告别时,A挥挥手,对C夫妇这样说道。
而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否会一直快速上涨呢?也许有一个人的判断可作为参考。今年1月初,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长孙宏斌在上海出席媒体会时说:&北京、上海没法弄,一算就赔钱。&他说,过去他觉得北京、上海什么地都能拿,现在觉得企业要避免掉进高价地的&坑&里面。
&现在房地产市场风险很大,尽管利率越来越低,但利率不会永远下降。2011年前后出现的房地产低谷也表明,房价不可能像大家想象的一样一涨起来就停不住。&孙宏斌说道。
3200元|平米
3000元|平米
3600元|平米
3180元|平米
2700元|平米
3280元|平米
3400元|平米
3400元|平米
2800元|平米
3200元|平米
2500元|平米
今日最新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月70城房价63城上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