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领域最火爆的产业领域有哪些?求具体的案例分析

工业4.0不是喊口号,海尔如何在智能制造领域占位?--百度百家
工业4.0不是喊口号,海尔如何在智能制造领域占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这意味着未来10年左右,全世界都不会放过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机会。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编辑/金错刀频道李洋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号称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被叫做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
德国2013年率先提出并把工业4.0上升为民族战略,并迅速把这一概念传遍全球。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抢搭工业4.0这班车,在第一梯队搭上这班车,就意味着将在技术上领先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叫法不一样,但本质相同。
有人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将被彻底颠覆。听着有点吓人,但不是没有道理。
“智能制造”,未来10年的最大风口
智能制造,并不简简单单的是用机器替代人从事生产制造。
2014年,中国和德国合作,建立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签订了一份《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重点强调了工业4.0,并且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即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人把工业4.0领域的机会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智能工厂(包括传统工厂转型成的智能工厂和原生智能工厂),然后是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
智能制造,是这三大分支构成的一个整体。技术往往先行,解决方案公司伴随而生,最终都要由智能工厂来迈出商业化的那一步。
欧美国家从工业1.0到2.0,再到3.0、4.0,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让这些国家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中国不是,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如果说中国是赶的顺风车,还没有座位,那么在这正在积蓄力量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初,中国同欧美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意味着未来10年左右,全世界都不会放过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机会。
挑战与机遇并存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概念。在德国,工业4.0重点涉及在汽车,航空行业,以及技术含量很高的一体化生产领域。虽然每一个领域发展的成熟度不同,最终都会被涉及。如整个汽车制造领域,每年投入数千亿欧元用于软件和硬件的研发。
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开发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库卡机器人公司、家电行业巨头西门子等都是德国工业4.0的标杆企业,其中有工业4.0倡导者,有解决方案公司,有创新典范,也有工业4.0设备发明者,无一不是全行业的佼佼者。
美国对工业4.0的定义是工业互联网。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在信息产业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全球市值最大的20个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欧洲企业,欧洲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
如今美国的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联手,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领先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布局。
如果说占位,欧美国家似乎依然站在最前排,但其实中国在工业4.0上是有很大优势的。
看看外媒怎么说。美国《纽约时报》有份调查称,中国的工业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至通讯、航天、高铁。
不过,尽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3万亿元,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在创新、技术和生态等诸多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从上文不难看出,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面对新一轮智能制造革命,制造业大企业走在了前排,既是在勇敢试水,也在做标杆,充当新标准的探索与制定者。
中国的优势很明显,现在所迫切需要的,已经不是资金的投入和技术上的创新性,因为这两样都不会缺,而是一个能够代表,或者说带领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占位,直接参与制定新标准、引领新风向的标杆企业。
家电巨头海尔扛旗,竖智能制造标杆!
9月27日上午,在青岛召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期间,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也正式召开。
会上,由海尔集团牵头,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信通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等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了全球家电业首个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的支持。
联盟的目标是围绕智能制造实现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三个层面的突破引领。
这个联盟有什么作用?首先,它将汇聚各类优秀力量和资源,在协同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全球一流资源共创共赢生态圈。
同时,联盟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模式的创新,为制造的全过程提供智能服务,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增值分享,于国内家电智能制造来说,有助于抢占全球智能制造战略制高点,推动中国家电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全球引领。
以人为第一出发点,海尔互联工厂强势入局
至于说为何是海尔牵头联盟的成立,理由很简单。
首先,海尔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家电品牌,也是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本身具备代表性。
其次,从2011年开始,海尔便筹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以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中心,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
海尔的互联工厂,体现了海尔对工业4.0或者说对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并非简单的“用机器替代人”,“智能”二字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其实早在2005年9月,海尔便极具创新性地提出了“人单合一”的生产模式,人是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团队,而“单”并不仅仅代表用户订单,而是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现在搞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探索更要以“人”作为第一出发点。
目前海尔已经完成了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并将用户、研发资源、供应商和创客整合到一个共创共赢生态圈中。
已建成了包括5个整机和2个模块化工厂在内的7大互联工厂,能够为行业在前端生产制造环节提供先进样本支持。
全球用户能够在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定制产品,并通过定制的全流程可视化实现最佳体验。除此之外,海尔还投建了业内第一家工业智能研究院,对规范整个制造行业的“智造”标准起到了积极影响。
推出行业首个透明工厂,向全世界开放互联工厂,非海尔用户也可以实时查看到海尔制造的每个场景,让全球消费者都能够全流程参与到海尔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环节中来,成功打通了长期以来横在制造工厂与用户之间的那堵厚墙。
凭借互联工厂模式,海尔成为唯一入选《制造强国研究》报告的家电企业,被写入了《智能制造标准化案例集》,还成为行业唯一当选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成员的企业。
此外,为了完善整个智能制造生态,还发布了COSMO平台用以解决用户和互联工厂之间的沟通,系中国首创,也是行业唯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
有了互联工厂和COSMO平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真正实现智能制造。比如,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海尔的网络商城定制产品,选择颜色、款式、性能、结构等,然后下订单。之后,用户可以在网上随时查看自己定制的产品到了哪一个工位、哪一个工序、有没有出厂、有没有开始送装。
而在工厂这边,工人只需根据用户订单把配件随机放进吊笼里,生产线就可以根据用户订单自动检索,完成产品的生产,系统会自动进行任务切换。
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必须拥有具备普遍适用的标准和模式作为支撑,海尔互联工厂模式无疑是制定整个家电业智能制造标准的重要参考和示范引导。
而“联盟”的成立,无疑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最新探索成果,标志着海尔制造模式的一个全面提升,更是一个融入全球并引领全球的过程,将促进中国制造在全球家电领域实现引领。
这是一个历史重任,互联网时代的脚步很快,接下来的路必然不好走,但是我们满怀希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这嘴炮打得,全是戏
老胡说科技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制造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智能制造概念股一览
  【智能制造概念股】多国政府赶赴智能制造盛宴,三主线掘金智能制造概念股,智能制造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智能制造概念股一览,智能制造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据科技部网站5月15日消息,日本政府于今年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Japans Robot Strategy)》。该战略认为,在世界快速进入物联网时代的今天,日本要继续保持自身&机器人大国&(以产业机器人为主)的优势地位,就必须策划实施机器人革命新战略,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在日本积极建立世界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营造世界一流的机器人应用社会,继续引领物联网时代机器人的发展。
  为达到这一目标,该战略制定了详细的&五年行动计划&,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展开机器人技术开发、标准化、示范考核、人才培养和法规调整等具体行动。
  该战略预测,通过在各个领域推进机器人化,将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增强日本制造业、服务业等的国际竞争力,并将帮助日本解决&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到2020年,日本机器人产业自身产值将超过2.67万亿(约合1376.3亿元),是其2012年产值的4倍以上。
  有分析认为,日本政府发布的《机器人新战略》与中国即将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泰证券认为,互联网+化智能制造是未来升级的最优方向,融合软件、电子、控制、机械四个领域,将彻底改变中国制造。&制造2025&要推动的是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不仅仅是自动化。自动化设备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将产生大量数据,有助于当期决策和未来预测,在产品开发和制造、产品设计和制造、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三方面形成有效闭环。依靠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更加透明化和可预测,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投资机会方面,三大领域最具成长潜力且将相互融合。(1)&云&:工业大数据及云计算。对数据进行采集、反应和预测,形成可行为的大数据(ActionableData),用友网络、鼎捷软件、汉得信息都会受益。更重要的是,尽管现在一切都还没有真正开始,但未来工业互联网的&BAT&或将在此领域诞生。
  (2)&网&:工厂内物联网及产业链整体互联网,行业覆盖广和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将是最好投资标的。推荐公司:海得控制、汇川技术、新时达、宝信软件、软控股份。
  (3)&端&:智能生产终端是核心,最先受益且弹性巨大,包括智能机床、机器人、传感器、机器视觉、无人机等智能生产设备,AGV、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设备。推荐公司:机器人、沈阳机床、华昌达、巨星科技、劲拓股份、京山轻机、日发精机、科大智能、佳士科技、万讯自控、科大讯飞、华工科技、中瑞思创等。(来源:证券时报网)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概念股专区
48小时排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与最新应用
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与最新应用
去年底的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尹周平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一、智能制造产业与技术背景  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很明确,首先是个性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运作等)需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次是定制化,从产能设计到制造,需要柔性化的生产线支撑,实现多品种产品生产的动态配置资源,最后是绿色化,企业应考虑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绿色环保” 。所以从制造的趋势来看,以后的需求是多品种多批量、高质量低成本、柔性制造快速响应、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  智能制造的核心定义是什么?以前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但现在我们认为大企业不一定好,比如手机行业,以前的巨无霸诺基亚被小企业所击败。那么这些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第一是效率,电子类产品的产品更换周期非常快,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二是开发,从概念设计到方案到制造出来,能够快速的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有更短的创新周期,产品有创新不行,还要把它制造出来,而且是低成本的制造,所以需要柔性化的制造方式,我们希望制造一批产品和制造一个产品的成本是一样的。制造业的核心从以前的以规模为主变成现在的效率为王,快鱼吃慢鱼。  目前,全世界都对制造业高度重视,美国90年代的时候制造业是一个夕阳行业,所以对制造业不是很重视,大力发展的是新兴产业,比如芯片、软件、计算机等。奥巴总统上台以后发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如果只发展新兴产业,没有制造业支撑,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会消退,对经济、就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最近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希望通过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第一的地位,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的投入非常少。现在推出国家制造业创新技术联盟计划,每年投10亿美金做这件事情。农业方面,因为能源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大,现在美国在油气方面有新的进步,制造成本比中国更低。德国最近提出工业4.0的计划,目标是保持德国在世界工业中的领先地位,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创新,第二是提高出口量。中国要从大国变成强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机遇。现在中国劳动力紧缺,并且中国产品质量低,所以中国的产品要提高质量是很关键的,还有节能立法的问题。图1 2015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制造成本仅比美国低5%  图1是制造业成本的比较图,如果把制造的劳动力成本、能耗成本、原材料成本都考虑进去,把美国作为标准,设定为100,德国比美国高一些是116,日本比美国也高,中国是美国低一些,但是只低了5%,以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制造成本比较低,所以吸引一批企业到中国大陆做生产。而现在靠成本吸引制造已经不够了,如果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中国和美国相比,制造上已经没有优势了。  举例说明,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富士康以前在台湾,后来迁到深圳,又从深圳往北方、西部迁移,去年迁到贵阳、河南、武汉。最近发现中国的成本也很高,所以下一步可能会迁到东南亚国家。这种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非常强,中国制造业劳工成本的上升趋势是不可逆的。  中国以前处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消耗的资源很大,附加值低,现在中国要往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就是提高附加值,向服务和设计转移,所以产业要升级。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不可避免,并且在世界节能减排会上各国对我国政府施加的压力很大,以后排放要作为政府对企业的硬性指标,就是企业不但要生产产品,而且要保证以低消耗的方式生产产品。而且以后资源的消耗排放,可能会作为一种资源进行交易,比如说这个企业的消耗比较低,可以把配额卖给其他企业。中国制造业的机遇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产业的升级。  面对制造技术的发展,美国提出了第三次浪潮的概念,德国提的是工业4.0,第一次浪潮是机械技术生产的出现,从手工时代过度到大规模的生产时代,主要的载体是烟斗、机器和工厂,主要在英国、欧洲大陆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生的,就是IT技术的时代,美国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现在的芯片、软件、相应的IT技术,基本上都由美国公司主导。第三次浪潮,美国希望利用它的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相结合,从而夺回工业第一的地位,所以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实际上这个概念和德国的工业4.0概念是一致的,就是把大数据和机器结合起来,把制造业的经验、知识变成数字化。  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德国工业的1.0是工业革命,蒸汽动力取代了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机发明和电能使用,使长距离的分配和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是RT技术,德国人做的是PRC、数控,所以德国人在自动化方面非常强。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德国人把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数字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智能化时代。  我有幸的参加了中国的一些智能制造的规划,中国对智能化很重视,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机器人有一段专门的讲述。现在机器人也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各个部委,包括发改委、科技部认为机器人以后可能是国家的重大专项。二、智能制造基本内涵与关键技术  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我们认为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使能技术。智能制造是制造科学的研究前沿,革新传统制造的科学基础、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使制造技术从“经验试凑”转向“科学计算”从而实现基于科学的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产业变革的切入点和核心。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比较重要的行业,比如航天航空航海;国家支柱产业,比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造不出”,第二“造不好”,第三“造不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最后才能实现快速产品开发、高效开发。智能制造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概念,从装备到车间,到整个系统都涉及到概念与体系。这里面涉及到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和智能检测,最后要实现信息、数据在这个系统里面采集、分析、优化。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应该是紧密相关的,做PLM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数据就没有经验知识,物联网时代使大数据的采集非常方便。图2 大数据循环  智能制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是产品,中国制造业要升级,首先是产品升级,要做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者说我们做的产品价钱很低,制造成本非常高,那肯定是没有办法持续的。第二是全产品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考虑。第三,能够适应不同行业工况的变化,可以灵活决策。德国工业4.0也好,智能化以后,实际上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就是CPS的概念。  智能制造的技术路线,通过软件和网络进行产品开发、产和服务沟通,在设计和制造商,机器与产品实时进行信息和指令交互,进行全过程的虚拟仿真。设备和工艺要能支持智能制造,所以自主控制和优化。  智能制造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要分阶段实施。首先是数字化,数字化没有做好就想做智能化是比较困难的。第二网络化,利用自组织网络,动态配置资源,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重组。第三智能化,这里面存在发展周期的问题。  智能制造有三个集成,第一个是产品集成,从客户需求到产品开发到产品生产、产品服务,整个过程的数据每个产品都是唯一的,是可以检测的。第二制造过程集成,从设计、生产、物流、营销,怎么利用全行业的资源组织生产。第三个是制造体系集成,从单个装备到生产线,然后到整个制造车间,全面实现PCM、MES、ERP集成。  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第一产品智能化,产品的提升是制造业的根本,产品智能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比如说汽车,汽车以前是一个机械产品,现在汽车变成了电子产品,因为汽车里面的传感器价值已经超过了机械,以后会变成智能产品。现在比较简单,是人机交互,语言可以识别你的身份,进一步发展可以咨询工况,最高阶段是无人驾驶。不只是在汽车行业如此,像家电、飞机、航空都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装备智能化,以后智能装备特点可能是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融合感知、决策、执行等制造中,赋予产品制造在线学习和知识进化能力,这样会使产品越用越好用,实现自学自律制造。在车间智能化,这里面需要对装备、生产线、物流,包括整个生态体系做全面的监控,这样生产一件产品和一批产品质量是一样的,所以这是一个柔性化生产。还有供应链智能化,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是做总装的,供应链、零部件依托其他的供应商,以前的物流是纯物流,零部件到厂里储备好了才能开始组装。现在先进的企业是拉的,需要多少供应商提供多少,是零库存。  再看一下制造模式的改变,现在制造企业的形态,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产线的组织然后到工厂,再向公司转变,又向网络转变。网络改变了沟通方式,现在很多人都用手机沟通。网络也改变了交易模式,马云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大企业,以前的工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网络改变了交易模式。再看网络改变生产的模式,现在生产是全自动生产方式,我们认为这个生产模式是有可能的,以后资源的配置可能需要通过网络招标组织,利用全球最好的资源做制造。现在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均衡,未来的企业会有两种企业,一种是极小型一种是极大型,极小型企业做一些概念创新,可以在家里工作,几个人就可以把这个概念设计制造出来,制造出来以后通过3D打印把它制造出来。制造的概念有很多,最核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数字制造技术。  人是很智能的,人的大脑对应的是决策和学习,人的四肢相当于电机,人的感官就相当于传感器。这里面包含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还有机器人技术,现在机器人非常热,以后每个制造车间里面有大量的机器人工作。我们最近得出一个数据,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达到8万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另外还有智能传感,要想把数据采集基础就必须和物联网、传感器结合。三、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做的工作,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概念。机器人在工业的应用比较早,我国最早是喷涂机器人,漆对人体有伤害。第一条生产线在十堰东风,之后做焊接工作,现在机器人用的最多的还是焊接车间,需要速度很快。现在最新的发展是机械加工,用机器人打磨,前段时间上海有一个企业发生粉尘爆炸,用机器人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人工打磨对人体伤害很大,而且效率很低,机器人打磨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度。现在中国的产品想要出口到国外就必须是机器人打磨,他们认为工人打磨是非人道的。四、基于RFID的智能工厂技术  RFID是非劫持式的自动知识技术,可读可写,而且可以批量进行。RFID技术有很多功能,第一可识别,第二可定位,第三可感知,第四可联网。RFID技术应用在各个方面,比如车间、物流等等。RFID在智能制造中有很多应用,可以提升产品智能化形象,提高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维修全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  在数字化车间中,RFID也有几方面的应用,包括辅具管控、智能维护和混流制造。混流就是希望生产线上的每一个产品都不一样。我们在上海通用五菱、美的家用空调产线上都有采用到RFID技术。在物流方面,RFID的使用面也非常广泛,物流以前是被动的,RFID可以由被动向主动感知。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您的位置: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浙江省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要求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智能裟备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
优质期刊推荐世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动态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世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动态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