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人的特点的经济特点

中国经济三个30年的特点与任务--安徽广播网-新闻中心
中国经济三个30年的特点与任务
编者: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上海证券报推出“一个甲子的经济思考”专栏,约请分析人士对中国经济6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30年的历史任务展开对话,以裨读者探讨。
  前30年:经济在大起大落中曲折前行
  主持人(邹民生):这两天央视的新闻报道,总有大阅兵的准备花絮。人们期待着60大庆的崭新气象。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甲子的经济波澜。先从前30年谈起,有哪些历史的必然性在里面。
  嘉宾杨英杰(中央党校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经济成就巨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六十年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后三十年。
  前三十年的功绩在于,建成了为进一步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基本工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在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下实现的,与此同时,农业、轻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也可以说这种滞后是不得已的牺牲。
  历史不可以从头再来。但即使重新再来,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中国还是必须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必须实行计划经济、扭曲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以确保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我们的失误是,在工业体系基本确立,特别是在核保护伞已经形成,已经不惧外来威胁会打断中国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状况下,没有摆脱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的顺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有企业若是以一种盈利性而非公益企业而存在,就必须生长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二是意识形态因素,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前三十年的经济体制不可能转向市场经济。
  若要真正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必须等待时机,正如凤凰涅,中华民族必须经历一场炼狱之火的洗礼,才能重新踏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
  嘉宾:邓聿文(《学习时报》副编审):今天回过头来总结这段历史,一条基本的经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和工业。虽然这是被当时的客观环境所逼出来的,但也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搞工业化,必须立足于自己,指望外援,或者通过买技术来实现工业化,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当然,这30年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比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到现在都未能打破,这不仅于农民不公平,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训是,在这30年中经济经历了大起大落,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经济的严重损失。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虽然在后30年也发生过,但前30年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前30年经济增长率曾经历5次周期波动。其中后三次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与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其峰谷落差竟然在15.6个百分点至48.6个百分点之间。
  后30年:高速增长波幅小非均衡发展有缺憾
  主持人:后30年是大家熟悉、也是津津乐道的地方。为什么后30年会有如此成就,又有哪些历史机缘在里面呢?
  邓聿文: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与前三十年不同的新时代,除了基本经济制度还有某种继承性外,无论在市场作用的发挥,还是政府调控方式;无论在收入分配形式,还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后三十年都发生了比较彻底的变化。
  据统计, 1979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快6.8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当年中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1978年是2.3%,2006年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的22.8%,居第二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超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居世界第三,今年上半年出口又首次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
  应该说,这三十年的发展环境比前三十年好很多,不仅国门大开可以引来外资,而且也享受了前三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红利。尽管如此,它不但是环境变化的客观结果,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其中,改革、市场和私人资本的观念是几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元素。
  具体而言,一是确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一个经济体制是否合理,关键看两大问题,即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和劳动者激励的基础方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好解决了上述两个核心问题,从而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持久的体制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既是一个突出成就,也是一条基本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就“特”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上。这也说明,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搞什么“国进民退”。
  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个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迅速增长,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对此不能动摇。这后三十年虽然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但基本上还是没超越初级阶段的现实。
  四是实行开放战略,全方位地融入国际社会,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如果说,前三十年我们基本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搞建设的,那么改革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外需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这也启示我们,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地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杨英杰:我补充一点,这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相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继而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和开放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性保障,也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铺下了第一块石头;二是围绕国有企业启动的一系列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由此,刺激了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
  以上是国内的因素。就外围的世界性因素而言,也有两大因素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是世界科技发展的梯度转移引致的产业转移。鉴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低价位优势,发达国家中下游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大程度上融入了世界经济,外向型、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态更加明显,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邓聿文:有经验就有教训。后三十年在经济发展中有这样一些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这些教训包括环境代价太大,资源消耗过度;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等。其中,一个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经济的失衡在后三十年里进一步加剧。
  改革前经济也有失衡,但主要体现为总需求过剩,改革后的失衡主要表现为总需求不足,并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改革前的新特征,例如,通过获取外部资本来弥补国内投资资金的缺乏,从而维持增长的高投入;大量进口能源、矿产等资源来解决国内的资源短缺;将高投资带来的过剩产品大量出口,以弥补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以及为了维持经济高增长的态势,压低工资、利率、汇率和土地成本,以降低资源投入的成本,但这也使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经济福利并未因此而同步增长。
  未来30年:根治分配不公搏击经济潮头
  主持人:这一甲子的事,离我们太近了,有些历史的脉络恐怕一时也难看清楚。还是看看当前和未来30年吧,这也是今天的人们更关心的。
  邓聿文:当前,中国的情况是内需不足,其真正原因是初次分配不合理,劳动者得到的收入和资产太少。
  中国为了经济增长而过于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必然会造成劳动和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过少,由此导致消费者需求量有限。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型经济体来说,即使不考虑政治因素,把经济发展重点寄托在外部的需求上是不现实也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要缩小收入分配和资源占有的差距,就必须将现在还在通行的初次分配“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观念和做法扭转过来,变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这并不是要否定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而是事实已经表明,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是没有效率的。
  或者说,公平本身会带来效率的提高。要在初次分配中既重效率也重公平,根本而言,必须提高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农民工及城市工薪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建立并完善劳动者工资的支付保障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我们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时机。但目前进行改革也还不晚,因为,金融危机为我们实行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过去我们加大出口,把工人的工资人为压低,是要去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但现在,即使再降低工人的人工成本,出口也难有起色。既如此,不如提高自己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提高了,购买力也就能够得以提高,用于出口的产品就可以不用出口而转为满足国内需求了。
  总之,对解决收入分配和资源占有差距拉大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并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打破垄断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控制,消除不公平的交易机制,放松政府对要素价格的管制等。
  杨英杰: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为科技的模仿,承接科技、产业的梯度转移等。这些在今天已渐现颓势。
  尽管中国发展的后发优势日渐消隐,但由于国内区域之间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国内区域之间的科技、产业梯度转移仍能够在近期内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进力。
  而从长远计,中国必须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投入,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居于科技发明与创新的前列,才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字号
  第九篇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彰显特色,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保持率先、持续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补上短板、增强后劲,在继续推进已有区域发展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平台,形成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十一章 统筹四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
  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成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新支撑带。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污染转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高端化发展,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沿江城市组群,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和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群,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长江水系千吨级航道网、皖江城际铁路网、跨江大桥和过江通道建设。推动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力争到2020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接近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超过60%。
  专栏1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型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高端引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转型升级的产业基地。到2020年,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绿色皖江建设工程。加强岸线规划和合理利用。加快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构筑巢湖流域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推进铜陵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马鞍山慈湖高新区、铜陵经开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
  综合交通走廊工程。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要依托,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加快建设皖江城际铁路网,推进合肥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将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联合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加快合肥全国性综合枢纽、芜湖、安庆等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积极拓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努力增加国际航线。加快跨江大桥和过江通道建设。
  产业承接推进工程。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核心基础零部件、铜基铁基新材料、机器人、现代农机、航空、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工、智能家电、粮油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基地(集群)。
  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和苏滁、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各市集中示范园区等新型园区建设,支持铜陵江北港新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推动包河、天长、新芜、铜陵经开区等开发区申报创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加快郎溪经都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支持合肥、滁州、马鞍山等市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以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四化”协同发展,促进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食品、轻纺鞋服、煤基材料、煤矸石电厂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汽车及装备机械、新材料、云计算、现代物流、储能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皖北文化旅游。深入推动蚌埠、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淮北、亳州、宿州、淮南中心城市能级,加强县城、重点镇建设,促进就近城镇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以实施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等重大工程为引领,增强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促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投入。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合作,加快推进“3+6”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发展。支持皖北地区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到2020年,皖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工业化率提高到4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左右。 (下转10版)
  专栏16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
  从“以治为主”向“治兴并举”的治淮理念转变,探索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到2020年,努力建成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
  综合治水工程。重点推进引江济淮、淮干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淮干王家坝―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及怀洪新河和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水系洼地治理工程,全面建成淮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健全跨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实施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航道疏浚,重点推进淮河干流安徽段航道整治,将洪泽湖至蚌埠段、蚌埠段至正阳关、正阳关至洪河口分别升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航道。加强阜阳港等建设。
  绿色生态廊道构建工程。推进万里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设和高标准平原绿化。强化重要生态保护区、淮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和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升级改造。
  特色产业升级工程。发展硅基、化工、金属、凹土新材料,建设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新型化工产业体系,形成非石油路线的烯烃产业集群,打造国家重要新型煤盐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重要能源保障基地。重点推进中安联合煤化工二期工程、华塑煤化―盐化一体化、颍上电厂等项目。
  城镇化建设工程。优化沿淮城镇布局,形成“一轴、三组团、多节点”总体布局。 “一轴”:以淮河干流为轴线,包括淮南、蚌埠及阜南、颍上、霍邱、寿县、凤阳、定远和明光等沿淮县(市);“三组团”:蚌埠组团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凤阳县,淮南组团包括淮南及周边地区,阜阳组团包括阜阳市区、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以合蚌高铁为纽带,打造蚌埠―淮南城市联合体,构筑沿淮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核心高地;“多节点”: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流域精准扶贫工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加快行蓄洪区移民搬迁,推进行蓄洪区电网、路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
  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实施“5个1工程”。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提升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芜湖方特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支持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等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促进徽州四雕、芜湖铁画、青铜工艺、文房四宝等特色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打造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朝圣之旅、天柱山生态养生之旅、皖江黄金水道之旅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加快示范区“四纵三横”综合交通通道建设,推动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实施高速公路通达和景区公路连通工程,推进黄山旅游轻轨等项目建设。培育旅游+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度假、互联网等一批新兴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构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实施太平湖、升金湖、南漪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亿人次。
  专栏17 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
  积极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努力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保护机制,自然资源产权归属更加明晰,保护和利用更加高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突出生态保护。全面理清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编制创建区保护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保护目标,合理划定功能区,强化规划管控和监督执行,严格用途管制。
  统一规范管理。整合现有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机构,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按照设立层级、保护目标等,清理规范、归并整合各类保护地的交叉重叠区域,实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
  明晰资源权属。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属资源,通过征收、流转、出租、协议等方式,调整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用途。科学确定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各自的产权结构,合理分割并保护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等。
  创新经营管理。严格控制公共服务类价格。积极探索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立,经营项目实施特许经营,公开招标竞价。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促进社区发展。建立因保护而使用受限的集体土地、林地、草地等合理补偿机制。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创建区规划、保护、管理、运行等。
  加快皖西地区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依托丰富农林资源,大力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深度开发红色、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整合开发铁矿、钼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家电和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林业提质增效等重点生态工程,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努力使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专栏18 皖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到2020年,老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绝对贫困全面消除。
  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茶叶、毛竹、高山蔬菜、桑蚕、中药材、皖西白鹅、大别山黄牛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采矿冶金、纺织服装、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机电等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加快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运动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到2020年,采矿冶金和纺织服装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基础设施支撑工程。积极推进岳武高速东延工程、合六南通道、六安至新桥机场公路、安庆至桐城一级公路改造、丰乐河航道升级、临淮岗复线船闸等项目。研究开展菜子湖、瓦埠湖等湖泊综合治理,推进花凉亭、钓鱼台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国电舒城电厂、华电六安电厂三期前期工作,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加大鹞落坪、天马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实施霍邱东西湖、望江武昌湖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左右,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00万亩。
  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推进,积极开展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试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贫,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库区移民避险解困等工程。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13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第三十二章 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
  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支持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全方位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打造全国创新创业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大平台。打造通达全球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持申报国际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建设金融服务后台基地和中国快递服务后台基地。加快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加速经济圈一体化。以合肥为中心,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建立产业分工协调机制,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铜宜、合六、合淮五大产业集群带,加快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引领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努力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到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28%,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
  打造区域性增长极。着力把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推动芜马同城化,把芜马城市组群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城市组群,到2020年,GDP总量达到6000亿左右。把蚌埠、安庆、阜阳、黄山打造成皖北、皖西南、皖西北、皖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将宣城打造成为皖苏浙区域交汇中心城市。
  专栏19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新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南部和西部,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到2020年,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若干大科学装置,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及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家电、汽车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加快发展科技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临空产业基地、双创示范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加强各功能组团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推进城乡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构建“智慧新区”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双语图文标志、外语咨询服务、公共场所WIFI覆盖等纳入相关规划。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合肥跨境电子商务港建设,建成合肥港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加快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推动出口加工区实施新型通关模式,争取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落实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南京江北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等联动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实行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制目标管理。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创建低碳社区。
  第三十三章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实施分类指导,推动成长型、成熟型资源城市集约发展,支持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创新发展。引导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统筹市矿发展,加强资源型城市主城区与工矿区融合发展,推动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矿区对接,促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强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加强非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修复,积极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加大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到2020年,采煤塌陷区治理率达到50%,棚户区改造、社保欠费、矿山生态修复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十四章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强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经济基础和资源、文化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生态名县和旅游文化名县,培育一批工业型、农业服务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切实巩固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专精特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专业乡镇。扎实推进县城“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中小城市和经济强镇。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元,超过50%的县域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县均财政收入超过25亿元。
(责编:关飞、张磊)
聊时局微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推荐|图说天下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文化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