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法怎么查询?

&&&当前位置:
&&&&本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商标注册申请信息查询,本系统的数据信息并非实时更新,有一定滞后性,仅供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八号&&&&&&邮政编码:100820
技术支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网如何查询知识产权_百度知道您的位置:>>
浅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如何开展尽职调查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发展迅速,经常会在国际市场上见到我国企业参与大型收购及并购活动。在收购或并购研发型企业时,知识产权通常是交易的核心部分,知识产权的交易好坏,往往会影响整个交易的成败,稍有不慎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更有甚者会给收购/并购方带来无休止、代价高昂的法律诉讼纠纷。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收购企业的专利布局的强弱,通常会影响收购的价格.以及被收购企业在收购方眼中的价值。
  企业的管理层在决策交易活动是否向前推进时,会遇到很多现实的知识产权问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能够快速应对这些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高管们会让知识产权管理者在短时间内出具一份尽职调查意见。并购或收购活动面对的形势通常瞬息万变,不能由于企业知识产权部门没有完成尽职调查研究而阻碍活动的顺利进行。
  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是国外律师事务所进入我国后,向我国输入的一个执业概念。就公司收购而言,一般是收购方与目标企业(包括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由收购方对目标企业或由目标企业(包括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收购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厘清目标企业的法律风险,了解收购方的收购意图。
  那么尽职调查工作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如何完成一份较好的尽职调查报告?需要做哪些工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如何在企业高管所规定的短时间内浏览海量的信息?本文将提供一些尽职调查操作步骤方面的实用建议,指出在收购或并购活动中潜在的知识产权圈套或陷阱,以帮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规避一些由于不谨懊而导致的问题。
  一、开展尽职调查的前期工作
  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接到公司高管的任务或邮件,内容是关于公司可能即将开展的一项并购或收购活动,领导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份尽职调查报告,这时作为知识产权管理者,首先要做哪些工作?接到任务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非常重要,好好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做好前期工作,会使未来的工作更高效地开展,特别是在截止时间特别紧的情况下,这几天的时间显得弥足珍贵。
  1.组建尽职调查团队
  对于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来说,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份标准的尽职调查报告,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必须组建一支由法律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混合组成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最有可能需要的是一些具有专利以及商标方面专业知识的专利工程师或律师,专利工程师必须对被收购方所在的技术领域非常了解。
  2.获得技术支持
  尽职调查团队需要快速找到公司内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通过这些技术专家,尽职调查团队可以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如果这些技术专家具备商业方面的经验,同样对收购有益。当尽职调查团队在评估第三方专利对交易造成的潜在冲击时,上述益处会变得格外显著。
  3.了解交易
  虽然知识产权管理者不必了解并购或收购活动的商业方面的所有细节,但是其必须对公司的商业目的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尽职调奎的重点集中在重要的方面。换言之,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知道,老板是想在完成交易后,公司能够在新产品市场中取得垄断地位,还是公司能够借由这次重要的交易生产一种特有产品。这些信息可以使其给出的建议更加有针对性。
  举例来说,一家整车制造公司计划收购一家小型的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变速器开发公司,他们认为这家变速器开发公司的一种变速器技术会在未来几年内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接下来该整车制造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就必须围绕这种想法,开展关于知识产权各方面的调查。正如下文中将会提到的,该整车制造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将需要对这家变速器开发公司的技术进行审查,主要看它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是否可以免费使用,是否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专利。
  4.联系被收购方
  尽职调查团队必须建立与被收购方代表律师的联系,这样当出现突发问题时,这种联系会使问题变得简单,因为被收购方的代表律师可能会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答案。例如,被收购方公司的律师可能会知道该公司的国外专利以及国内核心专利的申请状态等。
  5.设置优先级
  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请示公司高层,找出交易的最重要部分。然而公司高层通常只是告诉知识产权管理者“做一个尽职调查”,所以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颏通过了解交易来找出交易中最重要的部分,然后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设置优先级。
  6.尽职调查建档
  尽职调查团队必须将调查过程中做了什么以及调查中得出的若干结论进行存档。
  二、开展尽职调查
  一旦调查人员到位、沟通联系渠道建立完毕,并且调查内容的优先级别也已设置好,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依照以往的经验,接下来就是一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可以遵循的实务操作步骤,遵循这一系列的步骤开展尽职调查工作,便可以得出最终的调查结果。一般该步骤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技术使用的自由度和被收购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1.技术使用的自由度
  总的来说,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判断,收购方是否可以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制造、使用以及销售被收购方公司的产品。这项任务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当被收购方公司规模比较大的时候,而交易的紧急度往往决定了调查时间不会太长,并且压力会比较大。
  为了确保规避可能发生的债务问题,以及确保对第三方核心专利的调查没有遗漏,下面为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的且较有帮助的建议。
  (1)确定核心产品及制造方法
  有时,被收购方公司可能拥有大量的产品,但是只有几件能够引起收购方公司高层的兴趣。同样,可能也只有儿件产品的销量很好,或者只有几件会产生严重的债务。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找出那些核心产品及制造方法,并将调查的重心放在这些核心产品及制造方法上。
  (2)熟悉产品及制造方法
  在完成清查工作之前,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熟悉被收购公司的产品及制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应当咨询本公司的技术专家。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咨询被收购方的技术人员,因为他们更懂得自己公司的产品和方法。并且必须找到一些描述产品和制造方法的公开材料或文件,例如向政府申报的项目材料等。
  (3)开始知识产权清查检索
  为了便于说明,假设被收购方的一件产品为重要产品。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立即着手对所有涉及到的还未过期的专利进行检索。这些专利的主题包括以下几点:①产品;②半成品;③原材料及反应物;④工艺步骤。
  这些检索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①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纸质文献进行手工检索;②在专利电子数据库中进行检索;③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申请人检索。
  (4)检查未决诉讼
  除上述步骤以外,还需要对被收购方公司是否涉及未决知识产权诉讼进行调查,特别要关注那些被收购方是诉讼中的侵权一方的诉讼案件。这个调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①网上公开信息搜索;②询问被收购方公司;③浏览行业期刊动态。
  (5)询问诉讼的威胁性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询问被收购方公司酌律师,并让其写下是否存在未决诉讼以及任何了解到的诉讼威胁。此外,还需要寻找到所有从第三方发来的主张专利权的信件,例如控告被收购方公司侵权的律师信。
  (6)确定问题专利及商标
  在得出检索结果以后,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确定可能覆盖被收购方的产品或生产方法的所有第三方专利或商标。然后,针对这些专利或商标出具意见,例如专利侵权分析报告、商标分析报告等。此外,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可能还需进行以下工作:①检查这些问题专利及商标是否存在未决诉讼,例如侵权诉讼或复审无效案件等;②询问被收购方公司是否知道这些专利和商标,如果知道,他们是否已形成了应对意见或规避策略。
  (7)咨询许可备案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询问被收购方公司,问其是否具有涉及产品或制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产权许可或被许可。如果有,必须研究这些许可协议,分析以下情况:①收购方是否可以延续被收购方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许可或协议;②收购方公司是否会承担一些不良的债务。
  (8)查找过期专利
  如果发现了过期的专利,而这些专利覆盖了被收购方公司的产品或制造方法的重要结构或步骤,则往往会提高尽职调查意见的乐观度。例知,假设有两种原料在制造过程中会使用到,当知道这两种材料已经使用了超过20年,这无疑告诉收购方,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原材料上获得垄断地位而阻碍该生产方法的使用。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还需要关注被收购方公司的上游企业,检查一下与供应商签署的合作协议,看看协议中是否有从供应商处获得的侵权赔偿责任,特别是关于特定专利或企业的。如果这样的赔偿责任存在,那么就要研究一下该责任是否能够降低潜在的风险。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还必须关注被收购方公司的下游企业或消费者,看看是否给这些企业或消费者提供一些侵权赔偿责任,特别是关于某些特定专利或企业的。如果存在这类赔偿责任,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接下来将要审查一下这类赔偿责任引申出的潜在风险。
  (9)寻找潜水艇专利
  除了查找可能会导致问题的公开专利外,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还要努力查找是否存在即将公开的专利,而这些专利可能会覆盖重要的技术。通过检索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预知哪些专利可能会是核心专利,在这些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之前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0)及时传达建议
  无需多说,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议报告,这样才能及时将建议传达给公司高层并便该建议得到实施。
  2.评估被收购方的知识产权资产
  除了对技术使用自由度的调查,另一方面是对技术独占权的研究。正如一件技术的专利方案,一家公司不仅仅是想得到一项已知技术使用的自由度,而且想禁止其他人制造、使用和销售这项技术。在并购和收购实战中,这类调查要怎样进行呢?
  (1)定义被收购方的专利布局
  在进行尽职调查的早期,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找出被收购方公司的哪些专利失效了。查找工作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完成:①询问被收购方公司;②数据库查询;③手工检索纸质数据库;④检查收购方公司的档案。
  除了已授权专利,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还必须找出尚未获得授权的专利申请,特别是那些可能会覆盖关键产品或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查询相关信息:①询问被收购方公司;②关注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以及PCT途径的公开专利申请。
  (2)定义被收购方专利的范围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确认被收购方的专利是否具有足够的范围覆盖收购方关心的关键产品以及制造方法。收购方希望借由这些关键技术获得垄断地位,所以必须作一个评估,确定这些专利是否具有足够的广度在商业上起到可行的覆盖效果,是不是一种“环绕设计”的专利布局。
  (3)调查关键专利的有效性
  对于关键专利,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评估它们的有效性。重要的是,还需要确定是否还存在一些可能会潜在影响专利有效性的信息。这项调查与典型的有效性建议相同。
  (4)检查维持费的缴纳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检查国家知讽产权局的记录,以确认被收购方已缴纳所有必须缴纳的专利维持费用。
  (5)检查专利记录
  同样,要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记录来确认被收购方公司是备案登记的专利权利所有者,如果不是,要提高警惕。
  (6)查询担保物权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确认所有被收购方的知识产权没有任何担保物权的存在。收购方公司想要知道它所收购的专利是否已经抵押给某个债权人或贷方,这些担保物权可以用以下方式查询:①查找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记录;②查询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记录。
  (7)查询专利许可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查找被收购方公司是否已经将某项专利作了专利许可,无论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还是普通许可。如果作了相应的许可,那就必须确认收购方公司是否可以或者必须继续这些许可,并且确定这些许可在知识产权价值上会对收购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8)检查授权后的官方流程
  特别是针对被收购方的核心专利,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检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档案,确认是否有专利被无效复审或者涉及纠纷。
  (9)查询未终审或潜在的诉讼
  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确定被收购方的专利是否牵涉到诉讼问题。就像上文中提到的,这可以通过询问被收购方公司或者检索一些数据库来完咸。并且,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询问被收购方公司,其专利是否引起了第三方的注意,如果有,那么在处理第三方问题上的状态如何。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必须让收购方公司高层知道,被收购方的专利是否可能会卷入侵权纠纷。
  (10)查找潜在的侵权者
  必须询问技术人员以及商务人员,问他们是否知道任何可能侵犯被收购方公司专利的第三方。
  三、报告调查成果
  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收购方的知识产权管理者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向收购方公司高层汇报,这个项目在知识产权上有没有问题。如果乐观的报告无法给出,至少通过这个尽职调查可以确认出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引起公司高层的注意,这样他们就可以评估该项目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商业风险。(来源: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作者:戴旸 梁帆 刘宗巍 赵福全/作者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薛元昊,王重鸣.财务尽职调查中的问题及防范建议——以上汽收购双龙案为例[J].财会研究,2011(2):207.
  [2]曾云,聚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知识产权尽职调查[J].中国视野,2010(3):50-53.
  [3]张兴武.公司收购中的律师尽职调查[J].视点,2010(3):64-65.
(责任编辑:林东奇)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_百度百科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本可作为高等学校的软件学院、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软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阅读的图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软件企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实务,以及发生法律纠纷时的应对措施。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图书信息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
作者:朱三元,,周庆隆 编著
纸张:胶版纸
字数:168000
定价:23元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第3章介绍各种侵权行为和认定、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第4章介绍软件的发行方式和软件贸易合同,第5章介绍软件企业的合同样本几个例子,第6章介绍软件企业著作权管理,第7章介绍软件企业的自由软件使用管理,第8~10章分别介绍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权的管理,第11章介绍发生法律纠纷时软件企业的应对措施。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3 知识产权的特征
1.4 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
1.5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象
第2章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2.1 软件的著作权
2.2 与软件相关发明的专利权
2.3 有关软件中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止权
2.4 软件名称标识的商标权
第3章 侵权行为和法律责任
3.1 侵权的法律责任
3.2 侵权行为
3.3 法律纠纷的处理方式
3.4 侵权行为的认定
3.5 归责原则
第4章 软件贸易及其合同
4.1 软件贸易的法律依据
4.2 软件贸易合同
4.3 软件的发行方式
4.4 软件的使用许可贸易
4.5 软件的经销许可贸易
4.6 系统集成和软件委托开发合同
第5章 软件合同示例
5.1 软件使用许可合同
5.2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
5.3 软件企业的雇佣合同
第6章 著作权的管理
6.1 著作权的概念
6.2 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
6.3 著作权的管理手段
6.4 有关软件著作权登记
第7章 自由软件使用管理
7.1 自由软件的由来与特点
7.2 自由软件与知识产权
7.3 自由软件使用管理
7.4 GPL中文译文
第8章 专利权的管理
8.1 专利权的概念
8.2 专利保护的客体
8.3 专利申请和审查
8.4 软件专利具体审查举例
8.5 软件专利申请的撰写方法
第9章 商标权的管理
9.1 商标权的概念
9.2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9.3 注册商标的管理
9.4 网络域名
第10章 商业秘密权的管理
10.1 商业秘密权的概念
10.2 商业秘密的管理
10.3 网络传输的商业秘密权保护
10.4 商业秘密权和专利权的选择
第11章 发生侵权行为时的应对措施
11.1 其他企业认为本企业有侵权行为的应对措施
11.2 本企业认为其他企业有侵权行为的应对措施
11.3 收集证据的几种途径
11.4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